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

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

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
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

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

摘要:对项目或者是复杂对象进行模块化分解,可以在降低系统的难度的同时,提高系统的扩展性。本文主要从房屋结构、建筑材料、内部系统等维度去论述了房屋建筑模块化。

关键字:模块化分解;房屋结构;房屋建筑模块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大型工程项目技术的发展使项目逐渐向模块化方向看齐。模块化来源于电子硬件工程项目,通过对电子电路板进行模块化分隔设计,然后进行组装,可以完全控制整数以万计的电子元器件单元。由于模块化可以进行临时的进行组合、产品化以及通用等特点,其被引用到了房屋建筑结构中来。建筑模块化过程是指对建筑物的空间功能进行的类型划分,它是以建筑物主体研究对象,将内部构成元素进行统一分解,然后组合的过程,具有相同或者是类似功能的空间将会被规例到某一特定的单元内,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利用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组合方式,按照设计要求以及建筑学原理而搭建成的建筑结构过程。通过这一设计手段实现房屋建筑从某一建筑单元到建筑整体的变化,这种模块化设计注重的是建筑空间使用的标准化、建筑资源配置的统一化以及建筑内部管线的统一管理布置。

1、房屋建筑结构

房屋的建筑结构按照建筑用途以及建筑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砖木结构以及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殊结构模式。

石油化工装置模块化钢结构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a16927186.html, 石油化工装置模块化钢结构设计 作者:周垚邢焕森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19期 摘要:最近这几年,国家致力于发展建筑工业化。钢结构由于先天具备装配式建造的特点而得到大力推广,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相对于传统钢结构具有更高的工业化水平,并具有生产周期更短、成本较低、劳动强度低、质量高、绿色环保等优点,预期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关键词:石油化工装置;模块化;钢结构设计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能源的紧缺以及人工成本的增长,未来工程项目必向着工业化、标准化发展,石油化工装置模块将是未来工程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 1钢结构概述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筑技术也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各种新型建筑结构在工程建设中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钢结构凭借着其强度高、重量轻、整体刚性高等优势,在包括石油化工装置在内的众多领域受到了广泛重视,甚至已经成为了这些领域最基本的建筑结构。考虑到钢结构会对整体工程的安全和进度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其在生产中的质量就变地极为重要。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钢结构框架的安装工艺及其质量加强管控,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不受影响。本文以石油化工装置中的钢结构框架安装为例,对其施工特点、安装工艺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安装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石油化工装置的安装施工工作能够产生借鉴。 2模块单元形式 2.1墙体承重模块 墙体承重模块由承重墙体、楼板、天花板组成。重力荷载可通过每一片纵墙直接传至下面的模块最后传至基础。横向荷载由支撑、蒙皮承受,或单独的抗侧力系统,如框架或核心筒等承受。该结构体系的优点是避免了四个角柱传递重力荷载,使上下模块单元的角柱连接方式较为简单,但应保证由于整体抗弯引起的承重墙体的抗拉和抗压承载力要求和整体稳定性。各纵向承重墙通常采用密排柱,用于低层建筑时,承重墙体的竖向龙骨可以采用C型钢,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时宜采用矩形钢管。横向填充墙一般开有较大门窗洞口,由带有支撑的托梁或墙体立柱组成。楼面板和天花板一般放置在C型钢托梁上,托梁的跨度方向平行于模块单元的短边。角柱一般由热轧角钢或方钢管组成,作用是提供吊点和提高结构稳定性。为使建筑内部模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简介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简介 为规范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建设,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全面提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 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明确规定,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应将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集成,并应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2016年2月1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其明确指出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结合棚户区改造、 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实施,开展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试点,大幅提高钢结构应用比例;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发展新型建造方式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

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这是在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单独提出发展钢结构;2016年9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具有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等一举多得之效。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2017年,各省市为落实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密集出台了相关标准和激励政策,钢结构产业迎来发展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冷弯薄壁轻钢结构体系冷弯薄壁轻钢结构住宅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以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为主。该体系以其环保和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等显著优点被上述国家广泛应用。目前澳大利亚钢结构住宅建造量大约占全部新建住宅的50%。二、意大利BSAIS工业化建筑体系BSAIS 体系适用于1-8层钢结构住宅,柱子采用H型钢,主梁采用大断面冷弯型钢,支撑采用角钢,梁柱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楼板为带凹痕的压型钢板。外墙板采用双层墙板体系,外侧为普通混凝土预制条形板,内侧为轻钢龙骨石膏板;内隔墙

