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高考有机物命名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2
1.【2022年全国乙卷】一种实现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化合物1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B .化合物1与乙醇互为同系物C .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酯基D .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答案】D【解析】A .化合物1分子中还有亚甲基结构,其中心碳原子采用sp 3杂化方式,所以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 错误;B .结构相似,分子上相差n 个CH 2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上述化合物1为环氧乙烷,属于醚类,乙醇属于醇类,与乙醇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B 错误;C .根据上述化合物2的分子结构可知,分子中含酯基,不含羟基,C 错误;D .化合物2分子可发生开环聚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D 正确;答案选D 。
2.【2022年全国甲卷】辅酶10Q 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辅酶10Q 的说法正确的是专题50 有机物结构特点与命名A .分子式为60904C H OB .分子中含有14个甲基C .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不在同一平面D .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答案】B【解析】A .由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 59H 90O 4,A 错误;B .由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键线式端点代表甲基,10个重复基团的最后一个连接H 原子的碳是甲基,故分子中含有1+1+1+10+1=14个甲基,B 正确;C .双键碳以及与其相连的四个原子共面,羰基碳采取sp 2杂化,羰基碳原子和与其相连的氧原子及另外两个原子共面,因此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 错误;D .分子中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含有甲基,能发生取代反应,D 错误;答案选B 。
3.(2021.1·浙江真题)有关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B .完全水解后所得有机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1个C .与FeCl 3溶液作用显紫色D .与足量NaOH 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的钠盐只有1种【答案】C【解析】A .与苯环碳原子直接相连的6个原子和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一定共平面,故该分子中至少12个原子共平面,A 正确;B .该物质完全水解后所得有机物为,其中只有与—NH 2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即手性碳原子数目为1个,B 正确;C .