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 实验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6.00 KB
- 文档页数:3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验证触摸屏的联网功能,包括4G通信和WiFi接入公网的能力,以及远程调试和操作、VNC远程监控触摸屏画面、PLC穿透等功能。
通过实验,加深对物联网技术在触摸屏应用中的理解,并掌握触摸屏联网的基本操作流程。
二、实验设备1. 触摸屏:型号TPC7022Ni2. 4G天线3. micro-SIM卡(移动、联通、电信)4. 电脑(用于配置触摸屏参数)5. 手机(用于远程访问触摸屏)三、实验步骤1. 硬件安装(1)将micro-SIM卡插入触摸屏的SIM卡槽。
(2)将4G天线安装在触摸屏上。
2. 通信配置(1)上电后,触摸屏自动连接到4G网络。
(2)进入TPC系统设置,选择“网络”->“网卡”->“4G”,查看4G网卡的网络信息(IP、掩码、网关、DNS)。
3. 远程调试和操作(1)在电脑上下载并安装MCGS组态软件。
(2)在组态软件中,创建一个新项目,并添加触摸屏设备驱动。
(3)配置触摸屏的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
(4)设计触摸屏画面,包括按钮、文本框、图形等控件。
(5)编写脚本,实现触摸屏的功能。
4. VNC远程监控触摸屏画面(1)在触摸屏上安装VNC服务器。
(2)在手机上下载VNC客户端。
(3)输入触摸屏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VNC服务器。
(4)在手机上查看触摸屏画面,并对其进行操作。
5. PLC穿透(1)在触摸屏上配置PLC驱动。
(2)在组态软件中,添加PLC设备,并设置PLC的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
(3)编写脚本,实现触摸屏与PLC的数据交互。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4G通信实验过程中,触摸屏成功连接到4G网络,并获取了IP地址、掩码、网关、DNS 等信息。
这说明触摸屏的4G通信功能正常。
2. 远程调试和操作通过组态软件,成功配置了触摸屏的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触摸屏画面。
在电脑上,可以远程访问触摸屏,并对其进行操作。
3. VNC远程监控触摸屏画面通过VNC客户端,成功连接到触摸屏,并查看其画面。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昆仑通态触摸屏实训,使学生掌握昆仑通态触摸屏的基本操作、编程方法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技巧。
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以后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1. 昆仑通态触摸屏基本操作(1)认识昆仑通态触摸屏:了解昆仑通态触摸屏的外观、功能、特点等。
(2)连接昆仑通态触摸屏:学会连接触摸屏与PLC、变频器等设备。
(3)使用昆仑通态触摸屏:掌握触摸屏的基本操作,如按钮、开关、指示灯、趋势曲线等。
2. 昆仑通态触摸屏编程(1)MCGS组态软件:学习MCGS组态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新建项目、添加设备、设置变量等。
(2)昆仑通态触摸屏编程:掌握昆仑通态触摸屏编程语言,如C语言、梯形图等。
(3)昆仑通态触摸屏程序调试:学会调试昆仑通态触摸屏程序,确保程序正常运行。
3. 昆仑通态触摸屏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1)远程控制:实现触摸屏对PLC、变频器等设备的远程控制。
(2)数据采集:通过触摸屏采集PLC、变频器等设备的实时数据。
(3)报警处理:实现触摸屏对设备的报警处理。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准备好昆仑通态触摸屏、PLC、变频器等设备。
(2)安装MCGS组态软件,并创建新项目。
(3)设置触摸屏与PLC、变频器等设备的通讯参数。
2. 实训步骤(1)学习昆仑通态触摸屏基本操作,熟悉触摸屏界面。
(2)学习MCGS组态软件,添加设备、设置变量等。
(3)编写昆仑通态触摸屏程序,实现基本功能。
(4)调试昆仑通态触摸屏程序,确保程序正常运行。
(5)进行实际应用,实现远程控制、数据采集、报警处理等功能。
3. 实训总结(1)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昆仑通态触摸屏的基本操作、编程方法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技巧。
(2)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以后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四、实训成果1. 完成昆仑通态触摸屏编程项目,实现远程控制、数据采集、报警处理等功能。
2. 编写昆仑通态触摸屏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远程控制PLC、变频器等设备。
触摸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触摸屏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触摸屏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应用场景,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测试,掌握触摸屏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相关技术参数的测量。
二、实验设备1、触摸屏实验装置一套,包括触摸屏、控制器、数据线等。
2、电脑一台,用于运行测试软件和数据处理。
3、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万用表等。
