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工程技术与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931.50 KB
- 文档页数:58
沼气生产工艺操作流程沼气生产工艺操作流程沼气生产工艺流程图沼气发酵基本原理沼气发酵又称为厌氧消化,是指有机物质(如人畜家禽粪便、秸秆、杂草等)在一定的水分、温度和厌氧条件下,通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功能不同的各类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最终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混合性气体(沼气)的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
沼气发酵过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液化阶段、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沼气发酵过程的液化阶段用作沼气发酵原料的有机物种类繁多,如禽畜粪便、作物秸秆、食品加工废物和废水,以及酒精废料等,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蛋白质和脂类。
其中多糖类物质是发酵原料的主要成分,它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
这些复杂有机物大多数在水中不能溶解,必须首先被发酵细菌所分泌的胞外酶水解为可溶性糖、肽、氨基酸和脂肪酸后,才能被微生物所吸收利用。
发酵性细菌将上述可溶性物质吸收进入细胞后,经过发酵作用将它们转化为乙酸、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类及一定量的氢、二氧化碳。
在沼气发酵测定过程中,发酵液中的乙酸、丙酸、丁酸总量称为中挥发酸(TVA)。
蛋白质类物质被发酵性细菌分解为氨基酸,又可被细菌合成细胞物质而加以利用,多余时也可以进一步被分解生成脂肪酸、氨和硫化氢等。
蛋白质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沼气中氨及硫化氢的含量,而氨基酸分解时所生成的有机酸类,则可继续转化而生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水。
脂类物质在细菌脂肪酶的作用下,首先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可进一步按糖代谢途径被分解,脂肪酸则进一步被微生物分解为多个乙酸。
沼气发酵过程的产酸阶段(1)产氢产乙酸菌发酵性细菌将复杂有机物分解发酵所产生的有机酸和醇类,除甲酸、乙酸和甲醇外,均不能被产甲烷菌所利用,必须由产氢产乙酸菌将其分解转化为乙酸、氢和二氧化碳。
(2)耗氢产乙酸菌耗氢产乙酸菌也称同型乙酸菌,这是一类既能自养生活能异养生活的混合营养型细菌。
它们既能利用H2+CO2生成乙酸,也能代谢产生乙酸。
通过上述微生物的活动,各种复杂有机物可生成有机酸和H2/CO2等。
Y a n g z h i j i s h u从现阶段我国的奶牛养殖场发展情况来看,因为经济和技术等相关方面的原因,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有效处理好奶牛养殖场的粪污问题,而此类问题对于奶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会造成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奶牛养殖场粪污处理沼气工程建立背景新形势下,规模化奶牛场粪污治理工程应以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为目标,以养殖场粪污为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快速率地开发粪水资源,有效地处理好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污水,减少并消除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经过调研,当前针对规模奶牛场的粪污进行切实有效的清理,具体的方式主要包括人工清粪、刮板清粪、水冲清粪、拖拉机铲车清粪、吸粪车清粪等,处理模式主要有“种养一体处理模式”“沼气工程模式”“循环利用模式”“污水纳管模式”和“有机肥模式”,粪污的最终出口能够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形式,真正意义上有效实现粪污的还田,充分利用粪污资源,对其进行二次利用。
随着新建的大型规模奶牛场规模和数量的日益增多,在针对粪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沼气工程技术,切实有效的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有针对性的选择某市的沼气工程的规模奶牛场作为具体的案例,希望能够为切实有效的进行奶牛场粪污处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该奶牛场的基本情况简介该奶牛场占地面积731亩,总建筑面积约70000㎡。
符合防疫要求,建有4个区域:1个生产区、1个办公生活区、1个饲料储藏区(含后勤供应区)和1个粪污处理区。
生产区包括犊牛舍、育成牛及成母牛舍、饲喂棚、产房、挤奶厅。
采用高强度钢结构标准牛舍,自由卧栏;引进国际先进的并列式挤奶机,TMR 采用集中配送饲喂方式。
奶牛常年存栏量5000头,其中成母牛2900头,后备牛2100头。
