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的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6.98 MB
- 文档页数:14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见图6--1)主要功能是排出溶于水的代谢产物,维持水盐平衡,酸碱平衡,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衡定。
机体将溶于水的代谢产物,通过血循环输送至肾脏,由肾脏形成尿液,然后经输尿管输送至膀胱贮存,最后由尿道排出体外。
若肾功能衰竭,导至体内代谢产物畜积,引起机体内环境平衡紊乱,严重时会出现尿毒症,危及生命。
图6—1 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第一节肾一:肾的形态肾为实体器官,红褐色,位于腹腔的后上部,左右各一,形似蚕豆。
大小:男性:长11.5cm,宽5.5cm,厚3~4cm,重134~148g,女性略低。
分两端: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
两面:前面隆凸;后面平坦,贴腹后壁。
两缘: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份凹陷,为肾门,有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淋巴管等结构进出,它们加上结缔组织包裹形成肾蒂。
肾门向肾实质凹陷为肾窦,内有肾动、静脉的分支、肾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见图6—2、3)图6—2 右肾后面观图6—3 右肾前面观二:肾的构造(见图6--3)在肾脏的冠状切面上,将肾脏的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
1、肾皮质皮质肉眼观察为细粒状,红褐色,位于肾脏的浅层,富含血管,其伸入髓质的部分为肾柱。
2、肾髓质髓质肉眼观察致密有条纹,位于肾皮质的深部,血管较少,淡红色,呈锥体形为肾锥体,有15~20个,锥体的尖端钝圆形为肾乳头,伸入肾小盏,内有许多乳头孔的开口。
肾窦内有7~8个肾小盏,每2~3个肾小盏汇合为肾大盏,有2~3个,它们汇合为肾盂,肾盂呈前后略扁的漏斗状,出肾门后移行为输尿管。
三:肾的位置肾脏位于腹腔的后上部,腰区脊柱两旁,呈八字形排列,受肝脏的影响,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
女性和小儿略低于男性,新生儿更低。
1、与椎体的关系左肾上平第十二胸椎体的上缘,下平第三腰椎体的上缘;右肾上平第十二胸椎体的下缘,下平第三腰椎体的下缘;肾门相当于第一腰椎水平,距后正中线约5cm。
2、与第十二肋的关系第十二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份,右肾后面的上份。
5.4.1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结构分层作业【基础达标】一、夯实知识点:1、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2、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输尿管的功能是输送尿液;膀胱的功能是暂时贮存尿液;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
3、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单元知识框架}二、夯实基础题型:1.血液流经泌尿系统形成尿液并排出,该过程可以概括为()A.血液一肾脏一输尿管一膀胱一尿道B.血液一膀胱一输尿管一肾脏一尿道C.血液肾小球一肾小管一肾小囊一尿液D.血液一肾小球一肾小囊一肾单位一尿液答案.A【分析】(1)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2)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
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而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
【详解】AB.根据分析(2)可知,尿液形成并排出的过程为:血液一肾脏一输尿管一膀胱一尿道,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根据分析(1)可知,血液流经肾单位形成尿液的过程为:血液—肾小球一肾小囊一肾小管一尿液,C 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尿液在甲处形成B.泌尿系统由甲、乙、丙组成C.甲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D.当丙内充满尿液时会在丙处产生尿意答案A【分析】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输尿管的功能是输送尿液;膀胱的功能是暂时贮存尿液;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
图中甲是肾脏;乙是输尿管;丙是膀胱。
八年级生物泌尿系统知识点一、引言生物学研究的是生命的起源、发展和基本规律,人体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而泌尿系统是人体内环境维持和代谢排泄的主要器官。
八年级学习生物,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自我保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是排泄体内代谢废物的主要器官,形状像四棱锥体,左肾靠近脾脏,右肾则靠近肝脏。
输尿管是连接肾和膀胱的管道,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尿道则是排泄尿液的通道。
三、泌尿系统的功能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泄尿液,清除身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离子和水分,以维持体内内环境的稳定。
而肾则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器官,它能够过滤血液中的废物,维持电解质的平衡,调节酸碱度,合成激素和维生素等。
四、泌尿系统的作用泌尿系统可以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清除废物和毒素,帮助维持体内的内环境。
当人体膀胱内产生尿液时,压力感受器会向大脑发送信号,告诉我们需要排尿。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会自主控制排尿时间,以避免尿液随意溢出。
五、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的有肾功能不全、肾炎、肾结石、尿路感染等。
其中,尿路感染较为常见,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尿路感染的症状一般包括尿频、尿痛、尿急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导致肾脏感染等危险情况。
六、如何保护泌尿系统健康除了积极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来保护泌尿系统健康。
首先,大量饮水可以增加尿液的排泄量,有助于清洁膀胱。