三、实验原理触摸屏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
从技术原理来区别触摸屏,可分为五个基本种类:电阻技术触摸屏、电容技术触摸屏、红外线技术触摸屏、表面声波技术触摸屏和近场成像技术触摸屏。
电阻触摸屏的屏体部分是一块多层复合薄膜,由一层玻璃或有机玻璃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层透明的导电层(ITO 膜),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面硬化处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层。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力使上下两层导电层在触摸点位置接触,从而实现触摸位置的检测。
电容触摸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
电容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 ITO(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 ITO 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 ITO 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
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
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摸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四、实验步骤1、连接设备将触摸屏实验装置与电脑正确连接,确保数据线连接牢固,设备电源正常接通。
2、安装驱动和测试软件在电脑上安装触摸屏的驱动程序,并运行相应的测试软件。
3、校准触摸屏按照测试软件的提示,进行触摸屏的校准操作,以确保触摸位置的准确性。
4、进行触摸测试使用手指或专用的触摸笔在触摸屏上进行点击、滑动、缩放等操作,观察触摸屏的响应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触摸屏控制实验设计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触摸屏控制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搭建触摸屏控制系统、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实现对指定目标的精确控制。
通过该实验,能够深入了解触摸屏控制技术的应用、特点以及优缺点,提高对触摸屏控制系统设计的理解和能力。
二、实验原理:触摸屏控制利用电容触摸屏的测量原理,通过在触摸屏表面均匀布置的电容传感器,测量触摸物体(例如手指)在触摸屏表面的电容变化,从而获得触摸物体的坐标信息。
电容传感器是由两层导电层和介电层构成,当触摸物体靠近时,电容传感器之间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这种电容变化,可以确定触摸位置。
触摸屏控制是一种简单、直观、灵敏的人机交互方式。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搭建触摸屏控制系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和实验装置,组装并搭建一个简单的触摸屏控制系统。
2.设计控制算法: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相应的触摸屏控制算法,实现对指定目标的精确控制。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控制算法,例如PID控制算法。
3.进行实验测量:使用触摸屏控制系统进行实验测量。
在实验中,可以模拟不同的控制场景和操作要求,比如在屏幕上模拟运动目标,观察控制系统的响应情况。
4.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根据实验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评估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控制算法的性能。
可以通过图表等方式展示实验结果,以便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和结果。
四、实验设备和材料:1.触摸屏控制装置(包括触摸屏模块、控制器等)2.电源适配器(用于为控制装置供电)3.电脑或单片机(用于与控制装置进行通信)4.数据线和连接线(用于连接各部分设备)5.相关软件和工具(用于实验配置和数据处理)五、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注意触摸屏和相关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操作,避免操作错误导致的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2.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电源使用的安全性,避免电源过压或过流等问题。
3.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场所的整洁和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六、实验预期结果:通过本实验,预期可以实现以下结果:1.成功搭建触摸屏控制系统,实现对指定目标的精确控制。
触摸屏实验报告(一)引言:触摸屏作为一种常见的人机交互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
本文将对触摸屏技术的原理、分类、应用以及实验结果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概述:触摸屏是一种基于感应和响应原理的人机交互设备,通过用户的触摸操作实现对电子产品的控制。
本文将从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开始,介绍其分类、应用以及在实验中的应用结果。
