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的美学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第4章山岳景观审美【本章概要】本章先从地质地貌成因介绍山岳景观的类型、追溯山岳景观的文化类型,并从山岳景观雄、奇、险、幽、旷、野等形态美与姹紫嫣红的色彩美及蕴藏于静势之中的动态美角度分析概括其审美特征。
最后选择泰山、黄山作为山岳景观实例欣赏的典型代表加以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千姿百态的山岳是长期自然地质变迁和气候影响的结果。
在人们逐渐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过程中,山岳又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而且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自然与人类文化的传承的载体之一。
在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大众化的今天,山岳又成为极其重要的自然旅游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
4.1山岳景观类型山岳景观按其地质地貌成因,可分为花岗岩地貌景观、变质岩地貌景观、砂岩峰林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和岩溶山地景观等几种主要类型。
4.1.1花岗岩地貌景观花岗岩由于节理风化、崩塌等外力作用,常形成峭壁悬崖、孤峰擎天、石柱林立等奇特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我国花岗岩山地分布广泛,许多名山几乎全部或大部分为花岗岩构成,其中有些已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黄山的莲花峰、炼丹峰和天都峰三峰鼎立,华山的东西南北中五峰相峙,天柱山的天柱峰,九华山的观普峰也都是这种地貌景观的典型,并成为具有重要吸引力的旅游景观。
4.1.2变质岩地貌景观变质岩是岩浆岩、沉积岩由于所处的地质环境和理化条件的变化,使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
我国由变质岩构成的名山很多,大江南北分布广泛,如泰山、嵩山、庐山、五台山、苍山、武当山、梵净山、孔望山、花果山、南明山等等。
4.1.3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特殊的地层岩性、高角度裂隙的发育、特殊构造地位、新构造运动的抬升等一系列因素造就了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形成。
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源风景区是我国独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共有4000多处砂岩石峰,形成峰林、峰柱、方山、石林、峡谷、嶂谷、幽谷等奇特的砂岩峰林,集神、奇、秀、野等特色于一体,峭壁万仞,千姿百态,世所罕见。
关于泰山的书泰山,又称为东岳,位于中国山东省泰安市境内,是我国五岳之首,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许多人对泰山的壮丽景观和悠久历史深感兴趣。
本文将介绍一本名为《泰山》的书籍,从不同角度全面描述了泰山的风景名胜、文化底蕴以及登山体验,带领读者深入泰山的每个角落。
第一章:泰山的风景名胜1.1 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描述泰山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相对位置等,以及泰山作为五岳之首的特点。
1.2 泰山的山势和主要景点介绍泰山的山势,包括主峰高度、山体特征等,以及泰山的主要景点,如天街、十八盘、玉皇顶等。
1.3 泰山的壮丽自然景观详细描述泰山的自然景观,如日出、日落、云海、莲花峰等,以及对人们产生的美学和心灵上的震撼。
第二章:泰山的文化底蕴2.1 泰山的历史渊源回顾泰山的悠久历史,包括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泰山被视为圣山的原因。
2.2 泰山的文化遗产介绍泰山的文化遗产,包括泰山道教文化、泰山佛教文化和泰山儒家文化等,以及这些文化如何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2.3 泰山的传说和故事举例说明泰山的传说和故事,如伏羲听鼓、仙人掷杯、岱宗夜话等,带领读者了解泰山的神秘与浪漫。
第三章:登山体验3.1 登山前的准备工作介绍登山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身体状况检查、装备选择和精神准备等,以确保登山安全和顺利进行。
3.2 登山路线和注意事项细致描述泰山的不同登山路线,包括主线路和支线路,以及在登山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步行节奏、饮食和休息等。
3.3 登顶后的体验描绘登顶泰山后的体验,包括俯瞰群山、观赏云海、感受日出日落的瞬间,带领读者感受到为什么泰山被誉为人间仙境。
泰山作为中国的名山之一,以其壮丽的风景、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许多人的兴趣。
