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运动技能的学习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7.25 MB
- 文档页数:23
初中体育课运动技能教案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篮球传接球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体育技能之一。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篮球传接球的基本技巧和战术运用。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篮球传接球技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篮球传接球的基本技巧。
难点:传接球的时机、力量和方向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 课堂常规:教师检查学生的着装,强调安全事项。
2. 热身活动:学生进行慢跑,做一些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预防运动损伤。
二、基本部分(30分钟)1. 技术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篮球传接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强调传球时的手型、力量和方向,接球时的手型、身体位置和缓冲动作。
(2)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注意观察传接球的动作细节。
2. 学生练习:(1)分组练习: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面对面的传接球练习,每人轮流担任传球者和接球者。
(2)教师巡回指导:教师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传接球技巧。
3. 比赛实践:(1)学生进行分组对抗比赛,运用所学传接球技巧进行实战演练。
(2)教师担任裁判,维护比赛秩序,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三、结束部分(5分钟)1. 学生进行全身放松活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
3. 清理场地,回收器材。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传接球时手型不正确,传球力量和方向把握不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传接球技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学生能够:(一) 掌握运动技能的概念和组成,理解能力与技能的区别。
(二) 了解运动技能的分类,理解不同类型运动技能间的区别与联系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 掌握熟练运动技能的特征,了解技能测量的指标和评价的方法。
(四) 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理论和过程,自觉按照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进行学习。
(五) 了解运动技能获得的途径,正确认识技能练习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反馈的作用。
(六) 掌握反馈的概念和种类,了解在实践中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反馈。
(七) 了解影响运动技能学习效率的因素,并能在实际训练中灵活运用。
(八)掌握运动技能的迁移、正迁移、负迁移与干扰现象等概念,了解技能间的迁移是如何形成的。
(九) 了解影响技能间迁移产生的因素,以及如何利用迁移的规律以实现最大的练习绩效。
二、教学内容框架(见图19-1)2三、知识拓展与深化(一)运动技能学习的研究与发展1.运动技能学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大多数有关运动技能学习的早期研究都起源于心理学领域。
1823年,天文学家Bessel做了最早的有关运动技能操作的一些实验,用以探讨技能操作过程的差异以及为什么他的同事有些能准确估计星体通过子午线的时间而有些却不能,结果发现了著名的人差方程式。
而最早对动作技能学习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的是Woodworth (1899),他主要探讨了快速手臂和手运动的基本规律,揭开了运动技能学习的一系列学习规律如肢体间迁移等。
自此,对运动技能学习的研究开始逐步展开,Bryan和Hatter (1897,1999)通过对儿童学习收发摩尔斯电码的技能学习研究,发现了人类技能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现象――高原现象。
Hill和Thorndike 等(1913)对人类打字技能的保持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即使在连续25年不练习之后,在重新练习打字时技能仍具有保持效应(Hill, 1934, 1957)。
此外研究者还研究了诸如有关人类书写技能熟练程度、通过各种练习方法以获得最佳的运动学习效果,以及各种技能是否可以通过分解而练习等。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2.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葡萄干布丁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2.在教学中渗透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方法,渗透三个物理学方法:模型方法,黑箱方法和微观粒子的碰撞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ɑ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葡萄干布丁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讲述:汤姆生发现电子,根据原子呈电中性,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汤姆生的原子葡萄干布丁模型。
