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FF埋地双层油罐技术要求(试行) (1)
- 格式:pdf
- 大小:587.23 KB
- 文档页数:22
加油站埋地储油罐技术要求罐技术要求1.设计要求:(1)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存储罐的类型、容量、布置等参数;(2)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确保罐体结构坚固,耐腐蚀、耐压、耐温,具备良好的密闭性;(3)罐体采用双壁结构,内壁为存储燃油,外壁为防腐防蚀保护层,以减少泄漏的风险;(4)考虑到维护和检修的需要,罐顶、罐底等部位应设置检修孔,并配备相应的检修设备和安全设施;(5)保证罐体周围的雨水排放和防火通风系统正常运行,防止雨水积累和罐内燃油过热;(6)提供足够的防沉积装置,防止燃油中的杂质或水分沉积在罐底或管道中,影响燃油质量。
2.施工要求:(1)罐体施工材料应符合标准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质量,确保罐体的密闭性、稳定性。
(2)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正确布置支撑、焊缝、接头等,杜绝任何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
(3)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包装、运输和搬运措施,确保罐体不受损坏或变形。
(4)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施工规程和操作规范,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3.使用要求:(1)按照规定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燃油的装卸作业,避免燃油外泄和污染环境。
(2)定期对罐体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罐体的安全运行。
(3)定期进行罐体和管线的漏电检测,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转。
(4)罐区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紧急停电按钮等消防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5)对罐区进行封闭管理,严禁未经授权人员进入,确保安全。
总之,加油站埋地储油罐技术要求包括设计要求、施工要求和使用要求等方面,通过合理布局、正确施工和规范操作,确保罐体安全可靠、环境友好。
这些技术要求的执行对于预防燃油泄漏、保护环境和确保加油站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加油站用埋地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工程技术规范1 概述本规范适用于埋地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双层油罐,包括油槽、油罐体、油位温度仪、泄漏检测装置、安全阀、报警器、底部支架、浮动顶和支架。
2 材料及技术要求2.1 材料(1)油槽材料由Q235 - B碳钢(热镀锌)双直缝焊接而成。
(2)油罐材料由GFRP双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
(3)报警器由电子元器件和电阻元器件制成,具有快速反应、调节灵敏度、红外传感器和可靠报警等功能(1)油槽底座宽度高度按国家规定执行,不得低于600mm。
(2)油罐体、报警器、安全阀应符合GB/T9202-88,热镀锌量不少于85%。
(3)油罐的外表应光滑无裂痕咀嚼痕和灰尘等问题。
(4)在安装过程中应考虑油槽的防滑性能和防溅漏性能,以降低油罐的维护成本。
(5)报警器的响应时间应在2秒以内,并能高效地检测油位。
(6)浮动顶的设计应考虑负荷振动等因素,确保安全运行。
3 安装要求3.1 将油槽安装在干燥、不寒冷的地面上,安装稳固,避免振动,减震措施应按有关要求做到位。
3.2 安装油罐体,油位温度仪、泄漏检测装置、安全阀、报警器、底部支架、浮动顶和支架时,要求严格按规定的尺寸安装,并确保水平性和竖直性。
3.3 油罐体、报警器、安全阀、报警器、油位温度仪、泄漏检测装置等必须加热镀锌处理,以便延长使用寿命。
4 检测要求4.1 安装完毕后,应做必要地试运行和检查。
4.2 检查油槽外壁是否存在裂缝、灰尘或其他异物。
4.3 检查安全阀、报警器等元器件的功能是否正常,以防止浮动顶的超限极限。
4.4 油位温度仪、泄漏检测装置等必须正常运行方可安装,以及功能是否正常。
5 使用要求5.1 油罐应定期检查以确保安全运行。
5.2 油槽室内环境温度不得低于-30℃,注油过程中,满油时罐内不得有气体。
5.3 不得在油槽内放置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品不得在油罐内开采或使用。
5.4 油槽内油位不得太高或太低,水位差也不得超过8-10mm。
目录1 采用规、标准及法规 (3)2 供货围及界面 (3)3 设计与制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材料 (5)5 SF 双层油罐制造技术要求 (5)6 SF双层油罐检验要求 (6)7 铭牌 (9)8 包装和运输贮存 (9)9 技术服务 (10)1采用规、标准及法规在文件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若本技术条件与相关的技术规格书或标准有冲突,则应向业主/设计方咨询并得到其书面裁决后才能开展工作。
本技术条件指定产品应遵循的规、标准法规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所列围:《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GB50156-2012《钢制常压储罐第一部分: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易燃和不易燃液体的埋地卧式圆筒形单层和双层储罐》AQ3020《压力容器焊接规程》NB/T47015《加油站渗、泄漏污染控制标准》(征求意见稿)《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 3274《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2008《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GB/T985.