算机实验报告1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6
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实验仪器和材料:计算机硬件设备(主机、硬盘、内存、显卡等)、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搭建计算机硬件设备,将主机、硬盘、内存、显卡等组装连接好。
2. 安装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3.启动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4.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CPU的使用情况。
5.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
6.运行一些应用程序,观察CPU和内存的使用情况。
7.尝试使用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等。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的工作情况。
通过任务管理器,我们可以查看到CPU的使用情况和内存的使用情况。
在运行应用程序时,我们可以观察到CPU和内存的使用情况的变化。
通过使用输入输出设备,我们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操作。
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
CPU作为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指令,通过数据传输和计算来完成各种操作。
而内存则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通过读写操作来完成对数据的处理。
硬盘则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操作系统则是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者,通过调度CPU和内存的使用来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分配。
结论: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部分组成的,其中硬件部分包括CPU、内存、硬盘等,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计算机系统通过CPU 的运算和数据传输来实现各种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情况,并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中,我们搭建了计算机硬件设备,安装了操作系统,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进一步认识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操作输入输出设备,我们还实践了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
上海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一姓名学号时间地点行健楼 609机房评阅一.数据传送实验1. 实验内容及要求在试验箱上完成以下内容:将58H写入A寄存器。
将6BH写入W寄存器。
将C3H 写入R1寄存器。
2. 实验环境本实验箱用74HC574构成各种寄存器。
3. 实施步骤或参数①注视仪器,打开电源,手不要远离电源开关,随时准备关闭电源,注意各数码管、发光管的稳定性,静待10秒,确信仪器稳定、无焦糊味。
②设置实验箱进入手动模式。
③K2接AEN,K1和K2接EX0和EX1,设置K2K1K0=010,设置K23~K16=01011000。
④注视A及DBUS的发光管,按下STEP键,应看到CK灯灭、A旁的灯亮。
记住看到的实际显示情况。
⑤放开STEP键,应看到CK灯亮、A寄存器显示58。
记住看到的实际情况。
⑥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在做6BH时,K2接WEN,K1和K2接EX2和EX3,设置K2K1K0=010,设置K23~K16=01101011;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在做C3H时,K2接RWR,K1和K2接SB 和SA,设置K2K1K0=001,设置K23~K16=10100011。
⑦关闭实验箱电源。
4. 测试或者模拟结果A寄存器显示58,W寄存器显示6B,R1寄存器显示C3,完成实验目的。
5. 体会本次实验相对简单,只需要三根线便可以完成整个实验,但是,今天认识了实验箱。
124并且在老师的带领下较为完整的认识了整个试验箱,还是很开心的,今后实验箱将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要工具,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二姓名学号时间地点行健楼 609机房评阅二.运算器实验1. 实验内容及要求在试验箱上完成以下内容:计算07H+6AH后左移一位的值送OUT输出。
把39H取反后同64H相或的值送入R2寄存器。
通过人工译码,加深对译码器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
理解命令的顺序执行过程。
简易计算器实验报告简易计算器实验报告引言:计算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它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提高计算的效率。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设计并制作一台简易计算器,通过实践来掌握计算器的原理和工作原理。
实验目的:1.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掌握计算器的设计和制作方法;3. 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实验材料:1. 电路板;2. 按键;3. LED显示屏;4. 电容;5. 电阻;6. 电源。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板和电源,确保电路板能够正常工作;2. 将按键连接到电路板上,用于输入数字和运算符;3. 连接LED显示屏,用于显示计算结果;4. 添加电容和电阻,用于控制电路的稳定性和电流;5. 调试电路,确保计算器能够正确运行。
实验结果:经过一番调试,我们成功制作出了一台简易计算器。
它可以进行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并且在LED显示屏上显示结果。
通过按键输入数字和运算符,我们可以进行各种运算,从而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这台计算器虽然简单,但是它的实用性和便携性都非常高。
实验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计算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计算器是通过按键输入数字和运算符,然后经过电路的计算和控制,最终在显示屏上显示结果。