多层钢结构模块与钢框架复合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

多层钢结构模块与钢框架复合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28T11:29:11.4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作者:赵阳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的使用功能被扩展,很多城市建筑都有多种功能设置需求,为了满足建筑的功能设计,设计人员在会通过将常规建筑结构改造为符合建筑结构,进一步对复合式的建筑进行设计。 黑龙江省纺织工业设计院 摘要:随着建筑的使用功能被扩展,很多城市建筑都有多种功能设置需求,为了满足建筑的功能设计,设计人员在会通过将常规建筑结构改造为符合建筑结构,进一步对复合式的建筑进行设计。而在搭建这种具有复合型结构的建筑时,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应用多种设计方法,将钢框架设计法与多层钢结构模块设计法结合应用。使结构设计工作更具合理性,本文以实际的建筑设计案例为参考,对其该类建筑的结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多层钢结构模块;钢框架;复合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增强,很多复合式建筑出现在城市之中,虽然复合式建筑可以满足多种建筑应用需求,但是其结构设计工作却比一般的建筑的结构设计更为艰难,设计者需要对建筑的各个部分进行协调,避免建筑的不同部位出现冲突的情况。在设计复合式建筑的结构时,设计者常常会选择构建出钢框架与多层钢结构模块的复杂结构形式,本文对其设计状况进行分析。 1 案例情况分析 由于复合式结构建筑的设计工作难度系数高,本文将结构设计方法带入到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之中,进行具体化分析,本文先对工程概况进行研究。 案例之中建筑属于办公楼,其位于城市新区之中,周围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周边环境极好,与航海道相连,建筑的总体面积为2536.3m2,建筑总体层数为3层,局部位置为4层,建筑的整体高度为16.4m,建筑标准层的高度为3.9m,首层高度为5.4m,该建筑并没有地下空间,从其层数特点来看,可以被划分到多层建筑范围之中,选用的结构模式为复合式钢框架结构系统为钢结构模块。 2 设计概况 2.1 设计结构系统 在为该建筑提供结构设计时,需要做好模块单元的处理工作,在其他结构设计工作开始之前,先加工好结构单元,再将已经完成加工的结构单元运送到建筑现场,通过吊装的方法来安装模块单元,负责安装结构单元的工作人员需要事先了解吊装规范,按照规范完成安装模块单元,吊装的宽度大约为3m,高度不能超过4m。 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需要以建筑的使用功能为参照,确保结构设计是符合建筑的功能设定的。由于该建筑为办公楼,因此其内部空间设计极为丰富,在首层位置有展示区、餐厅以及咖啡厅的设置需求,因此需要在首层预先留出比较大的空间,设计人员要将模块设置到相应的位置上。在该建筑的二层位置,需要搭建天桥,使建筑之中的人可以通过天桥达到西侧工厂之中,如果只使用单一化的控制方法,设计人员是难以完成多种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因此本文将框架设计法与模块设计法两种设计方法加以结合,在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首层、二层以及三层应用框架设计法,而在对其他建筑空间结构进行设计时,应用单元模块设计法。 2.2 确定模块类型 在这种模块设计系统之中,可选用的设计方法有很多中,包括中柱单元、普通单元、支撑单元等。四种单元设计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模块类型 2.3 设计结构构件 在对钢框架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将H型钢梁与矩形钢管柱进行结合使用,在对梁柱的节点进行设计的使用,可以选用隔板贯通型的新型节点,借助隔板来打断梁柱没在连接梁柱的时候,采用焊栓混合连接的方法进行连接。这种结构连接方法具有受力性能比较好,安装工作也比一般的设工作更为便捷。 2.4 设计结构节点 节点设计也是初期结构设计环节之中的一个重点设计任务,在对连接方式进行选择的时候,可以选择螺栓拉杆、插销、特制铆钉电能几种连接方法,在开展连接节点这项工作的时候,不仅需要确保节点的刚度符合要求,同时还要对节点的强度进行测量,这种节点设计的优势在于,其传力系统较为可靠,在进行施工建设的时候也能降低施工难度。 3 模块设计情况分析 3.1 对节点进行简化 模块连接节点的简化要做到传力与实际的节点构造一致,具体简化方式为:考虑到上下模块之间各构件对模块柱的约束,模型中模块

建筑结构分类 (2)

房屋建筑分类详细介绍 (一)、按建筑结构分类 建筑结构就是指建筑物中由承重构件(基础、墙体、柱、梁、楼板、屋架等)组成的体系。 1、砖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就是用砖、木做成。 描述:竖向承重构件的墙体与柱采用砖砌,水平承重构件的楼板、屋架采用木材。 特点: (1)层数较低,一般在3层以下。 (2)1949年以前建造的城镇居民住宅, (3)20世纪50~60年代建造的民用房屋与简易房屋,大多为这种结构。 举例: (1)农村的房子; (2)带木楼梯的小二楼; 2、砖混结构 描述: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墙或砖柱,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顶板,其中也包括少量的屋顶采用木屋架。 特点: (1)建造层数一般在6层以下,造价较低 (2)抗震性能较差,开间与进深的尺寸及层高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类建筑物正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所替代。 举例: 一般家庭的普通居民楼 3、钢筋混凝土结构 描述:承重构件如梁、板、柱、墙(剪力墙)、屋架等,就是由钢筋与混凝土两大材料构成。其围护构件如外墙、隔墙等,就是由轻质砖或其她砌体做成。 特点: (1)一般出现在中高层中; (2)结构适应性强抗震性能好,耐用年限较长; (3)厅与居间的墙可以打开(但公产房不得随意拆改);

