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统筹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926.50 KB
- 文档页数:27
《统筹方法》同步练习1.《统筹方法》体裁_______,作者_________。
2.选出词义的解释有误的一项()A、临事而迷:遇到事情就糊涂。
引子:比喻引起正文的话或启发别人发言的话。
B、千头万绪:形容头绪很多。
就绪:事情安排妥当。
C、小题大做:比喻很认真地对待小问题,有赞赏的意思。
前提:事情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
D、错综复杂:纵横交错,十分复杂。
关键:比喻事情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窝了工:(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不无裨益:4.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本文作者举了什么样的例子?(2)默读文中所列三种方法。
思考: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3)为什么办法甲能省时呢?阅读下面的文段,并按要求回答5—7题。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它的实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怎样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壶茶喝。
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叶也有了。
怎么办?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这是小事,但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有用的方法来。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
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
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右边的箭头图来表示:箭头上的数字表示,这一行动所需要的时间,例如15表示从把水放在炉上到水开的时间是15分钟。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
13、《统筹方法》教学设计第一篇:13、《统筹方法》教学设计13、《统筹方法》教学设计南安市毓元中学林金朗【教材分析】《统筹方法》是语文版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说明文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而事理说明文又是学生刚接触的,事理说明文侧重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分析事物只见的关系,提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这类文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应用广泛。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意境在七年级下册学过事物说明文,对说明文的一般阅读方法有一定了解,如抓住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按照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掌握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以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等。
但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所以,本文仍需按部就班,详细讲析。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及层层深入的写法。
2、了解并学习本文语言的准确表达及列图标的说明方法。
3、了解并学会运用统筹兼顾、抓主要环节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过程与方法:合作、质疑、探究,了解统筹方法的简单原理,认识统筹方法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审视生活,敢于质疑,敢于解答,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及层层深入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并学习本文语言的准确表达及列图标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1课时一、情境导入由日常生活时间安排导入,如:每天早上起床后,你需要做些什么事?你是如何安排这些事的?二、走近作者华罗庚(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
华罗庚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
1958年华罗庚开始研究把优选法和统筹学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他全心全意投入到数学普及工作中去,义无反顾地干了近20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从大兴安岭到珠江两岸,从东海之滨到天山南北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统筹方法》(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2022-12-12《统筹方法》(精选13篇)《统筹方法》篇1华罗庚学习参考【学习目标】1.学习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2.了解举例子、制图表在说明中的作用。
3.用科学的眼光审视生活,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课文提示】1.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2.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
【正音正字】裨bì【词语积累】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急急忙忙小题大做不无裨益通力合作【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介绍什么是统筹方法,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第2—14段),介绍统筹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这部分由两层构成。
第一层(第2—8段),写统筹原理运应用到生产管理方面。
第二层(第9—14段),由“抓烧开水这个环节”引出在近代工业管理中要抓住主要环节、主要矛盾,统筹方法在近代工业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第15、16段),说明统筹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课文分析】本文主要是向读者介绍统筹方法的科学原理及其运用方法。
本文讲述的科学方法虽然知识性、科学性都很强,但是由于作者列举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泡茶加以说明,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文章显得通俗易懂。
【思维训练】1.统筹方法是什么方法?在应用时,它的主要点是什么?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它的主要点是把工序安排好。
2.从全文看,运用统筹方法的好处是什么?运用统筹方法的好处是: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
3.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本文主要运用了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制图表等说明方法。
4.列数字、制图表有什么作用?在复杂的工序中,难以用文字一一表述清楚。
改用数字和图表说明,就变得简单明了,具有直观形象、清楚醒目的特点。
