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一个好动男孩的另一面
- 格式:docx
- 大小:16.38 KB
- 文档页数:2
好动的孩子等随笔5篇1好动的孩子我们班的浩宸小朋友,他平时就喜欢动,上课无法安静地坐着,不是躺在地上就是歪在板凳旁边,坐没坐相,站没站相。
喜欢拿玩具玩,与小朋友说悄悄话。
不喜欢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不遵守场合纪律和秩序。
这个问题让我感到很烦恼。
通过我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大班的孩子比小班的孩子好动,也许是小班的孩子年龄还比较小,心里对老师有种恐惧感的原因吧,他们就比较听老师的话,不怎么动,但是大班的孩子是没有几个老实的,都比较喜欢好动,除了那几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之外。
我们班就孩子好“动”这个问题开了一个小小的家长会,我们请了一部分在学校里比较好动的孩子的家长来参加了这个家长会。
在家长会上,我们老师专门对家长们介绍了一下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
在这些孩子身上发现的第一个问题是,老师让孩子们坐好认真听课的时候,他们的孩子很长时间内无法安静地坐下,或者是在座位上歪歪斜斜扭来扭去的。
再一个就是上课的时候总是拿些小玩具,做些小动作,或者是与旁边的同学说话。
老师问的问题还没说完就忙着插嘴,吵吵闹闹,不能安静地玩玩具。
在群体游戏中,不能认真遵守游戏秩序,总是抢着上场,不按顺序来。
有时候还打扰别人做游戏。
喜欢去欺负一些老实的小朋友,喜欢踩在板凳上跳来跳去的。
通过这次小小的家长会,我们班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比以前懂事多了,上课也变得认真听讲了。
为此我特别和浩宸的家长沟通了一下,通过家长和老师一起的努力,浩宸小朋友比以前有纪律多了,上课的时候总是认真坐在板凳上把手背在后面认真听老师上课,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比以前强多了,喜欢和小朋友一起交流。
老师和家长都感到很欣慰,这次小小的家长会真的很有收获。
2心细的孩子们今天早上,也不知怎么回事,我一起来脸就热呼呼的,好你被火烤了似的。
我站在教室门口,等着孩子们一个一个地到来,看着他们一个个面带微笑的脸,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孩子们快乐,我更快乐。
不一会儿,文治来了,他一进门就瞪着他那两只娃娃眼直勾勾地看着我,好像我脸上有什么东西似的。
教育笔记-调皮孩子另一面
教育笔记:调皮孩子的另一面
班里面有一个叫沉沉的孩子,他很聪明、调皮。
很喜欢听老师讲故事,每次在下午吃完饭的时候,我都会给孩子们讲个小故事。
然而每当这个时候,也是他最安静的时间了。
有一次,在讲完故事提完问题后,我就问谁还有其他问题,这个时候,只见沉沉的小手举了起来,我赶忙把他叫起来,他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随后我给予了肯定。
他很高兴,很得意。
几天下来,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高高的举起小手说:“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
从刚开始真的有问题变成了不认真听故事了,光想着怎么提问题。
最后,严重的就是在我们上课的过程中,他都会突然冒出一句,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真是令我摸不着头脑了。
针对这一情况,我与他进行了单独的沟通,之后我才知道他只是为了让所有能够关注到他,他认为这样就会受到老师的表扬.........
反思:通过这件事情我也进行了反思,我想在平时关注这些调皮的孩子时候,自己最多的只是看到了孩子的调皮的一面,给予孩子的肯定、正面的引导过少。
导致,孩子很迫切得到老师的表扬。
以至于,让孩子在无形中养成了一种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喜欢插嘴这样不好的习惯。
在日后,我会注意多挖掘孩子自己本身的闪光点,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感受到我对他们无时无刻的爱!。
幼儿案例分析:一个好动男孩的另一面
幼儿案例分析:一个好动男孩的另一面
案例背景
涵涵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平常最喜欢问问题了。
吃早饭时会问:“老师,这是什么?”看图书时会问:“老师,这是什么?老师它在做什么……”玩玩具时也跑过来问“老师,这是什么?”等等,经常看到他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停不下来的样子。
案例描述
场景一:
午餐后老师要带着孩子们去散步了,小朋友们要把自己的椅子叠放起来才能去排队。
涵涵很快放好椅子站到老师跟前,可是一转身他却跑开了,我大喊一声:“涵涵回来,你又干嘛去呀?”看到他正在帮同组的楠楠架高椅子,放好椅子以后便又回来排队了。
场景二:
区角游戏时间了,涵涵选择在小羊家动动手玩游戏。
他选择了给小鱼穿衣服的游戏材料,坐下来开始游戏了,一旁还有三个小朋友也在各自玩着各自的游戏。
涵涵取出第一条小鱼,然后从一旁的盒子里取出鱼鳞卡片,一片一片插入小鱼身上的缝隙处。
