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天气预报专题训练讲义
- 格式:docx
- 大小:339.56 KB
- 文档页数:9
天气与气候(下)4.世界的气候我家全年嘿嘿,我家也是。
弓;温读气温曲线.得出:冬季温和, 夏辜炎热。
X _______ '___________ 丿时间-9k・‘F**X T11ZI:111J1120降水如偉米400读降水量柱状图。
1F30010010月份"得出:冬季多雨, 夏季干旱.-10厂气候特征: 冬季温和多雨,夏辜类热干检\ 一严 '「严气温I描述气候:凉]L时环气汛降水世押气讎型轆圈类壓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季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旱西赤道n X着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备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温带季凤气候冬季寒冷干燥F臭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等冷夏热,降水稀少口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吒候咒却匸隠术』空来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 2 、海陆3 、地形题一:北美洲的气候特点是()A.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B •气候单一,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C.热带气候为主,各地气候差异大 D •季风气候显著,热带气候面积广大“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花始盛开”、,这样的现题二: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沿西海岸南北狭长分布,主要原因是(题三:乞力马扎罗山被誉为“赤道上的雪山” ( )协气候-…A .纬度位置的影响B C.季风的影响D.海陆位置的影响 •地形的影响C•人文因素•地形因素迪候T性■ ■候温帶 海地申海K (N »kmA .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廡壮侯甲f兰蛋返 芈热带和热带沙谟气倏-力马扎罗山5895^1 ' f题四:非洲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非洲气候四季分明B. C.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从大陆中心向沿海更替 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天气与气候(下)讲义参考答案题一:A题二:D题三:D题四:D题五:C。
专题三天气与气候——2024届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进阶讲义【人教版】【中考考情分析】【基础知识复习】考点一多变的天气天气及其影响1.天气与气候2.天气和人类活动天气状况的描述与分析1.天气预报(1)阴晴:根据天空中的运量分为晴、多云、阴(2)风力和风向:风力是指风的强弱,共分为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共8个基本风向(3)气温:指大气冷热的程度,单位为摄氏度(4)降水:从大气中降水的雨、雪、冰雹等。
2.卫星云图(1)含义:是由气象卫星摄取的地球大气的图像,是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2)判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不同地区,云层厚度不同。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常见的天气符号空气质量的判断1.空气质量的高低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
清新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2.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压的高低(气压高,气流下沉,易污染;气压低,气流上升,污染物易扩散)、风力的大小(风力大,不易污染;风力小,易污染)。
(2)人类活动:有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更为显著,例如:汽车尾气排放、过度砍伐植被、过量使用空调等会加剧温室效应;过度使用化石燃料、随意排放工业废气等会加剧空气污染;农业生产中焚烧秸秆会降低空气质量,加剧雾霾天气的发生。
3.减少空气污染的措施绿色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焚烧秸秆,工业废气达标排放,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绿化,植树造林等。
考点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气温的变化1.基本定义与测量方式2.气温的变化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时有规律的,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1)气温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为气温日较差。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天气预报【知识点分析】一.怎样获得天气预报的信息1.预知未来天气的方式:通过看电视、听广播、拨打气象预报电话2.根据谚语和气象观测预测天气:3.天气预报的含义:云量与降水二.天气图1.概念:表示天气形势的图像,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
2.读图:(1)地图上的曲线叫做等压线它是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
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分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高压,冷锋等。
(2)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
