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下):1944-1945
- 格式:ppt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15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本章导读本章讲授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
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全国各族各界民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投入到伟大的抗日洪流中。
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重要力量,其地位与作用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学习指导本章重点1、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战争及其野蛮性。
2、国共第二次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用。
3、国民党的对日作战方针及其战场和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4、中国共产党的抗日路线、作战方针;中国共产党坚持和维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和行动;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情况。
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和经验。
本章提示深刻理解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第一节日本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Ⅰ、大陆政策:(领会)1、政策出台: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独霸亚洲“大陆政策”,这是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东方会议”,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提出“满蒙”(东北)与日本国防和国民利益相关。
日本军国主义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这就是近代以来日本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的具体体现。
2、具体实施:(识记)(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条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日本开始了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华战争,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部沦陷。
中国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时间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5年日本投降,历经了长达8年之久的艰苦斗争。
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重大,不仅是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胜利,更是中国人民在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唤醒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时实现的。
虽然战争的开始日期较为明确,但其结束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节点。
这是因为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多方面、多层次的战争,以对日作战为基本目标,同时还存在着抗击汉奸、解救被掳掠的劳工和妇女等任务。
因此,中国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战略层面来看,中国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可以追溯到1941年12月,也就是南京保卫战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
南京保卫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也是中国军队在战争中首次扭转乾坤。
此次战斗中,中国军队以汲取前期失败的经验,成功保卫了南京城,并给予日军重大的打击。
南京保卫战的胜利不仅彰显出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精神,也鼓舞了全国民众的抗战信心。
从战役层面来看,中国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可以追溯到1944年至1945年的长春、沈阳解放战役。
这一系列战役标志着中国军队从战略上取得了完全胜利,扭转了以往战略上的被动局面。
长春、沈阳解放战役中,中国军队以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配合苏联红军的远东决战,将日军从中国东北彻底清除,为最终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战争全局来看,中国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可以追溯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的时刻。
这一天,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条件,宣布日本投降。
这一消息让全国各地的人们欢呼雀跃,庆祝战争的结束和胜利的到来。
中国军队和人民用他们的血和汗水取得了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燃起了抗战的火炬,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