他独立地有序完成了一条鱼,老师走到他身体时,他举起小鱼给老师看,并说:“老师看,小鱼”。
然后又高兴地给第二条小鱼穿衣服了。
就这样在整个区角游戏时间内,涵涵一直专注地给小鱼穿衣服,没有跑开过座位一次,。
好动坐不住的孩子教育随笔哎,说起来咱们身边那些个活泼得跟小猴子似的孩子,真是让人又爱又头疼。
你说他们吧,眼睛里闪烁着对世界无尽的好奇,小脚丫儿一天到晚停不下来,仿佛身体里装着个永不停歇的小马达。
这样的孩子,咱们当家长的,是得有点儿小智慧,才能跟上他们的节奏,把这份好动劲儿引导到正道上来。
记得有次去公园,小侄子就像脱缰的小马,一眨眼功夫就跑没影儿了。
我这心里头啊,既担心又无奈,想着这孩子咋就这么坐不住呢?后来啊,我干脆放下手机,也跟着他满场子跑,一边跑一边聊。
嘿,你别说,这一跑一聊,还真让我发现了门道。
原来,他对每一片叶子、每一只蝴蝶都充满了好奇,那份纯真的探索欲,简直比阳光还耀眼。
于是我就想,咱们教育孩子,可不能光盯着他们坐不住这点儿毛病。
得换个思路,看看他们为啥坐不住,是不是咱们给的环境太单调了,还是咱们的方式太死板了?就像种花一样,得了解花的习性,才能让它开得灿烂。
从那以后,我开始带着小侄子玩些需要动手动脑的游戏,比如搭积木、做手工。
你别说,这些活动还真能让他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上半天。
看着他小脸蛋上专注的神情,我心里头那个美呀,比吃了蜜还甜。
原来,好动不是缺点,关键看咱们怎么引导。
还有啊,我发现这孩子特别喜欢听故事。
每天晚上,我都会挑几本有趣的绘本,坐在他床边,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
故事里的世界那么精彩,他听得入了迷,连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
这时候,我就趁机告诉他,学习知识就像听故事一样有趣,只要用心去学,就能发现更多的奥秘。
慢慢地,我发现小侄子的变化可大了。
虽然他还是那么好动,但已经懂得在什么时候该安静下来,专心做事了。
而且啊,他对学习也越来越感兴趣,经常主动问我各种问题。
看着他一天天长大,我深感欣慰。
所以说啊,教育这些好动坐不住的孩子,咱们得有点儿耐心和爱心,还得懂得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咱们用心去了解他们、引导他们,就一定能让他们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好动的孩子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好动的孩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起随笔,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
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好动的孩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好动的孩子1我班的A小朋友个性听话,上课十分认真,也不跟别的小朋友胡闹。
就是有一点,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总喜欢自我一个人静静的玩。
我明白这个孩子不善交往,必定会为她的将来产生必须的影响。
所以,我决定给她改掉这个坏毛病。
我首先鼓励别的小朋友主动和她玩。
问她:别的小朋友和你玩你高兴吗?那你去跟别的小朋友玩,他们会怎样呢?她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并也主动的和别的小朋友一齐玩。
过了一段时间王晓芳小朋友开朗多了,也爱说爱笑了,还交了好几个小朋友呢。
我真替她高兴,家长对她的改变也很高兴。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好动的孩子2今日一大早,在一声声的问候中迎来了我那些调皮可爱的孩子们。
随着问候声,雷婷钧来到我身边,给我两张折叠的纸,“教师,这是我画的小房子,送给你和崔教师,每人一只。
”我打开一看,是一只用铅笔描了一下的小房子,没有涂任何颜色。
我明白她是因为前一天王剑涛画了两张画送给我了,所以她也要送张画给我。
为了给她面子,我收下了并多谢她,可她并不就此罢休,天真地问我:“教师,你喜欢吗?”“喜欢啊”,“那我明天再给你画。
”天哪,她还真以为她是个名画家了。
可我想了一下,还是说:“好的,可是要是能涂上点颜色就会更漂亮,教师会更喜欢的。
”“恩,我会的!”她一蹦一跳地去自我喜欢的区域里玩了,留下我在那里为难:怎样处理这画呢?扔了?不行!这会伤了她的心;贴出来?又没有任何颜色和美观可言。
我想,还是把她叫来,说:“要不你此刻把这小房子涂上颜色吧?”她爽快地答应了,拿着画走了。
事实上她画的画实在不咋样,我说喜欢是违心的话,但我想,孩子的付出孩子的爱应当得到肯定得到保护!孩子的心很脆弱,如果她的付出一向被泼冷水或视若无睹的话,深深地把自我包起来,会觉得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比较安全;但如果他要什么都能给他,他就会变成一个无底洞,怎样样也填不满。