在电路中,电容和电阻的作用是为了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电流的控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计算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一台简易计算器,并且对计算器的原理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工具,它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是它的实用性和便携性却非常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未来展望: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计算器的原理和工作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计算器的更高级功能和更复杂的电路设计。
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这种简易计算器的设计思想应用到其他领域,如电子设备、机器人等,从而提高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大学计实验报告算机一、引言计算机实验是大学计算机专业主要的实践环节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中进行的一项实验项目,以及实验过程中的设计思路、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等。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实现基本的四则运算功能。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将学习和掌握编程语言中的基本语法、算法设计和软件开发流程等知识。
三、实验环境和工具本次实验的环境是使用C++编程语言,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进行开发。
我们使用了Visual Studio代码编辑器和编译器。
四、实验内容我们的计算器程序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可以进行两个整数之间的加、减、乘、除运算;2.能够处理异常输入,例如除数为0;3.对用户的输入进行合法性检查,确保输入的是数字或者合法的运算符;4.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即使是非技术人员也能够使用;5.可以进行多次计算,直到用户主动选择退出。
五、实验设计为了实现上述要求,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设计:1.设计程序的整体架构,确定分为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模块;2.编写输入模块的代码,读取用户的输入并进行合法性检查;3.编写处理模块的代码,根据用户输入的运算符进行相应的运算;4.编写输出模块的代码,将计算结果显示在用户界面上;5.测试程序是否能够正确处理各种输入情况,并进行错误输入的异常处理。
六、实验步骤1.创建一个新的C++项目,并设置好相关的编译选项;2.编写程序的主要逻辑,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模块;3.编写输入模块的代码,根据用户的输入进行合法性检查;4.编写处理模块的代码,根据运算符进行相应的运算;5.编写输出模块的代码,打印出计算结果;6.进行功能测试和异常输入测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鲁棒性;7.对程序进行性能测试,评估程序的性能。
七、实验结果经过多次测试和调试,我们的计算器程序能够正确处理各种输入情况,并能够返回正确的计算结果。
硬件组装实验报告计算182 张宇航实验机:一台基本的PC由CPU、主板、内存、硬盘、光驱、软驱、显示卡、声卡、显示器、音响、机箱电源、键盘、鼠标等构成。
我拆装并记录的部件有以下8个。
1.CPU:计算机的运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Control Unit ),主要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是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的组合。
我组装的CPU品牌是intel pentium4(奔腾4)系列2.内存:是存储单元的集合,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
内存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Ram axel 32M×64 DDR RME340H28C5T-266 256M PC2100-25333.光驱:光盘驱动器,电脑用来读写光盘内容的机器。
CD-ROM驱动器DRIVE MODEL D-48×6D DC==5V 1.0A DC==12V 1.5A4.软驱:软盘驱动器,由于它存储容量小、读写速度慢、寿命和可靠性差、数据易丢失等缺点,渐渐被淘汰了。
Panasonic(松下) Model No.ju-256A907PC RED.M5.硬盘:计箅机的二极存储器(辅助存储器)6.显卡:显示接口卡(显示适配器),是电脑进行数模信号转换的设备,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还具有图形处理能力,可协助CPU工作。
7.北桥:用来处理高速信号,通常处理CPU、RAM、AGP端口或PCI Express和南桥芯片之间的通信。
它是主板上的一块芯片,位于CPU插座边,起连接作用。
由于数据处理量较大,一般有覆盖散热片。
8.南桥: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一般位于主板上离CPU插槽较远的下方,PCI插槽的附近,因为它所连接的I/O总线较多,离处理器远一点有利于布线。
观察机:我的电脑:1.型号:华硕VivoBook 15 ASUS Laptop X570UD 笔记本电脑2.操作系统:Windows 10 64位(DirectX 12)3.CPU:英特尔Core i5-8250U 1.60GHZ 四核4.主板:华硕X570UD(英特尔Xeon E3 - 1200 v6/7th Gen Intel Core/DRAM Registers – 5914- 7th Generation Intel)5.内存:8GB(三星DDR4 2400MHz)6.主硬盘:SK HYYNIX HFS128G39TND-N210A(128GB/固态硬盘)7.显卡:Nvidia GeForce GTX 1050(4GB)8.显示器:友达AUO61ED(15.5英寸)9.声卡:瑞昱Audio @英特尔High Definition Audio 控制器10.网卡:瑞昱RTL8168/8111/8112 Gigabit Ethernet Controller/华硕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教学安排]:2课时(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组装顺序。
