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练习题解答:第九章 两总体假设检验
- 格式:doc
- 大小:333.00 KB
- 文档页数:9
第九章 假设检验(练习及习题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但总体方差未知小样本的情况下,0100:;:μμμμ〈≥H H ,则0H 的拒绝域为( ) A.)1(-≤n t t α B. )1(--≤n t t α C. )1(--〉n t t α D. )1(/2--≤n t t α 2.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0H ,备选假设1H ,则称( )为犯第二类错误。
A.0H 为真,不拒绝1H B. 0H 为真,拒绝1H C. 0H 不真,不拒绝0H D. 0H 不真,拒绝0H 3.假设检验是对未知总体某个特征提出某种假设,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的资料是( )。
A.样本资料B.总体全部资料C.重点资料D.典型资料4.下列对总体特征值θ的假设,哪一种写法是正确的?( )。
A. 0100:;:θθθθ〈≥H HB. 0100:;:θθθθ≤≥H HC.0100:;:θθθθ〈≤H HD.0100:;:θθθθ≥=H H 5. 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声称,它们生产的某种食品的合格率在95%以上。
为检验这一说法是否属实,某食品安全检测部门打算抽取部分食品进行检验,该检验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A. %95:%;95:10〉≤ππH HB. %95:%;95:10≠=ππH HC. %95:%;95:10〈≥ππH HD. %95:%;95:10≥〉ππH H6.对于非正态总体,使用统计量/x z s n =估计总体均值的条件是( )A .小样本B .总体方差已知C .总体方差未知D .大样本7.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和备选假设( )A .都有可能成立B .都有可能不成立C .只有一个成立而且必有一个成立D .原假设一定成立,备选假设不一定成立8.一种零件的标准长度5cm ,要检验某天生产的零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建立的原假设和备选假设就为( )A .0:5H μ=,1:5H μ≠ B .0:5H μ≠,1:5H μ>C .0:5H μ≤,1:5H μ>D .0:5H μ≥,1:5H μ< 9.若检验的假设为00:H μμ≥,10:H μμ<,则拒绝域为( ) A .z z α> B .z z α<- C ./2z z α<-或/2z z α<- D .z z α>或z z α<-10.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在广告中宣称“该公司的汽车可以保证在2年或24000公里内无事故”,但该汽车的一个经销商认为保证“2年”这一项是不必要的,因为汽车车主在2年内行驶的平均里程不超过24000公里。
《社会统计学》课程练习题〔1〕答案一、略 二、〔1〕对立事件 〔2〕互不相容事件 〔3〕互不相容事件 〔1〕对立事件 三、)(28.516200182525400)(5252004025504000元元=⨯++==⨯-+=M M d)(91.29040091.690)(91.690200226575600)(00.4002001510252001331元元元=-=-==⨯-+==⨯-+=Q Q Q Q Q)(66.225509245092410050924001001005260032760000)(2222元====-=-=∑∑σσNNb n bn i i ii四、〔1〕极差R=1529-65=1464〔百元〕〔2〕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65 92 106 118 122 135 148 174 185 1529)74.25(102.5-176.75Q )(75.17625.0)174185(174Q )(5.10275.0)92106(92Q 25.84)110(375.241103131百元四分互差百元百元的位置的位置===⨯-+==⨯-+==+⨯==+=Q Q〔3〕)(92.42164.178017101026742495204)(222百元==-=-=∑∑NNx xi iσ32.010032)(15.08012)/(4.08032)/(4.010040)(12.010012)(6.02012)/(15.08012)/(2.010020)(8.010080)(==================AC P B A P A C P C P AB P B A P A B P B P A P六、633.0101157154)()()()(375.0415101)()()/(214.0715101)()()/(101)(157)(154)(=-+=-+=+=⨯===⨯=====AB