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天气预报

英文名称:

weather forecast

定义:

对未来某时段内某一地区或部分空域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所作的预测。

应用学科:

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天气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诞生历史

如今人们外出,只须收听或观看天气预报,就可以决定是否带雨具,而在过去,则要顾虑天有不测风云。那么,气象台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天气预报是怎样诞生的呢。

许多人的生活受气象的影响。因此从史前开始人类就试图预测一天或者一个节气之后天气会是怎样。前650年左右巴比伦人使用云的样子来预测天气。前340年左右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天象论》中描写了不同的天气状态。中国人至少在前300年左右有进行天气预报的纪录。

天气预报

古代天气预报主要是依靠一定的天气现象,比如人们观察到晚霞之后往往有好天气。这样的观察积累多了形成了天气谚语。不过许多这些谚语后来被证明是不正确的。

从17世纪开始科学家开始使用科学仪器(比如气压表)来测量天气状态,并使用这些数据来做天气预报。但很长时间里人们只能使用当地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因为当时人们无法快速地将数据传递到远处。1837年电报被发明后人们才能够使用大面积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

20世纪气象学发展迅速。人类对大气过程的了解也越来越明确。1970年代数字天气预测随电脑硬件发展出现并且发展迅速,今天成为天气预报最主要的方式。

天气预报常用天气符号

1853~1856年,为争夺巴尔干半岛,沙皇俄国同英法两国爆发了克里木战争,结果沙俄战败,正是这次战争,导致了天气预报的出现。

天气预报图标

这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海战,1854年11月14日,当双方在欧洲的黑海展开激战时,风暴突然降临,且最大风速超过每秒30米,海上掀起了万丈狂澜,使英法舰队险些全军覆没。事后,英法联军仍然心有余悸,法军作战部要求法国巴黎天文台台长勒佛里埃仔细研究这次风暴的来龙去脉。那时还没有电话,勒佛里埃只有写信给各国的天文、气象工作者,向他们收集1854年11月12~16日5天内当地的天气情报。他一共收到250封回信。勒佛里埃根据这些资料,经过认真分析、推理和判断,查明黑海风暴来自茫茫的大西洋,自西向东横扫欧洲,出事前两天,即1854年11月12日和1854年13日,欧洲西部的西班牙和法国已先后受到它的影响。勒佛里埃望着天空飘忽不定的云层,陷入了沉思:“这次风暴从表面上看来得突然,实际上它有一个发展移动的过程。电报已经发明了,如果当时欧洲大西洋沿岸一带设有气象站,及时把风暴的情况电告英法舰队,不就可避免惨重的损失吗?”

天气预报标识:特大暴雨

于是,1855年3月16日,勒佛里埃在法国科学院作报告说,假如组织气象站网,用电报迅速把观测资料集中到一个地方,分析绘制成天气图,就有可能推断出未来风暴的运行路径。勒佛里埃的独特设想,在法国乃至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深刻认识到,准确预测天气,不仅有利于行军作战,而且对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有极大的好处。由于社会上各方面的需要,在勒佛里埃的积极推动下,1856年,法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天气预报服务系统。

天气预报的诞生历史说明,气象条件可以影响局部战争或战役的胜败,而由于战争的需要,又推动和发展了气象事业。

编辑本段发展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就我国而言,气象台准确预报寒潮、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出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空前扩大,对大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而天气预报就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气象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或某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它是大气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对人们生活有重要意义。

天气预报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

单站预报

17世纪以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的变化,编成天气谚语,据以预测当地未来的天气。17世纪以后,温度表和气压表等气象观测仪器相继出现,地面气象站陆续建立,这时主要根据单站气压、气温、风、云等要素的变化来预报天气。

天气图预报

1851年,英国首先通过电报传送观测资料,绘制成地面天气图,并根据天气图制作天气预报。20世纪20年代开始,气团学说和极锋理论先后被应用在天气预报中。30年代,无线电探空仪的发明、高空天气图的出现、长波理论在天气预报上的广泛应用,使天气演变的分析,从二

风向标

维发展到了三维。40年代后期,天气雷达的运用,为降水以及台风、暴雨、强风暴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数值天气预报

20世纪50年代以来,动力气象学原理、数学物理方法、统计学方法等,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用高速电子计算机求解简化了的大气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可及时作出天气预报。尤其是60年代发射气象卫星以来,卫星的探测资料弥补了海洋、沙漠、极地和高原等地区气象资料不足的缺陷,使天气预报的水平显著提高。

编辑本段分类

形势预报

即预报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生消、移动和强度的变化。

天气预报标识:晴

要素预报

即预报气温、风、云、降水和天气现象等在未来某时段的变化。形势预报是要素预报的基础。

预报种类

按天气预报的时效长短,可分为:①短时预报。预报未来1~6小时的动向。②短期预报。预报未来24~48小时天气情况。③中期预报。对未来3~15天的预报。④长期预报。指1个月到1年的预报。预报时效1~5年的称为超长期预报,10年以上的则称为气候展望。

按预报范围可将天气预报分为:①大范围预报。一般指全球预报、半球预报、大洲或国家范围的预报。②中范围预报。常指省、州和地区范围的预报。③小范围预报。如一个县范围的预报、城市预报、水库范围的预报和机场、港口的预报等。

天气预报服务

气象台制作好了天气预报,就通过各种途径将天气预报向社会公布。目前,传播天气预报的途径主要有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气象电话等。通过互联网获取气象预报信息将是未来的趋势。目前,比较有名的气象预报网站有天气在线、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台[1]等,中国气象台网站提供全国各大城市和地区实时天气预报信息及一周天气预报预测信息。

编辑本段形势预报

即预报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生消、移动和强度的变化。它是气象要素预报的基础。形势预报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值预报方法,即直接积分大气方程组或其简化方程组,按所得结果对未来的气压场、温度场和风场作出预报;另一类是天气图方法。后者有以下几种作法:

经验外推法

又称趋势法,是根据天气图上各种天气系统过去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趋势,推测它们未来的位置和强度。这种方法,在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无突然变化或无天气系统的新生、消亡时,效果较好;而当其发生突然变化或有天气系统的新生、消亡时,预报往往不符合实际。

相似形势法

又称模式法,是从大量历史的天气图中,找出一些相似的天气形势,归纳成一定的模式。如当前的天气形势与某种模式的前期情况相似,则可参照该模式的后期演变情况进行预报。由于相似总是相对的,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因此,用此法也往往出现误差。

统计资料法

又称相关法,是用历史资料,对历史上不同季节出现的各种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

和移动,进行统计,得出它们的平均移速,寻找预报指标(如气旋生成、台风转向的指标等),进行预报。对历史上未出现过的或移动很快及很慢的例子,则此法不能应用。

物理分析法

首先分析天气系统的生消、移动和强度变化的物理因素,在此基础上制作天气预报,此法通常效果比较好。但当对反映这些物理因素的运动方程所进行的简化和假定不大符合实际时,就常常造成预报误差,甚至远远偏离实际情况。