java计算器设计实验报告Java计算器设计实验报告引言:计算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之一,它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方便人们进行快速计算。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Java编程语言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探索计算器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基本的计算器,加深对Java编程语言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界面,实现基本的计算功能,并对用户输入进行处理和错误处理。
二、实验步骤1. 界面设计首先,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界面。
可以使用Swing或JavaFX等工具包来实现界面设计。
界面应该包括数字按钮、运算符按钮以及一个显示屏幕等组件。
2. 事件处理接下来,我们需要为每个按钮添加事件处理程序。
当用户点击按钮时,程序应该能够根据按钮的类型执行相应的操作。
例如,当用户点击数字按钮时,程序应该能够将数字显示在屏幕上;当用户点击运算符按钮时,程序应该能够执行相应的运算。
3. 运算逻辑在实现运算逻辑时,我们需要考虑用户的输入和错误处理。
例如,当用户输入非法字符或进行非法操作时,程序应该能够给出相应的提示或错误信息。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运算的优先级和顺序,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 测试和调试完成代码编写后,我们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
通过输入一系列数字和运算符,检查计算器是否能够正确计算并显示结果。
如果发现错误或异常,需要对代码进行调试,找出并解决问题。
三、实验结果经过测试和调试,我们成功实现了一个简单的计算器。
用户可以通过界面上的按钮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并在屏幕上显示计算结果。
计算器能够处理用户的输入并进行相应的运算,同时还能够对错误输入进行处理和提示。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Java编程语言的应用和实践。
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我们掌握了界面设计、事件处理和运算逻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进行测试和调试,提高了代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算机实验基础实验报告表答案计算机实验基础实验报告表答案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基础实验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性能良好的计算机,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以及 Office 办公软件、编程语言开发环境等常用工具。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Windows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1、启动与关闭计算机按下主机电源按钮,等待计算机启动,出现 Windows 登录界面。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 Windows 操作系统。
点击“开始”菜单,选择“关机”选项,关闭计算机。
2、桌面操作熟悉桌面的组成元素,如图标、任务栏等。
右键单击桌面空白处,选择“个性化”,更改桌面背景、屏幕保护程序等设置。
拖动桌面上的图标,调整其位置。
3、窗口操作打开“我的电脑”窗口,熟悉窗口的组成部分,如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等。
练习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还原和关闭操作。
拖动窗口边框,调整窗口大小。
切换多个打开的窗口,使用任务栏进行窗口的切换。
(二)Word 文档编辑1、新建 Word 文档点击“开始”菜单,选择“Microsoft Word”,打开 Word 应用程序。
在 Word 界面中,点击“新建空白文档”按钮,创建一个新的 Word 文档。
2、文字输入与编辑在文档中输入一段文字,如一篇短文或一段说明。
使用“Backspace”和“Delete”键删除错误的文字。
选中文字,进行字体、字号、颜色、加粗、倾斜等格式设置。
使用“复制”、“粘贴”和“剪切”命令,对文字进行移动和复制操作。
3、段落排版选中一段文字,设置段落的对齐方式,如左对齐、居中对齐、右对齐等。
设置段落的缩进方式,如首行缩进、悬挂缩进等。
调整段落的行距和段间距,使文档排版更加美观。
4、页面设置点击“页面布局”选项卡,设置页面的大小、方向(纵向或横向)、页边距等。
计算机数值模拟实验报告篇一:数值模拟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地震记录数值模拟的这几模型法二、实验目的掌握褶积模型基本理论、实现方法与程序编制,由褶积模型初步分析地震信号的分辨率问题三、实验原理1、褶积原理地震勘探的震源往往是带宽很宽的脉冲,在地下传播、反射、绕射到测线,传播经过中高频衰减,能量被吸收。
吸收过程可以看成滤波的过程,滤波可以用褶积完成。
在滤波中,反射系数与震源强弱关联,吸收作用与子波关联。
最简单的地震记录数值模拟,可以看成反射系数与子波的褶积。
通常,反射系数是脉冲,子波取雷克子波。
(1)雷克子波wave(t)=(1?2 n 2f2t2)e?2 n(2)反射系数:1z=z 反射界面rflct(z)=Oz=others(3)褶积公式:数值模拟地震记录trace(t):trace(t)=rflct(t)*wave(t)2f2t2反射系数的参数由z变成了t,怎么实现?在简单水平层介质,分垂直和非垂直入射两种实现,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1)垂直入射:2)非垂直入射:2ht=2t=图一垂直入射图二非垂直入射2、褶积方法(1)离散化(数值化)计算机数值模拟要求首先必须针对连续信号离散化处理。
反射系数在空间模型中存在,不同深度反射系数不同,是深度的函数。
子波是在时间记录上一延续定时间的信号,是时间的概念。
在离散化时,通过深度采样完成反射系数的离散化,通过时间采样完成子波的离散化。
如果记录是Trace(t),则记录是时间的函数,以时间采样离散化。
时间采样间距以?t表示,深度采样间距以?z 表示。
在做多道的数值模拟时,还有横向x的概念,横向采样间隔以?x表示。
离散化的实现:t=It x ?t ;x=lx x ?x ;z=lz x ?z 或:lt=t/?t;lx=x/?x;lz=z/?z (2)离散序列的褶积tracelt= ltao=? rflct(ltao) x wave(lt?ltao) 四、实验内容1、垂直入射地震记录数值模拟的褶积模型;2、非垂直入射地震记录数值模拟的褶积模型;3、点绕射的地震记录数值模拟的褶积模型;五、方法路线根据褶积模型的实验原理编写C++程序,完成对于垂直入射波的褶积。
实验1:安装操作系统--安装Wind ows 2000 Profes siona l1、实验目的:1) 通过对Win dows2000 Profes siona l的安装操作,了解操作系统应用环境建立的初步过程。