4、钢结构 描述:主要承重构件均就是用钢材制成。 特点:建造成本较高,多用于高层公共建筑与跨度大的工业建筑,如体育馆、影剧院、跨度大的工业厂房等。房屋建筑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二)、按建筑物(住宅)的层数分类 (1)低层建筑:1~3层(2)多层建筑:4~6层 (3)中高层建筑:7~9层(4)高层建筑:10层以上 (三)、按房型分:(其她房型都就是这集中演变来的) 一室(直门、中独、偏独) 两室(一厅、两厅) 三室(一厅、两厅) 其她(多室、别墅、平房、老楼、拆间、独厨、错层、跃层) (四)、按房屋建筑用途分:(1)住宅(2)商用 (五)、按建筑物使用性质分类 (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 (3)工业建筑(4)农业建筑 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通常又被称为民用建筑。 (六)、按建筑施工方法分类 (1)现浇、现砌式建筑 这种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均就是在施工现场浇筑与砌筑而成。 (2)预制、装配式建筑 这种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均就是在加工厂制成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而成。 (3)部分现浇现砌、部分装配式建筑 这种建筑物的一部分构件(如墙体)就是在施工现场浇筑或砌筑而成,一部分构件(如楼板、楼梯)就是采用在加工厂制成的预制构件。 (七)、房屋按建筑朝向分 (1)阳面,阴面,东照,西照 (2)南北向,东西向 (3)金角,银角,铜角,铁角

钢结构模块化建筑建造集成技术探讨

钢结构模块化建筑建造集成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19-09-21T10:00:51.1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作者:李显峰张育红 [导读] 摘要:钢结构模块化建筑为一种高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90%以上工作由工厂来预制完成,这样就对全专业、全过程的技术集成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设计、功能布局及部品部件、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工厂一体化预制等方面进行集成技术探讨,以对钢模块化建筑未来绿色环保及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借鉴。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308 摘要:钢结构模块化建筑为一种高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90%以上工作由工厂来预制完成,这样就对全专业、全过程的技术集成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设计、功能布局及部品部件、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工厂一体化预制等方面进行集成技术探讨,以对钢模块化建筑未来绿色环保及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钢结构模块化建筑、集成技术、部品部件、箱式模块单元。 装配式建筑因其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特性,在国家顶层的战略布局和政策推动下,逐步成熟并规模化应用。钢结构模块化建筑作为一种高端装配式建筑产品,具有高度集成、快速建造、可拆移周转、可延伸扩展等特性,更加体现了工业化绿色建造优势,并逐渐在旅游地产、公寓宿舍、商务公建、扩建改建等特定功能需求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而工厂建造集成技术作为钢模块化建筑的核心关键,在其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重要角色,现就本人对钢模块化建筑建造技术的理解,从全专业设计集成、单元或部品部件功能集成、新材料新技术应用集成、工厂一体化预制集成等进行探讨浅析,以供借鉴参考。 图1 钢结构模块化建筑产品集成建造 1、全专业设计集成 模块化建筑本身的工期短及工厂全预制等特性,决定了全专业集成设计的必要性。模块化建筑要在较短时间内在工厂完成各功能单元的建筑、结构、围护、水暖电、装修等一体化制造,所有建造细节都必须在设计阶段统筹考虑完成,因此,原各专业独立设计的模式不再能满足这一新型要求。而基于BIM平台的全专业一体化设计技术将因其较高的设计效率、畅通的信息共享协同、适时的自纠错能力、直观的可视化模型及与全过程管理的信息化衔接等特性,高效的解决了集成设计系列问题,为工厂集成预制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图2 基于BIM的钢模块化建筑集成设计 2、单元或部品部件功能集成 住宅建筑一般由卧式、客厅、卫浴、厨房等不同功能单元构成,而钢模块化建筑则需将不同功能单元经模数优化设计为标准箱型,然后将内置管线、设备设施及装修等在工厂一体化预制,形成集成了功能需求的独立单体,同时通过各独立单体的不同组合构成整体建筑功能。另外,构成模块建筑的标准箱体单元也可以是如上几个功能的叠加,如标准化公寓单元则可以将卧式、厨房、卫浴集成于一个箱体,形成整个公寓建筑的“细胞”单元。 模块化建筑的部品部件也应是功能集成的,在建造时应首先将部分应用功能集成于部品部件,然后通过部品部件的集成构成箱式模块单元。如将水暖电管线在墙体部分集成,将防水功能与顶板集成,将保温及装饰与围护墙体集成等。 图3 功能集成箱式模块单元 3、新材料、新技术应用集成 作为一种高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体系,钢模块化建筑能够更便捷的集成各种新型绿色环保材料及各项新技术应用,以满足建筑业创新改革的现代化功能提升需求。 新材料的集成应用应基于提升质量品质、提升效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结合材料技术发展,目前主要体现为耐候防火高强钢

