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7.22 KB
- 文档页数:14
2018年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8年1月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候, 。
(《诉衷情》)2.,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3.,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南大作》)4.一狼洞其中, 。
(《狼》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曲作者为元代杂剧家白朴B.本曲题目为“天净沙·秋”C.本曲被誉为“秋思之祖”D.本曲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本曲通过对十二种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变化过程。
B.本曲描写景物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可谓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本曲描写景物由远及近,通过视角的变化,多层次地铺排秋意。
D.本曲一扫传统诗词悲秋格局,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丰富色调。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威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速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诗人。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得句子(3分)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选文主要从桃花源的、物质富足、等来表现其美好子。
(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煮饭成粥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太丘问: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萆①,饭落釜中" 炊何不馏②·?" 元方、季方长跪曰:" 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萆,饭今成糜." 太丘曰:" 尔颇有所识③不?" 对曰:"仿佛记之." 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④,言无遗失.太丘曰:"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注释】①萆(bì):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
上海青浦区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内容预览:青浦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学习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老夫聊发少年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密州出猎》2.七十而从心所欲,______________。
《孔孟论学》3._______________,故克之。
《曹刿论战》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5._______________,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8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7.“麾“的意思是___________。
“麾下”在这首词中指___________。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句连用三个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
B.“八百里”原是牛名,这里语意双关,亦兼指连营之广。
C.连营分炙、沙场点兵、英勇杀敌······词里的英雄正是词人的化身。
D.全词首尾写梦境,中间写实,抒发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黄生借书说(节选)①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②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2018年上海初三⼀模语⽂分类汇编及试卷汇总4套四区分类汇编闵⾏-青浦-崇明-杨浦默写2018届闵⾏区⼀模(⼀)默写(15分)1. 僵卧孤村不⾃哀,__________________。
(《⼗⼀⽉四⽇风⾬⼤作》)2. ______________,觉⽆异能者。
(《黔之驴》)3. 关河梦断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
(《诉衷情》)4. 孤村落⽇残霞,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5.___________________,溪深⽽鱼肥。
(《醉翁亭记》)(⼀)默写(15分)1.尚思为国戍轮台2.然往来视之3.尘暗旧貂裘4.轻烟⽼树寒鸦5.临溪⽽渔2018届青浦区⼀模(⼀)默写(15分)1.夜来城外⼀尺雪,。
(《卖炭翁》)2.四⾯⽵树环合,,凄神寒⾻…… (《⼩⽯潭记》)3.关河梦断何处,。
(《诉衷情》)4. ,不逾矩。
(《孔孟论学》)5. ,但使愿⽆违。
(《归园⽥居》)(⼀)(15分,各3分,添、漏、改、错,扣1分)1.晓驾炭车辗冰辙2.寂寥⽆⼈3.尘暗旧貂裘4.七⼗⽽从⼼所欲5.⾐沾不⾜惜2018届崇明区⼀模(⼀)默写(15分)1.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2.⽵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寺后禅院》)3.,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四⽇风⾬⼤作》)4.⽆丝⽵之乱⽿,。
(刘禹锡《陋室铭》)5.,佳⽊秀⽽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默写(15分)(每句3分,错字、漏字、添字,每字扣1分,扣完为⽌)1.雪尽马蹄轻 2.禅房花⽊深3.僵卧孤村不⾃哀 4.⽆案牍之劳形 5.野芳发⽽幽⾹2018届杨浦区⼀模(⼀)默写(15分)1.当年万⾥觅封侯,。
(《诉衷情》)2.,此⽇中流⾃在⾏。
(《观书有感(其⼆)》)3.,铁马冰河⼊梦来。
(《⼗⼀⽉四⽇风⾬⼤作》)4.⼀狼洞其中,。
(《狼》)5.盖⼀岁之犯死者⼆焉,。
(《捕蛇者说》)(⼀)默写 1-5句(15分每句3分)1.匹马戍梁州2.向来枉费推移⼒3.夜阑卧听风吹⾬4.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 其余则熙熙⽽乐诗歌2018届闵⾏区⼀模(⼆)阅读下⾯的诗,完成第6-7题(4分)(甲)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上海市各区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议论文阅读类题】汇集崇明县(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0分)人生难得有静气①“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的一副对联。
他认为,古今圣贤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重大事件,越是能沉着淡定,举重若轻,应付自如。
②《晋书·谢安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淝水之战,坐镇指挥的谢安与客人下棋,等待自己八万军队与前秦八十万军队作战的消息。
