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次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瘤的近期疗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7.82 KB
- 文档页数:3
二)普通放射治疗:普通放射治疗多年来一直是脑干胶质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有报告显示70~90%的患者在接受第一个疗程放疗后症状和体征可有明显好转,这称为“早期反应”,星形细胞瘤这种早期反应较明显,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可无此反应或反应轻微。
放疗对颅内压增高不明显,边界不清的弥散型实性肿瘤列为首选。
一般放疗剂量为50~55Gy。
有人认为低于50Gy疗效较差,高于55Gy发生放射性坏死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
放疗结束后大多数病人症状可缓解半年左右,但很少超过1年,仅1/5的病人缓解可超过2年[5]。
有人认为高级别者照射范围也应包括脊髓,我们认为照射剂量过大或脊髓也照射皆是没有必要甚至是有害的。
三)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治疗治疗脑干胶质瘤在近10年刚刚起步,全国各大医院伽玛刀中心林立,对于脑干胶质瘤的治疗方案、剂量,各大医院均无统一标准。
以前的治疗观念γ-刀属放射神经外科,仅仅用于立体定向单次治疗,要求瘤体大小一般限于3厘米以下,认为脑干胶质瘤不适合采用γ-刀治疗。
我中心总结2004年12月~2007年12月间伽玛刀治疗的57例脑干胶质瘤,总结伽玛刀分次治疗脑干胶质瘤安全有效,分次伽玛刀放射治疗不局限于小病灶,对弥漫型脑干胶质瘤同样有效。
具有疗程短、放射治疗反应轻、无严重并发症、有明显近期疗效的优点,有效地控制肿瘤复发,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尽可能延长病人生命。
由于脑干肿瘤一般放疗剂量为50~55Gy,伽玛刀分次治疗胶质瘤,尽量使伽玛刀治疗剂量达到普通放射治疗55~60 Gy。
伽玛刀治疗脑干胶质瘤的注意事项:①上头架要尽可能低,以保证桥脑、延髓、高位颈髓靶区在治疗范围以内,尽量缩小Z值,使病人治疗体位更舒适。
②低级别胶质瘤病灶强化不明显,给予flair序列扫描可清晰显示病灶,单纯增强脑MRI定位可能会使病灶漏治。
③尽量在矢冠3个序列定位图像上做计划设计,通过三维适形,制定与病灶靶区相吻合的治疗范围。
④尽量应用8mm、14mm准直器,减少使用18mm,尽可能缩小周围正常组织的无谓损伤。
咖玛刀治疗脑瘤效果,要辩证分析咖玛刀是治疗脑瘤的一种方法,效果不错,保证不出血、无感染、风险小,最适合那些位于脑部深处、靠近危险器官的脑瘤,但副作用也不小,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也常见。
伽玛刀并不是真正的手术刀,它是一个布满直准器的半球形头盔,头盔内能射出201条钴60高剂量的离子射线——伽玛射线。
它经过CT和磁共振等现代影像技术准确地定位于颅内某一部位,我们称之为“靶点”。
伽马刀治疗脑瘤的效果表现为:定位准确,误差常小于0.5毫米;每条伽玛射线剂量梯度极大,对组织几乎没有损伤。
但201条射线从不同位置聚集在一起可致死性地摧毁靶点组织。
它因功能尤如一把手术刀而得名,有无创伤、不需要全麻、不开颅、不出血和无颅内感染等优点,手术时间只需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
超级伽玛刀是利用放射性射线对患者病灶处进行照射来杀死癌变组织,这一先进的治疗方法通过一架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仪器得以实现。
伽玛刀治疗脑瘤有没有效?运用超级伽玛刀进行治疗,不出血、无感染、风险小,最适合那些位于脑部深处、靠近危险器官的脑瘤。
了解完效果,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副作用。
伽玛刀治疗脑瘤的副作用主要是放射性水肿,放射性水肿可以使用甘露醇脱水剂及激素治疗。
极少数患者伽玛刀治疗后数小时内会出现头晕、可能发生一过性头痛等放疗反应,经对症治疗可恢复。
其实伽玛刀治疗脑瘤的副作用并不多见,伽玛刀治疗后脑瘤患者一般无特殊不适,次日即可出院。
少数病人有轻度早期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经对症处理,一般很快可恢复。
当头皮剂量达到4GY的病人,术后1月紧靠治疗容积上面的头皮出现脱发。
3月后可恢复。
有少数病人,因肿瘤体积较大,瘤周水肿瘤较重或脑神经受损等因素,导致脑组织结构和功能迟发性反应,治疗后数月或数年出现脑细胞代谢障碍、放射性脑坏死、血脑屏障破坏及血液动力学改变。
γ刀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究γ刀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284例颅内肿瘤患者采用γ刀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段进行治疗,分析治疗结果。
结果所有受试者随访1~5年,平均随访(2.55±0.82)年。
284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237例(83.45%)。
胶质瘤Ⅰ级1年生存率100.00%(26/26);胶质瘤Ⅱ级1年生存率100.00%(35/35);胶质瘤Ⅲ级1年生存率77.50%(31/40);胶质瘤Ⅳ级1年生存率75.00%(24/32);垂体瘤1年生存率100.00%(40/40);脑膜瘤1年生存率82.86%(29/35);松果体区肿瘤1年生存率84.85%(28/33);听神经瘤1年生存率92.59%(25/27);其他肿瘤1年生存率81.25%(13/16)。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脑水肿75例(26.41%),其中Ⅰ度31例(41.33%)、Ⅱ度25例(33.33%)、Ⅲ度19例(25.33%);放射性颅神经功能障碍16例(5.63%);放射性脑组织坏死13例(4.58%)。
