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自动化系统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3.88 MB
- 文档页数:19
制造业工业系统集成方案第一章绪论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系统集成概述 (3)2.1 系统集成概念 (3)2.2 系统集成流程 (3)2.2.1 需求分析 (3)2.2.2 方案设计 (4)2.2.3 设备选型与采购 (4)2.2.4 设备安装与调试 (4)2.2.5 系统集成与优化 (4)2.2.6 系统验收与交付 (4)2.3 系统集成关键因素 (4)2.3.1 技术水平 (4)2.3.2 经验丰富 (4)2.3.3 资源整合能力 (4)2.3.4 项目管理能力 (4)2.3.5 用户体验 (5)第三章选型与配置 (5)3.1 类型选择 (5)3.2 功能参数配置 (5)3.3 安全防护 (6)第四章生产线布局与优化 (6)4.1 生产线布局原则 (6)4.2 生产线优化策略 (6)4.3 生产线平衡与调整 (7)第五章控制系统设计 (7)5.1 控制系统架构 (7)5.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8)5.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8)第六章传感器与执行器集成 (9)6.1 传感器选型与安装 (9)6.1.1 传感器选型 (9)6.1.2 传感器安装 (9)6.2 执行器选型与安装 (9)6.2.1 执行器选型 (10)6.2.2 执行器安装 (10)6.3 传感器与执行器协同控制 (10)第七章通信网络搭建与优化 (10)7.1 通信网络设计 (10)7.1.1 网络架构设计 (10)7.1.2 网络协议选择 (11)7.1.3 网络拓扑设计 (11)7.2 网络设备选型 (11)7.2.1 网络交换机选型 (11)7.2.2 网络通信模块选型 (12)7.2.3 无线通信设备选型 (12)7.3 网络功能优化 (12)7.3.1 数据传输优化 (12)7.3.2 网络延迟优化 (12)7.3.3 网络安全性优化 (12)第八章安全防护与故障诊断 (13)8.1 安全防护措施 (13)8.1.1 物理安全防护 (13)8.1.2 电气安全防护 (13)8.1.3 软件安全防护 (13)8.2 故障诊断方法 (13)8.2.1 信号监测法 (13)8.2.2 故障树分析 (14)8.2.3 人工智能方法 (14)8.3 故障预警与处理 (14)8.3.1 故障预警 (14)8.3.2 故障处理 (14)第九章系统集成测试与验收 (15)9.1 测试方案制定 (15)9.2 测试过程执行 (15)9.3 验收标准与流程 (15)第十章项目管理与售后服务 (16)10.1 项目管理方法 (16)10.2 项目进度控制 (16)10.3 售后服务与维护 (17)第一章绪论1.1 项目背景科技的飞速发展,制造业正面临着智能化、自动化转型的压力与挑战。
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基于Web的系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NET框架为Web应用系统提供全新的开发平台,已成为开发Internet应用程序的一大主流技术,基于该平台开发的应用系统具有执行效率高、扩展性强等优点。
本文详细讲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针对小型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给出了系统实现以后的功能,总的来说是为小型企业提供一套高效的办公解决方案,构建现代化的信息平台。
并给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案,即:采用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最终用户界面统一为浏览器,应用系统部署在服务器端,是三层结构体系。
系统实现了公文管理、会议管理、车辆管理、部门管理、考勤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
系统的应用为小型企业节省了办公费用,加强了员工间的协作,提高了办公效率。
本文给出了系统的框架结构和数据库结构,采用.NET框架技术,使用了Visual Studio2005作为开发工具,SQL Server2000作为数据库,充分运用数据库的存储过程技术,提高系统的数据访问效率,并对每个模块功能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相应的技术细节。
在文章的最后,本文对系统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有系统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B/S结构ABSTRACTWith the promo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Web-based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The .NET Framework provides a new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Web applications, which becomes major application of primary technology for internet application. The application built on Framework can provide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efficiency, high scalability etc.In this thesis, a detailed plan of the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design for small businesses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The system is to achieve after the function is generally for small businesses to provide a highly efficient office solutions, build a modern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gives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named B/S(Browser/Server) structure, the end-user interface for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browser, application systems deployed in the server side, is the three-tier structure.The system include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Meeting management, Vehicle management, Departmental management, Time and attendance management, Systems management etc. The application of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for small business office cost savings, enhance collaboration among the staff, improve office efficiency.