点评:用动画展示原子葡萄干布丁模型。
(二)进行新课1.α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1)α粒子散射实验原理: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是否对呢?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方法是无法探测它的内部结构的,要认识原子的结构,需要用高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
而α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接近原子中心。
它还可以使荧光屏物质发光。
如果α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荧光屏就能够显示出它的方向变化。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第三章运动兴趣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运动兴趣的直接影响到运动兴趣的性质。
()A. 广泛性B.有效性C.倾向性D.稳定性2.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运动用品(如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物品)的兴趣,即。
()A. 物质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3.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即。
()A. 物质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4.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
()A. 广泛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5.是兴趣发展必备的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
()A. 乐趣B. 广泛兴趣C.有趣D. 直接兴趣6.运动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为基础。
()A. 运动需要B.运动爱好C.运动诱因D. 技术基础7.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必须首先由开始。
()A.乐趣B.直接兴趣C. 有趣D. 物质兴趣8.主要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如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
()A.运动兴趣B.运动爱好C.运动诱因D.运动需要9.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如运动心理)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是。
()A.中心兴趣B.核心兴趣C.重点兴趣 D.唯一兴趣10.学生对一切新知识和新技能都感到新鲜,但没有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和练习中,这种兴趣是。
()A. 乐趣B.有趣C.直接兴趣D.物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 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
()A.运动动机 B. 体育习惯 C. 运动兴趣 D. 体育态度2.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动力和的作用。
第十八章练习题:健康指导1、(单选)属于开放式提问的是A“您今天感觉怎么样?” B“服药后,您还觉得头痛吗?”C“昨天的检查结果是阴性,您知道了吗?” D“您今天吃药了吗?”E“您是第一次住院吗?”2、(单选)属于开放式提问的是A“您昨天呕吐了几次?” B“您早餐后服过药了么?”C“现在您头还晕么?” D“您现在有什么不舒服吗?”E“您昨晚睡了几个小时?”3、(单选)下列不属于人际传播的有A自我传播 B同伴教育 C小组讨论 D公众传播 E报告会4、(单选)若想了解糖尿病患者日常自我管理的态度,适合提问的方式是A开放性提问 B试探性提问 C复合性提问 D诱导性提问 E封闭性提问5、(单选)关于人际沟通含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 B人际沟通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C人际沟通一般由七个要素构成 D人际沟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E人际沟通通过影视等媒体中介传递信息6、(单选)确定沟通是否有效的环节是A信息源 B信息接收者 C反馈 D信息 E信息渠道7、(单选)在与对方交谈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A保持目光接触 B通过一些非语言的信号让对方知道你在认真倾听,如点头C随手拿笔乱写乱划 D适当的重复对方的话语 E避免打断对方说话8、(单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标准是A.5克以下B.12克以下C.10克以下D.3克以下E.6克以下9、(多选)下列食物哪些对痛风患者不应该选用?A米饭 B鱼虾 C牛奶 D猪肝 E豆制品10、(单选)健康传播效果中的最低层次是A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B知晓健康信息 C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D健康信念认同 E以上都不是11、(单选)下列内容不属于传播基本特性的有A普遍性 B互动性 C社会性 D保密性 E共享性12、(多选)健康干预的实施要培育并动员支持性社会网络,社会网络的作用是A提供支持 B及时告知,传播相关信息 C反馈意见、建议D分类指导 