上述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时需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综合考虑,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编辑本段要素预报

即预报气温、风、云、降水和天气现象等在未来某时段的变化。要素预报有以下几种方法:

经验预报方法

在天气图形势预报的基础上,根据天气系统的未来位置和强度,对未来的天气分布作出预测。例如低压移来并得到加强时,可预报未来将有阴雨天气或较大的降水。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报员的经验,又由于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并非一一对应,故预报效果不够稳定。

统计预报方法

分析天气的历史资料,寻求大气状态的变化同前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用回归方程和概率原理,筛选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将近期气象要素代入方程,即得所需的预报值。这种方法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因子的正确选择。

动力统计预报方法

将数值预报方法算出的未来气象参数作为预报因子,用回归方程求得一组预报公式,作出要素预报。随着数值模式的改进,此法的准确率可能稳定提高。

编辑本段种类

按天气预报的时效长短,可分为:

短时预报

根据雷达、卫星探测资料,对局地强风暴系统进行实况监测,预报它们在未来1-6小时的动向。

短期预报

预报未来24-48小时天气情况。

中期预报

对未来3-15天的预报,主要包括受何种天气过程影响,能否出现灾害性天气,以及主要的天气变化趋势。

长期预报

常指1个月到1年的预报。

主要应用统计方法,根据各月气象要素平均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进行预报。用数值预报方法制作长期预报的方法正在试验之中,已有了一定的进展。预报时效1-5年的称为超长期预报,5年、10年以上的则称为气候展望。

按预报范围的大小,可将天气预报分为:

1.大范围预报。一般指全球预报、半球预报、大洲或国家范围的预报。主要由世界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及国家气象中心制作。

2.中范围预报。常指省(区)、州和地区范围的预报,由省、市或州气象台和地区气象台制作。

3.小范围预报。如一个县范围的预报、城市预报、水库范围的预报和机场、港口

的预报等,这些预报由当地气象台站制作。

编辑本段预报服务

如何将天气预报及时提供使用部门和人民群众,是预报服务的中心环节。最广泛而有效的服务手段有:报刊登载,电台广播,电视播送,天气电话咨询等。此外,还通过专线电话、电传和书面等形式,为专门部门服务。天气预报的专用收音机,是一种可随时打开收到当时的天气预报广播的收音机,在即将发生灾害性天气时,专用的气象广播电台可用一定波长的信号,使这种收音机自动开启呼叫,这样,入睡的人也能被其信号唤醒,收听到灾害性天气警报,这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了可能性。

编辑本段现代预报过程

现代天气预报有五个组成部分:

收集数据

最传统的数据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过专业人员、爱好者、自动气象站或者浮标收集的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数据。世界气象组织协调这些数据采集的时间,并制定标准。这些测量分每小时一次(METAR)或者每六小时一次(SYNOP)。

使用气象气球气象学家还可以收集上空的气温、湿度、风值。气象气球可以一直上升到对流层顶。

气象卫星的数据越来越重要。气象卫星可以采集全世界的数据。它们的可见光照片可以帮助气象学家来检视云的发展。它们的红外线数据可以用来收集地面和云顶的温度。通过监视云的发展可以收集云的边缘的风速和风向。不过由于气象卫星的精确度和分辨率还不够好,因此地面数据依然非常重要。

气象雷达可以提供降水地区和强度的信息。多普勒雷达还可以确定风速和风向。

数据同化

在数据同化的过程中被采集的数据与用来做预报的数字模型结合在一起来产生气象分析。其结果是目前大气状态的最好估计,它是一个三维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的表示。

数据天气预报

数字天气预报是使用电脑来模拟大气。它使用数据同化的结果作为其出发点,按照现在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的结果来计算大气随时间的变化。由于流体力学的方程组非常复杂,因此只有使用超级计算机才能够进行数字天气预报。这个模型计算的输出是天气预报的基础。

输出处理

模型计算的原始输出一般要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成为天气预报。这些处理包括使用统计学的原理来消除已知的模型中的偏差,或者参考其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过去气象学家必须自己做处理工作,现在24小时以上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多种不同模型后对其结果进行综合。气象学家还必须分析预报出来的模型数据来使最终用户能够理解它。此外天气预报的模型一般分辨率不是特别高。当地的气象学家还必须通过当地的经验在涉及地区性的影响,使得当地的天气预报更加精确。不过随着天气预报模型的不断精密化这个工作量越来越小了。

展示

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天气预报的展示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只有知道最终用户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才能将这些信息易懂地传达给最终用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编辑本段重要工具

天气预报的重要工具是天气图。天气图主要分地面和高空两种。天气图上密密麻麻地填满了各式各样的天气符号,这些符号都是根据各地传来的气象电码翻译后填写的。

每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天气。

表示云状的符号,有卷云、卷积云、卷层云、高积云、雨层云和积雨云等等。

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有:雷暴、龙卷、大雾、连续性大雨、小雪和小阵雨等等。

此外,还有表示风向风速、云量及气压变化的符号。

所有这些符号都按统一规定的格式填写在各自的地理位置上。这样,就可以把广大地区在同一时间观测到的气象要素如风、温度、湿度、气压、云以及阴、晴、雨、雪等统统填在一张天气图上。从而构成一张张代表不同时刻的天气图。有了这些天气图,预报人员就可以进一步分析加工,并将分析结果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和符号表示出来。

地面天气图的分析内容包括:圈画出各地重要的天气现象(如降水、大风、雪暴等)的区域范围,画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所在位置,绘制全图等压线,标出低压、高压中心及强度。经过这一分析,就可从图中清晰地看出当时的气压形势:哪里是高压,哪里是低压,冷暖空气的交锋地带在哪里。

高空天气图上填写的气象要素是同一等压面上各点的高度,因而分析绘制的是相隔一定数值的等高线。等高线画好后,就能看出当时高空的气压形势:哪里是低压槽,哪里是高压脊。然后再画出等温线,标出冷暖中心。从冷暖中心与低压槽、高压脊的配置情况,预报人员就可对未来的气压形势作出大致的判断。

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有些气象台已经使用气象雷达、气象卫星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的探测工具和预报手段来提高气象预报的水平,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据报道,自1966年以来,发生在全世界热带海洋上的台风,几乎没有一次逃过气象卫星的“眼睛”。卫星云图对于监视和早期发现大型风暴、强烈的灾害性天气都有显著效用。

编辑本段常用名词术语

晴:天空云量不足3成。

阴:天空云量占9成或以上。

雾:近地面空中浮游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水平能见度下降到1公里以内,影响交通运输。

小雨:日降水量不足10毫米。

大雨:日降水量25.0-49.9毫米。

雷阵雨:忽下忽停并伴有电闪雷鸣的阵性降水。

冰雹:小雹核随着积雨云中激烈的垂直运动,反复上升凝结下降融化,成长为透明层相间的小冰块降落,

对农作物有影响。

冻雨:雨滴冻结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的地面上,又称雨淞(由雾滴冻结的,称雾淞),常坠断电线,使

