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2020精选(长春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次 2-优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2.28 KB
- 文档页数:4
《盘古开天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
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情感目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2.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题目叫《盘古开天辟地》3.读了课题,你知道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
2.学习生字新词(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找一找形声字读一读。
找一找月字旁的字,说说为什么是月字旁。
找一找表示动作的词语,做一做。
读准多音字“倒”和“汗”3.开火车读课文4.读了好几遍课文后,谁能说说对课文或盘古的感受?三、学习课文一二段1.的确,盘古真是了不起,能够在混沌一片的宇宙中开天辟地,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远古时代,亲自看看宇宙当时的情景吧!(课件出示)2.谁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情景?3.是啊,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只是一大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黑漆漆的一片,课文里用了哪个词?读第一段。
就这样一直到十万八千年的一天,混沌之中一位名叫盘古的巨人醒了,他是怎样开天辟地呢?4.自由读第二段,划出有关句子。
5.指名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应该怎样读?指导朗读:“猛劈过去”要读重一点,清和轻应该轻读,要是读重了就会掉下去了。
三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语文(精选8篇)三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语文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盈等10个生字,掌握渴求、盘旋、滑行、绿盈盈等词语。
2、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3、有语气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重点: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春天到了,和暖的阳光普照大地,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样的天气里同学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是什么?(板书:放风筝)听说过花儿也会放风筝吗?(板书:花儿也会)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学生会说到:花儿如何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二、初读课文,感悟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些问题能否解决?1、学生自由读文,同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分组朗读,或者接读课文)。
3、指导学生对读的同学做评价。
老师评价学生的读文情况。
刚刚在看到这个题目时,同学们都有个问题: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那现在我们就来找找,请同学们快快地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学生谈到哪里,老师要引导学生来想像学习,全诗共有4个小节,写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小节:写出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学生边读边想,天,是这样蓝,风,是那样轻.第二到四小节:描写了远处的花、蝴蝶、蜻蜓,也描画了我们一起享受大自然赐予的一切美好,描画了一幅快乐、祥和的景象。
彩色的蝴蝶,长尾巴的蜻蜓,分小组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并讨论:花儿也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这里,学生要明白:花儿会放风筝的原因,写出了花儿和小动物的快乐,抒发了作者渴望人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和睦相处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3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运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了解几个孩子比了哪些绝招,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说说自己最佩服谁的绝招,运用想象的方法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3、在读说中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并产生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点:说说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教学难点: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从中体会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还要从“习惯、朗读、知识”三个方面来考查同学们参与学习的情况,你们有信心闯过这三关吗?老师相信你们个个会表现得很棒!1、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哪方面的课文?(有关童年生活的课文)2、记得《争吵》这一课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我和克莱谛因为把本子弄脏的事而发生了争吵,他感到不安、后悔,可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结果克莱谛先提出和好,两个又重归于好的事。
)3、这是发生在两个小伙伴之间的故事。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几个小伙伴之间的故事。
4、齐读课题:从课题中,我们能知道这是一篇什么课文?(略读课文)5、以往我们都是怎么学习略读课文的?(弄清导读问题)二、明确问题,学法迁移:1、明确问题:今天我们还要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16课。
②汇报板书:我们要思考什么问题?几个小伙伴都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小柱子怎样练绝招③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通常都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主要内容)2、回顾学法: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①主要内容——(起因经过结果)②几个小伙伴比了哪些绝招——(圈一圈、画一画)③最佩服谁的绝招——(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④小柱子怎样练绝招——(想象)三、自学合作,开放拓展:1、自学:①问题清楚了吗?方法明白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闯关吧!②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测试卷自学测试:1、下面几句话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表述,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5分),说出理由(+5分)。
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鸳、鸯”等6个字,会写“融、燕”等12个字。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
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重点难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简介作者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绝句》。