钢结构住宅体系概念及特点

一、钢结构住宅体系概述 各国对住宅体系的理解和做法不尽相同,但一般是指住宅的主体工程,由于选用不同的结构 材料、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法而形成的不同住宅产品,并构成相应的若干从设计到建造的成套 技术。 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以其采用的钢结构形式作为建筑体系分类的依据,成为建筑体系中的一 个分支。通常所说的钢结构住宅是指以工厂生产的经济钢型材构件作为承重骨架,以新型轻质、保温、隔热、高强的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而构成的居住类建筑。 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即是以钢结构住宅为最终产品,通过社会化大生产,将钢结构住宅的投资、开发、设计、施工、售后服务等过程集中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形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 是钢结构住宅发展的趋势。 二、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特点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重量轻、强度高。由于应用钢材作承重结构,用新型建筑材料作围护结构,一般用钢 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二分之一左右,减小了房屋自重,从而降低了基础 工程造价。由于竖向受力构件所占的建筑面积相对较小,因而可以增加住宅的使用面积。同 时由于钢结构住宅采用了大开间、大进深的柱网,为住户提供了可以灵活分隔的大空间,能 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工业化程度高,符合产业化要求。钢结构住宅的结构构件大多在工厂制作,安装方便,适宜大批量生产,这改变了传统的住宅建造方式,实现了从“建造房屋”到“制造房屋”的转变。促进了住宅产业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同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施工周期短。一般三、四天就可以建一层,快的只需一两天。钢结构住宅体系大多在 工厂制作,在现场安装,现场作业量大为减少,因此施工周期可以大大缩短,施工中产生的 噪音和扬尘、以及现场资源消耗和各项现场费用都相应减少。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一般 可缩短工期二分之一,提前发挥投资效益,加快了资金周转,降低建设成本3%-5%。 (4)抗震性能好。由于钢材是弹性变形材料,因此能大大提高住宅的安全可靠性。钢结构 强度高、延性好、自重轻,可以大大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尤其是抗震性能。从国内外震后 情况来看,钢结构住宅建筑倒塌数量很少。

房屋建筑分类

房屋建筑分类 1.按使用性质划分 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又称为功能要求,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生产性建筑 工业建筑:指各类生产用房和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用房。如单层、多层工业厂房。 农业建筑:指各类供农业生产使用的房屋。如种子库等。 非生产性建筑:非生产性建筑又叫民用建筑,可以分为: 居住建筑:如住宅、学生宿舍、招待所。 公共建筑:如办公、科教、文体、广播、医疗、商业、邮电、交通和其它建筑等。 2.按结构类型划分 结构类型是以建筑的承重结构或构件所选用材料与制作方式、传力方式的不同而划分,一般分为四种: 砖混结构:这种结构的竖向承重构件是砖墙,水平承重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制作的梁、板、柱形成的骨架,墙体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这种结构空间划分灵活,可以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中。 框架结构:这种结构的承重部分是同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制作的梁、板、柱形成的骨架,墙体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这种结构空间划分灵活,可以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中。 混凝土板墙结构:这种结构的竖向承重构件和水平承重构件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施工时可以在现场浇注,通常被称为大模建筑,也可在工厂预制,现场吊装,通常被称为大板建筑。这种结构可以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 间架结构:它包括悬索结构、壳体结构、折板结构、拱结构等形式。这种结构多用于大跨

