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25.50 KB
- 文档页数:52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有关干洗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干洗就是用化学溶剂将衣物的油污渍溶解除去的一种洗涤方法B、干洗溶液剂主要有三类,其主要成分分别是四氯乙烯,三氯乙烯和石油醚C、不宜干洗衣物:丙纶类衣物(含防雨绸等),橡胶制品(含松紧带),人造革油漆类饰物(如漆花),带有金属的饰物,用胶水粘接的绒制品D、普通毛料类的衣物易缩水,应干洗;干洗后的衣物可马上穿【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生活中充满化学,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洗涤剂去油主要是物理变化,碱液去油属于化学变化B、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羧酸的甘油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C、苯酚具有杀菌止痛效用,既可用于环境消毒,也可直接用于皮肤消毒D、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会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使人感到疼痛难忍,涂抹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合成洗涤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中,烷基含碳原子的个数以12~18为宜B、在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中,烷基应以带有支链的为宜C、在合成洗涤剂中添加酶制剂可提高洗涤效果D、在合成洗涤剂中应以无磷助剂代替含磷助剂【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该污渍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
经水漂洗后红色又变为黄色。
据此现象,你认为咖喱汁与下列何种试剂可能有相似的化学作用( )A、品红溶液B、石蕊溶液C、氯水D、KI\xad淀粉溶液【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肥皂溶于热的蒸馏水中,冷却后加入盐酸,得到的沉淀是( )A、氯化钠B、高级脂肪酸钠C、高级脂肪酸D、甘油【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化学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用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B、染发剂有植物染发剂、无机染发剂、合成染发剂等C、若不慎接触敌敌畏或甲胺磷,最好用中性皂液清洗D、有机磷农药比有机氯农药易分解,在环境中残留时间短【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肥皂溶于热的蒸馏水中,冷却后用盐酸中和,最后得到的溶液是( )A、高级脂肪酸B、苯酸钠C、氯化钠D、高级脂肪酸钠【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合成洗涤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中,烷基含碳原子的个数以12~18为宜B、在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中,烷基应以带支链为宜C、在合成洗涤剂中添加酶制剂可提高洗涤效果D、在合成洗涤剂中应以无磷助剂代替含磷助剂【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物质中,分子的一端亲水,另一端亲油的是( )A、CH3(CH2)15SO3NaB、CH2CH2CH3C、CCl4D、CH3(CH2)4CHO【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的汗渍、血迹以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等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
绿色化学化工技术蔡卫权Tel: 139********E-mail:T l139********E ilq@pwqcai@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主要内容Á1 环境治理的历史回顾与绿色化学的兴起Á2 绿色化学的概念Á3 各国政府推动绿色化学的措施4Á4 绿色化学与绿色工程Á4.1 化学过程绿色程度的评价Á4.2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和实现途径4.3Why Should Chemists Pursue the Goal of GC Á4.3 Why Should Chemists Pursue the Goal of GCÁ4.4 Barriers to introducing GCÁ5 绿色化学化工技术Á5.1 医药等精细化学品“原子经济”反应的开发52Á5.2 大宗有机化工品第二代绿色生产技术的开发53替代有毒有害溶剂的推广应用Á5.3 超临界CO2替代有毒、有害溶剂的推广应用主要内容Á5.4 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大宗有机化学品Á5.5 超清洁生物柴油的生产境友好设计使用Á5.6 环境友好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Á5.7 回收废塑料、纤维等材料—闭路循环6Á6 结束语Á思考题环境治理的历史回顾★世纪4050年代2040~50——稀释废物★20世纪60~70年代——废物后处理★20世纪90年代——从源头消除污染源绿色化学的兴起–环境保护的推动–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环境监测费用•废物处理费用•人身保健费用•社区安全保险费用等绿色化学的含义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产生的新兴学科,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化学分析与材料分析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化学分析和材料分析技术在许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化学分析技术的研究是化学科学的基础,而材料分析技术的发展则广泛应用于诸如航空航天、电子工程、医学等行业。
本文旨在探讨化学分析和材料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一、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因此,化学分析技术成为了探究物质本质和构成的重要途径。
早在公元前3世纪,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鲁班曾利用青铜的特性区别铜和铁。
这标志着中国化学分析技术的雏形已经形成。
在公元10世纪初,又有李约瑟等学者对色谱法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夫人洪氏更是首先发明了用铅试纸检验金箔纯度的技术。
到了18世纪,化学分析技术有了重大的飞跃。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利用化学分离方法和瓶试反应原理,首次确定了各种复杂化合物的分子式。
19世纪,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冯·鲁道夫·克莱姆爵士发明了现代分析天平,使化学分析技术有了更加精确的工具。
20世纪,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分析、分子束技术等化学分析新技术的出现,不断推进了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化学分析技术逐渐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通量化。
二、材料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人类文明的进步,始终伴随着材料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材料分析技术是材料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材料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等方面。
从最初的显微观察到现代的高分辨电子显微镜技术,材料分析技术发展历程可谓一波三折。
在古代,科技水平不高,巨石建筑、陶瓷制品等材料的分析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依靠肉眼、化学实验等简单手段对材料进行分析。
到了19世纪,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得微观结构的分析变得更加方便和准确。
20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和光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材料分析技术不断诞生。
比如X射线荧光分析(XRF)、能谱分析(ESC)、质谱分析、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材料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钢铁、航空航天、医药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