2) 掌握对Win 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系统设置。
3) 了解Wind o ws多操作系统安装的方法。
2、工具/准备工作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教科书的相关内容。
需要一台准备安装Windows2000 Profes siona l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Window s 2000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系统软件,它对系统的要求也比较高。
系统安装时,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最低要求如表1-2所示。
表1-2 安装Windows 2000的硬件需求基本硬件设备基本需求建议需求实际情况CPU Pentiu m 166MHz Pentiu m II以上内存32MB 64MB以上磁盘空间(可用空间/总空间) 650MB/2GB 1.5GB/4GBCD-ROM或DV D-ROM光驱24倍速以上网卡和调制解调器VGA显卡及显示器、键盘、鼠标3、实验内容与步骤本实验以光盘启动、全新安装为例。
可以利用Windows2000 Profes siona l光盘来直接开机启动,开机后自动执行安装程序。
(因此,在执行安装操作之前,请检查你的计算机是否允许从光盘驱动器引导启动,否则应对机器的BIOS进行相应的设置。
)安装Windows 2000 Profes siona l首先需要建立分区,然后才开始运行安装程序。
所以,整个安装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文字模式阶段:主要是选择用来安装Windows2000的硬盘。
安装程序提供了建立分区、删除分区以及格式化等功能。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关键概念和组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认识和掌握能力。
具体包括:1、了解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2、熟悉计算机指令的执行流程和数据的传输方式。
3、掌握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4、培养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硬件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逻辑分析仪、示波器以及相关的实验软件和工具。
三、实验内容1、运算器实验进行了简单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如加法、减法、与、或等操作。
观察运算结果在寄存器中的存储和变化情况。
2、控制器实验模拟了指令的取指、译码和执行过程。
分析不同指令对计算机状态的影响。
3、存储系统实验研究了内存的读写操作和地址映射方式。
考察了缓存的工作原理和命中率的计算。
4、总线实验观察数据在总线上的传输过程和时序。
分析总线竞争和仲裁的机制。
四、实验步骤1、运算器实验步骤连接实验设备,将运算器模块与计算机主机相连。
打开实验软件,设置运算类型和操作数。
启动运算,通过逻辑分析仪观察运算过程中的信号变化。
记录运算结果,并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2、控制器实验步骤连接控制器模块到计算机。
输入指令序列,使用示波器监测控制信号的产生和变化。
分析指令执行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状态转换。
3、存储系统实验步骤搭建存储系统实验电路。
进行内存读写操作,改变地址和数据,观察存储单元的内容变化。
分析缓存的替换策略和命中率的影响因素。
4、总线实验步骤连接总线模块,配置总线参数。
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观察总线的仲裁过程。
测量数据传输的时序和带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运算器实验结果加法、减法等运算结果准确,符合预期。
逻辑运算的结果也正确无误。
观察到在运算过程中,寄存器的值按照预定的规则进行更新。
分析:运算器的功能正常,能够准确执行各种运算操作,其内部的电路和逻辑设计合理。
2、控制器实验结果指令能够正确取指、译码和执行,控制信号的产生和时序符合指令的要求。
大一计算机实验报告大一计算机实验报告篇一:大一计算机实践报告计算机实践报告主题:指导教师:年级:姓名:学号:主题选择及内容:本次计算机实践网页制作,我制作的网页是“我的家乡汉中”。
我的家乡在汉中,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也是一个历史名城。
余秋雨说“汉人,汉水,汉文化。
”可见,能以“汉”字命名,足以见其历史底蕴。
刚刚进入大学,离家千里,难免对家和家乡生出眷恋和私念。
所以,以此为题,在怀念家乡的同时,也把家乡介绍给大家,那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欢迎大家能够去领略她的风采。
虽然我做出来的作品,由于时间和条件以及能力的不足会有所欠缺,但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
本网站分为4个栏目(分别是:【主页-我的家乡汉中】,【汉中市的自然资源】,【汉中市的民俗民风】,【汉中市的风景名胜pp t】。
内容以汉中市历史,文化,风景各方面的介绍为主。
实验步骤:一.前期准备在动手制作之前,先从网上搜集有关家乡的一些资料,然后浏览一些排版精美的网站,并用FrntPa ge201X版软件查看网站排版方式,从中汲取些经验。
二.幻灯片的制作首先打开演示文稿,建立一个空演示文稿,在空白幻灯片上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然后设置为最底层作为背景,再对每一个幻灯片进行编辑。
右击设置各个组件的自定义动画与幻灯片切换形式。
再将幻灯片保存于网页内并在首页制作超链接。
我所做的幻灯片的内容是关于我的家乡的风景名胜,包含一些名人故里以及国家级景区和生态自然保护区。
三.Flash动画的制作首先打开fla sh动画制作软件,新建一个flash 文档。
然后从网上找来制作flash的资料图片,参照课本以及网上介绍的步骤制作。
四.用frntpage软件制作网页用frn tpage软件制作网页时,在主页面上插入一些图片,添加对家乡的介绍,做网页的同时,设置网页的背景图片以增强视觉效果,做完网页的表面内容后,将前面做的幻灯片,fl ash动画,以及编辑的子网页都超链接到主页上来。
计算实验实习报告一、引言计算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
通过计算实验实习,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在计算实验实习中的学习和体会。
二、实习内容1. 实习目标本次计算实验实习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熟悉并掌握某种特定编程语言和相应的开发工具和框架。
在实习过程中,我需要使用该编程语言实现指定的功能,并将其集成到一个完整项目中。
2. 实习任务实习任务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和项目测试。