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1~6《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GB/T8923《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规》SH/T3022-2011《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T3606-2011《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SH/T3548-201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GB/T8237《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GB/T 146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伸强度试验方法》GB/T1447《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144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弯曲强度试验方法》GB/T1449《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T2577《纤维增强塑料巴氏硬度试验方法》GB/T3854其它未列出的与本产品有关的规和标准,供货商有义务主动向业主和设计方提供。
我国关于双层罐的政策标准以及发展趋势第一篇:我国关于双层罐的政策标准以及发展趋势双层罐在中国的发展在环保话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今天,空气、水、土壤的环境保护成为了焦点。
穹顶之下,以及“两会”期间诸多环保提案,让我们全社会都意识到问题严重性,而石化行业无疑是重点行业。
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有接近10万座加油站,以每站4罐计,相当于有40万具油罐埋设在土壤之下,这里面绝大多数还是普通的钢制油罐,大部分埋设于90年代初至今的二十多年间(据悉,1990年底时我国加油站的数量仅为5000多座)。
如果油罐发生渗泄漏,不仅会污染土壤、还会污染地下水和空气。
如果按照钢制储罐每年腐蚀0.05-0.5毫米计算,至如今,没有人能讲清地下油罐在渗泄漏风险方面情况的严重程度。
而我们能够参考的数据有:λλλ 2007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在苏南地区的29个加油站调查样本中发现,超过七成存在渗漏。
2010年,中国科学院对天津市部分加油站做了调查,地下水样品中,总石油烃检出率为85%,强致癌物多环芳烃为79%。
美国书籍《Cleaning Up the Nation's Waste Sites(清理国家的废弃场地)》发现,1989到1990年间,美国约有200万个地下储油罐,其中被证实发生渗漏的有9万个。
到了2001年美国有超过44万个地下储油罐被确认发生渗泄。
近几年,随着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对于现行油品升级换代的推动力越来越强,不断降低的油品含硫量,逐步推广的含醇燃料,这些油品技术的进步对于改善排放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腐蚀性日益增强,也对现有的油品存储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面对我们近10万座加油站可能存在着的巨大安全风险和隐患,在加上近年来含醇燃料、低硫油品的发展带来的油品腐蚀性增强的挑战,只有选择适合我国的双层油罐产品,才能满足我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需求。
这使得我们不得不从“抗腐蚀”以及“渗泄漏监测与防护”两方面,对不同的双层油罐产品进行考量,而无论是在“抗腐蚀”还是“渗泄漏监测与防护的安全性”两个方面,FF型油罐相比于其他类型双层罐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当前阶段,如果在我国推广使用FF型双层罐,将是我们解决油品渗泄漏问题的最佳选择。
加油站埋地储油罐技术要求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加油站埋地储油罐技术要求(2009-11-28 11:11:44)转载标签:杂谈一、埋地储油储油罐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应遵守的标准1. JB/T 4735-1997《钢制焊接常压容器》2. JB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3. SH3022《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4. 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5. JB2536-80《压力容器油漆、包装、运输》6. HQ20592~20635-97《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7. JB/T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二、埋地储油罐的主要技术要求1. 储存介质:汽油、柴油、乙醇汽油2. 设计压力:常压3. 设计温度:≤50℃4. 埋地深度:≥0.5米5. 全容积:20m3、30 m3、50 m3、50 m3(隔舱型)四种规格;充装系数0.9。
6. 腐蚀裕度:1mm7. 储油罐体材料:Q235-B8. 筒体内径:20m3罐内径2200mm,30 m3罐内径2400mm,50 m3罐内径2800mm9. 储罐壁厚:20及30 m3储罐筒体壁厚6mm、封头壁厚8mm,50 m3罐筒体壁厚8mm、封头壁厚10mm。
焊缝系数0.8510. 焊接工艺:焊接采用电弧焊,手工焊焊条牌号J422,自动焊焊条牌号H08A,焊剂牌号HJ431。
11. 压力试验:0.1MPa12. 焊缝检测要求:对接焊缝检测标准JB/T4730.2射线检测,检测长度10%;角焊缝检测标准JB/T473013.人孔直径:2个DN600人孔,人孔法兰为机加工标准板式平焊钢制法兰,人孔颈高200mm,人孔盖及法兰厚度≥22mm,采用耐油橡胶石棉法兰垫,按国家标准配置螺栓、螺母、垫片。
人孔处设止水板(20立方米油罐为φ1100mm,高550mm,其他为φ1200mm,高550mm)。
加油站埋地储油罐技术要求设计要求:1.储油罐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如《加油站设计规范》等。
2.储油罐的设计应考虑安全性、稳定性、环境友好性等因素。
3.储油罐的设计应合理确定容量大小,满足加油站的日常运营需求。
选材要求:1.储油罐的材料应选用耐腐蚀、耐高温、抗震、可靠的材料,如碳钢、不锈钢等。
2.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如金属材料应具备相应的材质合格证明。
施工要求:1.储油罐的施工应在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关资质和专业技术。
2.施工过程应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3.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土质勘察,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储油罐与周围环境的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并保证储油罐周围的防渗措施完善。