教育笔记-顽皮孩子也有细心一面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育笔记:顽皮的孩子也有细心的一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孩子很懂事,有的孩子很顽皮;在我们班里就有几个好动、顽皮的孩子,轩轩就是其中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他,是我们班算得上个子高的一位孩子,他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游戏时,总是要违反游戏规则,和同伴们玩成一片;特别是在上课时,他的小屁股总是离开小椅子,总坐不住,时常找不到他的小眼睛,他一会儿跟这边的小朋友说说话,一会儿又去动动那边的小朋友,总是去影响边上的小朋友;做事时,又没耐心;可有一件事,让我们发现了,轩轩其实也有细心的一面。
一天晨间谈话时,我和孩子们谈起了有关节约用电的话题,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在不知不觉时早操的音乐响了,孩子们较快的排着队伍准备出发了,这时,轩轩说了一句:“老师,把灯关了吧!”我听到轩轩这么一说,心里顿时一阵欣喜,心想刚才的谈话真的见效了。
于是,我趁机就问:“干嘛要关灯呢?”“我们做早操去了,里面没人了呀,老师,你不是说要节约用电吗?”轩轩爽快地回答着,我顿时为他翘起了大拇指;轩轩开心地露出了甜甜的小酒窝。
又有一次我们正准备到户外游戏时,我有意走在孩子们队伍的最后,想等孩子们走出门后关灯,看看轩轩有没有什么反应;果然,轩轩又细心地看了一眼灯说:“老师,要关灯哦!”我故意说:“哦,今天老师忘了,多亏轩轩提醒老师,谢谢你哦!”听我这么一说,轩轩一本正经的说:“老师,下次可别忘记了;”“哦,知道了,下次我一定记住要关灯,要节约用电,是吗?”“嗯,是呀,”轩轩说着,高兴地随着队伍出去了。
从那以后,我们的教室在因天气不好而开着灯的日子里,每次出去做早操时,每次到户外游戏时,总会有轩轩细心的提醒:“老师,要关灯哦!”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师随笔大班喜欢爱动的孩子导语:调皮好动往往是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的对立面,老师们如何争取用最快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教师随笔大班喜欢爱动的孩子》,欢迎阅读。
教师随笔大班喜欢爱动的孩子【第一篇】:让好动的孩子“动”着阅读阅读越来越被妈妈们重视,但在引导孩子阅读的道路上,并不全是一帆风顺的。
总有一部分妈妈抱怨:孩子个性好动,听故事、看书坐不住……如何让好动的孩子在书本前安静下来呢?建议妈妈们不妨以“动”制“动”,引导孩子将阅读活动“动”起来。
内容选择“动”起来家长在选择图书时,应充分考虑自己孩子的个性、兴趣。
我们可以为好动的孩子选择一些具有“动感”的书:拥有活泼好动主角的书、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书……小顽皮们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注意力自然也会集中起来。
阅读方式“动”起来好动的孩子善于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妈妈们可尝试让书中的故事情节“动”起来,将语言描述和动作体验结合起来。
比如在分享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时,妈妈与孩子分别扮作“兔妈妈”和“小兔”,用动作互相表达对彼此的爱;在讲宫西达也的”恐龙系列”时,让孩子学学恐龙凶猛的样子;在读“卡梅拉系列”时,和孩子一起学学卡梅拉说话时神气的样子……具体的动作行为比单纯的聆听更有助于孩子对故事情节的感知和理解,生动活泼的讲述过程也是增加孩子专注度的有效手段。
·延伸活动“动”起来讲完《弗兰西斯和面包抹果酱》,就和孩子一起动手给面包抹果酱;可以带着孩子在公园里边坐小船边阅读《和甘伯伯去游河》……将故事带进生活中,孩子会更加热爱阅读,热爱生活。
家庭氛围“行动”起来相关研究显示:人在图书馆的阅读效率远远高于其他场所,这就是“氛围”的作用使然。
对于好动的孩子而言,阅读的氛围极其重要。
早期阅读需要“陪伴”,这种“陪伴”包括“您给孩子阅读”、“您和孩子分享阅读”、“您和孩子各自阅读”。
刚开始的时候,选择家中一个固定的地点作为家庭阅读点。
每天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关闭电视、电脑、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好动的孩子辰辰是我们班的活跃分子,说他是活跃分子主要是上课的时候屁股老坐不到椅子上,老是翘来翘去的,下课也是动个不停,一点也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可是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特别喜欢帮老师做事情。
很喜欢老师叫他做小老师,每到我们要请哪个乖的小朋友做小老师的时候,辰辰就坐的非常好,把小脑袋抬的高高的,小眼睛期盼的盯着你的眼睛,这个时候如果仔细看,还能看见瑞阳眼睛里闪闪的星光,让你不请他也不行。
请到他做小老师时,他就非常高兴,一个劲的对别的小朋友说:今天老师请我做小老师,请我做小老师。
让人忍俊不禁。
做老师的时候,他也做的特别认真。
不过,做小老师的时候很乖,但是一到没请他做小老师的时候他的好动的个性就又出来了,上课又要晃来晃去,跟他说过好多遍,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老是动来动去,每次都记住了,可过一会就忘记了。
真的得想个好办法,改改他的这个习惯。
后来,我们想,既然他那么喜欢做小老师,下次就跟他说如果表现好就请他做,表现不好就不请他做。