根据要求,我以团队合作的方式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了一个在线购物系统的开发。
3. 实习过程在实习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需求分析,明确了该在线购物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之后,我们进行了系统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和系统架构设计等。
随后,我们按照设计方案实现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并进行了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4. 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熟悉了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库函数,并掌握了使用开发工具和框架进行项目开发的方法。
我在项目中负责实现了系统的用户管理模块和商品管理模块,并成功将它们集成到了整个系统中。
三、实习收获1. 专业技能通过实习,我对编程语言的掌握更加熟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系统设计和项目开发,并提升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我还学习了项目测试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践经验本次实习不仅让我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际动手的操作,我对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的经验也得到了积累。
3. 团队合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与队友紧密合作,共同解决了项目中的各种技术和团队协作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有效沟通和协调团队关系,这些能力对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习感想通过本次计算实验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选择更加坚定了信心。
池州学院数学计算机科学系实验报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实验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姓名:学号:实验室:硬件实验室同组同学:实验时间:2013年4月3日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基本运算器实验:移位运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二实验环境PC机一台,TD-CMA 实验系统一套三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1)按图连接电路。
2.将时序与操作台单元的开关KK2 置为‘单拍’档, 开关KK1 、KK3 置为‘运行’档。
3.接好图后,如果实验箱和 PC 联机操作,则可通过软件中的数据通路图来观测实验结果方法是:打开软件,选择联机软件的“【实验】—【运算器实验】”,打开运算器实验的数据通路图,如图 1-1-6 所示。
进行上面的手动操作,每按动一次 ST 按钮,数据通路图会有数据的流动,反映当前运算器所做的操作,或在软件中选择“【调试】—【单节拍】”,其作用相当于将时序单元的状态开关 KK2 置为‘单拍’档后按动了一次 ST 按钮,数据通路图也会反映当前运算器所做的操作。
4. 打开电源开关,如果听到有‘嘀’报警声,说明有总线竞争现象,应立即关闭电源,重新检查接线,直到错误排除。
然后按动 CON 单元的 CLR 按钮,将运算器的 A、B 和 FC、FZ 清零。
(如上图)5. 用输入开关向暂存器 A 置数。
①拨动CON单元的SD27…SD20 数据开关,形成二进制数,数据显示亮为‘1 ’,灭为‘0 ’。
②置LDA=1,LDB=0,连续按动时序单元的 ST 按钮,产生一个 T4上沿,则将二进制数置入暂存器 A 中,暂存器A 的值通过ALU单元的A7…A0八位 LED 灯显示。
6.用输入开关向暂存器B 置数。
①拨动CON单元的SD27…SD20 数据开关,形成二进制数。
②置LDA=0,LDB=1,连续按动时序单元的 ST 按钮,产生一个T4上沿,则将二进制数置入暂存器B 中,暂存器 B 的值通过 ALU单元的B7…B0八位 LED 灯显示。
大一的计算机实验报告1 掌握Windows 7系统及网络的常用操作1.熟悉Windows 7的图形界面。
2.掌握窗口、菜单、工具栏等的根本操作。
3.熟练掌握资源器的根本操作。
4.掌握文件夹的创立。
5.熟练掌握文件(夹)的重命名。
6.熟练掌握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删除及属性的设置。
7.掌握文件(夹)的查找方法。
8.了解快捷方式的创立与使用。
(一)根本操作1.开机,启动Windows 7,观察其桌面。
2.窗口的操作:(1)翻开窗口:【操作步骤】①双击“计算机”图标,翻开“计算机”窗口。
②双击“回收站”图标,翻开“回收站”窗口。
(2)切换窗口:【操作步骤】①单击“计算机”任务按钮,将“计算机”窗口切换为当前活动窗口。
②单击“回收站”任务按钮,将“回收站”窗口切换为当前活动窗口。
(3)将窗口最大化、最小化与复原:①最小化“回收站”窗口。
②最大化“计算机”窗口。
③将“计算机”窗口复原为原来大小。
(4)移动窗口:将“计算机”窗口移至屏幕中间的位置。
(5)改变窗口大小:A.将“计算机”窗口放大。
B.将“计算机”窗口再缩小。
(6)将已经最小化的“回收站”窗口重新翻开。
(7)使“回收站”窗口和“计算机”窗口并排显示/堆叠显示/层叠显示。
(8)关闭所有翻开的窗口:3.菜单及工具栏的操作:【操作步骤】①翻开“E:”窗口。
用鼠标右击窗格空白区域,出现弹出菜单。
②把鼠标指向“新建”,单击其子菜单中的“文本文档”,将文件命名为“a.txt”。
③单击“”菜单,执行“全部选定”命令。
此时,窗口中内容均被选定。
4.资源管理器的根本操作:启动资源管理器,练习以下内容(1)显示方式操作:【操作步骤】①单击“查看”菜单,再单击“小图标”命令,观察右窗格有何变化。
②分别以“大图标”、“列表”、“详细列表”的方式显示右窗格。
(3)文件(夹)排序操作:【操作步骤】①单击“查看”菜单,鼠标指向“排列图标”命令,出现子菜单。
②单击“按名称”命令,那么以文件(夹)名的升序进展排序。
计算机实验室实习报告(大学计算机实验实训报告)计算机试验室实习报告1在后一周多的时间里,通过对数据库6张表的操作,对于存在的问题再帮带人的耐烦讲解下,让我掌控了表与表之间的规律关系,及各个表字段的含义和用途,及短、彩的流程,在对数据的查询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此要特别感谢帮带人,他的负责任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公司每位新员工学习的。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正的,只有24个小时。
所以,在工作中,做好时间的管理尤为重要。
即使计划的事情当天没有完成,但也把当天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完成了。