路面结冰,影响通信、供电、交通等。

雨夹雪:近地面气温略高于0℃,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

小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不足2.5毫米。

中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2.6-4.9毫米。

大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达到或超过5.0毫米。

霜冻:温度低于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称黑霜对

农作物都有冻害,称霜冻。

低压槽和高压脊:呈波动状的高空西风气流上,波谷对应着低压槽,槽前暖空气活跃,多雨雪天气,槽

后冷空气控制,多大风降温天气;波峰与高压脊对应,天空晴朗。

冷锋和暖锋:冷锋即冷空气的前锋,在冷、暖气团交界处、冷空气向暖空气推进。

冷锋上多风雨激烈的天

气,锋后多大风降温天气;反之为暖锋,锋上多阴雨天气、锋后转多云和晴天,气温回升。

大风:用风矢表示,有风向杆和风羽组成。风向杆指风的来向,有8个方位。风羽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

大风的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的右侧(北半球)。

编辑本段制作过程

天气预报制作过程

①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在电脑上制作全国气象形势图表(就是天气预报节目的背景图)

②主持人站在一块蓝幕前“指指点点”,讲解天气(如何把握各个地区的位置,主持人只有一个秘诀——死记硬背)

③影视中心进行影像合成,在电脑上用过程①中的图表代替过程②中的蓝幕;

④影视中心将制作完毕的节目传送到中央电视台。

编辑本段生活指数

空调开启指数

预报值指数级别简要说明

1 1级长时间开启制冷空调

2 2级部分时间开启制冷空调

3 3级个别时间开启制冷空调

4 4级一般不需要开启空调

5 5级开启制暖空调

穿衣指数

预报值指数级别简要说明

1 1级天气炎热,适宜着夏季服装

2 2级天气较热,适宜着夏季服装,年老体弱者宜着长袖衬衫和单裤。

3 3级天气稍热,适宜着春秋过渡装。体弱者请适当增减衣服。

4 4级温度适中,建议着薄型春秋过渡装。年老体弱者宜着套装、夹克衫等。

5 5级天气较凉爽,建议着厚型春秋服装。年老体弱者宜着夹衣或风衣加羊毛衫。

6 6级气温较低,建议着厚外套加毛衣等春秋服装。年老体弱者宜着大衣、呢外套加羊毛衫。

7 7级温度很低,建议着棉衣、皮夹克加羊毛衫等冬季服装。年老体弱者宜着厚棉衣或冬大衣。

洗车指数

预报值指数级别简要说明

1 1级适宜

2 2级较适宜

3 3级较不适宜

4 4级不适宜

紫外线指数

紫外线指数紫外线强度需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级0,1,2 最弱不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二级3,4 弱可以适当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涂檫防护霜等。

三级5,6 中等外出时戴好遮阳帽、太阳镜和太阳伞等,涂檫SPF指数大于15

的防晒霜。

四级7,8,9 强除上述防护措施外,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时段避免外出,或尽可能在避荫处。

五级10和大于10 很强尽可能不在室外活动,必须外出时,要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措施。

污染扩散指数

指数级别简要说明

1级气象条件非常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2级气象条件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3级气象条件属于中等水平

4级气象条件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5级气象条件非常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防晒指数

预报值指数级别简要说明

1 1级属弱紫外辐射天气,长期在户外,建议涂擦SPF在8-12之间的防晒护肤品。

2 2级紫外线强度较弱,建议涂擦SPF在12-15之间,PA+的防晒护肤品。

3 3级属中等强度紫外辐射天气,外出时应注意防护,建议涂擦SPF指数高于15. PA+的防晒护肤品。

4 4级属强紫外辐射天气,外出时应加强防护,建议涂擦SPF在15—20之间,PA++的防晒护肤品。

5 5级紫外辐射极强,外出时应特别加强防护,建议涂擦SPF20以上,PA++的防晒护肤品,并随时补涂。

编辑本段应用

公众

报纸中的天气预报,图中为《观察者》和《世界报》的天气预报栏公众是天气预报的一个主要用户。不但天气灾害如冰雹、飓风等等对公众生活有巨大的影响和威胁,即使日常生活、节假日安排、穿衣等等也要依靠天气预报。电视、广播、报纸、因特网中均有对公众的天气预报服务。

天气预报图标

航空

天气对航空的影响非常大。几乎所有的飞机场均有自己的气象站。在飞机起飞前机组人员要获得整个的飞行路线上的天气情况以及天气预报数据。

电力系统

天气对用电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电力公司通过天气预报预测用电量。

其它私营企业

其它私人企业也可以通过天气预报来调整它们的需求和供给。比如超市在热天是可以提供更多的饮料,等等。

编辑本段现代天气预报

现代天气预报有五个组成部分:

收集数据

最传统的数据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过专业人员、爱好者、自动气象站或者浮标收集的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数据。世界气象组织协调这些数据采集的时间,并制定标准。这些测量分每小时一次(METAR)或者每六小时一次(SYNOP)。

天气预报图标

使用气象气球气象学家还可以收集上空的气温、湿度、风值。气象气球可以一直上升到对流层顶。

气象卫星的数据越来越重要。气象卫星可以采集全世界的数据。它们的可见光照片可以帮助气象学家来检视云的发展。它们的红外线数据可以用来收集地面和云顶的温度。通过监视云的发展可以收集云的边缘的风速和风向。不过由于气象卫星的精确度和分辨率还不够好,因此地面数据依然非常重要。

气象雷达可以提供降水地区和强度的信息。多普勒雷达还可以确定风速和风向。

数据同化

在数据同化的过程中被采集的数据与用来做预报的数字模型结合在一起来产生气象分析。其结果是目前大气状态的最好估计,它是一个三维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的表示。

数据天气预报

数字天气预报是使用电脑来模拟大气。它使用数据同化的结果作为其出发点,按照今天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的结果来计算大气随时间的变化。由于流体力学的方程组非常复杂,因此只有使用超级计算机才能够进行数字天气预报。这个模型计算的输出是天气预报的基础。

天气预报

输出处理

模型计算的原始输出一般要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成为天气预报。这些处理包括使用统计学的原理来消除已知的模型中的偏差,或者参考其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过去气象学家必须自己做处理工作,今天24小时以上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多种不同模型后对其结果进行综合。气象学家还必须分析预报出来的模型数据来使最终用户能够理解它。此外天气预报的模型一般分辨率不是特别高。当地的气象学家还必须通过当地的经验在涉及地区性的影响,使得当地的天气预报更加精确。不过随着天气预报模型的不断精密化这个工作量越来越小了。

展示

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天气预报的展示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只有知道最终用户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才能将这些信息易懂地传达给最终用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编辑本段天气常识