该物质含有醇羟基,不含酚羟基,与FeCl 3溶液作用不会显紫色,C 错误;D .与足量NaOH 溶液完全反应生成和Na 2CO 3,生成的钠盐只有1种,D 正确;答案选C 。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即使同一分子式,也有不同的异构体,若没有一个完整的命名(nomenclature)方法来区分各个化合物,在文献中会造成极大的混乱,因此认真学习每一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在书籍、期刊中经常使用普通命名法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命名法, 后者简称IUPAC命名法。
一、链烷烃的命名1. 系统命名法(1)直链烷烃的命名直链烷烃(n−alkanes)的名称用“碳原子数+烷”来表示。
当碳原子数为1−10时,依次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
碳原子数超过10时,用数字表示。
例如:六个碳的直链烷称为已烷。
十四个碳的直链烷烃称为十四烷。
烷烃的英文名称是alkane,词尾用ane。
表1列出了一些正烷烃的中英文名称:表1 正烷烃的名称以上20个碳以内的烷烃要比较熟悉,以后经常要用。
烷烃的英文名称变化是有规律的,认真阅读上表即可看出。
表中的正(n −)表示直链烷烃,正(n −)可以省略。
(2)支链烷烃的命名有分支的烷烃称为支链烷烃(branched −chain alkanes )。
(i )碳原子的级下面化合物中含有四种不同碳原子:CH 3CCH 33CCH 3HCH HCH 3(i)(i)(i)(i)(i)(ii)(iii)(iv)① 与一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一级碳原子,用1˚C 表示(或称伯碳,primary carbon ),1˚C 上的氢称为一级氢,用1˚H 表示。
② 与两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二级碳原子,用2˚C 表示(或称仲碳,secondary carbon ),2˚C 上的氢称为二级氢,用2˚H 表示。
③ 与三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三级碳原子,用3˚C 表示(或称叔碳,tertiary carbon ),3˚C 上的氢称为三级氢,用3˚H 表示。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一有机物命名(一)烷烃命名1.普通命名法:(1—10个碳)普通命名法:正、异、新2.系统命名法:(1)选主链:最长原则和最多原则(2)编号:最近、最简、最小原则(3)写名称:(二)烯烃、炔烃的命名1.命名方法(找和烷烃命名的不同点)(1)选主链:最长、最多原则的前提:(2)编号:最近、最简、最小原则的前提:(3)写名称的不同点:2.二烯烃的命名方法:两个碳碳双键表示合并为_____烯,并标明位号。
(三)苯的同系物的命名1.烷基苯,将作为母体,苯环侧链的烷基作为取代基,称“某苯”2.烯基苯或炔基苯,将______作为母体,苯环当作取代基,称“苯某烯或炔”3.两个取代基,用____________来表示取代基在苯环上的位置。
4.三个取代基,用___________来表示。
5.较复杂的苯衍生物,把_______当作母体,苯环当作取代基。
(四)醇和卤代烃、醛、羧酸的命名(规律为含_____的有机物命名的基本原则)1.(1)定主链:(2)编号:2.醇字加在烷基名称的_____,卤代烃的卤字加在烷基名称的______。
3.多元醇命名,选择带羟基____的碳链为主链,______写在醇字前面。
4.不饱和卤代烃通常以不饱和烃作为主链,编号则要使双键的位置最小。
5.醚:先写出与氧相联的两个_____的名称,再加上____字。
(五)酯的命名1.根据相应的____和_____来命名,称“某酸某酯”。