E分级干预13、(多选)身体活动干预应该收集的信息有A运动史 B运动技能 C体质 D生活习惯 E兴趣爱好14、(多选)与肿瘤、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都有关的生活方式包括A精神紧张 B长期疲劳 C吸烟 D酗酒 E运动缺乏15、(多选)以下属于饮食指导原则的有A高脂饮食 B三餐分配合理 C多吃肉类 D减少烹饪用油量 E少盐饮食16、(多选)“三少一多”饮食原则指的是A摄入总量多 B摄食种类多 C少盐 D少油 E少量17、(单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中国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小于多少克?A.12克B.10克C.8克D.6克E.4克18、(单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中国人每人每天食用油摄入量为?A.20克B.25克C.15克D.32克E.35克19、(单选)体重75kg的人以每小时4km的速度快走30分钟,代谢当量为3,其能量消耗为:A.120B.115C.113D.110E.22520、(多选)运动训练的有关信息收集包括A兴趣爱好 B运动史 C个人体质 D运动禁忌 E运动环境要求21、(单选)对于有氧耐力运动,如果想要达到锻炼心肺功能的目的,推荐每周运动时间为累计多少分钟A.50~80分钟B.80~100分钟C.100~130分钟D.150~180分钟22、(多选)制订运动处方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运动强度 B运动时间 C运动频度 D运动进度安排 E运动伤害的预防23、(多选)以下选项属于成瘾行为的有A肥胖 B吸烟 C吸毒 D酗酒24、(多选)成瘾行为的形成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A无意识阶段 B诱导阶段 C抗拒阶段 D形成阶段 E巩固阶段25、(多选)以下选项属于成瘾行为内因中人格特质因素的有A性格内向 B被动依赖 C过度敏感 D情绪不稳、容易冲动E高级意向减退或不稳定26、(多选)控烟的总策略包括A制定公共卫生政策 B建立支持环境 C加强健康教育及社区行动D发展个人技 E调整卫生服务方向27、(多选)健康教育计划设计的原则包括A参与性原则 B前瞻性原则 C滞后性原则 D目标原则 E弹性原则28、(多选)健康教育计划的具体目标需要回答哪几个问题A.who——对谁B.what——实现什么变化C.when——在多长时间内实现这种变化D.where——在什么范围内实现这种变化E.how much——变化程度多大29、(多选)以下属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中教育策略的有A大众传媒活动 B人际传播活动 C制定相应政策D通过印刷媒介开展活动 E开展社区活动30、(单选)关于人际沟通中说的技巧,错误的是A讲话语气生动 B平铺直叙 C语速适中 D口气亲切 E吐字清晰31、(单选)非语言沟通不包括什么A类语言 B时间语 C空间语 D静态体语 E倾听32、(单选)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提出的危险度分层标准,对高危险度者参加运动前必须进行医学监督下的A无氧运动试验 B运动试验 C肺活量检查 D体格检查 E心电图检查33、(多选)人际交流中的反馈形式有A负面反馈 B正面反馈 C体语反馈 D书面反馈 E语言反馈34、(单选)某男性体重75kg,每天以4km/h的速度快速行走30min ,其代谢当量为3kcal/h/kgwt,,其每天能量消耗为A.50kcalB.15kcalC.38kcalD.113kcal E3.8kcal35、(单选)我国成年人膳食中蛋白质提供能量占全日摄入总能量的适宜百分比为A.10%以下B.10~15%C.15~25%D.25%以上E.15%36、(单选)健康传播的针对性和一致性原则不包括A传播者的针对性 B受众的针对性 C目的的针对性 D内容的针对性E针对性所要求的一致性37、(单选)“您父母有高血压病吗?”所属的问题类型是()A封闭型问题 B试探型问题 C诱导型问题 D开放型问题 E复合型问题38、(多选)在进行患者咨询时,为获得更多信息在观察对方时应用的方法为()A要捕捉细微的变化 B要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本质 C观察要仔细D要和对方有目光交流 E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动作了解有用的信息39、(单选)“会心一笑”在非语言传播技巧中属于()A动态体语 B静态体语 C有情感声的类语言 D时间语言E空间语言40、(单选)用“心、眼”细心品味,全面观察,收集和捕捉交流中的各种信息属于()A观察技巧 B说话技巧 C听话技巧 D问话技巧 E反馈技巧41、(多选)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的主要疾病有A其他心血管疾病 B慢性阻塞性肺病 C肺癌 D精神性疾病E缺血性心脏病42、(单选)为控制成年肥胖者体重,每天活动至少应达到A.30千步当量B.8千步当量C.20千步当量D.10千步当量E.5千步当量43、(单选)在患者咨询时称赞患者的进步,这属于A积极性反馈 B书面反馈 C体语反馈 D消极性反馈 E模糊性反馈44、(多选)沟通是健康管理师一项必备的职能,这是因为A工作中服务的对象是人 B工作中要启发健康需求 C需要提供健康咨询D自身心身健康的需要 E赚钱商业利润的需要45、(多选)表示正在倾听的身体语言有A微笑 B目光注视 C点头 D身体后仰 E交头接耳46、(多选)某健康管理公司的管理师王某,在参加健康教育活动前精心选择了自己的着装,从人际传播技巧的角度看,王某运用的技巧是A反馈技巧 B观察技巧 C非语言技巧 D动态体语 E静态体语47、(单选)在一定数量的目标人群的典型代表中进行实验性使用,属于制作健康传播材料的A材料的监测与评价 B分析需求和确定信息 C传播材料预试验D材料生产发放与使用 E制定计划48、(单选)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活动描述不恰当的是A身体活动可辅助降低血糖 B身体活动可改善血脂和血压C身体活动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D身体活动可提高生活质量E由于身体活动应激会升高血糖,因此活动期间应增加降血糖药用量49、(单选)不属于有效沟通的行为要素是A赞许 B目光接触 C完善自我 D转换角色 E有效重复50、(多选)一般建议男性,女性的酒精摄入量说法正确的是A男性酒精不超过15g B男性白酒不超过0.5-1.0两C女性酒精不超过20g D女性减半 