正文:一、触摸屏的工作原理1. 电容式触摸屏的原理2. 电阻式触摸屏的原理3. 表面声波触摸屏的原理4. 负压传感器触摸屏的原理5. 其他类型触摸屏的原理二、触摸屏的分类1. 按触摸方式分类:电容式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表面声波触摸屏等2. 按触摸点个数分类:单点触摸屏、多点触摸屏3. 按材质分类:玻璃触摸屏、塑胶触摸屏4. 按尺寸分类:小尺寸触摸屏、大尺寸触摸屏5. 按应用场景分类:手机触摸屏、平板电脑触摸屏、工控触摸屏等三、触摸屏的应用1.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2. 数字广告牌和信息亭3. 工控设备和仪器仪表4. 汽车导航和多媒体娱乐系统5. 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四、触摸屏实验设计和结果1. 实验目的和背景2. 实验设备和材料3. 实验步骤和方法4. 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5. 结果和讨论五、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分类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探讨触摸屏的性能和优化方法,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以上是关于触摸屏的实验报告(一)的概述和正文内容,该报告详细介绍了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分类、应用以及实验结果。
通过对触摸屏的深入研究和实验验证,可以为触摸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基础和指导。
触摸屏实验报告姓名:林翕组员:郑磊专业:机制班级:11-4学号:1101014252014年10月触摸屏(touch screen)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
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
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
主要应用于公共信息的查询、领导办公、工业控制、军事指挥、电子游戏、点歌点菜、多媒体教学、房地产预售等。
而在本学期的触摸屏实验课中我与组员接触的是一款来自普洛菲斯公司的触摸屏产品,该产品为GP77R系列的GP377R型号,在我们拿到这款产品后,我们先将产品的公司以及型号等数据参数记下,然后通过普洛菲斯公司官方电话得到了该公司在北京地区的代理商北京北方立铭公司,通过电话联系我们从立铭公司技术人员处得到软件下载密码,文件名为GP-ProPB3 V7.25,解压此文件我们到了触摸屏的编程软件ProPBWin C-Package03,根据里面的操作说明书我们到了触摸屏各接口的含义以及数据参数,如下1.接口图D: 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入端和接地端。
E: 辅助输入/输出(AUX)连接触摸开关,系统报警,蜂鸣,RUN输出和远程复位输入。
H: 画面传送接口连接传送电缆或条形码读入器。
2.环境条件GP270/370/37W/470 GP377/477R GP570/675 GP577R操作温度0~50℃0~40℃保存温度–10~60℃环境温度20~85%(无凝露)30~85%(无凝露)耐振动10~25Hz(X,Y,Z方向各30分钟2G)抗干扰电压噪声:1200Vp-p (DC24V型为1000Vp-p)脉冲宽度:1微秒保持时间(上升/下降):1ns周围空气无腐蚀性气体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0Ω保护结构适合IP65F (GP37W-LG11为IP64F)NEMA#250TYPE4X/12 (不包含防结冰)3.屏幕储存GP477R/577R/675 GP37W2/370/377/470/570 GP270/37W 内部存储器FLASHEPROM容量2Mbytes1Mbytes256Kbytes 4.外部接口串行接口RS-232C/RS-422(支持多种PLC协议)数据长度:7或8bit停止位:1或2bit奇偶校验:无, 奇数或偶数数据传送:2400-38400bps(77R系列:到115200bps)辅助输入/输出(AUX)GP270/370/377 /37W无触摸式开关输出:DC24V 8点系统报警输出:DC24V 1点蜂鸣输出:DC24V 1点RUN输出:DC24V 1点外部复位输入:DC24V 1点打印机输出GP270/370/377 并行口输出可接HP,Laserjet,PCL4兼容机,NEC PR系列,EPSON ESC/P24/37W无或兼容打印机图型传送接口RS-232C传送方式,TTL标准接口,有2种工作方式,开发使用来传送画面数据,运行时用做条形码读入接口5.串行接口25针D形插座针号信号名名称针号信号名名称1 FG 框架地14 VCC 5V输出0.25A2 SD 发送数据(RS-232C)15 SDB 发送数据B(RS-422)3 RD 接收数据(RS-232C) 16 RDB 接收数据B(RS-422)4 RS 发送请求(RS-232C)17 NC 不连接5 CS 解除发送(RS-232C) 18 CSB 清除发送B(RS-422)6 NC 不连接19 ERB 使能接收B(RS-422)7 GND 系统地20 ER 使能接收(RS-232C)8 CD 载波检测(RS-232C)21 CSA 清除发送A(RS-422)9 TRMX 终端(RS-422) 22 ERA 使能接收A(RS-422)10 RDA 接收数据A(RS-422) 23 RESERVED保留以后使用11 SDA 发送数据A(RS-422)24 NC 不连接12 NC 不连接25 RESERVED保留以后使用13 NC 不连接如上图中的F口为一个9针的接口,由于没有原厂配线我与组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动手制作符合规定的接线,我们通过锡焊制作了两根线,一根接了7针,一根9针,然后在实验室通过连接,发现触摸屏与PC 短连接后就黑屏,拔掉就显示,我们与老师探讨过后决定再向北京北方立铭公司求助,通过电话联系我们得到是因为我们的触摸屏与PC 端的接线不是原装线,缺少核心芯片转换口无法将触摸屏与PC端连通使用编程软件进行练习实验,所缺连接线为9针口型号为CPW-CB02/03,由于受实验资金的影响无法继续接下来的实验,所以放弃GP77R系列型号GP377R触摸屏的实验,与老师商量后决定改用另外的触摸进行实验。