【典型例题】[例1]下列烷烃命名正确的是()A.2—二甲基—3—乙基丁烷B.2,2,3—三甲基戊烷C.2,2—二甲基—3—乙基丁烷D.3,4,4—三甲基戊烷[例2]给下列有机物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3CH(CH3)C(CH3)2CH2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给下列有机物命名:(CH3)2C=C(CH3)CH=CH—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判断下列结构式及命名是否正确,若错误,请改正。
近5年高考题出现过的40个有机物命名20150301
一、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1)CH3-CH=CH-CH32-丁烯(2)2-甲基-1,3-丁二烯
(3)(4)2—甲基—2—氯丙烷
(5)1,2-二氯乙烷(6)1,2-二溴丙烷
(7)CH3CH2CH2CH2OH:1-丁醇(8)2-甲基-1-丙醇
(9)CH3CHO:乙醛(10)2-溴丙酸
(11)(12)2,5,6-三甲基-4-乙基庚烷(13)2-氯甲苯(或邻氯甲苯)(14)
二、写出下列有机物结构简式:
(1)2-甲基丙烷(2)环戊烷
(3)2,2-二甲基丁烷(4)2,2-二甲基丙烷
(5)甲苯(6)乙苯
(7)邻二甲苯(8)1,3,5-三甲苯
(9)苯乙烯(10)苯甲醇
(11)邻苯二甲醛(12)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13)聚丙烯酸钠(14)2-丁炔酸乙酯CH3-C≡C-COOCH2CH3三、练习
1.(2010上海卷)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1,3,4-三甲苯B.2-甲基-2-氯丙烷
C.2-甲基-1-丙醇D.2-甲基-3-丁炔2.(2013上海卷)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 3-甲基-1,3-丁二烯
B. 2-羟基丁烷
C.CH3CH(C2H5)CH2CH2CH32-乙基戊烷
D.CH3CH(NH2)CH2COOH 3-氨基丁酸3.(2013新课标卷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常见有机物的命名【教材中出现的所有有价值的有机物名称】59页有机命名很复杂,但高考一般考:用有机物的两种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物。
系统命名法的基本规则包括:①最长碳链和碳编号始端的选择;②支链(位置、数目、名称)的表达;③官能团(位置、数目、名称)的表达;④表达的顺序;系统命名法中四种字的含义:(1)烯、炔、醛、酮、酸、酯……指官能团。
(2)二、三、四……指相同取代基或官能团的个数。
(3)1、2、3……指官能团或取代基的位置。
(4)甲、乙、丙……指主链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3……。
常考有机物命名类型:1、烷烃(烷基)的系统命名和习惯命名;2、烯炔烃(包含烯烃的顺反异构)、醇的命名;3、芳香烃的命名;4、了解简单卤代烃的命名;5、简单的醛、羧酸和酯的命名;6、双官能团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双官能团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关键是确定母体。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当卤素和硝基与其它官能团并存时,把卤素和硝基作为取代基,其它官能团为母体。
②当双键与羟基、羰基、羧基并存时,不以烯烃为母体,而是以醇、醛、酮、羧酸为母体。
③当羟基与羰基并存时,以醛、酮为母体。
④当羰基与羧基并存时,以羧酸为母体。
)7、常见官能团的名称。
8、俗名及缩写:有些化合物常根据它的来源而用俗名,要掌握一些常用俗名所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式。