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锋面上天气变化往往比较复杂。
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做冷锋,常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常常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
【例题分析】一、选择题1.洞头属于亚热带地区,下列属于描述洞头天气的是()A.冬天寒冷干燥B.秋天凉爽宜人C.今天晴空万里D.春夏潮湿多雨【答案】C【解析】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突出特点是时间短,多变;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是时间长,稳定。
所以ABD表述的是气候,不符合题意,C表述的是天气,符合题意。
故选C2.2015年9月29日14时,台风"杜鹃"在浙江东南部沿海一带登陆。
我市最高气温为27℃,最低气温为21℃。
沿海海面北到东北风9-10级,阵风11级。
这一天中我市的大气状态及变化称为()A.气候B.天气C.气温D.降雨【答案】B【解析】2015年9月29日14时,台风"杜鹃"在浙江东南部沿海一带登陆。
我市最高气温为27℃,最低气温为21℃。
沿海海面北到东北风9-10级,阵风11级。
这一天中我市的大气状态及变化称为天气。
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变化状况,是多变的。
故选B。
3.下列属于天气现象的是()A.四季如春B.烈日炎炎C.长夏无冬D.终年高温【答案】B【解析】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是多变的,不稳定的。
烈日炎炎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结合题意。
初中天气预报训练教案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天气现象,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
3. 学生能够运用气象学知识,撰写一份完整的天气预报报告。
教学重点:1. 天气预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 天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3. 天气预报报告的撰写。
教学准备:1. 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介绍。
2. 气象学的基本原理介绍。
3. 天气预报报告的模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引发对天气预报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天气预报有什么了解?天气预报是如何产生的?二、天气预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5分钟)1. 介绍天气预报的基本内容,包括气温、降水、风力等。
2. 讲解天气预报的方法,如观察天气云图、分析气象数据等。
三、天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20分钟)1. 教授观察天气现象的方法,如观察云彩形状、颜色、厚度等。
2. 分析天气现象与气象学原理的关系,如气压、湿度、风向等。
四、天气预报报告的撰写(10分钟)1. 发放天气预报报告模板,讲解报告的撰写要求和格式。
2. 学生根据观察和分析的天气现象,撰写天气预报报告。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天气预报报告,互相评价和交流。
2. 教师对学生的天气预报报告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尝试撰写家庭天气预报报告。
2. 学生可以参加气象科普活动,深入了解气象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激发学生对天气预报的兴趣。
通过讲解天气预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产生过程。
通过观察和分析天气现象,培养学生运用气象学知识的能力。
最后,通过撰写天气预报报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专题05 天气与气候目录课程标准.考情分析 (3)知识建构.思维脑图 (4)第一部分天气、气温与降水 (5)考点01 天气【高频考点】 (5)考点0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0)考点0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7)重点难点.素养拓展 (23)重难点01 古诗词中的天气和气候 (23)重难点02 根据风的符号判定风向和风级 (24)重难点03 等温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24)重难点04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26)重难点05 主要降水类型 (27)第二部分世界的气候 (27)考点0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高频考点】 (28)考点0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4)考点03 气候与人类活动 (37)重点难点.素养拓展 (39)重难点01 气候类型的判读 (39)重难点02 热地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41)重难点03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42)考点要求课标要求命题预测多变的天气①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
①结合实例,考查天气、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②涉及的图表包括世界局部地区图、景观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气温和降水量数据表格。
