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建筑设计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4
施工组织设计*********淮安中悦建设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〇年七月十日目录1.编制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说明 (1)1.3本工程施工重点及控制要点 (1)2.工程概况 (2)2.1工程概述 (2)2.2建筑概况 (2)2.3项目地址 (2)2.4道路情况 (2)2.5施工场地布置 (2)3.施工总体部署和总体构想 (4)3.1施工准备 (4)3.2劳动力人员进场配置 (4)3.3机械设备进场配备 (5)4.项目进度质量文明目标 (6)4.1工期目标 (6)4.2质量目标 (6)4.3安全目标 (6)4.4文明施工 (6)5.项目部人员配备、素质及管理经验 (7)5.1项目管理班子名单 (7)5.2项目管理人员的职责、职权 (7)6.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8)6.1工期目标 (8)6.2施工总进度计划 (8)6.3工期保证措施 (8)7. 主要分项分段施工 (9)7.1详细的地质勘察资料 (9)7.2测量方案 (9)7.2.1工程测量方案 (9)7.2.2测量仪器的选用 (10)7.2.3定位测量 (10)7.2.4高程控制测量 (10)7.2.5沉降观测测量 (11)7.2.6确保精度措施 (11)7.3基础工程 (11)7.3.1基础施工流程 (11)7.3.2垫层施工方案 (11)7.3.3基础模板工程 (11)7.3.4基础钢筋工程 (12)7.3.5基础混凝土工程 (12)7.3.6基础回填土一般要求 (13)7.4上部结构施工方案 (13)7.4.1上部结构施工流程 (13)7.4.2上部结构钢筋工程 (13)7.4.3上部结构混凝土工程 (17)7.5砌筑工程 (21)7.5.1填充墙(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 (21)7.5.2框架结构砌块填充墙控裂防渗要点 (22)7.6脚手架、排架搭设施工 (24)7.7屋面工程 (25)7.7.1屋面工程做法 (25)7.7.2屋面找平层施工 (26)7.7.3保温板施工 (28)7.7.4细部及节点处理 (28)7.7.5屋面盛水试验 (29)7.7.6材料控制 (29)7.7.7屋面施工要点 (29)7.8安装工程 (33)7.8.1按阶段安装施工部署 (33)7.8.2给排水安装工程 (33)7.8.3电气安装工程 (36)7.9装饰工程 (38)7.9.1装饰施工管理要点 (38)7.9.2外墙粉刷施工要点 (39)7.9.3室内墙面粉刷 (41)7.9.4楼地面工程 (44)7.9.5干挂花岗岩墙面 (45)7.9.6涂料工程 (47)7.9.7塑钢门窗工程 (47)7.9.8楼梯扶手 (48)7.9.9油漆工程 (49)7.9.10产品保护措施 (52)8.质量保证措施 (55)8.1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 (55)8.2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56)8.2.1测量定位 (56)8.2.2钢筋绑扎工程 (56)8.2.3模板工程 (56)8.2.4混凝土工程 (57)8.2.5砌体工程 (58)8.2.6屋面工程 (59)8.2.7安装工程 (59)8.2.8门窗工程 (60)8.2.9装饰工程 (61)8.2.10工程防渗漏技术措施 (61)8.2.11质量验收、复核 (61)9.季节性施工组织措施 (62)9.1夏季施工措施 (62)9.2雨季施工措施 (62)9.3冬季施工措施 (62)10.安全保证措施 (63)10.1安全防范目标 (63)10.2结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63)10.3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 (69)10.4施工应急措施 (70)10.4.1人员组织 (70)10.4.2机械与物资准备 (70)11.文明施工措施 (71)12.环境卫生及环保措施 (74)13.地下管线及地上地下设施加固措施 (75)14.工程回访及保修制度 (76)1.编制原则1.1编制依据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工程图纸及工程概况等。
博物馆装修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博物馆装修设计方案,以满足博物馆提供观众良好参观体验的要求。
我们将从展示空间设计、展品陈列、灯光布置、装饰风格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讨论。
2. 展示空间设计2.1 展厅分区博物馆的展厅应合理划分为不同的展区,以便清晰地展示和分类不同的展品。
我们建议将展区分为主题展区、临时展区和交互展区。
•主题展区:按照不同的主题或历史时期来划分,方便观众进行主题性参观和学习。
•临时展区:用于定期举办特定主题的临时展览,增加博物馆的活力和吸引力。
•交互展区:提供观众与展品互动的机会,增加观众参与感和体验感。
2.2 展品陈列展品陈列是博物馆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
我们建议采用以下策略来展示展品:•主题式陈列:按照主题将展品进行组合,可以通过时间、地域、文化等因素进行分类。
•多媒体展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展品与多媒体设备结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丰富展品的呈现方式。
•互动展示:为观众提供互动的展示方式,例如触摸屏、虚拟现实等技术,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兴趣。
3. 灯光布置灯光布置对于营造博物馆的氛围和展品的视觉效果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灯光布置的建议:•环境光:使用柔和的环境光来照亮整个展厅,营造舒适的氛围。
•重点照明:对于重点展品或特定展区,使用聚光灯或照明灯来突出展品的重要性。
•色彩灯光:采用不同色温或色彩的灯光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情绪,例如使用暖色调灯光来烘托历史展区的古朴氛围。
4. 装饰风格博物馆的装饰风格应与展品相互呼应,并且应该注重与博物馆的整体定位相一致。
以下是一些装饰风格的建议:•简约现代:采用简约的设计风格,突出展品的特点和视觉效果,营造现代感。
•古典传统:对于历史类的博物馆,采用古典传统的装饰风格,强调文化的厚重感和历史氛围。
