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_赵挺生_第1章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595.50 KB
- 文档页数:50
3.1
3.2
3.3
3.4
事故因素数据进行了调查分层分析
2007/9/13
工程管理系第
2007/9/13
工程管理系第10页
2007/9/13第11页
第三章3.2国内外建筑安全事故历史
¾建筑安全管理的发展
19世纪工业革命《民法》雇主很少对工人的工伤负责
20世纪上半叶《工伤赔偿法》工伤事故的责任开始由工人
负责转变为由雇主负责
1970年《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引起了业主、雇主对安全问
一年中伤害事故的
2007/9/13第24页
一天中伤害事故的时间分布
英美两国施工事故比较书P47—P50
2007/9/13
工程管理系
2007/9/13
工程管理系第40页
第44页
第三章
年米,,戴高乐机场2E 客运大楼
第45页
第三章系,要用隧道技术一个接一个地接起来;公司参照掩埋结构,功能使用图
第三章
原剖面结构图
2007/9/13
工程管理系
第47页
事故现场
2007/9/13
工程管理系
第48页
坍塌后的救援局部图
2007/9/13
拱形顶棚在压应力下的徐变,降低了拱形顶棚的承载能力。
力
的
破坏示意图
2007/9/13安全管理讲义工程管理系第51页第三章安全管理讲义第三章。
名词解释:安全:保持不会发生人身伤害、不会危害人身健康和财产损失的状态和保证雇员舒适生产、生活的和谐环境氛围(包括工作现场和企业文化氛围)。
工程安全:生产、生活设施所具有的,保持不会发生人身伤害、不会危害人身健康和财产损失的状态和保证雇员舒适工作的和谐环境氛围(包括工作现场和企业文化氛围)的状态。
安全管理:管理者对生产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目的是保护工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建筑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原理和方法在建筑领域的具体应用,是策划一个建设工程生产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在保证生产工人和最终用户的健康和安全的条件下,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具有特定质量水平的建筑产品。
偶然性:是指事故的方式是随机的,服从统计规律,在多次重复操作中会发现事故发生的规律。
因果性:是指事故发生的必然存在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即存在危险因素。
潜伏性:危险因素在导致事故发生之前是出于潜伏状态的,人们不能确定事故是否会发生。
1.1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答:工业革命前。
人类对于自然与人为的灾害与事故只能被动的承受;17C~20C初。
建立在事故与灾难的经验上的局部安全意识;20C初~50年代。
建立于事故系统的综合认识,认识到人、机、环、管综合要素;20C,50年代以来。
从人与机器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入手,建立安全的生产系统。
1.3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1.具有特定对象;2.有时间限制;3.资金限制和经济性要求;4.一次性;5.管理的复杂性和系统性;6.特殊的组织和法律条件。
建筑安全管理的特点:1.流动性;2.复杂性;3.法规性;4.渐进性。
2.1我国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四个时期)?1.雏形期(1949年~1958年)1956年国务院颁布了三大规程,这三大规程为维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权益,对控制生产过程中伤之事故的发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破坏期(1958年~1976年)“大跃进”使安全生产法律制度遭受破坏,安全生产状况恶化,后经济调整后,国家生产技术法规的恢复完善,安全生产形势又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