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戒毒(康复)台帐
- 格式:doc
- 大小:241.50 KB
- 文档页数:42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档案)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办公室姓名报到日期:年月日.--目录1、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2、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工作小组3、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4、解除社区戒毒/康复通知书5、解除社区戒毒/康复呈批表6、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告知书7、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8、尿检通知书9、社区戒毒/康复尿样检测记录10、社区戒毒/康复谈话记录11、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外出准假通知书12、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外出请假审批表13、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外出请假登记表14、关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变更戒毒/康复地点的函15、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变更地点审批表16、中止社区戒毒/康复程序的说明17、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告诫书18、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执行情况报告19、社区戒毒/康复日常管理记录20、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报告戒毒情况记录21、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定期评估表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工作小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编号: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解除社区戒毒/康复呈批表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告知书____:根据县(区)公安(分)局公()社戒/社康决字[ ]第号《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责令接受社区戒毒/康复三年,自年月日至年月日,现将你在社区戒毒/康复期间应履行的义务及不履行义务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向你告知如下:一、根据《禁毒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对被责令社区戒毒/康复的人员,应与社区签订社区戒毒/康复协议,拒绝签订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属于拒绝接受社区戒毒/康复。
根据《禁毒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对拒绝接受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公安机关将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二、在社区戒毒/康复期间,必须履行如下义务:(1)严格遵守社区戒毒/康复协议;(2)自觉服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人员的管理;(3)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公安机关尿液检测,(社区戒毒:第一年每1个月检测一次,第二年每2个月检测一次,第三年每季度检测一次。
重庆市南岸区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档案一、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二、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职责三、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人员职责四、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守则五、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变更戒毒地点审批表六、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告诫书七、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吸毒检测通知书八、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定期吸毒检测记录表九、社区戒毒(康复)见面访谈记录十、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档案十一、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十二、解除社区戒毒(康复)审批表附件1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甲方:市区街道(镇)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乙方:姓名:乙方基本情况:性别出生年月:年龄岁(已/未婚)联系电话:现居住地址:就业(医、学)场所:根据公安局(分局)年月日《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社戒/社康字[ ]第号)的通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国务院《戒毒条例》的规定,责令乙方于年月日至年月日(月)到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接受社区戒毒(康复),经双方协商,签订以下协议,并自觉遵照执行。
一.执行社区戒毒(康复)期间,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依法对乙方采取必要的戒毒(康复)措施;2.定期对乙方的戒毒(康复)现状进行评价;3.通知乙方按规定到国家指定的机构进行社区戒毒(康复)期间的检测;4.对乙方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行为提出告诫;5.乙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甲方将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6.针对乙方情况,制定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帮教计划;7.为乙方提供戒毒(康复)知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8.为乙方提供就业、就学、就医、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9.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协调相关部门为乙方提供必要的救助服务。