E孕妇不饮酒51、(多选)在咨询中当患者陈述病情时,健康管理师要注意的倾听技巧是A在发现患者说错的时候,立即纠正 B尽可能多听,了解病人的看法C利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在认真听 D低头记录、不看患者E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讲话,耐心的等对方讲完52、(多选)反馈技巧的要点有:A纠正对方错误观点、行为要和缓、婉转、耐心B对于不同人提出的同样问题,回答可以因人而异C支持对方正确观点和行为要态度鲜明D随时打断对方谈话来表达自己对对方谈话的兴趣E恰当运用点头、伸大拇指等体语53、(多选)与对方语言交流时应特别注意A规范性 B通俗性 C礼貌性 D灵活性 E情感性54、(多选)一对一指导的特点包括A提供的指导更有适宜性和可操作性 B能增加依从性C针对目标个体的健康教育需求和特点 D一次能解决多个人或家庭的问题E使目标人群感受到健康管理师对其健康的关心55、(多选)体力活动干预的目的是A改变不利于健康的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 B预防和辅助治疗疾病C减少缺乏运动和运动不足人群的比例 D延长寿命E指导合理运动,避免运动伤害56、(多选)问话技巧包括A让对方能够准确地回答出问题的核心 B可以使用诱导型提问C不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 D问题要简练明确E有需要随时提问,不需选择时机57、(多选)好的倾听技巧应当是A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B耐心等对方讲完 C对敏感问题善于听出话外音D尽可能多听多留意 E始终保持礼貌和友好58、(单选)以下哪一条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范畴A定期做体检 B不吸烟 C维持正常体重 D避免过度饮酒E保证睡眠时间59、(单选)行政的重视与支持,属于A倾向因素 B促成因素 C强化因素 D社会因素 E动因因素60、(单选)关于人际沟通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指在人际沟通活动中为有效达到预期目标而采用的方法B包括语言的,非语言的,借助网络媒体的方式方法C人际沟通技巧直接影响交流的效果D一般用说听,看,问,答表情,动作等方式来表达E人际沟通技巧都与人的“传播器官”有关61、(单选)在人际交流中,收集信息时使用提问技巧,以下不正确的是A想要收集到真实信息,可以适当采用诱导型提问 B不能用质问的语气C不要提复合型问题 D要注意对方的表情和感受 E使用开放型提问62、(单选)中国成年男性腰围大于何种水平,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开始增加A.80cmB.95cmC.90cmD.100cmE.85cm63、(单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指的是人际交流中的A观察技巧 B提问技巧 C反馈技巧 D倾听技巧 E说话技巧64、(多选)非语言传播技巧A静态体语 B面部表情 C舞蹈语言 D类语言 E动态体语65、(单选)运动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除身体内在承受能力外,还包括A外部体力负荷量 B运动类型 C运动器械 D机体各系统确诊的疾患E机体各系统未确诊的结构功能损害66、(单选)对于成年人来说,轻体力劳动者每天能量摄入量男性为()kcal,女性为()kcal。
学校体育锻炼知识培训资料介绍本文档旨在为学校体育锻炼知识的培训提供资料和指导。
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了解正确的锻炼知识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锻炼的好处- 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增强学生的耐力和灵活性- 促进学生的社交交流和团队合作- 改善学生的学习和注意力锻炼的原则- 适度和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年龄、体质和兴趣选择适当的锻炼强度和时长,并逐渐增加难度和挑战。
- 多样化和全面发展: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协调性训练等不同类型的锻炼,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 安全和科学指导:确保学生在进行锻炼时使用正确的姿势和技巧,避免受伤,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常见的体育锻炼项目1. 跑步: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2. 游泳:对全身肌肉的锻炼效果很好,并且对关节没有冲击。
3. 篮球:可以提高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4. 羽毛球:对手臂和腿部肌肉的锻炼效果很好,并且易于学习。
5. 跳绳:可以锻炼全身肌肉,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
锻炼注意事项- 在锻炼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 遵循正确的姿势和技巧,避免不正确的动作造成伤害。
- 在锻炼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
- 在锻炼后进行适当的放松运动,有助于恢复和减少肌肉酸痛。
结论通过正确的体育锻炼,学生可以获得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多重好处。
学校应该重视体育锻炼的教育价值,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指导,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锻炼习惯,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十五”大纲课程性质与目的(一)课程性质体育心理学是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这门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未来的(或在职的)体育教师、教练员提高运动意识,熟悉符合心理活动规律的新的教学方法,并掌握测量和提高人的“潜能”的最基本的手段和实验方法。
