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外贸易的最新政策
- 格式:docx
- 大小:20.47 KB
- 文档页数:9
俄罗斯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俄罗斯对外贸易政策也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俄罗斯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对俄罗斯经济和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
1. 贸易依赖度的下降过去几十年中,俄罗斯一直依赖能源出口为主要经济支柱,对欧洲市场的贸易依赖度极高。
然而,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和欧洲经济的不稳定,俄罗斯逐渐意识到对外贸易依赖度过高的风险。
因此,俄罗斯开始调整其对外贸易政策,寻求多元化经济发展的途径。
2. 拓展新兴市场合作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贸易伙伴,俄罗斯开始积极拓展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
例如,俄罗斯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了中国的重要能源供应国。
此外,俄罗斯还与巴西、印度等国家加强了经贸合作。
这种拓展新兴市场合作的举措,有助于俄罗斯降低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度,增加对外贸易的稳定性。
3. 促进本地化产业为了减少进口依赖和提升本土产业竞争力,俄罗斯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措施,促进本地化产业发展。
例如,通过减少关税和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外国企业在俄罗斯设立生产基地,从而实现生产本地化,增加就业机会。
这种政策的变化有助于俄罗斯提升本土产业的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4. 数字经济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俄罗斯政府开始把数字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加大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数字经济的壮大。
同时,俄罗斯也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提升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5. 地缘政治的影响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拥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和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
因此,地缘政治因素对俄罗斯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由于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紧张,俄罗斯转向东方市场的趋势日益明显。
同时,俄罗斯也积极参与欧亚经济联盟等地区贸易组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
浅析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及发展趋势刘桂玲一俄罗斯自1992年开始调整对外政策,提出“双头鹰外交”,1993年4月“俄对外政策基本构想”出台,1994年“车臣事件”后俄外交趋于强硬。
今年以来俄外交政策又有新调整,其主要特点是:以西方为重点、东西方兼顾的双头鹰战略虽未改变,但总体外交更加突出“借东制西”;争取世界大国地位的总目标未变,但强硬和灵活策略的运用更加适度,外交上的被动状态逐渐转为主动,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与美国争影响争地位已成为一种趋势。
(一)对西方态度趋硬,抗争多于妥协。
“车臣事件”后,俄面对西方的强大压力,调整了对西方战略,由被迫充当西方“小伙伴”转为力争与美国“平等参与世界事务”。
在涉及俄国家和安全利益问题上,敢于坚持自己的立场。
(1)在北约东扩问题上不让步。
俄美在未来欧洲安全模式问题上分歧严重。
俄欲构筑以独联体为依托,以欧安会为核心的欧洲安全体系;美国则主张建立以北约为中心,以美国为主导的欧洲安全框架,双方斗争激烈。
俄罗斯把北约东扩看成是西方对俄最大的战略威胁。
1995年5月31日,俄罗斯虽然与北约签署了《双边军事合作计划》和《定期公开磋商制度框架文件》,正式与北约建立了“和平伙伴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俄要归顺北约,而是一种战略调整。
为避免“陷入孤立”和“被排斥在未来欧洲安全新格局进程之外”,俄将签署《计划》、《框架文件》与反北约东扩脱钩。
在坚持反北约东扩立场的同时,谋求改造北约,使之由“军事集团”变为“政治组织”。
俄外长科济列夫在协议签字仪式上表示,“俄反对北约东扩的立场仍未改变”。
“北约东扩计划,既不符合俄罗斯国家安全利益,也不符合整个欧洲的安全利益”。
另外,俄外长还曾表示,“俄要参加的将是更新了的北约”。
(2)拒绝改变俄伊原子能计划。
今年1月8日,俄罗斯与伊朗签定了一项价值8亿美元的“联合开发核能源”合同。
美表示强烈反对,并以不出席5月9日在俄举行的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庆典相要挟。
俄罗斯对外贸易的特点及新趋势引言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对外贸易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
本文将探讨俄罗斯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新趋势,以便更好地了解俄罗斯经济的发展方向。
1.俄罗斯对外贸易的特点1.1资源优势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金属等。
这使得俄罗斯在世界贸易中具有竞争优势,尤其是在能源领域。
能源产品一直是俄罗斯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地缘优势俄罗斯地理位置独特,处于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对接两大市场。
这使得俄罗斯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枢纽,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多元化。
1.3对外债务减少俄罗斯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致力于减少外债,以加强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这使得俄罗斯对外贸易更加注重平衡和长期发展,而非依赖于债务。
2.俄罗斯对外贸易的新趋势2.1多元化市场俄罗斯正逐渐减少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并积极开拓其他市场,如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
这使得俄罗斯对外贸易更具有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2.2技术升级俄罗斯意识到技术创新对于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性,因此加大了对技术升级的投资。