在收听天气预报时,常常听到“今天白天”、“今天夜间”等时间用语和“多云”、“阴”、“晴”等气象用语。

“今天白天”是指上午8:00到晚上20:00这12个小时;“今天夜间”指20:00到次日早上8:00这12个小时。“晴”指云量占10—30%;“多云”指云量占40—70%;“阴”指云量占80—100%。

气象单位对降水量标准的规定,有12小时和24小时两种标准。12小时降水量级标准是:“小雨”指的是降水量0.6—5毫米;“中雨”的降水量5.1—15毫米;“大雨”15.1—30毫米;“暴雨”30.1—70毫米;“大暴雨”70.1—200毫米。24小时降水量级标准是:“小雨”降水量指的是1—10毫米;“中雨”的降水量指的是10.1—25毫米;“大雨”降水量指的是25.1—50毫米;“暴雨”指的是50.1—100毫米;“大暴雨”是100.1—250毫米的降水量。

天气预报标识:雨转晴

预报时间没有超过12小时,就是指12小时降水量级标准。如果预报今天白天或晚上有

雨雪,则指的是12小时内的降雪。如果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间有中到大雪,则指的是24小时内的降水量。除12.24小时预报外,还有48小时预报,72小时预报,还有未来天气分析等。

因为气象局每日提供给电视台,广播台,各大报纸的预报只有三次:早上,中午,晚上。对于突然的天气变化不能及时地作出预报,怎样才能及时地了解到突然的天气变化情况呢。从2009年9月开始,我国开通了121气象热线。平均每两小时就有一次新的预报,及时准确,方便快捷。例如扬州的121气象热线,可以同时接听60门电话,话费与普通的市话相等。

编辑本段古代天气预报

主要是根据阴阳五行的原理来进行,简单的说古代的中国人把世界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形式再加上阴阳两种状态(这种分类也不是死板的,也是在变化的),根据阴阳五行的自身状态和转化规律进行预测。

日历里面的农历节气就是老祖宗留下的天气预报。

编辑本段动物天气预报

在一些情况下,动物对变化的天气情况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力,它们能够捕捉到非常细微的变化。如下七种有趣的动物天气预报员让我们能深入地了解美好的一天。

土拨鼠

每年的2月2日,世界上最著名的土拨鼠天气预报员——菲尔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寒冷的

动物天气预报资料图

空气中爬出洞来。如果有太阳,菲尔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么我们将迎来超过6周的寒冬。

菲尔说,“只要土拨鼠还能看到它自己的影子,那么这个冬天就不会结束。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我必须去阻止它。”

冬去春又来,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所在,与任何有代表性的鼠类的预言无关。这个传统最早起源于欧洲的民间传说。这里不得不强调一点,国家的气候数据中心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土拨鼠预测天气的准确率只有39%。因而它们的预测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瓢虫

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瓢虫随处可见。它们对季节性的气候变化异常敏感。瓢虫是一种冷血生物,一旦气温达到12-13°C,它们便会聚作一团。因而有人把它们作为气温回升的指南。

温室的出现使得瓢虫展示了其预报天气的另一个侧面。由秋入冬时,瓢虫便要寻中一个温暖的地方冬眠。而当春天到来,它们又开始涌向户外。

奶牛

在过去,农民非常关注天气变化,因为天气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在过去的几

千年,人们都是通过观察家禽的反应来预测天气,但后来人们不得不承认,奶牛不具备预报天气的本领,从而最终放弃了这种预测方式。

在牧场,牛群是社会的产物。但是牛的群集现象很可能与气候情况相关。当暴风雨即将来临,一群牛便会聚集在一起相互取暖。

奶牛对天气情况的感知还能通过其他一些习惯表现出来,诸如它们会变得坐立不安,会因气压的变化而焦虑等等。

青蛙

在很多年前的德国,孩子们能捉到一种叫“Laubfrosch”的温带树蛙。这种青蛙在天气转暖时会爬上树枝。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这种蛙置于一个玻璃缸内,将一个木制梯子搁里头,你就会观察到青蛙随着气候的变化爬上爬下。

斯诺米什如今成为了人们的新宠,截止到一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五,在过去的六年里它每年都要做动物天气预报。

蚂蚁

看过《一个小虫的生命》的人都知道,什么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细雨淋浴——蚂蚁,一个相当有份量的灾难。事实上,蚂蚁在地底下筑巢,而把入口/出口建在地面上可能会引起一场灾难,但蚂蚁是地球上数量最丰富的生物。

蚂蚁们摸索出一系列防御雨水渗入巢穴的方案,但它们是依赖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它们能预测何时会降雨。它们建立了特别高的蚁冢,在某些情况下,它们还会搁一个门板或大块的卵石在那儿。

绵羊

羊是最早被驯养的动物之一。经过几千年的观察思考,牧羊人注意到这样一个情况,羊群能够捕捉到来自环境的刺激。

像奶牛一样,羊能感受到来自环境的细微变化。温度、湿度以及气压的突然改变都能引起它们的焦虑。

毛毛虫

毛毛虫生长在美国的东北部,以及加拿大东部的一些地区。这种小虫子两头是黑色,中间呈红褐色。据说,如果毛毛虫背上的那段棕色带非常宽,那意味着将迎来一个暖冬,但如果毛毛虫背部的黑色覆盖了大部分区域,那预示着接下来将会是一个严冬。

从1973年开始,俄亥俄州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毛毛虫盛会。据大家说。毛毛虫盛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过当地电视名人及WJW-TV的气象员迪克的推广,该节日扩大了影响力。

有传闻称,天气绵羊或天气青蛙将取代一些备受诟病的气象预测员。这不太可能。尽管土拨鼠有时会起到些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否定生物进化了几千甚至是几百万年所形成的行为表现。而且,如果你要知道除了2月2日以外任何一天的天气情况,那你问菲尔则是一种很不明智的选择。

编辑本段古代的气象局

钦天监具有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的作用。秦、汉至南朝,太常所属有太史令掌天时星历。隋秘书省所属有太史曹,炀帝改曹为监。唐初,改太史监为太史局,嗣曾数度改称秘书阁、浑天监察院、浑仪监,或属秘书省。开元十四年(726),复为太史局,属秘书省。乾元元年(758),改称司天台。五代与宋初称司天监,元丰改制后改太史局。辽南面官有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属秘书监。元有太史院,与司天监,回回司天监并置。明初沿置司天监、回回司天监,旋改称钦天监,有监正、监副等官,末年有西洋传教士参加工作。清沿明制,有管理监事王大臣为长官,监工、监副等官满、汉并用,并有西洋传教士参加。乾隆初曾定监副以满、汉、西洋分用。后在华西人或归或死,遂不用外人入官。

编辑本段书籍

《天气预报》

作者:宋英杰,章芳,丁莉莉等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9-1

内容简介

短短5分钟的《天气预报》,背后却是30年光阴的积累。本书从1980年的中国第一个电视天气预报谈起,16个故事、6位主持人、近10位节目编导,和您聊聊天气预报背后的故事。书中更有气象百科、四季养生秘籍和权威的气候数据分析与城市点评,帮助您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解读天气。