结论γ刀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较好。
【關键词】γ刀;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是指对颅内某一具有局限性的病灶靶区应用大剂量高能射线聚集后使其损毁,而病灶靶区外邻近正常组织则不受累及,与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类似,不仅能减少患者颅脑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及不良并发症发生风险,而且在颅内肿瘤治疗方面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1],良恶性颅脑占位性病变局可使用。
目前,临床上对于立体放疗中应用的γ刀治疗精度、应用剂量及最佳使用范围争议较多,需医师在掌握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情需求等相关情况综合判断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2,3]。
本次研究选择2011年4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84例颅内肿瘤患者,γ刀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段进行治疗,取得一定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全脑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脑转移瘤是指原发癌症向脑部转移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
脑转移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点和热点,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往往效果不佳,易导致病情复发和转移。
近年来,全脑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其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全脑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
一、全脑放疗全脑放疗是指将整个脑部作为治疗目标进行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治疗脑转移瘤、脑膜瘤、脑室扩大等疾病。
全脑放疗的主要作用是杀灭脑内的转移瘤细胞,减少病灶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传统的全脑放疗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正常脑组织的副作用大、疗效不彰等。
二、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是一种高精度放射外科治疗设备,能够在不开刀的情况下,通过极精确的放射束照射肿瘤,杀死肿瘤细胞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很小。
伽玛刀治疗可以精准地照射脑内多发性转移瘤病灶,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减轻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存期。
三、全脑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针对脑转移瘤的治疗,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了全脑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方案。
该方案将全脑放疗和伽玛刀治疗相结合,通过提高放疗的精准度和局部疗效,减少正常脑组织的合并损伤,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四、临床疗效评价在临床实践中,全脑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备受肯定。
一项发布于《癌症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全脑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可有效提高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结果显示,全脑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一治疗组。
患者的脑转移瘤病灶缩小明显,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有研究表明,全脑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脑转移瘤的生长,而且对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保护效果也非常显著。
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品质均得到改善,能够更好地进行工作和日常生活。
在治疗安全方面,全脑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并发症较少,毒副作用远低于传统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器官功能影响小,术后康复速度快。