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体育运动中的各种心理学知识。
这门课程具有体系新、内容新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知识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中。
(二)课程设置目的1 .使学生了解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简史和发展方向。
2 .使学生了解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3 .使学生掌握运动参与的心理动力。
4 .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心理。
5 .使学生了解提高运动成绩的心理学方法。
6 .使学生了解运动中的社会心理。
7 .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心理。
教学内容与要求体育心理学“十五”大纲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四章运动动机第十四章运动中认知干预方法第五章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第六章运动归因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行为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八章运动损伤心理致因及康复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差异心理《体育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5121022)一、课程说明(一)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二)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三)课程性质与任务:本门课程是从事体育教学的心理依据。
在普通心理学的基础上,讲授体育运动中特别是体育教学中人的特殊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介绍心理机能的训练方法等,为培养合格的教师提供体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为学生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和学校运动训练、竞赛活动提供心理学依据;通过教学实验、作业及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使他们了解某些心理实验和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初步具备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运用的能力。
614体育训练专业基础综合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体育教诲训练专业基础综合包括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两部分内容。
要求学生全面控制运动生理学、训练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并能运用生理学、训练学原理和知识来分析、论证以及综合解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实践中的详细问题。
按照运动生理学、训练学内容范围,控制好学科体系,着重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能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运动训练及小学体育实践中的问题,联系学术研究和教改动态,评价自立思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知识点的测试包括了:认识与记忆;理解与判断;控制与应用;分析与综合四个层面。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光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光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运动生理学150分运动训练学150分4、试卷题型结构(1)运动生理学名词解释40分(8小题,每小题5分)单项挑选题40分(20小题,每小题2分)综合应用题70分(2)运动训练学名词解释40分(8小题,每小题5分)第1 页/共8 页综合应用题110分三、考查范围(一)第一部分运动生理学绪论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意,控制生命活动基本表现以及生理功能的反应和适应及其调节。
第一篇肌肉的活动第一章肌肉的欢喜与收缩了解肌细胞的结构及肌肉的电现象。
控制肌肉的收缩功能、肌肉工作的形式和力学表现。
第二章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控制两类肌纤维的生理特征及其与运动能力的关系第二篇氧运输系统第三章呼吸了解呼吸的概念及呼吸的过程,控制肺通量,肺换气的原理。
了解呼吸逻辑的维持和呼吸运动的调节,控制运动时呼吸的变化调节。
第四章血液了解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控制血液各组成成分的功能。
第五章血液循化了解心肌的生理特性和生物电现象,控制心脏的泵血功能及评价主意。
了解各类血管的功能,控制动脉血压的成因、影响因素和心血管的调节以及运动时心血管功能的变化特点和系统锻炼对心血管功能的变化特点和系统锻炼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上篇试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下篇参考答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