作者简介

宋英杰,中国第一位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毕业于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专业,气象专业高级工程师。第八、九届全国青联委员,国际气象传播协会(IABM)创始会员,中国气象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南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宋英杰以其专业的背景、知性的形象和自然诙谐的语言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2000年、2002年、2004年,曾连续三届获得全国气象节目比赛主持艺术一等奖。2004年在“我最喜爱的气象主持人”全国性评选中,获得最佳主持人“气象先生”称号。

目录

第1章《天气预报》30年的怀旧线索

近30年,16条怀旧线索,《天气预报》节目全力呈现每一次关键成长,记录每一步坚实脚印。

第2章主持人与天气的对话

这次,6位气象主持人不聊《天气预报》,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态度诠释各自眼中的天气,畅想对于生活的种种感悟。

第3章走进节目组

《天气预报》的掌门人是谁?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背后又有怎样一群为天气而生的人?这一章你会找到全部的答案。

第4章气象百科

二十四节气、降雨、降雪、台风、云……这些气象名词对于大多数观众都不陌生,但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第5章四季养生堂

身体和季节密切相关。不同季节会有不一样的养生之道,不同节气也会有不同的讲究,在恰当的时间需要随即调整自己的身体。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你的身心更加健康。

附录《天气预报》中的城市气候

对《天气预报》中的预报城市一网打尽,给喜欢旅游和想了解城市的朋友,提供最权威的气候数据和城市点评。

后记

参考文献

《现代天气预报技术》

·出版社:气象

·页码:28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3月

·ISBN:7502930116

·条形码:9787502930110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Pages Per Sheet

本书为中国气象局“九五”重点教材。全书介绍了现代天气预报的若干最新技术,内容包括: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发展的基础、特点和趋势;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技术;若干诊断量的分析应用;基于统计学和人工智能的预报新技术;气象卫星和雷达探测的应用以及天气预报业务自动化等。

本书既注重基本原理的介绍,更侧重于实于应用技术的阅述,不但可作为高等院校大气科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广大从事天报预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和业务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发展的基础和特点

1.2 现代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二章数值预报及其产品应用技术

2.1 概述

2.2 数值预报产品的接收和处理

2.3 数值预报误差的分析和订正

2.4 数值预报产品的定性应用方法

2.5 数值预报产品的定量应用方法

2.6 综合集成方法

2.7 我国中期数值预报产品的编报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若干诊断量的分析应用

3.1 Q矢量分析

3.2 位涡思想的应用

3.3 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3.4 强对流天气分析预报中新近引入的几个参数

参考文献

第四章基于统计学和人工智能的现代天气预报技术

4.1 多层递阶预报方法

4.2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天气图

4.3 气象预报专家系统

4.4 人工神经网络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4.5 相似预报的人工智能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五章气象卫星图像资料的应用

5.1 基本原理及简单识别

5.2 云型分析及水汽边界

5.3 锋面、波动和中纬度气旋

5.4 热带天气的分析

常见的天气符号

5.5 对流尺度天气的分析预报

5.6 应用卫星资料估计降水量

参考文献

第六章天气雷达图像资料的应用

6.1 基本原理

6.2 雷达回波的简单识别及分析方法

6.3 雷达探测强雷暴

6.4 气旋和锋面降水的雷达探测

6.5 热带天气系统的雷达探测

6.6 晴空回波的分析

城市天气预报图

参考文献

第七章天气预报业务自动化

7.1 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

7.2 天气预报自动化智能系统

7.3 先进的天气信息交互处理系统

参考文献

附录:本书缩写字母及代表意义

天气预报英语范文

天气预报英语范文 关于天气预报,若是英文报道,你能够听懂几成?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天气预报英语范文,供大家参阅! 天气预报英语范文篇1 Good morning !Here’s the weather report for some big cities in the world .Beijing is cloudy .It’s very cold,so wear warm clothes when you go out .In Hong Kong there’s beautiful sunshine.(阳光灿烂).People will feel cool in the daytime.It is sunny in New York ,but there’s a strong wind (大风) in the afternoon.It will be rainy in Sydney but very hot.The day after tomorrow (后天) will be sunny. 天气预报英语范文篇2 Weather Forecast-天气预报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weather in Shanxi Province for the next 24 hours.Taiyuan would be cloudy at the time with the temperature from eighteen to twenty-eight.A strong wind would reach Datong,which could cause much rain,The temperature would be sixteen to twenty-six.Yangquan would be sunny with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of thirty degree.Linfen would be windy and its temperature would be twenty-three to thirty-two.We would have a sunny and hot day in Yuncheng.Its temperature would stay between twenty-eight to thirty-four. 天气预报英语范文篇3 天气预报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weather in Shanxi Province for the next 24 hours.Taiyuan would be cloudy at the time with the temperature from eighteen to twenty-eight.A strong wind would reach Datong,which could cause much rain,The temperature would be sixteen to twenty-six.

天气预报内容范文(必备9篇)

天气预报内容范文(必备9篇) 春节天气预报 春运快开始了,今年过年回家天气如何?市气象台发布春运天气指引,8种渠道可查天气,初步预计今年春运时期天气比去年好,下面就来看一 下春节天气预测吧! 【南方】 南方大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雨),其中浙江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湖 南中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雪,贵州中西部、湖南南部、江西中部等地的 局地有冻雨 【北方多晴冷天气】 北方大部地区降雪天气少,多晴冷天气。除夕至初一,西北地区东部、山东半岛北部、东北地区北部和东部有小雪;初三至初四,东北地区中北 部有4-5级偏北风,东北地区北部有小雪 这就是除夕天气。 今年春节是全国假日旅游工作机制建立以来的第31个黄金周,随着 公众出游的时间增多,对各方面尤其是气象方面的公共服务信息越来越关注,根据天气出游成为一种需要。 【20春节放假安排时间表】 年2月18日至2023年2月24日调休,放假7日。 2月18日(星期三,农历大年三十除夕)、2月19日(星期四,农历正 月初一)、2月20日(星期五,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

2月15日(周日)、2月28日(周六)上班(补班)。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气象的基本知识:天气、气象、气候的含义与区别。 2、了解动物对天气变化的特殊反应。 3、知道天气预报的出台流程。 4、能够识别预报天气的常用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导入,确定主题。 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那明天的天气会什么样呢?谁知道?你知道吗?我们如何才会知道呢?谁来替大家想想?我们每天回家都看电视,听广播,有没有什么节目告诉我们明天的天气呢?(看/听天气预报)看 来大家都收看过天气预报,现在我先把它给写下来。(板书:天气预报)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跟天气预报有关的科学知识。 2、讨论交流: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关心天气预报的意义。 同学们,我们知道电视里,广播里,每天都定时的为人们播放天气预报,由此可见,天气预报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定很重要。现在,我们先 来分组讨论一下:为什么我们要了解每天或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了解天 气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还有哪些人比我们更加关心天气,为什么?(如 渔民、旅客、农民、战士、建筑工人等。)一会我们再来交流。好,开始。(增减衣服,带雨具,选择时间出门,耕作,出海……)