•创意主题:对于特定主题的博物馆,可以采用创意主题的装饰风格,与主题相呼应,增加观众的兴趣和互动性。
5.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博物馆装修设计方案,涵盖了展示空间设计、展品陈列、灯光布置和装饰风格等方面。
纪念馆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Ⅰ. 问题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事件的痕迹和记忆逐渐消逝,为了保护文物,传承历史,让后人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影响,建立纪念馆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纪念馆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历史事件的全貌,通过展览、文献资料和互动体验,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历史的发展和影响,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传承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建立纪念馆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纪念馆对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产业等方面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Ⅱ. 纪念馆建设背景在当今社会,纪念馆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工程。
纪念馆通过渲染历史的同时,也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尊重和缅怀,对社会和国家的认同和团结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纪念馆也是重要的文化产业,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动力。
建立一个纪念馆,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当地的文化软实力。
此外,纪念馆还可以成为引导公众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重要平台,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Ⅲ. 纪念馆建设目的1. 保护文化遗产:建立纪念馆可以有效保护和传承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物,维护国家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传承性。
2. 弘扬主旨精神:纪念馆可以通过展览和宣传,弘扬主旨精神,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促进文化交流:纪念馆可以成为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促进区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4. 推动经济发展:建立纪念馆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吸引游客和外地投资,促进旅游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5. 增强社会凝聚力:纪念馆可以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凝聚力,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Ⅳ. 纪念馆可行性分析1. 社会需求:当前社会对历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和记忆渐趋淡薄。
建立纪念馆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了解历史的需求,也能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提高文化教育水平。
2. 文物保护:纪念馆的建立可以促进地方文物的保护和传承,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遗产,维护国家文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备案号:69287—2019WW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WW/T 0089—2018博物馆陈列展览形式设计与施工规范For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de of exhibition in museum2019-06-01 实施2019-01-31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博物馆陈列展览形式设计与施工规范For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de of exhibition in museumWW/T 0089—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http: //www. wenwu. comE-mail: web@ wenwu. com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毫米x 1230毫米1/16印张:0.002019年6月第1版2019年6月第1次印刷统一书号:xxxxx・x x x x 定价:00. 00元目次前言.......................................................................................m 引言 (v)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总则 (2)4.1场地要求 (2)4- 2建设单位的设计施工管理 (2)4.3设计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 (2)4.4陈列展览形式设计与施工的基本要求 (2)5形式设计 (2)5.I概述 (2)5.2设计说明 (3)5. 