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饲料中添加油脂的副作用与调控
- 格式:pdf
- 大小:161.24 KB
- 文档页数:2
2021,No.2格卷E 创粕工4CEREAL & FEED INDUSTRYdoi :10. 7633/j. issn. 1003-6202. 2021. 02. 009不同油脂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 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李 鑫1,张琳玉1,王 吉2,王湘林1,刘翔燕1,李荣芳2,文利新3(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2.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100; 3.湖南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410128)摘要:为研究肉鸡饲料中不同油脂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雄性 爱拔益加(AA)肉鸡4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其饲料中油脂添加分别为豆油、猪油、豆油与猪油1 : 1调和油(调和油),试验共42 d 。
结果表明,3种油脂对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无显著差异(P 〉0. 05),但添加调和油组ADG 略高,豆油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猪油组、调和油组(P<0. 05),饲料添加豆油组肉鸡料肉比(F/G)极显著低于猪油组(P<0. 01);3种油脂对肉鸡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肝脏指 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o 血清生化检测结果表明,3组间TP 、AST 、CHE 、AMY 、CK 含量无显著差异(P 〉0. 05),豆油组HDL-C/LDL-C 的比值显著高于猪油组(P<0. 05),且血清TC 含量显著低于猪油组(P<0. 05);调和油HDL-C/LDL-C 、TC 含量与豆油组、猪油组无差异显著性(P>0. 05);猪油组UA.UREA 含量极显著高于豆 油组(P<0. 01) ,Crea 水平极显著高于调和油组(P<0. 01);豆油组«-HBDH 水平显著高于猪油组(P<0. 05),但 与调和油组无显著差异(P>0. 05)。
不同油脂对肉鸡生产的影响及对策油脂是油和脂的总称,一般把熔点低的液态脂肪称为油,熔点高的固体脂肪称为脂。
饲料中应用的油脂大体可分为植物性油脂、动物性油脂以及混合类油脂。
植物油有:豆油、棕榈油、棉油、玉米油、菜籽油等;动物油脂以动物原料炼制而成,如鸡油、鸭油、猪油、鱼油;混合油主要以餐饮回收油或食品工业用后的油为原料,经过精炼(去水、去渣、脱色、脱臭及高温处理)得到的植物与动物油的混合物。
油脂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能量,合理应用油脂能提高日粮能值,对动物的能量代谢、营养生理及生产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油脂后,代谢能转化为净能(NE)的效率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转化率有所提高,油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转化率分别为88%、78%和61%。
不同油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不同油脂因其种类和来源往往能值存在差异,如表1所示,其能值高低顺序为:豆油>禽油≈鱼油>猪油。
饲用油脂能值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同种油脂之间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饲料品质的差异,从而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表1油脂的能值差异注:BY:21日龄一下肉鸡表观代谢能;BO:21日龄以上肉鸡表观代谢能;PY:10~30kg小猪消化能;PO:30~95kg大猪消化能(黄立兰等,2018)研究发现,肉仔鸡日粮中分别添加10%的猪油、豆油、鸭油,其真代谢能值分别为32.15MJ/kg、33.26MJ/kg、37.24MJ/kg,并在养分利用率上有显著影响,鸭油的饲用营养价值与豆油相当,高于猪油(李珂等,2012)。
在张亚男等(2016)文章中,不同油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为:鱼油<豆油≈鸡油≈亚麻油,与豆油相比,鸡油可使肉色变差、滴水损失增加;鱼油可改善肉色;亚麻油能可调节血浆脂质代谢,并改善肉色。
通过本试验,对肉鸡而言,亚麻油>豆油>鸡油>鱼油。
陈文等(2011)文章中提到肉鸡在满足其自身营养后,其生长性能、主要的内脏器官组织发育不受油脂类型的影响,但玉米油在减少肉鸡脂肪沉积上优于猪油,而猪油作为能量补充物资尽管不影响生产,但会降低胴体品质。
