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海军发展的历程教程文件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13
对中国近代海军的认识物联网1301班潘云龙中国原无近代海军教育,1866年沈葆祯接手福建船政后提出“船政更本,在于学堂”,“不重在造重在学”,并在开设船厂的同时在福州定光寺(白塔寺)和仙塔街两处设求是堂艺局,挑选聪颖子弟入堂学习近代海军技术,由此开创了中国的近代海军教育,由此奠定了中国近代海军教育体系的基础,由这套教育系统培养出的海军人才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的中坚力量。
中国近代著名海军学校有马尾船政学堂、黄埔水师学堂、天津总医院西医学堂,其中马尾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州设立。
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为求人才沈葆祯主持了求是堂艺局的首次录取考试,亲自为考试制定、批阅试卷,求是堂艺局首次录取考试的第一名考生就是后来成为北洋水师学堂教习的严复。
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分为前后两学堂。
前学堂为制造学堂,又称“法语学堂”。
目的是培育船舶制造和设计人才,主设有造船专业。
开设有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等课程。
优等生后被派往法国学习深造。
后学堂为驾驶学堂,亦称“英语学堂”。
旨在培养海上航行驾驶人员和海军船长,主要专业为驾驶专业,以后增设了轮机专业。
下设英语、地理、航海天文、航海理论学等课程,学习优异者选送英国留学。
学生称为艺童,堂长称为监督。
同年为了培养工程绘图人才在前学堂内又附设了绘事院。
1868年沈葆祯为了培养技术工人又在前学堂内增设一所技工学校——艺圃,艺圃的艺徒半天上课半天学习,学习期限3年,毕业后择其优者随前学堂学生赴法国各大船厂实习,其余分配于船政各厂。
船政学堂的学风极为严谨,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前学堂的学生到各船厂实习,而后学堂的学生则上练船实习,船政为此专门制造和购买了数艘练船。
1871年船政学生(其中包括刘步蟾、严复、方伯谦、林泰曾等)驾驶练船“建威”完成了北起辽东南至新加坡的远洋训练。
中国军队近代化历程(一)中国军队近代化,就其总体发展阶段而论,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从1895年清廷小站练兵到1924年国共合作、黄埔建军;后期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
从严格意义上讲,小站练兵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开端。
马克思主义认为,军队是国家机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清王朝建立后,封建统治阶级依靠八旗兵和继起的绿营,统治了中国近三个世纪。
然而,作为封建没落政权的工具,八旗、绿营随着封建制度的沉沦衰败而日趋解体。
19世纪以后,八旗兵已成为名存实亡的"寄生集团",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绿营兵自乾嘉开始,也迅速走向衰朽。
在鸦片战争中,充分暴露了清军的腐败无能,有事则临阵溃逃,无事则虚糜粮饷。
太平天国起义时,清朝50余万军队,"遇敌辄糜",溃不成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60年代初叶开始,在洋务派"求强"、"求富"呼声推动下,清政府曾对军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聘用外国军事教官,购买洋枪洋炮,推行西洋操典等等。
但由于清军积重难返,收效甚微,尤其其建制仍保持绿营的组织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变革。
这种表面的局部"西化",虽然为尔后的军队近代化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很快地在实践中碰了壁。
1894至1895年中日甲午一役,参战的中国陆军不堪一击,号称"北洋精华"的海军也全军覆灭。
堂堂天朝大国,居然败于东瀛弹丸小国。
失败的苦果,撞击着人们的心窗。
那种昏聩愚蠢的"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虚妄自尊,以及纲常名教等封建陈腐教条所筑起的樊篱,再次遭到重创。
朝野上下,"修明武备"的呼声日亮。
许多中外臣工,纷纷提出"筹饷练兵为急务"。
清朝最高统治者也从这次战争中看到了日人"专用西法制胜"之道,决定"仿照西法添设新军"。
中国的甲午海战和近代海军建设甲午海战是发生在清朝晚期的一场海上战争,对于中国海军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这场战争开始,中国海军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和建设,以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
这次改革不仅仅是在武器装备上的投资,更是在思想上的全面革新。
本文将从甲午海战的发生和结果,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历史,以及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和未来规划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甲午海战的发生和结果甲午海战发生于1894年,当时的中国和日本在朝鲜的统治权问题上发生了矛盾,最终导致战争的爆发。
中国海军经验不足,装备落后,极不敌日本海军。
中国海军的主力舰“定远”号在战斗中被击沉,最终中国军队在战争中完败。
这场战争使得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同时也揭示出了中国军事技术和作战思想上的薄弱之处。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深刻的,使得中国民众对国家实力的自卑情绪愈加强烈。
同时,这场战争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刺激了中国军队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二、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历史中国近代化建设的进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的清朝政府不断向海外出口货物,以满足国内需求,同时也意识到加强海上力量的重要性。
在甲午海战后,清政府意识到海军的根本问题在于领导模式、管理制度、军队思想不够现代化,同时舰船装备落后,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清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海军现代化建设计划。
在清政府的努力下,中国的海军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在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中国先后采购了从欧美国家引进的军舰和武器,并专门组建了海军学校和军事科学研究院。
同时,还组建了海军陆战队和潜艇编队,全面加强了海军的装备和人员配备。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近代化建设进程并不顺利。
尽管中华民族在继承古代文明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在现代化进程中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的军备积累进程处于一个低谷期。
三、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和未来规划时至今日,中国近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海军也开始向着广阔的海洋展翅高飞。
