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3 酶、ATP与细胞代谢
- 格式:ppt
- 大小:4.15 MB
- 文档页数:95
酶和ATP都是细胞代谢的关键因素,它们在细胞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酶是一种催化剂,能够加速细胞内生化反应的速率。
细胞内的许多代谢反应都需要酶的参与,例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酶能够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从而使这些反应更加高效。
酶的催化作用可以使代谢反应在细胞内发生,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
ATP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来源,它是细胞代谢的基本单位。
细胞内的许多代谢过程需要能量供应,例如蛋白质合成、肌肉收缩、细胞分裂等。
这些过程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在细胞内,ATP分解为ADP和磷酸,释放出能量,供细胞代谢过程使用。
在这些过程中,ATP扮演了重要的能量转换媒介。
综合来看,酶和ATP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互相补充的。
酶通过催化代谢反应加速反应速率,而ATP提供能量驱动代谢反应进行。
两者的作用协同,维持细胞内正常的生化反应和生理状态。
因此,酶和ATP是细胞代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高考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与考点解析在高考生物中,细胞代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考点,它涵盖了细胞内一系列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化学反应,对于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关键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细胞代谢的相关知识点和考点。
一、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所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总和,包括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转换与利用等。
它是细胞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通过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细胞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平衡,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二、细胞代谢的主要过程1、物质代谢(1)糖类代谢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也可以通过摄取外界的糖类进行分解代谢,为细胞提供能量。
例如,葡萄糖在细胞内经过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乳酸等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
(2)脂质代谢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当细胞需要能量时,脂肪可以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进一步氧化分解供能。
(3)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内的蛋白质不断地进行合成和分解。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可以通过摄取外界的氨基酸或者自身合成氨基酸来合成蛋白质,同时也会将一些老化或受损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重新利用。
2、能量代谢(1)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则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完全分解,产生少量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大量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无氧呼吸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在不同生物中产物不同,在动物和某些植物组织中,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在大多数植物和微生物中,丙酮酸被还原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高一生物必修一atp知识点总结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即三磷酸腺苷,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高能化合物,被誉为生命的能量货币。
在细胞中,ATP起着供能、传递和调控等重要功能。
本文将对高一生物必修一ATP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生物概念。
一、ATP的结构ATP由底物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
底物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通过酯键结合而成的。
三个磷酸基团通过磷酸酯键与核糖形成ATP的分子结构。
二、ATP的合成ATP的合成主要通过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细胞内呼吸和光合作用中的光合磷酸化两个途径。
在细胞内呼吸过程中,ATP合成是通过磷酸化过程产生的。
而在光合作用中,ATP的合成是通过光合磷酸化过程产生的。
三、ATP的功能1. 提供能量:ATP通过水解反应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各种生命活动所需。
ATP水解成ADP(adenosine diphosphate)和磷酸,释放出的能量可以用于机械运动、物质运输、细胞分裂等各种生物过程。
2. 能量传递:ATP可以将在细胞中产生的能量从一个化学反应传递到另一个化学反应。
当一个化学反应需要能量时,ATP可以将其释放的能量传递给该反应。
反之,当一个化学反应需要能量输入时,ATP可以将储存的能量供给该反应。
3. 调节生命活动:ATP在调节酶的活性、参与代谢途径调节以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控制ATP的水解速率,细胞可以调节代谢途径的速率,从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四、ATP的来源细胞内ATP的来源有三个主要途径:磷酸转移、细胞内呼吸和光合作用。
1. 磷酸转移:磷酸转移是细胞内ATP合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磷酸转移系统由一系列将底物转化为ADP合成ATP的酶组成,通过将一些低能磷酸化化合物转移到ADP上形成ATP。
2. 细胞内呼吸:细胞内呼吸是ATP合成的另一个主要途径。
在细胞内呼吸过程中,将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的高能化合物通过电子传递链释放出的能量用于ATP的合成。
高考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细胞代谢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生物科目中的重要知识点。
