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供配电与照明
- 格式:ppt
- 大小:9.98 MB
- 文档页数:179
对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的理解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电力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以及照明系统的布局和控制。
了解这些技术对于确保建筑的安全、舒适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建筑供配电技术
建筑供配电技术主要包括:
•电力系统设计和规划
•电缆布线和配电盘安装
•电力负载管理与调节
•电力监测和维护
照明技术
照明技术在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提供必要的光线,还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舒适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照明技术:
1.自然采光设计
2.人工照明系统选择
3.照明控制和调节
4.节能照明解决方案
通过合理的建筑供配电和照明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电力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节约。
同时,它们也可以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议阅读: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的最新发展。
教学楼供配电系统设计-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设计教学楼供配电系统设计是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教学楼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步骤:1. 确定负荷需求:首先需要确定教学楼的负荷需求,包括照明、空调、电梯、计算机设备等。
根据教学楼的用途和规模,计算出每个房间或区域的负荷需求。
2. 确定电源容量:根据负荷需求计算出教学楼的总电源容量。
通常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根据负荷需求确定所需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3. 设计电缆线路:根据教学楼的布局和负荷需求,设计电缆线路。
需要确定每个房间或区域的电缆长度、截面积和材料。
根据电缆的额定电流和电压降,选择合适的电缆规格。
4. 设计配电盘:根据负荷需求和电缆线路设计,设计配电盘。
配电盘用于将电源分配到各个房间或区域。
需要确定配电盘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选择合适的开关和保护装置。
5. 设计照明系统:根据教学楼的照明需求,设计照明系统。
需要确定每个房间或区域的照明功率、灯具数量和位置。
根据照明系统的设计,选择合适的灯具和控制装置。
6. 安全考虑: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
需要选择合适的保护装置和安全设备,确保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7. 节能考虑: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供配电系统的能耗和节能措施。
可以采用节能灯具、自动控制系统、能量回收装置等,减少能耗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 标准和规范: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包括国家电气安全标准、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
确保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符合安全和技术要求。
以上是一个教学楼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详细步骤。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具体的建筑结构、用途和预算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下册知识点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涉及电力系统的规划、电气设备的选择、线路的布置以及照明设计等方面。
下面是一些与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相关的知识点的参考内容:1. 电力系统规划:- 建筑供电系统的总体规划,包括用电负荷、变电站容量和位置的确定;- 配电网络的规划,包括中压配电、低压配电和终端用户的线路布置;- 对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确定供电系统的结构。
2. 用电负荷计算:- 计算建筑物的用电负荷,包括建筑物的照明、空调、电梯、电炉等设备的用电需求;- 根据用电负荷计算结果,确定用电设备的容量和数量。
3. 电气设备的选择:- 根据用电负荷计算结果,选取合适的变压器、开关设备、配电柜和电缆等电气设备;-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电气设备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变压器类型、断路器类型等。
4. 电气线路布置:- 确定各个电气设备之间的线路布置,包括线缆的敷设、线路的绕线和分支箱的设置等;- 要考虑线路的短路容量、电压损耗和功率因数等因素。
5. 电力系统保护:- 设计电力系统的保护装置,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接地装置的选择和设置;-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安全要求,确定合适的保护装置类型。
6. 照明设计:-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区域,确定照明设计的需求;- 根据照明设计的需求,选取合适的照明设备,包括灯具类型、光源类型、照明控制系统等;- 根据建筑物的形状和空间布局,设计合理的照明布置,以提供充足、均匀的照明效果。
7. 能耗管理:- 优化建筑物的能源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 通过采用高效的照明设备和控制系统,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降低能耗;- 设计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耗的实时监控和调节。
8. 安全管理:- 遵守相关的建筑电气安全规范和标准,保障供配电系统和照明设备的安全运行;- 设计合适的漏电保护、接地保护和过载保护系统,确保电气设备和用户的安全。
以上是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的相关知识点的参考内容。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一、建筑供电系统的分类建筑供电系统是指为建筑物提供电能的综合电气系统,主要包括供配电系统和照明系统两大部分。
其中,供配电系统主要负责建筑物用电的供应,而照明系统则主要负责建筑物灯光的设置。
建筑供电系统按电源分为三类:1.交流供电系统交流供电系统是建筑物用电的基本形式,其特点是电压高,传输距离远,容易远距离传输。
交流供电系统包括110kV/220kV变电站、35kV/10kV变电站、10kV配电房、室内高压开关柜、变压器、配电箱以及导电线路等。
2.直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多用于特殊场合下的设备供电,如电车、电铁等,直流供电系统电压一般很低,常见的有36v/72v/110v。
3.新能源供电系统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新能源供电系统也逐渐被应用于建筑供电中。
新能源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供电系统、风能供电系统、地热供电系统等,可以大幅度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
二、建筑照明系统建筑照明系统主要负责建筑物内照明的设计和设置,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建筑物内不同用途的照明需求,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建筑照明系统可以分为室内照明系统和室外照明系统两大类。
其中,室内照明系统又可分为整体照明系统和局部照明系统。
整体照明系统指室内灯光的统一布置和调节,既可以控制室内的总体照明亮度,也可以满足不同场所和环境下的具体需求。
局部照明系统则是指针对某些特定区域设置的灯光,例如阅读角、电视机前等。
室外照明系统则主要分为街道照明和广场照明两大部分,街道照明包括对城市公路、桥梁等的照明设置,而广场照明则包括对建筑物、纪念碑等的照明设计。
三、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的规划与设计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的规划与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使用需求,结合建筑物的结构和设计风格制定相关计划。