第1课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内容标准】(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我国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通过对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主要的史实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有关军事国防建设的意义和重大作用的认识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讲述与讨论相结合法。
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民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了解,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
【教学要点】重点: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
科技强军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难点:简明扼要地讲请一些军事术语、武器性能。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提问: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年建立人民军队的?( 1927 年 8 月 1 日)这支革命军队的名称在战争时期有过哪几次重大变化?(红军→八路军与新四军→解放军)由此导入人民军队在捍卫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方面所肩负的新的伟大使命【新课探究】一、人民海军、空军的建立1.背景:引导学生从历史教训和现实需要两个方面说明建立海军、空军的背景。
历史教训: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都是从海上侵入中国的。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闭关锁国,中国没有强大的海军,“有海无妨”,这是导致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
现实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海、空力量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已成为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
对中国来说,保卫领海,保卫领空,创造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安全环境,需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和空军。
国内,国民党军队仍负隅顽抗;国际,美国对华实行军事包围政策。
2.海军建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成立。
1950年,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海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3.空军建立:1949年8月,组建空军第一个飞行大队。
同年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人民空军正式诞生。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海军建设作者:于微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3期【摘要】洋务运动时期是中国在内忧外患之下寻求自强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中体西用”基本思想的指导之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艰辛探索历程,海军的装备及建设由此开始,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之一,虽然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们试图以建设海军强国来达到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的目的最终并未得以实现,但这次运动却从客观上拉开了中国海军建设走向近代化的序幕。
【关键词】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甲午海战;中国海军19世纪中期开始,在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国内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尤其是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封建官僚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出现了洋务派,一场以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兴起了。
洋务派在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洋务运动的开展,不仅使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培养了第一批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民族资本家、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同时,使得近代中国具备了一支新式国防力量,海军近代化的历程由此开启。
一、洋务运动军事自强的历史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军队从大沽登陆,直捣北京,清政府统治之下的海路、陆路皆失守。
“以民制夷”、“坚壁清野“、“英军短于陆战”……等传统作战指导思想在坚船利炮下统统失效。
战后将武器装备看作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的认识逐渐为大多数人尤其是统治阶层所接受。
“道光十九年海上事起,适火轮兵船已成,英吉利遂用以入犯。
厥后寻衅生端,逞其狂勃,瞰我寇事方殷,未遑远略,遂敢大肆狓猖。
……彼之所恃以傲我者,不过擅轮船之利耳。
”战争中英法联军占领京城,火烧圆明园,对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都造成了沉重打击,作为统治阶层的地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部分满清统治者痛定思痛,明白了必须“师夷长技”才能制夷,因此,在向西方学习生产技术、购买、仿造外国舰船、培养近代军事人才方面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
中国海军历史简介一、古代中国海军的雏形(先秦明清前期)(一)先秦时期中国海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早在春秋时期,随着诸侯争霸战争的发展,各诸侯国开始重视水军建设。
例如,吴国和越国地处江南水乡,水军成为其重要的军事力量。
吴国的战船种类多样,有大翼、中翼、小翼等不同类型的战舰,这些战船在水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越国也不甘示弱,积极发展水军力量,两国之间的水战频繁,如著名的吴、越笠泽之战,水军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二)秦汉时期1. 秦朝秦朝统一六国后,水军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
秦始皇统一岭南的战争中,水军发挥了重要的运输和作战作用。
秦军通过长江水系等水路,将兵力和物资运往岭南地区,为最终统一岭南奠定了基础。
2. 汉朝汉朝时期,水军的建设更为系统。
汉武帝时期,为了开拓疆域,与南越、东越等沿海地区的政权作战,大力发展水军。
汉朝水军战船装备精良,楼船是当时水军的主力战舰,这种战舰高大雄伟,设有多层甲板,可搭载众多士兵和武器装备,在海战和内河作战中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例如,在汉武帝平定南越国的战争中,楼船将军杨仆率领水军,沿着珠江水系南下,与陆军协同作战,成功征服南越。