如:木醇是甲醇的俗称,酒精(乙醇)、甘醇(乙二醇)、甘油(丙三醇)、石炭酸(苯酚)、蚁酸(甲酸)、水杨醛(邻羟基苯甲醛)、肉桂醛(β-苯基丙烯醛)、巴豆醛(2-丁烯醛)、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氯仿(三氯甲烷)、草酸(乙二酸)、甘氨酸(α-氨基乙酸)、丙氨酸(α-氨基丙酸)、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D-葡萄糖、D-果糖(用费歇尔投影式表示糖的开链结构)等。
还有一些化合物常用它的缩写及商品名称。
如:RNA(核糖核酸)、DNA(脱氧核糖核酸)、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煤酚皂或来苏儿(47%-53%的三种甲酚的肥皂水溶液)、福尔马林(40%的甲醛水溶液)、扑热息痛(对羟基乙酰苯胺)、尼古丁(烟碱)等。
历年高考和教材中出现的有价值的有机物名称命名含有多个不同官能团化合物的关键在于要选择优先的官能团作为母体。
官能团作为母体的优先顺序为(以“>”符号表示优先,优先的为母体,编号时靠近其标号,其余为支链):羧酸()>磺酸(—SO3H)>酯()>醛()>酮()>醇(—OH)>胺(—NH2)>炔基>烯基>烃基>卤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大的优先,I>Br>Cl>F)>硝基(—NO2);一、梳理高考题,总结命名法则1、直接来自教材的有机物【2009·福建、2010·天津】CH3CH2CH2OH:1—丙醇(或正丙醇)(P48)【2016·四川】甲醇(P49)【2011·海南、2013·安徽】CH3CH2OH:乙醇(P48)【2017·全国Ⅱ】:2-丙醇(或异丙醇)(P48)【2013·海南卷】苯甲醇(P48)【2010·新课标全国、2019·全国Ⅱ、2015·重庆】CH3CH=CH2:丙烯(P28)【2012·新课标、2015·安徽、2015·福建】甲苯(P15)【2011·上海】1,3,5-三甲基苯(P16)【2014·新课标Ⅰ】乙苯(P15)【2013·全国大纲卷】邻二甲苯(1,2二甲苯)(P15)【2011·北京】CH3CHO:乙醛(56)【2017·全国Ⅰ】:苯甲醛(P56)【2016·新课标甲】:丙酮(P58)【2016·海南、2017·P40)【2012·上海、2014·北京】CH2=CH—CH=CH2:1,3—丁二烯(P30)【2012·海南】:2—甲基—1,3—丁二烯(异戊二烯)(P111)【2012·安徽】HOCH2CH2CH2CH2OH:1,4—丁二醇(P103)【2015·全国Ⅰ】CH≡CH乙炔(P32)【2016·新课标乙】HOOCCH2CH2CH2CH2COOH:已二酸(P101)【2014·天津卷】聚丙烯酸钠(P113)【2015·海南】乙酸乙酯、聚氯乙烯、醋酸钠2、教材有机物的延伸【2009·全国Ⅰ】2—甲基—1—氯丙烷2—甲基—2—氯丙烷【2013·新课标Ⅱ】2—甲基—2—氯丙烷(叔丁基氯)【2010·海南】:1,2—二氯乙烷【2010·全国Ⅰ】(CH3)2CHC≡CH:3-甲基-1-丁炔;【2011·安徽】:2﹣溴丙酸【2018·全国Ⅰ】ClCH3COOH:氯乙酸【2015·新课标Ⅱ】3—羟基丙醛(或β—羟基丙醛)【2011·全国Ⅰ】氯代环戊烷【2011·新课标全国Ⅱ】1—氯环戊烷【2011·新课标全国Ⅰ】:2-氯甲苯(或邻氯甲苯)【2012·山东】2-甲基丙烷(或异丁烷)【2013·全国大纲卷】邻苯二甲醛【2013·四川卷】2-甲基-1-丙醇【2013·天津卷】CH3CH2CH2CH2OH:1—丁醇(正丁醇)【2013·新课标Ⅰ】苯乙烯【2013·重庆、2018·全国Ⅲ】CH3C≡CH:丙炔【2014·安徽】CH3C≡CCOOCH2CH3:2—丁炔酸乙酯【2014·大纲卷】2—硝基—1,4—苯二甲酸(或硝基对苯二甲酸)(2分)【2014·海南卷】环己烯【2014·四川卷】3,4-二乙基-2,4-已二烯【2015·上海】对氨基苯甲酸【2016·天津】CH3CH2CH2CHO:正丁醛或丁醛【2016·新课标丙】苯乙炔【2016全国1】乙二胺