P B P A P B A P A P AB P A B P B P AB P B A P AB P B P A P七、〔1〕10口井皆产油的概率为:0000059.07.03.0)10(0101010===C P ξ (2) 10口井皆不产油的概率为:02825.07.03.0)0(100010===C P ξ 〔3〕该公司赢利的时机为:85069.07.03.07.03.01)2(91110100010=--=≥C C P ξ1465.071828.28!24)2(4442=⨯====--e x P λ 九、6022.0!137.1!037.1)1()0()10(37.137.1137.10=+==+==≤≤=--e e x P x P x P λ 十、。
第九章 双样本假设检验一、填空1.所谓独立样本,是指双样本是在两个总体中相互(独立 )地抽取的。
2.配对样本,是两个样本的单位两两匹配成对,它实际上只能算作(一个 )样本,也称关联样本。
3.配对样本均值差的区间估计实质上是( μd )的单样本区间估计。
4.使用配对样本相当于减小了(一半 )的样本容量。
5. 在配对过程中,最好用(掷硬币 )的方式决定“对”中的哪一个归入实验组,哪一个归入控制组。
6. 单一实验组实验的逻辑,是把实验对象前测后测之间的变化全部归因于(实验刺激 )。
二、单项选择1.关于配对样本,正确的说法有[ ]A . 它只有一个样本;B 对样本中每个个体要观测两次;C 样本来自于两个总体;D 样本来自于同一个总体2.配对小样本的均值d 的抽样分布是( C )。
A Z 分布B 自由度为n 的t 分布C 自由度为(n —1)的t 分布D 自由度为(n —1)的2χ分布 3.若零假设中两总体成数的关系为p 1=p 2,这时两总体可看作成数p 相同的总体,它们的点估计值是(D )。
A p 1 + p 2B p 1p 2C p 1 -p 2 D212211n n p n p n ++∧∧4.为了检验两个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所使用的变量抽样分布是(A )。
A F 分布B Z 分布C t 分布D 2χ分布三、多项选择1对于大样本,σ12和σ22未知,对均值差的估计区间是(CD )。
A 上限 (1X +2X )―Z α/2222121n n σσ+B 下限(1X +2X ) + Z α/2222121n n σσ+C 上限 (1X +2X )―t α/2(n 1+ n 2 ―2))(21X X -σ D 下限(1X +2X ) + t α/2(n 1+ n 2 ―2))(21X X-σE [(1X ―2X )―t α/2(n 1+ n 2 ―2))(21X X-σ,(1X ―2X ) + t α/2(n 1+ n 2 ―2))(21X X-σ]2.两个成数之差的假设检验所使用的测量尺度包括(ABCD )。
第九章 双总体假设检验练习题:1. 某电信运营商对某市居民的电话费进行了调查,随机抽取了180名男性和 200名女性,其月电话费的平均值、标准差如下表所示:(单位:元)男性女性1n =180 2n =200 1x =140 2x =160 1s =302s =48(1)为了分析男性和女性的月电话费是否有显著差异,请陈述研究假设1H 和虚无假设0H 。
(2)若显著性水平为0.05,请判断该市男性和女性居民的月电话费是否有显著差异?解:(1)研究假设1H :12μμ≠虚无假设0H :2μμ= (2)大样本采用Z 检验:4.92X X Z ===-研究假设方向不明,采用二端检验,否定域0Z ≥1.96或0Z ≤-1.96,检验统计值Z =-4.92<-1.96,落在否定域中,因此可以否定虚无假设,接受研究假设,即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男性与女性居民的电话费有显著差异。
2. 某旅游景区随机抽取了40名游客进行调查,其中散客有24人,跟团游客有 16人,他们在景区消费的金额如下表所示:散客跟团游客1x =360 2x =310 1s =802s =48(1)为了分析散客和跟团游客的消费额是否有显著差异,请陈述研究假设1H 和 虚无假设0H 。
(2) 若显著性水平为0.05,请判断散客和跟团游客在该景区的消费额是否有显著差异。
(3)若是要分析散客的消费额是否高于跟团游客,该如何构造研究假设1H 和虚 无假设0H 。
(4)若显著性水平为0.05,请判断散客的消费额是否高于跟团游客?解:(1)研究假设1H :12μμ≠虚无假设0H :2μμ=(2)小样本(独立样本),采用t 检验: 124n =,216n =1212(1)(1)2df n n n n =-+-=+-=24+16-2=38 2.19x x t ===研究假设方向不明,采用二端检验,否定域0 2.021t ≤-或0 2.021t ≥(按自由度为40查表得到的结果),可见检验统计值落在否定域中,因此否定虚无假设,接受研究假设,即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散客的消费额不同于跟团游客。