相对来讲,该奶牛场的奶牛粪污排放量是比较大的,所以要针对巨大的粪污量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有效实现二次利用,应用沼气工程模式能够使其呈现出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大中型沼气工程工艺课件 (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沼气工程成为了近年来热门的能源项目之一。
在这个趋势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中型沼气工程工艺课件,学习其原理和运作流程。
大中型沼气工程工艺课件是一份系统介绍沼气工程的教育课程,在众多相关课程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大中型沼气工程工艺课件。
一、基本概念大中型沼气工程工艺课件首先介绍的是沼气的基本概念,包括沼气的组成、原理和特点等。
同时,课件也会详细介绍沼气工程中所用到的设备和工艺流程。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沼气工程的原理和运作流程。
二、工艺流程在基本概念介绍之后,大中型沼气工程工艺课件会详细介绍沼气工程的工艺流程,包括储气罐的建设、原料的投入、发酵过程中的控制和沼渣的处理等。
通过学习工艺流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沼气工程的运作方式和操作技能。
三、设备介绍大中型沼气工程工艺课件还会介绍沼气工程中所用到的设备。
通过介绍设备的类型、作用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设备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为保证沼气工程的正常运转提供基础知识。
四、应用前景最后,大中型沼气工程工艺课件还会介绍沼气工程的应用前景。
当前,沼气工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甚至被认为是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不仅能够开阔思路,而且可以扩展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
总体来说,大中型沼气工程工艺课件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资源。
通过学习这份课件,可以全面了解沼气工程的各个方面,提高沼气工程的应用辨识度、增强实践应用能力等,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和产业技能提高。
2023-11-06•沼气工程概述•大中型沼气工程核心技术•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要素•大中型沼气工程管理模式•大中型沼气工程应用领域及案例分析目•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前景与挑战录01沼气工程概述沼气概念沼气是一种由生物质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通常被称为生物燃气。
沼气特点沼气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特点,它可以替代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热值。
沼气概念及特点沼气工程是指利用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产生沼气,同时产生有机肥料和浓缩的残渣等副产品的工程。
沼气工程定义根据规模和用途,沼气工程可分为大中型和分散型两类。
大中型沼气工程通常用于大规模的农业废弃物处理和城市垃圾处理,而分散型沼气工程则适用于小规模的农业废弃物处理和家庭使用。
沼气工程分类沼气工程定义及分类沼气工程发展现状及意义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推动,我国沼气工程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沼气生产国之一,拥有大量的沼气工程。
发展意义发展沼气工程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问题;其次,它可以替代传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再次,它可以促进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最后,它可以提供清洁的能源供应,提高能源安全性。
02大中型沼气工程核心技术厌氧发酵类型根据进料方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厌氧发酵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高温厌氧发酵、中温厌氧发酵、低温厌氧发酵等。
厌氧发酵原理厌氧发酵是一种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并产生沼气的过程。
该过程主要包括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和甲烷化四个阶段。
厌氧发酵装置厌氧发酵装置主要包括进料装置、消化器、沼气柜和净化装置等。
其中,消化器是核心部分,用于分解有机物并产生沼气。
厌氧发酵技术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生物质能转化原理01生物质能转化是指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沼气、肥料等的过程。