(H2NCH2CH2NH2)【2017·全国Ⅲ】:三氟甲苯【2017·天津】2-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2018·全国Ⅱ】HOCH2CH2CH2CH2CH2CH2OH:1,6—已二醇【2019·全国Ⅲ】间苯二酚(1,3-苯二酚)【2016·上海】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D)A.4-甲基-3-丙基戊烷B.3-异丙基己烷C.2-甲基-3-丙基戊烷D.2-甲基-3-乙基己烷【2016·浙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一溴代物和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CH3CH=CH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C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D .与都是α-氨基酸且互为同系物【2015·海南】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BC )CH 3H 3C H 3CHO Br BrA. 1,2,4-三甲苯B. 3-甲基戊烯C. 2-甲基-1-丙醇D. 1,3-二溴丙烷二、教材及高考题中其它重要有机物1、烷烃CH 3(CH 2)3CH 3:正戊烷::异戊烷(2—甲基丁烷);::新戊烷(2,2—二甲基丙烷)3,3,4-三甲基己烷; 2,2,3,3—四甲基戊烷 3,4—二甲基—4—乙基庚烷2—甲基—4—乙基庚烷 2,2,5,5-四甲基庚烷 2,3,4,5-四甲基己烷2、烯烃:顺—2—丁烯(P31) 反—2—丁烯(P31) 反-2-甲基-2-戊烯 顺-2-甲基-2-戊烯:2—甲基丙烯 3—甲基—1—辛烯 3-甲基-1-戊烯 3,5—二甲基—3—庚烯CH 2=CHCH 2CH 32-甲基-1-丁烯 1—丁烯 3-乙基—1—辛烯 2—甲基—2,4—己二烯2,3—二甲基—1—丁烯 2-乙基-1-丁烯 环乙烯 1,3—环已二烯(环已二烯)3、炔烃:2—戊炔4—甲基—1—戊炔3—甲基—1—丁炔4、环烷烃:环戊烷(P4)甲基环戊烷5、芳香烃: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P16)萘(P39)蒽(P39)1,4-二乙基苯(对二乙基苯)(P25)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异丙苯邻甲乙苯(1,2—二甲苯)(1,3—二甲苯)(1,4—二甲苯)6、卤代烃(1)饱和卤代烃:选择含有卤原子所连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把支链和卤原子看作取代基,按主链所含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主链碳原子的编号从靠近支链(卤原子)一端开始。
⾼考化学常见物质的俗名总结 化学中有许多物质,除了本省的学名,还有⼀些便于记忆或已被⼈叫习惯的俗名,关于这些化学物质的俗名,你认得⼏个呢?下⾯由店铺为⼤家提供关于⾼考化学常见物质的俗名总结,希望对⼤家有帮助! 化学常见物质的俗名⼀、有机类 1.福尔马林(蚁醛): HCHO 2.蚁酸:HCOOH 3.尿素: (NH4CNO)或 CO(NH2)2 4.氯仿: CCl4 5.⽊精(⼯业酒精):CH3OH 6.⽢油: CH2OH-CHOH- CH2OH 7.硬脂酸:C17H35COOH 8.软脂酸: C15H31COOH 9.油酸: C17H33OH 10.肥皂:C17H35COONa 11.银氨溶液:[Ag(NH3)2]+ 12.乳酸:CH3-CHOH-COOH 13.葡萄糖:C6H12O6 14.蔗糖:C12H22O11 15.核糖:CH2OH-(CHOH)3CHO 16.脱氧核糖:CH2OH-(CHOH)2CH2-CH3 17.淀粉: (C6H10O5)n 18.⽕棉,胶棉:主要成份都是[(C6H7O2)-(ONO2)3]n 只是前者含N量⾼ 19.