两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主要内容问题作业预习下一节二、两个总体均值比较的t 检验设总体 ,总体 ,且 X与Y 相互独立,与是分别来自总体X与Y 的相互独立的样本,其样本均值与样本方差分别为:检验步骤: 1 建立假设: 2 构造并计算检验统计量两总体方差已知两总体方差未知,但样本量大总体方差未知,但相等总体方差未知,但不相等 3 根据显著性水平?,查相应的临界值表,确定拒绝域与接受域; 4 做出统计判断。
抽样分布临界值临界值 a/2 a/2 拒绝域拒绝域接受域 1 - ? 样本统计量例6-9 设甲、乙两台机器生产同类型药品,其生产的药品重量 g 分别服从方差的正态分布。
从甲机器生产的药品中随机地取出35件,其平均重量,又独立地从乙机器生产的药品中随机地取出45件,其平均重量,问这两台机器生产的药品就重量而言有无显著差异?()分析: 1 建立假设: 2 构造并计算检验统计量解: 3 ?=0.01,查临界值表,得: 4 做出统计判断:所以拒绝H0,接受H1. 例6-8.为考察甲、乙两批药品中某种成分的含量 % , 现分别从这两批药品中抽取9个样品进行测定,测得其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分别为、,假设它们都服从正态分布,试检验甲、乙两批药品中该种成分含量是否有显著差异?分析:解: 1 方差齐性检验:构造并计算检验统计量建立假设: 统计判断 ? 0.05,得:所以接受H0,拒绝H1. 医学统计学* * * *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高等数学复习1: 1、建立检验假设; 4.做出统计推断; 3.根据显著性水平?,确定拒绝域; 2.确定检验统计量及其分布,并根据样本值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1.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u 统计量 t 统计量近似服从 u 统计量复习2: t 统计量 2.配对比较总体均值的 t 检验 3.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统计量四、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设总体,为抽自总体X的样本,总体均值和方差未知,则检验统计量检验步骤为: 1 建立假设: 2 在H0成立的条件下,构造检验统计量 3 对于给定的显著水平?,查分布临界值表,得双侧临界值和; 4 统计判断:若或,拒绝H0,接受H1;双侧若,接受H0,拒绝H1;例6-7.根据长期正常生产的资料可知,某药厂生产的利巴韦林药片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其方差为0.25,现从某日生产的药品中随机抽出20片,测得样本方差为0.43,试问该日生产的利巴韦林药片的重量波动与平时有无差异?()解: 1 建立假设: 2 在H0成立的条件下,构造计算统计量 3 显著水平,查表,得: 4统计判断:所以接受H0,拒绝H1。
第九章 双总体假设检验练习题:1. 某电信运营商对某市居民的电话费进行了调查,随机抽取了180名男性和 200名女性,其月电话费的平均值、标准差如下表所示:(单位:元)男性女性1n =180 2n =200 1x =140 2x =160 1s =302s =48(1)为了分析男性和女性的月电话费是否有显著差异,请陈述研究假设1H 和虚无假设0H 。
(2)若显著性水平为0.05,请判断该市男性和女性居民的月电话费是否有显著差异?解:(1)研究假设1H :12μμ≠虚无假设0H :2μμ= (2)大样本采用Z 检验:4.92X X Z ===-研究假设方向不明,采用二端检验,否定域0Z ≥1.96或0Z ≤-1.96,检验统计值Z =-4.92<-1.96,落在否定域中,因此可以否定虚无假设,接受研究假设,即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男性与女性居民的电话费有显著差异。
2. 某旅游景区随机抽取了40名游客进行调查,其中散客有24人,跟团游客有 16人,他们在景区消费的金额如下表所示:散客跟团游客1x =360 2x =310 1s =802s =48(1)为了分析散客和跟团游客的消费额是否有显著差异,请陈述研究假设1H 和 虚无假设0H 。
(2) 若显著性水平为0.05,请判断散客和跟团游客在该景区的消费额是否有显著差异。
(3)若是要分析散客的消费额是否高于跟团游客,该如何构造研究假设1H 和虚 无假设0H 。
(4)若显著性水平为0.05,请判断散客的消费额是否高于跟团游客?解:(1)研究假设1H :12μμ≠虚无假设0H :2μμ=(2)小样本(独立样本),采用t 检验: 124n =,216n =1212(1)(1)2df n n n n =-+-=+-=24+16-2=38 2.19x x t ===研究假设方向不明,采用二端检验,否定域0 2.021t ≤-或0 2.021t ≥(按自由度为40查表得到的结果),可见检验统计值落在否定域中,因此否定虚无假设,接受研究假设,即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散客的消费额不同于跟团游客。