二.在执行社区戒毒(康复)期间,乙方的权利和义务:1.自觉遵守本协议及社区戒毒(康复)的管理规定;2.定期向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汇报思想、活动及戒毒康复情况;3.积极配合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工作,保证随叫随到;4.自觉接受定期检测,按照社区戒毒第一年每月不少于一次,第二年每两月不少于一次,第三年每三月不少于一次;社区康复第一年每两月不少于一次,第二年每三月不少于一次,第三年每半年不少于一次的要求到甲方指定的机构进行检测;5.需要变更或暂时离开社区戒毒、康复地点及请假的,必须向甲方书面报告,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6.需要参加药物维持治疗的,按规定办理入组手续并向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备案,到指定的治疗单位就治,需要变更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地点的,应及时向甲方报告;在社区戒毒期间参加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无正当理由脱失7天以上的,由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提出意见,并经决定社区戒毒的公安机关同意,取消其治疗资格,治疗时间不计入社区戒毒期限;7.享受就业、就学、就医、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8.积极参加社区组织开展的社会活动。
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档案□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编号:目录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 (2)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 (4)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社区活动情况记录 (7)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接受服务和救助情况记录 (8)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尿检记录 (9)社区戒毒人员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记录 (11)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定期报告记录 (12)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评估报告 (13)解除社区戒毒(康复)审批表 (15)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甲方:市(州、地)县(市、区、特区)乡、镇(办事处) _村、居(社区)乙方:姓名:乙方基本情况:性别:出生年月:年龄:岁已/未婚联系电话:现居住地址:就业(医、学)场所:根据公安局(分局)年月日《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社区戒毒字[ ]第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国务院《戒毒条例》的规定,责令乙方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年)到居、村(社区)接受社区戒毒(康复)。
经双方协商,签订以下协议,并自觉遵照执行。
一、执行社区戒毒期间,甲方应履行以下权利和义务:1、依法建立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对乙方采取必要的监护措施;2、定期对乙方的戒毒(康复)现状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提交乡镇(办事处)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委员会;3、通知乙方按规定到国家指定的机构进行社区戒毒(康复)期间的尿样检测;4、对乙方违反社区戒毒(康复)提出告诫;5、乙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甲方将及时向公安机关和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戒毒(康复)工作委员会报告;6、针对乙方情况,制定社区戒毒(康复)计划;7、为乙方提供戒毒(康复)知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8、为乙方提供就业、就学、就医、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9、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为乙方提供社会救助服务;10、发现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出现急性戒断症状危及生命的,可以协助其本人或者亲属将其送往卫生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档案□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编号:目录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 (2)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 (4)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社区活动情况记录 (7)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接受服务和救助情况记录 (8)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尿检记录 (9)社区戒毒人员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记录 (11)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定期报告记录 (12)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评估报告 (13)解除社区戒毒(康复)审批表 (15)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甲方:市(州、地)县(市、区、特区)乡、镇(办事处) _ 村、居(社区)乙方:姓名:乙方基本情况:性别:出生年月:年龄:岁已/未婚联系电话:现居住地址:就业(医、学)场所:根据公安局(分局)年月日《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社区戒毒字[ ]第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国务院《戒毒条例》的规定,责令乙方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年)到居、村(社区)接受社区戒毒(康复)。
经双方协商,签订以下协议,并自觉遵照执行。
一、执行社区戒毒期间,甲方应履行以下权利和义务:1、依法建立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对乙方采取必要的监护措施;2、定期对乙方的戒毒(康复)现状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提交乡镇(办事处)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委员会;3、通知乙方按规定到国家指定的机构进行社区戒毒(康复)期间的尿样检测;4、对乙方违反社区戒毒(康复)提出告诫;5、乙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甲方将及时向公安机关和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戒毒(康复)工作委员会报告;6、针对乙方情况,制定社区戒毒(康复)计划;7、为乙方提供戒毒(康复)知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8、为乙方提供就业、就学、就医、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9、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为乙方提供社会救助服务;10、发现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出现急性戒断症状危及生命的,可以协助其本人或者亲属将其送往卫生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档案□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编号:目录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 (2)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 (4)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社区活动情况记录 (7)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接受服务和救助情况记录 (8)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尿检记录 (9)社区戒毒人员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记录 (11)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定期报告记录 (12)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评估报告 (13)解除社区戒毒(康复)审批表 (15)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甲方:市(州、地)县(市、区、特区)乡、镇(办事处) _ 村、居(社区)乙方:姓名:乙方基本情况:性别:出生年月:年龄:岁已/未婚联系电话:现居住地址:就业(医、学)场所:根据公安局(分局)年月日《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社区戒毒字[ ]第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国务院《戒毒条例》的规定,责令乙方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年)到居、村(社区)接受社区戒毒(康复)。
经双方协商,签订以下协议,并自觉遵照执行。
一、执行社区戒毒期间,甲方应履行以下权利和义务:1、依法建立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对乙方采取必要的监护措施;2、定期对乙方的戒毒(康复)现状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提交乡镇(办事处)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委员会;3、通知乙方按规定到国家指定的机构进行社区戒毒(康复)期间的尿样检测;4、对乙方违反社区戒毒(康复)提出告诫;5、乙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甲方将及时向公安机关和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戒毒(康复)工作委员会报告;6、针对乙方情况,制定社区戒毒(康复)计划;7、为乙方提供戒毒(康复)知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8、为乙方提供就业、就学、就医、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9、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为乙方提供社会救助服务;10、发现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出现急性戒断症状危及生命的,可以协助其本人或者亲属将其送往卫生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街(乡镇)中心戒毒社区工作台账
根据《戒毒条例》和市禁毒委《关于在全市街乡镇创建50个示范戒毒社区的实施方案》的精神,为促进我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尽量减少基层负担,拟定在街乡镇中心戒毒社区设立以下4大类工作台账:
1、组织保障类台账:包括国家(省、市、区、街乡镇)
关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文件及社区戒毒工作
方案、街乡镇中心戒毒社区领导小组成员及名单、
社区专兼职人员登记表、禁毒工作经费投入
2、街乡镇中心戒毒社区日常工作情况记录
3、街乡镇中心戒毒社区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情况
4、街乡镇中心戒毒社区轮值救助、就业安置情况
社区戒毒(康复)管理档案
(一人一档,存放于社区)
1、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
2、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
3、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计划
4、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综合信息表
5、尿检记录
6、谈话记录
7、戒毒(康复)人员请销假记录
8、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记载
9、综合量化评估表
10、解除戒毒(康复)审批表。
市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中心社区戒毒人员管理档案姓名:风险级别:□高风险类□中风险类□低风险类户籍地址:现居住地址:决定日期:报到时间:市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中心社区康复人员管理档案姓名:风险级别:□高风险类□中风险类□低风险类户籍地址:现居住地址:决定日期:报到时间:目录社会面吸毒人员分类情况审批表关于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报告(执行地公安机关):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于年月日被公安局(分局)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决定书文号: ),15日内未到我辖区报到,已构成□拒绝社区戒毒□拒绝社区康复,建议对其维护脱失信息,布控查找,依法处置。
特此报告合肥市瑶海区青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盖章)年月日社区戒毒协议书甲方:合肥市瑶海区青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乙方:姓名: 性别: 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 户籍地址:现居住地址:吸毒种类:□冰毒□冰毒片剂□吗啡□海洛因□氯胺酮□杜冷丁□鸦片□罂粟壳□摇头丸□大麻□其他毒品:______服务处所:为保证乙方完成社区戒毒,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根据________________公安局/公安分局《社区戒毒决定书》(文号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与乙方签订协议如下:社区戒毒地点:社区戒毒时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一、甲方履行下列职责(一)成立社区戒毒工作小组,落实社区戒毒措施。
(二)帮助乙方制定、执行社区戒毒工作计划。
(三)向乙方提供有资质的戒毒治疗机构信息。
对申请参加药物维持治疗的,按照规定审核后报公安禁毒部门审批。
(四)对乙方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提出的求助予以指导和帮助。
(五)定期与乙方见面或家访,三年内不得少于22次,视情与乙方的家庭成员谈话,了解乙方戒毒情况。
对于乙方未按要求见面的,甲方应当采取抽查方式向乙方下达《吸毒检测通知书》。
(六)按照定期不定时和抽检的方式,下达《吸毒检测通知书》,督促乙方按照要求接受吸毒检测。
________ 市 _________ 区 ________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中心社区戒毒人员管理档案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险级别:□高风险类□中风险类□低风险类户籍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居住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到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市 _________ 区 ________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中心社区康复人员管理档案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险级别:□高风险类□中风险类□低风险类户籍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居住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到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面吸毒人员分类情况审批表关于_________ 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 (执行地公安机关)________ 性别—年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______ 年_月_日被 ________________ 公安局(分局)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决定书文号: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15日未到我辖区报到,已构成□拒绝社区戒毒□拒绝社区康复,建议对其维护脱失信息,布控查找,依法处置。
多措并举科学管理全面提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水平志丹县禁毒委员会(2009年10月20日)各位领导、同志们:志丹县总土地面积3781平方公里,现辖6镇5乡1个管理区1个街道办,200个村委会、5个社区,总人口14.5万人,为“陕西十强县”和“西部百强县”,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省平安示范县”等称号。