5.储油罐的安装应进行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确保其密封性能良好。
6.储油罐的防火、防雷、防爆等设备和措施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配置和安装。
运营要求:1.储油罐的运营过程中应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需要定期检测储油罐内油品质量,确保油品的安全和符合国家标准。
3.定期清理沉淀物和垃圾,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
维护要求:1.定期进行金属结构和涂层的检查,发现锈蚀、破损等情况及时修复。
2.定期对防腐涂层进行检查和修复,确保储油罐的耐腐蚀性能。
3.定期对防漏设施和泄漏检测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结:加油站埋地储油罐的技术要求包括设计要求、选材要求、施工要求、运营要求和维护要求等。
符合这些要求可以确保储油罐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
对于加油站管理者和使用者来说,理解和遵守这些技术要求是保障加油站正常运营的基础。
一、概述在加油站建设中,双层油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技术参数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加油站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针对加油站双层油罐部分技术参数标准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二、双层油罐的结构特点1. 双层油罐的材质:双层油罐一般由内罐和外罐组成,内罐通常采用不锈钢材质,外罐采用碳钢材质。
2. 双层油罐的防腐保温:双层油罐要具备良好的防腐蚀和保温性能,以确保储存的油品质量和安全。
三、双层油罐的技术参数标准1. 容量:双层油罐的容量应根据加油站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确定,通常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内部结构:双层油罐的内部结构需要符合相关设计要求,确保油品的储存和运输安全。
3. 抗压能力:双层油罐应具备足够的抗压能力,以应对外部环境和意外情况的影响。
4. 密封性能:双层油罐的密封性能对于油品的存储和品质保障非常重要,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5. 安全防护:双层油罐应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装置和报警系统,以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
四、双层油罐技术参数标准的制定1. 行业标准的参考:在制定双层油罐技术参数标准时,应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2. 专业机构的定制:可以委托专业的机构或组织进行技术参数标准的定制,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 监督验收:在制定标准后,应进行严格的监督验收,确保双层油罐的质量和安全性符合标准要求。
五、双层油罐技术参数标准的应用与推广1. 合理运用:制定的技术参数标准应在加油站建设和运营中得到合理应用,确保双层油罐的质量和有效运行。
2. 推广宣传: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广双层油罐技术参数标准,提高加油站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六、结语双层油罐技术参数标准的下达对于加油站的安全运营和油品质量保障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提升双层油罐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加油站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和帮助。
中石化双层油罐操作规程中石化双层油罐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石化双层油罐的操作,确保工作安全和环境保护,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中石化所有双层油罐的操作人员。
第三条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相关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第四条操作人员应遵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本规程。
第二章操作程序第五条操作人员在进入油罐区域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滑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六条操作人员应按照岗位职责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工作,不得随意变更操作流程。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熟悉油罐的结构和性能,了解其使用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
第八条在进行操作前,操作人员应通过通风系统将油罐内的有毒有害气体排出,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第九条操作人员应在操作前仔细检查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无损,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维修或更换。
第十条在进行入罐工作前,操作人员应将所有可燃物品和易燃材料等清理干净,保证操作现场整洁。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熟悉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了解事故处理流程。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要求,不得违规操作。
第十三条在进行油罐清洗或维护时,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护面具和防护服,确保个人安全。