棋局进行中,前线派来的信使到了,书中这样描述:“(谢安)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
客问之,()答云:‘小儿辈()已破贼。
’”③面对危险的时候处变不惊,镇定自若,面对异常激动人心的时候能掩饰自己的情绪不至于人前失态。
一个“小儿辈()已破贼”,把谢安的从容不迫刻画得淋漓尽致。
④静气是一种修养。
人一旦有了这种气度,心静下来了,喧嚣远了,内心的本真就显现出来了,也就跳出名、利、欲的诱惑,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心怀坦荡,兰心傲骨。
⑤杨绛先生在她100岁生日那天说道:“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杨绛一生经历风浪与波折,却总能给世界以温暖、以感动。
无论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聆听先生淡而有味的话语,给人一种领悟生命的智慧和充满内涵的悠远。
⑥静气更是一种境界。
只有静气,才能让人认知健全,明白事理,知荣明辱,演好角色,心无旁骛,追求卓越。
因此,静气是一种自我的跨越,一种精神的升华。
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生命历程里为平庸的生活增添亮色。
⑦静气还与治国理政思维有着莫大的关联。
胸怀静气,才不会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头脑。
朱元璋曾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反观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外患未除,内部就开始忙着贪图享受,忙着争权夺利。
不能守静,目光看不远,结果天京很快陷落,真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长宁区答案6、B7、辛勤劳动所得终被掠夺一空宫市劳动人民徐汇区(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第6—7题(4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7.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 “枯藤老树昏鸦”呈现出萧索枯败的冬日景象。
B. “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勾起旅人的向往之情。
C. “古道西风瘦马”写出游子漂泊无依的状态。
D. “断肠人在天涯”以游子思乡之苦收束全篇。
答案6. (2分)马致远7.(2分) A松江区(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6.统一中原建功立业7. C崇明县(二)古诗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 词中“______”字贯穿全文,统摄全词。
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夫”一句意在表现词人虽然已年迈体衰,但雄心犹在。
B. “千骑卷平冈”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C. “酒酣”一句承接上文,引出词人想抗敌戍边的豪情壮志。
D. “何日遣冯唐”写出词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疆场。
答案2. 狂3. A青浦区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 标题中“乐天”是指唐代诗人_________3. 下列对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首联以“凄凉地”“弃置身”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B. 颔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和恍如隔世的感慨C. 颈联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诗人积极进取的情怀D.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答案2. 白居易3. C杨浦区(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6-7题。
上海长宁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内容预览:长宁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统一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2.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3.,阴阳割昏晓。
(《望岳》)4. ,左牵黄,右擎苍。
(《江城子·密州出猎》)5.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俶尔远逝。
(《小石潭记》)6. 越明年,,,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本诗中“自兹去”的意思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交代离别地点,描绘了清冷凄凉的送别场面。
B.颔联用“孤蓬”表达了对朋友漂泊无定的前程的关切。
C.颈联借“浮云”“落日”之景,抒发“游子”和“故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D.尾联“班马”意为“分开的马”,强调“马既如此,人何以堪?”,体现离别的怅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8分)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9.上面两段文字选自《》,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2分)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列子•汤问》战国 9、D10评分标准:观点1分,理由2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一:愚公应该移山。
因为“移山”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
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愚公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进步发展。
示例二:愚公应该搬家。
因为“搬家”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准确定位。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自然不属于人,而人属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相互和谐的存在。
徐汇区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松江区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 D9.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
(关键词:晦、明、间、之、朝、暮)10.山中早晚、四季景色的优美 2分滁州百姓、太守与宾客们游山的情形 2分崇明县(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静安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2018年1月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去年今日此门中,。
(《题都城南庄》)2. ,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3.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4.复行数十步,。
