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协作治理概念:学者分别从组织关系、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管理三种视角对协作治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1、Bryson J M, Crosby B C, Stone M M.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ross-sector collaborations: Propositions from the litera-ture[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6: 44-55. 组织间关系视角的协作是指“两个或者多个组织为共同取得各自无法单独取得的结果,从而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能力、行动的链接”。

2、秦长江:《协作性公共管理: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 (1): 103-109.集体行动的逻辑视角的协作意味着“自治的参与者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谈判、共同制定的规则和组织结构来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决定和解决共同共同关注的事务”。

3、Bardach E. Getting agencies to work together: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managerial craftsmanship[M].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98.公共管理视角的协作被定义为“政府机构增加公共价值而通过它们之间的共同行动所采取的联合和活动”

4、尽管众多学者还不能对协作治理的定义的达成一致,但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协作(collaboration)与合作(cooperation)、协调(coordination)在互动深度、承诺程度和复杂性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

5、⑤Crosby B C, Bryson J M. Leadership for the common good: Tackling public problems in a shared-power world [M]. John Wiley &Sons, 2005.克洛斯比(Crosby)和布莱森(Bryson)根据共享内容将组织间的共享机制描绘成一个连续体(见表一)。

6、刘小泉,朱德米. 协作治理:复杂公共问题治理新模式[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8(2): 61-65.学者刘小泉、朱德米认为协作治理以协作为基础,大量存在于各种的跨组织协作、网络治理和公私伙伴关系等实践之中。学者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协作治理的内涵进行了揭示和探究。

7、Ansell C, Gash A.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J].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008,18(4): 543-571.在研究了137个跨政策部门的协作治理案例之后,将协作治理界定为“一个或多个公共机构直接将非政府利益相关者卷入到正式的、共识为导向的和协商的集体决策制定过程中,旨在制定、执行公共政策或管理公共项目”。

8、Taechyon Choi. Information sharing,deliberation,and collecetive decision-making: 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D].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2011.

泰依奥·蔡(Taehyon Choi)在他对协作治理进行研究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协作治理是“一组相互依存的利益相关者,为了解决一个复杂的、涉及多面的公共难题而协同工作并制定相

关政策的过程和制度”。

9、⑧Emerson K, Nabatchi T, Balogh S.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J].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012, 22(1): 1-29.相对而言,艾默森(Emerson)给出的定义更为具体,涵盖面最广。他将协作治理解释为“为了完成公共目的,使人们有建设性地参与跨公共机构边界、跨政府层级和/或跨公共、私人、公民团体的公共政策决策制定和管理的过程和结构”

10、刘小泉,朱德米. 协作治理:复杂公共问题治理新模式[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8(2): 61-65.协作治理是为了解决复杂的公共问题,促使跨域、跨界、跨部门的利益相关者形成伙伴关系,以平等协商的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制定的制度安排。

11、颜佳华,吕媁.协商治理、协作治理、协同治理与合作治理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就协作治理而言,这里的“协作”,并不意味着永久的和平,而是多元政治主体在遵守共同博弈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协调与配合,保证各主体的多种政治需要得到持久性的表达,从而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的政治秩序。因此,协作治理是以完善的政策法规、发达的社会民主和依法行政为前提,以协作性公共管理为理论基础,政府、企业、第三部门等多个主体形成一个资源互补、权力共享的动态组织系统,共同治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

12、姜士伟,“协作治理”的三位辨析:名、音、意[J].广州行政学院学报,2013(6):11

典中,“协作”意指若干人或若干单位互相配合来完成任务,“合作”也解释为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单从字面意思来看,“协作”与“合作”并没有含义上的本质区别,它们都是强调不同主体之间就同一事件展开的行为配合与协调。因此,以“协作”与“合作”作为区别“协作治理”、“合作治理”的出发点,其结论将是二者的等同,这就是当前学术界混用“协作治理”与“合作治理”的根本原因。这就导致了在众多公开发表的学术论著中,一些学者使用“协作治理”,而有的使用“合作治理”,但就作者所表达的观点和论述来看,都是表指的同一含义。

13、张康之.“协作”与“合作”之辨异[J].江海学刊,2006,( 2)。张康之教授认为,协作是人类简单、初始的合作意愿,只有这些意愿被现实化的制度和规范加以约束,人类的合作行为才得以产生。“协作是不同于合作的,当理性经济人仅仅在遵守契约的前提下开展互补性的活动时,那仅仅是协作,这种协作时刻都处于相互防范毁约的心理和行为之中。但是,如果在签约者之间通过契约而建立起了信任关系,他们之间的协作就另当别论了。”

14[2]张康之.论参与治理、社会自治与合作治理[J].行政论坛,2008,( 6) .

[3]张康之.论社会治理中的协作与合作[J].社会科学研究,2008,( 1) .

[4]张康之.论合作治理中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J].齐鲁学刊,2004,( 1) .

国外学者对协作治理的定义不尽相同:

15、Jamie Damon.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or Collaborative Government? A Framework&Analysis Tool [EB /OL].http: / /www.epa.gov / ciconference / download / presentations / Wed_ Studio D_ 130pm_ Damon_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pdf.

Jamie Damon 认为,“协作治理一词,常常用来形容由公共部门、私人及公民等各种主体参与,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公共问题解决方案的各种各样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超越了任何其中一个参与主体自身能力。”

16、John Benington.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R].Presentation,Innovations in Governance Executive Education Program,John F.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Harvard University,2003.Frank and Denies 把协作治理描述为本质上是“社会两个或几个部门之间的社会或政治参与的新发展,它构成了一个更有效的方式来解决现代社会的需求,这些需求已经超越了社会各

个部门迄今为止自己能够解决的所有事情。”

17、Chris Ansell,Alison Gash.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Theory,2007,( 18) .

Chris Ansell 和Alison Gash 则认为协作治理“是一种治理参与,在这里一个或多个公共机构直接安排将哪些非国家的利益关联主体参与政府集体决策过程,这一决策过程是正式的、共识导向的和审议的,旨在制定或执行公共政策,抑或管理公共项目和财产”

18、作者对众多学者学者有关于协作治理所下的定义进行了总结:尽管学者们对协作治理的定义表面上存在着些许的不同,但笔者认为这仅仅是学者们观点表述的措辞差异而已,这些定义存在着本质上的一致。首先,他们都强调了多主体参与。协作治理模式最显著的特色在于31多主体参与,这是其区别于其它治理模式的本质和根本之一。学者们的定义的差异在于对多主体的表述不同,有学者用利益关联体来表述,有学者用私人组织及公民来表达,但都强调了公共机构之外的社会主体的参与。其次,他们都强调社会主体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参与。参与是政治学领域内恒久的话题,但在协作治理模式中却是一种全新的展现,它要求参与主体之间的平等性以及参与途径的制度化。再次,他们都强调了协作治理的公共利益使命。协作治理和传统的治理模式唯一交叉重叠的部分在于它们对公共利益的追求,无论是协作治理模式还是传统的治理模式,它们的唯一使命都在于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表现为对公共政策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公共项目和财产的管理等。最后,他们强调协作治理的根本动因都在于社会的复杂性及公共机构能力的有限性。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是社会问题的复杂、多变及不确定,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超越社会中任何一方的能力极限,单独依靠单一社会主体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时代已经过去,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之间的协作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须。

19、Chris Ansell,Alison Gash.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Theory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8,18( 4) : 543 -571.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协作治理可以理解为: “一个或更多的公共机构与非政府部门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正式的、以共识为导向的和协商性的决策过程的一种治理安排,其目标是制定或实施公共政策或管理公共项目或资产”。

Kirk Emerson,Tina Nabatchi,Stephen Balogh.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12,22( 1) : 1 -30.

而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协作治理又被一些学者定义为: “不同主体跨越公共机构、各级政

府和/或公共、私人和公民等领域的界限,建设性参与公共政策决策和管理,以实现公共目标的过程和结构,否则公共目标难以实现”

20、[瑞典]英瓦尔·卡尔松,[圭]什里达特·兰法尔.天涯成比邻———全球治理委员会的报告[M].赵仲强,李正凌译.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最早界定治理这一概念涵义的是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21、孙柏瑛,李卓青.政策网络治理: 公共治理的新途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8( 5).

20 世纪8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将盈利性企业、非盈利性组织、社区、家庭、社会个人等纳入到公共事务管理中,形成了一个包括政府、市场、民间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过程,它“提供了一个相互依赖的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及利益的水平协调的框架。

22、Rhoses R.A.W.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Government[J].Political Studies,Vol.44,September,1996.