3 概念设计 (3)5.4深化设计 (3)5.5形式设计的审定 (8)6施工制作 (8)6. 1 基本要求 (8)6.2 材料 (8)6.3展墙施工 (8)6.4 展具加工 (9)6.5照明灯具 (10)6.6辅助展品 (11)6.7辅助展项 (11)6.8文物保护技术应用 (13)7施工监理 (13)8施工验收 (13)8. 1 概述 (13)8.2验收组 (13)8.3报验 (13)8.4认证 (13)8.5阶段验收 (13)8.6最终验收 (14)8.7验收报告 (14)参考文献 (15)■ IX ■―1—冃IJ 5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濮阳“烈士陵园”规划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1.1设计依据1、濮阳县经纬测绘有限公司提供的测绘图.3、河南省城建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的招标文件HNCJ-15-0103.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7、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规范.1.2项目状况1.2.1区域位置濮阳“烈士陵园”项目基地位于濮阳市濮阳县南环路中段路南。
烈士陵园的北侧为南环路,西侧有规划路,东侧则是马颊河从陵园周边穿过。
项目基地总体来说: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1.2.2用地条件及项目概况濮阳烈士陵园的总用地面积35亩。
主要建设内容:一是重新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铺设纪念广场、建设烈士纪念馆、管理用房;二是建设各类纪念雕塑墙和碑体、对纪念展馆进行装修和采用声光电模拟作战现场等现代技术、触摸电子屏自动翻页查阅烈士生平和先进事迹等;三是对烈士墓区进行改造,修建烈士陵园道路、绿化等。
另外,建设的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其中纪念馆建筑为3000平方米,建筑层数三层,业务用房2000平方米,建筑层数2层。
1.3规划构思1.3.1设计理念本项目属于“再生型”的烈士陵园规划设计。
由于旧有的纪念馆1建筑功能不能符合新时代,新设备的使用要求,故在原有的陵园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建设。
在规划中不仅仅体现出烈士陵园的纪念性,同时也注重表达陵园的文脉性。
规划在保持现有的规划格局的基础上,对空间的序列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整理,使得序列更加完整,同时也保留了现有建筑的一些元素,使得新老建筑之间传达出一种联系,表现出场所的文脉特性。
同时,规划建筑也更重视陵园建筑的公众性。
在保持纪念性建筑严肃规整的一面的同时,也作出了人性化的改变,烈士陵园也同时作为城市绿化的一部分融入到整个城市的绿化体系中。
1.3.2交通组织濮阳烈士陵园在北侧临濮阳县南环路,西侧临城市规划路。
结合项目基地的人流和现有的道路交通条件在在南环路上设置了基地的主要出入口。
纪念馆建筑设计规范
纪念馆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其设计规范应注重保护历史遗产、展示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纪念英烈。
下面是我对纪念馆建筑设计规
范的一些建议:
1.高标准保护历史遗产
纪念馆应该尽最大努力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和文物,包括原有建筑、
纪念碑、纪念雕塑等,使其原貌得到最大程度的还原。
同时,建筑设计应
尊重历史建筑的风格和特色。
2.展示历史文化
纪念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场所,应该通过建筑设计来展示历史文化和
纪念对象的精神。
建筑外观、内部空间和展示陈设等方面应体现出相应的
历史元素,使游客在参观时能感受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3.弘扬民族精神
纪念馆可以作为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通过建筑设计来传达民族
精神和价值观。
建筑外观可以采用寓意深远的设计元素,如民族图腾、传
统建筑特色等,用以表达对民族精神的崇敬和传承。
4.纪念英烈
纪念馆的建筑设计要将英烈的事迹和精神融入其中,以表达对英烈的
敬意和纪念。
可以通过建筑的形状、排列和装饰等方面来体现英烈的特点
和历史地位。
5.设备和安全
6.环境保护
7.无障碍设计
纪念馆应该考虑到残疾人士的参观需求,进行无障碍设计。
如设立坡道、扶手和无障碍厕所等,以方便残疾人士的进出和活动。
综上所述,纪念馆建筑设计规范应注重保护历史遗产、展示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纪念英烈。
建筑设计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和安全,注重环
境保护和无障碍设计。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高标准、高质量的设计,才能
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和纪念英烈的精神。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编制内容要点根据建设部对该项规范批文的要求,经初步分析研究,对编制方案内容范围,提出以下建议——一、编制方案的几项原则要求1.规范编制城市规模分为五个等级(层次、类别……),以城市人口为准(包括常住人口、居住半年以上暂住人口)。
1)200万人口以上超特大城市;2)100 ~200万人口特大城市;3)50 ~100 万人口的大城市;4)20 ~50 万人口的中等城市;5)10 ~20万人口的小城市。
同时考虑城市行政级别:国家直辖市、省直辖市(省计划单列市)、省会市、地级市、县级市(县城)应配套的内容。
2.该规范的技术指标主要适应用于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包括分区规划)。
3.规范控制指标以最低标准为主,即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指标要达到的最低标准配制。
有些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快,经济实力强,其指标可按上限指标规划,所以规范提出控制指标为下限与上限。
4.规范适用于以国家投资建设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也适用于国家确定指导的重点项目和由开发商投资建设的项目(包括外资项目)。