(《桃花源记》)5. ,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6.“万籁此俱寂”的“此”指(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景使人感到古寺之静穆。
B.颔联描写了禅房的美妙幽寂。
C.颈联以鸟儿之乐反衬诗人之苦。
D.尾联以有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幽静。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捕蛇者说(节选)柳宗元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
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8.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柳宗元的文章《》、《》。
(2分)9.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君将哀而生之乎?10.以下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蒋氏认为赋敛之不幸远甚于捕蛇之不幸。
B.乡邻们非死则徙的惨境是赋敛所造成。
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上海市长宁区附答案和解释)5 c 7题(4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A何所营做什么用B翩翩两骑轻快洒脱的两位骑兵c驱将赶着走D充炭直抵充一车炭的价格【考查内容】熟记古诗词语含义。
【评析】题型简单,属于常规题型。
下词语解释要牢记。
选择中选项错误也比较明显。
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仔细理解诗句的意思。
7 作品描述了卖炭翁的经历,揭露了的弊端,表达了诗人对的深切同情。
(3分)【考查内容】了解学常识,能理解和把握诗的基本内容和的感情倾向。
【评析】本题考查学常识,内容理解及诗词表达感情倾向,但只要理解诗歌的内容,问题不大(三)阅读下,完成第8-10题(9分)愚移(节选)太行、王屋二,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A北愚者,年且九十,面而居。
惩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c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8《愚移》选自《》,是(朝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分) 【考查内容】掌握的重要作家,相关的学和化常识。
【评析】这道题目是基础题型,难度系数不大。
9对选划线句翻译最正确的的一项是()(3分)A北愚九十多岁了,面对大居住。
B(二挖平后可以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北岸,好吗?c纷纷地表示赞同。
D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怎么样呢?【考查内容】能理解的主要内容。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的全部内容。
驜。
长宁区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①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
2 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解决能源危机的希望。
②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
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
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
③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④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架上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
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
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大陆边缘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
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
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总量。
⑤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
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
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
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
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
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⑥然而,专家担心可燃冰产业化开采过程中,一旦造成可燃冰的分解,甲烷将会大量泄露,其危害将不可估量。
因为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
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⑦但我们并不会因此就远离这样一种新能源。
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了。
(根据2017年5月25日《中国产经新闻报》等资料改编)15、文章第②③④三段分别介绍了可燃冰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第⑤段画线句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16、现阶段开采可燃冰的危害是(4分)(1)可能造成可燃冰分解,泄露大量甲烷。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章第⑤段与第⑥段不能调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形成的像冰的固体物质就是可燃冰。
B.可燃冰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地区,还有少部分分布在海洋中的海底。
C.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
这意味着,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D.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
答案(一)15、形成条件和分布地区(分布情况)。
作比较突出说明了开采可燃冰的巨大价值。
16、⑵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3)可能引起海底地质灾害,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17、第⑤段是紧承第④段,介绍可燃冰的储量和价值,说明了开采可燃冰的“利”,第⑥段开头用“然而”一转,介绍现阶段开采可能造成的“弊”。
文章是按照由利到弊(先利后弊)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所以不能调换。
18、D徐汇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9分)水痘○1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属呼吸道传染病,一般经空气飞沫和接触患者新鲜水疱液或黏膜分泌物的方式传播。