否那么的话,工作效率就会很低,重要紧急的事情没有做,做的都是不太重要的或者缓急的事情。
培训虽然结束了,我会立足自我,完善自我。
我相信我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
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次实习的意义,对我来说已不再是完成学分、完成毕业实习的任务,而是在开启“生命之旅”大门的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
我肯定会好好地珍惜这个机会,并为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机科技贡献自己的聪慧才智,感谢同事们和领导们在这段时间里对我的指导和教导,我从中受益匪浅,完全的实习过程是焦灼而开心的,我的工作立场和成效也得到了同事们的全都赞扬。
作为我在踏出社会之前的为数不多的几次实践中,这次的实践的确予以了我许多。
今后,我将继续保持仔细负责的工作立场,高尚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完善和充盈自己,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完善自己,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好的运用去自己的只是,做一个合格的高校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计算机试验室实习报告2一、开卷有益,爱不释手然而,在我参与培训的第一晚上,我就发觉自己错了,此次的电脑培训与以前参与过的培训大相径庭。
以前的培训都是应付考试的,有用性不强,而且那时学的东西,在工作中用的不多,时间长了不用也就忘却了。
而这次培训的内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用性和工具性很强,都是平常工作中常常用到的。
计算机病毒实验报告计算机病毒实验报告篇一:201X15张三-计算机病毒实验报告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病毒与反病毒》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9-2班 201X年 5 月15 日说明1.本实验报告是《计算机病毒与反病毒》课程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须认真完成。
2.实验报告严禁出现雷同,每位同学须独立完成。
若发现抄袭,抄袭者和被抄袭者本课程的成绩均以零分计。
3.实验报告要排版,格式应规范,截图一律采用JPG格式(非BMP 格式)。
为避免抄袭,用图像编辑软件在截图右下角“嵌入”自己的学号或姓名。
实验报告的格式是否规范、截图是否嵌入了自己的学号或姓名,是评价报告质量的考量因素。
4.实验报告须说明文字与实验截图相配合,若只有说明文字,或只有截图,则成绩为不及格。
5.只提交实验报告电子版。
在5月31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hfutZRB@163.,若三天之内没有收到内容为“已收到”的回复确认Em ail,请再次发送或电话联系任课老师。
6.为了便于归档,实验报告rd文档的命名方式是“学号姓名-计算机病毒实验报告.d c”,如“201X15张三-计算机病毒实验报告.dc”。
注意:提交实验报告截止日期时间是实验一程序的自动启动一、实验目的(1)验证利用注册表特殊键值自动启动程序的方法;(2)检查和熟悉杀毒软件各组成部分的自动启动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在注册表自动加载程序主键中,添加加载目标程序键值(自己指派任意程序),重启操作系统,检查是否能自动成功加载目标程序。
罗列5或5个以上能自动启动目标程序的键值,并用其中某一个启动自己指派的程序。
(2)检查/分析你所使用的计算机中杀毒软件系统托盘程序、底层驱动程序等组成部分的自动启动方式。
进位控制实验一、引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我们可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并能够实际操作,进行实验验证。
进位控制是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涉及到二进制的加法运算中的进位规则。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编写程序实现进位控制,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中进位控制的理解。
三、实验原理在二进制加法运算中,当两个二进制位相加时,有以下四种可能的情况:1. 0+0=0:没有进位;2. 0+1=1:没有进位;3. 1+0=1:没有进位;4. 1+1=0:产生进位。
进位控制的实质是通过判断两个位相加时是否产生进位,并根据不同的进位情况进行处理。
通常情况下,进位的处理方式有以下两种:1. 进位加1:当两个位相加产生进位时,将进位加1,并与低位相加;2. 进位不变:当两个位相加产生进位时,保持进位的值不变,并与低位相加。
四、实验步骤1. 编写程序:首先,根据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进位控制规则,编写程序实现进位控制的功能;2. 输入数据:随机生成两个二进制数,作为加法运算的操作数;3. 进行二进制加法运算:使用编写的程序对两个二进制数进行加法运算,并进行进位控制;4. 输出结果:输出运算结果;五、实验结果经过实验验证,编写的程序能够正确地实现进位控制功能,并输出正确的运算结果。
通过对不同情况下的进位进行处理,程序能够准确地得出正确的进位控制结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加深了对计算机组成原理中进位控制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进位控制在二进制加法运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解决进位问题,保证运算结果的正确性。
通过编写程序实现进位控制功能,我不仅掌握了相关的编程技巧,还对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进位控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七、参考文献[1]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王逢南,高教出版社,2018年。
[2]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第5版),David A. Patterson,John L. Hennessy,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实验一.脱机运算器部件实验一、教学计算机的通电启动和关闭操作1.教学计算机系统通电启动的操作步骤:(1) 准备一台串行接口运行正常的PC机;(2) 将TH-union计原16放在实验台上,打开实验箱的盖子,确定电源处于断开状态;(3) 将黑色的电源线一端接220V交流电源,另一端插在计原16实验箱的电源插座;(4) 取出通讯线,将通讯线的9芯插头接在计原16实验箱后板上左侧位置的串口插座,另一端接到PC机的串口上;(5) 将计原16实验系统左下方的五个黑色的功能控制开关置于00010的位置(连续、内存读指令、微程序、联机、16位),开关拨向上方表示“1”,拨向下方表示“0”;(6) 接通电源,船形开关和5V电源指示灯亮。
