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处理钢中夹杂物行为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22
钙处理钢的原理钙处理钢的原理和技术热议Ca处理技术是生产管线钢的一项关键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将Si-Ca粉以喂丝的方式加入到钢包中,利用Ca与硫的较强的结合能力使硫化物变性,即变MnS为球形的高熔点的CaS,以提高管线钢的抗裂纹性能另外,Ca加入到钢中,能够将脆性的Al2O3夹杂转化为低熔点的铝酸钙。
根据钢坯中硫化物的形态及分布的不同,钢中的硫化物分为三类。
Ⅰ球状、无规则分布,可以是单纯的硫化物或硫化物同氧化物的复合物。
Ⅱ枝晶状,沿晶界分布。
Ⅲ块状,无规则分布,单相。
在钢坯中,应尽量避免Ⅱ类硫化物的出现。
对于各类硫化物的生成条件,科研工作者们的看法各不相同,他们根据相图,分别用钢中的氧含量、铝含量和硫含量对硫化物的生成条件进行了定性的划分,详见表1。
表1各类硫化物生成条件Baker, CharlessKiessling高田Banks, GladmanⅠ类[O]≥200ppm[Al]≤10ppm[S]≈100ppmⅡ类[O]≤100ppm[Al]≈30ppm[S]≈500ppmⅢ类[O]更低[Al]≈380ppm由表1可知,为了避免产生Ⅱ类夹杂物,而生成Ⅰ类夹杂物,应尽量降低硫含量,增加氧的含量。
但随着氧含量的提高,会生成脆性夹杂物Al2O3。
70年代,钙在炼钢过程中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尤其是随着喷粉技术的引入和商业化地使用,80年代中后期,喂丝技术的出现为钙在炼钢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喂丝技术是包有铁皮的Si-Ca粉通过机器喂入钢液中进行脱氧和对夹杂物的变性。
钙对钢中夹杂物的变性可用Al-Si-O-S的热力学平衡解释,反应如下:3[Ca]+(Al2O3)Inc=2[Al]+3(CaO)inc3(CaO)inc+2[Al]+3[S]=3(CaS)inc+(Al2O3)inc钙对Al2O3的变性作用实质是,钙的加入能够使Al2O3变质为低熔点钙铝酸盐C3A、C12 A7、CA、CA和CA4(C=CaO,A=Al2O3)等,其中前三者的熔点比钢液低,凝固时是球状。
IF钢中成分及夹杂物的过程控制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钢铁材料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质量和性能的提升对于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至关重要。
IF钢(Interstitial Free Steel,无间隙原子钢)作为一种优质的低碳钢,以其高强度、高韧性、良好的焊接性和成形性等特点,在汽车、石油、化工、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IF钢的生产过程中,钢中成分的控制以及夹杂物的控制对于其最终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IF钢中成分及夹杂物的过程控制,为提高IF钢的质量和性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介绍IF钢的基本特性和应用领域,阐述研究IF钢中成分及夹杂物过程控制的必要性。
接着,将重点分析IF钢生产过程中成分控制的关键因素,包括碳、氮、氧等主要元素的含量控制,以及合金元素的添加和调整。
还将探讨夹杂物对IF钢性能的影响及其形成机制,提出有效的夹杂物控制策略。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总结国内外在IF钢成分及夹杂物过程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以期为我国IF钢生产技术的进步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IF钢的生产过程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为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的整体竞争力做出贡献。
二、IF钢的成分控制IF钢(Interstitial-Free Steel)作为一种高级别的深冲用钢,其成分控制对于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成分控制不仅关乎钢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还直接影响到其深冲加工性能和表面质量。
因此,对IF钢的成分进行精确控制是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
在IF钢的生产过程中,碳(C)、氮(N)和硫(S)等元素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碳元素是影响IF钢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降低钢中的碳含量,可以有效提高钢的深冲性能和焊接性能。
氮元素同样对钢的强度、韧性和焊接性有显著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精确控制冶炼和精炼过程来降低钢中的氮含量。
硫元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钢的切削加工性能,但过高的硫含量会导致钢的韧性降低,因此也需要对其进行严格控制。
IF钢中成分及夹杂物的过程控制研究共3篇IF钢中成分及夹杂物的过程控制研究1IF钢中成分及夹杂物的过程控制研究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钢材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IF钢作为一种特殊优质钢种,其在汽车、家电、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
然而,IF钢中夹杂物会影响钢材的力学性能、表面和内部质量,对其材料性能和应用价值产生极大影响。
因此,如何控制IF钢中的成分和夹杂物,是IF钢制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IF钢是一种采用低碳、低硫、低磷的残余奥氏体钢种。