规划与设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综合考虑需求建筑物的用途决定了不同场所和区域对照明亮度和供电要求不同。
在规划与设计时应当充分综合各方需求,制定出全面合理的计划。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型:职业岗位课程适用专业: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总学时:80学时左右一、课程定位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岗位课程。
根据该专业施工技术员的能力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中常用的高低压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负荷计算与分析、供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二次回路的基本知识及防雷接地。
能够熟练进行建筑施工工地临时供配电系统设计,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注意事项;能够熟练进行建筑电气施工设计竣工图更改,并参与技术交底会议等内容,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供配电运行、安全等技术,能够解决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选择以及照明系统接线方案的设计、选择、能够编制建筑工地施工用电的技术与安全措施。
能独立自主完成资料归档与工程交接;依据工程现场实际,会分析施工安全注意事项,编写保障施工措施;能够独立完成施工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能够进行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系统的日常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
2.本课程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本课程应以建筑概论、建筑识图与CAD、电工电子基础、电机与控制、建筑设备认识实习等专业基础知识为前导,与建筑弱电课程同步学习,后续课程为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安装工程造价和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等。
二、课程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具有建筑供配电系统安装的职业操作技能,熟悉常用的高(10KV)低压电气设备的类型、规格、性能特点、操作特点和选择计算等专业理论知识,掌握配电箱及部件的加工、制作与安装,掌握低压配电系统中的附属构筑物与设备的施工安装方法,掌握电气管线系统安装的方法、要求和步骤、质量标准和评估验收等专业应用知识,具备施工组织规划和方案编制的能力,客观制订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独立完成施工资料的整理与归档,满足建筑设备安装的现场需要。
2.方法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能够根据项目要求,科学汲取专业信息,确立工作目标;根据工程进展,合理选择工作过程,规划工作计划;根据现场情况,正确分析实际问题,决策组织方案;根据工艺要求,优化确定施工技术;落实施工方案;根据行业规范,系统检查制度方法,贯彻规范要求;根据验收条目,全面组织资料图纸,完成竣工交接。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工程》课程标准(2020版)课程信息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依据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工程》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订。
用于指导《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工程》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
二、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属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本课程以建筑电气工程中照明与供配电设计过程为导向,采用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备建筑电气照明与供配电工程识图及设计的专业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序号前期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建筑电工与电气控制技术掌握三相交流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三相电动机工作和控制原理,具结合供配电工程进行电路分析与计算的能力,具备建筑电气控制图识读和设备元件选择能力。
2工程制图与CAD掌握建筑制图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电气工程施工图表达,能够利用软件绘制施工图,具备认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的初步能力。
序号后续课程名称需要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认识供配电与照明控制系统的系统组成,熟悉建筑设备监控技术规范,掌握系统控制要求和原理。
课程名称: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工程课程代码:A031XX0081课程学时:56+1W课程学分:4开课时段:第三学期适用专业: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授课对象:大学二年级学生四、课程的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悉并掌握照明工程光照设计原理与识图方法2)熟悉并掌握照明工程电气设计原理与识图方法3)熟悉并掌握建筑供配电工程设计原理与识图方法4)熟悉并掌握建筑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原理与识图方法5)熟悉并掌握电气规范在建筑供电与照明设计中的应用(二)能力目标1)能够识读并分析建筑电气施工图(包括高、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的能力2)具有正确获取岗位工作所需施工图信息的能力3)能够绘制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的能力4)能够掌握一般低压供配电及照明、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的能力(三)素质目标1)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2)团队意识、沟通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序号学习情境(/模块/章)学时教学形式备注1模块1认识供配电及照明工程10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2模块2照明工程光照设计10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3模块3照明工程电气设计14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4模块4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16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5模块5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6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6模块6某多层楼房供配电与照明设计20(1w)实践教学课程实训六、课程教学设计情境/模块/章名称教学目标学习与训练内容载体选择学时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教学环境说明考核评价模块1.认识供配电及照明工程能够正确识读并初步分析建筑电气施工图(包括高、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的能力1.认识高低压供配电工程;2.认识照明工程;3.认识照明工程常用术语载体:校区供配电及照明工程、学生宿舍电气施工图10学时方法手段:任务法、案例法、引导文、分组讨论与报告资源:照明工程施工图、《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任务页、工作页、练习页、教学案例、课件、模型、音频视频一体化教室1.过程考核与期末评价结合2.本学习模块占平时成绩:20%模块2.照明工程光照设计能够正确进行照明工程光照设计的能力1.电光源、照明器选择2.照明器布置3.