集散控制及总线控制实验指导书实验地点:一区主楼623房间指导教师:胡振坤实验时间:2010年12月17日姓名:刘婷班号:10S0431 学号:10S004011 同组人:教师签字:成绩:第一章计算机控制PLC实验:1.1 实验目的:1了解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工作原理和应用FPWin软件的设计开发方法。
2.掌握PLC与PC机的联结通讯,3.编写程序,烧写,运行1.2实验设备1. 北京达盛科技PLC实验教学箱一套,其内置PLC型号为松下FP1。
2. 松下GT01触摸屏一台, 包含相关使用和编程说明书。
3. 实验用PC机一台,用于设计PLC及GT01触摸屏相关程序1.3.1电机控制实验实验目的:(1)熟悉编程软件及编程方法(2)掌握简单控制技巧I/O分配表如表1-1所示,实验梯形图如图1-5所示。
表1-1 电机控制实验I/O分配图1-5 电机控制实验梯形图接线方法:INPUT00接开关输出插孔P01(P01——电机启动,停止命令开关)INPUT01接开关输出插孔P02(P02——电机正反转命令)OUTPUT00接电机启动,停止控制DJTDOUTPUT01接电机正反转控制DJZF转。
同时按下P01,P02转盘逆时针转动。
1.3.2混料罐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PLC编程原理及方法(2)掌握也为控制技巧(3)了解传感器原理及使用方法实验内容:使用数字量输入,输出控制混料罐液位。
I/O分配如表1-2所示,实验梯形图如图1-6所示。
接线方法:INPUT00接高液位报警HLS1INPUT01接中液位报警HLS2INPUT02接低液位报警HLS3OUTPUT00接HL1(表示进料泵1)OUTPUT01接HL2(表示进料泵2)OUTPUT02接HL4(表示混料泵)OUTPUT03接HL3(表示出料泵)表1-2 混料罐实验I/O分配图1-6 混料罐实验梯形图实验结果:进料泵开,低液位报警,出料泵HL3关,进料泵HL1开;中液位报警,进料泵HL1关,进料泵HL2开;高液位报警,进料泵HL2关,混料泵HL4开;3S后,混料泵HL4关,出料泵HL3开第二章:触摸屏控制电机2.1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GTWin2.72开发GT01触摸屏应用程序的方法。
一、实习单位简介实习单位:XX科技有限公司XX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注于触摸屏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拥有先进的研发设备和生产设备,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导航、医疗器械等领域。
公司秉承“创新、品质、服务”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触摸屏产品。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1. 了解触摸屏制造行业的基本情况,熟悉触摸屏制造工艺流程;2. 掌握触摸屏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4. 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习内容1. 触摸屏制造工艺流程实习期间,我主要学习了触摸屏制造工艺流程,包括以下环节:(1)原材料采购:了解触摸屏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如玻璃、导电膜、胶粘剂等,并掌握采购流程。
(2)玻璃切割:学习玻璃切割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确保切割尺寸准确。
(3)表面处理:了解表面处理工艺,如清洗、抛光、镀膜等,提高触摸屏表面质量。
(4)导电膜制作:学习导电膜的制作过程,包括涂布、烘干、固化等环节。
(5)贴合:学习贴合工艺,包括贴合机操作、贴合压力控制等,确保贴合质量。
(6)检测:学习触摸屏检测方法,如光学检测、电学检测等,确保产品质量。
(7)包装:了解触摸屏的包装要求,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2. 触摸屏关键技术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触摸屏的关键技术,包括:(1)电容式触摸屏:学习电容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掌握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工艺。
(2)电阻式触摸屏:了解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掌握电阻式触摸屏的制作工艺。
(3)多点触控技术:学习多点触控技术的原理,掌握多点触控触摸屏的制作工艺。
(4)OLED触摸屏:了解OLED触摸屏的特点和制作工艺,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打下基础。
3. 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以下实际操作:(1)玻璃切割:学习并操作玻璃切割机,确保切割尺寸准确。
(2)贴合:学习并操作贴合机,掌握贴合压力控制,提高贴合质量。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触摸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OS机、自助服务终端等。
为了提高我国触摸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设了计算机触摸屏实训课程。
本报告以本人参加的计算机触摸屏实训为背景,对实训过程、收获和体会进行总结。
二、实训目的1. 了解触摸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2. 掌握触摸屏的原理、结构及分类;3. 熟悉触摸屏的应用领域及典型产品;4. 提高动手能力,学会触摸屏的组装、调试及维护。