度的公共建筑中,如体育馆、大剧院、航空港等。 3.按照建筑物层数或高度划分 住宅建筑的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小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高度超过24m为高层建筑,低于24m为多层建筑。 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其是居住建筑或是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联合国经济事务部于1974年针对当时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情况,把高层建筑划分为四种类型: 低高层建筑:层数为9-16层,建筑总高度为50m以下的建筑物。 中高层建筑:层数为17-25层,建筑总高度为50-75m的建筑物。 高高层建筑:层数为26-40层,建筑总高度为75-100m建筑物。 超高层建筑:层数为40层,建筑总高度为100m以上的建筑物。 4.按照施工方法划分 施工方法是指建造房屋所采用的方法,它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形式:现浇、现砌式:这种施工方法是指主要构件均在工厂预制,施工现场进行装配。 预制装配式:这种施工方法是指主要构件均在工厂预制,施工现场进行装配。 现浇现砌,部分预制装配:这种施工方法是一部分构件在现场浇注或砌注,一部分构件为预制装配。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点研究进展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点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9-09-02T16:48:09.82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1期作者:曹冬英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应用十分广泛。 天津市金万方钢结构有限公司天津市 301713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应用十分广泛。钢结构模块化建筑是一种装配率较高的结构体系,近年来已成为建筑结构的主要发展方向。采用MIDAS软件,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布置方式的模型,分析模块布置对模块化钢结构应力分布和整体位移的影响,指出两种布置方式的利弊和改善措施。 关键词:模块化钢结构;模块布置方式;MIDAS 引言 模块化建筑是指把一个或多个建筑单元作为预制模块、在工厂预制后运到工地进行安装的建筑形式。每一个预制模块可为带有采暖、上下水道及照明等所有管网的装修完备的房间单元。模块化单元可以用来形成完整的房间、或者作为大房间的一部分,也可以用来制作一些专用服务单元例如厕所、电梯、厨卫等。由模块化建筑的特点可知,每个模块单元都是由顶梁、底梁和角柱组成的完整结构体系。相邻的模块通过角部的连接节点传递荷载、协调变形,使多个单元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整体结构。若没有可靠的连接节点,由多个模块拼接成的结构就会发生变形、破坏甚至倒塌。 1钢结构模块化建筑的特点 (1)模块化房屋一般有四柱八梁组成,模数和模数协调的方式进行设计、生产和装配。(2)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实现功能完整的建筑产品,受外界环境影响小,装配率可以达到90%以上。(3)施工噪音小,绿色环保,现场拼装,施工周期短,具有可重复利用的优点,是一种绿色建筑。 2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点 2.1盖板螺栓连接 盖板螺栓连接,指一般在构件端部预留螺栓孔,通过盖板用高强度螺栓将相邻两个模块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形式。许多学者创新性地提出并研究了各种新的连接做法。不同的盖板螺栓连接形式会有不同的转动刚度,这会对结构整体性能产生巨大影响。双向连接的盖板螺栓连接方式并测试其抗剪性能。连接板上留有螺栓孔,螺栓孔分布在角柱的两侧。安装时,较长连接板在内,较短连接板在外,有序叠合后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由于连接板较宽,梁柱节点和模块间节点要有一定的距离。而且这种连接节点对施工空间要求高,只适用于建筑的外侧。 2.2模块化钢结构上设备安装定位基准的选择 模块化钢结构上常用的设备安装定位基准有模块中心线(中心点)和结构轴线。采用两种定位基准时,设备的特点不同,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的设备情况进行选择。常规来讲,以模块中心线定位,能够精确控制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设备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但是容易出现设备与结构之间的碰撞。按照模块轴线进行定位时,能够优先保证设备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一个钢结构模块在一个方向上只有一个中心线,但是可以而且是往往存在着多条轴线,一般选择轴线为定位基准是,是选择那些与设备距离最近或是设备特殊结构(如泵的出口)朝向的轴线。 2.3铸钢节点连接 铸钢节点,是指把梁柱节点做成一个进行了专业化设计的铸钢件,再通过螺栓连接、机械连接等方法将铸钢件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形式。为了避免直接在构件端部进行连接造成的截面削弱、精度较差等弊端,铸钢节点也逐步应用到模块化建筑中。由螺栓连接上下铸钢件,铸钢件在模块内与梁柱焊接连接。但该连接节点对施工空间要求高,只能用于建筑的角部,实现单根角柱的上下连接。 2.4现场装配阶段的质量控制 模块运输至现场后,应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负责人、监理人员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检查,检查合格并签字接收后,才可以进行起吊和安装。对于起吊和安装,都应该编制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由于单个模块重量超过20t,所以使用传统的塔吊无法进行吊装,需要使用经过专业设计的塔吊。对于高度不超过汽车吊使用范围的建设项目,可以使用汽车吊。起吊之前,应对所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无不良故障。对于吊车司机的选择,应选择那些具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并且在起吊之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起吊过程中,必须设专人指挥。严禁将吊车钩直接和模块相连,必须通过专业吊具才能和模块相连。连接主要包括模块间的横向连接和竖向连接。连接方式通常为高强螺栓连接和焊接连接。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时,首先应对所用高强螺栓和螺母进行检验,只有在检验合格的情况下才能被使用,连接完成后,应对其连接质量进行检测。采用焊接连接时,施焊人员必须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所用焊接材料也应检测合格,检测完成后,需由专业机构对焊缝进行焊缝无损探伤检测。 2.5组合连接 组合连接,是指结合混凝土和钢结构连接方法实现模块间连接的节点形式。为了解决钢结构耐火性、抗腐蚀性差,稳定性低的问题,在模块间连接中也会借鉴组合结构的思想。相邻模块底梁上各预先焊接一块角钢,吊装就位后先用螺栓连接角钢,然后浇筑角钢附近区域。下层顶梁与上层底梁则是焊接连接。该连接节点适用于梁贯通的模块单元,灵活使用角钢可以实现较大刚度,而且利用混凝土削弱了螺栓滑移。安装时,将上下角柱对中扣合,抗剪键能够顺利卡在限位构件上,然后从预留洞口进行浇筑,形成刚性节点。该连接节点施工方便,刚度较大,但难以实现模块间水平连接,适用于建筑角部。 2.6现场装配阶段的质量控制 模块运输至现场后,应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负责人、监理人员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检查,检查合格并签字接收后,才可以进行起吊和安装。对于起吊和安装,都应该编制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由于单个模块重量超过20t,所以使用传统的塔吊无法进行吊装,需要使用经过专业设计的塔吊。对于高度不超过汽车吊使用范围的建设项目,可以使用汽车吊。起吊之前,应对所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无不良故障。对于吊车司机的选择,应选择那些具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并且在起吊之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卓达新材模块化建筑与PC装配式建筑对比分析