③热点背景主要有联合国气候峰会、碳达峰和碳中和、回南天等。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②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③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④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世界的气候⑤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⑥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一部分天气、气温与降水考点01 天气①天气与气候的区别项目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内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①短时间、①多变①长时间、①相对稳定举例阴晴、风雨、冷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内天气状况的综合和概括②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黄色表示沙尘暴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备战中考:天气预报专题训练讲义一、天气预报考点1、牢记各种天气符号:2、风向标的读法:(1)风向:风的来向(2)风杆:表示风的去向(3)风尾:表示风力,一道风尾为2级风力,一面风旗为8级风力(风尾所在方向,即风的来向)3、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二、天气预报题型分析(2022·湖南衡阳)2021年11月25日,北京天空再现“北京蓝”。
据气象部门报道,当天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仅为6,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能反映北京当时天气的天气符号是()A.B.C.D.2.在当时的卫星云图上,北京所在地区的颜色为()A.蓝色B.白色C.绿色D.红色【答案】1.A 2.C【解析】1.读题干可知,2019年12月11日,北京天空再现“北京蓝”,说明此时北京为晴天,当天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仅为6,说明此时北京空气质量特别好,图中A表示晴、B表示阴、C表示多霾、D表示雾。
故选A。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北京天空再现“北京蓝”说明天气晴朗,因此北京所在地区的颜色为绿色,C正确。
故选C。
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
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黄色表示沙尘暴。
(2022·江苏省锡山)某星期日,小明同学收听到关于第二天(星期一)的天气预报:晴转阴,气温2℃~6℃降水概率2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多云转阴”用符号表示正确的是()A.B.C.D.2.星期一这天()A.下雨的可能性不大B.下雨的可能性大C.不可能下雨D.绝对有雨【答案】1.A 2.A【解析】1.由图中四个天气预报符号可以看出,A是多云转晴,B表示的是晴转小雨,C表示的是晴转阴,D表示的是晴转雾,故选A。
2.降水概率预报一般情况是:晴,概率0%为不可能出现降水;晴转阴概率10%- 20%之间降水的可能性很小;多云、零星降水或局部有降水,概率在30%-50%之间时有机会出现降水;降水概率在60%- 70%之间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大;大于等于80%时,降水的可能性很大,概率100%则肯定会出现降水。
故选A。
天气与气候都是表示某地区的大气运动状况,区别在于天气表示短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气候表示长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
(2022·山东·金乡县)某学校计划举行郊游活动,同学们查询了本地近期的天气情况(如下表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根据表中的天气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A.1日为多云天气,风力较弱,出行需带好口罩B.2日为大雨天气,风力增强,空气质量有所好转C.3日天气转晴,东南风强劲,外出请远离广告牌D.4日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最大,注意增减衣物4.据表可知,最适合举行郊游活动的日期是()A.12月1日B.12月2日C.12月3日D.12月4日【答案】3.B 4.D【解析】3.由图可知,1日为阴天,风力较弱,空气质量较差,出行需带好口罩;2日为大雨天气,风力增强,空气质量有所好转;3日天气转睛,西北风强劲,外出请远离广告牌;4日天气晴朗,3日气温日较差最大。
故选B。
4.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上四天中,12月4日的天气是晴天,气温适宜、西南风2级,污染指数最小,空气质量最好,最适合外出郊游;1日污染严重,2日降雨,3日西北风大,都不适合外出郊游,故选D。
天气预报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符号。
5.(2022·全国)能反映南亚7月盛行风向的天气符号是()A.B.C.D.【答案】5.A【解析】5.南亚地区南临印度洋,背靠亚欧大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南亚大部分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图中四种风向符号中,A是西南风六级,B是西北风六级,C是东北风六级,D是东南风六级,故选A。
6.(2022·广西河池)图为四个常用天气符号,其中表示雷阵雨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6.B【解析】6.读图可知,图中①表示大雨,②表示雷阵雨,③表示冰雹,④表示沙尘暴。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2·山东·青岛)以下天气符号对应正确的是()A.-阴B.-闪电C.-西风5级D.-雾【答案】7.C【解析】7.表示多云,A错误;表示雷阵雨,B错误;表示西风5级,C正确;表示霜冻,D错误。
故选C。
此类题主要考查天气符号的识别,属于基础题。
读图解答加强记忆即可。
(2022·陕西西安)北方某学校计划举办郊游活动,同学们查询了近期的天气情况,完成下面1-4小题。