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伽玛刀分次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作者:倪园园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第26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6.9摘要目的:分析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伽玛刀分次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脑胶质瘤患者50例,均采用伽玛刀分次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8.0%;术后回访6个月~3年,术后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2.0%、56.0%、28.0%。
结论:利用伽玛刀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分次治疗,可取得确切的治疗效果,保护正常脑组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伽玛刀;脑胶质瘤;分次治疗脑胶质瘤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主要是由大脑和脊髓的胶质细胞癌变所致。
在脑胶质瘤的常规治疗中以手术配合放化疗为主,但是手术治疗后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而术后的放射治疗受到耐受性的影响,治疗效果差,临床病死率较高。
在本次的研究中笔者将分析伽玛刀分次治疗对于脑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脑胶质瘤患者50例,患者入院后均经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脑胶质瘤。
其中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28~62岁,平均(40.3±5.0)岁;病程2~20个月,平均(10.2±2.0)个月;肿瘤直径1.0~5.5 cm,平均(3.2±1.0)cm。
治疗方法:患者均经伽玛刀分次治疗。
使用月亮神伽玛刀及TPS软件,低分级脑胶质瘤细胞边缘外放1 mm为GTV,高分级在病变周围外放2 mm是GTV。
分次剂量和分次原则均以40%~55%等剂量曲线为处方曲线,病变直径≤20 mm、21~30 mm、>30 mm的边缘剂量分别为18~20 Gy、15~17 Gy、12~14 Gy。
上述剂量均分3次给予,间隔时间5~7 d。
同时予以激素、利尿药物治疗,有癫痫发作者予以抗癫痫治疗。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WHO制定的实体瘤分类变化标准:①完全缓解(CR):病灶完全消失>4周;②部分缓解(PR):病灶缩小>50%,维持4周;③稳定(SD):病灶无变化;④进展(PD):病灶增加>25%或出现新发病灶。
伽玛刀治疗胶质瘤的近期效果分析张静华;苗丽;陈成雨【期刊名称】《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05(18)2【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级别的脑胶质瘤伽玛刀治疗后的近期效果。
方法自2 0 0 2年6月至2 0 0 4年8月对病理诊断明确的97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了伽玛刀治疗,随访6 6例,其中位于颞叶10例,额叶16例,顶叶11例,枕叶6例,丘脑9例,小脑6例,脑干5例,视交叉3例,体积在3~32cm3 之间,平均10 .38cm3 。
2 9例病人伽玛刀治疗前经开颅手术,大多数肿瘤的边缘剂量为12~16Gy(6~2 5Gy) ,相应的中心剂量为2 5~30Gy(14~5 5Gy)。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8.1个月(3~2 4个月) ,经MRI或CT复查,治疗后3~6个月,2 8.8%肿瘤体积减小,4 2 .4 %肿瘤停止生长,2 1.2 %肿瘤继续增大,死亡5例,占7.7%。
2 5 .8%患者肿瘤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19.7%的患者原来的瘤周水肿减轻或消失。
结论伽玛刀是治疗脑胶质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总页数】3页(P93-95)【关键词】伽玛刀;脑胶质瘤【作者】张静华;苗丽;陈成雨【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伽玛刀中心;深圳罗湖医院伽玛刀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相关文献】1.分次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瘤的近期疗效分析 [J], 付学海;石梅;肖锋;谭丽娜;蔡杰2.低分次伽玛刀治疗164例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估 [J], 姚建国;王志刚;彭维杰;黄鹏;陶云龙;余艳荣;张咏;刘丽瑜;;3.低分次伽玛刀治疗164例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估 [J], 姚建国;王志刚;彭维杰;黄鹏;陶云龙;余艳荣;张咏;刘丽瑜4.比较开颅脑胶质瘤切除术与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近期效果 [J], 周相军; 朱娜娜; 李浩5.观察分次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 [J], 罗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