第十四条在进行入罐操作时,操作人员应保持机械通风设备正常运行,避免罐内积压有害气体。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留意罐内压力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在作业结束后,应及时关闭设备和工具,清理现场,确保无燃爆隐患。
第四章灭火和应急处理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应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了解灭火原则。
第十八条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人员安全。
第十九条在发现油罐异味或出现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检修。
第二十条在发生泄漏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关闭泄漏口或阀门,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扩散。
中国石化FF 埋地双层油罐技术要求(试行)2014-5-22发布 2014-5-22实施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事业部目录1 采用规范、标准及法规 . (1)2 供货范围及企业资质 . (1)3 设计与制造 . (2)4 测漏系统 . (3)4.1系统组成 . (3)4.2测漏系统的分级 . (4)4.3泄漏监测方法 . (4)5 罐体材料要求 . (7)6 检验要求 . (9)6.1壁厚检验 . (10)6.2外观检验 . (10)6.3表面固化度检测 . (10)6.4表面电阻率检测 . (10)6.5吊耳强度试验 . (11)6.6外层罐物理性能检测 . (11)6.7树脂含量检测 . (11)6.8理化性能检测 . (11)6.9贯通间隙耐压试验 . (13)6.10内部真空试验 . (13)6.11充水试验 (13)6.12内压试验 . (13)6.13外压试验 . (14)6.14泄漏试验 . (14)6.15土壤负荷测试 . (14)7 铭牌 . (14)8 质量证明书 . (15)8.1产品合格证 . (15)8.2使用说明书 . (15)8.3质量证明书 . (15)9 提交文件 . (16)9.1投标文件 . (16)9.2订货后提交文件 . (16)9.3供货时提交文件 . (17)10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 (17)11 验收 (17)11.1到货验收 (17)11.2中间验收 (17)11.3最终验收 (18)12 技术服务与售后服务 . (18)12.1技术服务 . (18)12.2售后服务 . (18)13 保证与担保 . (18)1采用规范、标准及法规在文件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若本技术条件与相关的技术规格书或标准有冲突,则应向业主/设计方咨询并得到其书面裁决后才能开展工作。
本技术条件指定产品应遵循的规范、标准法规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所列范围: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埋地储油罐的主要技术要求范本埋地储油罐是一种重要的油品储存设备,对于油品的安全储存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储油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技术要求。
以下是一份主要的技术要求范本,供参考。
1. 设计要求1.1. 储油罐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保证安全和环保性。
1.2. 建设单位应提供详细的储油罐设计图纸,并在设计过程中考虑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
1.3. 储油罐的设计应考虑周围环境条件,如地质状况、地下水位、温度等因素。
1.4. 储油罐的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外部和内部的荷载。
1.5. 储油罐的设计应考虑防火、防爆和泄漏的预防措施。
2. 材料要求2.1. 储油罐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耐腐蚀和耐压能力。
2.2. 罐体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防止变形和破损。
2.3. 储油罐的密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化学品侵蚀性能。
2.4. 其他辅助材料,如保温材料、防火涂料等应符合储油罐的使用要求。
3. 施工要求3.1. 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和经验,施工人员应接受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3.2. 施工方案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
3.3. 施工现场应具备安全防护措施,如临时围栏、警示标牌、警戒线等。
3.4. 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验和安全监测,并及时记录和处理问题。
3.5. 罐体的施工应按照先进的技术和规范进行,确保结构稳定和密封性能。
3.6. 施工完工后,应进行验收和试运行,并提供相关的验收报告和记录。
4. 检测和监测要求4.1. 储油罐的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相关的检测工作,如泄漏检测、强度测试等。
4.2. 储油罐的周围环境应设置泄漏监测系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事件。
4.3. 储油罐应设置报警装置,并与相关的监测系统进行连接,实时监测罐内油位和压力等重要参数。
4.4. 检测和监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并根据需要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
双层埋地油罐的防腐技术及安装、调试要点总结摘要:针对传统单层埋地储罐防腐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新型防腐技术的双层埋地储罐作为储存化工品或油品的埋地储罐,并详述其结构特点、防腐技术优势、以及安装、调试过程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双层埋地油罐防腐技术要求安装施工测漏系统调试传统的化工埋地储罐主要用于贮藏工厂的化学溶剂、各种加油系统的石油类产品、航空油料储备系统,常见于化工厂、印染、油库、加油站等企业和单位。
由于防腐技术不够完善,使用三年左右就腐蚀比较严重,日积月累甚至有储罐漏液和污染地下水的巨大安全隐患。
双层防腐型埋地储罐的技术应用,有效提高了埋地储罐的防腐技术水平。