5.规范分为大类、小类指标。
大类为综合性指标;小类为具体项目指标,如金融系统,其大类即金融系统综合指标,小类是银行(支行以上),保险、证券等具体指标。
6.规范要提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各专项(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各专项部分)的各自特点提出其用地面积、周围环境、交通安全方便、气象条件等选址要求。
7.规范指标主要分为1)选址条件;2)占用土地指标;3)建筑面积指标(参考数)。
三者关系以用地为主,根据不同功能提出不同的指标要求。
8.规范适用于城市中心商务区、副中心用地,其各项功能用地指标为综合性的。
其具体项目的指标,由详细规划阶段确定。
9.规划提出的各项指标,原则与总体规划确定的年限相适应。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可能不足或超过其适应年限,需再进行适当的调整。
确定指标时要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10.该规范专业性强,各专业都有其独立性,但又有城市中心地区统一协调建设的统一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保证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社会历史类和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
改建设计及其它类别博物馆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
第1.0.3条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属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
注:建筑规模仅指博物馆的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之和,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面积。
第1.0.4条藏品库区和陈列区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大、中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100年,小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50年。
第1.0.5条博物馆建筑必须符合城镇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要求,并应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
第1.0.6条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
第1.0.7条对古建筑的改建设计必须符合各项文物法规,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并应满足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
藏品库房以新建为宜。
第1.0.8条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博物馆应由藏品库区、陈列区、技术及办公用房、观众服务设施等部分组成。
第3.1.2条观众服务设施应包括售票处、存物处、纪念品出售处、食品小卖部、休息处、厕所等。
第3.1.3条陈列室不宜布置在4层或4层以上。
大、中型馆内2层或2层以上的陈列室宜设置货客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房应设置载货电梯。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2015 19852目录前言1总则2术语3选址与总平面3.1 选址3.2 总平面4基本规定4.1 一般规定4.2 陈列展览区4.3 教育区与服务设施4.4 藏品库区、藏品技术区4.5 业务与研究用房4.6 行政管理区5建筑设计分类规定5.1 历史类、艺术类、综合类博物馆5.2 自然博物馆5.3 技术博物馆5.4 科技馆6藏品保存环境7防火7.1 一般规定7.2 藏品保存场所的防火设计8采光与照明8.1 采光8.2 照明9声学10结构与设备10.1 结构10.2 给水排水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
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选址与总平面、基本规定、建筑设计分类规定、藏品保存环境、防火、采光与照明、声学、结构与设备。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扩大规范的使用范围,使之适用于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陈列馆等,并相应补充了各类博物馆建筑设计的技术内容;2.在适用、安全、防火、卫生、藏品保护、照明和声学等方面,有较大的补充和修改;增加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内容;3.对照现行有关建设标准和技术标准,并根据近年博物馆建设的经验和发展要求,修改和补充了相关规定;4.重新编写章节纲目和术语。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编制组(地址:上海市汉口路151号;邮政编码:200002)。
3装修材料的分类和分级3.0.1 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可划分为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修装饰材料七类。
注:其他装修装饰材料系指楼梯扶手、挂镜线、踢脚板、窗帘盒、暖气罩等。
3.0.2 装修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应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本规范表3.0.2 的规定。
3.0.3 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 的有关规定,经检测确定。
3.0.4 安装在金属龙骨上燃烧性能达到B1 级的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可作为 A 级装修材料使用。
3.0.5 单位面积质量小于 300g/ ㎡的纸质、布质壁纸,当直接粘贴在A 级基材上时,可作为 B1 级装修材料使用。