三、实训内容1. 触摸屏技术概述实训首先对触摸屏技术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触摸屏的原理、结构及分类,使我们对触摸屏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2. 触摸屏组装与调试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触摸屏的组装与调试方法。
具体包括:(1)触摸屏硬件设备的识别与检测;(2)触摸屏电路板的焊接;(3)触摸屏与显示器的连接;(4)触摸屏软件的安装与调试;(5)触摸屏性能测试。
3. 触摸屏应用案例分析实训过程中,我们分析了多个触摸屏应用案例,如自助服务终端、POS机等,了解了触摸屏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
4. 触摸屏维护与保养实训最后,我们学习了触摸屏的维护与保养方法,包括:(1)触摸屏外观的清洁;(2)触摸屏电路板的检查与维修;(3)触摸屏软件的升级与优化。
四、实训收获1. 提高了动手能力,学会了触摸屏的组装、调试及维护;2. 加深了对触摸屏技术的理解,了解了触摸屏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3.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沟通能力;4. 为今后从事触摸屏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实训体会1. 触摸屏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广泛,具备很高的实用价值;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触摸屏技术;3. 团队合作是完成实训任务的关键,要注重与团队成员的沟通与协作;4. 在实训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引言】触摸屏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输入和交互方式,它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脑和其他智能设备中。
本文将介绍触摸屏的原理、分类、工作流程以及应用场景,并深入阐述触摸屏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概述】触摸屏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人机交互的技术,通过触摸屏幕上的特定区域来输入指令或者控制设备。
触摸屏的主要原理是根据人体输入的触摸信号,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
触摸屏根据其工作原理和材料分类,主要有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表面声波触摸屏和表面电磁波触摸屏等。
【正文】1.电阻式触摸屏:1.1 工作原理:电阻式触摸屏是通过玻璃或塑料的表面安装一层薄膜电阻层,当玻璃或塑料受压时,电阻层之间会发生变化,进而改变电流的流动,从而实现操作。
1.2 优点:价格低廉,触摸精准,支持多点触控。
1.3 缺点:易受划伤,屏幕透光度较差。
1.4 应用场景:电阻式触摸屏主要应用于公共信息亭、ATM 机等场景。
2.电容式触摸屏:2.1 工作原理:电容式触摸屏是将触摸面板分为X、Y两个方向上的电容传感电极,当有物体接触到屏幕时,电容传感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变化,从而检测到触摸位置。
2.2 优点:灵敏度高,触摸时不需要压力,触摸灵活度较好。
2.3 缺点:对静电干扰敏感,对物体表面的绝缘层有一定要求。
2.4 应用场景:电容式触摸屏主要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
3.表面声波触摸屏:3.1 工作原理:表面声波触摸屏通过超声波在玻璃表面的传递,当有物体触摸屏表面时,会引起超声波传播路径的变化,从而检测到触摸位置。
3.2 优点:透光性好,保护层耐用。
3.3 缺点: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成本较高。
3.4 应用场景:表面声波触摸屏主要应用于户外自助服务设备、信息查询站等场景。
4.表面电磁波触摸屏:4.1 工作原理:表面电磁波触摸屏利用感应线圈在触摸屏上发射电磁波,当有物体接触屏幕时,波会发生干扰从而检测到触摸位置。
4.2 优点:抗划伤,清洁容易。
摘要: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对触摸屏生产线的深入了解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触摸屏生产的基本流程、技术要求和操作技能。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触摸屏生产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触摸屏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触摸屏作为一种新型的输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反应迅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我国众多企业纷纷投入触摸屏生产领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触摸屏生产技术,我们开展了本次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了解触摸屏生产的基本流程、技术要求和操作技能;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训内容1. 触摸屏生产线概述(1)生产线组成:触摸屏生产线主要由清洗、涂布、烘干、贴合、检测、分选、包装等环节组成。
(2)生产线特点: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
2. 触摸屏生产流程(1)清洗:将触摸屏基板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尘埃等杂质。