师读:古诗《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学生自由朗读。
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课件出示)阅读与交流的要求:(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4.检查交流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rónɡyàn yuān yānɡ融燕鸳鸯(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 1教案长春版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的10个一类生字和9个二类生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不同人物语言的含义。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体会到人生的每个第一次成功都是十分不容易的,要充满勇气的去生活。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主要含义。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有关于描写第一次的文章、教学课件、名人成功的故事。
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读熟课文,学会本课的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历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演讲,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相信你的每个第一次都会给自己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你愿意给同学们讲一讲你当时的心情和经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第一次》。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练习读课文,初步在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订正。
2.听老师读课文,思考:你能不能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来。
4.指名读课文。
三、学习一类生字。
旁:已学过。
阶:①台阶:阶梯。
②等级:官阶。
阶层阶段阶级阶下囚退:已学过。
腿:已学过。
哆:由于生理和心理上受到刺激而身体颤动:哆嗦。
愿:①愿望:心愿志愿如愿平生之愿②愿意:情愿自愿③愿心:许愿还愿袜:袜子袜底袜筒袜套袜船沿:多音字。
yán:①顺着:沿途沿街沿岸沿海沿边②依照以往的方法、规矩、式样等:沿袭相沿成习③边儿:边沿炕沿儿前沿 yàn:水边:河沿沟沿积:①积累: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积土成山。
②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积习、积弊。
③乘积的简称。
积存积德积极积劳积木积压执:①拿着:执笔手执红旗②执掌:执政执教③坚持:执意不肯、各执一词。
④执行:执法。
⑤凭单:回执、收执。
执迷不悟。
四、再读课文,巩固一类生字。
五、作业:方格本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分析理解课文内容。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21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掌握约请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在交际中不断提高交际能力。
教学设计:一、解题出题,激发兴趣1、板题解题:约请,就是预先说定邀请。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学会“约请”的本领,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做一个文明人。
2、出题激趣:三(1)中队将举办一次对全校开放的主题队会,准备由中队长约请教音乐的顾老师辅导同学们排练文艺节目。
假如你是中队长,见到顾老师应该怎么说?二、例文示范中队长:顾老师,您好!打扰您了!我们三(1)中队将举办一次主题队会,想请您抽空去辅导一下我们排练文艺节目,好吗?顾老师:好!我安排一下,明天下午放学就去辅导你们,行吗?中队长:行,谢谢顾老师!三、方法点拨1、约请时要有礼貌;2、约请的原因要讲清;3、约请的内容和要求要讲具体4、结束时要表示感谢。
四、按题同桌训练:×月×日是你的生日,你约请你的同学参加你的生日会,你该怎么约请他们。
五、小组自选提问评议考核:先在小组内约请,评出选手再进行全班表演约请。
并请同学给你打分,全班交流评议。
六、实践训练: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向老师、同学约请,学会约请。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体会机器人导游的有趣。
2、渗透一些写作方法,为作文打好基础。
3、培养想象能力,能展开想象感受机器人导游的有趣教学难点:朗读指定的句子,并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听说上节课你们认识了几位新朋友,看!它们又来到了我们身边,就是这些机器人导游,(板书:机器人导游)你还记得它们吗?那就请你大声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板书:灵灵莹莹童童哈力)二、感悟“有趣”(一)、快速浏览课文,回忆一下这些机器人导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有趣的)文中哪些自然段主要描写它们是有趣的呢?(3、4自然段)(二)、第三自然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大全5篇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大全5篇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三年级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系统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计划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二、班级情况分析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60人,从整体看,本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一定的基础,当然也避免不了好坏之分。
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
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仍然以学习板块的形式组元。
全册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暗含主题,但不单一,比较宽泛,内容的信息量大。
每单元四篇课文,全册32篇课文。
每单元由课文、课后题、语文乐园三部分组成,各部分间互相联系,具有整体性。
课后题内容以阅读积累为主,同时也注意设计结合课文和儿童生活的思考拓展型题目。
课后安排的“我的词语库”,继续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习惯。
有的课文后增加了一个“信息窗”,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课文。
“语文乐园”仍分三大板块,“语海拾贝”是语文基础知识整合与训练,本册加强了词语句子的积累与拓展;“阅读欣赏”在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增加了词语积累的内容;“语文生活”继续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动脑、动手、动口、动笔相结合,旨在语文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习作能力,提高语文的运用能力。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教案(10篇)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教案1一、教材分析《燕子专列》这是一篇人文情景较浓的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