细胞代谢是指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包括物质的合成和分解以及能量的转化。
了解细胞代谢的过程和关键点对于应对高考生物考试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带你重温一下高考生物细胞代谢的基本知识。
1. 细胞代谢的基本概念细胞代谢是细胞中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总称。
这些化学反应通过酶的参与,在生物体内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调控。
细胞代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是指细胞内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复杂有机物的过程,比如葡萄糖的合成;分解代谢是指细胞内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以释放能量,比如葡萄糖的分解。
2. 能量的转化与储存细胞代谢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与储存是非常重要的。
能量在细胞中以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形式储存和释放。
ATP是一种高能化合物,通过酶催化,在细胞中能够转化为另一种化合物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无机磷酸(P),释放能量。
而在合成代谢过程中,细胞则能够通过一系列反应重新合成ATP。
3. 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细胞分解代谢的最主要过程之一,也是细胞从有机物中释放能量的过程。
细胞呼吸可以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有氧呼吸需要氧气参与,产生大量ATP和二氧化碳。
无氧呼吸则是指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的呼吸过程,只产生少量ATP和乳酸(动物细胞)或乙醇(植物细胞)。
4.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最重要的代谢过程之一,也是地球上维持生物圈平衡的重要途径。
光合作用需要光能的参与,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在这个过程中,光能被光合色素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再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最终合成葡萄糖。
5.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代谢差异细胞代谢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有一些差异。
植物细胞具备光合作用的能力,可以通过合成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动物细胞则主要以有氧呼吸的方式从有机物中释放能量。
必修一5-1细胞代谢中的酶和ATP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在有氧状态下利用细胞质中的相关酶系合成A TPB.吞噬细胞摄入抗原,经处理后合成相应的抗体C.人的红细胞成熟后,仍继续合成蛋白质D.叶肉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内外DNA、RNA和蛋白质的交换答案 A解析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人的成熟的红细胞细胞核已退化,不再合成蛋白质;叶肉细胞细胞核内的DNA不与核外发生交换;大肠杆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合成ATP。
2.有工厂利用酶将废弃动、植物油脂与甲醇等反应生产生物柴油,最适用于该过程的酶是() A.胆碱酯酶B.固醇酯酶C.脂肪酶D.磷脂酶答案 C解析废弃的动、植物油脂在脂肪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小分子物质,用作能源物质。
3.下列有关A 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 TP的主要场所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 TP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答案 D解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体内没有线粒体结构。
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于光能。
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细胞连续分裂时,需要消耗能量,伴随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使反应能进行所必需的活化能B.酶在催化反应时与温度和pH有关,而酶的活性与温度和pH无关C.若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则其正常活性就会丧失D.一个酶分子只起一次作用答案 C解析根据酶的作用机理,A、D两选项是错误的。
酶的催化作用与酶的活性受温度、pH、酶浓度、底物浓度、抑制剂、激活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酶的活性有其特定的最适温度和pH等。
因此,B项是错误的。
5.关于新陈代谢与酶、A TP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酶的种类具有物种差异性,而ATP却无物种差异性B.酶、ATP都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合成毫无关系C.ATP是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源物质D.酶能促使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答案 B6.下列四项中哪项能表示我国选手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进行110米栏比赛时,肌细胞中ATP的变化(纵轴表示细胞中的ATP含量,横轴表示时间) ()答案 B解析进行110米栏比赛时首先要消耗ATP,而人体内的乳酸含量及吸收的氧气量并未增加,供能系统是A TP—磷酸肌酸,其能量供应有限,所以有减少趋势,但随着ATP的再生,其含量又会进一步增加。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A组基础对点练考点1 酶、ATP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核酶是小分子RNA,能特异性地剪切RNA分子。
乳糖酶能催化乳糖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核酶与乳糖酶的化学元素相同,基本单位却不相同B.常温下,核酶、乳糖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核酶与乳糖酶既能改变反应平衡,也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低温条件下,核酶与乳糖酶的催化效率可能会降低2.(广东梅州二模)酶分子具有相应底物的活性中心,用于结合并催化底物反应。
在37 ℃、适宜pH等条件下,用NaCl和CuSO4溶液,研究Cu2+、Cl-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已知Na+和S O42-几乎不影响该反应。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自变量是无机盐溶液的种类B.Q点条件下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较P点的长C.实验说明Cu2+能与淀粉竞争酶分子上的活性中心D.若将温度提高至60 ℃,则三条曲线的最高点均上移3.(广东预测)酶的“诱导契合学说”认为,酶活性中心的结构原来并不和底物的结构完全吻合,当底物与酶相遇时,可诱导酶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变化,有关的各个基团达到正确的排列和定向,使底物和酶契合形成络合物。