照度计算及质量评价载体:已建学生宿舍实物及电气施工图10学时方法手段:任务法、案例法、引导文、分组讨论与报告资源:照明工程施工图、《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照明设计手册》、任务页、工作页、练习页、教学案例、课件、模型、音频视频一体化教室1.过程考核与期末评价结合2.本学习模块占平时成绩:20%模块3.照明工程电气设计能够正确进行照明工程电气设计的能力1.照明负荷供电方式选择2.照明负荷计算3.导线及电缆选择4.照明设备选择载体:已建学生宿舍实物及电气施工图14学时方法手段:任务法、案例法、引导文、分组讨论与报告资源:照明工程施工图、《照明设计手册》、《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配电手册》、任务页、工作页、练习页、教学案例、课件、模型、音频视频一体化教室1.过程考核与期末评价结合2.本学习模块占平时成绩:20%3模块4.建筑供配电电设计能够正确进行一般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能力1.一般负荷计算2.短路电流计算3.一般电气设备选择4.变电所主接线选择5.施工现场临时供电设计载体:某高层建筑电气施工图16学时方法手段:任务法、案例法、引导文、分组讨论与报告资源:建筑供配电工程施工图纸、《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配电手册》、《民用建筑设计规范》任务页、工作页、练习页、教学案例、课件、模型、音频视频一体化教室1.过程考核与期末评价结合2.本学习模块占平时成绩:20%模块5.建筑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能够正确进行建筑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的能力1.防雷工程设计2.接地工程设计载体:某高层建筑电气施工图6学时方法手段:任务法、案例法、引导文、分组讨论与报告资源:防雷与接地施工图纸、《建筑防雷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配电手册》、《民用建筑设计规范》、任务页、工作页、练习页、教学案例、课件、模型、音频视频一体化教室1.过程考核与期末评价结合2.本学习模块占平时成绩:20%模块6.某楼房供配电与照明设计、某小区电气施工图识图训练某楼房供配电与照明设计、某小区电气施工图识图训练1.某楼房光照设计2.某楼房电气设计3.某小区电气施工图识图训练载体:某楼房供电与照明设计、某小区电气施工图20(1w)方法手段:任务法、引导文、分组讨论与报告资源:某楼房土建施工图纸、某小区电气施工图纸、《工业与民用配电手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照明设计手册》、图集、任务页、工作页、课件、模型、音频视频一体化教室过程考核与答辩、报告评价结合4七、教学基本条件1.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1)教学团队人员的要求:3人。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教学设计1. 简介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是建筑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学设计主要涉及建筑供配电和照明的基本概念、设计和应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建筑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2. 教学目标1.掌握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如电力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等;2.掌握建筑照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如照度计算、照明灯具的选择等;3.能够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建筑电气工程设计。
3. 教学内容3.1 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3.1.1 供电负荷计算建筑供电负荷计算针对建筑内照明、空调、电梯、暖通空调等设备的用电量进行计算。
了解建筑内用电各类设备的用电量,可以根据需要,在设备运行使用的过程中,对建筑的供电能力和用电负荷进行设计和设置。
3.1.2 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是在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中必须进行的计算。
短路电流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开关、断路器和安全开关等配电设备的选择。
假设系统负荷不变,短路电流越大,所需要的开关等配电设备击穿电压越高,其规格和容量也要相应地要大。
3.2 建筑照明设计3.2.1 照度计算照度是照明系统中重要的参数之一,在不同用途的建筑场所中照度要求也不同。
建筑照明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场所的使用要求确定照度等级,并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3.2.2 照明灯具的选择灯具是建筑照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建筑场所的不同和照明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灯具,既能保证照度的要求,又能降低能耗,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维护,同时也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4. 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教师讲授配合实地工程案例评析,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5. 教学流程5.1 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主要是讲师为主,采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讲解建筑供配电和照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2 实践操作在理论课程结束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学生参照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操作,包括建筑供配电系统仿真和照明灯具的实际选择操作,以加深对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理解和成效。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实训旨在让学生掌握建筑电气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其对电气安全的认识,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训设备
本次实训采用了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实验箱,实验箱包括主开关、配电箱、电动机、照明灯具、电动机启动控制装置等,可以模拟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各种情况,并进行实验调试。
三、实训内容
1. 安全操作规程:实训前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了解电气安全知识,确保实训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2. 电动机启动控制:做好电动机启动控制,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调试,定位控制,PLC控制等。
3. 照明控制:学生通过实验箱调试照明控制电路,了解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灯具亮度的影响,并掌握常用照明控制方式的使用方法。
4. 低压配电:实训包括低压线路的布线、开关、插座、接头等调试,了解低压线路的安装、维护、防护等知识。
5. 电力系统设计:根据给定的建筑平面图和电气原理图,进行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计算,包括用电负荷、线路容量、开关电路等。
四、实训心得
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了电气安全知识,增强了我对电气运行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我还学习了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流程,加深了我对电力工程设计的理解。
我认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实验箱的使用,使我更好地理解了教科书中的理论内容,这样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提高理论水平。
建议学生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实践操作,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