(三)唐宋时期1. 唐朝唐朝国力强盛,海军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唐朝的海军不仅在国内沿海地区进行防御和作战,还积极开展对外海上交往和军事行动。
唐朝海军的战船制造技术先进,如采用了榫卯结构等先进工艺,使战船更加坚固耐用。
在唐与新罗、日本的海上交往中,海军起到了护航和威慑的作用。
同时,在对高句丽的战争中,海军也参与作战,从海上对高句丽进行封锁和攻击。
2. 宋朝宋朝面临着北方政权的强大压力,更加重视海军的建设。
由于北方陆路被辽、金等政权阻隔,宋朝的对外贸易和对外联系更多地依赖于海上通道。
宋朝的水军在沿海地区广泛布防,以抵御来自海上的威胁,如防范倭寇的侵扰和辽、金的海上进攻。
宋朝的战船种类丰富,有车船等新型战船。
车船以人力踩踏为动力,速度较快,在水战中具有机动性强的特点。
第1课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内容标准】(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我国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通过对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主要的史实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有关军事国防建设的意义和重大作用的认识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讲述与讨论相结合法。
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民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了解,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
【教学要点】重点: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
科技强军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难点:简明扼要地讲请一些军事术语、武器性能。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提问: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年建立人民军队的?( 1927年 8月 1日)这支革命军队的名称在战争时期有过哪几次重大变化?(红军→八路军与新四军→解放军)由此导入人民军队在捍卫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方面所肩负的新的伟大使命【新课探究】一、人民海军、空军的建立1.背景:引导学生从历史教训和现实需要两个方面说明建立海军、空军的背景。
历史教训: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都是从海上侵入中国的。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闭关锁国,中国没有强大的海军,“有海无妨”,这是导致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
现实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海、空力量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已成为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
对中国来说,保卫领海,保卫领空,创造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安全环境,需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和空军。
国内,国民党军队仍负隅顽抗;国际,美国对华实行军事包围政策。
2.海军建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成立。
1950年,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海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3.空军建立:1949年8月,组建空军第一个飞行大队。
同年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人民空军正式诞生。
党中央非常关心海军、空军的建立。
人民海军的发展初中历史教案教案标题:人民海军的发展初中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发展历程;2. 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国家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发展历程;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国家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 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发展对国家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意义;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并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发展历程;2. 提问:你们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有什么了解?请谈谈你们的观点。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教学PPT向学生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发展历程,包括建军初期、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等重要阶段;2. 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国家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保卫国家海洋权益、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等。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发展对国家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意义展开讨论,并准备发言;2. 学生发言: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或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成果;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对国家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国家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你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发展有何新的认识?你在学习过程中有何收获?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成就和贡献;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海军博物馆或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了解。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2. 学生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发展的理解程度;3. 学生的个人反思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