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卷:山东省桓台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摸底考试历史(原卷版)
- 格式:doc
- 大小:467.00 KB
- 文档页数:8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题。
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懂涛光养晦,不能自用其才。
而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洞明,在《贾生》诗中他提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
他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
这是很有见地的经验之谈,显然,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笃,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
透视贾谊的人生际遇和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诗作情怀,我们可从中受到启迪,那就是要学会刚愎自用,方能成才。
刘禹锡在《学阮公体》诗中曾言:“(甲)”,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
他们往往多愁善感,情绪多变。
遇有顺境,就激情满怀,意气风发,“(乙)”;而遇到逆境,就心怀愤懑,一愁莫展且自感怀才不遇,“(丙)”。
有的甚至义气用事,自暴自弃,于事无补,于己有害。
今天我们生正逢时,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以“出世”情怀,自用其才。
因为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1.文中加线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睿智(ruì)、涛光养晦B.何啻(chì)、宦海沉浮C.痼疾(gù)、一愁莫展D.愤懑(mǎn)、义气用事2.上面所选文段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深笃B.刚愎自用C.自暴自弃D.出世3.依次填入第三段甲、乙、丙三处的语句,句意连贯、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②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③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A.①③②B.②③①C.②①③D.③②①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们______的表达方式。
它作为一种在虚拟社会中广泛流行并影响到现实生活的语言形式,能得以迅速蹿红,其原因无非是符合语言省力的原则。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高三考试历史试题2017-2018学年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以及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1.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
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A.郡县制 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2.“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3.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
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
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A. 分封制全面崩溃 B. 宗法制荡然无存C. 郡县制初现雏形D. 实行郡国并行制4.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且残杀功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而大体可分为两类:①宫廷版:方面大脸,慈眉善目②民间版:五官不正,相貌丑陋(见下图),符合朱元璋真相的是()A.图① B.图② C.图①图②都是 D.有待考证7.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值文渊阁,参预机务。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英语12月摸底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前,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 (共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7.5 分)听下面 5 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day?A. Visit a friend.B. Attend a lecture.C. Do an experiment.2. What does the man find difficult?A. Understanding the instructions.B. Putting together the folding table.C. Fixing a toy train.3. Where is the woman’s cell phone?A. In the classroom.B. In the dining hall.C. In her bag.4. When does the woman need the book?A. On April 1st.B. On April 2nd.C. On April 3rd.5. What does the man mean?A. Most readers don’t agree with him.B. The woman can’t convince him.C. Few people read his article.第二节(共 1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22.5 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高三历史试题第Ι卷说明: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选出正确的选项,并把所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2分,共50分。
1.1.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2.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3.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是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被东方小国打败”是在下列那场战争中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4.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 ( )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C.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5.《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句话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着大意义。
”其中的“商业革命”表现在 ( )A.出现了市舶司 B.坊市制度被最终打破C.出现了最早的银行雏形 D.出现了专职管理市场的官员7.《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
”《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笫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
”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8.《清嘉录》记载:“(苏州)居人有宴会,皆入戏园,为待官之便,击牲烹鲜,宾朋满坐。
山东桓台二中2017届高三数学12月摸底试题(理附答案)高三摸底考试理科数学试题2016年12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以及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已知R是实数集,,则()A.(1,2)B.[0,2]C.D.[1,2]2.设为虚数单位,复数,则的共轭复数=()A.B.C.D.3.已知平面向量,,则向量的夹角为()A.B.C.D.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B.C.若,则D.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5.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是()A.B.9C.2D.116.将函数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的方程是()A.B.C.D.7.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则()A.1B.2C.3D.48.已知函数,则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A.B.C.D.9.若的展开式中含有常数项,则的最小值等于()A.3B.4C.5D.610.已知函数,设,且,若、、成等差数列,则() A.B.C.D.的符号不确定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当时,,则的值为______ 12.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关于点对称,则的最小值是______13.已知等比数列的前6项和S6=21,且4a1、32a2、a2成等差数列,则an=______14.已知球的直径,在球面上,,,则棱锥的体积为______15.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当时,如果函数恰有8个零点,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函数.(1)若,求的值;(2)若,求函数的值域.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令,求数列的前n项和.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1)当x>0时,求的解析式;(2)若时,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三角形和梯形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G是线段上一点,.(1)当时,求证:平面;(2)求二面角的正弦值;(3)是否存在点G满足平面?并说明理由20.(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数列的首项,且.(1)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21.(本小题满分14分)设f(x)=(xlnx+ax+-a-1),a≥-2.(1)若a=0,求f(x)的单调区间;(2)讨论f(x)在区间(,+∞)上的极值点个数;(3)是否存在a,使得f(x)在区间(,+∞)上与x轴相切?若存在,求出所有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高三摸底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345678910BCCDBBCBC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12.213.14.15.三.解答题16.解:(1)∵向量,∴,∴,则,;(2)由,则,∴,则.则的值域为.17.解:(1)由,当时,,当,,则,当n=1时,满足上式,所以.(2)由(Ⅰ),.则,所以,则.所以.18.解:(1)当x≤0时,,当x>0时,则-x<0时,,由于奇函数,则,故当x>0时,.(2)当时,.当时,,,由,得,当时,,当时,,则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则在处取得极小值,又,,故当时,.综上,当时,,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9.解:(1)取中点,连接,又,所以.因为,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且,所以平面,所以,因为,所以平面.如图,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的法向量,则,即令,则,所以,所以,故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高三摸底考试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以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其中1~7小题为单选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3小题为多选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1.甲、乙两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经过同一地点。