Rhodes 认为最小化政府,即重新界定政府公共干预的范围和形式,并强调市场和准市场在

公共服务提供中的功能与作用是治理的一种用法。

23、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Our Global Neighbour-hood: 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正如全球治理委员会指出,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协作相关概念

24、Donaldson & Kozoll认为协作是不同组织间的相互合作,达到不同的目标。

25、Huxham,认为,协作是一个过程,即为获取共同的利益,组织内各个成员相互合作的过程。

26、Thomson &Perry(2006: 23)的定义则较为完整他把协作是不同成员之间为了共享利益而互相协调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组织成员通过正式或是非正式的协调建议一个领导各成员的规范,在该规范下各成员共同决策行动以完成同一个目标。

27、Peters(1998)则明确的把协作定义为五个方面:一、协作必定包含两个以上的组织成员。二、每个成员都有自主决定权,而不受其他成员的干涉。三、成员之间的互动必须是持续的。四、每个成员必须为组织有贡献作用。五、成员均能共享利益。他认为只有满足这五个方面才能称之为协作。

28、Mattessich和Monsey(1992)则将协作视为是一种持久的关系,且这种关系被每个成员所共同承认。在这个关系中,各组织成员通过相互的沟通协调和制定规划实现共同的目标。

29、Ansell 和Gash(2008: 544)则进一步对协作治理做出界定: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其他利害相关人共同参与集体决策。通过集体决策所达成的共识作为指导,再此指导下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目的为使管理的共同事务效果更显着。

治理相关概念

30、本文结合Rhodes对国家在不同角色下的治理含义进行综述:

(一)新公共管理下(小国家模式),该模式下主张官僚组织会降低社会管理的效率,提倡企业型政府,即政府只起监督的作用,社会高度市场化的情况。此时的治理为使用市场化机制来提供公共服务。国家尽量减少制度政策干预。

(二)善治型国家,此时国家治理要求:经济上实现内外部经济,政治上实行民主选举、行政上要求高效公开。

(三)国际间的联系者,此时的治理即联合友好国家,保卫国家主权。如欧盟体系则正好说明了这种情况。

(四)自我管理型社会,该社会下主张没有绝对权力,公私部门间的界限十分模糊,此时政府的任务就是促进社会与政府间的互动,鼓励多方治理。综上所述,治理所提倡的就是对传统的政府制度的挑战,在治理理论中,国家不在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与此同时还存在如企业、非营利组织、城市居民等多个权力中心。该理论主张,由于社会事务的逐渐复杂和个权力中心参与感日渐强烈,社会的公共事务应有多个权力主体自发的互动合作管理。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其他主体协作配合,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长短互补。最大程度

的发挥对社会的服务提供。

协作治理理论

31、John M. Bryson、Barbara C. Crosby、Melissa Middleton Stone等人的跨部门协

作模型(图2):

32、Ansell and Gash协作性治理模型,该模型针对既有的协作治理文献,采取元分析方式(metaanalytic strategy),通过对137个案例与相关研究文献后绘制而成。(见图3)。

1、初始环境

在协作治理模型中,初始环境包括资源权力的不对称、参与的动机与限制、此前合作或冲突的过往史三部分,下面进行分述:

(1)权力/资源不对称

协作治理中参与方享有的权力资源是否均衡是关系协作能否进行的重要因素。当参与方享有的权力资源失衡时,其中的弱势群体在协作治理的过程中就容易受权力资源占有者的控制,从而导致部分参与者在共同决策、执行规划等过程中不能真实表现协作过程中的真实意愿。这也就违背了协作治理中所强调的参与主体应该平等的原则,那幺协作过程也就无法顺利进行。所以协作参与方享有权力资源失衡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2)参与动机

参与动机是参与者参与活动的内在驱动,基于此,参与动机背后的形成原因的是有待了解的,只有了解了参与者参与协作治理的动机才能更好的促进协作治理的顺利进行。Grey 认为,参与集体活动所产生的收益与参与者的参与动机的强弱有着显著的关系。根据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我们可以知道人都是具有利己性的,当其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其

付出的成本时就会促进他们的行为发生,即人行为之前都会算其行为的投入产出比,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当其投入产出比越高时他的参与动机就会越强,反之越弱。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参与者的参与动机无非是是自己生活品质得到提升,所以协作治理主导者在社区促发协作治理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满足参与者的需求。

(3)此前冲突或合作的过往史

Margerum(2002)指出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冲突或合作的过往史(prehistory of cooperation or conflict),将会阻碍或者促进协作治理的进行。冲突的历史会造成参与者从一开始就持有抵触的情绪,甚至对没有发生的事妄加猜疑,进而互相之间不合作,抑制协作治理的进行。从而有形成了一次冲突的历史,下次合作将更加困难,进入恶性循环。合作的历史会使参与者因为彼此的熟悉和好感,从而产生高度的信任促进协作的进行,进入良性循环。协作治理的本质就是各方的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过程。所以,在协作治理过程中如果发生冲突,应尽快找出冲突原因予以解决,以保证顺利完成集体目标。

2、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主要是指协作治理的基本准则,即所谓的规范。规范由协作过程中利害相关者通过不断地互动所产生的约束协作参与者共同行为的规则。它的产生可能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正式渠道如社区制度、法律法规等,非正式渠道如道德约束力、人际交往中的互动力等。这些对于保证协作过程中的协作参与者的行为及协作程序的合法性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主要有两方面需要注意:一方面,标准化的社区准则有利于在协作过程中制定协作参与者行为标准。既能保证任认定,通过相关规范制定标准形成责任倒查机制保证协作过程能做到责任到人,改善协作过程中公私部门界限模糊、责任难以界定的问题。又能鼓励遵守规范者,起到促进激励协作过程的作用;另一方面,协作治理的过程必须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只有参与者认为协作过程具有公平公开的才能达成协作承诺。制度设计者在设计规范过程对协作过程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应足够重视。制度设计不仅可以矫正协作过程中的偏差行为,而且还能加强协作参与者之间的协作关系,从而促成协作结果的发生。

3、领导角色

领导是指协作治理中引导者,对协作治理的推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制定和维持协作治理的基本准则、促进协作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对话、协作参与者的信心建立等多个方面。而领导在协作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则影响着协作治理过程中的授权程度,大部分学者认为,领导的授权程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协作过程中各个主体的权利和自主性。领导所担任的角色应是协作总体的把握者,协作治理的引导者,尽可能的放权与其他协作参与者。这就要求协作治理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广泛的社区影响能力、整体的控制能力、促进协作参与者广泛参与的能力、深化协作范围的能力。①言而总之,领导就是上下的互动过程。

4、协作过程

Ansell and Gash经过实证研究之后,找出协作过程中(collaborative process)的五个层面,包括面对面沟通(face-to-face dialogue)、信任建立(trust building)、过程承诺(commitment to process)、认知共享(shared understanding)以及中间结果(intermediate outcomes),相关內涵分述如下:

(1)面对面对话

信息只有在协作参与者彼此沟通交流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作用,Snyder和Morris(1984认为面对面沟通时发挥组织功能的重要基础,为了能是整个协作组织的成员利益最大化,沟通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作为良好的沟通模式必须具有完整的沟通网络,运用自身的沟通网络培养互动关系。同时,面对面沟通对话可解决协作过程成的部分矛盾冲突,经过面对面对话

的过程,可开放参与者封闭的个人想法和化解既有的城建(Ansell&Gash,2008)。在社区协作治理过程中若参与相关人能充分利用面对面沟通机制,将使整个社区达成认知共识,进而促成协作共治的局面,这势必会大幅度提升协作的效果。

(2)信任建构

协作系统在最初发展的时期,都是伴随着大量程度的信任而来,不仅如此,这种信任更是促使协作迈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信任的建立对集体行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协作参与者之间的信任程度越高时,信息的沟通和整合就越顺畅,因而可降低交易成本,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相反一个缺乏信任的协作关系是十分不稳定的,当面临外来冲击、突发事件或者利益纷争时,协作参与者可能会因为彼此的不信任而很难达成共识,甚至于相互猜忌。这样不仅不能抵御机体所面临的困境,甚至协作关系都有可能破裂。所以在协作过程中,协作的引导者要注重培养信任的建立,通过各种公关和具体利益举措建立信任。

(3)对过程之承诺

Dwyer、Schurr等人将承诺定义为利害关系人之间关系维护的保证,它是一种短期付出而想获得长远利益的一种意愿,是基于情感驱动产生的意愿。承诺的产生是为了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它是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协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作出承诺之关系人必定认为这种协作关系在远期有极大的潜力,因此愿意牺牲短期的利益来维持这种协作关系。社区协作治理中,政府部门可能为了长治久安以维护自己的统治,非政府组织可能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威,企业部门也许为了自身的发展,而社区居民则为了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基于不同的长远利益协作以实现社区的治理环境,而付出自己的努力。

(4)认知共享

认知即协作成员在协作过程中的某个阶段逐渐形成的一种对未来的愿景或期望,共同认知在整个机体的共同是目标。认知共享即为整个组织有共同的信念,分享共同的目标。认知共享的建立有利于协作成员间的相互沟通,信息交流,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自利行为,压缩协作治理的成本。进一步促进协作治理的顺利进行。共同认知一旦建立,会激发协作成员自愿的进行参与,进而形成社会资本,增强团结和社群意识(陈恒钧,2003)。(5)中间成果

中间成果指在协力治理过程中在达成最终目标之前,所形成的的共识与成果。中间成果对最终目标的达成起着过渡的作用,能是协作治理过程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进行。如相关会议、协作计划、各种活动等。其中间成果越多,其最后的目标达成就越顺利,但并不是简单的累积罗列,中间结果还必须不断反思、调整,通过协作参与者不断沟通协调,防止协作过程发生偏差。

5、结果

协作治理是指一种模式,其结果随其治理的事务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释,统一概之即为协作治理的效果。

协作治理内涵与特点

19、Chris Ansell,Alison Gash.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Theory,2007,( 18) .

Chris Ansell 和Alison Gash 将其归结为六个方面: 第一,( 各利益主体参与的决策) 讨论会必须由公共机构发起和召集; 第二,与会人员( 不仅包括公共机构) ,也包括非国家的行为者( 即国家公共权力体系外的个人及组织) ; 第三,协作治理的各参与方应当直接参与公共决策,不能被公共机构设计成为一种参议员角色; 第四,( 作为公共决策重要的形式) 讨论会必须被正式组织,并且会议应当采取集体制; 第五,讨论会的宗旨和目标在于获取一致性的决策,即便这种决策在现实中无法得到共识; 第六,协作的重点在于公共政策或公共管理。

20、Freeman,Jody.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J].UCLA Law Review,1997,( 1) .