○2水痘潜伏期一般为12~21天,平均14天,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
多数患者在出疹前有身体不适症状,随后进入临床表现期,出疹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皮疹最初表现为红斑状,而后迅速发展成疱状丘疹,在24~48小时内破裂、糜烂。
1~2周过后,皮疹开始结痂脱落,通常在皮肤表面会留下疤痕或遗留色素沉着,数月后可消失。
○3水痘好发于温带地区,并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在冬春季节干燥、寒冷的月份中,水痘疫情的发生率会达到全年的高峰。
有学者曾对水痘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多数报道提出男性和女性对水痘病毒的易感性无差别; 中小学生则是水痘的高发人群,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具有群体社会性特点,一旦出现水痘传染源,容易造成蔓延传播。
○4水痘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
国外有关研究表明,目前使用的水痘减毒活疫苗对水痘预防的总效果为44%~100% ,其中预防中等与重度出疹水痘的效果为86%~100% ,预防重度出疹水痘的效果为100%。
○5但是,水痘突破病例也并不少见。
水痘突破病例,是指在接种过水痘疫苗 42天之后患水痘的病例。
有学者对2011学年长宁区小学生水痘病例进行统计,1828名学生中共有138例病例,其中幼儿期曾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学生水痘发病率为6.68%,未接种过疫苗的学生水痘发病率为12.00%。
○6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为原发性免疫失败,即疫苗没有刺激受种者产生对水痘病毒的体液免疫。
原发性免疫失败者不断累积造成了突破病例的发生和传播。
二为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随时间延长不断下降,1剂水痘疫苗的接种程序可能推迟了发病年龄,但还不足以在学校形成群体免疫屏障。
同时水痘突破病例仍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且突破病例往往症状较轻、发热不明显、皮疹少且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和疾病控制带来了新的难度。
因此,国际上有些国家开始推荐2剂水痘疫苗的接种程序,即1岁儿童接种第1剂,4~6岁时加强接种1剂,但我国对2剂水痘疫苗的接种间隔时间和接种效果还在深入研究中。
○7除了接种水痘疫苗这一保护措施外,要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还需综合运用包括严格晨检、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例,教室开窗通风和消毒等在内的其他常规传染病控制措施。
14.下列不属于...水痘传播途径与方式的一项是()(3分)A.经空气飞沫传播B.经不洁食品传播C.经接触患者新鲜水疱液传播D.经接触患者黏膜分泌物传播15. 第③段说明了水痘疫情在、、方面的分布情况(6分)16.下面句子应该放在原文中的位置是()(填选项),理由是。
(7分)统计表明接种水痘疫苗对水痘发病有一定免疫作用,但并不能完全阻止水痘疫情。
A.第○2段后B.第③段后C.第○4段后D.第⑤段后17.根据本文内容,目前我国控制水痘疫情的最有效方法是()(3分)A. 注射1剂水痘疫苗。
B. 注射2剂水痘疫苗。
C. 严格晨检、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例。
D. 教室开窗通风和消毒。
答案14.(3分)B15.(6分)地域、季节、人群16.(7分)D(2分)参考答案:此句是对水痘疫苗的作用的评价(1分),是在第⑤段案例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2分),引出第○6段对接种水痘疫苗不能完全阻止水痘疫情的原因分析(2分)。
(评价方案:对此句理解1分,对此句与第5段内容的关系分析2分,与第6段内容的关系分析2分。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7.(3分)A青浦区阅读下文,完成小题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①穿过乌镇西栅景区往西北方向行走,经过一个民宿群,便见成片簇新的青瓦飞檐迎面而立,错落的粉墙蔓延开来,瓦檐跌宕起伏如波浪层层铺开,这便是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②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会展中心需要具备举办国际会议的各项功能,所以体量庞大,很容易与乌镇的整体环境相冲突,产生压迫感和突兀感。
③为了让这个庞然大物真正‚藏‛进江南小镇,设计师决定用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瓦片和披檐,替换原有的玻璃墙面,让整幢建筑恢复与人亲近的尺度和质感,在视觉上融入环境。
江南的小青瓦是朴素、文雅、平民化的文化元素,外立面上采用260万片江南小青瓦,成为会展中心最先入人眼帘的景致。
④外围原本平直的墙面,被改成长短不一的片墙,形成一个个高矮不一、前后错落的小空间,营造出江南园林的古典景致,让眼前这座大型建筑,看起来像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民居集群,而非凭空安置于此的‚外来客‛。
⑤设计师又对会展中心‚精diāo细zhuó‛:在各个入口处和片墙外栽竹、植树,遍植芦苇、睡莲、芦竹等江南植物。
通过打造充满野趣的田园风光,让建筑自然融入乌镇的大环境中,承接古镇文脉,展现水乡的宁静优美。
⑥乌镇邂逅互联网,最具民族特色的千年古镇,借着互联网走向了国际化和现代化;造这座代表性的建筑,同样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找到联通世界的‚入口‛。
⑦粉墙黛瓦,小桥流水。
乌镇有四通八达的水道、80多座石桥,这与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理念完全吻合。
这一意象,被借用到会展中心——三座建筑沿南、东、北三个方向,围绕中心的池塘而建。
接待中心是乌镇的客厅,也是连接世界的‘入口’。
通过接待中心连接两翼的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
会议中心是核心建筑,主会场以‚乌镇‛为名,可容纳3000人。
另外还有18个会议室,名称也极具乌镇气质:枕水、雨读、慈云、垄行……⑧设计师认为,虽然整个建筑体量相当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但要体现互联网的特点和精神,不该是单一的空间,而应该是像互联网那样呈高度分散的结构。
所以,这里密集设计了很多小空间、小场所,每处能容纳几个人到几十人,像极了乌镇的小亭子、小围廊。
⑨如果远眺就会发现,会展中心像被一簇簇丝线笼罩着。
走近看,5.1万根不锈钢索形成了垂挂帘幕,又以三层、五层重叠的方式交织成网状,这恰好成为设计师们用来寓意‚互联网‛的绝好载体。
⑩夜幕降临,恬静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似在宣告:这是千年古镇之夜,也是互联网的时代之光!(选自《浙江日报》,有改动)10.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精diāo(_______)细zhuó(______)11. 第③段的“藏”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12. 对⑦⑧两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第⑦段在介绍三座建筑时采用的是时间顺序B. “3000”是以准确的数字来介绍主会场的容量C. 举几个会议室名称为例说明了会议中心的“乌镇气质”D. 与人民大会堂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建筑体量之大13. 有人觉得第⑥段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