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and database structure are described, . NET Framework used as a development platform, Visual Studio2005 used as a development tool, SQL2000 as a database, make full use of database storage process technolog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ata access, and each module Function on the basis of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details.In the last section, this paper has concluded that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system deficiencies, further improving the recommendations and follow-up research.Key words:Office Automation, , B/S Structure目录中文摘要 (Ⅰ)ABSTRACT (Ⅱ)1 绪论 (1)1.1办公自动化简述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3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技术 (2)1.4论文的组织结构 (3)2 相关技术简介 (4)2. (4)2.2B/S模式 (5)2. 2. 1B/S模式的工作原理 (5)2. 2. 2 B/S模式的特点 (5)2.3 SQL Server 2000 (6)2.4 C#程序设计语言 (6)2.5 (7)2.6 存储过程 (8)3 系统分析 (9)3.1系统设计原则 (9)3.2用户的需求分析 (9)3.3系统的技术架构 (10)3.4系统的运行环境 (10)3.4.1设备及分布 (10)3.4.2支撑软件 (11)3.4.3系统运行方式 (11)4 系统详细设计 (12)4.1总体设计 (12)4.2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12)4. 2. 1 发文管理 (12)4. 2. 2 收文管理 (13)4. 2. 3 会议管理 (14)4. 2. 4 车辆管理 (15)4.3数据库设计 (15)4.4数据字典 (16)5 关键技术实现 (18)5.1自定义类代码示例 (18)5.2业务代码示例 (19)5.3自定义样式表示例 (21)5.4存储过程示例 (22)5.5运行界面演示 (22)6 系统运行评价及优化 (24)6.1运行评价 (24)6.2系统的不足及优化方案 (24)7 总结与展望 (25)参考文献 (26)1 绪论1.1办公自动化简述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类广泛地利用计算机来提高个人工作效率,但是在需要许多人一起协同工作的现代工作环境中,更需要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港口集装箱码头作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第一章绪论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进步,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了现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作为集装箱运输的重要组织枢纽,港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港口码头作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市场的需求,无论是从效率还是成本控制角度,都迫切需要引入自动化技术。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一个基于自动化控制的港口集装箱码头作业系统设计方案。
第二章港口自动化技术的概述传统的港口码头作业人工环节较多,运输效率低下,且工人设备维护成本较高。
这种情况下,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港口码头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运输成本。
在自动化技术方面,常见可以应用此方案的自动化技术有机器人、自动导航系统、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等。
第三章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系统的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系统硬件部分、系统软件部分和系统集成部分。
3.1 系统硬件部分硬件部分是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常用的硬件设备有集装箱卡车自动导航系统、码头自动轨道识别系统、集装箱吊装机电传动系统和钢箱锁具自动控制系统等。
其中集装箱卡车自动导航系统采用机器人技术来进行自动导航,码头自动轨道识别系统用于实时获取集装箱车辆位置信息,集装箱吊装机电传动系统则采用伺服电机技术来进行自动控制,钢箱锁具自动控制系统则采取电磁控制技术实现。
3.2 系统软件部分软件部分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
目前,常用的软件开发平台有C++和Java等。
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控制逻辑,即系统的控制算法,其需要根据实际控制需求来设计。
例如,控制集装箱卡车自动导航时,需要进行路径规划,对码头内的路况进行智能识别。
3.3 系统集成部分系统集成部分是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设计,并保证各个部分可以相互协作和互通。