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质点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
图象中的OC 与AB 平行,CB 与OA 平行。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 1~t 2时间内甲和乙的距离越来越远B .0~t 2时间内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始终不相等C .0~t 3时间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D .0~t 3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2.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叠放在固定光滑斜面上,A 、B 的接触面与斜面平行,当给A 、B 一个初速度后,它们以相同的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关于物体A 的受力个数,正确的是A .2B . 3C .4D .53.如图甲所示,小物块从足够长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下滑位移x 时的速度为υ,其2x υ-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 /s 2,则斜面倾角为A .30°B .45°C .60°D .75° 4.如图所示,M 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有缺口的方形木块,abcd为半径是R 的34光滑圆弧形轨道,a 为轨道最高点,de 面水平绝密 ☆ 启用并使用完毕前且有一定长度。
今将质量为m 的小球在d 点的正上方高为h 处由静止释放,其自由下落到d 处切入轨道内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第Ⅰ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干中“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等信息可得出皇帝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故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门下省的职责是审议,而中书省的职能是决策,不具备监察地方政务的职能,故B、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执行职能方面的阐释,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2. 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性B.图二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C.图三反映了东汉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D.图四是西汉时期海昏侯刘贺曾发行的五铢钱【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西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性”的表述不合史实,因为题干中司母戊鼎是商朝时期的青铜器,故A项排除;图二中的“素纱单衣”是西汉时期的丝织品的代表,反映了汉代丝织业高超的工艺,故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水排是水力鼓风冶铁工具,与灌溉无关,故C 项排除;五铢钱是汉武帝时期发行的钱币,与海昏侯刘贺无关,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丝织业的发达3.诗词歌赋既是历史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 “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B. “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广州歌》)C.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D. “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反映了商人的足迹遍布全国范围,直到长安城,与商业经济相关,与题意不合,故A项排除;“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反映的是商人很多,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商业经济相关,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九市开场,货别隧分”反映的是当时对商业的管理,与商业经济相关,与题意不合,故C项排除;“贝锦斐成,濯色江波”反映的是蜀人织锦技术的高超,属于丝织业方面,与商业经济无关,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高三学分认定考试历史试题2017-2018学年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以及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1.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 A .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 .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C .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D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2.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
这表明当时A .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B .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C .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D .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3.《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
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表明A .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 .皇权至上,大权独揽C .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 .君相矛盾,尚不突出4.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A .活跃了人们的思想B .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C .扰乱了社会的秩序D .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5.柏拉图公开认为:“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
高三期中检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以及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1.我国古代有许多特色鲜明、魅力独特的传统节日。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它节日融合了。
春节、中秋、清明等则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是因为A.家庭因素、孝宗敬祖切合传统文化的主题B.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C.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D.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脉相承2.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A.宣政院 B.中书省C.行中书省 D.枢密院3.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
所谓“科学”实质是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4.右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
由此可见,当时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5.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
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B.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D.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6.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中共一大会址井冈山会师中共七大会场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A.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B.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C.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7.冯友兰教授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书中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黑暗时期——中世纪”。
第Ⅰ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2. 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性B.图二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C.图三反映了东汉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D.图四是西汉时期海昏侯刘贺曾发行的五铢钱3. 诗词歌赋既是历史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 “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B. “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广州歌》)C.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D. “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4. 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