(7) 在PC机上运行PCEC16.EXE文件,根据使用的PC机的串口情况选“1”或“2”,其它的设置一般不用改动,直接回车即可。
(具体步骤附后)(8) 按一下“RESET”按键,再按一下“START”按键,PC机屏幕上显示:TH-union CRT MONITORVersion 1.0 April 2001Computer Architectur Lab., Tsinghua UniversityProgrammed by He Jia>这个版权信息显示出来之后,表示教学机已经进入正常运行状态,等待输入监控命令。
实验注意事项:1.连接电源线和通讯线前TH-union计原16实验系统的电源开关一定要处于断开状态,否则可能损坏教学计算机系统的或PC机的串行接口电路;2.五个黑色控制开关的功能示意图如下:开关位置,自左向右共5个,分别控制1 2 3 4 5向上拨:单步手工拨指令组合逻辑运算器联机 8位向上拨:连续读内存指令微程序运算器脱机 16位几种常用的工作方式,(开关向上拨表示为1,向下拨表示0)工作方式功能开关状态连续运行程序、硬连线控制器、联机、16位机 00110连续运行程序、微程序控制器、联机、16位机 00010单步、手拨指令、硬连线控制器、联机、16位机 11110单步、手拨指令、微程序控制器、联机、16位机 11010单步、脱机运算器实验、16位机 100002.关闭教学计算机系统在需要关闭教学计算机系统时,应首先通过安装在机箱右侧板上的开关关闭交流电源,教学机上的全部指示灯都会熄灭。
计算机组装实验报告计算机组装实验报告篇一:微机组装实验报告选修实验总结报告课程名称:微机组装检测与维护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所在院系专业日期篇二:计算机组装实验报告琼台师专信息技术系 11 级计算机维护与组装网络虚拟装机教师:王炜琼台师专 201X-201X 第一学期计算机维护与组装装机实验报告班级实验、实作项目:虚拟计算机组装所学专业实验用具:机房目的要求:学会通过虚拟平台组装计算机,掌握配机原则与计算机组成配置清单配件名型号主要参数价格芯片厂方 In tel 型号Crei3-2120/盒装接口类型 LGA 1155 核心类型S andy Bridg e 生产工艺 32纳米核心数量双核主频?3.3GHz 不支持 745Inte l 酷睿 i3 2120/盒装CPUTurb B st? 睿频加速是什么 ? 查看所有不支持 CPU有奖找错外频倍频100MHz33X一级缓存2×64K 二级缓存2×256K 三级缓存 3M 散热系统盒装 CPU 自带风扇型号?SY-A75+ 节能版梅捷S Y-A75+节能版适用类型台式机芯片厂商 AMD 芯片组或北桥芯片 AM D A75(Huds n D3) CPU插槽 FM1-1-主板699琼台师专信息技术系 11 级计算机维护与组装网络虚拟装机教师:王炜支持 CPU AP U A8/A6/A4(FM1 插槽) 类型主板架构 ATX支持内存 DDR3类型支持通道双通道模式内存插槽 4 DDR3DI MMDDR3 1333MHz ,DDR3 1600MHz ,DDR3 1800M Hz内存频率 ? D DR3 是什么? 查看所有 DDR3 1800MHz 主板,DDR3 1866MHz最大支持内存容量 32G 型号适用类型内存类型内存主频内存总容量KVR1333D3N9/4G 台式机 DDR III DDR3 1333 4G 145?金士顿 DDR3 1333 4G内存内存容单条量描述 ,1×4G 性能参数插脚数目颗粒封装延迟描述内存电压240pin F BGA CL=9 1.5V ST3500410AS 500G-2-?希捷Barracuda7200.12硬盘型号容量435琼台师专信息技术系 11级计算机维护与组装网络虚拟装机教师:王炜500G 单碟转速7200rpm缓存容 16M 量盘体尺3.5寸寸接口标S-ATA II 准性能参数传输标S ATA3.0G/s 准单碟容500G 有奖找错量 NCQ 型号芯片厂方芯片型号芯片代号制作工艺核心位宽显卡接口标准支持N CQ GTX550T i 黑将版 NVID IA NVIDIAGeFrce GTX 550 Ti GF116 40 纳米256bit 799支持 PCI Ex press2.0 1×VGA 接口 ? VGA(D-Sub)是什么?影驰 GTX550Ti黑将版显卡输出接口? 查看所有 1× VGA 接口显卡,1×DVI-I 接口 ,1×HDMI接口有奖找错网卡PC I 网卡型号?0S B Live! 5.1 数码版0060 有奖找错内置型 EMU10K1-SEF 248创新 SB Live!5.1声卡声卡类型声卡芯片-3-琼台师专信息技术系 11 级计算机维护与组装网络虚拟装机教师:王炜声道数目5.1声道光驱类型: DVD 刻录机安装方式:内置(台式机光驱)接口类型:SAT A 缓存容量: 2MB DVD-R:16X 华硕光驱DR-24D1STCD-R: 48X DVD+R:16X D VD-R:8X DVD-R DL:12X D VD-RAM: 12X DVD+R:12X139型号尺寸点距V S239N 23 英寸 0.266mm屏幕比 16:9 例接口类 15 针D-Sub(VGA)型 ,24 针 DV I-D 性能参数亮度?250cd/m2华硕 VS239N显示器典型对比度1000:1 动态对比度5000 万:1 分辨率 1920×1080 响应速6ms 度水平可视角度 178 度垂直可视角度 178 度面板最大色彩 16.7M面板类 E-IPS型背光类 LED型-4-1350琼台师专信息技术系11 级计算机维护与组装网络虚拟装机教师:王炜? LE D 是什么 ? 查看所有 LED 液晶显示器有奖找错鼠标键盘型号飓风 7621B适用类台式机型机箱样立式A TX ,立式MAT X 式兼容主 AT X 主板,MICRATX 主板板机箱仓 4 个5.25 英寸光驱位,6 个3.5 英寸硬盘位位?金河田飓风 7621B机箱机箱材S ECC(电解镀锌钢板)质其它参数前置接 2×USB 2.0 接口,1×E-SATA 接口,1×耳口描述机接口,1×麦克风接口机箱风扇免工具设计机箱尺寸其它性能型号有是 465×190×445mm 全屏蔽,防静电,抗干扰设计有奖找错G-6000(80+)228?长城双卡王冲锋版适用类型台式机电源标准ATX,12V2.31 额定功率 500适用 CPU 适用 Intel 和A MD 全系列 CPU范围认证规范3C 认证-5-电源438琼台师专信息技术系 11 级计算机维护与组装网络虚拟装机教师:王炜型号音箱类别有源无源声道?V-10U 桌面式音箱有源两声道2.1 结构3.5+2.0×2 超重低音 50H z-180Hz;卫星音箱 180Hz-2 0KHz ≥60d B3.5 英寸+5090×2 U SB 128三诺V-10U音箱音箱结构功率频率响应信噪比喇叭单元供电模式合计价格5354-6-琼台师专信息技术系 11级计算机维护与组装网络虚拟装机教师:王炜配机定位: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看小说等搭配理由:为了玩游戏看电影。
电子信息工程学系实验报告——适用于计算机课程实验项目名称:线性表的插入和删除实验时间:2012-2-22—班级:计教101姓名:傅倩学号:010701140实验目的:熟悉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并熟悉其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实验环境:xp,win-tc实验内容及过程:题目1:编写程序实现下列的要求:(1) 设数据元素为整数,实现这样的线性表的顺序存储表示。
(2) 键盘输入10个数据元素,利用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建立该表。
(3) 利用顺序表的基本操作,找出表中的最大的和最小的数据元素(用于比较的数据元素为整数)。