尿素: CO(NH2)2 NH4CNO为氰酸铵(互为同分异构体) 20.氯仿: CHCl3 21.油酸: C17H33COOH 22.银氨溶液:[Ag(NH3)2]OH 23.脱氧核糖:CH2OH-(CHOH)2CH2-CHO 化学常见物质的俗名⼆、⽆机类 纯碱、苏打、天然碱、⼝碱:Na2CO3⼩苏打:NaHCO3⼤苏打:Na2S2O3⽯膏(⽣⽯膏):CaSO4.2H2O熟⽯膏:2CaSO4·.H2O莹⽯:CaF2重晶⽯:BaSO4(⽆毒)碳铵:NH4HCO3⽯灰⽯、⼤理⽯:CaCO3⽣⽯灰:CaO⾷盐:NaCl熟⽯灰、消⽯灰:Ca(OH)2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烧碱、⽕碱、苛性钠:NaOH绿矾:FaSO4·7H2O⼲冰:CO2明矾:KAl(SO4)2·12H2O漂⽩粉:Ca(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胆矾、蓝矾:CuSO4·5H2O双氧⽔:H2O2皓矾:ZnSO4·7H2O硅⽯、 ⽯英:SiO2刚⽟:Al2O3⽔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Cu2(OH)2CO3菱铁矿:FeCO3⾚铜矿:Cu2O波尔多液:Ca(OH)2和CuSO4⽯硫合剂:Ca(OH)2和S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天然⽓、沼⽓、坑⽓(主要成分):CH4⽔煤⽓: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Fe(NH4)2(SO4)2溶于⽔后呈淡绿⾊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的⼀种有毒⽓体王⽔: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1:3混合⽽成。
有机化合物命名0515甲烷四氯甲烷三氯甲烷1,2-二甲基戊烷 2-甲基-4-乙基庚烷2-甲基丙烷 2,6-二甲基-3,4-二乙基庚烷2,4-二甲基己烷 2-甲基-3-乙基戊烷2,3,5-三甲基己烷 3-甲基-4-乙基己烷2,7,8-三甲基癸烷 3-甲基-6-乙基-4-辛烯3,5-二甲基-2-乙基-1-庚烯 4-甲基-2-戊烯2-甲基-1-十六碳烯(顺)2-戊烯(反)3,4-二甲基-3-己烯 2-甲基-1,3-丁二烯(顺)1,2-二苯基-1-乙烯 3-甲基-1-丁炔3-甲基-4-乙基己烷 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2,3-二甲基-2-乙基己烷 2,7-二甲基-4,5-二乙基辛烷3-戊烯-1-炔 1,3-戊二烯2,2-二甲基戊烷 2,2-二甲基丙烷 2-丁炔3-乙基戊烷 3-甲基-1-戊炔3,4-二甲基-1-戊烯 2-甲基-1,3-戊二烯3-甲基-6-乙基-4-辛炔 5-甲基-4-乙基-2-己炔5-甲基-3-正丙基-1-庚炔葡萄糖1-甲基-4-乙基苯 4-甲基苯甲酸 1-甲基-2-乙基环丙烷 1-甲基-3-乙基环丁烷(对甲基苯甲酸)3,4-二甲基-1-环戊烯 1-苯基-1-乙烯 1-甲基环丙烷 1-甲基-2-乙基环戊烷(苯乙烯)1,3-二甲基-1-乙基环己烷 3-甲基-1-环戊烯 1,3-环戊二烯 5-乙基-1,3-环己二烯1,2,3-三甲基苯 1,3,5-三甲基苯 1-正丙基苯 1-异丙基苯1,4-二甲基苯 2-甲基-4-苯基己烷 1-苯基-1-乙烯 1-苯基-1-乙炔(苯乙烯)(苯乙炔)1, 3-二甲基-2-乙基苯 1, 2-二甲基-4-正丙基苯 1,3,5-三甲基-2-异丙基苯4-硝基-1-甲基-2-氯苯对甲基苯乙烯苯三氯甲烷 1-甲基-4-氯苯 1-苯基-2-溴乙烷(4-甲基苯基乙烯)(对氯甲苯)2-甲基-2-氯戊烷 3-甲基-2-溴戊烷 3-氯-1-丙烯2-环己基-4-碘戊烷苯二氯甲烷环己基一溴甲烷 4-甲基-5-溴-1-环己烯2-甲基-4-氯戊烷(顺)3,5-二甲基-4-乙基-1-氯-3-己烯 1-溴-1-丙烯1-乙基-1-溴环戊烷 1-甲基-2-氯苯 