(2)涂布:在清洗后的基板上涂布导电浆料,形成导电线路。
(3)烘干:将涂布后的基板进行烘干,使导电浆料固化。
(4)贴合:将触摸屏玻璃与基板进行贴合,形成触摸屏。
(5)检测:对贴合后的触摸屏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6)分选:将检测合格的触摸屏进行分选,分类包装。
3. 触摸屏生产技术要求(1)基板质量:基板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绝缘性和机械强度。
(2)导电浆料:导电浆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附着力、耐温性等性能。
(3)贴合技术:贴合过程中应保证触摸屏的平整度、透明度和一致性。
(4)检测技术:检测设备应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确保产品质量。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前准备(1)了解实训内容,明确实训目的。
(2)熟悉实训设备,掌握操作方法。
(3)了解触摸屏生产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求。
2. 实训操作(1)清洗: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清洗,确保基板表面干净。
(2)涂布:按照涂布参数进行涂布,保证导电浆料均匀。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触摸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我们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触摸屏嵌入式实训。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学习了触摸屏的工作原理、驱动开发以及实际应用,现将实训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实训内容1. 触摸屏基础知识实训首先介绍了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分类、特点等基础知识。
我们了解到,触摸屏按工作原理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式等;按安装方式分为表面安装、嵌入式安装等。
2. 触摸屏驱动开发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触摸屏的驱动开发。
以Linux操作系统为例,我们掌握了以下内容:(1)硬件平台搭建:包括触摸屏模块、控制器、PCB板等硬件设备的选择与连接。
(2)驱动框架搭建:了解Linux内核中的触摸屏子系统,包括输入子系统、设备树、驱动框架等。
(3)触摸屏驱动编写:通过学习触摸屏硬件手册,我们了解了触摸屏的接口、寄存器、中断等,并编写了触摸屏驱动程序。
3. 触摸屏实际应用实训最后,我们学习了触摸屏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以一个智能家居项目为例,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需求分析:分析项目需求,确定触摸屏的功能模块。
(2)硬件选型: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触摸屏模块和控制器。
(3)软件开发:编写触摸屏驱动程序,实现触摸屏功能。
(4)系统集成:将触摸屏集成到智能家居项目中,实现人机交互。
二、实训收获1. 提高了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触摸屏硬件搭建、驱动开发、系统集成等技能。
2. 深化理论知识:实训过程中,我们对触摸屏基础知识、驱动开发、实际应用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实训期间,我们分组进行项目开发,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增强了创新意识: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解决问题,提高了创新意识。
三、实训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训使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触摸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触摸屏实训课程。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触摸屏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际操作中提升了自身的技能。
以下是我对此次实训的心得体会。
一、实训背景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触摸屏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我报名参加了本次触摸屏实训课程。
实训期间,我学习了触摸屏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应用领域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实训内容1. 触摸屏基础知识实训课程首先介绍了触摸屏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分类、技术特点等。
我了解到,触摸屏技术主要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式、表面声波式等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2. 触摸屏硬件电路在了解了触摸屏的基本知识后,我们开始学习触摸屏的硬件电路。
实训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触摸屏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故障排查方法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触摸屏硬件电路的安装、调试和维修技巧。