Jody Freeman 则将协作治理的特征表述为五个方面[13]: 第一,问题解决导向; 第二,基于利益关联的参与主体对公共决策全程的参与; 第三,临时性的解决方案; 第四,超越治

理中传统公私角色的责任制; 第五; 一个开放弹性的执行机构。

21、第一,协作治理是一种全新的治理模式,是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和传统的公共决策参与不同,这里的参与更具有主动性和整体性。首先,各参与主体不再是“参议员”,而是直接的“决议者”,协作治理的各参与方享有真实、直接的决策权力。其次,参与主体参与公共决策的各个环节,而不再拘泥于政策的论证环节。不过,协作治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理论风险,它强调构建多方参与平台的公共机构的主导地位,这虽可能是基于协作治理的现实考量的无奈之举,但却为公共机构违背协作治理的精神提供了理论的可能性。

第二,协作治理的宗旨在于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问题。无论是强调“一致性的政策”还是“问题解决导向”,都是围绕“如何解决社会治理问题”这一核心命题展开的,这是协作治理的宿命。协作治理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公共政策能否出台及公共政策方案的问题解决能力。公共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在多主体参与决策模式下,决策的公平性、公正性即便得到了保障,其效率也必然会被牺牲,并且,达成一致性决策可能性更小。避免协作治理过程中公共决的低效率,是协作治理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另外,即便是获得了一致性的决策,也不一定意味着社会治理的成功,它还取决于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能力。因此,协作治理还必须解决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等一系列问题。第三,协作治理意味着持续的开放和平等的理念。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协作治理的生命力来自于它开放的组织系统以及参与主体间的平等。首先,它接受公私主体对公共决策全方位的参与,这种接受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不断的接受。其次,各参与主体,无论是公共机构还是私人组织,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其在协作治理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传统模式中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但是,笔者所担心的是协作治理所持有的这种开放与平等的做法是否会弱化公共机构的公共性属性,如何确保各参与主体利益诉求的公共性,这同样是协作治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22、Chris Ansell ,Alison Gash,“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Theory and Practice,”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Theory,vol.18,( 2007) ,pp.543 -571.

协作治理是指一个或多个公共机构在公共政策或公共管理为指向的决策中,直接保证与非国家参与者在正式的、以一致同意为导向的集体决定过程中建立紧密联系的一种治理安排。23、John Donahue,On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A WorkingPaper for the 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itiative,2004.

协作治理具有正式、持久、集中、制度多样性、效用、稳定与易变、首创性、问题驱动性与机会驱动性等八大特征。

24、(美)罗伯特·阿格拉诺夫,迈克尔·麦圭尔. 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 ;67 ;164 ;165 ;67.

协作性管理是这么一个概念,它描述了在多组织安排中的促进和运行过程,解决单个组织不能解决或者不易解决的问题”。

25、文/周晓丽. 论公共危机的协作治理——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J].公共管理变革,2012,(3):66——67.

协作性公共管理可以出现在各种情况中,既可以有纵向的各级政府的协作,也有横向

公私部门的合作,还包括网络化环境中截然不同的向上向下向外的管理。对于一些地方来说,协作性公共管理就意味着组织必须跨越边界的限制进行有效地调整,从而善于处理和应对复杂的公共事务及管理活动。建立在对新公共管理碎片化批判基础上的协作性公共管理,主要通过部门之间的协作、互动、整体运作,从而真正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无缝隙的管理和服务。首先,纵向和横向:协作性管理的方式。在一些美国学者看来,纵向协作的核心是州和联邦政府相互间的信息交流。所以,与之相关的各级政府都处于协作的链条之上,寻求信息、寻求调整成为纵向协作的重要内容。在信息方面,项目和资金信息、技术援助,可以有效解决和弥补协作中一方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调整方面,横向协作活动主要通过政府部门与其他伙伴关系的实体或组织来实现。非政府组织、社区、公民个人都是其重要的协作伙伴。横向协作活动主要有政策制定和制定战略活动,包括协作性政策制定的规划、目标开发和决策制定任务;资源交互活动,包括从众多参与者中寻找并获得资源,以及与许多不同级别的参与者联合并调控资源;基于项目的活动,包括特定项目中的许多社区内和社区外的参与者。虽然长期以来,等级被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进行协调和控制行动的有效方式,但是要通过协作达成相互理解、相互协调和沟通的机制。构建以社会资本为核心的信任,可以使不同组织、不同公众能够为共享个别组织的资源而努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使协作性公共危机治理网络有效地运转。

协作治理产生的背景:

1、Newman Janet,Barnes Marian,Sullivan Helen and Knops Andrew.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J].Journal ofSocial Policy,2004,( 2) .

到了20 世纪末期,伴随着全球化的加剧,私人领域内个人和组织形态的合作与协作已成为常态,由此带来了企业管理的高效。相反,此时的政府管理可谓困难重重,一方面,社会问题越来越棘手,传统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融合交叉日益加深,传统的政府独自决策、执行的社会治理模式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低效与失败; 另一方面,社会民众对政府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复杂,政府希冀个人和组织等利益相关体参与政府决策、执行的意愿愈加强烈。[6]2、张康之.“协作”与“合作”之辨异[J]. 江海学刊, 2006,(2)99

在20世纪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官僚制就典型地体现了分工—协作的特征。然而,随着后工业化进程的启动,分工—协作的社会体系开始受到了新近出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冲击,同样,表现出分工—协作特征的政府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治理的需要,特别是当社会自治力量迅速成长的时候,多元社会治理力量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作用也往往是无法纳入到分工—协作体系中来的。这样一来,就需要有一种新型的社会整合模式出现。这种新型的社会整合模式将是一个合作的模式,它是不同于近代工业社会分工—协作模式的。

3、Eva S rensen,Jacob Torfing.,“Network Governance andPost -Liberal Democracy ,”Administrative Theory &Praxi,vol.27,no .2( 2005) ,pp.197 -237.

国外对协作治理的研究,肇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后期,最初产生于对欧盟等“协作治理实验场”的研究,因此早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对欧洲的研究,而且在概念界定和理论建构方面进行了探讨,此时期丹麦Roskilde 大学的民主网络治理中心是其中最主要的研究机构。4、陈纪. 协作治理:城市多民族社区民族工作创新的探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2):39

20 世纪80 年代末,治理理论( governance the-ory) 是在反思社会资源配置中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而形成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其重新审视了政府与市场、社会、公民间基本关系,以及着重关注如何通过相关制度和机制实现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等。

5、林尚立,刘晔.城市政府与城市治理: 责任、服务与法制[A]/ /刘晔主编.城市治理与公共权力: 边界、责任与合法性( 复旦公共政策评论第一辑) [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在这样的环境中,社会需要的政府管理面在扩大,但政府相应的实际拥有的权力却是有限的,显然这样的政府是权力总量、资源总量和职能总量不均衡的政府

市场、政府、NGO三这之间对比

在公共事务的治理中,传统路径有政府( 公共部门) 路径、市场路径与第三部门路径。政府( 公共部门) 路径强调公共事务配置的平等与均衡,强调配给的普遍性与基础性,因而

在效率性方面不具有任何优势,且难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在资源的动用上,通常是运用国家权力,通过再分配等手段对相关权利人实行普惠式服务。市场路径强调竞争规则,强调效率优先,在公共事务配置中,虽然可能提供个性化与差别化的服务,但同时也可能会由于过度追求效率,容易遭受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第三部门路径由于强调志愿性与博爱精神,在弱势

群体保护上发挥了一定的功能,但是其特殊主义、父爱主义及业余主义特征,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作用的范围与程度,只能起到有限的补充性作用。由于上述三种路径均存在一些缺陷,为此,人们不断创造多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为弥补市场缺陷而进行政府干预,为治理政府失败而寻求市场化解决之道,为克服上述两种失灵而求助于“第三部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第三部门失灵”也屡屡出现。

协作治理理论模型(一)

模型的解释:参与者结构是一个多元参与主体结构,结构多元性是协作治理的本质要求,国家、政府部门、市场主体、个人、家庭、居民、由非官方的主体组成的各种组织,如志愿组织、自治小组等均应是参与者。不仅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官方的及非官方的都应参与到协商与讨论的过程中,而且在参与时,不仅仅只是扮演一个协商者或者受咨询者的角色,而应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这种参与才能真正体现权利的平等,才是一种主动性而非被动性参与。协作治理的制度平台是参与者活动的舞台和载体,在此平台之上,辩论、讨价还价、协商、审议式讨论都是一些常见的过程,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它是一个双向信息流动或者多审议的平台。它既是政府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双方信息交流与相互影响的场所,也给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交流提供了方便。同时,这种平台是参与路径的正式制度化形式,可以是论坛,也可以是决策会议、交互谈判。动力机制意味着参与者介入协作过程的意愿、动力和预期。参与者是否具有合作的意愿、是否具有兴趣和动机、是否对协作结果具有良好预期,都会影响到协作治理的效果。相互作用类型是指共同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形式,除了辩论、讨价还价、协商、审议式讨论以外,合作博弈是其最基本的机理。关键影响变量包括价值基础、联结纽带、融通介质和权力结构,这些变量会直接影响协作治理的效果。价值基础是达成一致的根基,舍此共同行动和集体选择是不可想象的。在协作治理中,共同愿景是其价值基础。在公共事务的协作治理中,所有利益参与者的共同愿景是为居民提供更丰富、更有效、更便捷的公民服务。协作治理过程必须建立在对协作过程的认可和共同理解基础之上。对协作过程的认可包括对相互依赖的共识、对协作过程的共享、公开探索共同利益; 共同理解包括清楚的使命、共同的问题界定以及对共同价值的认定。因此协作治理的联结纽带必然是信任合作机制。融通介质在协作治理的实现上尤为重要,社会资本是协作治理的融通介质,良好而丰富的社会资本为协作治理提供了润滑剂。协作治理的权力结构并非等级式安排,而是多中心结构。尽管公共部门在协作治理中往往担任倡导者与发起人,尽管在决策中拥有最终决定权,但其并无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强制权力。实质上,所有利益相关者在协作治理中都拥有平等

