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遥控
- 格式:doc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38
红外遥控原理是一种常见的远程操作技术,它允许用户通过红外发射机(如遥控器)来控制电器,如电视机、机顶盒等。
这种技术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发明的,它使得人们可以在家里控制电器,而不必走到设备旁边来操作它们。
红外遥控原理就是利用红外线(Infrared,IR)来传输信号。
红外遥控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发射机、接收机和电路。
发射机可以是用于发射红外信号的遥控器,也可以是其他类似的设备,比如红外线手电筒等。
接收机是一种接收红外信号的电子器件,它的作用是接收发射机发出的红外信号,并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最后,电路部分则用于处理电信号,以控制电器。
红外遥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发射机发出一系列编码的红外信号,接收机接收这些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电路部分对电信号进行处理,从而控制电器的运行。
红外遥控技术具有许多优点,比如遥控器的体积小,操作方便,而且数据传输速度快,能够精确地控制电器,而且能够抗干扰。
综上所述,红外遥控原理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远程操作技术,它使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或其他类似设备发射红外信号,从而控制电器运行。
红外遥控技术具有许多优点,能够提高用户的操作便利性,是一种实用的远程控制技术。
红外遥控通信原理
红外遥控通信原理是指使用红外线作为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通过发送方产生特定的红外信号模式,然后接收方通过接收和解码这些信号模式来实现通信。
红外遥控通信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发送端和接收端。
发送端通常是一个红外发射器,其内部有一个红外LED发射二极管。
当发送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令时,它会将指令转换成相应的红外信号模式,然后通过红外发射器将这些信号以脉冲的形式传输出去。
接收端通常是一个红外接收器,其内部包含一个红外光敏二极管和一个解码器。
红外光敏二极管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红外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解码器会解析接收到的电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可理解的指令,然后提供给相应的设备执行。
红外遥控通信的原理基于红外光的特性。
虽然红外光是人眼无法看到的,但它可以被红外接收器接收到并转换成电信号。
红外光的特点是波长较长,能够穿透一定的障碍物,因此红外遥控通信可以在较短的距离内实现通信,而无需直线传输。
在红外遥控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事先约定好一套红外信号编码和解码规则。
发送端会根据这些规则,将用户输入的指令转换成特定的红外信号模式,然后发送出去。
接收端会按照相同的规则,解码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可执行的指令。
红外遥控通信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比如电视机、空调、DVD播放器等。
它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限制,比如传输距离较短、易受到干扰等。
针对这些问题,现代通信技术也正在不断地对红外遥控通信进行改进和优化。
红外遥控器工作原理
红外遥控器是一种常见的设备,它通过发送红外信号来控制电子设备。
红外遥控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按键操作:当用户按下红外遥控器上的按钮时,按键电路会感应到按键动作,并向电路板发送指令。
2.编码和调制:电路板接收到指令后,会将指令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对其进行编码和调制。
编码和调制的目的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红外信号。
3. 发射红外信号:编码和调制之后,红外发射二极管会根据信号的高低电平产生相应的红外光波。
红外信号的频率通常在30kHz至60kHz之间。
4.传输和接收:红外信号在空中传输,当它接近被控制的电子设备时,设备上的红外接收器会接收到信号。
5.译码和解调:被控制的电子设备中的红外接收器会对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译码和解调。
这些信号包含控制设备的指令。
6.设备响应:一旦接收到正确的红外指令,被控制的电子设备便会执行相应的操作,比如开启/关闭、音量调节或频道切换等。
红外遥控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线技术,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一种,其波长较长,无法被人眼所察觉。
通过以上的步骤,红
外遥控器能够将用户的指令通过红外信号传输到被控制的电子设备,从而实现远程控制的功能。
红外遥控方案红外遥控方案概述红外遥控方案是一种常用的无线遥控技术,可以实现通过红外线信号控制设备的操作。
该方案包含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两部分,分别负责发射和接收红外信号。
红外遥控方案广泛应用于家电、车载设备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优点红外遥控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 低成本:红外遥控技术成熟,相关组件价格较低。
2. 方便易用:红外遥控信号可以穿过一些遮挡物,操作设备时无需对准接收器。
3. 广泛应用:红外遥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视、音响、空调等家电以及车载设备等。
红外发射器红外发射器是红外遥控方案的核心部件之一,负责发射红外信号。
红外发射器由红外发射二极管和驱动电路组成。
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发射二极管是红外发射器的发射元件,它能够将电能转换为红外线信号。