油脂加入饲料中的注意事项
一般来讲,肉鸡饲料中添加2%一4%的油脂可显著提高日增重;蛋鸡产蛋期饲料中添加1%-2%的油脂,也能明显提高产蛋率和蛋壳质量。
饲料中添加脂肪,还能克服因高温环境而造成的鸡生产性能差的问题。
在配合饲料中添加油脂时,应混合均匀。
因油脂粘结度高,很难同其他物质混匀。
最好将油脂均匀地喷涂在饲料中,防止油脂与饲料粘结在一起。
配合饲料中油脂添加量不宜过高,否则因饲料能值过高,造成其他营养物质相对不足,使鸡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减弱。
添加到饲料中的油脂可分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
植物油脂目前大部分被人食用,虽可作饲料,但价格高。
动物性油脂主要是牛、羊脂和鸡油等,它们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
不饱和脂肪酸在饲料加工和贮存过程中会因高温、紫外线照射等作用,同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而腐化变质,导致蛋白质消化利用率下降。
甚至引起鸡下痢、肝病等不良反应。
因此,我们在使用添加油脂的饲料时,应注意贮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能超过1个月。
若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抗氧化剂,可减缓和抑制油脂氧化反应过程,延长贮存时间。
肉鸡饲料中添加油脂的副作用与调控1:油脂的添加比例在1%—6%时效果显著,超过10%时,出现食欲降低或腹泻2:前期饲料中添加1.8%的油脂时,猝死率为3.94%.3:油脂添加量一般控制在3%以下.4: 考虑到日粮经济和肉鸡肉鸡生长发育阶段,一般前期日粮添加0.5%—2%、中期添加1%—3%、后期添加2%—4%.5: 生产颗粒饲料时,把油脂的30%加入到颗粒饲料中,另70%喷到颗粒饲料表面上,从而提高适口性。
6:动植油脂混合添加,效果优于单独添加。
植物油与动物油脂比例为0.5:1—1:1添加适宜。
7:预防肉鸡猝死添加0.5%碳酸氢钠、硫酸钠、0.3%氯化钾、碳酸氢钾3.6千克/吨等调节电解质平衡,预防猝死发生; 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生物素300微克以上,有效减少该病的死亡率《认为有效方法》。
心速宁口服液0.01毫升,有效降低该病发生8: 添加0.15——0.25的柠檬酸预防热应激9:脂肪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热低于碳水化合物10:摘自《养禽与禽病防治3的36页》怎样给肉鸡配用油脂饲料种类与添加量油脂饲料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
动物油如猪油、牛油、鱼油等,其代谢能在33.5兆焦/千克以上,植物油如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等代谢能较低,也在29.3兆焦/千克。
一般来讲,肉鸡日粮中油脂的最佳配比为:前期0.5%,后期5%~6%。
添加使用方法因油脂黏性大,添加时要先加热熔化,再由少到多加入粉料,均匀拌和,逐渐扩大稀释,最后与剩余日粮的其他部分混匀,切忌将油脂直接与添加剂混合,以防黏结成琼,无法拌匀。
也可用喷雾器把油脂均匀地喷洒到颗粒饲料表面。
有条件生产颗粒饲料的,也可把添加量的30%油脂加入到颗粒饲料中,另70%喷到颗粒料表面,从而提高适口性。
应注意的问题一、不可使用变质油脂。
二、要注意日粮中营养的平衡。
油脂添加以后,由于提高了日粮中的能量水平,饲料中其他营养成分也要作相应的调整,特别是要保持蛋白能量比不变。
三、饲养储存时间不宜过长。
鸡饲料中添加油脂的四大好处
1、抑制粉尘因加工技术的提高,饼粕类饲料原料中残油率降低,浓缩饲料未加油时外观干燥,易起粉尘,造成能量的流失。
加油1%-1.5%后,浓缩饲料外观有润感,抑制了粉尘的飞扬。
2、降低成本环境温度超过30℃时,鸡的内循环明显加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随之增加,其中主要增加的是能量需求。
而高温致采食量下降,能量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浓度,特别是能量含量的提高,方可解决产蛋下降问题。
在温度过低时,如环境温度低于2℃时,鸡只为维持正常体温,对能量需求显著增加。
这时,鸡只可通过增加采食量来满足其对能量需求的增加,同时加大了蛋白饲料的损耗。
而在饲料原料中,蛋白原料一直比较紧缺,能量原料相对宽松,若在饲料中加大能量的含量,就可以降低蛋白原料的损耗,也就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3、弥补能量油脂的能量含量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两倍多,给饲料中添加油脂,较易弥补饲料中能量不足的问题。
4、减少污染在饲料中添加油脂,增加了饲料的营养浓度,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了处理畜禽排泄物及对环境的污染。
饲料中添加油脂的注意事项
添加油脂到饲料中是为了提供动物所需的能量和脂溶性维生素。