的权利,非官方利益相关者倡导或主持协作过程的不乏其例。三、我国公共服务提供中的协作治理: 可能性及其限度前文提出,协作治理的实质是民主治理的一种新形式,因此在讨论协作治理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事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在民主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其中与协作治理概念关

系比较相近的主要有政治协商和基层民主治理。笔者认为,政治协商是民主治理的政治表现形式,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政治制度与结构而存在并发挥其功能,如果说它属于协作治理的话,那么,更多体现在政治意义上和宏观层面上,它为我国公共事务的协作治理奠定了政治上的宏观基础。而对于基层的民主治理,一派研究者从基层选举政治的角度,研究了乡镇领导的公推直选、村民委员会、社区委员会的选举; 另一派则将视角重点投向村民自治、乡村治理以及社区自治。这些研究比较多地从政治参与的角度、从制度与结构方面对基层民主进行研究,为草根式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与现实案例。而对于具有协作治理真正内涵的研究并不多见,主要有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研究、南京的“市民论坛”研究等。这些研究开始切入协作治理的实质,但仍然更多地从政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有的学者对其可持续性表示担忧。对于协作治理相关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协作治理有其一定的现实土壤与实践动机。何包刚认为,地方领导人对于参与和协商制度有着不同的动机: 获得合法性或者基于缓解干群关系的压力,这些动机从客观上促进了农村协作治理机制的形成。〔8〕黄祖辉等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基于能力与关系的新型治理结构,对于农民公共服务需求的有效表达起到促进作用。周松强认为,民主恳谈会是民主协作治理制度的创新,是基层民主新的平台与机制〔9〕谢来位认为,新农村合作治理主体有一定的生长空间与需要,对其培育至关重要。〔10〕从上面的理论分析来看,协作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形式,拥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发展空间,那么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协作治理的生长空间究竟如何,其有效性的发挥会受到什么限制? 这些问题必须澄清。首先,协作治理的率先发展会出现在非政治领域,对于公共事务的治理,应当是协作治理在中国发展的首选领域。为弥补新公共管理运动过分市场化的缺陷,将视角转换至国家与社会合作的层面上,寻求政府和社会之间灵活而有效的合作,这是协作治理的核心要义。在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治理各方参与者尽管在供给数量、质量、方式方法上存在分歧,但其基本目标指向趋于一致,都是为了实现一定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一定人群的公共服务需求。因此,在共同价值观一致的前提之下,协作治理就有了生长与发展的空间与可能。国外协作治理的实践也大多从公共事务等非政治领域方面取得进展,比如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社会福利提供、学校教育管理、健康照顾、未成年人保护、风险治理等等。其次,协作治理由于强调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因此,其首先应在层次较低的地方展开,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性较大。根据前述分析,协作治理存在多方参与者,既有公共部门,也存在非政府利益相关者,比如非营利部门、营利部门、

个人、家庭、居民等等,他们在协作治理过程中从地位上存在平等性,多元权力主体并存,多向度权力运作结构,以平等、互信、对话、协商、共识、合作为核心。同时,协作治理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平台,如论坛、决策会议、恳谈会、协调会等展开,并且多方参与者需要通过辩论、讨价还价、协调、审议式讨论、合作博弈等形式进行互动。协作治理所强调的互动网络体系必须靠大量、持续的对话和谈判来达至,网络中的行为者既要保持独立自主,又要保持相互依赖。这就需要一个明晰的对话协商制度来界定各行为主体之间的权责配置和互动方式,以降低互动网络中的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因此,在一些基层决策会议上,如农村村民会议、社区议事会等,在就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决策过程中协作治理有效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如今农村村民自治以及社区居民自治的一些实践为协作治理提供了现实注脚。再次,协作治理由于强调丰富的社会资本作为其融通介质,因此在社会资本比较丰厚的地方,其发展会比较顺畅。协作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11〕。这种合作建立在持续不断的对话和

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它的实现不依赖于行政权力的强制性、支配性和惩罚性,而是取决于社会公众的认可与同意。而社会资本具有“联结”和“纽带”的作用,在基层,社会资本

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彼此间的信任。帕特南等一批学者研究了社会资本对社会治理绩效的影响,认为社会资本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治理绩效。〔12〕在我国农村和城市社区,由于具有地理与情感上的接近性,具有较为显著的利益关联性以及一定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社区社会资本比较直接地影响到社区治理绩效。因此,在社会融合程度较高、社会信任比较普遍的地方,协作治理就容易进行。否则,合作博弈无法进行,最终会导致零和博弈等非合作博弈产生,会以一种“对抗式”方式进行,导致以“权力通吃”或者社会“断裂”的形式作为阶段性结局。最后,协作治理需要经验与技术。在有合作经验的地方其发展会较快。协作治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治理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它运作的有效性必然与先前的合作历史经验与沟通协商谈判等技术有关。各方参与者的意愿、动机、期望各有不同,如何达成共识,需要有实践经验作为基础。比如,如何充分有效而有序地表达意愿和要求,如何聚合群体的需求,如何有效沟通,如何避免旷日持久的无休止的讨价还价,如何防止权力与资源对协作过程的操纵,如何通过程序性安排让各方参与者都能有效表达意愿、参与谈判,如何避免集体行动的困境,如何防止集体行动中的“投票悖论”。在协作治理过程中,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或者个体行动者,都需要通过学习与操练,提高协作的技术与技巧,增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性,实现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相互渗透,使公共服务在合作、竞争、冲突以及冲突解决的复合程序中运作,而不是通过居高临下的官员等级结构之命令与控制来体现。这样,协作治理的效果才会真正显现。

协作治理理论模型(二)

公共危机协作治理的核心要义是必须打破目前危机治理中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地区隔离的现状,实现政府组织自身资源的整合,同时要有效利用公民、社会的力量,构建纵横匹配的网络结构,实现“群件”间的平等互惠和高效组合。所以,必须从协作治理的相关要素的整合及其制度完善入手,构建公共危机协作治理的软环境和制约机制。这样,才能实现公共协作管理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结合,达到公共危机协作治理的理想目标。

(一)公共危机协作治理的要素整合

首先,重建信任是协作的前提和参与的关键。“在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我们还不得不行动的情景下,第三种态度引人注目,那就是信任(trust),为应对不确定的和不能控制的未来,信任(trusting) 变成了至关重要的策略”。信任是合作的基础,没有信任就没有合作,特别是相互信任,以相互信任作为公共危机治理中各主体合作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信任是合作关系产生的前提,也是合作成功的重要推动力。正如艾里克·M·乌斯拉纳所言:“信任促进合作,它引导人们在其社区发挥积极作用,端正行事及合作妥协。”一方面,信任有助

于主体对合作关系的投入。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如果组织、公众及不同地方和层级政府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就会增加对危机顺利治理的信心,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合作治理事务之中。另一方面,信任能够增强合作关系的灵活性,如果合作各方缺乏信任,当危机情境发生变化时,往往会出现各方对危机后果预测不一致而相互猜疑,从而延误对危机策略的调整,使合作的局面破裂。

其次,对话沟通是协作的基础和条件。没有一个真诚的公众话语,没有一个完备的对话条件,没有一个完善的对话规则,就不要指望协作治理能满足公共利益并且顺利付诸行动。对于协作治理的形成,一定要本着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则,用“我们可以商量一下吗?”的话语和思路来应对协作框架建构中的诸多问题。商讨和谈判也很必要, 因为在协作网络形成过程中,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考虑。如自己一方投入的人、财、物是否会得到回报?自己对对方的帮助是否会损害自身的安全?在协作的过程中如何做到自身组织利益的最大化?等等。那么,如何通过对话使各方利益在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进行有效协作呢?罗伯

特和迈克尔提出了纵向对话的方式,诸如我们熟知的电话和面对面的交流、书面交流、沟通说服、参与正式协商,以及由有代表性的地方政府和高层次的官员组成的共同小组等形式。现实中,要使协作治理有效达成,这种对话沟通应是双向或多项对等的模式,而非单项沟通模式。这种双向或多项对等对话模式主要运用科学方法、深入了解参与各方以及公众的需求,并以此作为对话沟通的参考依据,以增进彼此各方的了解和协作的目地。在此模式之下,各方特别是地方政府应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向协作方、社会公众公开公共危机方面的信息,以及管理中需要的人财物情况,这样才能使协作方明白自己可能要参与协作的内容和方向。

再次,信息的公开与共享是协作的核心和保障。在应急时刻,如果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相关危机的信息,尤其是危机协作治理之际,不但公众对相关政府的信任感会急剧下降,而且相关政府与协作方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也将受到威胁。纵向协作活动包括为获得信息而与其他层级或地方的政府联合,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其他资源——财政、专业技能、法定权威、人事——被多个参与者掌控的情况下,信息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制定资源”,在危机时刻,除与危机相关的信息之外,请求方必须提供所需要应急服务的内容、所需人员设备、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数量和类型,以及物资送达地点,协作救援的具体时间和要求等具体来说,可以在协作治理机制中进行以下工作:一是要建立良好的信息通报制度,使彼此能够相互了解本地方存在的问题。二是要建立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一旦有危机出现,事先选定的新闻发言人要向公众和其他组织或部门公开危机相关信息,真正做到“民知多而不乱”。三是要借助于新闻媒体,将信息传递给大众和相关协作方。