集成部分需要对各个设备进行接口协议设计,并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整个控制系统的成功设计取决于各个部分的协调和整合,这对于系统设计人员具有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要求。
第四章系统集成的优化在系统集成过程中,需要采用一些技术和手段来优化系统性能。
第一章绪论自1946 年人类第一台计算机(ENIAC)问世以来,50 多年过去了,计算机的软硬件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以个人电脑为例,硬件方面,以CPU、内存、硬盘为代表,CPU 已发展到当今的P4 2.8GHZ,PⅢ和PⅡ已淡出历史舞台,成为昨日黄花;256M DDR 内存,80G 以上的7200 转硬盘已成为标准配置。
如此高性能的配置,就是和 5 年之前相比,也不知高出了多少倍。
软件方面,已经从当初晦涩难懂的机器语言、汇编语言过渡到今天的第四代语言甚至第五代语言,第四代语言(4GL)是完全非过程化的语言,这种语言只要求用户指明将要干什么,而无需指明怎么干,如何做这一工作,则完全交给软件模块来自动处理,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使软件开发人员从繁重的脑力、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技术和应用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在大致如下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科学计算:如在天文学、生物学、空气动力学、核物理学、地质勘探、新材料的研制和天气预报等领域中。
2、数据处理:与科学计算不同,数据处理涉及的数据量大,但计算方法较简单。
3、过程控制:指由计算机通过传感器及时采集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和预先设定的要求,由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控制信号并通过控制系统对受控对象进行控制或调整。
4、计算机模拟:用计算机程序及相应的设备代替或模拟实物或实际环境,用于实验、测试、特殊训练等。
5、计算机辅助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教育等。
6、人工智能:指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和行为,包括推理,学习,模拟人的感知等。
现在在机器人、专家系统、虚拟现实等方面已经获得了实际的应用。
7、办公自动化:可分为事务型、管理型和决策型三个层次。
事务型主要处理日常的办公事务。
管理型办公自动化系统又称为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型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在上述两个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决策支持系统构成的。
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知识复习第一章绪论自动控制系统:在没有人参与的状况下,经过控制器使消费进程自动地依照预定规律运转的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指无被控量反应的控制系统,即需求控制的是被控对象的某一量,而测量的只是给定信号,被控量关于控制造用没有任何影响的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指有被被控量反应的控制系统,即系统的输入信号沿反应通道又回到系统的输入端,构成闭合通道的系统。
典型工业消费进程:延续进程〔流体〕、团圆进程〔固体〕、批量进程〔延续进程和团圆进程交替停止〕。
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业控制机〕来完成消费进程自动控制的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工业控制机〕和消费进程。
工业控制机是指按消费进程控制的特点和要求而设计的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
硬件包括主机板、外部总线和外部总线、人机接口、磁盘系统、通讯接口、输入输入通道。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运用软件,系统软件包括实时多义务操作系统、引导顺序、调度执行顺序,运用软件是系统设计人员针对某个消费进程而编制的控制和管理顺序,包括进程输入顺序、进程控制顺序、进程输入顺序、人机接口顺序、打印显示顺序和公共子顺序等。
消费进程包括被控对象和测质变送、执行机构、电气开关等装置。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任务原理:①实时数据采集:对来自测质变送装置的被控量的瞬时值停止检测和输入。
②实时控制决策:对采集到的被控量停止剖析和处置,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议将要采取的控制行为。
③实时控制输入:依据控制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收回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义务。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任务进程:测量、计算、控制、管理。
在线方式:消费进程和计算机直接衔接,并受计算机控制的方式称为在线方式或联机方式;离线方式:消费进程和睦计算机相连,且不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靠人停止联络并做相应操作的方式称为离线方式或脱机方式。
实时: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入都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亦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停止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失掉了控制的机遇,控制也就失掉了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_基于PLC的锅炉出水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毕业设计锅炉出水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总计毕业设计(论文)61页表格2表插图16幅I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和环境矛盾同趋尖锐,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作为温度控制系统重要能源转换设备的锅炉能耗巨大,占我国原煤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然而,我国目前运行的很多锅炉控制系统自动化水平不高、安全性低,工作效率和环境污染普遍低于国家标准,因此实现锅炉的计算机自动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技术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来代替人工复杂的控制操作,直接数字控制DDC 系统(Direct Control ),便是其中之一。