5.举例说明,你自己是怎样合理安排,提高效率的?《统筹方法》篇2教学目的:一、了解的简单原理,认识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统筹方法》教学设计《统筹方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通俗活泼的语言;2、学习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3、学会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统筹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设例子、配图表的说明方法以及通俗活泼的语言。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字词及文章结构;2、了解统筹方法的定义,初步感知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
由日常生活时间安排导入。
二、示标。
三、结合课后注释,简介作者。
华罗庚,现代著名数学字,江苏人。
四、检查预习。
1、注音。
2、解词。
五、解题及理清课文结构。
1、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及其衫范围。
2~15设置烧水泡茶的.事例,并配以图表,具体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特点。
16指出统筹方法应用的广阔前景。
六、学生自学课文。
1、划出统筹方法的定义,思考统筹方法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在应用上有什么特点。
2、甲乙丙三种方法是按什么次序排列的?哪一种最省时,为什么?3、你能理解设例子和举例子的区别吗?(P88)4、三幅图表之间有什么不同?生读课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教师边巡视边点拨引导。
七、师生讨论明确。
1、下定义:统筹方法的性质:数学方法。
特点:安排工作进程。
实用价值:应用极为广泛。
2、合理——不合理的顺序。
第一次设例,表明安排好工序的好处在于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
第二次再次设例分析并将几个工序之间的关系归结为箭头图,据图解说,进一步指出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要抓主要环节(怎样应用)安排好工序的必要性。
第三次,举泡茶为例进行分析,说明次要环节可以合并。
说明统筹方法应用时,可以合并次要环节。
3、(P88)4、繁》简,具体》抽象八、课堂小结。
九、练习。
见课课练。
板书:统筹方法华罗庚1.统筹方法烧水泡茶:甲→乙→丙2~15具体说明:箭头图:繁→简16.前景第二课时一、检查预习。
二、目标:1、进一步学习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的应用;2、领会语言通俗活泼的特点。
2022-2022年「语文版」秋八年级上第13课《统筹方法》精品同步练习含答案第四单元13 统筹方法说明顺序【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常采用这种顺序。
(2)空间顺序:按照空间方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
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常采用这种顺序.把握空间顺序,重点要注意一些标志方位的名词,或标志游览顺序的动词.(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判断说明顺序的方法】(1)明确说明对象。
一般事物说明文采用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而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
(2)寻找语言标志。
时间顺序有表明朝代、季节、早晚等标志性词语;空间顺序的标志是方位词;逻辑顺序的标志有“首先”“为什么”“原来”“因此”等.(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一篇说明文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所以不能以偏概全.01积累运用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灌凉水(ɡuàn)裨(bì)益耽误(dānwù)统筹(tǒnɡchóu)2.词语积累--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①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________。
②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________。
③工作干不好往往因为没有抓住________。
④应用统筹方法,主要是把________安排好。
A.环节前提工序关键B.工序关键前提环节C.前提关键工序环节D.环节前提关键工序3.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的方框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比如,想泡壶茶喝。
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生了,茶叶也有了。
怎么办?4.语言运用——修改病句。
(1)荧屏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节目主持人,广大观众亲切地称为“名嘴”。
在“广大观众”后加“把他们”,或在“称”后加“他们"。
(2)学校组织了为居民无偿服务的社区志愿小分队,这是吹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新举措。
80后中学语文课文统筹方法原文
文章一开头就说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呢。
它的目的呀,就是要把工序安排得好,好让工作能高效地完成。
就像文中举的例子,想泡壶茶喝。
当时有这么些工序哦,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烧开水。
要是没个统筹安排,可能就会手忙脚乱。
比如说先洗茶壶茶杯,再去拿茶叶,最后才想起来烧开水,那可就等得花儿都谢了才能喝到茶。
作者就告诉咱,有一种聪明的办法。
可以先烧开水,在烧开水的过程中去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
这样水烧开了,茶也能立马泡上,多省时呀。
这就是统筹方法在生活小事情里的体现。
这统筹方法在生活里可太实用了。
比如说咱们早上起来要做很多事,要洗漱、要做早餐、还要收拾书包或者准备上班要用的东西。
要是不统筹安排一下,就可能会迟到。
要是先把粥煮上,利用煮粥的时间去洗漱、收拾东西,等洗漱收拾完了,粥也差不多好了,这样就能有条不紊地开启新的一天啦。
它也不只是在生活小事上有用哦。
在一些大的工程里,像盖房子啊,从打地基到砌墙,到最后的装修,要是没有统筹安排,那工程进度就会很慢,还可能会浪费好多人力物力呢。
这篇课文就像是一个贴心的小管家,告诉咱们做事要有计划、要合理安排工序。
它用简单的泡茶的例子,就让咱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有点复杂的统筹方法。
真的是特别棒的一篇课文,让咱们在以后做事的时候,都能学着像这样动动脑筋,把事情安排得又快又好呢。
《统筹方法》写作特色
本文为说明“统筹方法”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1.下定义。
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非常准确、扼要、简明地说明了统筹方法的性质。
2.举例子。
文中举“烧水泡茶”的例子,具体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使原本复杂的科学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3.列图表。
本文所列的三幅图表,对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及其价值均起到了言简意明的作用。
如:第一幅图表,非常清楚地说明了“办法甲”的工序安排,而文中相应的说明文字则是二百多个,由此可见图表的恰当运用,对说明“统筹方法”起到很好作用。
4.作比较。
如:作者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同时,还采用了做比较的说明方法,如:
“办法甲:……”
“办法乙:……”
“办法丙:……”
通过对“烧水泡茶”三种办法的比较,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价值。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