在石化行业常见的是S/F型双层埋地油罐,由钢制内罐和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的外罐组成,拥有均匀的夹层空间并配有一个和夹层空间相通的泄漏检测仪,可以随时监测内罐是否泄漏。
该项产品相比国内广泛使用的单层钢制储罐,不管从质量还是使用寿命上,或者从保护需求及防腐投入方面,都有很大程度提高,明显节约了运行维护成本,在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方面有着明显优势。
1 罐体结构特点S/F型双层埋地油罐使用内壁、外壁加中间夹层的操作方式,内罐采用的是5~7mm厚的Q235-B钢板制造方式,为了提升其稳定性采用三角形加强筋进行支撑。
外罐是不小于4mm的玻璃纤维结构,有极强的强度,主要是防腐的构造,用以抵抗土壤中各种腐蚀性介质的侵蚀。
在内罐与外罐之间存在着一个0.1~0.3mm 的夹层组成,双层中夹层主要填充的是三维织物,不会占用太多空间,同时容积也大,能够有效吸收污染物。
S/F型双层埋地油罐在检测漏油问题上也有技术改进,运用液体传感器实现泄漏检测器24小时全程监控,监测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漏油现象。
原理是将检测仪从油罐顶部夹层一直通到底部夹层,一旦油品从油罐的破损位置渗漏出去,或者地下水进入夹层时,就会触发液体传感器导致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2 防腐技术优势2.1 单层埋地油罐的防腐要求传统的埋地油罐采用单层钢制油罐,罐壁所采用钢板标准规格的厚度不应小于5mm,否则不能满足埋地强度和需附加腐蚀裕量的要求。
SF埋地双层油罐技术要求为了确保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储存安全和环境保护,SF埋地双层油罐技术要求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SF埋地双层油罐的技术要求。
首先,SF埋地双层油罐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石油储存的法律法规。
建设单位必须提交必要的项目申报材料,并接受专业的技术审查。
其次,SF埋地双层油罐的设计和施工必须满足一系列的技术标准。
首先,罐体必须由合适强度的材料制成,以保证其在一定压力下不会发生变形或破裂。
其次,罐体必须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以应对不同类型的存储液体。
此外,罐体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泄漏或挥发。
最后,罐体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测试,以确保其工作性能和安全性。
SF埋地双层油罐的安装也有一系列技术要求。
首先,必须确保罐体的安装位置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
其次,安装过程中必须做好防静电措施,以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此外,还需要确保油罐与相关设备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以防止泄漏和污染。
最后,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和漏测检查,以确认罐体的完好性。
SF埋地双层油罐的使用和维护也有一系列技术要求。
首先,必须定期进行巡检和检测,以确保罐体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其次,在清洗和维护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防火和防爆措施。
此外,还需要进行液位和温度的监测,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最后,在罐体使用寿命结束后,必须进行定期的检修和更换工作。
SF埋地双层油罐的报废和废弃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技术要求。
首先,需要做好报废记录和材料,以备查验。
其次,废弃油罐必须进行有效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
最后,需要进行相应的环境监测和评估,以确认废弃油罐没有对周围环境产生损害。
总而言之,SF埋地双层油罐技术要求是保证石油储存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建设、安装、使用、维护和报废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安全利用和环境友好。
(注:以上内容仅作参考,具体要求请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进行操作。
中国石化SF埋地双层油罐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buried steel-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double skin oil tanksused atSINOPEC petrol filling stations2015-5-XX发布 2016-5-XX实施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事业部目录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采用规范、标准及法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基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一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内层罐........................................................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外层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加油站FF双层罐施工技术浅谈作者:刘峰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20年第17期摘; ; 要:加油站目前所广泛推广和应用的FF双层罐是一种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石油存储装置,该装置的普及应用,极大推进了石油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还会出现很多的安全事故,从而影响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
因此下文将首先介绍该结构的基本运行原理,然后从安装过程,技术施工以及数据测量多个方面论述该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希望能够给油罐安装团队带来帮助。