3.0.6 施涂于 A 级基材上的无机装修涂料,可作为 A 级装修材料使用;施涂于A 级基材上,湿涂覆比小于1.5kg/ ㎡,且涂层干膜厚度不大于 1.0mm 的有机装修涂料,可作为 B1 级装修材料使用。
3.0.7 当使用多层装修材料时,各层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均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复合型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进行整体检测确定。
4特别场所4.0.1 建筑内部装修不应擅自减少、改动、拆除、遮挡消防设施、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疏散出口、疏散走道和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等。
4.0.2 建筑内部消火栓箱门不应被装饰物遮掩,消火栓箱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应与消火栓箱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或在消火栓箱门表面设置发光标志。
4.0.3 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顶棚、墙面不应采用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镜面反光材料。
4.0.4 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应采用A 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 B1级的装修材料;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A 级装修材料。
4.0.5 疏散楼梯间和前室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A 级装修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保证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社会历史类和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
改建设计及其它类别博物馆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
第1.0.3条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怦)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 m2)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 m)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属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
注:建筑规模仅指博物馆的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之和,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面积。
第1.0.4条藏品库区和陈列区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大、中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100年,小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50年。
第1.0.5条博物馆建筑必须符合城镇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要求,并应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
第1.0.6条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
第1.0.7条对古建筑的改建设计必须符合各项文物法规,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并应满足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
藏品库房以新建为宜。
第1.0.8条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博物馆应由藏品库区、陈列区、技术及办公用房、观众服务设施等部分组成。
第3.1.2条观众服务设施应包括售票处、存物处、纪念品出售处、食品小卖部、休息处、厕所等。
第3.1.3条陈列室不宜布置在4层或4层以上。
大、中型馆内2层或2层以上的陈列室宜设置货客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房应设置载货电梯。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和供应商调查管理制度一、引言本文档是针对殡仪馆建筑的设计规范,旨在确保殡仪馆建筑的安全、卫生、舒适等方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二、设计要求1.建筑布局:殡仪馆建筑应按照功能分区原则进行布局,包括接待区、灵堂、告别厅、休息室、冷冻室等。
2.空间设计:各功能区域应合理布置,确保通风、照明和适当的隔音效果,保证殡仪活动的隐私性。
3.安全防护设施:殡仪馆建筑应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如防火系统、疏散通道和紧急设备等,确保人员安全。
4.卫生设施:建筑内应设有洗手间、卫生间和垃圾处理设施,以保证卫生环境干净整洁。
5.设备设施:殡仪馆建筑应配备适当的设备设施,如空调系统、音响设备、丧葬用具等,以提供良好的服务条件。
6.环境保护:建筑应考虑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如采用太阳能供电、雨水收集系统等。
1.供应商选择:殡仪馆应根据供应商的信誉、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2.供应商合同: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确保供应商能够按照要求及时提供产品和服务。
3.供应商监督:殡仪馆应对供应商进行监督,确保其产品和服务质量符合要求。
可以通过抽样检查、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监督。