天气预报的英语表达方式

天气预报的英语表达方式: sunny晴天 cloudy多云 overcast阴天 light rain 小雨moderate rain 中雨 heavy rain 大雨 moderate snow中雪heavy snow 大雪 light snow 小雪 rainstorm暴雨thunderstorm雷雨 fog雾 frost霜冻 sleet 雨夹雪typhoon台风 sandstorm 沙尘暴 天气状况 Wind direction风向 Wind force 风力 Lowest temperature最低气温(℃) Highest temperature最高气温(℃) AM Clouds / PM Sun=上午有云/下午后晴 AM Showers=上午阵雨 AM Snow Showers=上午阵雪 AM T-Storms=上午雷暴雨 Clear=晴朗 Cloudy=多云 Cloudy / Wind=阴时有风 Clouds Early / Clearing Late=早多云/晚转晴 Drifting Snow=飘雪 Drizzle=毛毛雨 Dust=灰尘 Fair=晴 Few Showers=短暂阵雨 Few Snow Showers=短暂阵雪 Few Snow Showers / Wind=短暂阵雪时有风 Fog=雾 Haze=薄雾 Hail=冰雹 Heavy Rain=大雨 Heavy Rain Icy=大冰雨 Heavy Snow=大雪 Heavy T-Storm=强烈雷雨 Isolated T-Storms=局部雷雨 Light Drizzle=微雨 Light Rain=小雨 Light Rain Shower=小阵雨 Light Rain Shower and Windy=小阵雨带风 Light Rain with Thunder=小雨有雷声 Light Snow=小雪 Light Snow Fall=小降雪 Light Snow Grains=小粒雪

天气预报等级表

天气预报等级表 一、介绍 天气预报等级表是一种用于给出天气情况的标准化指南,它通过将天气现象按照不同等级来分类和描述,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天气预报信息。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气象机构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天气预报等级表,但它们都具有相似的目的,即为公众提供准确、清晰的天气信息。 二、天气预报等级表的作用 天气预报等级表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人们迅速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天气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合理安排出行计划、选择适当的服装、居住环境和工作场所等。 1. 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 天气预报等级表通常会根据天气现象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例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同时,它们还会给出相应的等级,比如轻微、一般、严重等。这样一来,公众可以通过天气预报等级表快速了解天气的特征、强度和严重程度,以便更好地做出决策。 2. 提供详细的天气描述 天气预报等级表通常会提供详细的天气描述,包括天气现象、温度范围、风力、湿度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公众更加全面地了解天气状况,以便选择合适的行动和防护措施。例如,如果天气预报等级表显示有强风和大雨,公众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避免在户外活动、加强建筑物的固定等。 3. 为灾害预防和救援提供参考 天气预报等级表还可以为灾害预防和救援工作提供参考。通过对天气现象的细致分类和描述,可以更好地评估和预测灾害的风险和影响范围。同时,天气预报等级表还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机构制定相应的灾害预防和救援计划,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三、常见的天气预报等级表分类 在不同的气象机构和国家/地区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天气预报等级表分类。下面是常见的一些分类: 1. 风力等级分类 风力等级分类是天气预报中常见的一种等级表,它通常根据风速的大小来划分。常见的风力等级分类有0级到12级,其中0级表示无风,12级表示飓风。 风力等级表示与描述 •0级:无风,风速小于1级。 •1级:软风,风速为1-5.4米/秒,树叶轻轻摆动。 •2级:轻风,风速为5.5-10.7米/秒,能感觉到轻微的风。 •3级:微风,风速为10.8-19.1米/秒,树叶有明显摆动。 •4级:和风,风速为19.2-28.4米/秒,能吹起尘土和纸屑。 •5级:清风,风速为28.5-38.8米/秒,能吹动小树。 •6级:强风,风速为38.9-49.7米/秒,大树有明显摇摆。 •7级:疾风,风速为49.8-61.9米/秒,树木被连根拔起。 •8级:大风,风速为62.0-74.5米/秒,屋顶被吹飞。 •9级:烈风,风速为74.6-87.1米/秒,可以损坏建筑物。 •10级:狂风,风速为87.2-102.0米/秒,树木被连根拔起。 •11级:暴风,风速为102.1-117.9米/秒,可以毁灭建筑物。 •12级:飓风,风速大于118.0米/秒,可以摧毁大部分建筑物。 2. 下雨天气等级分类 下雨天气等级分类根据降雨的强度、范围和对生活、交通、农业等的影响程度来划分。常见的雨天等级分类有轻微、一般、严重等级。 下雨天气等级表表示与描述 •轻微:雨量小于5毫米,对生活和交通影响较小。 •一般:雨量为5-20毫米,对农作物生长和水利设施有一定影响。 •严重:雨量大于20毫米,导致道路积水、山洪暴发等严重后果。

天气预报的方法

天气预报的3种方法 (一)天气预报的内容和时效 目前天气预报包括天气形势预报和气象要素预报两部分,前者对天气系统高压、低压、槽脊、锋面等等的移动、强度变化和生成、消亡的预报;后者是对气温、气压、湿度、能见度、风、云江水等等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预报。两者密其相关,天气形势是预报气象要素的基本依据。 预报时效包括短时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通常称时效在几个小时内的预报为短时预报,时效1~3天的预报为短期预报,时效为3~10天的预报为中期预报,时效10天以上的月、季年预报为长期预报,也有人把一年以上的预报成为超长期预报。时效越短的预报,要求预报的越准确。 (二)天气预报方法 目前气象台使用的天气预报方法,大体分为三类,即天气图法、数值预报法和数理预报法等。天气图法和数值预报法主要用于短期预报,近年来也在向中期预报方向延伸。数理统计预报法主要用于长期预报,近年来也向短期预报方面发展。在实际预报工作中三种方法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使用的。 1.天气图预报法 天气图预报法是出现最早的一种天气预报方法,目前仍然是大多数气象台采用的主要的方法。天气图法是以天气图为基本工具的预报方法。它从同一时刻的各层天气图上分析出天气系统及其结构和天气状况,又从前后连贯的几个时刻天气图上判断出这些天气系统的生成、移动、发展、消亡等等变化,以及各个天气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这些分析,应用天气动力学原理来预测各个天气系统的未来演变,作出天气形势预报。再依据天气形势的可能演变趋势作出温度、气压、风、云、降水等等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预报。 在天气预报过程中除了遵循天气学的分析原则以外,还与预报员的实践经验有很大关系。因而天气图预报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预报的精确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它属于半经验性的预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一般是经验方法,如外推法、引导气流法及历史资料的应用等。