关键词:加油站;FF双层罐;施工技术1; 引言随着环境保护策略在我国的落实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结构开始朝着绿色节能环保的可持续方向发展推进。
储油罐的泄露一直以来都是环境污染治理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并且国内自从2013年开始专门颁布了关于加油站石油罐泄露治理的方案,对于FF型号的油罐安装使用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
为了能够做好这个方面的工作,很多的工业团体以及技术研究人员分别加大了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2; FF双层罐的基本结构FF的全称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该结构的内外两层都是由玻璃纤维结构打造而成,中间部分保留了一定的间隔空隙,同时在里面设置渗漏检测装置,能够24个小时不间断监控内部的运行情况,一旦任何一层出现了渗漏的情况,该装置的感应器能够对于间隙部分的液位进行及时报警,保证系统装置的安全运行[1]。
3; 双层油罐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3.1; 安装准备工作在设备安装工作实施之前需要做好如下几个部分的工作。
首先现场的挖掘装置应该能够控制挖掘的深度,保证后期在任何位置都能够顺利实现回填。
对于起重机或者吊机而言应该根据油罐上面铭牌所标记的型号重量进行选择。
相关回填材料以及设备的选择应该首先检测使用的质量,材料以砂石为主,并且验收之前检测表面的平滑程度是否能够应用施工安装中,并且内部颗粒大小应该一致,不能允许存在其他的混合物质,尤其禁止存在之前的开挖土。
S F埋地双层油罐技术要求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中国石化SF埋地双层油罐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buried steel-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double skin oil tanksused atSINOPEC petrol filling stations2015-5-XX发布 2016-5-XX实施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事业部目录前言根据国内加油站安全环保相关法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13章和2个附录。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加油站用埋地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的基本规定、材料、结构、设计与制造、检验和验收、标志和出厂文件、运输和存储、安装等。
本规范由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日常管理单位和主编单位。
本规范日常管理单位: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邮政编码: 100728电话: 0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延安三路218号邮政编码:266071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本规范参加单位: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本规范201×年首次发布。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加油站用埋地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的材料、制造、检验和验收、标记和出厂文件、运输及储存、安装等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加油站存储汽油、柴油等车用液体燃油,工作压力为-2kPa~3kPa的埋地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
2.采用规范、标准及法规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2024年埋地储油罐的主要技术要求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储油罐作为重要的储存设施,在石油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未来的需求,并保障能源安全,埋地储油罐的技术要求也需要不断进步和发展。
以下是2024年埋地储油罐的主要技术要求。
1. 安全性埋地储油罐的首要要求是安全性。
储油罐必须能够耐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避免油品泄漏和火灾事故。
因此,储油罐必须经过充分的设计和测试,确保其结构牢固、耐久,并具备防爆、防火等安全功能。
此外,储油罐的地理位置也应经过严格评估,以减少可能的环境风险。
2. 环保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埋地储油罐在设计和建造中也需考虑环境影响。
储油罐应遵循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油罐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最小化。
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使用防腐蚀材料、采用双层壳体结构等。
3. 抗腐蚀性腐蚀是储油罐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长期储存的油品来说尤为关键。
因此,埋地储油罐必须具备卓越的抗腐蚀性能。
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储油罐,如玻璃钢、不锈钢等,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减少维护工作的频率和成本。
4. 维护便捷性埋地储油罐的维护和检修对于其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维护便捷性,储油罐的设计应考虑易于访问和维护的因素,如设置检修孔、便于清洗的内部结构等。
此外,应配备现代化的监测和检测设备,以及自动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罐体的运行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确保储油罐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5. 适应性随着新型能源技术的发展,油品市场逐渐多元化。