最后,责任分担是协作管理的重点。虽然责任是一个控制问题,明确责任是协作性管理的难题,然而现实中协作治理使我们的关注点必须从等级责任制转移到职责、回应及公民观的培育和建构上来。就职责来说,必须在保证中央政府危机管理中的领导与指挥的核心地位前提下,对协作方课以相应的责任,从而对治理主体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也就是要在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的前提下,实现有效的风险分担。另外,公共危机治理不仅仅是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能力的严峻考验,更是对公众和社会整体应对意识和能力的综合考验。在一个开放、分权和多中心的社会里,面对危机,没有公众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同时,由于公民的含义是在共同体的管理中能够发挥作用、承担责任,而不仅仅是享有权利,这就意味着公民能够也应当参与社会,并组成一个集体。在现实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的宣传,让政府机关公务人员、职工、学生和普通民众了解公共危机的特征及预防策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危机的演练来提高危机中自救、互救、公救的能力,真正用“减少自身麻烦”这种方式来分担责任。

协作治理产的作用

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改革进程需要地方政府更好地处理与中央政府、其他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的多维度互动关系。

协作治理产生的背景

1、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这一顶层设计为我国“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方向。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应如何处理与中央政府和其他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如何与社会组织、私人部门共同治理公共事务,将是国家治理体系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2、从国家治理的历史演进来看,一国政府采取分层级、分区划方式对其辖区内的公共事务进行治理,对提高国家治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从而在总体上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分层级、分区划的治理模式也极易产生治理碎片化、地方主义滋长等重大缺陷,不利于有效解决国家治理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难题。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背景下,国家治理既需要充分发挥分层级、分区划治理模式的优势,也需要加强政府间、政府与社会、市场间的协作治理,以更好地应对日趋复杂、更具挑战的国家治理任务。

3、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构建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协作治理关系日益成为欧美大国治道变革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选择。协作治理也逐渐成为近年来西方公共管理、政治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4、尽管协作治理理论发端于国外理论界,但协作治理的理念与实践早就在中国国家治理过程中生根发芽。对口支援政策便是其中最典型的政策实践。对口支援政策发端于20 世纪50 年代,此后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重大工程兴建、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与恢复重建,以及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领域

5、从古至今,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而生。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科技的发展,它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日益凸显。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无法置身其外。在危机远远超出单一治理主体能力的前提下,就需要纵向和横向的协作治理,实现公共危机的共防、共治和风险分担。政府在相关通知中也明确提出“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调配合工作”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走向危机治理的协作共赢呢?强调多个参与者在相关领域协作,并通过伙伴关系完成单一组织无法完成工作的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的出现,不但为公共危机治理指明了方向,而且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制度安排和思路。

6、目前,随着公共危机事件的不断涌现,破坏性增大,影响范围扩散,远远超越一个单一的部门、地区乃至国家的治理能力。所以,面对严峻的危机形势,无论是从纵向的政府还是从横向的各个领域,必须统一协作,联手协作,各负其责,生死与共,这样才能打破公共危机管理各自为政、碎片化的现状,实现互助互援、协作治理的整体格局。公共危机的协作治理有其必然性,也有可以借鉴和推广的实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协作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战略与结构[M].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8.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治理仍存在央地权责不清,社会参与地方公共事务管理的潜力与活力不足,地方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划分不清等问题,因此,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要从全局、重大和长远的视角出发,亟须引入公共战略管理的思维。战略决定结构,结构跟随战略。

2、王辉.合作治理的中国适用性及限度[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4,( 6) : 11 -20.

从当前中国社会发育程度来看,我国实现西方学者所指的严格意义上的协作治理的社会

条件尚不成熟。

协作治理实践经验

美国:美国《州际应急管理互助协议》(Emergency Management Assistance Compact,

以下简称EMAC)以法律的形式将跨区域的危机管理协作机制固定下来,为我国公共危机的协作治理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美国EMAC 之所以能够顺利达成,一个最重要原因在于他们从实践中感受到州际协作比单独行动更有效率。为了能够实现携手应对共同危机,EMAC 还规定,受灾州州长宣布的任何紧急或灾难事件,参与该协议的州都应关注,并相互之间提供帮助,而不管这些紧急或灾难是自然灾害、技术灾害、人为灾难、短缺资源的民用应急、社区骚乱、动乱或敌人的攻击等;此外,还为成员州地方政府开展的使用任何救援设备和人员模拟演习以及与应急管理有关的演练、测验或其他训练,提供相互合作,甚至包括动用州国民警卫队。在协作流程方面,主要采用PARDR 模型,即准备(Preparation)、启动(Activation)、请求(Request)、调整(Deployment)和补偿(Reimbursement)。具体来说,求助州的工作主要有:在准备阶段,所有州和州内管辖区,制定执行互助协议的程序,EMAC 委员会评估上次应急管理救援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相关政策。在启动阶段,一是州长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二是通知EMAC领导与管理系统。在请求阶段,一是请求调配应急管理先遣队,二是向其他成员州请求应急资源援助。在补偿阶段,主要是求助州补偿救援州。援助州的工作主要有:在请求阶段,响应援助请求和与求助州协商确定所需援助资源及其他具体细节。在调配阶段,执行州际援助任务,应急资源向灾区输送。在补偿阶段,完成援助任务,并向求助州提出正式的补偿要求。概而言之,美国EMAC 流程的运行,主要依靠的是参与成员州之间的有效协作和资源的整合利用。

中国:目前,为了应对复杂的危机事件,在我国初具雏形的区域危机应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如2008 年的《澳港应急管理合作协议》,2009 年的《泛珠三角区域内9 省区应急管理合作协议》,2009 年江浙沪联合下发《长三角道路旅客运输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以及《长三角地区环境保护合作协议》等。通过区域之间信息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危机管理的应急联动与合作共治。虽然协议还有不完善之处,但也为公共危机的协作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经验。

公共安全文献综述

公共安全战略层面上的研究

兰贵兴学者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得出,我国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存在很多问题,而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缺少从战略层面出发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他的研究中指出一个科学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除了要制定具体层面的应急机制以外,还应加强战略层面的大局管理。他的研究也偏重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战略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他认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战略侧面主要涵盖五个方面:战略理念、战略定位、战略管理体系、战略保障和安全文化。从而比较系统的论述了城市公共安全系统战略理论。

周晓丽学者认为,城市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理因为发生原因的不可预知而十分复杂,单靠任何一个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很难解决,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公民协同治理。她认为协同治理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最优选择,并且对如何实践提出建议。她的研究指出各个部门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政府部门设立制度性约束进行联系,从而建立一套联动机制。相互之间彼此信任、合作互动共同治理城市社区的公共安全问题。

金磊学者主要针对战略层面的安全文化方面进行研究,他认为城市的安全文化建设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内化过程,通过安全文化教育提升城市整体应对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并对城市公共安全文化建设的特点、提高安全文化教育水平的方法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公共安全建设微观层面上的战略

胡象明学者认为,我国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机制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即政府决策机制起引导监督作用,第三方组织和城市居民作为决策参与机制的主体主要起配合互动作用并作为主要的应急执行者。他的研究强调以城市居民为中心。这样的一套安全应急机制能实现社会各个部门的有机配合,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对于我国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民主化进程有很大的推动意义。从本质上讲胡象明学者研究其实就是协同治理,他的整套应急决策机制其本质上就是协同治理思想具体在应急机制中的体现。诚然,对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协同治理必是其现实选择。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犯罪形成原因分析

学者柯恩及费森(Cohen&Felson)认为社区的犯罪行为是由社区居民日常生活行为方式造成的,进而提出了“日常活动理论”(Routine Activity Theory)。他指出,社区居民作为犯罪行为的受害者应该从意识上提高警惕,自主担当犯罪行为监控者的角色,这样就能达到预防犯罪的效果。因为该理论认为,一件犯罪事件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犯罪行为人、犯罪目标和缺少犯罪行为监控者三个要素。其中前两个要素为不可控要素,而缺少犯罪行为监控者却能容易解决,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日常生活中做到对可能的犯罪目标尽可能的保护,就能很大程度上遏制犯罪行为的发生。该研究结果对社区安全建设研究提供好的方向,该理论的实践使社区的预防犯罪行为有了可控性和可操作性。

美国犯罪学家Mc Do Wall,David与Loftin,Colin(1983)提出“集体安全模式理论”(T he Theory of Collective Security Model)该理论认为,在如今的商业社会城市居民大都以家庭为中心,集体意识减弱,越来越依赖政府提供安全服务,因此城市居民的自我防卫意识淡薄很少去寻求自力救济。他们指出,在社区治安问题日渐复杂的今天,单纯依靠政府部门治理社区治安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居民应寻求自我救济如建立社区巡逻队等,以达到通过集体模式治理社区公共安全的目的。

(2)犯罪预防理论

克拉克(Carke,Ronald)提出的“情景犯罪预防理论”认为,社区犯罪情况与社区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关。他指出,社区犯罪率与犯罪行为实施的困难程度、犯罪所得所对应的风险指数有密切关联。他认为有效的社区治安管理体系要加强对犯罪环境的管理和设计比如加设电子监控设备、增加社区照明、居民参与巡逻等。控制管理社区的外部环境能减少社区犯罪活动。