刚开始,他在小椅子上动个不停的时候我们就提醒他,辰辰,如果上课不乖,坐的不好可就不请你做小老师咯。
喝水时,我根据幼儿的表现请了一个表现很好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没请辰辰。
这下,辰辰可不开心了,一个劲的问老师怎么不请我呀。
这个时候我们就跟他说“辰辰,你自己说说看上课表现的好不好,有没有认真听老师上课,回答问题呀?”辰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第二次表现还是不太好,我们还是没请他,这下张阳知道我们是来真的了,表现的不好以后就真的不请他做小老师。
他就跟我说:“老师,以后我上课认真听,不乱动了,以后还请我做小老师好不好?”“好啊,如果辰辰以后上课能乖乖的,还请你做小老师。
”那次以后,我们明显感觉到辰辰上课动来动去的时间少了,比以前好多了。
为了表扬他,下课后就请他做了小老师。
辰辰咧开嘴开心的笑了。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关注爱动的小朋友作为幼儿园大班教师,我时刻意识到小朋友们的身体发育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电子产品和电视游戏等,手不离开键盘和鼠标,脑子不离开屏幕和游戏,缺乏体育锻炼,导致动手能力差、运动不足,身体发育缓慢。
因此,我在教育和关注小朋友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爱动的小朋友,鼓励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运动和游戏,在活动中学习,做到身体和智力的双重发展。
首先,我观察每一个小朋友的兴趣点和动手能力,了解他们的喜好和能力,从而在教育和游戏中更好地引导他们。
例如,对于那些热爱手工的小朋友,我会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手工材料和项目,使其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动手实践,增强手部协调性和手工操作能力。
同时在游戏活动中,我也注重将动手能力贯穿于游戏教育之中,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其次,我注重让小朋友们从运动中学习。
我常常带领他们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让他们通过运动来锻炼身体和心理能力。
例如,我会教他们游泳,骑行,跳绳和足球等运动,这些运动能够提高小朋友们的舞蹈能力、协调性、平衡感和柔韧性。
在活动过程中,我紧密关注每一个小朋友,及时纠正他们的运动姿势和习惯,调整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并充分肯定他们在运动和游戏中的付出和成长,让他们在自我体验的过程中,建立对于运动和健康的积极认识,积累更多的美好回忆。
最后,我在班级教学中,尽量提供多元的教育和学习资源,使得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和拓展自己的兴趣点。
例如,在室内游戏和课堂教学中,我会提供手工材料、画画工具、拼图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教具和玩具,让小朋友们自由选择,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我还经常带他们到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等不同场所,让他们在全新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认识,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和视野拓展。
总的来说,作为幼儿园大班教师,我注重提高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和身体发育,让他们从运动和游戏中,得到双重体验和成长。
教育随笔:一个好动男孩的另一面
案例背景
涵涵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平常最喜欢问问题了。
吃早饭时会问:“老师,这是什么?”看图书时会问:“老师,这是什么?老师它在做什么……”玩玩具时也跑过来问“老师,这是什么?”等等,经常看到他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停不下来的样子。
案例描述
场景一:
午餐后老师要带着孩子们去散步了,小朋友们要把自己的椅子叠放起来才能去排队。
涵涵很快放好椅子站到老师跟前,可是一转身他却跑开了,我大喊一声:“涵涵回来,你又干嘛去呀?”看到他正在帮同组的楠楠架高椅子,放好椅子以后便又回来排队了。
场景二:
区角游戏时间了,涵涵选择在小羊家动动手玩游戏。
他选择了给小鱼穿衣服的游戏材料,坐下来开始游戏了,一旁还有三个小朋友也在各自玩着各自的游戏。
涵涵取出第一条小鱼,然后从一旁的盒子里取出鱼鳞卡片,一片一片插入小鱼身上的缝隙处。
他独立地有序完成了一条鱼,老师走到他身体时,他举起小鱼给老师看,并说:“老师看,小鱼”。
然后又高兴地给第二条小鱼穿衣服了。
就这样在整个区角游戏时间内,涵涵一直专注地给小鱼穿衣服,没有跑开过座位一次,也没有与一旁的幼儿发生任何交流与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