《泰山》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泰山的风景名胜、文化底蕴以及登山体验,通过丰富的插图和生动的描述,让读者对泰山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无论是对泰山感兴趣的旅行爱好者,还是欲了解泰山文化的学者,本书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
泰⼭简介阅读:21694泰⼭古称岱⼭,⼜称岱宗。
位于⼭东省中部,为中国五岳(泰⼭、华⼭、衡⼭、嵩⼭、恒⼭)之⼀。
因地处东部,故称东岳。
泰⼭总⾯积426平⽅公⾥,主峰⽟皇顶海拔1532.8⽶,⼭势雄伟壮丽,⽓势磅礴,名胜古迹众多,有'五岳独尊'之誉。
孔⼦有'登泰⼭⽽⼩天下'之语;唐⼤诗⼈杜甫有'会当凌绝顶,⼀览众⼭⼩'的佳句。
泰⼭在⼈们的⼼⽬中,已成为伟⼤、崇⾼的象征。
泰⼭成⼭于太古代,距今有24亿多年。
泰⼭是中国⼭岳公园之⼀,⼜是天然的历史、艺术博物馆。
它不仅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且已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化和⾃然遗产之⼀。
⼭上名胜古迹众多,有古建筑群20多处,历史⽂化遗迹2000多处,还有⼤量历史名⼈赞颂泰⼭的⽯刻、碑记。
从泰⼭脚下直上岱顶,共10多公⾥,有⽯级可登,沿途根据游览区的分布和⼭势,修建了茶亭、餐厅、宾馆等休息场所。
由于泰⼭的特殊地位,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永固的象征。
历代⽂⼈在泰⼭上留下了上千处题咏⽯,成为中国历代书法艺术的珍贵遗产。
同时,泰⼭⼜是佛、道两教重地,因⽽庙宇,名胜遍⼭。
泰⼭不仅历史悠久,⽂化灿烂,地质历史也⼗分古⽼,科学研究表明,泰⼭具有极⾼历史⽂化价值,风格独特的美学价值和世界意义的地质科学价值。
这三者融成了世界罕见的泰⼭风景名胜区。
五岳独尊,中华之魂,登泰⼭⽽⼩天下。
(门票价格:45元) 泰⼭位于⼭东省中部,拔起于鲁中南群⼭之上。
主峰⽟皇顶为东径117度、北纬36度16分。
泰⼭风景区横跨泰安、济南两市,北距素有“泉城”之称的济南60公⾥,南离鲁国都城、孔⼦故乡的曲⾩70公⾥,津浦铁路在泰⼭西南侧通过,泰肥、泰新、泰宁、泰济等多条铁路、公路在泰⼭之南交叉。
泰⼭⾃然景观雄伟⾼⼤,有数千年精神⽂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景观的烘托,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化的缩影,⽽今⼜成为世界珍贵遗产。
在⾃然科学上,构成泰⼭⼭体的泰⼭杂岩,是20-25亿年前形成的太古界地层。
美学原理专题一、单选题1.()被后人称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
A.美育基础B.美育书简C.审美知识D.美学理论正确答案: B2.下列哪一项不是经过人类劳动产生的自然美景?()A.红河哈尼梯田B.壶口瀑布C.普罗旺斯的自然美景D.厄兰岛南部的农业景观正确答案: B3.明确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并且加以系统论述的,是近代德国美学家()。
A.康德B.洛克C.席勒D.弗洛伊德正确答案: C4.我国近代最早系统地宣传美育,并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提并论的,是()。
A.王国维B.叶圣陶C.蔡元培D.梁启超正确答案: A5.()最先明确地将文艺的娱乐作用与教育作用统一起来,提出了“寓教于乐”这一著名论断。
A.康德B.贺拉斯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正确答案: B6.美育的起点是()。
A.社会美育B.自然美育C.艺术美育D.家庭美育正确答案: D7表现了自然美的()。
A.变易性B.自由性C.形象性D.娱乐性正确答案: A8.泰山的基本美学特征是()。
A.优美B.秀美C.奇美D.壮美正确答案: D9.“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一般是指()。
A.张家界B.三峡C.桂林山水D.九寨沟正确答案: C10.奥弗涅火山群的基本美学特征是()。
A.优美B.秀美C.奇美D.壮美正确答案: C11.一般来讲,服饰美的原则不包括()。
A.整洁原则B.对称原则C.个性原则D.和谐原则正确答案: B12.著名摄影作品《白求恩大夫》的作者是()。
A.解海龙B.吴印咸C.郎静山D.王文澜正确答案: B13.内在美也常常被称作()。
A.心灵美B.形体美C.心态美D.风度美正确答案: A14.曾子杀猪践诺是一个经典的()教育的故事。
A.诚信B.法治C.敬业D.友善正确答案: A1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告诉我们要有()精神。
A.诚信B.进取C.友善D.修养正确答案: B16.居室美的设计一般以()原则为基础。
泰山的七条价值标准
泰山的七条价值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 文化价值:泰山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是中国古代帝王封禅之地,也是道教、佛教等多种宗教的交汇之地。
泰山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价值标准应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 自然景观价值:泰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其自然景观壮丽、秀美,具有极高的美学和观赏价值。