在推进经济社会率先跨越发展的同时,我县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特别是把禁毒工作列为平安志丹、和谐志丹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戒毒工作原则,及时启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初步建立了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功能兼备的戒毒工作新体系,使禁毒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为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志丹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主要做法是:一、抓领导,着力构筑社区戒毒(康复)组织保障我县被确定为全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试点县之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抓好社区戒毒(康复)各项工作。
2009年4月,县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县禁毒工作会议,制定印发了《志丹县社区戒毒办法(试行)》、《志丹县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细则(试行)》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各部门职责任务,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办法,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进虎任组长,县公安局局长、县委办主任、政府办主任任副组长的志丹县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领导小组。
各乡镇(管理区、街道办)也分别成立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下设了戒毒(康复)工作组;同时,我们还在县医院设立了戒毒(康复)辅助治疗室。
截止目前,全县各乡镇(管理区、街道办)及采油厂共成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19个,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79名,选定禁毒社会工作者32名,全面开展吸毒人员的管控、帮教工作。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开展以来,县级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多次深入检查指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领导亲抓勤问,一线工作人员苦干实干,全县由上到下初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机制,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重庆市奉节县 白帝镇 街(镇) 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姓名: 胡绪清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档案奉节县 区(县) 白帝 街道(镇) 九盘 社区(村)□社区戒毒 □社区康复 编号:---------------装 ----------订 ----------线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档案目录《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档案》要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有条件的要建立电子档案。
附件一: ---------------装---------- 订---------- 线----------------一式四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及其家属、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各一份,一份附卷。
附件2:---------------装附件3:---------------装---------- 订---------- 线----------------------常住人口登记表(派出所提供)附件4: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甲方:市区街道(镇)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乙方:姓名:乙方基本情况:性别出生年月:年龄岁(已/未婚)联系电话:现居住地址:就业(医、学)场所:根据公安局(分局)年月日《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社戒/社康字[ ]第号)的通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国务院《戒毒条例》的规定,责令乙方于年月日至年月日(月)到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接受社区戒毒(康复),经双方协商,签订以下协议,双方自觉遵照执行。
一.执行社区戒毒(康复)期间,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依法对乙方采取必要的戒毒(康复)措施;2.通知乙方按规定定期到指定的机构接受检测;3.定期了解乙方的戒毒(康复)情况,必要时可进行调查走访;4.对乙方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行为批评教育、予以告诫;5.乙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甲方有义务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6.针对乙方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教计划;7.为乙方提供戒毒(康复)知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8.为乙方提供就业、就学、就医、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9.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协调相关部门为乙方提供必要的救助服务。