日期10月15日10月16日10月17日10月18日气温11~15℃11~14℃8~14℃10~15℃1.根据表中的天气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15日多云,空气质量较差B.16日为阴雨天气,请带好雨具C.17日东南风强劲,请远离广告牌D.18日晴,气温日较差最大,注意增减衣物2.从15日到18日()A.气温持续降低B.风力逐渐增强C.空气质量变差D.天气转晴3.从天气情况考虑,表中四天最适合郊游的是()A.15日B.16日C.17日D.18日4.同学们在此季节来到郊外,可能会看到()A.樱花盛开B.荷叶田田C.枫叶正红D.雪花纷飞【答案】1.B 2.D 3.D 4.C【解析】1.读表格数据和天气符号可知,15日天气为阴,空气质量指数190,为中度污染,空气质量较差;16日为阴雨天气,要带好雨具;17日西北风6级,风力强劲,要远离广告牌;18日气温日较差5℃,17日气温日较差6℃。
所以ACD不正确,B正确。
根据题意选B。
2.读图分析可知,15日到18日,气温先有所下降后稍微上升,但是变化幅度不大;风力先增强,后减小;空气质量状况是由差变好,天气转晴。
故ABC不正确,D正确。
根据题意选D。
3.读图可知,前两天是阴天或雨天,不适合出游,第三天风力太大,不适合出游,第四天是晴天,空气质量好,风力小,最适合出游。
故选D。
4.图中显示是10月份,正是北半球北方地区的秋季,樱花开放是春天,荷叶田田是夏季,枫叶正红是秋季,雪花纷飞是冬季。
所以根据题意选C。
天气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有利于我国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
(2021·广东佛山)以下是王老师写的一条微博,据此完成下列5-6小题:这两天的气温跳水,早晨出门即便毛衣秋裤还是会感到阵阵寒意。
中午天气变得暖和起来,和老师们一起漫步校园,边赏景边交流,好不惬意。
到了下午结束工作,走出教室那天却变了,北风呼啸,黄沙满天,开车返程,竟似游走在沙阵之中,时而沙尘滚滚让路变得朦胧,那些纸片,塑料袋倒是得了势,乘风直上,成了空中的打击力量,在苍白的阳光下,绚出一种诡异的光,恍如末日。
5.文中反映了天气的特点是()①反映一个地区短时间大气状况②反映一个地区多年平均大气状况③时刻在变化④变化不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6.文中描述的天气现象是()A.B.C.D.【答案】5.A 6.B【解析】5.根据微博中的描述“早晨出门即便毛衣秋裤还是会感到阵阵寒意。
中午天气变得暖和起来,到了下午结束工作,走出教室那天却变了,北风呼啸,黄沙满天,”可知,天气反映一个地区短时间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故根据题意选A。
6.读材料“北风呼啸,黄沙满天,开车返程,竟似游走在沙阵之中,时而沙尘滚滚让路变得朦胧,”可知,描述的是沙尘暴天气。
A表示雾,B表示沙尘暴,C表示雷阵雨,D表示霜冻。
根据题意选B。
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而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022·四川·资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红叶是观赏类树木的叶子,结伴登高观赏红叶已成为体闲旅游的一大特色项目。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红叶最佳观赏期。
据此完成下面7-8小题。
7.在太原、武汉观赏红叶的最佳时期分别是()A.9月、10月B.9月、11月C.10月、11月D.10月、12月8.适合观赏红叶的天气是()A.B.C.D.【答案】7.C 8.B【解析】7.读图和图例可知,太原观赏红叶的最佳时期是10月份,武汉观赏红叶的最佳时期是11月份。
故根据题意选C。
8.读图,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A表示台风,B表示晴天,C表示大雨,D表示沙尘暴。
晴天最适合观赏红叶。
台风、大雨、沙尘暴天气都不适合外出。
故选B。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风雨、阴晴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
联系实际解答即可。
(2021·江苏盐城)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9-10小题。
9.40°N 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是()A.有微风和沙尘B.出现沙尘暴天气C.晴转多云天气D.小雨转中雨天气10.生活在30°N 附近的人们,当日()A.适宜户外运动B.注意添衣保暖C.出行带好雨具D.做好防晒保护【答案】9.B 10.C【解析】9.读图可知,40°N 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是西北风六级,S加横向箭头是沙尘暴,B正确;排除ACD,选B。
10.30°N 附近一朵云加两根雨线表示中雨,生活在30°N 附近的人们,当日出行带好雨具,C正确;排除ABD,选C。
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
(2022·云南·祥云县)2021年11月4日起,我国迎来入秋以来最强寒潮天气,多地“一夜入冬”,特别是内蒙古通辽地区出现特大暴雪,强降雪持续,积雪深度达68cm,打破了1951年以来最大记录,如果积雪不能尽快消融,就会引起白灾。
据此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下列可以表示上述时间通辽天气符号的是()A.B.C.D.12.此次特大暴雪有可能造成的影响是()①停课、停学②通信中断③农业减产④人员伤亡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下列词语描述天气的是()A.狂风暴雪B.四季如春C.长冬短夏D.雨热同期【答案】11.C 12.D 13.A【解析】11.A选项的符号表示小雨,B选项的符号表示雨夹雪,C选项的符号表示大雪,D选项的符号表示暴雨,读材料可知,通辽出现了大暴雪天气,故选C。
12.此次特大暴雪,气温骤降,天气非常寒冷,积雪也很厚,为考虑安全问题,可能会停课停学,故①项正确;气温骤降可能会使通信设备受损,导致通信中断,故②项正确;持续的强降雪天气,会使牲畜受冻,农作物受冻害,导致减产,故③项正确;持续的强降雪天气,会影响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有可能会带来人员伤亡,故④项正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