泰山应保持其自然风貌,并加强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保护。
3. 科学价值:泰山的地质、生态系统和动植物资源等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泰山的形成和演变历史、地质构造、生态系统等都是科学研究的对象。
4. 社会价值:泰山是中国著名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社会创造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泰山应保持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并加强对旅游资源和游客管理的保护。
5. 生态价值:泰山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系统,是生态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
泰山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6. 精神价值:泰山在中国文化和宗教中具有特殊地位,被视为神圣之地。
泰山应保持其精神意义和宗教信仰的传承,并加强对相关文化和宗教场所的保护。
7. 区域发展价值:泰山作为中国著名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泰山应加强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支持,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泰山的一些价值标准,这些标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泰山的综合价值体系。
在保护泰山的过程中,应全面考虑这些价值标准,实现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目标。
89泰山:钟灵毓秀 五岳独尊古老的泰山,高大、雄伟,有拔地通天之势,自古便有“泰山天下雄”之说。
- 美丽中国 -WONDERFUL CHINA90月”的千古名句。
泰山荟萃了历代文化遗产的精华,从秦刻石到唐摩崖、清碑碣,代代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门、坊、亭、桥、阁等建筑星罗棋布,无不洋溢着中华传统艺术的璀璨光芒。
泰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石刻艺术宝库,石刻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宏,列名山之首。
在古老的庙宇中和登山盘道两侧,随处可见碑碣和摩崖石刻。
2007年,泰山被评为中国书法名山。
泰山石刻分布地域广时间跨度长,自秦、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至民国;从细目上分不下30余种。
从形制上大致可分为石碣、石阙、碑刻、摩崖碑刻、墓志、经幢、造像记及石造像、画像石和题名题诗题记等9种;且书体丰富,篆、行、楷、草、隶等皆存。
泰山的古建筑大多属于宗教性建筑,如朝山的盘道、桥涵、牌坊,祀神的庙宇、楼阁,这是与泰山文化特征相一致的。
在这些古建筑中,最突显的是庙宇建筑。
泰山文化孕育了东岳大帝与碧霞元君两位泰山神祗,其供奉之处也就成为泰山最大最重要的庙宇。
据古代文献记载,在汉代,奉祀山神东岳大帝的庙宇就有上、中、下三庙;而后起的女神碧霞元君,在明清时也有上、中、下三庙之设。
其他天神、地祗、圣贤之庙祠以及佛老之宫、群灵之府,宇满巅麓,比比皆五岳独尊 图/纪智勇一亩松位于泰山之阴玉泉寺。
其冠幅为泰山之最望吴胜迹 图/王德全景点实时高清直播。
同时,景区还借助互联网宣传龙头品牌强势营销,推出泰山百度直达号手机宣传网页,实现热门景点路线导航、旅游资讯等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游览泰山。
近年来,泰山景区以“数字泰山”建设为重点,加快了泰山旅游的智慧建设发展,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票、咨询、游览等服务。
世界遗产委员会曾评价称,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泰山一览众山小的原因泰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泰安市,是五岳之首,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素有"五岳独尊"的美誉。
泰山高峰海拔1545米,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也是自然景观的壮丽之地。
泰山之所以能够一览众山小,有以下几个原因。
泰山地势峻峭,山势雄伟。
泰山由五座主峰组成,分别是南天门、玉皇顶、五老峰、中天门和北天门。
每个主峰都有其独特的景色和特点。
其中,玉皇顶是泰山的最高峰,也是泰山的象征。
站在玉皇顶上,可以俯瞰整个泰山景色,远处的群山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
泰山的险峻和壮丽,使得其他山峰相比之下显得微不足道。
泰山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泰山就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泰山被誉为"五岳之首",被尊奉为帝王的象征。