直接数字控制DDC 系统,它是工业生产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用的最广泛的一种系统应用形式,在这类系统中的计算机,除了经过输入通道对多个工业过程参数进行巡回检测采集外,它还代替了模拟调节系统中的模拟调节气,按预定的调节规则进行调解运算,然后将运算结果通过过程输出通道输出并作用于执行机构,以实现多回路调节的目的。
本设计设计了基于PLC 的锅炉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下位机控制和上位机控制两部分。
文中给出了通过时间和室外温度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对系统温度进行调节控制。
关键字:锅炉;计算机控制; PLCAbstractWith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acute contradictions,so that the modernization of our country is facing a formidable challenge.As an important energy source conversion equipment,heating system of the industrial boiler consumes about one-third of China’s coal.However,the majori ty of China’s current operating boiler system’s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is generally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standard.So it's great significance to achieve automatic control for boiler with computer.Along with science technical develop continuously people start making use of every kind of advanced instrument constituting the calculator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technique to the control operation that replace the artificial complicacy, direct arithmetic figure control DDC system( Direct Control), just one of them Direct arithmetic figure control DDC system, it is an industry to produce convenient and the most extensive a kind of system in system of control of calculator application form, in addition to through importation passage to several industries process parameter proceeding cruising to return to examination to collect, it returned to replace the emulation regulates the emulation in the system regulates the spirit, at the set regulate rule proceed the intermediation carries to calculate, then will carry to calculate result pass process output passage output combine function in carry out the organization, to realize many the purpose that back track regulate.the paper presents a overall control thinking,the system designed to heating in winter includes superordinate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and the subordinate system.To meet all the campus’s winter heating,it gives a complete control strategy which combined with time and outdoor’s temperature.IIKey Words:Boiler;Computer Control; PLCI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6)1.1锅炉温度控制系统现状 (6)1.2锅炉自动控制的发展历史 (7)1.4课题意义 (9)第2章锅炉温度控制系统的总体介绍 (11)2.1锅炉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 (11)2.2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系统介绍 (13)2.2.1变频器驱动的特点 (13)2.2.2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14)2.2.3变频器基本结构 (15)2.3燃煤锅炉的工作过程 (17)2.3.1 燃煤锅炉的组成 (17)2.3.2燃煤锅炉的工作过程 (18)2.4燃煤锅炉的自动调节任务 (19)第3章控制系统下位机的设计 (22)3.1PLC软件介绍 (22)3.1.1 模块式PLC的基本结构 (23)3.1.2 PLC的特点 (24)3.2STEP7软件简介 (25)3.3控制系统所用功能块 (27)3.4锅炉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态 (29)3.5锅炉系统下位机程序设计 (31)3.5.1 系统下位机控制程序实现 (31)3.6本章小结 (41)第4章控制系统上位机设计 (42)IV4.1WINCC软件介绍 (42)4.2WINCC的特点 (43)4.3WINCC主要控制模块 (43)4.4项目组态 (45)4.5系统监控界面设计 (46)4.6I NTERNET远程监控 (52)4.6.1 WEB Navigator简介 (52)4.6.2 WEB Navigator的优点 (53)4.6.3 远程WEB发布与浏览 (55)4.6.4 使用WEB Navigator 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5)4.7本章小结 (57)第5章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58)5.1PLC系统的抗干扰性 (58)5.1.1 电磁干扰源及对系统的影响 (59)5.1.2 系统外引线的干扰 (59)5.1.3 PLC系统内部的干扰 (60)5.1.4 PLC控制系统工程应用的抗干扰设计 (61)5.2控制系统主要抗干扰措施 (61)第6章结论与展望 (63)6.1总结 (63)6.2展望 (64)致谢 (65)参考文献 (66)V第1章绪论1.1锅炉温度控制系统现状锅炉是化工、炼油、发电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动力设备。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方案第一章绪论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系统集成概述 (3)2.1 系统集成原理 (3)2.2 系统集成流程 (3)2.3 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 (4)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 (4)3.1 功能需求 (4)3.1.1 系统概述 (4)3.1.2 基本功能 (5)3.1.3 扩展功能 (5)3.2 功能需求 (5)3.2.1 响应时间 (5)3.2.2 精确度 (5)3.2.3 可扩展性 (5)3.2.4 系统稳定性 (5)3.3 可靠性需求 (6)3.3.1 系统可靠性 (6)3.3.2 设备可靠性 (6)3.3.3 数据可靠性 (6)3.3.4 系统安全性 (6)第四章系统设计 (6)4.1 系统架构设计 (6)4.2 硬件设计 (6)4.3 软件设计 (7)第五章控制系统设计 (7)5.1 控制策略设计 (7)5.2 控制算法实现 (8)5.3 控制系统仿真 (8)第六章网络通信设计 (8)6.1 通信协议选择 (8)6.2 通信网络架构设计 (9)6.2.1 网络拓扑结构 (9)6.2.2 网络设备选择 (9)6.3 数据传输与处理 (9)6.3.1 数据传输 (9)6.3.2 数据处理 (10)第七章人机界面设计 (10)7.1 界面设计原则 (10)7.2 界面布局设计 (10)7.3 界面交互设计 (11)第八章系统集成实施 (11)8.1 系统集成调试 (11)8.2 系统集成测试 (11)8.3 系统集成验收 (12)第九章系统运行与维护 (12)9.1 系统运行管理 (12)9.1.1 运行环境监控 (12)9.1.2 运行数据管理 (12)9.1.3 人员管理 (13)9.2 系统维护策略 (13)9.2.1 预防性维护 (13)9.2.2 主动性维护 (13)9.2.3 应急处理 (13)9.3 故障诊断与处理 (13)9.3.1 故障分类 (14)9.3.2 故障诊断方法 (14)9.3.3 故障处理流程 (14)第十章项目总结与展望 (14)10.1 项目成果总结 (14)10.2 项目不足与改进 (15)10.3 项目未来发展展望 (15)第一章绪论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表6-1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综合实践课题名称:基于N:N通信的复杂控制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和实现系别:电气电子工程系专业:电气自动化班级:自动化1502学号:学生姓名:徐建恩指导教师:王哲禄专业技术职务:导师2017年 4 月浙江温州目次1 引言(或绪论)(作为正文第1章,小4号宋体,行距18磅,下同) (1)2 ××××××(正文第2章)…………………………………………………… Y××××××(正文第2章第1条)………………………………………… Y ××××××(正文第2章第2条)………………………………………… Y ××××××(正文第2章第X条)………………………………………… Y 3 ×××××(正文第3章)……………………………………………… Y ………………………………………(略)X ×××××(正文第X章)……………………………………………………… Y 结论…………………………………………………………………………………… Y 致谢…………………………………………………………………………………… Y 参考文献………………………………………………………………………………Y 附录A ××××(必要时)………………………………………………………… Y 附录B ××××(必要时)………………………………………………………… Y 图1 ×××××(必要时)………………………………………………………… Y 图2 ×××××(必要时)………………………………………………………… Y 表1 ×××××(必要时)………………………………………………………… Y 表2 ×××××(必要时)………………………………………………………… Y 一·引言所谓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的进行操作或运行。
绪 论1.课题的背景及目的制造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的钢管时,需要根据管径的大小将板材按要求的宽度剪切。
这种将从钢厂购进的热轧板卷(钢卷)展开,按规定的宽度纵向连续剪切,并将剪过的钢带重新卷成钢卷,供制管生产线做生产原料的工艺过程称之为纵剪。
纵剪生产线主要由开卷机、1#夹送辊、五辊矫平机、2#夹送辊、圆盘剪、3#夹送辊及卷取机等部分组成。
钢卷由开卷机拆卷,通过夹送辊加送,钢带送进圆盘剪后,按要求的宽度用圆盘剪对钢带实现纵向剪切,剪切后的钢带由卷取机重新卷绕成新的钢卷。
纵剪生产线各部分的驱动方式均采用直流驱动,直流驱动装置采用英国欧陆590P4Q 全数字式直流调速器,调速方式为电流内环、速度外环的双闭环调速系统,系统具有调速性能好、控制精度高及工作可靠等优点。
1.1.1纵剪线的工艺流程2.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2.1 PLC 简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2.1.1基本结构c 开卷机夹送辊1入口剪夹送辊2活套坑夹送辊3圆盘剪测速辊张力辊出口剪卷取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电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
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中央处理单元(CPU)中央处理单元(CPU)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中枢。