4.供应商评估: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根据其产品质量、服务态度、配送速度等方面给予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决定是否继续合作。
5.供应商沟通: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产品质量问题和服务需求,并积极协商解决方案。
7.不良供应商处理:如发现供应商存在严重违约、欺诈行为等,应及时解除合同,终止合作关系,并依法追究其责任。
结论本文档规范了殡仪馆建筑设计和供应商调查管理的要求,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供应商管理,可以提升殡仪馆的服务质量,满足人们对安全、卫生和舒适的需求。
殡仪馆应将本文档作为参考,加强建筑设计和供应商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殡葬服务。
博物馆装饰装修标准
博物馆装饰装修标准如下:
•环境需求:博物馆的环境需求在展品保护中占据至关重要的角色。
专业展厅装修公司将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确保温度、湿度、光线和空气质量在适宜范围内,以保护展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空间需求:博物馆的不同功能区域需要满足独特的空间需求。
专业展厅装修公司将根据展览、储藏、办公和休息等功能,精心规划每个区域的空间分配,确保布局合理且高效。
此外,博物馆装饰装修标准还有因地制宜、一次或分期建设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保证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社会历史类和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
改建设计及其它类别博物馆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
第1.0.3条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属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
注:建筑规模仅指博物馆的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之和,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面积。
第1.0.4条藏品库区和陈列区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大、中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100年,小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50年。
第1.0.5条博物馆建筑必须符合城镇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要求,并应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
第1.0.6条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
第1.0.7条对古建筑的改建设计必须符合各项文物法规,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并应满足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
藏品库房以新建为宜。
第1.0.8条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博物馆应由藏品库区、陈列区、技术及办公用房、观众服务设施等部分组成。
第3.1.2条观众服务设施应包括售票处、存物处、纪念品出售处、食品小卖部、休息处、厕所等。
第3.1.3条陈列室不宜布置在4层或4层以上。
大、中型馆内2层或2层以上的陈列室宜设置货客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房应设置载货电梯。
第3.1.4条藏品的运送通道应防止出现台阶,楼地面高差处可设置不大于1∶12的坡道。
珍品及对温湿度变化较敏感的藏品不应通过露天运送。
第3.1.5条当藏品库房、陈列室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必须有可靠的防潮和防水措施,配备机械通风装置。
第3.1.6条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内不应敷设给排水管道,在其直接上层不应设置饮水点、厕所等有可能积水的用房。
第3.1.7条除特殊藏品或展品外,藏品库房和陈列室的楼面活荷载应按4KN㎡设计。
附录一名词解释
1博物馆建筑:供收集、保管、研究和陈列、展览有关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实物或标本之用的公共建筑。
2馆区:对基地内各类建筑物及道路、广场、绿地等占用的整个区域的总称。
3藏品库区:对藏品库房及为保管藏品而专设的房间、通道、场地等占用的空间的总称。
4藏品库房:存放各类文物和标本的专设房间。
5暂存库房:暂时存放尚未清理、消毒的各类文物和标本的专设房间。
6珍品库房:存放各类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一级藏品及保密性藏品、经济价值贵重藏品的专设藏品库房。
7藏品库房总门:藏品库房及其室外通道、场地等所在区域的大门,位于藏品库区之内。
8缓冲间:在藏品库区或藏品库房的入口处专设的过渡房间,主要用以防止藏品在短时间内经受较剧烈的温湿度变化。
9装具:陈列和保管中使用的橱柜、台座、屏风、支架、板面、箱盒、镜框、瓶罐等器具。
10熏蒸室:用化学药品气化的方法对文物和标本进行杀虫灭菌工作的专设房间。
11陈列区:对陈列室及为参观、教育、休息而专设的房间、通道、场地等占用的空间的总称。
12陈列室:陈列、展览各类文物和标本的专设房间。
13技术用房:对藏品和展品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处理的专设房间。
这样看起来,反而是朝生暮死的蝴蝶为可羡了。
它们在短短的一春里尽情地酣足地在花间飞舞,一旦春尽花残,便爽爽快快地殉着春光化去,好像它们一生只是为了酣舞与享乐而来的,倒要痛快些。
像人类呢,青春如流水一般的长逝之后,数十载风雨绵绵的灰色生活又将怎样度过?
5124204531582114624452001156420153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