(4) * 若数据元素为学生成绩(含姓名、成绩等字段),重新编程,实现上面的要求。
要求尽可能少地修改前面的程序来得到新程序。
(这里用于比较的字段为分数)测试数据:题目2:编写程序实现下列的要求:(1) 设学生成绩表中的数据元素为学生成绩(含姓名、成绩字段),实现这样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表示。
(2) 键盘输入若干个数据元素(用特殊数据来标记输入数据的结束),利用链表的基本操作(前插或后插算法),建立学生成绩单链表。
(3) 键盘输入关键字值x,打印出表中所有关键字值<=x的结点数据。
(用于比较的关键字字段为分数)。
(4) 输入关键字值x,删除表中所有关键字值<=x的结点。
(用于比较的关键字字段为分数)。
测试数据:实验结果及分析:(1)运行结果:该程序只有计算总个数和求最大最小值功能,比较简单,不能有其他更多的操作。
(2) 运行结果:该程序可进行建立链表,输入输出数值,插入数据,删除数据,但无排序功能是很大的不足。
实验心得:通过该实验程序的编写,使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对于许多程序的功能都不太理解,很多代码都是按老师上课写的来用,但是要用书上的代码确总是出错,可是却不知道怎么改。
对于C语言知识确实比较薄弱,以至于学习数据结构觉得很难。
这个实验主要是对线性表的插入与删除功能进行编写,这应该只是最基础的,但是我还是不太会,比如把那个输出结果进行排序都没有做出来,今后得更加努力学习了。
附录:(1)第一题程序:/* 建立顺序表,并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include "stdio.h"#include "conio.h"#define maxnum 100struct seqlist{int A[maxnum];int n; /*元素个数*/struct seqlist *creatNULL() /*创建空表*/{struct seqlist *L;L=(struct seqlist *)malloc(sizeof(struct seqlist));L->n=0;return L;}void creat(struct seqlist *L) /*创建表格*/{int i;printf("input the number of table: ");for(i=0;i<10;i++){scanf("%d",&L->A[i]);L->n++;} printf("the table is: ");for(i=0;i<10;i++)printf("%5d",L->A[i]);printf("\n total is: ");printf("n=%d ",L->n);}int Max(struct seqlist *L) /*查找最大值*/{ int maxi=0;int i;for(i=1;i<=L->n-1;i++)if(L->A[maxi]<L->A[i])maxi=i;return L->A[maxi];}int Min(struct seqlist *L) /*查找最小值*/{ int mini=0;int i;for(i=1;i<=L->n-1;i++)if(L->A[mini]>L->A[i])mini=i;return L->A[mini];}main(){ int max,min;struct seqlist *L;L=creatNULL();creat(L);max=Max(L);min=Min(L);printf("\nmax=%d",max);printf("\nmin=%d",min);getch();(2)第二题程序:#include "stdio.h"#include "conio.h"struct student{int num;int score;struct student *next;};#define NULL 0struct student *creat() /*创建一个链表*/{struct student *head,*p,*q;head=(struct student *)malloc(sizeof(struct student));head->next=NULL;p=(struct student *)malloc(sizeof(struct student));printf("please input data: ");scanf("%d,%d",&p->num,&p->score);head=p;while(p->num!=0){q=p;p=(struct student *)malloc(sizeof(struct student));scanf("%d,%d",&p->num,&p->score); p->next=NULL;q->next=p;}return head;}void print(struct student *head){struct student *p;p=head;printf("output data: ");while(p!=NULL&&p->num!=0){printf("%d,%d ",p->num,p->score);p=p->next;}}struct student *insertList(struct student *head,int k,int x,int y) /*链表的插入*/ {int i;struct student *p,*s;p=head->next;i=1;while((p!=NULL)&&(i<k-1)){p=p->next;i++;}if(p!=NULL){s=(struct student *)malloc(sizeof(struct student));s->num=x;s->score=y;s->next=p->next;p->next=s;}return head;}struct student *delList(struct student *head,int k)/*链表的删除*/{ int i;struct student *p,*s;p=head;i=1;while((p!=NULL)&&(i<k-1)){p=p->next;i++;}if(p!=NULL){s=p->next;p->next=p->next->next;}free(s);return head;}struct student *delete(struct student *head,int x) /*删除小于等于x的数据*/ {struct student *p;p=head;while(p->next!=NULL){if(p->score>x)p=p->next;else{p->num=p->next->num;p->score=p->next->score;p->next=p->next->next;}}return head;}void main(){int a,b,c,k,d;struct student *p1,*p2,*p3,*p4,*head;p1=creat();head=p1;print(p1);getch();printf("\n\n\ninsert position: ");scanf("%d",&a);printf("num: ");scanf("%d",&b);printf("score: ");scanf("%d",&c);p2=insertList(head,a,b,c) ;print(p2);getch();printf("\ndelete position : ");scanf("%d",&k);p3=delList(head,k);print(p3);getch();printf("\n\ndelete the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e score:"); scanf("%d",&d);p4=delete(head,d);print(p4);getch();}备注:以上各项空白处若填写不够,可自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