红外发射二极管通常使用高速响应的红外发射二极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红外信号的发射。
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是红外发射器的控制部分,负责控制红外发射二极管的开关。
常见的驱动电路有多种形式,例如基于555定时器的驱动电路和基于微控制器的驱动电路。
驱动电路可以通过调整脉冲的频率和占空比来产生不同的红外信号。
红外接收器红外接收器是红外遥控方案的另一重要部件,负责接收红外信号并进行解码。
红外接收器由红外接收二极管、滤波电路和解码电路组成。
红外接收二极管红外接收二极管是红外接收器的接收元件,它能够将红外线信号转化为电能。
红外接收二极管通常使用高灵敏度的红外接收二极管。
滤波电路滤波电路是红外接收器的信号处理部分,用于滤除非红外信号和部分噪音。
滤波电路通常采用带通滤波器结构,可根据红外信号的频率范围进行调节。
解码电路解码电路是红外接收器的核心部分,负责对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解码。
不同厂商的设备使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因此解码电路需要针对具体的编码方式进行配置。
解码电路通常采用微控制器或专用解码芯片,将解码后的信号输出给设备的控制系统。
工作原理红外遥控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1. 红外发射器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红外发射二极管开关,发射红外信号。
红外遥控的原理
红外遥控是一种通过红外线传输信号进行远程控制的技术。
其原理基于红外线的特性和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一种,波长较长,无法被人眼直接看到。
红外线遥控器内部有一个红外发射器,它能够发射红外线信号。
红外线信号经过编码和调制以后,通过发射器被发送出去。
另一方面,红外接收器是红外遥控系统的关键部分。
它包含红外接收二极管,能够接收被发送的红外线信号。
当红外线信号照射到红外接收二极管上时,它会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遥控器主板上进行处理。
遥控器主板上的微处理器接收到红外接收器传来的电信号后,会进行解码和识别。
根据解码结果,主板就可以判断遥控器上的按键输入,并输出相应的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通过遥控器与电视机、音响等家电设备进行通信,实现对其进行遥控操作。
总之,红外遥控的原理是通过红外发射器发射编码后的红外线信号,再由红外接收器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通过遥控器主板进行处理和解码,最终实现对电器设备的遥控操作。
一、红外线概述1、什么是红外线(infrared ray)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
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
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
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界。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
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μm 之间。
特点:1、有热效应2、穿透云雾的能力强(波长较长,易于衍射)主要应用:医疗、高温杀菌,红外线夜视仪,监控设备,手机的红外口,宾馆的房门卡,汽车、电视机的遥控器、洗手池的红外感应二、红外线遥控技术简介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
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凋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
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最早用来控制电视的遥控器是美国一家叫Zenith 的电器公司(这家公司现在被LG 收购了),在1950年代发展出来的。
一开始是有线的。
1980年代,发送和接收红外线的半导体装置开发出来。
红外线遥控是利用近红外光传送遥控指令的,波长为0.76um~1.5um 。
用近红外作为遥控光源,是因为目前红外发射器件(红外发光管)与红外接收器件(光敏二极管、三极管及光电池)的发光与受光峰值波长一般为0.8um~0.94um ,在近红外光波段内,二者的光谱正好重合,能够很好地匹配,可以获得较高的传输效率及较高的可靠性。
红外遥控原理和制作方法红外遥控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特性进行无线通信,通过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实现对电器设备的控制。
红外遥控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遥控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
1. 遥控器:遥控器是红外遥控系统的控制中心,主要由按键、遥控电路和电源组成。
当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时,遥控电路会根据按键的编码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2. 红外发射器:红外发射器是将遥控信号转换成红外光信号的装置。
它由LED发射管、发射电路和电源组成。
当遥控电路发出控制信号时,发射电路会使LED发射管发出红外光信号。
3. 红外接收器:红外接收器是将红外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
它主要由光电二极管、接收电路和电源组成。
当红外光信号照射到光电二极管上时,接收电路会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给被控制的设备。
制作红外遥控的方法如下:1. 建立遥控电路:根据需要控制的设备,设计并建立相应的遥控电路。
遥控电路包括按键、编码器、遥控芯片等。
2. 选择合适的红外发射器:根据遥控电路的输出信号特性,选择合适的红外发射器。
通常使用红外LED发射管来发射红外信号。
3. 连接发射电路:将发射电路与遥控电路连接,确保能够正确发射红外信号。
发射电路通常由驱动芯片和发射LED组成。
4. 选择合适的红外接收器:根据需要接收红外信号的设备特性,选择合适的红外接收器。
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作为红外接收器。
5. 连接接收电路:将接收电路与被控制设备连接,确保能够正确接收红外信号并控制设备。