俄罗斯正在推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的引进,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2.3电子商务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俄罗斯的电子商务市场持续增长。
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企业开始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对外贸易,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成本。
2.4区域合作的推动俄罗斯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以加强地区经济一体化,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例如,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俄罗斯与中国等国家加强了贸易合作。
结论俄罗斯对外贸易的特点包括资源优势、地缘优势以及对外债务减少。
同时,俄罗斯对外贸易面临的新趋势包括多元化市场、技术升级、电子商务的崛起和区域合作的推动。
了解这些特点和趋势对于把握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动向具有重要意义,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俄罗斯经济贸易法律法规1. 介绍俄罗斯经济贸易法律法规是指俄罗斯联邦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影响经济和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定。
这些法律法规的目的是规范和促进俄罗斯的经济活动,保护市场竞争,吸引外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对俄罗斯经济贸易法律法规进行详细介绍。
2. 俄罗斯贸易法律法规概览2.1 外国投资法•外国投资法是俄罗斯制定的法律,旨在鼓励和保护外国投资者在俄罗斯境内的投资活动。
该法律规定了外国投资者在俄罗斯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投资准入、投资保护、投资争议解决等方面。
2.2 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是俄罗斯对外商投资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该法律规定了外商投资者在俄罗斯的投资行为和权益保护,以及俄罗斯政府对外商投资进行的监管和管理制度。
2.3 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是俄罗斯限制垄断和保护市场竞争的法律法规。
该法律规定了反垄断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制定了反垄断政策和措施,禁止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和自由。
2.4 外汇管理法•外汇管理法是俄罗斯管理外汇交易和外汇市场的法律法规。
该法律规定了外汇交易的监管和管理制度,包括外汇市场的准入、外汇交易的方式和条件、外汇市场的监管机构等方面。
2.5 海关法•海关法是俄罗斯海关对进出口货物进行管理和监管的法律法规。
该法律规定了进出口货物的申报、清关、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等方面的规定,维护俄罗斯的国际贸易秩序和安全。
2.6 劳动法•劳动法是俄罗斯规定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该法律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劳动权益的保护、劳动争议的解决等方面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平稳运行。
2.7 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俄罗斯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该法律规定了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和侵权纠纷的解决等方面的规定,促进创新和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应用。
3. 俄罗斯经济贸易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影响俄罗斯经济贸易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俄罗斯的经济和贸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俄罗斯对外战略的调整ppt1 Ppt2 .2008年,俄格冲突和金融危机对俄罗斯对外政策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Ppt3俄格冲突体现了俄罗斯的强势崛起,表明实力复苏的俄罗斯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金融危机则对俄罗斯带来了多方位的冲击,暴露出俄罗斯复兴进程的脆弱性与不确定性。
俄罗斯就是在俄格冲突之际的冲动和亢奋与金融危机时的无奈与失落之间度过2008年的。
这种落差体现了俄罗斯内政、经济与外交之间的密切关联,展现了俄罗斯对外战略中的内在矛盾,也影响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
1. 俄罗斯国际战略观的变化20世纪,国际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地缘政治变化莫过于苏联的兴衰。
Ppt4俄罗斯人在苏联70年中实现了自己的光荣与梦想,而在苏联解体后则饱尝了失落与哀伤,这种巨大的反差在俄罗斯人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也聚集了奋发图强的强烈渴望。
经历了叶利钦时代的衰败之后,普京在八年时间里迅速使俄罗斯实现了政治由乱到治、经济由衰转兴、社会由危转安。
Ppt5八年间,俄罗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于2007年跃升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重回世界经济大国行列。
2008年,俄罗斯出台《2020年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成为“经济强国”的宏大目标:2015—2020年GDP进入世界五强,2020年人均GDP达3万美元,中产阶级超过居民人数一半,福利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Ppt6强势崛起使俄罗斯的国际战略观发生了重要变化。
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2007年出版的《2017年:俄罗斯面临的世界》认为,“尽管从中期看,美国仍将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将会下降”,“由于扮演‘世界警察’和建立由一国主导的全球霸权而产生的疲倦正困扰美国”。
在2008年6月的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梅德韦杰夫批评美国“侵略性的金融政策不仅导致企业亏损,而且使世界上大多数人变得更穷了”。
他强调“关于一个国家可以扮演全球政府角色的见解完全是幻想”,“现在的全球管理制度体系不适应当前的挑战”。
俄罗斯经济贸易法律法规
俄罗斯经济贸易法律法规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贸易政策、外国投资、税收、劳动法等方面。
下面是一些与俄罗斯经济贸易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