卓达新材模块化建筑与PC装配式建筑对比分析

卓达新材模块化建筑与PC装配式建筑对比分析 文件主题:卓达新材模块化建筑 PC装配式建筑 报件部门:建工集团二公司报件人:刘锋、夏道广杨总: 根据您9月3日在山东12层样板楼施工现场会议指示,我们对PC构件装配式建筑与卓达新材装配式建筑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对比,现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一、卓达新材模块化建筑与PC装配式建筑工艺对比分析 PC预制构件采用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钢筋、石子,没有摆脱传统的建筑材料,仍然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回收利用率低。所以PC材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材料。PC预制构件只是把施工现场需要施工的混凝土、钢筋、石子的一部分搬到了工厂去预制,然后拉到现场再装配,只是混凝土施工工艺的一种改进,改进的结果是可以减少现场施工人员,提高施工速度,减少现场扬尘和垃圾,但材料还是混凝土,不能循环利用,不符合国家提倡的低碳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标准。 卓达新材模块化建筑体系则不然,卓达新材的原材料主要采用资源广泛的天然石料、植物纤维、玻璃等纯天然原料,从生产到施工的全过程都无毒、无味、无辐射、无污染、低碳、低能耗,不产生建筑垃圾,可循环利用,符合国家提倡的低碳环保、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是绿色环保建筑体系。卓达新材研发了十大模块总成,具有九大科技特性,八大优越性,产生丰富的负氧离子,抗震烈度可达9级等优势,是其它现有任何的装配式建筑所不具备的。卓达新材是对传统的秦砖汉瓦、混凝土结构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再者,钢结构体系施工中,由于减少了湿作业,减少了诸如扬尘、噪声、废水排放等污染,卓达新材的保温节能减少了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卓达新材墙板和钢材的可回收循环利用,非常符合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这些都不是简单得用金钱来衡量的。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设计方法的改进、施工速度的提高,卓达新材模块化建筑体系的综合经济效益将更加显著。 从目前情况来看, PC预制件装配式建筑成本,很难达到与传统生产成本相当。而卓达新材模块化建筑的综合成本可降低到传统建筑成本以下,结合装配式施工安装方式,不论从设计理念还是安装工艺技术等等都处在中国住宅产业化行业的前列。 三、卓达新材模块化建筑与PC装配式建筑案例分析对比 以建筑面积为16899㎡、30层的高层建筑为例,卓达新材模块化建筑体系和PC装配式建筑相比: ①、总工期对比:卓达新材建筑为120天;PC构件建筑为680 天,卓达新材提前工期560天。 ②、总重量对比:卓达新材建筑为10974吨;PC构件建筑为24698 吨,卓达新材节省重量13724吨。(见附件二) ③、总成本对比:经初步测算PC预制装配式高层建筑的成本为:3232元/㎡(此费用包含室内精装修700元/㎡)、卓达新材钢结构高层建筑的成本为:2327元/ ㎡(此费用包含室内精装修670元/㎡,与PC建筑精装修同等装修效果),卓达新材模块化建筑每平米节省905元。(见附件三) 附件一:卓达新材模块化建筑与PC装配式建筑工艺对比分析;

