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统计图表
- 格式:ppt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51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统计》,内容包括:认识统计图表,学会用简单的图表记录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统计的概念,知道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整理数据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用简单的图表记录和整理数据。
难点:理解统计的概念,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统计图表范例、画有各种图形的卡片、磁性教具。
学具:画有各种图形的卡片、统计表格、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幼儿熟悉的物品,如水果、交通工具等,引导幼儿观察,提出问题:“你们能告诉老师这里有多少个苹果?多少个香蕉吗?”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
2. 教学内容展示(10分钟)(1)教师展示统计图表范例,让幼儿观察,并解释统计图表的含义。
(2)教师用磁性教具演示如何进行简单的统计,如统计各种水果的数量。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统计题目,如:“统计一下,你们小组里有多少个男孩,多少个女孩?”然后引导幼儿用图表记录和整理数据。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给出几个统计题目,让幼儿独立完成。
(2)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统计任务,如统计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数量。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统计成果,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统计图表范例2. 统计步骤:(1)观察(2)记录(3)整理(4)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统计家里有多少个玩具?(2)统计你们小区里有多少辆车?2. 答案:(1)玩具数量:____个(2)车辆数量:____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统计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幼儿对统计的兴趣。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统计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统计家庭成员的年龄、身高、体重等。
(一)统计图表1)统计图次数分布图:①直方图:用以矩阵的面积表示连续性随即变量次数分布的图形。
②次数多边形图:一种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次数分布的线形图,属于次数分布图。
③累加次数分布图:分为:累加直方图和累加曲线图;其中累加曲线的形状大约有三种:一种是曲线的上枝长于下枝(正偏态),另一种是下枝长于上枝(负偏态),第三种是上枝,下枝长度相当(正态分布)。
其他统计图:条形图:用于离散型数据资料;圆形图:用于间断性资料;线形图:更多用于连续性资料,凡预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描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或一种现象随另一种现象变化的情况,用这种方法比较好。
散点图:2)统计表①简单次数分布表②分组次数分布表③相对次数分布表:将次数分布表中各组的实际次数转化为相对次数,即用频数比率表示。
④累加次数分布表⑤双列次数分布表: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来表示其次数分布。
考研答题万能模板1.知道用什么原理作答,但不会写原理?第一种情况:考查辩证关系的,A和B的辩证关系。
适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等。
写作模板:A和B是辩证统一的,A和B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我们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既要看到A,也要看到B;只看到A看不到B是不行的,只看到B看不到A是不行的,必须坚持A和B的辩证统一。
只有坚持A和B的辩证统一,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反之,则遭遇失败。
例如:必然性与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我们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既要看到必然性,也要看到偶然性;只看到必然性看不到偶然性是不行的,只看到偶然性看不到必然性是不行的,必须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只有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反之,则遭遇失败。
第二种情况:不是考查辩证关系的。
适用:联系、发展、矛盾、实践、人民群众等等。
写作模板:A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
统计图表的表示与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统计图表无处不在。
无论是在经济领域、科学研究、教育行业,还是在社会调查中,统计图表都以其直观、清晰的特点,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大量的数据。
那么,什么是统计图表?它又是如何表示和分析数据的呢?统计图表,简单来说,就是将数据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于我们更直观地观察数据的分布、趋势、关系等。
常见的统计图表类型有很多,比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直方图、箱线图等等。
柱状图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图表类型,它通过一根根柱子的高度来表示不同类别数据的数量或大小。
例如,我们想要比较不同品牌手机在一个月内的销量,就可以用柱状图来展示,柱子的高度对应着销量的多少,这样一眼就能看出哪个品牌的销量最高,哪个品牌的销量较低。
折线图则更适合展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顺序变量的变化趋势。
比如,我们观察某地区一年中每个月的平均气温变化,就可以用折线图来呈现,清晰地看到气温是如何上升或下降的。
饼图主要用于展示各部分数据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假设要了解一个班级中不同学科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用饼图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哪个学科占比最大,哪个学科相对较小。
直方图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它能够让我们了解数据在各个区间的频率。
比如,统计某个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通过直方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成绩集中在哪个分数段。