嘉兴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参考文本(试行)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姓名: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嘉兴市禁毒办目录1.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登记表2.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登记表3.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4.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协议书5.社区戒毒(康复)宣告书6.机动车驾驶证代为保管证明7.尿检通知书8.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违反协议情况报告9.担保书10.社区戒毒人员守则11.社区康复人员守则12.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部门职责13.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工作职责14.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变更戒毒地点审批表15.关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变更戒毒(康复)地点的函16.社区戒毒人员告诫书17.中(终)止社区戒毒(康复)情况18.继续社区戒毒(康复)情况说明19.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外出请假审批表20.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外出准假通知书21.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尿检、谈话记录22.解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通知书1.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登记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注:1、涉毒类型包括海洛因、冰毒、K粉、摇头丸等2、吸食方式分口吸、注射。
2.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登记表3.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粘贴处4.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甲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部门盖章)乙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戒毒条例》的有关规定,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部门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签订如下协议: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电话。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时间为年月,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部门成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小组(小组成员详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计划》)。
三、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小组履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职责。
通过检测、谈话、戒毒情况阶段评估、戒毒知识辅导、教育劝诫、就学、就业、就医援助以及其他帮助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戒除毒瘾的措施,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进行管理和帮助。
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一)报到。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应当自收到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社区戒毒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报到,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的,视为拒绝接受社区戒毒(康复)。
(二)检测。
社区戒毒人员的定期检测三年内不得少于28次:第一年的前半年至少每半个月检测1次(年月至年月每月日和日接受检测),后半年至少每月检测1次(年月至年月每月日接受检测);第二年至少每2个月检测1次(年月、月、月、月、月、月每月日接受检测);第三年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年月、月、月、月每月日接受检测)。
突击检测每年不得少于3次。
社区康复人员的定期检测三年内不得少于12次:第一年至少每2个月检测1次(年月、月、月、月、月、月每月日检测);第二年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年月、月、月、月每月日检测);第三年至少每6个月检测1次(年月月每月日检测)。
突击检测每年不得少于3次。
(三)报告。
社区戒毒人员每月至少向社区戒毒工作小组报告1次戒毒情况。
社区康复人员每2个月至少向社区康复工作小组报告康复情况1次。
(四)请假。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在社区戒毒(康复)期间不得擅自离开社区戒毒(康复)执行地所在的区、县(市),如需暂时离开社区戒毒(康复)地点3天以上的,须提前一天向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报告,填写《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外出请假审批表》。
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同意,发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外出准假通知书》后,方能外出,并必须按时返回销假。
外出期间,要按协议规定主动到外出地公安机关进行检测,并按期寄回外出地公安机关检测结果证明。
(五)地点变更。
社区戒毒(康复)地点变更到其他街道、乡镇或自愿到戒毒康复场所进行戒毒康复治疗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应当填写《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变更地点审批表》,向执行地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部门进行书面申请。
变更到其他街道(乡镇)的应当提供接受地街道(乡镇)同意接受的书面证明。
审批同意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不得擅自脱离原执行地的管理。
社区戒毒人员应当自社区戒毒执行地变更之日起15日内前往变更后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报到,社区戒毒时间自报到之日起连续计算。
(六)驾驶证管理。
社区戒毒人员在接受社区戒毒期间内不得驾驶机动车辆,持有的机动车驾驶证上交执行地街道(乡镇)禁毒工作部门保管。
在社区戒毒期间如需办理驾驶证期满换证、提交身体条件证明的,可在上交驾驶证前,向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延期办理,延期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社区戒毒执行期满后,机动车驾驶证予以发还。
对机动车驾驶人因吸毒被公安机关责令社区戒毒,但已稳定参加社区药物维持治疗3个月以上的,可以发还其机动车驾驶证。
社区戒毒人员在执行期限内驾驶证需要审验的,可以延期审验。
对持有C1以上驾驶证(不含C1驾驶证)的,相关人员要督促其主动申请降为C1以下驾驶证。
五、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六、法律责任。