1. 俄罗斯联邦贸易法(Federal Law on Trade):该法规定了俄罗斯的贸易政策、贸易手段和贸易行为的规范,包括进出口、关税、贸易限制等内容。
2. 俄罗斯联邦外国投资法(Federal Law on Foreign Investment):该法规定了外国投资者在俄罗斯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投资审批、投资保护、外国投资限制等内容。
3. 俄罗斯联邦税法(Federal Tax Code):该法规定了俄罗斯的税收制度,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各类税种的征收标准和程序。
4. 俄罗斯联邦劳动法(Federal Labor Code):该法规定了俄罗斯的劳动关系制度,包括劳动合同、劳动时间、工资福利、劳动争议解决等内容。
5. 俄罗斯联邦竞争法(Federal Law on Competition):该法规定了俄罗斯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则,包括禁止垄断行为、禁止不正当竞争手段等。
此外,俄罗斯还有一系列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海关法规、国际贸易协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上述仅为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具体的内容和条款可能会有更新和变化,建议在
具体问题上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机构以获取最新的法律法规信息。
俄罗斯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倾向——以汽车工业保护为例侯铁建、王威2013-2-20 11:58:11 来源:《东北亚论坛》2011年第5期[摘要] 俄罗斯在汽车工业领域采取了长期和短期政策相结合的支持政策,其中带有显著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倾向。
作为一种鼓励创新的贸易政策,却在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中发挥作用,这是俄罗斯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和政府偏好相互作用的结果。
正确理解政策发挥作用的充要条件,正确认识保护和竞争的关系,才能够正确制定和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
俄罗斯的政策实践有着独特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战略性贸易政策;利润转移;寡头竞争;规模经济[中图分类号] F735.1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7411.2011.05.010[文章编号] 1003-7411(2011)05-0082-(10)[基金项目] 2009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俄罗斯创新型发展战略及对中俄经贸关系的影响问题研究”(09SJD790061) [作者简介] 侯铁建(1969-),男,黑龙江依安人,徐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王威(1980-),男,辽宁沈阳人,徐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徐州221116)启动经济转轨以来,经历20年的发展,正如别尔嘉耶夫所言的俄罗斯民族性格一样,俄罗斯在向世界彰显其取得成就的同时,其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依旧存在并且仍很突出,并有自我强化的倾向,这对俄罗斯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构成威胁。
为此,俄罗斯政府采取了短中长期的发展规划,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国内生产能力保护、整合利用外部资源和提升产业竞争力之间进行着动态的调整,当然国家利益的最大化目标是始终不变的,因此,其政策中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色彩愈加明显。
本文对俄罗斯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倾向问题进行一个初步的研究,包括如下几个内容:首先是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进行一个梳理,介绍其政策手段、实施条件和政策后果;其次,分析俄罗斯经济的特点,指出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可行性;第三,针对俄罗斯汽车工业长期发展战略和短期政府干预措施,分析战略政策实施的利益所在;最后,指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资借鉴的经验。
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刘小军1993年10月事件后,俄罗斯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以新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俄罗斯外交活动,是1994年外交界人士谈论的热门话题。
那么调整后的俄罗斯外交政策所贯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有三:把维护民族利益放在优先地位;把恢复大国作用放在突出地位;把巩固独联体国家关系放在重要地位。
一、把维护民族利益放在优先地位目前俄罗斯在处理国际问题时,采取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立场,只要有损于俄罗斯声誉,危害了俄的民族利益,都持反对态度。
强调在捍卫民族利益上不放弃坚定性,不放弃独立自主方针。
俄罗斯外交活动这一指导思想特别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一)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很少考虑意识形态。
俄罗斯领导人已认识到,由意识形态决定敌友关系是不稳定的,而本国的国家利益、安全态势、地缘政治处境所决定的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
调整后的俄罗斯对外政策,放弃意识形态色彩,首先考虑是不是符合俄罗斯本国利益。
例如虽然俄罗斯认为自己的意识形态已溶入西方体系,但在和平伙伴关系、波黑问题、北朝鲜核设施、伊拉克等问题上,其外交政策与西方大相径庭,甚至发生尖锐冲突。
而对它认为与自己意识形态不同的,如基本持原先意识形态观点的中亚国家,以及由原共产党人当政的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等国,则持支持态度。
又如在对中国关系方面,俄罗斯知道中国对俄的许多作法有不同意见,而且叶利钦对华政策的实质也是想把中国排除在参与处理世界事务的大国行列之外,叶利钦今年提出,以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为主体,取代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来处理国际事务的方案,就是他这一思想的暴露。
但考虑到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广阔的商品市场,两国贸易的互补性,以及地缘政治关系,俄罗斯仍把对华关系作为重点,积极倡导高层会晤,努力拓展经济交流领域并扩大规模。
(二)在双边交往中注重经济利益。
在处理当今国际事务时,能不能获取经济好处,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只要有经济利益可图,俄可以做到不惜代价,甚至放弃某些政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