(3)社区警务理论

社区警务由美国发起的随后在西方大多数国家得到普及的关系社会治安管理一项警务发展战略。本文欲对其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借鉴其优秀成果。在20世纪中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的警察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机动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但这些并没有带来社会治安的大幅度改善。主要因为其改革重点仅局限于警察内部,警察与社区居民的互动越来越少,使得这种工作模式越来越被动,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为应对其严峻的治安形势,又发起了一次警务改革,这次改革的重点放在社区上。此次改革期望把警察的服务功能延伸到居民社区中,进而改善警察和城市社区的合作关系来提高社区的公共治安水平,减少犯罪的发生。该项改革也得到了居民的相应,他们更加主动的参与警方的工作,形成了警民互助共同打击犯罪事件局面。逐渐形成了延续至今的“社区警务模式,社区警务应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导致具体执行措施也不尽相同。但都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着力于社区,警察的服务功能已不再是简单除暴安良而是涉及到社

区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帮助伤病人、维修管道等琐碎之事,真正做到了为民服务。该项举措该极大改善了警民关系促进了警民合作,不仅让城市居民感受到了安全感是社区变得更加宜居,而且居民的积极参与也为警察的常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使社区的公共安全工作实现了协同管理,社区的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来源......................................................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会计研一20101311 黄晓纯 股利政策一直是理论界及实务界研讨的问题,现金股利又是股利分配的主要方式,对现金股利的行为研究非常重要,特别是自米勒和莫迪利安尼1961年提出股利与企业价值无关理论以来,学术界不断对他们的理论提出挑战。用代理理论解释股利政策是现代股利理论研究中的主流观点。学者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股东意愿方面,其中在公司内部因素颇多,多采用实证研究,多选取一些可量化的指标上,如盈利能力、资本成本、现金流量、控股股东、上年的现金股利、资本结构、流动比率、市盈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刘淑莲,胡燕鸿(2003)以上市公司派现能力和投资机会的角度分析现金分红决策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以2002年6月深沪两地上市的1179公司中,按照25%的比例共随机选取了在2000年底以前上市的299家公司作为样本,并剔除该年已经被ST、PT的股票。提出派现能力假设和投资机会假设,选取了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经营净现金流量、每股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每股净现金流量、每股红利、股利与经营现金流量比例、股利与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比例、资产负债率、非流通股比例、资产总额12个变量,分析了这些变量与现金分红的相关性,主要采用分类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验证我们提出的假设。首先对每股收益、股权自由现金流量、经营净现金流量、每股现金流量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又按照现金分红大小排序,分成11个子样本组,并且按照不同的股利支付比率(EPSR、FCFER)进行分类统计,发现上市公司是通过配股融资和发行新股解决分红现金不足的问题,最后将个样本的均值对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又得出结论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一般不超过会计收益或账面利润,但相当一部分公司的现金分红超过其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其分红的现金来源于配股融资,且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决策当期的每股收益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在与现金流量指标的关系上,现金分红和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关系相对较密切,股权自由现金流指标的解释性很差,以及相对来说,高ROE、高ONCF和高分红的公司,大多为传统产业,高ROE 和低ONCF公司中分红较少的公司一般属于高科技行业,这表明现金分红与投资收益率和投资机会有关。 尹憬(2006)以沪市2004年度发放了现金股利的49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来研究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因素,假设股权集中度、盈利能力、上年度现金股利的发放情况、公司规模、每股净资产、负债比率为主要因素,即假设股权越分散,每股现金股利越高,以及盈利能力越强,每股现金股利越高,上年度每股现金股利越高,当年每股现金股利越高,公司规模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高,每股净资产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高,负债比率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低六大假设,选取了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第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差来反映股权集中度,用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来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用03年发放过现金股利反映现金股利的持续性,用总资产的对数来表示公司的规模,每股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用相应的公式来表示,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运用了多重共线性检验、异方差检验、以及自相关检验,在对假设作出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接受假设盈利能力越强,每股现金股利越高,每股净资产与现金股利正相关,负债比例

成功团队文献修订版

成功团队文献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成功团队文献探讨 成功团队的特质: Larson & LaFasto (1989)在 Teamwork: What Must Go Right/What Can Go Wrong.认为一个运作有效的团队,基本上具有以下八项特性: 1.清楚而令人振奋的目标(a clear, elevating goal) 高绩效团队应有清楚易懂的目标等待完成,而且这些目标可以使成员相信最后一定能得到很有价值的成果。 2.以结果为导向的团队结构(results-driven structure) 此种结构包含:清楚的角色与责任、有效的沟通系统、侦测个人绩效及提供回馈的方法、强调以事实为基础的判断。 3.有能力胜任的成员(competent members) 团队要成功很重要的因素是慎选团队成员,而成员应具有两项必备的能力,其中技术能力(technical competencies)是任何团队最起码的能力要求;而个人能力(personal competencies)则是个人沟通、陈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一致的共识(unified commitment) 成员对于团队所要追求的共同目标要能达成共识,因而能贡献出自己的热诚及努力。 5.合作的气氛(collaborative climate) 成功团队的本质就是团队之间的合作。要塑造一良好的工作气氛,应该要注意的要素如:诚实、开放、尊重及言行一致等基本条件。

6.卓越的标准(standards of excellence) 团队绩效必须有一明确而有意义的标准,当然团队的绩效是靠成员的集体努力,因为有达到高标准的压力,才能造就卓越的团队。 7.外界的支持与认同(external support and recognition) 团队需要靠外界来提供资源及协助,同时对团队的成就予以认同,也就是在奖赏及报酬制度上要很明确。 8.有效的领导(principled leadership) 适当的领导者对团队合作会产生很大的效应,有效的领导者能使成员追随,共同为组织的愿景及目标努力,同时也能为组织的变革从事规划及设定议程。 Carr (1992)在 Teampower:Lessons from America’s Top Companies on Putting Teampower to Work.认为一个成功的团队有八项特性 1.支持团队合作的共享价值(shared values that support teamwork) 对互信、共识、尊重、合作等价值信仰不渝。 2.清楚而有价值的目标(clear, worthwhile goals) 团队的建立本就有其目标存在,而唯有此项目标值得去努力时,团队才有成功的可能。 3.每位成员都很重要(genuine need for each member of the team) 团队需要每位成员贡献自己的才能,如此才能达成团队的目标,所以每位成员都很重要,而且要尽其所长。 4.对目标的承诺(genuine commitment to the goals)

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文献综述

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文献综述 一、情绪 (一)情绪启动 近年来,当启动刺激与探测刺激具有相同的情绪色彩时,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反应会有明显的不同,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情绪启动。这种情绪研究的发现为情绪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现代心理学产生不久以后,Williian James于1884年提出了被后人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但是由于情绪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困难,在其后的时间里情绪研究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情绪研究才出现了快速发展,早期情绪研究主要涉及情绪的生理唤醒、情绪脑机能定位、情绪的生理伴随模式、情绪发生序列、情绪与体内平衡、情绪与环境、条件性情绪反应、情绪与人格发展等课题。 情绪启动(affective priming)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有相同效价即在评价上一致时(如: 阳光母爱蟑螂死亡),与具有不同效价即在评价上不一致时(如:蟑螂母爱阳光死亡)相比,在前一种情况下,对目标刺激(母爱死亡)的加工会更快和更准确,这通常就被称为情绪启动效应。 [1] (二)内隐情绪 为我们所熟知,弗洛伊德是无意识研究的先驱之一,在他的《性学与爱情心理学》中第三章就是对无意识情绪的阐述。他认为,本能是要寻求一种与观念或情感状态的结合。原始的本能与观念的结合之后就产生认知,而原始的本能与情绪情感状态结合后,就成为外显的情绪情感,两种结合过程之中都会伴随压抑影响作用,往往就把这种原始的观念和情感称为无意识观念和无意识情绪。而且弗洛伊德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无)意识,并且指出无意识对人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就像上文所提到的,在20世纪60年代后,现在心理学开始蓬勃发展,认知革命开始,而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研究也快速发展,因此内隐研究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也相对开始成熟。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表明内隐社会认知揭示了无意识认知成分参与有意识的社会认知过程。这些都为内隐情绪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什么是内隐情绪,当今研究中尚未有一致的可被所有人认可的界定,在1999 年,Kihlstrom在《无意识心理》中明确提出“implicit emotion”这个概念,表明 内隐情绪是指某种情绪状态所导致的经验思想和行动上的变化,这种情绪状态独 立于他/她对这种情绪状态的有意识的觉知。也就是说相对于个体意识到情绪、 情感及情绪状态知觉的外显情绪,内隐情绪则是归于一个人情绪状态引发的体 验、思想或行为的改变,而这种情绪状态的引发是阈下即无意识的。 [2] 二、内隐情绪的相关研究 目前内隐情绪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阈下刺激诱发内隐情绪并且因此产生的反应是被试可以觉察到的,即被试可以意识到自身的情绪反应;第二方面是阈下刺激诱发的内隐情绪并且因此产生的反应是被试不能察觉到的,即被试的内隐情绪变化是被试没有意识到的。 (一)阈下引发的内隐情绪并且有外显反应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文献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是"一种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一定时空范围内有关特 定课题研究的全部或大部情报的基础上,简明的类述其中的最重要部分,并标引出处的情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或是某一时期一定空间范围的原始文献的内容。其次,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其它二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提要等一条只能揭示一篇原始文献的外表信息或内容信息,且各条目之间没有联系,而综述一篇可集中一批相关文献,且将这批文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揭示,信息含量比二次文献多得多。第三,文献综述是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书目、索引等是对原始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客观描述,不涉及文献内容,编写人员不需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也不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要、文摘是对原始文献的 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编写人员需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以识别和评价原始文献;文献综述则要求编写人员对综述的主题有深 入的了解,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概述某一主题的内容。运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方法对一定范围的文献进行深度加工,对于读者具有深度的引导功能,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文献综述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献综述进行划分,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文献综述反映内容深度的不同即信息含量的不同划分按照文献综述信息含量的不同,可将文献综述分为叙述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和专题研究报告三类。