天气预报数据

天气预报数据 天气预报数据是指通过气象观测仪器和设备采集到的大气环境相关的信息,经过处理和分析后得出的天气预测结果。这些数据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农业、交通运输、旅游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将从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等方面来探讨天气预报数据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一、数据采集 天气预报数据的采集主要依赖于气象观测仪器和设备。这些仪器包括气象站、气象雷达、卫星遥感等。气象站通过测量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降水量等指标来获取大气环境的实时数据。气象雷达可以探测到降水云团的位置和强度,提供了降水的预测依据。卫星遥感则可以获取到大范围的云图和气象图像,为天气预报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持。 二、数据处理 天气预报数据经过采集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预测结果。数据处理的过程包括数据质量控制、数据插值和数据同化等。数据质量控制主要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和校正,排除异常值和误差。数据插值则是利用数学模型将离散的观测数据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填补,以便进行更精确的分析。数据同化则是将观测数据与数值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融合,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三、数据应用 天气预报数据的应用范围广泛。首先,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天气预报数据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安排出行计划,选择合适的衣物和防护措施,提高生活质量。其次,对于农业来说,天气预报数据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间,减少因天气变化带来的损失。再次,对于交通运输来说,天气预报数据可以提前预警恶劣天气条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天气预报数据还对旅游、城市规划、能源供应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结 天气预报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应用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准确的天气预报数据,人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天气变化,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天气预报数据的采集和研究,不断提升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天气预报认识天气状况

天气预报认识天气状况 天气预报——认识天气状况 天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着装、出行和活动安排,还对农业、能源资源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和规划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及时了解天气状况。而天气预报则成为我们认识天气的重要途径。 一、天气预报的意义 天气预报是通过分析大气特征和气象变化,结合气象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变化进行预测和预报,为人们提供有关天气状况的信息。 天气预报的意义在于: 1. 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天气预报通过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帮助人们合理安排出行、着装和健康护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不必要的困扰和风险。 2. 决策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适时准确掌握天气信息可以帮助农民科学制定农事活动计划,合理选择播种时间、施肥、灌溉等措施,最大限度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支持国家安全:天气预报在军事、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军事部门制定作战计划、支持军事行动;帮助交通和航空航天部门调整航线,确保人员和物资的安全运输。

二、天气预报的工具与方式 为了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我们使用了多种工具和技术手段。 1. 能源观测仪器:气象学家通过使用气压计、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观测大气的物理参数,获得数据作为天气预报的依据,有效估计气象条件。 2. 卫星和雷达:通过遥感技术,气象卫星可以捕捉到地球不同区域的云图和降水情况,提供广域、连续的天气观测资料。雷达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降水、风暴等天气系统的变化,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 3. 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利用大量的观测数据和气象学原理,通过计算机模拟大气环流、温度、湿度等参数的变化,预测未来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的天气情况。 4. 气象观测站和气象雷达: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气象观测站通过观测温度、湿度、风速、降雨量等数据,实时监测气象条件。而气象雷达可以探测到降水、风暴等气象系统的运动路径和强度。 在具备了适当的数据和技术条件基础上,天气预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传递给人们: 1. 电视天气预报:电视台通过新闻节目中的天气预报栏目,将天气情况以现场报道、图表等形式,准确传达给广大观众。 2. 气象网站和手机应用:气象部门或相关机构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和手机应用,提供实时、准确的天气信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

天气预报官方用词大全

天气预报官方用词大全 天气预报词语有阴晴,冷热,风雨,冰雹,多云,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雨夹雪,小雪,中雪,大学,雷阵雨,雾,霜冻,冷空气前锋,暖空气前锋,台风及其中心。 天气预报有哪些用语? 在天气预报中,“晴”、“少云”、“多云”、“阴”的预报用语都有它的特定含义。我国气象部门对这些用语的规定如下: 天空无云或虽有零星的云层,但云量不足天空面积1/10者称为“晴”,有时天空中出现很薄的高云,但能透过阳光的也称为“晴”。 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1/10~3/10或高云云量占天空面积4/10~5/10的情况称为“少云”。 中、低云云量占天空面积4/10~7/10或高云云量占天空面积6/10~10/10的情况称为“多云”。凡中、低云云量占天空面积8/10及以上者,阳光不能透过或很少透过云层则称为“阴”。 天气预报的专业术语有哪些? 预报:晴,晴间多云,晴到少云,晴转多云,多云南,多云间晴,多云间阴,多云转阴....小阵雨,小雨,中大大雨,雾,霜... 影响天气:南支槽,副热带高压,冷空气,切变线,冷高压.... 天气预报的常用术语 晴:天空云量不足3成。 阴:天空云量占9成或以上。 雾:近地面空中浮游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水平能见度下降到1公里以内,影响交通运输。 小雨:日降水量不足10毫米。 大雨:日降水量25.0—49.9毫米。 雷阵雨:忽下忽停并伴有电闪雷鸣的阵性降水。 冰雹:小雹核随着积雨云中激烈的垂直运动,反复上升凝结下降融化,成长为透明层相间的小冰块降落,对农作物有影响。 冻雨:雨滴冻结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的地面上,又称雨淞(由雾滴冻结的,称雾凇),常坠断电线,使路面结冰,影响通信、供电、交通等。 雨夹雪:近地面气温略高于0℃,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 小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不足2.5毫米。 中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2.6-4.9毫米。 大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达到或超过5.0毫米。 霜冻:温度低于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称黑霜对农作物都有冻害,称霜冻。 低压槽和高压脊:呈波动状的高空西风气流上,波谷对应着低压槽,槽前暖空气活跃,多雨雪天气,槽后冷空气控制,多大风降温天气;波峰与高压脊对应,天空晴朗。 冷锋和暖锋:冷锋即冷空气的前锋,在冷、暖气团交界处、冷空气向暖空气推进。冷锋上多风雨激烈的天气,锋后多大风降温天气;反之为暖锋,锋上多阴雨天气、锋后转多云和晴天,气温回升。

天气预报地理小知识

天气预报地理小知识 1、什么是天气: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2、什么是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甚至数百年等)各气象要素长年的平均值。是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天气状况基本特征的综合反映。 3、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大气圈中的光能、热能、降水、风能等可以为人们直接或间接利用,能够形成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已被广泛用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4、小气候:小气候是在具有相同的大气候背景的范围内,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一致,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小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以及个别天气现象上的差异。 5、城市气候:在大气候或区域气候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局地气候或小气候。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五岛”的特征,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6、热岛效应: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

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幅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7、为什么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气压是指地球上空气柱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一个地方的气压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当气压降低时,天气阴雨,气象升高时,天气转晴。气压发生变化有许多原因。其中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空气冷却时,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增加,气压也就升高。因此,冷空气一到,总是伴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在暖空气来临的同时,气压常常降压。冬天是冷空气的世界,夏季则是暖空气的天地,气压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 8、什么是数值天气预报:数值预报是根据现有的天气状况和已知的初始条件,利用高速计算机,求解控制大气运动的`动力—热力学方程,从而得出一段时期内的天气形势和有关气象要素的客观定量预报方法。数值天气预报是当今天气预报的基础,也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9、气候变化: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变化的时间长度从最长的几十亿年至最短的年际变化。 10、气候异常:正常气候起伏中出现的明显反常现象。主要由气候因子的配置发生较大变化所致。常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相适应,