3. 触摸屏软件编程实训课程还涉及了触摸屏软件编程,学习了如何使用触摸屏开发软件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
我们学习了触摸屏编程的基本语法、常用控件、事件处理等。
通过实际编程练习,我提高了自己的编程能力。
4. 触摸屏应用案例实训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多个触摸屏应用案例,包括智能家电、医疗设备、教育设备等。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了解了触摸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实训心得体会1. 提升了理论知识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触摸屏技术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不仅掌握了触摸屏的基本原理,还学会了触摸屏硬件电路的安装、调试和维修。
同时,对触摸屏软件编程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增强了实践能力实训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技能。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实训课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我们在共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会了沟通、协作。
触摸屏实验报告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搭建触摸屏电路,利用Arduino开发板和触摸屏模块,成功实现了触摸屏的基本功能。
通过实验,我对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触摸屏的基本驱动方法和相关程序的编写。
在实验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触摸屏的基本原理。
触摸屏是一种能够感知触摸输入的装置,通过触摸屏的表面与人体接触,实现对屏幕上物体的控制。
触摸屏一般由触摸传感器(感应器)和控制电路组成,其中触摸传感器负责感知触摸输入,而控制电路则负责将触摸信号转化成可识别的信号,并传递给处理器。
接着,我进行了电路搭建的实验。
通过连接Arduino开发板和触摸屏模块,搭建出了完整的触摸屏电路。
在其中,我需要注意触摸屏模块和Arduino开发板之间的引脚对应关系,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在驱动程序编写方面,我使用了Arduino的开发环境,并结合触摸屏模块的相关文档,编写了相应的程序。
程序主要包括了触摸屏的初始化、触摸坐标的获取和触摸事件的处理等功能。
在编写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Arduino的库函数来实现触摸屏的驱动,以及如何通过串口将触摸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上进行处理。
在实验中,我通过触摸屏模块获取到了屏幕上不同位置的触摸坐标,并实现了触摸滑动和点击的功能。
通过实验,我深刻认识到触摸屏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汽车导航系统等。
触摸屏提供了一种便捷的交互方式,使得用户能够更加直观地与设备进行交互操作。
总之,本次实验使我对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触摸屏的基本驱动方法和程序编写技巧。
通过实验,我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获得了宝贵的实际经验。
这次实验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触摸屏技术,进一步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摘要: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结合,学习触摸屏技术在反应车间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实训,我对触摸屏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实际项目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对实训过程和成果的详细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触摸屏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反应车间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训以反应车间为背景,旨在通过触摸屏技术实现车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二、实训目标1. 掌握触摸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学习反应车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完成反应车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实训内容1. 触摸屏技术基础- 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触摸屏的类型及特点- 触摸屏的编程软件及开发环境2. 反应车间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车间工艺流程分析- 自动化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硬件选型与设计- 系统软件设计3. 触摸屏应用开发- 触摸屏界面设计- 控制程序编写- 系统调试与优化四、实训过程1. 前期准备-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反应车间工艺流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需求。