叙述性综述是围绕某一问题或专题,广泛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和综合,并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对有关的理论、观点、数据、方法、发展概况等作综合、客观的描述的信息分析产品。叙述性综述最主要特点是客观,即必须客观地介绍和描述原始文献中的各种观点和方法。一般不提出撰写者的评论、褒贬,只是系统地罗列。叙述性综述的特点使得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花费较少的精力了解到本学科、专业或课题中的各种观点、方法、理论、数据,把握全局,获取资料。 评论性综述是在对某一问题或专题进行综合描述的基础上,从纵向或横向上作对比、分析和评论,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明确取舍的一种信息分析报告。评论性综述的主要特点是分析和评价,因此有人也将其称为分析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在综述各种观点、理论或方法的同时,还要对每种意见、每类数据、每种技术做出分析和评价,表明撰写者自己的看法,提出最终的评论结果。可以启发思路,引导读者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专题研究报告是就某一专题,一般是涉及国家经济、科研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进行反映与评价,并提出发展对策、趋势预测。"是一种现实性、政策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情报分析研究成果"。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预测性,它在对各类事实或数据、理论分别介绍描述后,进行论证、预测的推演,最后提出对今后发展目标和方向的预测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对于科研部门确定研究重点和学科发展方向,领导部门制定各项决策,有效实施管理起着参考和依据的作用。这一类综述主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互联网作为媒体,集数据开放性、知识密集性、信息全面性、查找方便性等多种优点于一身,成为大学生认知自然、开阔眼界、储备知识的重要平台。在充分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影响,使我们大学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对近年来网络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状况进行总结,试对大学生在学习中对互联网依赖程度进行探析。 关键字:网络大学生学习影响 前言: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系统的高速发展、广泛运用和日益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育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个性化、虚拟化、协作化的自主学习行为,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学习行为,是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形式。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规

律,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正文: 一、研究背景 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文化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的显著特点。如何正确认识与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校园网给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有用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中国在校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等文章中对中国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综合来说,得出的结果如下:综合起来看,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关联的影响有积极的,更有消极的。这与大学生接收信息的特点有关。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好奇心强。青年人喜爱感受新事物、新思想,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一些标新立异的学说往往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追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3) 大数据定义 (3) 大数据来源 (3)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3) 大数据技术 (4)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4)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5)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7)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8)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9)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大技术变革.“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数据分析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日趋庞大,无论是入库和查询,都出现性能瓶颈;用户的应用和分析结果呈整合趋势,对实时性和响应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的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量指数级上升;传统技能和处理方法无法应对大数据挑战. 正文:

关于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的文献综述

关于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的文献综述 09学前(2)邵冰青00915517 国内外学着对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做了很多研究。幼儿自身特点、家庭、教师的特点以及幼儿和教师的互动环境都影响着师幼关系的形成。 一、与幼儿相关的影响因素 幼儿作为互动的主体,其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家庭的特点影响着互动的形成。研究表明,开朗、外向、行为积极地幼儿易与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Fein,Gariboldi,Boni(1993)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气质内向或是外向直接关系着他们和老师的互动情况。Brophy,Good认为,教师会格外关心那些与自己亲近的幼儿,而这些幼儿多是积极行动,成绩优异,能够表现自己的孩子。除了幼儿自身的气质外,幼儿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也影响着互动的结果。Erickson,Pianta(1989)指出,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依恋情况,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与环境适应能力,从而影响到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二、与老师相关的影响因素 师幼关系还受到教师自身的特征,教师的教育观念等地影响。Rimm-kaufman(2002)的研究显示,教师对儿童的敏感反应是与儿童在课堂的积极调节紧密相关的,并且儿童与更敏感的老师进行互动比与不太敏感的老师互动显示出更多的主动行为。此外,奉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老师更能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Kagan,Smith(1988)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奉行“儿童中心”的教师比奉行“教师中心”的教师进行互动的时间更长,频次更多,对幼儿行为更为敏感。 三、与互动环境相关的影响因素 国外新进研究表明,班额的大小会对师幼互动发生影响。Rimm-kaufman(2002)研究显示,初期被划分为勇敢的儿童在班额较大的课堂中更容易出现拒绝任务的行为,更可能讲话,更可能向教师提出请求。Blatchford(2003)研究显示,在小班教学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更为流畅,更富有个性化,但在大班教学中,幼儿更可能与同伴进行互动,而与老师互动减少。此外,幼儿园处于的环境中的噪音,卫生情况也对师幼互动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贾克(2000)研究表明,幼儿园处于的地区往往噪音级别很高,容易影响幼儿的情绪,老师也更易产生怠倦感。

(创业指南)创业团队文献整理与评析

创业团队文献整理与评析 政大科管所博士班詹子莹指导老师温肇东 目录 壹理论发展背景与缘起 (2) 贰创业团队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3) 参创业团队理论之相关文献评析 (5) 3-1创业团队的研究构面与研究议题归纳 3-2创业团队的决策程序 3-3创业团队的构成 3-4创业团队的功能与稳定 3-5创业团队的绩效 肆理论特色与研究方法 (10) 4-1理论特色 借用其它领域的理论来说明 问题点 4-2研究方法 研究构面 国内创业团队的研究现况 研究方法的批评 研究方法的困难--操作性衡量 诘语 (14) 文献 (15) 摘要 本文主要在于整理并评析创业理论中的创业团队研究的发展概况。首先,本文对创业团队研究的发展缘起以及目前研究的现况做个重点扼要的说明,并解释它对创业理论的意含与贡献,其次,则是将创业团队理论之相关文献评析做一重点回顾,尤其是创业团队的研究构面与相关研究议题等归纳,用以展现创业团队被研究者所观察的不同面向,最后则是对目前创业团队理论发展的情况以及矛盾点提出讨论,尤其是在研究方法上的瓶颈有较长篇幅的讨论,在在显示出目前创业团队理论未来发展的机会与瓶颈。 关键词New Venture Team(NVT) 、Entrepreneurial Team

个人创业家的迷思(the myth of lone entrepreneur)到创业团队的研究 很多文献和实证研究多着重于个人创业家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将创业视为单一创业家的活动,藉由成功创业家的身上找出一些特定且具代表性的人格特质和行为的研究,来预测一个人未来是否是成功的创业家以及企业创业绩效,然而,最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成功的创业家并无共通的特色,此外,创业团队比个人创业家更能解释创业绩效,于此,在80代末期,创业团队开始成为研究者的焦点而非个人英雄创业家。除此之外,创业团队之所以得到研究者的注意,其实得力于当时相关背景的推波助澜: 一是当时高阶管理团队已经成为策略管理研究中的一项有趣的研究主题,这领域的研究刺激了创业团队研究的发展和理论的借用; 二是当时美国因应日本的威胁所提倡的「合作式的创业精神(collective entrepreneur)」解决国家竞争力的途径,如Robert Reich(1987)”Team as hero”一文中所提及的「经济的成功来自于具有天份、热情和共识的团队所创造,而非透过个人英雄创业家的迷思」,尤其是80 年代末期,策略理论已有明显重大的改变,代之而起的是以合作为基调的策略联盟或合作网络,因此团队的概念渐成为焦点。 最后,不可忽略的是当时高科技创业的蓬勃兴起,其中发现团队创业是当时的现象,而过去国内外有关创业团队的相关研究较少,主要是由于过去创业团队在一般的创业过程中不易显出其重要性,然而高科技产业的创业过程中创业团队的重要性较容易被突显出来,这主要跟高科技产业的产业特性有关,在高科技创业的历程中,由于所需的技术能力往往单凭创业者一个人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各种不同技术的人员才能拥有足够的技能能力,且是因应激烈环境的方法,因此在创业的初期通常是以创业团队的形式,以两个以上的成员共同创业,因此,创业团队对高科技创业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创业团队研究概况 创业团队在创业的研究方面仍属于新的领域。创业团队的研究数量稀少且缺乏严谨深入的实证研究。很多证据都显示,一个优良的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与失败的企业中最大的因素,然而创业团队的研究并没有因为它的普及性以及它对创业成功绩效的影响而得到学者们的青睐。Bettenhausen(1991)分析1986-1990五年来关于团体和团队工作相关的文章,发现对于创业团队成员的主题缺乏实证研究。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提到尽管知道创投业者对创业团队的重视,但关于此议题的研究却很匮乏。虽然有一些关于创业团队的研究文献,但整体说来数量很少,很少人对创业团队的组成和维护多加着墨,且多大是轶事趣闻,缺乏理论的基础,因此需要系统性、描述性的研究去定义创业团队受哪些构面所影响,以及组合创业团队所需的成本与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此外,很少用深度实证研究来探讨创业团队的动力学。 之所以数量稀少的原因,可能是: 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认为原因之一是可能是研究者大多认为个人创业和团队创业之间并没有差异。 Waton,Ponthieu和Critell(1995)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1.创业团队的研究较难吸引到研究参与者的注意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可行性研究简介 可行性研究一词源于英语feasibility study,字义就是行得通,有可能成功的意思。自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使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项目获得成功之后,可行性研究这种仅限于经济评价的报告在工业发达国家成为建设项目开发程序的一个环节。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投资工业项目决策前的活动,就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就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对于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内外协作配套关系较多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期较长,为了节省投资,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对早期就应淘汰的项目做无效研究,一般将可行性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有时也叫详细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决策四个阶段。机会研究证明效果不佳的项目,就不再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同样,如果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不可行,则不必再进行可行性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在不断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可行性研究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项目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项目投资失误,而且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总的说来,可行性研究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有着以下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项目建设立项的依据,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筹资的依据,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依据,作为向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作为本工程建设补充基础资料的依据,作为项目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依据,作为核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作为企业安排项目计划与实施的依据。 二、国外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西方最早推行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就是美国,通过采用这套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流域地区良好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二战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开发新产品,减少投资风险,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项目实施进行预测、分析、论证。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行性研究迅速成为投资决策前的一个普遍工作阶段,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理论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或援助项目中迅速推广。 在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主要就是运用简单的财务评价方法通过对项目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优劣。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社会、政府与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元化需求。于就是,法国工程师让尔·杜比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并在1844年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一文。之后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正式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现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构成了