然而,以下是一些添加油脂的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当的油脂:饲料中添加的油脂应该是动物所需的健康类型,例如植物油或动物脂肪。
避免使用不健康的油脂,如反式脂肪酸或过度加工的油脂。
2. 控制添加量:添加油脂的量应该适中,并根据动物的需要和特定阶段进行调整。
过量添加油脂可能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3. 稳定性考虑:某些油脂在存放或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氧化或酸败。
因此,在添加油脂到饲料中之前,确保油脂的稳定性,并遵循正确的储存和加工方法。
4. 饲料均匀混合:添加油脂时,确保它与其他饲料成分均匀混合,以确保动物能够均匀地获得油脂的营养。
5. 动物适应性:逐渐引入添加油脂的饲料,以使动物适应新的饲料配方。
突然改变饲料中的油脂含量可能对动物的消化系统有负面影响。
6. 营养平衡:添加油脂时,确保整个饲料配方的营养平衡。
过多的油脂可能影响其他饲料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请注意,具体的注意事项会根据动物品种、年龄、用途等具体
情况而有所不同。
建议咨询兽医或饲养专家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
肉鸡添加高脂肪饲料有哪些误区
一、油脂的酸败,油脂长期在空气或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使其变性,产生有害物质,酸败的油脂对鸡体是有害的,过量食入会现缺硒或维生素E类似的症状。
酸败的饲料营养价值下降,维生素遭到破坏,肠道微生物发生变化,引起采食量下降和拉稀。
二、引起鸡的消化不良和下痢。
有许多养鸡户反映加入动物性油脂后鸡拉稀的多了。
加入油脂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鸡的生长,但如消化吸收不良,则引起拉稀,不但不促进生长,而使鸡生长停止,饲料转化率降低。
三、为颗粒饲料的制粒带来了困难,尤其是动物性油脂需先液化后再喷到饲料上,而且量一大很难制粒,加大了生产颗粒的劳动量和难度,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四、在饲料中加入脂肪后,如鸡体代谢转化不当,会使大量的脂肪堆积在鸡的后腹部,如果是杀胴体则养鸡户遭受扒脂的损失,如果挂毛鸡则冷藏厂将受到很大的损失,因为出口要的是肌肉而不是脂肪。
肉鸡饲料中油脂水平的调控作者:李新伟来源:《科学种养》2010年第01期肉鸡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日粮营养要求较高。
因此,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油脂。
试验研究证实,肉鸡日粮中添加油脂后,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肉鸡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一、影响油脂正常作用的因素1. 组成。
一般短链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较易吸收,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越高,代谢能值越高。
当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比值达到4时,则趋于最大值。
植物性油脂的饲用价值优于动物性油脂,动、植物油脂间存在着协同正效应,混合添加时可提高饲料转化率。
优质猪脂的价值接近植物性油脂,椰子油是惟一含有大量中链脂肪酸的天然油脂,易被幼龄动物吸收,适宜添加到乳猪料和断奶仔猪料中。
鱼油有鱼粉腥味,具诱食效果,但用量过高会影响肉品风味,不适宜肉鸡饲养后期使用。
2. 动物种类。
油脂可应用于所有动物饲料中,但不同动物利用油脂的能力有差异。
一般饲用油脂应用于肉鸡的能量价值高于猪,肉猪、肉鸡饲料可添加较多的油脂而不必限饲,但蛋鸡、后备种畜、种禽及妊娠母猪须考虑限饲或添加水平。
3. 其他因素。
油脂在加工、贮存过程中由于处理工艺和氧化酸败等会降低其饲用效果,并影响维生素的利用。
因此,必须在高油脂日粮中加入抗氧化剂,适当增加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E。
同时,加强工艺改造,弥补高水平油脂颗粒料易散碎的缺陷。
近几年,国外已开始尝试应用膨化调质工艺使油脂添加量高达8%~10%而不影响颗粒质量,但广泛应用尚需进一步探索。
二、掌握正确的添加方法1. 粗纤维含量控制在适当范围。
如果粗纤维含量过低,会影响鸡的消化道健康,因此,配方中应适当添加优质苜蓿草粉等粗纤维含量高的原料。
油脂添加量一般控制在3%以下,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
降低含抗营养因子原料的用量,考虑添加酶制剂,使用益生素或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
2. 掌握正确的添加量。
肉鸡日粮油脂的添加量,一般要考虑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预期生产性能、饲料适口性、配方组成、季节与鸡舍温度、鸡周龄、油脂价格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