在IF钢的制造过程中,控制钢水中的成分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C、S、P元素含量对于钢材的机械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C元素的含量要保证适当,通常控制在0.04%-0.08%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得机械性能发生损伤。
S元素含量应控制在0.005%-0.010%范围内,过高会促使烧坏电极,导致钢中夹杂物增加。
P元素含量控制在0.002%-0.005%范围内,为了降低钢中的气体夹杂物,通常采用钙处理剂进行熔炼。
除了需要控制IF钢中的成分含量,还需要控制钢中的夹杂物。
夹杂物是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铜、锰、磷、铝等元素是最常见的夹杂物,它们的形态主要分为气体夹杂物、夹杂物、硅线夹杂物。
其中,气体夹杂物是采用真空熔炼来达到控制的。
夹杂物控制主要采用铝剂、钝化剂来控制,将夹杂物和夹杂物粒子分散固溶。
夹杂物控制涉及到工艺流程中的温度、时间、气氛等多个因素。
其中,温度是控制夹杂物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在熔炼过程中,温度不稳定会导致夹杂物粗化、合并,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时间是影响夹杂物生成的另一个因素。
时间越长,夹杂物的净化越好,但同时也会增加钢材的消耗和制造成本,因此需要在时间与效果之间做出平衡。
气氛对于夹杂物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IF钢制造过程中,要求钢水在加工过程中不氧化,因此需要高纯氧化铝和氮气配制的高保护因素。
总而言之,IF钢中成分及夹杂物的过程控制是IF钢提高品质的关键。
满足钢中DS类等夹杂物及其他严格要求的生产实践摘要经过前期研究钢中Ds类夹杂物的形成机理,配合电镜能谱分析,对比试验前后Ds类夹杂物种类及演变。
通过生产工艺优化试验,包括精炼渣系优化,硅钙线使用量等试验,形成可靠生产控制工艺。
满足客户严格要求,每炉检验四个样,铝脱氧非金属夹杂物B类粗系≤1.0级、DS类≤0.5级,淬透性A、B面差≤4HRC, Ti/N要求控制4~8等。
关键词 Ds类夹杂物非金属夹杂物钙处理铝脱氧高铝渣系镁铝尖晶石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下游客户对钢中夹杂物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其中大型球状夹杂物(Ds类)会显著降低产品的疲劳寿命,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处理不当就会产生Ds类夹杂物,且只要产生级别基本都>0.5级。
基于铝脱氧的钢种,在单炉次取样频次提高的基础上,B类夹杂物粗系≤1.0级也比较严格。
同时还要保障生产节奏及成分控制的稳定,以满足淬透性、Ti/N等要求。
为满足客户以上要求,结合装备、工艺,研究理论基础,通过前期的相关试验,制定相关攻关方案。
1.Ds类夹杂物形成机理及形貌研究表明Ds类夹杂物主要分为几种:一种为形核部位为镁铝尖晶石,外层钙铝酸盐的二层复合物;一种为心部含有钙铝酸盐,其外围附有CaS的二层复合物;再有就是三层复合物。
镁铝尖晶石(熔点2135℃)首先形成夹杂物的核心,钙铝酸盐(熔点1455-1875℃)包裹镁铝尖晶石,最外层为CaS。
镁铝尖晶石是构成Ds类夹杂物的主因之一,不含镁铝尖晶石的纯钙铝酸盐的Ds夹杂物仅占20%。
在显微镜下寻找大级别Ds类夹杂,再用SEM观察形态,并利用能谱分析定性鉴定以及电镜扫描,发现我公司轴承钢Ds类夹杂物分为几种:一是形核部位为镁铝尖晶石,外层钙铝酸盐的二层复合物(见图1+图2);二是Ca-Mg-Al-O复合态夹杂物(见图3);三是外包有硫化物的复合型夹杂物(见图4)。
其中第三类最多,并经常伴有Ba元素。
图1 镁铝尖晶石核心图2 外围钙铝酸盐图3 Ca-Mg-Al-O复合态夹杂物图4 外包有硫化物的复合型夹杂物2.控制Ds类夹杂物的工艺理论、优化及试验2.1转炉终点控制转炉终点C控制在0.10%以上,以降低钢中总氧量,从而避免出钢过程经铝强脱氧后,形成大量细小的Al2O3质点,为Ds类夹杂形成起到形核作用。
降低 P91钢中 B类夹杂物的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P91钢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现状,对目前各生产环节对钢中B类夹杂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电弧炉终点碳的控制,脱氧制度,降低钢中溶解氧及S含量后微调合金,足够的软吹时间,选用优质耐火材料等方面降低钢中夹杂物的数量,提高P91钢中夹杂物的去除效果。
[关键词] P91钢夹杂物终点碳脱氧软吹P91钢是重要的特钢产品,P91在工作过程中承受交变应力作用易产生应力集中。
P91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破坏了钢的连续性,会成为疲劳裂纹源进而会导致P91钢失效或断裂。
P91钢中夹杂物(主要是B类氧化物夹杂)是降低钢机械性能的一个最主要的冶金因素。
因此,最大限度地去除P91钢中夹杂物或者通过夹杂物变性以降低其危害是提高P91钢疲劳寿命的有效途径。
为此,本课题结合P91钢生产工艺,对控制P91钢中夹杂物展开研究。
1.P91钢生产工艺流程目前某公司P91钢的生产工艺流程为:50t电弧炉(EBT)——精炼炉(LF)——真空处理炉(VD)——模铸——热送——锻造——退火——机械加工——无损检测。
炉外精炼是P91钢生产中的关键工序,主要精炼设备以LF配有VD,保证P91钢严格的化学成分,特别高的纯净度。
2存在的质量问题P91钢的使用性能有苛刻的要求,要求具备高的疲劳强度、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韧性,高的耐磨性能,高且均匀的硬度,一定的抗腐蚀能力。
钢的冶炼水平是P91钢内在质量好坏的先决条件,钢中的氧含量、成份偏析、夹杂物数量以及分布是影响钢质量的重要冶金因素。
这些要求归结到两个相关的冶金因素,即钢的纯洁度和均匀性。
当前P91钢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钢中夹杂物超标上。
根据P91钢探伤结果,对夹杂物进行电镜、能谱分析可知,主要是氧化物夹杂,也存在硫化物、碳化物等夹杂。
(1)出钢和炉外精炼过程中向钢液加入脱氧剂时发生脱氧反应,其产物未得到及时上浮,存留在钢中为脱氧产物的夹杂,如图1所示。
(2)在钢水凝固过程中,硫的溶解度低时残留在钢中的硫含量较高,钢中的S与Mn反应生成MnS,MnS的直径随着凝固时间的增加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