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a3023846.html, 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综述 作者:王龙祥刘扬 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08期 【摘要】在我国关于产融结合的研究中,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现有相关实证研究尽可能全面地纳入分析框架,通过对效应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主要观点的回顾和评述,为未来我国产融结合效应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融结合企业绩效企业效率评价方法 一、引言 企业产融结合是产业和金融通过一定途径进行协同发展的模式[1]。在许多发达国家,产 融结合都得到实践,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得到肯定;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过度金融化也压垮了一些大型产业集团。这表明产融结合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我国产融结合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末,并于9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学者们普遍认为实施产融结合可降低交易费用,消除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通过构建内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带来积极作用。但随着德隆、农凯等企业集团相继发生严重危机,研究人员开始围绕产融结合的效应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实际情况。本文将现有相关研究尽可能全面地纳入分析框架,通过脉络梳理,提炼精要,论其优劣,以期为我国未来产融结合效应评价建立更广阔的视野。 二、我国产融结合效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现阶段我国关于产融结合效应评价的文献中,学者们大都将焦点放在产融结合有效性分析上。傅艳(2004)认为,若企业扣除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大于零,即为有效的产融结合[2]。这一观点成为学者们在研究产融结合效应时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若实施产融结合后企 业绩效或企业效率提高,就意味着企业获得了产融结合的正效应。 (一)企业绩效相关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林世协(2004)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绩效衡量指标,运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3]。李革森(2004)考虑到证券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选用市盈率 和每股收益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回归模型[4]。张庆亮和孙景同(2007)首先以每股收益和净资 产收益率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产融结合前后的经营绩效;其次以每股收益和市盈率为被解释变量、金融参股比例为解释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研究[5]。徐赐豪(2009)从企业发 展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六方面选取12项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表明,通货膨胀是与市场经济共生的一种现象。其基本内涵是货币价值不同程度的下跌、货币购买力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财务会计的编制和计量的基本前提是货币价值的稳定性或者基本稳定。因此,在通货膨胀下就会动摇会计计量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基础,影响企业所有者对财务状况和真实经营成果的认知。从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和管理决策。本文主要就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计量的不良影响.真实反映企业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讨论,以及有助于对该问题的研究和认识.。 一、我国研究现状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余艳琴(1995)认为:通货膨胀问题是困扰当前世界各国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共同问题之一。我国通货膨胀除了以抑制、隐蔽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外,还有其特殊性。就是无明显周期性,是从隐蔽性转化为公开性。 王自力(2008)认为:从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逻辑来看,尽管我国目前爬行式通货膨胀仍将可能持续一两年的时间,但最多形成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发展成加速的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由于我国的货币扩张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引起的,因此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进一步加快,将能有效减轻基础货币被动投入压力,缓解流动性过剩格局,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 易宪容(2007)认为: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先由两大资产价格上涨(楼市与股市),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最后价格上涨才传到整个经济薄弱的环节农产品及食品的价格上。因为,农业不仅与通货膨胀的权力源最远,而且在整个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门。正如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罗斯巴德所说的,一旦这些最弱势部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也就标志着全面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 (二)通货膨产生的原因 徐瑞娥(2009)认为: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产生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是经济结构矛盾引发的经济总量矛盾。首先,资本收益和劳动力薪酬的要素价格不合理,不仅导致了居民收入率水平较低,也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次,居民收入率较低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造成了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与国内资金过剩和产能过剩的矛盾。再次,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导致我国必须通过扩大出口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矛盾,既增大了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又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最后,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2) 大数据定义 (2) 大数据来源 (2)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3) 大数据技术 (3)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4)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4)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5)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5)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7)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8)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 大技术变革.“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 石油.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 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数据分析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日趋庞大,无论是入 库和查询,都出现性能瓶颈;用户的应用和分析结果呈整合趋势,对 实时性和响应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的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量指 数级上升;传统技能和处理方法无法应对大数据挑战. 正文: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定义 维基百科对大数据的定义则简单明了:大数据是指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也就是说大数据是一个体量特别大,数据类别特别大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 大数据来源 1)来自人类活动:人们通过社会网络、互联网、健康、金融、经济、交通等活动过程所产生的各类数据,包括微博、病人医疗记录、文字、图形、视频等

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前言 本人毕业设计的论题是《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早前有些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规划分析,但如今经济已经步入了“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加剧,其波动情况值得关注,并且在美联储启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和各国竞相压低本国汇率的外部情况下,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被推到了漩涡中心。因此基于“后危机时代”这个大背景,本文的论述对今后把握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根据早前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大胆地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置于“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来进行研究,对当前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全面梳理。本文主要查阅了近几年有关人民币汇率、汇率决定理论及人民币汇率理论的文献期刊。

1 后危机时代 1.1后危机时代的概念 所谓后危机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就是指随着危机的缓和,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而使世界经济等方面仍存在这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 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全球大规模的经济政策刺激下,世界经济逐渐走出衰退,开始缓慢复苏。主要世界组织和预测机构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于乐观,连续几次上调预测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0年1月26日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3,9%,高于该组织2009年10月预计的3.1%;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会继续加速增长,预计增幅,预计增幅为4.3%,也高于上次预计的4.2%。其中,2010年美国增长2.7%,欧元区增长1.0%,日本增长1.7%。在金砖四国中,中国增长10.0%,印度增长7.7%,巴西增长4.7%,俄罗斯增长4.0%。全球经济正在进入好于预期的复苏期,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未来几年,发达国家经济将保持平稳低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报告中显示,201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2.1%和6.0%,2011年增速将达到2.4%和6.3%。 1.2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一是世界市场比危机之前变得更加拥挤。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这次危机后会提高储蓄,减少消费。 二是新兴市场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将有可能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美国、西欧经济不会衰退或者负增长,但会有一段时间的零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势头强劲,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印度明年要达到9%,拉美国家明年会有5%左右的增长。 三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回归实体经济。金融永远是和风险相联系的,过去片面强调金融,过度依赖金融。现在各国开始认识到,要积极保持和发展实体经济,才是经济的基础。

(团队建设)成功团队文献

成功团队文献探讨 成功团队的特质: Larson & LaFasto (1989)在Teamwork: What Must Go Right/What Can Go Wrong.认为一个运作有效的团队,基本上具有以下八项特性: 1.清楚而令人振奋的目标(a clear, elevating goal) 高绩效团队应有清楚易懂的目标等待完成,而且这些目标可以使成员相信最后一定能得到很有价值的成果。 2.以结果为导向的团队结构(results-driven structure) 此种结构包含:清楚的角色与责任、有效的沟通系统、侦测个人绩效及提供回馈的方法、强调以事实为基础的判断。 3.有能力胜任的成员(competent members) 团队要成功很重要的因素是慎选团队成员,而成员应具有两项必备的能力,其中技术能力(technical competencies)是任何团队最起码的能力要求;而个人能力(personal competencies)则是个人沟通、陈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一致的共识(unified commitment) 成员对于团队所要追求的共同目标要能达成共识,因而能贡献出自己的热诚及努力。 5.合作的气氛(collaborative climate) 成功团队的本质就是团队之间的合作。要塑造一良好的工作气氛,应该要注意的要素如:诚实、开放、尊重及言行一致等基本条件。 6.卓越的标准(standards of excellence) 团队绩效必须有一明确而有意义的标准,当然团队的绩效是靠成员的集体努力,因为有达到高标准的压力,才能造就卓越的团队。

7.外界的支持与认同(external support and recognition) 团队需要靠外界来提供资源及协助,同时对团队的成就予以认同,也就是在奖赏及报酬制度上要很明确。 8.有效的领导(principled leadership) 适当的领导者对团队合作会产生很大的效应,有效的领导者能使成员追随,共同为组织的愿景及目标努力,同时也能为组织的变革从事规划及设定议程。 Carr (1992)在Teampower:Lessons from America’s Top Companies on Putting Teampower to Work.认为一个成功的团队有八项特性 1.支持团队合作的共享价值(shared values that support teamwork) 对互信、共识、尊重、合作等价值信仰不渝。 2.清楚而有价值的目标(clear, worthwhile goals) 团队的建立本就有其目标存在,而唯有此项目标值得去努力时,团队才有成功的可能。 3.每位成员都很重要(genuine need for each member of the team) 团队需要每位成员贡献自己的才能,如此才能达成团队的目标,所以每位成员都很重要,而且要尽其所长。 4.对目标的承诺(genuine commitment to the goals) 成员对团队目标的真正承诺要去达成,是团队行事的基础,也团队成功的必要条件。 5.目标明确而可衡量(specific, measurable objectives) 团队目标必须明确,使成员了解如何去达成,而目标若要有意义,基本上对其结果必须要有一个明确可衡量的指针。 6.直接、迅速、可靠而有效地对团队做回馈(direct, prompt, dependable, and usable feedback to the tea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