箱线图则能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包括四分位数、异常值等。
对于比较多组数据的分布情况,箱线图非常有用。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类型至关重要。
这需要我们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要展示的信息来决定。
如果数据是分类数据,并且我们想要比较不同类别的数量大小,柱状图可能是最佳选择;如果要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折线图更合适;如果关注比例关系,饼图是不错的;而对于了解数据的分布,直方图和箱线图则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除了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正确地解读和分析统计图表也同样重要。
当我们面对一个统计图表时,首先要明确图表的标题和坐标轴的含义,这能帮助我们理解数据所代表的内容。
深圳版数学一年级教学大纲(精选)深圳版数学一年级教学大纲深圳版数学一年级教学大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数的认识1.理解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顺序。
2.掌握数的大小和数的顺序。
3.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分解。
4.理解数的单位,掌握数的单位进率。
5.掌握数位、位数和数位顺序的概念。
6.掌握数的大小比较。
7.掌握数的计算,掌握速算和巧算的方法。
8.理解数的规律,掌握数的规律寻找。
第二章:数的加减法1.掌握数的加法、减法、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2.掌握数的加法、减法、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3.掌握数的加法、减法、加减混合运算的速算和巧算的方法。
4.掌握数的加法、减法、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算法。
5.掌握数的加法、减法、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6.掌握数的加法、减法、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游戏。
第三章:几何图形1.掌握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特征。
2.掌握几何图形的分类和命名。
3.掌握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4.掌握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速算和巧算的方法。
5.掌握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应用。
6.掌握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数学游戏。
第四章:统计图表1.掌握统计图表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统计图表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3.掌握统计图表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4.掌握统计图表的数据处理和解读的方法。
5.掌握统计图表的数据处理和解读的数学游戏。
6.掌握统计图表的数据处理和解读的应用。
一年级语文教学大纲一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的体例按照学期、单元、课文顺序编排。
大纲内容包括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和学习重点,对学生学习要求和学习评价方法,语文教材编选和教学建议,以及语文学科渗透德育要求和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教育等内容。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内容:1.语文知识:一年级语文知识包括拼音、识字写字、词语、句子、修辞、标点符号等。
2.学习重点:一年级语文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和阅读。
学生需要掌握汉语拼音,能够熟练书写汉字,掌握常用汉字500个左右,能够阅读简单的*。
第四章制作统计图表4.1 4.24.4SGPLOT过程制图GPLOT制作点线图制作三维图和茎叶图4.3GCHART过程制图4.5FREQ 频数统计表4.5 FREQ频数统计表•其中:–data=<数据集>:指定参与统计的数据集;–tables 语句:指定进行频数统计的变量名,多个变量名之间用空格隔开;如果对多个变量进行交叉频数统计,则需在tables 语句中用“*”将交叉统计的变量连接起来。
–Weight 语句:指定作为权数的变量.FREQPROC FREQ DATA=<数据集名>;[TABLES <变量1> <变量2> …;][WEIGHT <变量> </选项>; ]RUN;FREQ•分别按年龄和性别对学生体检数据表进行频数统计。
–proc freq data=sashelp.class;–tables age sex;–run;FREQ•分别按年龄和性别对学生体检数据表进行频数统计。
–proc freq data=sashelp.class;–tables age*sex;–run;多变量交叉分类频数统计【例】某电脑销售公司对某月笔记本电脑销售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汇总数据如下表:•请分别按地区和品牌统计销售频数地区戴尔华硕惠普联想索尼合计东部地区3646285434198西部地区2560464424198中部地区6415365614396合计12512111015472792Data computer;Do areas="east","west","mid";Do brand="dell","asus","HP","lenovo","SONY"; Input sales_number@@;output;end;end;Cards;36 46 28 54 3425 60 46 44 2464 15 36 56 14Run;proc freq;tables areas brand;weight sales_number;run;。
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统计是组织、分析和解释数据以及对决策提供支持的过程。
在现代管理中,统计对于企业决策非常重要。
为了有效地管理统计信息,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统计报表管理制度。
本文将就该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提供一份样例制度范文。
二、原始记录管理制度1. 原始记录的定义原始记录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和信息的最初记录。
原始记录应真实、全面、准确地记录与统计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2. 原始记录的保管要求(1)原始记录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时间顺序进行保管。
(2)原始记录的保管责任应明确,指定专人负责原始记录的保管与整理。
(3)原始记录应存放在安全、防火、防潮的地方,确保不被损坏或丢失。
3. 原始记录的检查和核实(1)对于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应进行定期检查和核实。