产物从酶上脱落后,酶活性中心又恢复到原构象。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酶与底物形成络合物时,提供了底物转化成产物所需的活化能B.这一模型可以解释淀粉酶可以催化二糖水解成2分子单糖的过程C.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某些酶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D.酶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变化的过程伴随着肽键的断裂4.(江苏卷)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下,叶肉细胞中的ATP均源于光能的直接转化B.供氧不足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醇C.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D.供氧充足时,真核生物在线粒体外膜上氧化[H]产生大量ATP5.(重庆模拟)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由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环化而成的一种细胞内的信号分子,其结构组成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方框内物质的名称是腺嘌呤B.cAMP分子不含不稳定的特殊化学键(~)C.ATP在形成cAMP的过程中,初期会释放能量D.cAMP与磷脂分子所含的元素种类不完全相同6.(广东湛江二模)叶绿体的ATP合酶由CF0(镶嵌在类囊体膜中)和CF1(位于基质侧)两部分组成,当H+顺浓度梯度经过CF0到达CF1处时能催化ADP 和Pi合成ATP。
细胞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代谢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些反应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化合物和元素,它们在细胞代谢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23年的今天,人们对细胞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元素和化合物的探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下面将对这些关键元素和化合物作进一步的说明。
1. 碳(C)碳是细胞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元素之一,它是有机物的基础。
在细胞中,碳的来源主要来自于食物和呼吸作用,通过吸氧和排泄二氧化碳来完成代谢过程。
碳在代谢过程中,主要参与的化学反应是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分解、葡萄糖的分解以及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等。
通过这些反应,碳在细胞内合成了重要的代谢产物和细胞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等。
2. 氢(H)氢是一个最简单的元素,也是细胞代谢途径中最常见的元素。
氢的主要来源是水和碳水化合物,它们通过葡萄糖代谢通路中的酶催化反应释放出来。
携带氢原子的分子,在细胞代谢过程中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如NAD和FAD的还原、ATP的产生、核苷酸的合成和异源物质的氧化分解等。
3. 氧(O)氧是呼吸作用的最终受体,它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氢原子结合形成水,从而完成氧化还原反应。
氧通过细胞呼吸途径产生ATP,这是细胞代谢中最重要的能量源。
在细胞内,氧还参与其他许多氧化反应,如蛋白质氧化和DNA修复等。
4. 氮(N)氮是细胞代谢途径中的主要元素之一,它主要来源于蛋白质和DNA分解产物、以及空气中的氮气和固氮作用。
氮在细胞代谢中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如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代谢产物的分解和氨基酸代谢等。
氮还参与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
5. 葡萄糖(Glc)葡萄糖是细胞代谢途径中的重要代谢产物,它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内源性的碳水化合物。
在细胞中,葡萄糖通过糖解和糖异构酶等酶类作用转化为丙酮酸和丙酮酸酸酐等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可以经过进一步的反应转化为acetyl-CoA,在细胞呼吸途径中进一步氧化成为CO2和H2O,释放出大量的ATP,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1、细胞代谢: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2、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3、酶的作用:催化作用4、使化学反应加快的方法:加热:通过提高分子的能量来加快反应速度;加催化剂: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度;同无机催化相比,酶能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5、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6、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 倍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活性最高。
7、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图1 所示。
图一图二图1 图2(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刚开始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之后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几乎不变,如图2所示。
(3)pH值对酶促反应影响:刚开始反应速度随着pH值升高而加快,达到最大值后反应速度随着pH值升高而下降。
反应速率最大时的pH值称为这种酶的最适pH 值。
如图3所示。
图三图四图3 图4(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刚开始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高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最终,酶因高温使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失去活性,失去了催化能力。
如图4所示。
8、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分析:1号与2号比较自变量为水浴加热,1号与3号、4号比较自变量为3号加入三氯化铁、4号加入肝脏研磨液(即催化剂种类)(2)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3)控制变量:自变量(实验中人为控制改变的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而变化的变量)、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