- 学习触摸屏技术基础,熟悉编程软件及开发环境。
2. 系统设计- 根据车间工艺流程,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方案。
- 选择合适的触摸屏设备、PLC、传感器等硬件设备。
- 使用触摸屏编程软件,设计用户界面和控制程序。
3. 系统实现- 根据设计方案,搭建实验平台。
- 编写控制程序,实现自动化控制功能。
- 对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4. 系统测试与优化- 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验证其可靠性。
- 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其性能。
五、实训成果1. 成功设计并实现了反应车间自动化控制系统。
2. 触摸屏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3. 系统稳定可靠,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
触摸屏研究报告触摸屏研究报告触摸屏是一种能够感知触摸输入的设备,具有方便、直观、易于操作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
本报告通过对触摸屏的分类、工作原理、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研究,对触摸屏技术做了一定的总结和分析。
首先,触摸屏根据其工作原理主要可分为电容式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超声波触摸屏和光学触摸屏等几种类型。
其中,电容式触摸屏使用了传感器板上覆盖的一层导电物质,通过传感器检测触摸位置;电阻式触摸屏则是由两层导电物质构成的,通过压力感应来检测触摸位置;超声波触摸屏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感知触摸位置;光学触摸屏则利用红外线或激光信号来检测触摸位置。
各种触摸屏类型各具优势和适用范围,目前电容式触摸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移动终端产品。
其次,触摸屏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早期的触摸屏主要用于工业控制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由于成本昂贵且技术不发达,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而随着电脑技术的迅猛发展,触摸屏逐渐被应用到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中。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触摸屏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成为了现代智能终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触摸屏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触摸屏是主要的输入方式,可以通过触摸屏轻松实现滑动、点击等各种操作;在跨界互动大屏幕中,触摸屏能够实现多点触控,支持多人同时操作;在医疗设备中,触摸屏可以实现人机交互,方便医生操作和患者查询;在教育领域,触摸屏以其直观、易操作的特点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青睐;在工业控制中,触摸屏可以方便工业操作员对设备的监控和控制等。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终端产品的普及,触摸屏的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泛。
综上所述,触摸屏作为一种方便、直观、易于操作的设备,正日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相信触摸屏在未来将会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触摸屏实验报告总结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触摸屏控制器和传感器来实现对屏幕上图像的控制。
我们使用了Arduino开发板作为控制平台,并使用了一个简单的触摸屏模块。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编写了代码来检测触摸屏上的触摸事件,然后使用这些事件来控制屏幕上的LED灯的亮度。
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连接触摸屏模块和Arduino开发板,并设置正确的引脚。
我们需要了解如何编写代码来检测触摸屏上的触摸事件,并将这些事件转换为控制LED灯亮度的指令。
我们需要调试代码以确保它可以正常工作。
经过多次尝试和修改后,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对屏幕上图像的控制。
我们可以通过轻触屏幕的不同区域来改变LED灯的亮度,从而实现对图像的控制。
此外,我们还添加了一些额外的功能,例如双击屏幕时切换不同的图像,以及长按屏幕时使LED灯闪烁。
总的来说,这次实验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触摸屏控制器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学会了如何使用它们来实现对屏幕上图像的控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也提高了自己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