集中供气沼气工程技术及配套设备一、沼气发酵工艺类型目前,已经开发出的厌氧沼气发酵工艺技术类型很多,但就技术成熟、投资费用管理方便等方面来看,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四类,即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技术(CSTR),升流式固体消化技术(USR),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消化技术(UASB)和污泥床滤器(UBF)。
分别介绍如下:1、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技术(CSTR)该工艺主体设施为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反应器(CSTR),该类型反应器对粪污中的固体浓度大小没有严格要求,可以是低浓度发酵(3%以下),也可以是高浓度发酵(8%以上),是目前沼气工程建设最常用的工艺技术之一。
整套工艺以CSTR发酵罐为主体设施,配套原料收集池、酸化罐、储气罐、脱硫脱水净化装置等附属装备,组成一整套CSTR发酵工艺技术。
CSTR发酵罐内采用机械搅拌和加温技术,使发酵物料均质和发酵温度稳定,这是沼气发酵工艺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通过搅拌和加温,可使发酵速率和产气率大大提高,提高装置利用率,保证整套工艺正常运转。
另一方面,该工艺非常适合于高浓度物料发酵,传质和传热效果好,原料利用率高。
因此,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技术(CSTR)是目前沼气工程普遍采用的主要工艺之一,其主要特点如下:不受发酵浓度限制,便于管理,启动快,运行费用低,非常适合于以产沼气能源为主,周围有使用沼渣、沼液有机肥条件的地区。
该工艺已在全国多处应用,产气效果好、运行稳定,将会成为我国沼气工程建设的首选工艺。
2、升流式固体消化技术(USR)该工艺主体设施为升流式固体反应器(USR),该类型反应器是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高固体原料发酵的反应器。
发酵原料从底部配水系统进入反应器内,依靠进料和产气的上升动力按一定的速度向上流经含有高浓度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床时,使原料得到快速消化产生沼气。
未消化的生物质固体颗粒和沼气发酵微生物靠自然沉降滞留于反应器内,上清液从反应器上部溢出,这样可以得到比水力滞留期高得多的固体滞留期(SRT)和微生物滞留期 (MRT),从而提高了固体有机物的分解率和反应器的利用效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ny-t-1220.2-20XX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篇一:小型沼气工程技术规范db51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xxx-20xx小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初稿)20xx—x—x发布20xx—x—x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Ⅲ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15预处理设施运行与维护................................................................................................16厌氧发酵装置运行与维护................................................................................................37沼液储存池运行与维护...................................................................................................48沼气净化与储存运行与维护 (4)9.增温装置运行管理......................................................................................................410沼气控制房管理 (5)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xx标准规定编制。
沼气工程工艺技术方案建设单位:建设地点: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目录摘要.................................................. I 1 项目概况................................................ IV 1.1项目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司大型沼气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承担单位 ........................................... V 1.3建设地点 ............................................... V 1.4建设年限 ............................................... V1.5工程占地 ............................................... V2 建设内容................................................. V 2.1建设规模............................................... V2.2主要设施............................................... V3 设计目标................................................. V 3.1处理指标............................................... V 3.2技术指标............................................... V3.3经济指标.............................................. V I4 工艺流程................................................ VI5 资金筹措方式............................................ VI6 预算说明................................................ VI 第1章概述. (7)1.1标准化设备设计理念 (7)1.2工程背景 (7)1.3工程投资范围 (7)1.4粪污处理后去向 (7)第2章编制依据 (8)2.1 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8)2.2 相关规范与标准 (9)2.3.其他依据 (9)第3章编制原则 (9)3.1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和适应性原则 (9)3.2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10)3.3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 (10)第4章工艺技术方案选择 (11)4.1国内外发展现状 (11)4.2厌氧储气一体化发酵设备的优势 (12)4.3工艺技术选择 (13)第5章结构设计 (15)第6章建筑设计 (16)6.1 总体布臵 (16)6.2平面布臵 (18)6.3单元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见的几种大中型沼气工程工艺流程设计介绍沼气是有机物质在一定温度、湿度以及厌氧(缺氧)的条件下发酵,通过特殊的微生物的作用分解生成的产物。
沼气工程按照发酵装置的容积大小和日产气量的多少,分为小型、中型、大型沼气工程。
如表1所示,单体发酵容积≥50m3,或多个单体发酵容积之和≥50m3,或日产气量≥50m3的为中型沼气工程;单体发酵容积之和>500m3,或多个单体发酵容积之和大于1000m3,或日产气量大于1000m3的,即为大型沼气工程。
如把中型和大型沼气工程放到一起介绍,称之为大中型沼气工程。
一、沼气工程设计目标为规模化、规范化建设沼气工程,首先要明确工程最终达到的目标。
主要有三个类型:1、以生产沼气和利用沼气为目标;2、以达到环境保护要求,使排水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为目标;3、前两个目标的结合,对沼气、沼渣和沼液进行综合利用,实现生态环境建设。
二、沼气工程流程设计沼气工程工艺流程设计是工程设计的核心,需根据资金投入情况、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处理原料、所处理物料的水质水量情况确定。
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预处理——沼气发酵——后处理等几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很多内容。
本文将介绍3种典型的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工艺设计流程。
1、液体酒糟沼气发酵工艺液体酒糟高温发酵工艺是利用从酒精蒸馏塔排出具有80~90℃的糟液,通过沉砂池将酒糟中碎石沉淀分离,并进行适当的冷却。
沼气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53~56℃,所以要将高温糟液先冷却到60℃左右,再进入消化器发酵。
以某酒精厂的沼气工程为例。
工厂年产酒精5万t,丙酮、丁醇5000t,白酒1万多t,日排放废糟液2700t,年排放量达80万t以上。
沼气工程日产沼气4万m3,除供给2万户家庭炊事燃气外,还供本厂职工食堂和锅炉作燃料,部分还作为工业原料。
图2、某酒精厂沼气发酵工艺流程糟液进料浓度为CODCr5万mg/L,厌氧处理后,排放浓度为CODCr8000mg/L,去除率为84%;BOD(即原料中的有机物含量用生物耗氧量来表示)由2.5万mg/L降至2300mg/L,去除率90.8%;PH值由4.2升至7.2~7.5;悬浮物由2万mg/L降至700mg/L,去除率96.5%。
沼气池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一、池坑放线沼气池池坑开挖时,首先要按设计池身尺寸定位放线,放线尺寸为:池身外包尺寸+2倍池身操作现场尺寸+2倍放坡尺寸。
其中,关于放坡尺寸,可根据不同土质确定挖方最大坡度:当土层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在无地下水时,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基坑,可分别确定边坡坡度(高:宽)为--砂土1:1,亚砂土1:0.67,干黄土1:0.25。
在实际应用中,砂质较多的应加大边坡坡度,如遇地下水时,也要求放大坡坡度。