因此,埋地储油罐的设计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储油罐应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不同规格和容量的选择,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油品储存需求。
此外,埋地储油罐的设计也应考虑未来能源转型的可能性,如是否能够适应可再生能源的储存等。
6. 节能和高效能源的高效利用是当前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埋地储油罐的设计也应考虑节能和高效的因素。
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如保温材料、热能回收等,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
工程施工技术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加油站FF双层罐施工技术解析Analysis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FF Double Layer Tank in Gas Station尹浚滔(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分公司大项目部,昆明650238)YIN Jun-tao(Major Project Department of P etroChina Y u nnan Sales Branch,Kunming65023&China)【摘要】从加油站FF双层罐施工工艺规范出发,整理和总结了部分因安装、施工不严谨、数据测量误差及整体调整偏差造成的技术错误,乃至后期因安装位置偏差导致的油罐倾斜等情况的工艺规范说明。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ofFF double-layer tank in gas station,this paper arranges and summarizessome of t he technical errors caused by installation,lack of p reciseness of c onstruction,data measurement error and overall adjustment deviation,as well as the process specification of o il tank tilt caused by installation position deviation in the later stage.【关键词】加油站;FF双层罐;施工技术[Keywords]gas station;FF double tank;construction 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TE972【文献标志码】A[DOI]10.13616/ki.gcjsysj.2O19.10.2871引言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逐步提高和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对地下储油罐泄漏污染越来越重视。
中国石化FF埋地双层油罐技术要求(试行)2014-5-22发布 2014-5-22实施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事业部目录1 采用规范、标准及法规 (1)2 供货范围及企业资质 (1)3 设计与制造 (2)4 测漏系统 (3)4.1系统组成 (3)4.2测漏系统的分级 (4)4.3泄漏监测方法 (4)5 罐体材料要求 (7)6 检验要求 (9)6.1壁厚检验 (10)6.2外观检验 (10)6.3表面固化度检测 (10)6.4表面电阻率检测 (10)6.5吊耳强度试验 (11)6.6外层罐物理性能检测 (11)6.7树脂含量检测 (11)6.8理化性能检测 (11)6.9贯通间隙耐压试验 (13)6.10内部真空试验 (13)6.11充水试验 (13)6.12内压试验 (13)6.13外压试验 (14)6.14泄漏试验 (14)6.15土壤负荷测试 (14)7 铭牌 (14)8 质量证明书 (15)8.1产品合格证 (15)8.2使用说明书 (15)8.3质量证明书 (15)9 提交文件 (16)9.1投标文件 (16)9.2订货后提交文件 (16)9.3供货时提交文件 (17)10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17)11 验收 (17)11.1到货验收 (17)11.2中间验收 (17)11.3最终验收 (18)12 技术服务与售后服务 (18)12.1技术服务 (18)12.2售后服务 (18)13 保证与担保 (18)1采用规范、标准及法规在文件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若本技术条件与相关的技术规格书或标准有冲突,则应向业主/设计方咨询并得到其书面裁决后才能开展工作。
本技术条件指定产品应遵循的规范、标准法规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所列范围: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T 700 碳素结构钢GB/T1447-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伸强度试验方法GB/T1448-2005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1449-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弯曲强度试验方法GB/T1843 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GB/T2577-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T3854-2005 纤维增强塑料巴氏硬度试验方法GB/T8237-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GB/T 17470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GB/T 18369玻璃纤维无捻粗纱GB/T 18370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GB/T16422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SH 3097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Y/T6319-2008防止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加油站渗、泄漏污染控制标准(征求意见稿)其它未列出的与本产品有关的规范和标准,供货商有义务主动向业主和设计提供。
所有规范和标准均应为项目采购期时的有效版本。
2供货范围及企业资质2.1供货商应提供FF双层油罐、FF双层油罐测漏系统及其配套备用零、部件及全部技术文件。