3-戊烯-2-醇 1-苯基-2-丁醇(3-烯-2-戊醇)5,5-二甲基-2-己醇 2,5-庚二醇 1-环己基-1-甲醇苯甲醛 4-戊烯-2-酮 3-甲基丁醛 3-苯基-2丙烯醛(4-烯-2-戊酮)丙酮 2-丁酮 1-苯基-2-丙烯-1-酮 2-甲基丙醛(2-丙酮)4-甲基-2-戊酮 4-苯基-2-戊酮 4-戊烯-2-酮 2,3-二甲基丁酸(4-烯-2-戊酮)2-丁烯酸 3-苯基-2-丙烯酸 2-羟基苯甲酸甲酸(邻羟基苯甲酸)三氯甲烷甲醛甲酸甲酯环戊醇3-甲基环戊醇二苯醚苯酚硝基苯苯甲酸 2,4,6-三硝基苯苯甲醛苯三氯甲烷乙醚 2-甲基丙醛四氯甲烷 2-硝基-5-甲基苯酚(反)1,2-二苯基-1,2-二氯-1-乙烯 1,3,4-三甲基环戊烯 4,4-二甲基-1-戊炔2-乙基-3-溴戊酸 5-甲基-4-乙基-6-异丙基壬烷4-甲基-3-溴-2庚醇 3,3-二甲基-4-戊烯醛 4-甲基-6-氯-2己炔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2,3-二甲基戊烷 2-甲基-3-乙基已烷2,2-二甲基丁烷 2-甲基-1-丁烯 2-丁烯2-氯-1-丁烯顺-2-戊烯反-2-戊烯2-甲基-1,3-丁二烯 2-戊炔 3-甲基-1-戊炔4,4-二甲基-2-戊炔间氯苯甲酸 1,2-二溴苯邻二硝基苯 1,2 –二氯–1–溴乙烷 2–甲基–3–溴丁烷3–溴–1,4–环已二烯甲烷甲酸乙酸CH4HCOOH CH3COOH 甲醛乙烯乙炔丙酮丙炔环己烷HCHO乙醇甲醚乙醚 2—甲基—2—丁烯CH3CH2OH CH3—O—CH3CH3CH2—O—CH2CH32,2—二甲基丁烷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甲酸甲酯甲酸乙酯CH3COOCH2CH3 CH3COOCH3HCOOCH3 HCOOCH2CH3 3–甲基–1–戊炔 3–甲基丁醛 2-氯-1-丁烯 3–溴环已烯。
有机物巧命名,年年必考热题型,或习惯或系统,百练你要你就能。
一.曾经来过给我收获1.〖2010海南〗2.〖2013全国II〗3.〖2013天津〗4.〖2013四川〗5.〖2013上海〗6.〖2013上海〗7.〖2013上海〗8.〖2013上海〗9.〖2013全国I〗10.〖2013大纲〗11.〖2014大纲〗12.〖2014四川〗13.〖2015全国II〗14.〖2015江苏〗15.〖2015重庆〗16.〖2015重庆〗17.〖2015海南〗18.〖2015四川〗19.〖2015海南〗 20.〖2015海南〗21.〖2015海南〗22.〖2015安徽〗23.〖2016海南〗24.〖2016全国I〗25.〖2016上海〗26.〖2016全国II〗27.〖2016浙江〗28.〖2017全国II〗29.〖2017全国III〗30.〖2017全国I〗31.〖2017天津〗32.〖2018全国I〗33.〖2018全国III〗 34.〖2018天津〗35.〖2019全国II〗CH2=CH-CH336.〖2019全国III〗参考答案1.1,2-二氯乙烷2.2-甲基-2-氯丙烷3.1-丁醇(正丁醇)4.2-甲基-1-丙醇5.2-甲基-1,3-丁二烯(异戊二烯)6.2-丁醇7.3-甲基己烷8.3-氨基丁酸9.苯乙烯10.邻苯二甲醛11.2-硝基-1,4-苯二甲酸12.3,4-二乙基-2,4-己二烯13.3-羟基丙醛14.氯乙烯15.丙烯16.乙酸乙酯17.1,2,4-三甲苯18.2-乙基-1,3-丙二醇19.3-甲基-1-戊烯20.2-丁醇21.1,3-二溴丙烷22.甲苯23.环己烷24.1,6-己二酸25.2 -甲基-3-乙基己烷26.丙酮27.2,3,4,4-四甲基己烷28.2-丙醇(异丙醇)29.三氟甲苯30.苯甲醛31.2-硝基甲苯32.氯乙酸33.丙炔34.1,6-己二醇35.丙烯36.1,3-苯二酚(间苯二酚)二.如此简单 因为饱和37.CH 3-CH 2Br38.CH 2Br -CH 2Br 39.40.41.42.43.CH 3—CH —COOH44.参考答案37.溴乙烷38.1,2-二溴乙烷39.2,3-二甲基戊烷40.2,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41.2-甲基-2-氯丁烷42.2-甲基-2,3-二氯丁烷43.2-羟基丙酸(乳酸)44.2,2,4,4-四甲基-3-溴-戊烷三.