(2)原始记录的检查和核实应由专人或专门部门进行,并留下相应的检查记录。
4. 原始记录的使用权限(1)原始记录的使用权限应进行明确规定,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查阅和使用原始记录。
(2)对于涉及机密信息的原始记录,应设置更加严格的使用权限,并对查阅和使用行为进行记录。
三、统计台帐管理制度1. 统计台帐的定义统计台帐是指对原始记录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类、汇总和整合,以便于后续统计分析和决策的一种记录表格。
2. 统计台帐的设计和填写(1)统计台帐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提供相应的填写说明。
(2)统计台帐的填写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统计台帐的保管和备份(1)统计台帐应存放在安全、防火、防潮的地方,确保不被损坏或丢失。
(2)为了防止台帐遗失或损坏,应进行定期备份,并存放在不同的地点。
4. 统计台帐的使用权限(1)统计台帐的使用权限应进行明确规定,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查阅和使用统计台帐。
(2)对于涉及敏感数据的统计台帐,应设置更加严格的使用权限,并对查阅和使用行为进行记录。
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是指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课程大纲,以下是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的部分内容:一、数与代数1.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选择、确定研究对象,能理解对象的含义。
2.掌握数的意义,能理解符号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以下概念: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公倍数、互质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
3.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4.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能准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能准确地进行口算,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会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5.知道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体会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6.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法、除法的计算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7.初步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会比较小数或分数的大小。
8.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9.能对一些问题用代数方法进行思考并解答,感受代数方法的特点。
二、空间与图形1.能正确地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会比较物体在图上的距离,能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意义。
2.能识别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能理解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4.能描述简单的实物运动。
5.能用量角器、三角板等作图工具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平行线、垂线、角以及它们的平分线。
6.能利用方格纸等按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7.会看比例尺,会按给出的比画出简单图形。
8.会估计各种图形的大小。
9.能正确地展开与折叠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
10.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11.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三、统计与概率1.能从报纸杂志中获取需要的统计信息和数据,能用简单的图表表示。
2.会看统计图表完成一些简单问题。
3.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4.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四统计图表与可能性一、统计表1.认识复式统计表。
某电器连锁店2011年四种家用电器销售情况统计表2012年2月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几个有联系的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个比较复杂的统计表,即复式统计表。
是表头,店别表示竖栏的类别;种类表示横栏的类别,即四种家用电器的名称;销售额/万元表示栏中的数据。
“合计”是指两家分店每种家用电器的销售总额。
2.简单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简单统计表只对某一项目的数量进行统.................计.;.复式统计表的统计项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复....................式统..计表的表内部分比简单统计表的表内部分复...................杂。
..联系:都分为表外和表内两部分...........,.表外部分都包......提示:如果表头中已标明单位名称,填写栏中数据时不需要加单位名称;如果没有标明,填写栏中数据时,数据后要加单位名称。
重点提示:计算时,将同一竖栏中的数据合在一起,填在对应竖栏的合计处。
方法总结:括统计表的名称和制作时间。
.............二、平均数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每组数据的总数量...........(.用每组数据的平均........数.×.数据个数....),..然后求出全部数据的总数量及总份...............数.,.最后用“总数量.......÷.总份数”求出平均数。
..........三、统计图认识并绘制复式统计图:1.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直条表示不同数量的条形统计图,称为复式条形统计图。
2.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每组中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数据,需要用不同颜色(或底纹)的直条来表示,同时要注明图例。
3.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不仅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组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把各组数量进行对比..........,.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