接收电路通常由解码器和驱动芯片组成。
6. 测试与调试:完成以上步骤后,进行测试与调试,确保遥控信号的正常发送和接收。
红外遥控器原理红外遥控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来传输信号以控制电子设备的装置。
它广泛应用于电视机、空调、音响等家用电器,也被用于车库门、电动窗帘等自动化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发射红外信号,被电子设备接收并执行相应的指令。
下面将详细介绍红外遥控器的原理。
首先,红外遥控器内部的核心部件是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
红外发射器是一种能够产生红外光的装置,当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时,红外发射器会发射特定频率的红外光信号。
这些信号是通过编码的方式发送的,不同的按钮对应不同的编码,以便接收器能够识别并执行相应的指令。
而红外接收器则是用来接收红外光信号的装置,它能够识别不同频率的红外光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送入电子设备的控制电路中。
其次,红外遥控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红外线的特性。
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电磁波,它在光谱中处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
由于人眼无法看到红外线,因此它被广泛用于遥控器中。
红外线能够穿透一些障碍物,如玻璃、塑料等,但不能穿透金属物体。
这就意味着,当我们使用遥控器时,不需要对准电子设备,只需要确保红外信号能够传播到设备的接收器处即可。
最后,红外遥控器的原理也涉及到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当我们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时,发射器会发送特定编码的红外光信号,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会将其解码成电信号,并送入电子设备的控制电路中。
控制电路会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执行相应的指令,比如调节电视的音量、切换频道等操作。
总之,红外遥控器的原理是基于红外线的特性,利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并通过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控制。
它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得我们能够随时随地控制各种电子设备,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红外遥控原理和制作方法一、引言红外遥控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红外遥控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二、红外遥控原理红外遥控原理基于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
遥控器发射器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会产生红外光信号,信号经过编码后发送给接收器。
接收器中的红外接收二极管会接收到红外光信号,并进行解码。
解码后的信号通过微处理器进行处理,最终转化为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设备的操作。
三、红外遥控制作方法1. 硬件设计制作红外遥控器的第一步是设计硬件。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接收二极管、编码解码芯片、微处理器等。
在电路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遥控器功能,选择合适的编码解码芯片和微处理器,并按照电路原理图进行连接。
2. 程序编写制作红外遥控器的第二步是编写程序。
根据遥控器功能需求,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
程序代码可以使用C、C++、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编写,通过对按键的扫描和编码解码的处理,将控制信号转化为红外光信号。
3. 硬件连接将硬件电路和程序进行连接。
将编写好的程序通过编程器下载到微处理器中,将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连接到电路中的相应位置。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4. 测试与调试完成硬件连接后,进行测试与调试。
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常,确保红外发射和接收二极管工作正常。
通过按下遥控器按键,检查接收器是否可以正确解码,并将信号转化为对应的控制信号。
四、红外遥控的应用红外遥控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电和电子设备中,例如电视、空调、DVD播放器等。
通过红外遥控器,用户可以方便地控制设备的开关、音量、频道等功能。
五、红外遥控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遥控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一些新型的红外遥控技术已经出现,例如基于无线网络的红外遥控技术,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此外,一些智能家居系统也开始使用红外遥控技术,实现对家中各种设备的集中管理。
六、结论红外遥控技术是一种常见且实用的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的远程控制。
红外遥控器原理红外遥控器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遥控电子设备,它可以通过使用红外线信号与目标设备进行通信,从而实现遥控对其进行操作。
一般情况下,红外遥控器可以用于电视、音响、机顶盒等电器设备的远程操作。
本文将会详细地阐述红外遥控的原理、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红外遥控的基本原理是采用红外光作为通信载体,通过以不同的编码方式将信号进行传输,实现遥控目标设备。
红外遥控器使用的编码方式可以是固定编码、学习编码和编码识别三种。
