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管理规定(3篇)
- 格式:docx
- 大小:13.89 KB
- 文档页数:8
第 1 页 共 8 页 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管理,确保消防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公共场所和其他需要设置消防设施、配备灭火器材的场所。
第三条 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水泵、消防水管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雾灭火系统、自动气体灭火系统、自动泡沫灭火系统、消防电梯、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
第四条 灭火器材包括灭火器、灭火器箱、消防栓、消防水带、灭火器具和灭火器具箱等。
第五条 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设置、维护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六条 各单位、个人应当加强对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保护和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损坏或者占用。
第七条 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及时通报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八条 公众应当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工作,发现火灾隐患或者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损坏等问题应当及时报告。
第二章 消防设施管理
第九条 消防设施是指设置在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的用于扑灭火灾和疏散人员的设备、设施和器材。
第十条 消防设施的设置和使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第 2 页 共 8 页 (一)按照消防设计要求进行设置,不能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
(二)结构牢固、使用可靠,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启动并正常工作。
(三)设置位置明确、标志清晰,易于辨识和使用。
(四)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正常工作。
第十一条 消防水源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水源充足、水质清洁,能够满足灭火和防冻的需要。
(二)设置合理,与建筑物相对应,且易于接近和利用。
(三)消防水泵应当具备自动启动和远程控制功能。
第十二条 自动灭火系统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选择适合的灭火介质,确保灭火效果和安全性。
(二)设置位置合理,能够覆盖到各个火灾易发区域。
(三)具备自动侦测、报警和启动功能。
(四)定期进行测试和维护,确保正常工作。
第十三条 消防电梯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备独立电源和自动返回功能,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运行。
(二)设置位置明确、标志清晰,易于辨识和使用。
(三)应当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正常工作。
第十四条 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设置位置明确、标志清晰,易于辨识和使用。
(二)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提供足够亮度,确保人员疏散的安全。
(三)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换,确保正常工作。 第 3 页 共 8 页 第十五条 消防设施的管理责任应当明确,建立健全消防设施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员和管理人的职责。
第十六条 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应当落实到位,由专人负责,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 定期检查和维修工作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记录相关信息,并及时报告。
第十八条 对于发现消防设施缺陷或者存在故障的情况,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第十九条 消防设施的使用应当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人员的应急能力,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确、快速地使用。
第三章 灭火器材管理
第二十条 灭火器材的类型、数量和设置位置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十一条 灭火器的选择应当根据不同场所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合理配置,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扑灭火灾。
第二十二条 灭火器材的种类应当多样化,包括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第二十三条 灭火器材应当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二十四条 灭火器材的使用应当通过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的操作技能,确保能够正确、快速地使用。
第二十五条 对于发现灭火器材损坏或者使用期限过期的情况,应当及时报废或者更换。 第 4 页 共 8 页 第二十六条 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应当明确,标志清晰,易于辨识和使用。
第二十七条 灭火器材的使用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滥用或者乱用。
第二十八条 灭火器材的日常检查工作应当落实到位,记录相关信息,并及时报告。
第四章 违规行为和处罚
第二十九条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三十条 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一)私自拆除、损坏或者占用消防设施、灭火器材。
(二)未按照规定进行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管理、维护和保养。
(三)未按照规定进行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配备、设置和使用。
(四)未按照规定进行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演练和培训。
(五)其他影响消防安全的违规行为。
第三十一条 根据违规行为的性质和情节,对个人可以给予警告、罚款或者记过等处分;对单位可以给予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第三十二条 对于因违规行为造成的火灾事故,相关责任人将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 5 页 共 8 页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解释权归监督管理部门所有。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所称相关标准和规范是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规范等。
第三十六条 各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第三十七条 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管理规定(2)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管理,保证在灭火实战中发挥应有的效能,杜绝挪用、损坏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现象的发生,确保公司财产免受损失。
根据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结合公司实际,
特制定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管理规定。
第一条: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包括应急灯、火灾报警装置、消防安全指示标志、以及用于灭火的各类灭火器、消火栓、水炮、消防枪头、水带、灭火砂箱、防火锹、消防喷淋系统等各种工具、设备。
第二条: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未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拆卸、挪用、损坏,不得压埋、圈占消火栓;违者对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当事人处以____元--____元罚款。
第三条: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由于特殊情况用于非消防方面,必须由主管副总115 第 6 页 共 8 页 经理批准,并报安全保卫部备案,否则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随意动用。如未经请示、批准而随意动用、挪用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对当事人处以____元罚款。
第四条: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经批准用于非消防方面,使用部门必须说明使用时间、数量,并设专人负责管理,使用完毕后刷洗干净(水带要晾干)收回原处,
并通知安全保卫部,消除备案。所使用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应完好无损,如有损坏或丢失,罚部门、车间负责人____元、安全员____元。
第五条: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日常管理由各部门、车间负责,定期检查、保养、落实责任,并掌握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配备时间。按灭火器的使用年限提出更换申请。对于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检查、保养不细,造成后果的罚部门、车间负责人____元、安全员____元。
第六条:消防灭火器材应当放置在通风、阴凉、干燥、明显以及便于取用的地方,并设有明显的指示标志、检查保养记录卡,不应放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方,
周围不准堆放物品和杂物;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材应有保护措施,不准在烈日下暴晒。
第七条: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调配、更换由安全保卫部负责,安全保卫部按规定定期检查、检测,建立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档案。
第八条: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有效期满或没有压力需要更换、充气、检测的, 第 7 页 共 8 页 使用部门需提前一周向安全保卫部提出申请,并填报灭火器材更换审批单,由安全保卫部进行现场检验,确定无法使用需要更换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由安全保卫部负责收回。送公司物管辅料库存放,并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统一更换。特殊情况的及时更换。
第九条:安全保卫部不定期对公司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定期召开安全员会议,研究、总结、布署公司安全工作,每季度将安全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于能认真贯彻执行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管理规定,对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能定期检查、保养,消防设施完整好用,灭火器材无丢失、损坏、挪用现象的部门、车间,要给予奖励。
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管理规定(3)
是指针对建筑物、场所等公共场所和个人住宅等涉及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管理规定。这些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消防设施的设置和使用:规定了建筑物和场所应设置在适当位置的消防设施,如消防水池、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并要求对这些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同时,规定了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灭火器材的配备和管理:规定了建筑物和场所应配备适量和适用的灭火器材,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并要求对这些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同时,规定了灭火器材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 第 8 页 共 8 页 3. 灭火器材的培训和应急预案:规定了建筑物和场所的管理者应进行防火知识和灭火器材的培训,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规定了员工或居民应该熟悉应急预案,并且参与消防演习。
4. 监督和执法:规定了相关部门应对建筑物和场所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对违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这些管理规定的目的是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火灾防控能力,促进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对于公众来说,应积极遵守相关规定,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提高自身的火灾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