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他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二、设计理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入情入境,直接触摸文本,直奔重点词句,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地读,感受燕子的遭遇,品味文本蕴含的情感,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动情、移情、抒情,使学生得以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们对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信他们刚接触到课文的题目肯定充满了疑问和好奇。
他们当中或许大部分和贝蒂一样,关心喜爱小动物,因此读着这篇文章时肯定有很多感触。
这篇文章就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欣赏、感悟,体会对动物的深深爱意。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和环境给燕子带来的麻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教学难点为体会恶劣气候、环境给燕子带来的麻烦。
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翠鸟”,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问候下老朋友,板书:燕子。
2.课件出示燕子图片,说说你对燕子的了解。
预设:生可能会从以下几方面说自己对燕子的了解,燕子是候鸟;燕子的生活习性;燕子的外形特点等。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9篇】篇一: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坝”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晨”等13个字和“早晨”等2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制定依据:课后识字写字安排和“词语表”安排,和课程标准关于学段理解词语的目标要求。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结合资料袋和插图,一边读一边想想课文描写的画面,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几个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找出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地方的语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边疆多民族小学的学习生活的美好(制定依据: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
)3、能按照提示场所和开头,仿照课文,选自己学校一个场景说一说。
(制定依据:课后练习。
)4、知道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能找出这样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制定依据: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
)重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3、4。
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3。
教学准备:教师:“坝”等10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坝”等10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第一课时一、学习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设计说明:从三年级开始,教科书每单元啊都编排了单元导读,它提示了该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和主要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整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明确主要教学目标,有利于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对新课的主题内容把握。
)(一)认识“单元导读”。
(设计说明:“单元导读”是统编教科书第二学段的一个新编排,学生需要了解其编写意图和功能,才能实现教科书是学生的“学本”的目的。
)1、初识“单元导读”。
#教案# 导语:同学们,新的一个学年学习开始了,我们进入到了第二学段的语文学习了,使用的课本编排有了新的变化,新增了一个板块,我们学习了这个板块,就能了解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是什么,就能了解到通过这个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达成哪些主要的教学目标。
【最新】2019-2020精选(长春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
一次 2-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认会写十个一类生字;认识九个二类生字。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文章的内容
3.合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生活中要有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运用一定技巧,朗读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中揭示的
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看图导入新课。
1.谁能说说画上都画了什么?(注意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小男孩,看看他的表情和动作,谁来试
着说一说?(什么样的小男孩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把话说具体)
3.一个不满一岁的孩子要从马路上到人行道上,从他的动作和表情
我们能开出他很吃力,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上这么高的台阶,他成功了
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遇到不懂得地方先停一停,再想一想,看看能不能读懂,如果还读不懂就把这些词语、句子标记出来。
2.几名同学读一读课文。
(每人一个自然段,学生读错的地方及时纠
正字音,重点地可以写在黑板上,全班读;有断句不正确的地方,老
师领学生读一读。
)
3.才找了六名同学把课文已经读了一遍了,读得比较正确,先在请同
学们自己把6个自然段放在一起读一读,看谁能读的自然,像说话一
样自然,试一试吧!
4.同学们看题目,想一想这篇文章讲的是谁第一次干什么?自己先试
着说一说。
说好了请举手示意。
(不断规范学生的语言,再说通顺的
基础上说具体)
5.屏幕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1)把这些生字练读一遍。
2)照大屏幕一个字一个子地书空。
3)书上的生字格中描一描这些生字。
4)开方格本,照着书中的生字仿写,每字一个,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
5)生字中选几个比较难写的叫几名学生到黑板上写。
三、指导学生朗读一、二自然段。
1.名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没满一周岁、从马路到人行道的台阶对于他很高,登起来很难)全班齐读,读出台阶的高和小男孩登台阶的难。
2.同学们试着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站在台阶前的小男孩的动作和表情会是怎样?在座位上试着做一做,再找一位表演能力强的学生到前面表演。
在表演的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腿哆哆嗦嗦?(第一次尝试,没有把握,很紧张)为什么目光那么坚定?(一定要登上这个台阶)(动作:哆哆嗦嗦;表情:信心十足)
3.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把小男孩的紧张和信心都读出来。
四、布置作业:1.课文读流利。
2.写9个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我们做事情时有了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心是必要的,但是光有愿望和信心是不行的,还要亲身体验,去实践。
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三----六自然段,好好读一读,品一品,一会我们要找三名同学到前面表演。
表演可是有难度的,不仅要读懂课文,还要把妈妈和奶奶的话背下来,你们能行吗?
二、继续学习3—6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