(3)研究假设1H :12μμ>虚无假设0H :2μμ≤(4)采用t 检验:2.19x x t ===研究假设方向明确,采用一端检验,0 1.684t ≥(按自由度为40查表得到的结果),可见检验统计值落在否定域中,因此否定虚无假设,接受研究假设,即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散客的消费额高于跟团游客。
3. 某市最近开展了综合治安整治行动,为了对东西两个城区进行比较,随机在 东城区抽取了100名市民,在西城区抽取了90名市民,认为城区治安明显好转的市民的百分比如下表所示:来自东城区的样本来自西城区的样本1n =100 2n =90 1p =76%2p =65%(1)为了分析两个城区治安好转的状况是否有所差异,请陈述研究假设1H 和虚 无假设0H 。
(2)若显著性水平为0.05,请判断两个城区治安好转的状况是否有所差异? (3)若是要分析东城区的治安好转的状况是否明显于西城区,该如何构造研究 假设1H 和虚无假设0H 。
(4)若显著性水平为0.05,请判断东城区的治安好转的状况是否好于西城区?解:(1)研究假设1H :12P P ≠虚无假设0H :12P P = (2)采用Z 检验:1.67Z ===研究假设方向不明,采用二端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5,否定域0Z ≥1.96或0Z ≤-1.96,由Z =1.67可知,检验统计值没有落在否定域中,因此不能否定虚无假设,也就是说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两个城区的治安状况没有显著差异。
(3)研究假设1H :12P P >虚无假设0H :12P P ≤ (4)采用Z 检验:1.67Z ==研究假设方向明确,采用一端(右)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5,否定域Z 0≥1.65或Z 0≤-1.65,统计值Z =1.67>1.65,检验统计值落在否定域中,因此可以否定虚无假设,接受研究假设,即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东城区的治安好转的状况好于西城区。
4. 某学校采用两种方法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采用方法1对14名青年教师进(1)请计算1x 、2x 、1s 与2s 并填入上表。
(2)为了比较方法1是否优于方法2,该如何构造研究假设1H 和虚无假设0H 。
(3)若显著性水平为0.05,能否认为方法1优于方法2?解:(1)由数据计算得知,1x =77.50,2x =73.25,1s =5.52,2s =7.11 (2)研究假设1H :12μμ>虚无假设0H :12μμ≤(3)小样本(独立样本),采用t 检验, 1221412224df n n =+-=+-=x x t ==研究假设方明确,采用一端(右)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5,否定域为0t ≥1.711,这里t=1.65<1.711,检验统计值没有落在否定域中,因此不能否定虚无假设,也就是说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认为方法1优于方法2。
5. 某公司有很多业务经常需要员工加班,但是有不少员工不愿意加班,于是公 司考虑改变员工激励的方式,为了对该激励方式是否有效进行评估,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在激励实施前后同样调查了相同的12名员工,下表是新激励方式实施前后这12名员工每周愿意加班的时间:(单位:小时)员工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实施前 10 12 11 5 8 11 9 20 15 6 8 9 实施后121411881012201591011(1) 请计算出新激励方式实施前后这12名员工每周愿意加班的时间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2) 新激励方式对员工愿意加班的时间是否有显著性影响?(显著性水平0.05)解:(1)员工编号1到12,激励方式个案数值差异(d =21x x -)分别是:2;2;0;3;0;-1;3;0; 0;3;2;2;d x =1.33;d S =1.44(2)小样本(相关样本)采用t 检验:研究假设1H :12μμ≠ 虚无假设0H :12μμ=1df m =-=12-1=113.06X t ===研究方向不确定,所以采用二端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5时,否定域0t >2.201或0t <-2.201,这里t=3.06>2.201,结果落在否定域中,因此可以否定虚无假设,接受研究假设,即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激励方式对员工愿意加班的时间有显著影响。