固定编码指的是遥控器和设备之间的编码是预先设置好的,一般情况下使用遥控器和设备品牌一致的固定编码方式。
而学习编码是指遥控器可以通过学习设备的编码来实现操作。
编码识别则是指一种技术,通过识别无线信号的编码格式来实现遥控目标设备。
红外遥控系统由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发送器和接收器。
发送器是指放置在遥控器内部的电路板,用于发送红外光信号;接收器是指放置在被遥控的设备中的电路板,用于接收红外光信号并转化为相应的控制信号。
在遥控器按下指令键时,发送器会产生一个包含特定编码的红外光信号。
这个信号会被发射出去,并被接收器接收后进行解码。
接收器先通过红外光探测器接收信号,然后将其传递到解码器进行解码,得到与编码相对应的指令信号。
然后控制器会将相应的指令发送到设备内部的电路板,使设备发生相应的控制操作。
三、红外遥控的使用方法1.使用红外遥控器前需要先将遥控器与设备进行配对。
通常情况下,这一过程是由遥控器中的按键自带的配对代码完成的。
2.当需要进行遥控操作时,准确地按下遥控器上所需操作的按键。
这就会产生对应的红外信号,通过空气中传输到设备接收器处,被设备内部电路板接收并执行相应指令。
一般红外遥控器都有一定的有效距离,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距离和方向的选择。
3.如若发生无法操作设备,请先检查遥控器电池是否正常,以及接收器处是否有遮挡物。
总结:红外遥控技术是现代家庭电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大大方便了人们控制电器设备。
红外遥控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家庭电器、电子产品,还被应用到了无人机、智能家居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红外遥控的设计与制作摘要:红外线遥控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由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组成。
本文以STC89C52单片机作为核心,综合应用了单片机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知识以及红外光的优点设计了8~10米可调红外遥控。
文章首先介绍了设计的背景和意义及红外遥控的基本原理,其次介绍本设计的各个硬件设计模块的原理,性能及电路和其软件控制程序,最后对设计的8~10米可调红外遥控进行电路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动作迅速,准确率高,达到设计任务要求。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线;发射;接收Design of 100-500 - m tunabl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Abstract: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is the use of wavelength for near infrared between 0.76 ~ 1.5 microns to transmit control signals. The commonly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ystem generally consist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of two parts. The design has used STC89C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 interrupt system, timer, counter, and the advantages of infrared light design 8~10 meters tunabl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sign background 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econdly introduces each module hardware design, performance, control circuit and software program, finally, the 8~10 - m tunabl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circuit has been simul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of fast operation, high accuracy and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nfrared ray; Launch; Receive.目录1 绪论 (1)1.1 红外概述 (1)1.2 红外遥控的功能与特点 (1)1.3 选择红外遥控的原因 (3)1.4 红外的简单发射接收原理 (3)2 设计方案论述 (4)2.1 设计目的与原理 (4)2.2 单片机红外遥控发射器设计原理 (4)2.3 单片机红外遥控接收器设计原理 (5)3 硬件电路设计 (6)3.1 单片机AT89C2051介绍 (6)3.1.1 简介 (6)3.1.2 引脚介绍 (6)3.2 红外线遥控电路设计 (9)3.2.1 信号发射电路 (9)3.2.2 信号接收电路 (12)3.3 CPU时钟电路 (14)3.4 独立式按键结构 (15)3.5 掉电保护与低电耗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1 低电耗的实现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2 掉电保护与低电耗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系统完整电路设计图 (16)3.6.1 红外发射电路图 (16)3.6.2 红外接收电路图 (16)4 系统软件设计 (17)4.1 遥控发射器程序设计 (17)4.2 遥控接收器程序设计 (19)5 总结 (21)6 附录程序 (22)6.1 遥控发射器程序 (22)6.2 遥控发射器程序 (28)7 参考文献 (32)8 致谢 (34)100-500米可调红外遥控的设计与制作1绪论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
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调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