2.2双层储油罐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具有完整的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体系,以及具有相应的技术力量和进行量产的生产能力。
3设计与制造3.1FF双层油罐的设计与制造应遵循本技术规格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3.2FF双层油罐应能满足连续运行30年以上,且相关性能(操作与密封)能长期满足工况要求。
3.3 FF双层油罐应设置通气管,通气管管口应设置阻火器,通气管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50mm。
3.4 FF双层油罐应设置不少于两个钢制吊耳,总吊耳起吊能力应不小于油罐自重的2倍。
吊耳连接增强索具的开孔不应小于有50mm的圆孔或其他开孔便于起吊。
3.5 FF双层油罐内外罐体在圆周方向360°之间应具有的0.1~3.5mm均匀贯通间隙,并配有一个与之相通的泄漏检测仪,可以实时监测内罐、外罐是否泄漏,双层油罐的生产商应配套提供用于双层油罐测漏系统所用的仪表。
3.6FF双层油罐设两个密封可靠、公称直径为DN600、螺栓数为不少于22个的人孔,人孔盖为钢制,厚度不小于18mm,人孔法兰厚度不小于20mm。
除渗漏检测立管外,油罐进油接合管、出油接合管、通气接合管、潜油泵安装口、量油孔、液位仪安装立管等接合管均应设置于人孔盖上,其中潜油泵与液位仪不宜设在同一人孔盖上。
人孔处应设置操作井,设在行车道下面的人孔井应采用加油站车行道下专用的密闭井盖和井座。
3.7人孔应位于储罐顶部纵向中心线上,颈板高度不小于150mm,厚度不小于10 mm。
3.8人孔垫片材质应采用与储存介质相适应的密封材料。
3.9 FF双层油罐应严格依据业主或设计委托方所提供的条件进行设计,油罐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渗漏检测的要求。
3.10 FF双层油罐防雷防静电接地应符合GB50156的要求。
3.11 FF双层油罐设计耐冲击强度应不小于70kJ/m2。
3.12FF双层罐应满足直埋要求,埋深不低于0.9m,并能承受国标GB1589规定的六轴汽车(并装双轴汽车载荷25000kg,并装三轴挂车24000kg,总重量49000kg)产生的载荷而不发生损坏。
3.13FF双层油罐规格。
表3.1 FF双层油罐规格表3.14FF双层油罐技术参数表3.2 FF双层油罐技术参数表4测漏系统测漏系统是检测(监测)双层油罐的双层结构完好性,以达到防止油品渗漏的目的,避免污染环境。
4.1系统组成双层油罐的测漏系统由测漏报警器和储罐测漏仪表组成。
测漏报警器应设置在营业室内,且视线明显处。
4.1.1测漏报警器技术要求测漏报警器应能够同时连接不小于8座油罐测漏仪表,具有RS485标准通讯接口、声光报警、消音、故障自诊断等功能,可与站级管理系统连接,能够集成在油罐液位监测系统内。
电源:220V AC±10% 50Hz功耗:≤3W响应时间:≤5s工作温度:0~50℃相对湿度:<90%安全栅:生产商根据油罐测漏仪表的特性,自行配置。
4.1.2夹层测漏仪表技术要求生产厂商应根据其产品的特性及所用测漏的方法,自行配置。
4.2测漏系统的分级测漏系统分为以下等级,级别按照相关安全或环保等级排列:Ⅰ级:能检测出双层系统中液面以上或以下的渗漏。
其本身具有安全性,且能在任何液体进入环境之前检测出渗漏(压力或真空系统)。
Ⅱ级:能检测出双层系统中液面以上或以下的渗漏。
存在检漏液进入环境的可能性(液媒监控系统)。
Ⅲ级:能检测出储罐或管道系统中液面以下的渗漏。
系统建立在位于防渗漏设施之间或检测空隙之间的液体和(或)蒸气传感器的基础之上,存在储液进入环境的可能性。
Ⅳ级:在一定概率下,该级系统可检测出储罐内储液容量一定程度的变化(即液体渗入或渗出储罐),一旦发生渗漏,储液进入环境的可能性很高。
ⅣA级:动态渗漏检测系统通过计量数量的配合,也可以指示出相连管道中所发生的渗漏。
ⅣB级:静态储罐液位仪渗漏检测系统或静止阶段统计法渗漏检测系统仅能指示储罐是否发生了渗漏。
Ⅴ级:可检测出储罐或管道中液面以下的液体流失,检测出渗漏之前,储液已经进入环境(即监测井用传感器)4.3泄漏监测方法泄漏检测有三种方法,包括压力/真空法、液媒法、传感器法,三种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压力/真空法属于Ⅰ级测漏系统,适用于测漏灵敏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其本身具有安全性,且能在任何液体进入环境之前检测出渗漏;液媒法属于Ⅱ级测漏系统,其测漏灵敏度仅次于压力/真空法,存在检测液进入储罐的可能性;传感器法属于Ⅲ级测漏系统,其测漏灵敏度较低,一旦发生渗漏,储液进入环境的可能性很高,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地区。
4.3.1压力法或真空法通过贯通间隙中的气体压力变化监测贯通间隙的完好性,从而实现对双层油罐内、外罐任何位置出现渗漏的探测,并且保证油品在渗漏到环境之前就被发现,适用于测漏灵敏度要求较高的场所。
压力法或真空法对油罐贯通间隙要求:—双层油罐的贯通间隙容积≤8立方米;—整个双层间隙都能注入空气或惰性气体且具有气体密闭性,或者能够维持真空状态;—双层间隙壁能经受住系统形成的压力或系统形成的真空。
—其设计应保证内罐在极限贮液高度以下不能与双层间隙连通。
传感器要求:①压力法泄漏检测传感器—当贯通间隙中出现压力变化,应准确、及时的发出压力信息;—警报压力应比公式(4.1)规定的储罐极限贮液高度(含工作压力在内)产生的压力大3kPa,或者比公式(4.2)规定的相对储罐最低点地下水的最高水位产生的压力大3kPa。
P AE=3000P a+ρP×h×g+P0(4.1)P AE=3000P a+ρG×h×g (4.2) 式中:P AE——报警压力;ρP——储液密度;P0——罐内工作压力;ρG——地下水密度。
②不含真空发生器的非集成型真空检漏器—抽气管(用于安装在外面的真空泵)应深入到双层间隙的最低点;—报警临界点的真空压力不低于35kPa。
③含真空发生器的集成型真空检漏器报警临界点下的真空压力应至少为:—等于公式(4.3)计算出的压力:P AE = 3 000 Pa + p× g× h(4.3) —如果双层间隙内抽气管深入到最低点,为3kPa;—双层平底罐为25kPa。
连接抽气管的、由液体或传感器控制的装置(截止阀)应安装在距离储罐尽可能近的位置,从而在发生液体吸入时避免双层间隙内的渗漏液体继续被吸入,同时阻止渗漏液体进入检漏器。
4.3.2液媒法通过贯通间隙中的填充液高度变化监测贯通间隙的完好性,以实现对双层油罐内、外罐出现渗漏的探测,并且保证油品在渗漏到环境之前就被发现。
液媒法对贯通间隙要求:—双层间隙内部应能够全部注满液体,且具有液体密闭性。
—双层间隙壁应经受住系统中的液位压力。
—FF双层储罐的储液最高液面以下部分,不得有贯穿双层间隙的与内罐相通的连接管。
—FF双层油罐夹层间隙与外界的连通口只能设置在外罐罐壁最高储液面以上的位置。
填充液要求:—导电率大于10mS/m;—满足当地环境温度的使用要求;—闪点不低于+80℃;凝固点低于-40℃;—20℃下热膨胀系数不超过5×10-4K-1;—抗菌性;—对地下水无危害作用;—对可能接触的物质无有害影响,例如FRP罐壁、土壤;—与储液不发生反应,例如,由此造成的放热反应、体积膨胀、生成、产生胶体或固体沉淀;—检测液与储液的混合物不会对储罐造成腐蚀;—在双层油罐使用期限内其填充液应保持其性质;—如果将填充液加满或更换,都应满足以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