6.根据武汉市初中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的数据(data9),运用SPSS 检验男同 学和女同学(A1)平时做作业的时间(C11)有无显著差异?(显著性水平0.05α=)解:《武汉市初中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问卷》:A1 你的性别 1)女 2)男C11 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估算一天内在下面列出的日常课外活动上所花的时间大约为(请填写具体时间,没有则填“0”) 平时(非节假日):1)做作业_______小时(1)先采用Means 过程计算女生和男生平时一天做作业的平均时间,SPSS 的操作步骤如下: ○1点击Analyze →Compare Means →Means ,打开如图9-1(练习)所示的对话框。
图9-1(练习) Means 分析对话框○2将要分析的变量“平时一天做作业时间(c11a1)”放置在Dependent List 窗口(分析变量窗口),将分组变量“性别(a1)” 放置在Independent List 窗口(分组变量窗口)。
○3Options 按钮选择默认值,即选择均值,个案数目和标准差。
○4单击 OK 提交运行。
得到如表9-1(练习)与表9-2(练习)所示的结果。
表9-1(练习) 统计概要表9-2(练习) 均值分析的结果表9-1(练习)是对参与统计样本的简要概述,说明517个初中生全部对“性别”和“平时一天做作业时间”两个变量做了回答。
表9-2(练习)是均值分析的结果,列出了不同性别初中生平时一天做作业时间的均值、个案数和标准差,可以看出,调查样本中男生平时一天做作业的平均时间为2.539个小时,女生平时一天做作业的平均时间为2.755个小时。
(2)用独立样本的T 检验来检验男同学和女同学平时做作业的时间有无显著差异○1依次点击Analyze →Compare Means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打开如图 9-2(练习)所示的对话框。
图9-2(练习) 独立样本T 检验对话框○2从左边的源变量框中选择要分析的变量“平时一天做作业时间(c11a1)”放置在Test Variable(s)窗口(分析变量窗口 )。
○3左边的源变量框中选择变量“您的性别(a1)”作为分组依据进入 Grouping Variable 窗口,同时激活 Define Groups 按钮。
○4单击Define Groups 按钮,打开分组设置对话框,如图9-3(练习)所示。
在Group1中填入“1”,指示的是“女生”,在Group2中填入“2”,指示的是“男生”。
然后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到上一级对话框。
图9-3(练习)分组对话框○5Options按钮选择默认值,点击OK按钮,SPSS输出如表9-3(练习)和表9-4(练习)所示的结果。
表9-3(练习)分析变量的简单描述统计量表9-4(练习)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9-3(练习)与Means过程的结果相差不大。
表9-4(练习)是“女”“男”两组初中生平均数差异的t检验结果。
上表方差齐性检验(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显示,两者的方差是相同的(sig.=0.081>0.05),因此应该看Equalvariances assumed一行对应的t值,t检验结果的p值为0.155,大于0.05。
也就是说,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女生和男生平时一天做作业的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7.大众普遍持有的看法是,与女同学相比男同学与好朋友打架的比例要大一些,武汉市初中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的数据(data9)是否支持这样的看法?(显著α=)性水平0.05解:《武汉市初中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问卷》:A1 你的性别 1)女 2)男E8 你和好朋友之间有没有打过架1)有 2)没有SPSS的操作步骤如下:○1该题目要分析的是女生和男生与好朋友之间打过架的比例,因此要将变量“与好朋友有没有打过架(e8)”变换成0-1取值的变量。
运用Transform→Recode→Into Different Variables 生成新变量“是否与好朋友打过架(e8bh)”,其中“打过架”取值为“1”,“没有打过架”取值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