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1.1红外概述从光学的角度而言,红外光是频率低于红色光的不可见光,在无线光谱的整个频率中占有很小一个频率段,波长为0.75—100微秒之间,其中0.75—3微秒之间的红外光称为近红外,3—30微秒之间的红外光称为中红外,30—100微秒之间的称为远红外。
红外光就其性质而言很简单,与普通光线的频率特性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由于任何有热量的物体均有能量产生,所以红外的利用非常广泛,而且不可取代,能否检测红外、能测到多少红外或者红外检测的技术是否可以应用于任何自然的或想象的场合是红外应用技术的关键。
当今红外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红外通信技术的应用,这个应用的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红外通信应用于计算机设备中,近几年的发展已经表现出其非常成熟的特性。
1.2红外遥控的功能与特点红外遥控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其相应的软件和硬件技术都已比较成熟。
它是把红外线作为载体的遥控方式。
由于红外线的波长远小于无线电波的波长,因此在采用红外遥控方式时,不会干扰其他电器的正常工作,也不会影商洛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响临近的无线电设备。
红外遥控是利用波长为0.76μm-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递控制信号的。
它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为不可见光,因此,对环境影响很小。
红外线的波长远小于无线电波的波长,所以,红外遥控不会干扰其它家用电器,也不会影响近邻的无线电设备。
2.红外线为不可见光,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全保卫装置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红外线遥控的遥控距离一般为几米至几十米或更远一点。
4.红外线遥控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抗干扰能力强,工作可靠性高等一系列优点,特别是室内遥控的优先遥控方式。
同时,由于采用红外线遥控器件时,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外围电路简单,因此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在技术上的主要优点是:1.无需专门申请特定频率的使用执照;2.具有移动通信设备所必需的体积小、功率低的特点;3.传输速率适合于家庭和办公室使用的网络;4.信号无干扰,传输准确度高;它的缺点是:由于它是一种视距传输技术,采用点到点的连接具有方向性,两个设备之间如果传输数据,中间就不能有阻挡物;而且通讯距离较短,此外红外LED不是一种十分耐用的器件。
100-500米可调红外遥控的设计与制作1.3选择红外遥控的原因无线遥控方式可分为无线电波式、声控式、超声波式和红外线式。
由于无线电式容易对其它电视机和无线电通讯设备造成干扰,而且,系统本身的抗干扰性能也很差,误动作多,所以未能大量使用。
超声波式频带较窄,易受噪声干扰,系统抗干扰能力差以及声控式识别正确率低,难度大而未能大量采用。
红外遥控方式是以红外线作为载体来传送控制信息的,同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单片机的出现,催生了数字编码方式的红外遥控系统的快速发展。
另外红外遥控具有很多的优点,例如红外线发射装置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遥控发射器易于小型化且价格低廉;采用数字信号编码和二次调制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多路信息的控制,增加遥控功能,提高信号传输的抗干扰性,减少误动作,而且功率消耗低;红外线不会向室外泄露,不会产生信号串扰;反应速度快、传输效率高、工作稳定可靠等。
所以现在很多无线遥控方式都采用红外遥控方式。
1.4红外的简单发射接收原理红外的简单发射接收原理如图1-1所示。
其中发射电路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经过调制的红外光波,如图1-1(a)所示;接收电路由红外接收二极管三极管或硅光电池组成,它们将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光波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再送放大器处理还原成信号,如图1-1(b)所示。
(a)红外发射(b)红外接收商洛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图1-1 红外的简单发射接收原理2设计方案论述2.1设计目的与原理目前市场上一般采用的遥控编码及解码集成电路。
此方案具有制作简单、容易等特点,但由于功能键数及功能受到特定的限制,只适合用某一专用电器产品的应用,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而采用单片机进行遥控系统的应用设计,具有编程灵活多样、操作码个数可随意设定等优点。
本单片机遥控应用系统采用红外线发射频率的不同,来识别不同的遥控功能。
当我们按下某一个按键的时候,由单片机识别出该按键后,由CPU向接有红外发射管的端口发射一定频率的脉冲,该脉冲与38KHz左右的载波脉冲进行调制,然后将已调制的脉冲进行缓冲放大,激励红外发光二极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使得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一定频率的红外线,当接收控制系统接收到该红外光后,由单片机内定时/计数器得到该红外光的频率,然后将该频率送往CPU,由CPU对该信号进行反编码,识别出控制信号,从而对控制电路实施控制功能,完成整个遥控功能。
2.2单片机红外遥控发射器设计原理单片机红外遥控发射器主要有单片机、键盘、红外管发射电路以及单片机的一些电源、复位、震荡子电路组成。
当遥控器的某一按键被按下以后,单片机进入工作状态,查询键盘按下的是哪一个按键,当确认按键后,控制软件启动定时器T0、T1,T0作为发射时间控制器,T1作为红外线发射频率控制器,T1定时溢出时中断程序使红外管接口电平反转一次,写入定时器的初值不同,在输出端口就得到不同的发射频率。
T0定时溢出时中断程序关闭T1定时器,停止红外线发射。
其设计原理框图如图2-1。
100-500米可调红外遥控的设计与制作图2-1 单片机遥控发射器设计原理图2.3 单片机红外遥控接收器设计原理单片机红外遥控接收器主要有单片机、红外遥控接收电路、LED 灯控制电路以及单片机的一些外围电路组成。
利用单片机中的T1作为计数时间控制器。
当电路中红外接收管接收到第一个红外脉冲时,外部中断1被触发,启动定时器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