其次,避免长时间憋尿和过度劳累,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和糖分,以保证泌尿系统畅通无阻。
七、结语生物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增强自身健康和生活品质。
了解泌尿系统的本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提高自身健康饮食意识和保健意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和健康。
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泌尿系统解剖和生理1. 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1.1 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1.2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排泄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并产生尿液。
1.3 输尿管将肾脏产生的尿液输送至膀胱。
1.4 膀胱是一个储存尿液的器官,它的排空是由外括约肌和内括约肌的协调收缩控制的。
1.5 尿道是连接膀胱和外部的管道,用于将尿液排泄出体外。
2.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2.1 肾脏的结构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皮质和肾髓质。
2.2 肾小球起着过滤血液的作用,将滤出的废物和过剩的物质转化为尿液。
2.3 肾小管对尿液进行再吸收和分泌,调节体液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和稳定性。
3. 形成和排泄尿液3.1 肾小球的滤过和再吸收3.2 肾小管对尿液的进一步处理和调节3.3 尿液的排泄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储存,并最终由尿道排出体外。
4. 泌尿系统的生理调节4.1 肾脏对水盐平衡的调节。
尿液的含水量和浓度通过肾小管的再吸收和分泌来调节,以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4.2 肾脏对血压的调节。
肾脏通过调节体液的容量和血管阻力来维持血压的稳定。
4.3 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肾脏能够调节体液中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维持酸碱平衡。
第二部分:泌尿系统的疾病和常见问题1. 肾脏疾病1.1 慢性肾病。
指肾功能逐渐减退,导致体内废物和水电解质无法正常排泄。
1.2 肾结石。
由于尿液中某些物质结晶沉淀而形成,引起尿路梗阻和疼痛。
1.3 肾炎。
又称为肾小球肾炎或肾小管间质肾炎,是一组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炎症性疾病。
2. 尿路感染2.1 膀胱炎。
由细菌侵入膀胱引起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和尿痛。
2.2 肾盂肾炎。
是一种泌尿系统感染,常伴有发热、腰痛和全身不适。
3. 泌尿系统肿瘤3.1 膀胱癌。
发病率较高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吸烟、化学品接触等因素可增加患病风险。
3.2 肾脏肿瘤。
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肾脏肿瘤,常表现为腹部肿块、血尿等症状。
泌尿系统归纳总结泌尿系统是人体一个重要的生理系统,它主要负责排泄废物、调节水平衡以及维持体内稳定。
本文将从泌尿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常见疾病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泌尿系统结构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负责产生尿液并排出废物。
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管道,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
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当膀胱充满时,会感到排尿的冲动。
尿道是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的管道。
二、泌尿系统功能1. 渗透调节:泌尿系统通过调节肾小管内的离子和水分浓度,控制体液的稳定。
肾小管对离子的重吸收和分泌,以及对水分的重吸收和排出,起到了保持体内渗透浓度恒定的作用。
2. 分泌废物:泌尿系统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内的废物和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和肌酐等。
这些废物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最终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
3. 维持酸碱平衡:泌尿系统通过调节酸碱平衡来维持体内的酸碱度。
肾小管对氢离子的排泄和重吸收,以及对碳酸氢盐的分泌和重吸收,起到了维持酸碱平衡的重要作用。
4. 激素分泌:肾上腺素、醛固酮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激素的分泌与泌尿系统密切相关。
这些激素可以调节血压、水盐平衡和红细胞生成等生理过程。
三、泌尿系统常见疾病1.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由细菌侵入尿道引起。
典型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严重的尿路感染可能导致肾脏炎症和伴随的发热。
2. 结石症:肾结石和膀胱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
结石主要由尿液中过多的矿物质所形成,症状包括腰痛、尿血和尿路梗阻等。
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取石。
3. 肾炎:肾炎是肾脏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的类型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炎的症状包括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严重的肾炎可能导致肾衰竭。
4. 膀胱癌: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种。
常见症状包括排尿困难、尿频、尿血和腰背部疼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
泌尿系统完整结构
泌尿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负责排泄废物、维持体内水电解
质平衡以及产生尿液。
它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组成。
首先是肾脏,人体有两个肾脏,位于腹腔内,约重120-150g。
肾脏
有两种结构:皮质和髓质。
皮质位于外侧,髓质则是位于内侧。
肾脏的主