注意双键 难以出错45.46.47.CH 2=CH -CH =CH 2 48.CH ≡C -CH =CH 249.CH 2=CH -COOCH 350.CH 3C ≡CCOOCH 2CH 351.52.53.54.55.56.57. 58.CH 2=C -COOCH 3CH3CH 2=C -CH =CH 2CH 361.62.参考答案45.2,3-二甲基-1-丁烯46.2,2,5,5-四甲基-3-己炔47.1,3-丁二烯48.乙烯基乙炔49.丙烯酸甲酯50.2-丁炔酸乙酯51.3-甲基-2-丁烯酸52.3-甲基-3-氯-1-丁炔53.2-甲基-1,3-丁二烯(异戊二烯)54.甲基丙烯酸甲酯55.2-氯-1,3-丁二烯 56.1,4-二氯-2-丁烯57.3,6-二溴环己烯58.顺-2-丁烯59.反-1-溴-2-丁烯60.顺-2-丁烯-1-醇61.顺丁烯二酸62.反丁烯二酸四.芳香一族 独具特色63.CH 2-CH 364.CH =CH 265.C≡CH66.67. 68.69.OHC CHO 70.O 2NCOOH71.HOOCCOOH72.HCOOCH 2CHO73.74.75.76.-CH 2CH 2CH 379.80.81.82.83.84.85.86.87.88.参考答案63.乙苯64.苯乙烯65.苯乙炔66.正丙苯67.间甲基苯乙烯68.邻甲基苯酚69.对苯二甲醛70.4-硝基苯甲酸71.对苯二甲酸72.对醛基甲酸苯甲酯73.1-甲基-4-乙基苯(对甲乙苯)74.4-异丙基苯甲醛75.对氨基苯酚76.3-羟基苯甲醛77.2-硝基苯甲酸78.2-苯基-1-丙醇79.2−氯甲苯(邻氯甲苯)80.对溴氯苯(对氯溴苯)81.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82.3-苯基丙烯酸83.2,4-二硝基苯甲酸84.2,4-二羟甲基苯酚85.对苯二甲酸二甲酯86.邻苯二甲酸单甲酯87.三聚乙醛88.碳酸二甲酯五.加聚缩聚 用途多多89.90. 91.92.93.94.95.96.97. 98.99.100.参考答案89.聚甲基丙烯酸甲酯90.聚乙二酸乙二醇酯91.聚乙烯醇92.酚醛树脂93.顺式聚1,3-丁二烯94.顺式聚-2-氯-1,3-丁二烯95.顺式聚异戊二烯(顺式聚2-甲基-1,3-丁二烯)96.反式聚异戊二烯(反式聚2-甲基-1,3-丁二烯)97.聚丙烯酸钠98.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99.聚乙炔100.聚乳酸CH 2-C CH 3COOCH 3nnH HO――OCH 2CH 2O nOHH。
十年高考真题中有机物命名汇总
序号真题物质名称1[2016·海南高考]环己烷
2【2012·山东理综化学卷3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8)
[2015·海南高考]2-甲基丙烷
乙苯
3
4 5
1,2,4-三甲苯
邻二甲苯
甲苯[2013·广西理综·30]
6 7【2012·新课程理综化学卷】
[2012·福建]对二甲苯
8 9[2011上海28]1,3,5-三甲苯[2017新课标Ⅲ]三氟甲苯
序号 真题
物质 名称
10
[2015·海南高考]
1,3-二溴丙烷
2-甲基-2-氯丙烷
(或叔丁基氯)
11
12 [2013·新课标卷Ⅱ·38]
[2011全国II 卷] 氯代环戊烷
2-氯甲苯
(或邻氯甲苯)
13
【2011新课标全国】
14 15 C H 3C H =C H 2 C H 3C H =C H 2
[2019新课标Ⅱ] 丙烯 丙烯
[2015·重庆高考·10] 16
17 18 19
20 21 [2015·海南高考]
3-甲基-1-戊烯
环己烯
[2014·海南高考·18] [2013·新课标卷I ·38] 【2012·海南化学卷18-I I 】
[2012·上海]
苯乙烯
2—甲基—1,3—丁二烯
(或异戊二烯)
1,3-丁二烯
[2018新课标Ⅲ卷]
丙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