当所要求的坡度较大而又限于场地位置时,要注意土方的开挖对邻近房屋基础的影响,必要时应使用临时支撑。
当放位灰线划定后,在线外四角离线约1m处打钉4根定位木桩,作为沼气池施工时的控制桩。
在对角木桩间拉上联线,其交点作为沼气池的中心。
沼气池尺寸一中线卦线为基准,施工时随时校验。
二、池坑开挖沼气池均采用地下埋式,沼气池土方工程采用大开挖的施工工艺。
首先,确定好正负零的高度。
池坑深度按设计图确定,即沼气池的池顶与出料口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并高出地面10厘米。
进料口超高地面2厘米,如果挖得过深使沼气池低于地平面,影响配套使用,挖得过浅使沼气池突出地面。
为了便于安放建池模具或利用砖模浇筑池体,减少材料损耗,池坑要规圆上下垂直。
对于土质良好的地区坑壁可挖直,取土时由中间向四周开挖,开挖至坑壁时留有一定余地,然后按定位桩找出中心点,并钉一固定的木桩,用一条绳的一端固定在中心点的木桩上,绳的另一端拴上一把小把锄,使锄刀到中心点的长度等于池的半径加上墙厚度6厘米划圆,刮掉阻碍通道的砂土,边挖边修整池坑,直到设计深度为止。
池坑挖好后马上将池底修成锅底形状;由锅底中心至水压间底部挖一条U形浅槽,下返坡度5%。
对于土质松散的地方,地面以下8 0厘米应放坡取土,坡度大小要看土质松散程度而定,以坑壁不坍塌为原则,同时挖好进、出料口坑。
如有地下水出现,池底要挖集水坑,以便排水,基坑周边余土离坑边应在2米以外,除留做回填土以外的多余土方完全运出现场。
秸秆沼气工程关键工艺及操作注意事项介绍沼气作为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已成为新农村能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同时,秸秆制沼气还具有沼气池建设成本低,发酵原料分布广,产气潜力大、周期长,综合效益好等优点。
发展秸秆沼气工程,还能够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秸秆沼气工程的关键工艺1、户用沼气池的改进为适应以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发酵工艺及运行管理的特别要求,必须对容积为6~10m3的圆筒形沼气池、预制混凝土板装配沼气池、椭球形沼气池等3种池型进行适当的改进。
主要措施有:①所有沼气池应该按照国家标准,必须设置天窗口和活动盖。
②进料管要加粗,设置为“Y”型管,短管分别与厕所、猪圈连通,长管为秸秆专用进料通道,其内径不得小于300mm。
③出料口由圆形改为带有台阶的长方形,采用底层出料建造形式,并设置2~3级踏步,以便于出料操作。
④在沼气池拱部设置回流管等搅拌装置。
同时,为了日常下批量进料的酸化预处理以及暂存日常沼液,在进料口旁设置0.2~0.3m3的预处理池,要求所有沼气用户每3~5天强回流1次。
这样,不仅可以加快产气,还可以很好地解决沼气池上层原料结壳的问题。
2、秸秆原料的预处理对秸秆进行预处理是提高秸秆利用率和产气率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成为目前秸秆沼气利用研究的重要内容。
3、秸秆备料6m3沼气池秸秆用量为300kg,8m3沼气池秸秆用量为400kg,10m3沼气池秸秆用量为500kg。
秸秆的投池量要达到或略超过批量投料量,剩余堆沤好的秸秆可摊晒晾干后收藏,用于今后补料。
4、秸秆处理核心是利用秸秆预处理复合菌剂对秸秆进行入池前处理。
通过秸秆预处理复合菌剂,破坏秸秆表面的蜡质层,加强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分解,使秸秆柔软、疏松、便于厌氧微生物利用,解决以前沼气池利用秸秆所造成的启动慢、分解率较低等难题。
5、混料入池将堆沤好的秸秆趁热直接由天窗口加入,同时加入10kg碳酸氢铵和接种物1500kg。
为保证加入均匀,应先进一步分秸秆,再进一部分接种物,如此反复直至进完为止。
沼气工程技术与工艺1. 引言沼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通过传统的沼气工程技术和工艺可以从有机废料中产生。
沼气主要由甲烷和二氧化碳组成,是一种优质的燃料。
在农村地区,沼气被广泛应用于家庭烹饪、照明以及热水供应等方面。
同时,沼气工程技术和工艺也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2. 沼气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沼气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发酵分解有机废料产生甲烷气体。
该过程主要采用厌氧发酵的方式进行。
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废料预处理:将有机废料进行粉碎和搅拌,以增加表面积,提高发酵效率。
•发酵池设计:发酵池的设计需要考虑温度控制、气体收集、搅拌等因素,保证发酵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发酵菌种的添加:适当的细菌种类的添加可以加速发酵过程,并提高甲烷产率。
•沼气收集和利用:通过管道将产生的沼气收集起来,并进行净化和储存,以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
3. 沼气工艺的分类沼气工艺可以分为传统工艺和先进工艺。
3.1 传统工艺传统的沼气工艺主要包括家庭式沼气池、地沼气池和大型沼气池。
家庭式沼气池适用于农村家庭,可直接利用厨余废料等进行沼气发酵。
地沼气池适用于农村农场,可利用农业废料和畜禽粪便等进行沼气发酵。
大型沼气池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等大规模产气项目。