在泰山上,有许多古代建筑和文化遗迹,如岱庙、玉皇宫、碧霞祠等。
这些古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山水画的美学,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艺术。
泰山的文化底蕴使其在众山中独树一帜,成为了一座独特的山。
泰山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泰山有着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如松树、柏树、山茶花等。
尤其是在秋季,泰山的红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泰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泰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和宗教圣地。
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在泰山上写下了千古名篇,如杜甫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泰山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孔子登泰山拜天地的泰山石刻、被誉为"世界第一石刻"的泰山石人等。
这些历史和人文景观使得泰山在众山中独树一帜,成为了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
泰山之所以能够一览众山小,是因为其地势峻峭、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悠久的历史和人文景观。
泰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也成为了中国山岳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无论是从山体雄伟还是从文化底蕴,泰山都是一座令人敬畏的山峰,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泰山美学分析摘要: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
文章通过对泰山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地理地位等方面的阐述,从美学的角度对泰山进行分析。
关键词:泰山、自然风光、文化、遗产、美。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一、自然风光.民间俗语曰泰山:岱宗乃宗岳也,山莫大于之,史莫古于之!泰山雄伟,海拔1545米,地质年龄近30亿年,山体分三层台阶式地质结构,犹如登天台阶,坐北朝南,山体通体打开,一眼望遍全山,如佛似坐。
一座主峰玉皇顶,直通云霄。
一条10.1公里的登封盘路御道,一线通天。
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
从祭地经帝王行宫的岱庙,到封天的玉皇顶,构成长达十公里的地府——人间——天堂的一条轴线。
泰山的风景名胜以主峰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历经几千年的保护与建设,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
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
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
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十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桃园精舍、灵岩胜景等十大自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重空间。
泰山不但在自然特征上具有雄伟的美,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深刻的美学思想。
泰山自然美的主要特征就是雄伟壮丽,它在五岳中虽仅居第三位(按其海拔高度),但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相对高度达1300多米,与周围的平原、丘陵形成高低、大小的强烈对比,在视觉效果上显得格外高大。
泰山群峰起伏,主蜂突兀。
从海拔150余米的山麓泰安市区,至中天门海拔847米,南天门1460米。
玉皇顶1545米。
层层叠起,形成了—种由抑到杨的节赛感和“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势。
泰山山脉绵亘200
余公里,基础宽大,形体集中。
基础宽大便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
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泰山压顶”等名言,正是上述自然特征在人们的精神上与心理上的反映。
所以明代皇帝朱元璋曾描述道:泰山“根盘齐鲁兮,不知其几千百里。
”
泰山多松柏,尤其那苍劲挺拔的古松,如“壮士披甲”,对泰山的雄伟形象起着烘托作用。
泰山的岩石主要由变质岩和花岗岩构成,岩性坚硬,节理发育,经球状风化后形成了裸露的峭壁悬崖和浑圆厚实的巨石,突立于眼前,震撼人心。
还有那富于变化的泰山烟云,使人感到静中有动,气势磅礴。