(一)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1.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2.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3.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4.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禁毒法》第三十八条)(二)社区戒毒人员在社区戒毒期间,逃避或者拒绝接受检测3次以上,擅自离开社区戒毒执行地所在县(市、区)3次以上或者累计超过30日的,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的“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戒毒条例》第二十条)(三)被责令接受社区康复的人员拒绝接受社区康复或者严重违反社区康复协议,并再次吸食、注射毒品被决定强制隔离戒毒的,强制隔离戒毒不得提前解除。
(《戒毒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二款)(四)机动车驾驶人拒绝将机动车驾驶证上交保管的,可以认定为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
【浙江省公安厅《关于加强吸毒人员驾驶机动车辆管理工作的通知》(浙公通字〔2011〕82号)】七、双方商定的其他事项:。
八、此协议壹式贰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部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签名):年月日年月日备注:填写本协议时请注意准确选择社区戒毒或社区康复人员。
5.社区戒毒(康复)宣告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戒毒条例》的有关规定,(姓名)(身份证号码:)于年月日起,由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部门实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期限为年月,至年月日结束。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期间必须遵守:一、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二、遵守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有关规定。
三、自觉履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协议。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对象(签名):街道(乡、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部门(盖章):年月日6.机动车驾驶证代为保管证明兹证明(户籍地:,身份证号:,准驾车型:)因在我乡/镇/街道接受社区戒毒,期限为年月日至年月日,其机动车驾驶证由我单位代为保管。
特此证明。
(加盖乡镇街道禁毒办章)年月日注:本通知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当事人,一份乡镇街道禁毒办存档。
7.尿检通知书(粘贴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根据《戒毒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二款社区戒毒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履行社区戒毒协议;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测”。
以及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第四条第二款的约定:你(社区戒毒人员)应于年月至年月每月日和日(第一年上半年),年月至年月每月日(第一年下半年),年月、月、月、月、月月(第二年)每月日,年月、月、月、月每月日(第三年)到派出所进行检测。
突击检测每年不得少于3次。
你(社区康复人员)应于年月、月、月、月、月、月每月日(第一年),年月、月、月、月每月日(第二年),年月、月每月日(第三年)到派出所进行检测。
突击检测每年不得少于3次。
根据《戒毒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社区戒毒人员在社区戒毒期间,逃避或者拒绝接受检测3次以上,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的“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公安机关或派出所印章)年月社区戒毒(康复)签名:备注:通知一式两份,一份交社区戒毒(康复)人,一份存档。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尿样现场检测记录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尿检通知单(存根):兹通知你于月日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集中)管理工作站接受尿样现场检测,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来的,视为拒绝接受检测。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集中)管理工作站(盖章)年月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尿检通知单(存根):兹通知你于月日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集中)管理工作站接受尿样现场检测,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来的,视为拒绝接受检测。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集中)管理工作站(盖章)年月日8.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违反协议情况报告派出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社区戒毒人员(性别:,身份证号:,户籍所在地:),因□拒不接受社区戒毒、□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逃避或拒绝接受检测3次以上、□擅自离开社区戒毒执行地所在区县市3次以上或累计超过30日、□拒绝将机动车驾驶证上交执行地社区戒毒工作部门保管)、□在社区戒毒期间可能吸食、注射毒品、□被依法收监执行刑罚、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现对其暂停社区戒毒程序,并建议公安机关依法作出处理。
特此说明。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部门(盖章)年月日(此说明一式二份,报执行地公安派出所一份,存档一份。
)9.担保书担任人基本情况担保人姓名:, 性别:,年龄:岁,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常住户口详址:联系电话:,与被担保人关系:被担保人基本情况被担保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担保人义务(一)保证戒毒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社区戒毒协议和社区戒毒人员守则;(二)积极主动协助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开展社区戒毒工作;(三)监督戒毒人员日常言行并对其进行帮助教育,对发现违反规定的行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四)主动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吸毒检测、告诫等相关工作。
担保人如不履行义务,致使戒毒人员逃避社区戒毒的,将取消其担保资格,并依法处置戒毒人员。
担保人承诺在被担保人接受社区戒毒期间,本人郑重作出担保:(一)忠实履行担保义务,监督并保证被担保人履行戒毒协议和社区戒毒人员守则;(二)教育被担保人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遵守社会公德;(三)密切掌握并报告被担保人的思想状况、戒毒情况和行踪,保证其随传随到,及时到指定地点接受检测和谈话;(四)被担保人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桐乡市的,立即报告;(五)被担保人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时,给予批评、教育;被担保人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又吸食、注射毒品时,立即报告,并如实向公安机关提供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