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
这反映了①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②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③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④世界市场的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5. 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
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A. “中体西用”思想B. 基督教平等思想C. 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D.《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6.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B.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C. 成为改良思想的开端D. 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7. 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8. 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
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
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
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
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9.《通典·职官》载:“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与大司马、丞相是为三公,皆宰相也。
”汉成帝此举意在A.提升御史地位 B.提高行政效率C.抑制丞相职权 D.完善监督体制10. 2016年3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
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
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
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A.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 B. 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C. 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D. 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11. 下图为藏于山东曲阜孔府的《孔子讲学图》,是明前期作品。
图绘孔子端坐讲学,群弟子或受教,或侍立,或沿山路前往,并绘山石树木等。
此画布局严谨,线条精细,人物众多,形神俱备,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作为直接证据此画可以用来研究A.明代的绘画艺术 B.明代书院讲学之风 C.春秋时期私学的兴起 D.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12. 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外事大法官,外事大法官在审理涉外案件之时,一方面不能援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诉讼程序,另一方面又无其它明文规定的诉讼程序可供依循,客观上使其只能通过行使“自由心证”的裁量权,自行创制诉讼程序。
“自由心证”裁量权的行使A.以保障罗马帝国公民的权利为前提 B.反映出罗马法基于实际逐步完善C.调节的是罗马公民之间的法律关系 D.因随意解释法律而损害平民利益13. 20世纪初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主席西奥多·维尔反感无序竞争,认为公司最好垄断,而且垄断公司有义务为国家服务。
他认为公司不应把股东利益放第一位,而应把为人民服务放第一位。
公司把电话线路铺设到不能带来盈利的边远地区,而且把电话业务的定价权交给了政府。
这说明该企业A.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B.渗透到各个生产环节C.已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D.兼顾经济与社会效益14. 新安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曾起过重大影响的学派,其奠基人程颢、程颐及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在新安江畔的古徽州。
古徽州地区留下大量反映徽州文化的牌坊和民居上述两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有①强调理学忠孝节义的人伦物理②凸显徽州地区宗法理念③显现了理学家的价值追求④体现徽商“贾而好儒”的理念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5. 1957年,周恩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说:“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这是说不出道理的。
”这一讲话A.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B. 推进了人民政协制度的初步形成C. 导致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D. 号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16. 《唐会要》记载:“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如有犯者,科为敕罪,兼须重罚。
”《唐律疏议》载:“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徙一年。
”由此可以推断唐朝A. 律法内容十分严苛 B.用强制手段维护坊市制度C.抑商制度已经废弛 D.商业发展冲击了社会习俗17. 2016年11月9日,美国总统选举落下帷幕,被主流舆论视为不靠谱的民粹代表特朗普击败政治精英的代表希拉里,赢得大选。
实际上,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党人信奉精英政治,美国宪法的制定者们设计了一种制度以防止裹挟民意的候选人冲击精英统治,该制度设计是A.政党制度 B.任期制C.间接选举 D.地方分权18. 乾隆帝酷爱书法,于卧室边专置一间小暖阁,用以珍藏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询《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参下图)。
下列对“三希帖”书体特征的分析,最准确的是A.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 B.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C.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 D.结构简省,钩连不断,纵任奔逸19.“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A.军阀官僚统治指广东革命政府 B.推翻皇帝和贵族专制政权的是湖北军政府C.结束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统治的是南京国民政府 D.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指北洋军阀政府20. 张謇曾指出“无工商则农困塞……本对末而言,犹言原委,义有先后而无轻重。
”“鄙人但望发展中国地利物产,供实业之用耳。
”这一认识A.认为工商先行才能活跃经济 B.从新视角肯定了农业的作用C.体现了其传统重农抑商思想 D.主张牺牲农业以发展T商业21. 受“脱欧公投”的影响,英国首相卡梅伦于2016年7月13日前往白金汉宫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递交辞呈。
为了研究英国的首相制度,南京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出示了与之相关的图示。
下图反映出近代英国A.内阁首相可以独揽国家大权 B.国家机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C.英王受到内阁及首相的监督 D.责任内阁制日益发展和完善22.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 B.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C.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 D.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23.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
据此可以推知C.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D.明清农业生产面临倒退危险24. “从总体上审视洋务运动……在中国搞现代化运动还是具有便利条件的,如中国人不排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多。
但是士大夫阶层参与度不够,致使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人才长期匮乏。
”由此可知,材料认为阻碍洋务运动发展的根源在于A. 缺乏政府的扶植与支持B. 士大夫阶层的参与度低C. 中国人排斥西方技术D. 传统文化与观念的束缚25.2015年12月《人民日报》著文指出,新一波全球化“浪潮”正扑面而来,这次,规则之争成为焦点,区域互动或许才刚上路。
“规则之争成为焦点”主要体现出A. 全球化规则的制定有利于国际经济发展B.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C. 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失去主导地位D. 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第Ⅱ卷第Ⅱ卷4道题,共50分。
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必须将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规定位置。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最初未能收复边陲各省,后来又丢失了整个北边的半个中国,这在后来遭到了中国历史学家的严厉谴责。
这种批评固然正确,但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也是事实——文化领域尤其如此。
在这几个世纪中,出现了佛教经文和儒家经典的大百科全书;许多学者撰写的各朝历史内容全面;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的杰作大批涌现;写在书卷上的书法艺术同绘画一样受到高度评价;精美的瓷器几乎像玻璃一样薄,一样透明;印刷术的发明价值连城,被用来印制大量佛经;科学技术取得了非凡的进展,它们至今才被充分理解。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对整个欧亚大陆都具有重大意义。
海上商道——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为中国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
最后还应该指出,宋朝时,中国人首次大规模直接从事对外贸易,而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
因而可以说,宋朝时的中国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美国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洲国家那种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