传统沼气工艺的优点是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投资成本低,但也存在发酵周期长、沼气产量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3.2 先进工艺先进的沼气工艺主要包括高效沼气工艺和膜分离沼气工艺。
高效沼气工艺通过改进发酵池结构和新增工艺设备等手段,提高沼气产量和发酵效率。
膜分离沼气工艺则采用膜分离技术将沼气中的杂质分离出来,提高沼气的纯度和利用价值。
先进沼气工艺的优点是沼气产量高、发酵效率高、环保性好,但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投资成本。
4. 沼气工程技术和工艺的应用沼气工程技术和工艺广泛应用于农村地区、畜禽养殖场和污水处理厂等地方。
在农村地区,沼气被用于家庭烹饪、照明、热水供应等方面,显著提高了生活品质。
沼气工程施工方案图纸一、工程概述沼气工程是在农村地区以农业有机废弃物作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产生沼气,再进行净化利用的工程。
沼气工程施工包括发酵池、沼气收集系统、净化系统、利用系统等部分。
二、施工准备工作1. 绘制施工图纸,包括设备、管道、电气等部分。
2. 采购和检查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3. 制定施工计划,明确施工分期、分批、分项和工序。
4. 组织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5. 确定工地布置方案,包括场地平整、材料摆放、设备就位等。
6. 召开施工组织会议,明确任务分工及施工要求。
三、发酵池施工1. 场地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对发酵池场地进行平整、排水等工作。
2. 基础施工:进行场地勘测、基坑开挖、基础浇筑等工作。
3. 水泥罐体施工:根据设计图纸,对水泥罐体进行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作。
4. 发酵罐安装:将发酵罐运至现场,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吊装、焊接、安装等工作。
5. 发酵罐防水处理:对发酵罐进行防水处理,确保发酵过程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6. 发酵罐保温处理:进行发酵罐保温处理,提高发酵效率。
7. 发酵罐设备安装:对发酵罐内的搅拌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设备进行安装。
8. 发酵罐配管安装:对发酵罐的供水、排水、气体收集等配管进行安装。
9. 发酵罐电气设备安装:对发酵罐的电气设备进行布线、安装、调试等工作。
10. 发酵罐通风系统安装:对发酵罐的通风系统进行安装,确保发酵过程能够正常进行。
四、沼气收集系统施工1. 沼气管道敷设:根据设计要求,对沼气管道进行敷设、焊接、防腐处理等工作。
2. 沼气收集井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对沼气收集井进行挖掘、管道安装、井盖安装等工作。
3. 沼气收集设备安装:对沼气收集设备进行安装,包括沼气收集罐、沼气泵、沼气流量计等。
4. 沼气管道连接及调试:对沼气管道进行连接、调试,确保管道畅通、无渗漏。
五、净化系统施工1. 沼气净化设备安装:对沼气净化设备进行安装,包括沼气除硫设备、沼气脱水设备等。
沼气技术经验总结一、建池技术搞好沼气建设,主要有七大工序:一是选址划线。
建设沼气的场地要选择背风向阳,座北朝南无高大建筑物,大树等障碍物遮蔽,土质坚实的场地做为修建沼气池的场地;二是定桩放线。
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图纸尺寸要求划好开挖线,放线后要求农户取土挖池修复土胎模,备料:要求农户准备3方水洗沙(泥沙含量<3%=,方石子(直径2-3cm);三是支模箍池。
我县今年以来全部采用砖模箍池混凝土浇筑。
当农户挖好池、备好料后,技工要及时支模箍池,箍池时要求农户投劳5-6人,协助技工和浆灌浆浇捣。
一般8m3沼气池,先打池底(锅底形)后平1砖立9砖浇筑成圆柱体1米高,箍圆拱形池顶11-12旋砖,混凝土抹拱最薄处6厘米厚,再铺一层塑料膜后回填土。
然后支上口钢模浇筑池口。
在准备充分的条件下,箍池这一工序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四是卸模粉刷。
沼气池的粉刷工艺是所建沼池能不能启动运行的关键性工序。
为保证质量,粉刷必须严格实行“三灰四浆一剂”八道工序,尤其要注意池底与池墙,池墙顶与拱部等相交接处的粉刷密封;五是试水试压。
粉刷密封后的沼气池必须试水试压,通过灌满水,24小时内观察不渗漏,试气不漏气者视为合格,尚可进行使用;六是装料封口。
原料入池前,必须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由于沼气生产是在密闭条件下经过厌氧发酵过程获得,所以对原料必须预处理,将准备好的原料(一般第一次装料8m3沼气池需3托车)洒水堆沤;堆沤时加水量以料堆下不渗出水为宜,后覆盖塑膜,当气温在15℃左右堆沤5-7天,气温在20℃左右堆沤3-5天,看到堆沤的原料发出白毛,冒出青气后倒入池内,在加30℃-40℃温水,然后搅拌均匀,及时加盖封口(用红胶泥封口),通过以上处理,2-3天就可以产沼气了;例如嘴头村会计雍文廷家装料后3天启动,xxx 乡xx村头天装料封口,第2天就启动了。
七是启动运行。
沼气生产,最根本的是产生沼气的原料有无丰富的沼气微生物,所以原料配比、接种物的多少是沼气能否启动运行的关键技术环节,一般地说,沼气发酵时的碳氮比为25-30:1,以猪粪、牛粪为主要原料启动时加入20%的接种物,如老沼池中的悬浮污泥,河流湖泊底层的沼渣,坑塘污泥和积水粪炕的粪肥都可以作为接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