天气预报:为你的生活提供指南

天气预报:为你的生活提供指南 天气是我们每天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安排日常活动和选择合适的服装来说至关重要。而天气预报就是我们获取天气信息的主要渠道。它不仅提供给我们关于未来天气的预测,还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重要的指南,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和适应不同的天气条件。 1. 什么是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通过观测和分析大气和气象因素来推测未来某一地区的天气情况。它利用现代气象仪器、观测站和气象模型等工具,通过测量和监测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风力、气压等,来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与遥远的天气预测程度有关,短期天气预报通常更准确可靠。 2. 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天气预报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服装和配饰,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出行计划、活动和安排。以下是天气预报的几个重要方面。 2.1 穿着指南 天气预报告诉我们当天和未来几天的气温、湿度和降水情况等,这些信息非常有用。根据天气预报,我们可以合理地选择穿着,保持舒适和安全。如果天气预报显示有雨,我们可以选择带伞,穿水靴或带防水衣物。如果天气很炎热,

我们可以选择轻便的衣物,以保持凉爽。天气预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未来 的视觉,让我们能够计划好自己的着装,避免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不适。 2.2 安全出行 天气预报对我们的出行计划至关重要。它提供关于道路和交通的关键信息,包 括能见度、风速和路况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开 车或出门。如果天气预报预示着有暴风雨、风暴或雾霾,我们可以选择推迟或 改变我们的出行计划,以确保安全。天气预报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海洋和山区等 特殊地区的气象信息,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2.3 运动与户外活动 天气预报对于规划运动和户外活动也非常重要。根据天气预报,我们可以选择 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户外锻炼或活动。如果天气条件不佳,如下雨或有风暴,我们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运动,保持安全和舒适。天气预报还可以为我们提供 关于风向和风速等信息,对于选择风帆运动、冲浪或飞行等活动非常有帮助。 通过天气预报,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户外活动,以确保乐趣和安全。2.4 农业和农民 天气对农业起关键作用,而天气预报对农民的帮助更是不可或缺。农业依赖于 适合的温度、湿度和降水量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天气预报可以为农民提供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测,让他们可以根据预测合理 计划农事活动,如播种、收割和灌溉等。同时,天气预报还可以提供关于可能

电脑的天气预报软件推荐

电脑的天气预报软件推荐 一、墨迹天气 墨迹天气电脑版是一款免费天气信息查询软件,人性化设计,使用简单,是中国支持 城市最多的天气预报软件。墨迹天气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自己的特点,兼容了Symbian几乎全系列手机。 软件特色 1.支持2488个城市!覆盖几乎所有县级城市。中国支持城市最多的手机天气预报软件。 2.更新城市所需流量很少, 采用数据压缩技术,每次更新只要不到2k 3.酷炫的软件界面,使用简洁方便,轻松掌握天气情况 4.支持桌面显示并可独立于主程序运行,占用内存很小 5.桌面有多种样式可选,可满足多种需求 6.各种人性化的设计,包括可向没有s60手机的亲朋好友分享天气信息。 二、桌面天气秀 桌面天气秀XDeskWeather是国内最广受欢迎、下载量最大的一款全中文桌面天气预 报软件。她采用全球最大的中文气象网站数据,能准确预报全国3000多个县级地区的六 天天气预报。 天气秀的软件界面,更以其独特的半透明玻璃质感、超强的个性定制能力赢得广大用 户的青睐,是一个魅力十足的动态桌面饰物,使您查看天气预报也成为一种享受。 软件特色 1、一流的唯美界面,独有的半透明玻璃质感/阴影效果 2、启动迅速,占用资源少,轻便快速 3、首创嵌入桌面技术,能融入桌面,支持有影无形 4、自动按设定时间连接网络获取最新天气预报 5、超强的定制能力,附带皮肤编辑器,随意修改外观皮肤 6、首创的插件技术,支持实况天气.随时切换多个服务器,让天气信息稳定可靠

7、丰富的皮肤资源 三、神探桌面天气秀 神探桌面天气秀是一款绿色小巧的电脑桌面天气预报软件。可以在桌面上显示最多7天天气信息。多个天气数据服务器,让数据来源更加广泛,增加稳定性。软件可以让用户自定义设置城市、字体颜色、温度颜色等信息,可以随时查看公历、农历、星期、气温、天气等信息。 四、星语桌面天气日历 星语桌面天气日历是一款界面清爽的桌面天气预报软件。它能够在桌面上显示当前地理位置的天气预报、时钟和日历。功能既简洁又实用,而且美化了电脑桌面,是一款很不错的桌面美化软件。软件支持桌面天气、近日天气、关注天气、时钟、LED数字时钟、世界时间、万年历、黄历、闹钟、备忘录、DIY最新消息、全能搜索框等。新添多功能托盘温度、日期、星期、秒;支持自定义图型;动态天气图形;提醒闹钟;全新的功能设置面板等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天气预报常用术语

天气预报常用术语 常规天气预报要素包括:天空状况、天气现象、降水量、降 水等级、风向风速、气温等。、 1、天气预报分类: 预报时效是天气预报的有效期限。在现代天气预报业务中, 根据时效的长短分为以下四类: 长期天气预报:是指10天以上(月、季、年)的旱涝、冷 暖、雨量等天气趋势的展望,一年以上的预报称超长期预报。 中期预报:对未来4〜10天内的逐日天气预报,内容针对灾害性天气和转折性天气。 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3天的逐日天气预报,其内容是对常规气象要素的预报。其中0-12小时的预报称为超短期预报。 短时临近预报:是指未来0-6小时的预报,其中0-2小时的预报称临近预报。对短期预报进行补充和订正,一般是对暴雨、冰雹、雷雨大风等尺度较小的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 2、天气预报常用时间用语气象部门以北京时20点为日界,天气预报中描述的

白天和夜间与我们常规的认知是有区别的。了解了天气预报中的时间划分,就能够更好的使用它了。常用时间用语如下白天:08时〜20时; 夜间:20时〜08时; 早晨:04时〜08时; 上午:08时〜11时; 中午:11时〜13时; 午后:12时〜14时 下午:13时〜17时; 傍晚:17时〜20时; 上半夜:20时〜24时; 下半夜:24时〜04时; 半夜:22时〜02时; 凌晨:02时〜04时; 3、天气预报常用范围用语 个别地区:一般指预报服务范围内小于5%的区域。 局部地区:一般指预报服务范围内小于10%的区域。 部分地区:一般指预报服务范围内有10%〜30%的区域。 大部分地区:指预报服务范围内大于50%的地方。 4、天气预报中天空状况是如何规定的? 在气象上,根据云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分为低云(25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