房屋建筑构造全面详解

房屋建筑构造全面详解 1、房屋构成部分:地基与基础、墙或柱、楼板与地面、门窗、楼梯、屋顶等组成。 (1)地基和基础: 地基:系建筑物下面的土层。它承受基础传来的整个建筑物的荷载,包括建筑物的自重、作用于建筑物上的人与设备的重量及风雪荷载等。 基础:位于墙柱下部,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的全部荷载并把它传给地基。 (2)墙和柱:承重墙和柱是建筑物垂直承重构件,它承受屋顶、楼板层传来的荷载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基础。此外,外墙还能抵御风、霜、雨、雪对建筑物的侵袭,使室内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即起围护作用;内墙还把建筑物内部分割成若干空间,起分割作用。 (3)楼板和地面:楼板是水平承重构件,主要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竖向荷载,并将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墙或柱。同时将建筑物分为若干层。楼板对墙身还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底层房间的地面贴近地基土,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竖向荷载,并将它们连同自重直接传给地基。 (4)楼梯:是指楼层间垂直交通通道。 (5)屋顶:是建筑物最上层的覆盖构造层,它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它承受作用在其上的各种荷载并连同屋顶结构自重一起传给墙或柱;同时又起到保温、防水等作用。 (6)门和窗: 门:是提供人们进出房屋或房间以及搬运家具、设备等的建筑配件。有的门兼有采光、通风的作用。 窗:其主要作用是通风采光。 一般来说,基础、墙和柱、楼板、地面、屋顶等是建筑物的主要部分;门、窗、楼梯等则是建筑物的附属部件。 2、基础 (1)基础的类型 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5M者称为浅基础,大于5M者称为深基础。 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 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层及其以下的民用建

装配式钢结构介绍

装配式钢结构介绍 住宅产业化综合效益:钢结构体系 我国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形式、工艺与特点介绍一、钢结构住宅体系概念及特点 1.1 钢结构住宅体系概述 各国对住宅体系的理解和做法不尽相同,但一般是指住宅的主体工程,由于选用不同的结构材料、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法而形成的不同住宅产品,并构成相应的若干从设计到建造的成套技术。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以其采用的钢结构形式作为建筑体系分类的依据,成为建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通常所说的钢结构住宅是指以工厂生产的经济钢型材构件作为承重骨架,以新型轻质、保温、隔热、高强的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而构成的居住类建筑。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即是以钢结构住宅为最终产品,通过社会化大生产,将钢结构住宅的投资、开发、设计、施工、售后服务等过程集中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形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是钢结构住宅发展的趋势。 1.2 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特点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重量轻、强度高。由于应用钢材作承重结构,用新型建筑材料作围护结构,一般用钢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二分之一左右,减小了房屋自重,从而降低了基础工程造价。由于竖向受力构件所占的建筑面积相对较小,因而可以增加住宅的使用面积。同时由于钢结构住宅采用了大开间、大进深的柱网,为住户提供了可以灵活分隔的大空间,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工业化程度高,符合产业化要求。钢结构住宅的结构构件大多在工厂(

制作,安装方便,适宜大批量生产,这改变了传统的住宅建造方式,实现了从“建造房屋”到“制造房屋”的转变。促进了住宅产业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同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施工周期短。一般三、四天就可以建一层,快的只需一两天。钢结构住宅体系大多在工厂制作,在现场安装,现场作业量大为减少,因此施工周期可以大大缩短,施工中产生的噪音和扬尘、以及现场资源消耗和各项现场费用都相应减少。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一般可缩短工期二分之一,提前发挥投资效益,加快了资金周转,降低建设成本3%-5%。 (4)抗震性能好。由于钢材是弹性变形材料,因此能大大提高住宅的安全可靠性。钢结构强度高、延性好、自重轻,可以大大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尤其是抗震性能。从国内外震后情况来看,钢结构住宅建筑倒塌数量很少。 (5)符合建筑节能发展方向。用钢材作框架,保温墙板作围护结构,可替代粘土砖,减少了水泥、砂、石、石灰的用量,减轻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现场湿法施工减少,施工环境较好。同时,钢材可以回收再利用,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污染小,其节能指标可达50%以上,属于绿色环保建筑体系。 (6)钢结构在住宅中的应用,为我国钢铁工业打开了新的应用市场。还可以带动相关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1 2013 我国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形式、工艺与特点介绍 二、国内外钢结构住宅发展历史 2.1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在国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规模迅速扩大,钢结构住宅得到初步发展。时至今日,钢结构住宅技术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己