它按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
自动化技术考试部分复习题答案【判断题】10t 一、六、九章某句话【简答题】第一章绪论一、简述物流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1、物流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P3✓仓储(中转)物流自动化系统(社会物流):存储物料、协调供需关系,流通领域的“调节阀”;包括货架、自动识别设备、自动搬运设备、输送设备、码垛设备、信息管理和控制系统等。
✓生产物流自动化系统(生产物流):生产中实现不同场地、不同工序或不同设备之间的物料或工具的自动传送。
)1)系统化:优化系统结构和参数、合理定义系统功能、科学配置系统参数2)集成化:管理集成和技术集成3)自动化:物流作业(过程的设备和设施)自动化(机械化++)4)智能化:物流管理(库存管理、成本控制、各种决策)自动化(计算机化/电子化++)5)网络化:电子网络,运输、业务、配送网络6)信息化:电子商务时代的要求,包括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信息存储的数字化二、物流自动化系统中的先进技术1.自动标识与数据采集1)条形码及其应用2)射频标签系统3)销售时点信息系统2.EDI技术及其应用3.GIS、GPS原理与应用4.PLC编程技术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技术6.监控组态软件开发技术第六章一、分拣基本方法有什么?1、单一分拣:先按客户每张订货单进行分拣,再将订单汇总2、批量分拣:先汇总多张订单分拣,再按不同的客户分货3、两种方法的组合,即单一分拣与批量分拣结合二、分拣作业所消耗的时间组成?。
(1)形成拣货指令的定单信息处理过程所需时间;(2)行走或货物运动的时间;(3)准确找到储位并确认所拣货物及其数量所需时间;(4)拣取完毕,将货物分类集中的时间。
三、什么叫分拣配货作业?有哪几种方式?①分拣配货作业是指按客户的要求将商品从存储区分拣出来,配货后送入指定发货区的物流活动。
②方式:拣选式配货作业、分货式配货作业、分拣式配货作业、自动分拣式配货作业四、简述自动分拣系统的组成和要素?①自动分拣系统的组成自动分拣系统一般由识别装置、控制装置、分类装置、输送装置和分拣道口组成。
建筑智能化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第1章绪论 (3)1.1 楼宇自控系统概述 (3)1.2 建筑智能化发展趋势与楼宇自控系统 (3)第2章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基础 (4)2.1 系统设计原则与要求 (4)2.1.1 设计原则 (4)2.1.2 设计要求 (5)2.2 系统架构设计 (5)2.2.1 系统层次结构 (5)2.2.2 系统网络架构 (5)2.3 系统功能设计 (5)2.3.1 设备监控 (5)2.3.2 能源管理 (6)2.3.3 安全管理 (6)2.3.4 环境控制 (6)2.3.5 信息服务 (6)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6)3.1 系统硬件架构 (6)3.2 控制器选型与配置 (7)3.3 传感器与执行器选型与配置 (7)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7)4.1 系统软件架构 (7)4.1.1 总体架构 (7)4.1.2 设备层 (7)4.1.3 数据传输层 (8)4.1.4 数据处理层 (8)4.1.5 应用层 (8)4.2 控制策略与算法设计 (8)4.2.1 控制策略 (8)4.2.2 算法设计 (8)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9)4.3.1 数据预处理 (9)4.3.2 数据存储 (9)4.3.3 数据挖掘与分析 (9)4.3.4 数据可视化 (9)第5章系统集成与调试 (9)5.1 系统集成技术 (9)5.1.1 集成原则与方法 (9)5.1.2 集成方案设计 (9)5.1.3 集成实施与验证 (10)5.2 系统调试与优化 (10)5.2.2 调试步骤 (10)5.2.3 优化措施 (11)5.3 系统功能评估 (11)5.3.1 评估指标 (11)5.3.2 评估方法 (11)5.3.3 评估结果 (11)第6章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1)6.1 空调监控系统 (11)6.1.1 监控系统概述 (11)6.1.2 监控系统组成 (12)6.1.3 监控功能 (12)6.2 供配电监控系统 (12)6.2.1 监控系统概述 (12)6.2.2 监控系统组成 (12)6.2.3 监控功能 (12)6.3 给排水监控系统 (12)6.3.1 监控系统概述 (12)6.3.2 监控系统组成 (12)6.3.3 监控功能 (13)第7章安全防范系统 (13)7.1 视频监控系统 (13)7.1.1 系统概述 (13)7.1.2 系统设计 (13)7.2 入侵报警系统 (13)7.2.1 系统概述 (13)7.2.2 系统设计 (13)7.3 出入口控制系统 (14)7.3.1 系统概述 (14)7.3.2 系统设计 (14)第8章通信与网络系统 (14)8.1 系统通信架构设计 (14)8.1.1 总体架构 (14)8.1.2 通信协议 (14)8.1.3 通信线路 (15)8.2 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 (15)8.2.1 网络设备选型 (15)8.2.2 网络设备配置 (15)8.3 系统网络安全设计 (15)8.3.1 安全策略 (15)8.3.2 安全设备部署 (15)第9章智能化应用系统 (16)9.1 能源管理系统 (16)9.1.1 系统概述 (16)9.1.3 系统功能 (16)9.2 灯光控制系统 (16)9.2.1 系统概述 (16)9.2.2 系统组成 (17)9.2.3 系统功能 (17)9.3 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 (17)9.3.1 系统概述 (17)9.3.2 系统组成 (17)9.3.3 系统功能 (17)第10章系统运行与维护 (18)10.1 系统运行管理 (18)10.1.1 运行管理模式 (18)10.1.2 运行管理人员配置 (18)10.1.3 运行管理制度与流程 (18)10.2 系统维护与优化 (18)10.2.1 系统维护策略 (18)10.2.2 系统优化措施 (18)10.2.3 系统升级与扩展 (18)10.3 系统故障处理与应急响应 (18)10.3.1 故障分类与识别 (18)10.3.2 故障处理流程 (18)10.3.3 应急响应措施 (19)10.3.4 预防性维护与风险管理 (19)第1章绪论1.1 楼宇自控系统概述楼宇自控系统,全称为建筑智能化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设施进行集中监控、管理和自动调节的一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