要功能是过滤血液,清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每天大约有180L的血液进
入肾脏,经过滤后,形成大约1.5L的尿液。
由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输尿管排入膀胱。
人体有两个输尿管,它们长
约25-30cm,负责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
输尿管有三层组织构成,内
层是黏膜,中层是平滑肌,外层是结缔组织。
输尿管会通过两个“杯状”
结构,即肾盂和膀胱的入口部分。
膀胱是一个椭圆形的器官,位于盆腔中,平均容量为400-600mL。
膀
胱主要功能是贮存尿液,直到适当的时候进行排尿。
膀胱的内壁有纵横相
交的三角形组织称为膀胱壁肌。
最后是尿道,它是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的通道。
在男性中,尿道较长,从膀胱穿过前列腺和阴茎,最终开口于阴茎尖端。
在女性中,尿道较短,仅穿过阴蒂和外阴,最终开口于尿道后庭。
尿道壁内有平滑肌和黏膜。
总结起来,泌尿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
尿道等器官组成。
肾脏负责过滤血液,产生尿液;输尿管将尿液从肾脏输
送到膀胱;膀胱负责贮存尿液;尿道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
这些器官相
互协作,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排泄废物,维持身体健康。
泌尿系统的解剖与尿液生成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排泄废物、维持体内水平衡以及产生尿液。
了解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尿液生成过程对我们理解身体的正常功能以及很多疾病的发生机制都至关重要。
一、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下面分别介绍每个部分的解剖结构。
1. 肾脏:肾脏位于腰部,一个人通常有两个肾脏。
肾脏由外层皮质和内层髓质组成,而中央为肾盂。
肾单位是肾脏最基本的功能单位,包括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等结构。
通过这些结构进行滤过、重吸收和排泄等功能。
2. 输尿管: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通道,每个肾脏都有一条输尿管。
输尿管具有肌肉层,它可以通过收缩来将尿液从肾脏推送到膀胱。
3. 膀胱:膀胱是一个储存尿液的器官,位于盆腔。
膀胱具有肌肉层,允许膀胱收缩以排空尿液。
4. 尿道:尿道连接膀胱和体外。
对于男性来说,尿道还与生殖系统相连。
尿道也具有肌肉层,在排尿时可以放松以允许尿液正常流出体外。
二、尿液生成的过程了解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之后,我们来了解下泌尿系统如何生成尿液的过程。
主要分为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三个阶段。
1. 肾小球滤过:在肾单位内,近曲小管周围有许多血管,这些血管组成了肾小球。
当血液通过肾小球时,它被强大的压力推进到髓质区域,并通过滤过器(由毛细血管壁和基底膜构成)进行滤过。
这个滤过器可允许水、无机物质(如盐类和矿物质)以及一些小分子(如代谢废物)通过,但限制较大分子或细胞通过。
2. 肾小管重吸收:在肾过滤后,大部分液体进入肾小管。
在肾小管中,有一系列复杂的转运机制和通道来调节物质的重新吸收和排泄。
这是一个精细调节阶段,以确保身体对水和其他重要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和电解质)的平衡。
3. 分泌:分泌是指肾脏将某些特定物质从血液中转运到尿液中的过程。
这些物质可以包括药物、代谢产物和其他废物,以及人体需要排除的额外溶质。
综上所述,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尿液生成过程共同完成了身体内废物的排出、水平衡的维持以及其他生理功能。
泌外科学基础知识点泌尿外科,是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负责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介绍一些泌尿外科的基础知识点,帮助大家对泌尿外科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1. 肾脏:人体有两个肾脏,位于腰部。
肾脏是排泄有害物质和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器官。
2. 输尿管: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管道,将尿液从肾脏输送至膀胱。
3. 膀胱:膀胱是贮存尿液的器官,位于骨盆腔。
4. 尿道:尿道是连接膀胱和外部的管道,负责排泄尿液。
二、泌尿系统常见疾病1. 肾结石:肾结石是由尿液中的矿物质结晶形成的固体物质,常导致肾绞痛等症状。
2. 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疾病包括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常导致尿频、尿急等症状。
3.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常表现为尿痛、尿频等症状。
4. 尿失禁:尿失禁是指无法控制尿液排泄的症状,可能与神经、肌肉等因素有关。
三、泌尿外科常规检查1. 尿常规检查:通过检查尿液颜色、透明度、PH值、蛋白质、白细胞等指标,了解泌尿系统功能状态。
2. B超检查:B超检查是泌尿外科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泌尿系统结构。
3. 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评估肾脏功能状况。
四、泌尿外科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对于泌尿系统疾病,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方法,如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
2. 手术治疗:对于肾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碎石术、TURP等。
3. 尿道置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置管保持尿液排泄通畅。
五、泌尿外科预防建议1. 多饮水:多饮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肾结石和尿路感染的发生。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泌尿系统相关的体检,有助于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3. 合理饮食:保持膀胱和前列腺健康,需要注意饮食均衡,减少辛辣刺激。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泌尿外科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泌尿外科疾病常见且多发,及时了解相关知识,并采取科学措施预防和治疗疾病,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