苍松翠柏,悬崖怪石、云海烟雾都衬映着巍巍岱岳。
泰山具有丰富的自然美,如果我们把风景自然美的形象特征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的话,那么泰山除了从总体上和宏观上具有雄伟的特征外,还在雄中蕴含着奇、险、秀、幽、奥、旷等美的形象。
如斗母宫东溪内的“三潭叠瀑”,可谓“雄中藏秀”;“舍身崖”、“百丈崖”可谓“寓险于雄”;“仙人桥”,“扇于崖”造化钟神,堪称奇观;登泰山南天门则可领略“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及“旷然小宇宙”的诗情画意;而岱阴后石坞却是探幽寻奥的“天仙洞府”。
泰山在几干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名山风景的典型代表,即以富有美感的典型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又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地域空间综合体。
根据中国传统的山水观,把富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同悠久的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价值更高、内容更为丰富的泰山风景景观。
人文景观的布局与创作,是根据自然景观,尤其是地形特点和封禅、游览、观赏活动的需要而设计的。
其主体是拔地通天的自然景观,主题是封天禅地的思想内容,布局形式重点是从祭地的社首山(原在泰安火车站东南侧,后凿石而毁)到封天的玉皇顶,在约10公里的登山盘道两侧,
把整座泰山作为完整的自然空间,进行了巨大的整体构思。
泰山以南坡最为壮观,因有一条大断层使泰山隆起,汶河下降,对比强烈。
因此,封禅祭祀活动最终选定了从南坡沿中溪而上的路线,在这条约10公里长的景观带上大体分为三段空间。
一是以泰安域区为中心的人间;二是以城西南过奈河桥至蒿里山(在泰安火车站东南侧)为“阴曹地府”;三是自城北岱宗坊开始,沿长达6000余级的“天梯”直至岱顶“天府”。
泰安城是因古帝王封禅祭祀、百姓朝山进香和游览观光发展而成。
岱庙是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这条中轴线从泰城南门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后与登山盘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与城不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空间序列上形成一体。
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动的程序次第展开,贯穿着一种由“人境”至“仙境”的过渡阶段。
从地形上看,是由缓坡、斜坡直到陡坡,人们由低到高,步步升高,最后宛若登上天府;从建筑规模上看,是由严整到自由,因自然环境而异,从意境上看,是由人间帝王宫殿上达苍穹,渐入仙境,从色调上看,红墙黄瓦则始终与苍松翠柏形成对比。
再通过三里—旗杆,五里—牌坊和漫长的盘道连接,形成一条极为壮观的封禅祭祀序列。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将是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它巧妙地因自然之势,又以人工之力加强和美化自然环境。
其一,在封禅祭祀活动的序列空间位置的选择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缓渐陡之势、造成登“天梯”的意境。
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属“封闭型”自然景观、下段是紧紧收缩、直至岱顶才开放。
前奏长、对比十分强烈、对于“祭天”活动来说、造成环境感应的心理状态、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
登临南天门骤然开阔、恰似升仙。
因此,这样的地理环境是封禅祭祀空间序列的杰作。
其二、在建筑单体或群体位置的选择与建筑结构的创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门户建筑,有登山转折处导向性建筑,有临溪而设的赏景建筑,有半山悬挂的宗教建筑,也有耸立于山巅的祭祀建筑等。
其三。
从建筑的结构、材料、装饰及以庭院空间为基本单元的群体组合上,均能适应地形环境多变的要求,该建亭的建亭、该设阁的则设阁;需开敞通透外即造型轻巧,需收缩空间处便墩实厚重,充分体现因景而设、因境而生的建筑思想。
泰山古建筑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风格,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与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例证。
保存了一个巨大的封禅祭祀序列和—幅记载历史的立体画卷,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顺应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艺
术形象去协调和加强自然美,去表现和深化自然环境。
由于它们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使峻极于天的泰山深入到10亿炎黄子孙的心坎之中,并名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