BIM技术在钢结构模块化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钢结构模块化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4-14T11:18:40.62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2月供稿作者:赵飞李渤生杨超王艳 [导读] 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如今BI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被公认为继CAD技术之后建筑业的二次科技革命. (1.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如今BI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被公认为继CAD技术之后建筑业的二次科技革命,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产业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大力推动BIM技术在建设行业的应用;模块化建筑体系的专利技术又代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住宅设计和建造水平,也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和最彻底的住宅产业化、工业化的建筑模式。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是本文重点阐述的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BIM技术针对钢结构模块化建筑工程的特点,在多专业协同设计、结构预留孔洞、三维碰撞检查、虚拟施工模拟、工程量预算、三维技术交底等方面的应用,从而有效地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BIM应用;钢结构;模块化建筑 引言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如今BI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被公认为继CAD技术之后建筑业的二次科技革命,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产业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大力推动BIM技术在建设行业的应用,加之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目标,为缓解资源消耗,全国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绿色建筑激励政策,推进绿色建筑工作的不断深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而模块化建筑体系作为目前国际上最先进和最彻底的住宅产业化、工业化的建筑模式,可以说将BIM技术应用到模块化建筑领域能够充分发挥出两者的优势,对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工业化进程有着深远的意义。BIM技术应用大多以多专业协同设计、结构预留孔洞、三维碰撞检查、虚拟施工模拟、工程量预算、三维技术交底等方面为普遍切入点。本文结合我公司承建的某钢结构商业会所工程,浅谈BIM技术在钢结构模块化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我公司承建的某钢结构商业会所工程项目,该工程设计为三层,建筑面积约204平方米,采用钢结构模块化建筑方式集成化建造,运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结构、水电暖等多专业协同一体化设计,交付条件为精装修;主体采用6个钢框架订制模块组合而成(每层2个模块)如图1所示;内外墙等围护部件采用轻钢龙骨內加保温材料复合墙板,楼地面及屋面采用钢框架夹层复合地板及屋面板;本工程由于采用集成化、模块化建造,其主要的特点和难点有: 1.1本工程除了独立基础和屋面防水面层需要在现场施工完成外,主体结构、内外墙等围护结构、门窗及室内外精装修等工作都是在工厂流水线上完成,集成化程度高达95%,对一体化设计要求很高如图2所示。 1.2本工程为精装修交付工程,其包含的强弱电、给排水、暖通、消防等系统,涉及的专业多,多工种作业,交叉施工多,技术交底协调难度大。 1.3本工程部件集成化程度高,机电管线的布置大多在楼板、结构梁、内外墙体内,该部位开孔洞尺寸必须准确无误,要求综合管线排布方案在施工前多次模拟优化。 1.4本工程工期短,质量要求高、投资造价控制严。 图1 该工程模块划分图 二、BIM技术在本工程中的应用 Revit是Autodesk公司一套系列软件的名称。Revit系列软件是一种领先的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它是智能、三维、参数化的基于对象的CAD系统,可帮助建筑设计师设计、建造和维护质量更好、能效更高的建筑。利用BIM能够帮助建筑师减少错误和浪费,以此提高利润和客户满意度,进而创建可持续性更高的精确设计。Revit系列BIM软件其多专业协同设计特性,能够优化团队协作,使得建筑师与工程师、承包商、建造人员与业主更加清晰、可靠地沟通设计意图;其智能的碰撞检查功能,使得多专业设计冲突碰撞问题更容易检验和化解;其高效快速的统计功能,能够得到精准的工程预算,有效控制项目成本。 图2 该工程多专业一体化协同设计图 2.1 确定项目建筑设计方案 在方案阶段,通过BIM软件Revit平台进行项目初步建筑设计,并创建项目Revit建筑BIM模型,然后将Revit建筑BIM模型通过第三方插

试述模块化可移动钢结构房屋设计

试述模块化可移动钢结构房屋设计 我们对可移动化的钢结构房屋进行设计研究,首先对此建筑的优势进行介绍,然后对模块化设计的功能和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对可移动钢结构房屋的方案设计做了重点研究。 标签:可移动;模块化;房屋设计;钢结构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已经开始对装配式的建筑优势进行重点关注。因我国的住宅建设一直以粗犷性建设模式为主,不仅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也影响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相关的建设部门为了改变这种模式逐步提倡发展装配式建筑,进行建筑产业化的建筑模式,在有效升级住宅产业的同时,也实现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模块化的建筑存在的优势 1.1优良的施工质量 模块化能够最大化的应用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因为大多数的模块化建筑都是在工厂中完成建造生产加工的,在工厂中具有可控施工质量的环境条件,能够全面的检测模块建筑单元的质量,能对制造存在的误差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能缩小对其安装工作的负面影响,从而确保其模块化建筑的质量。 1.2减少建造的时间 因模块化建筑有着特殊的施工手段,在进行建筑的施工现场,能够同时进行模块的单元制造,完成基础施工的模块单元就可以送到建筑施工现场吊装,并且在进行模块建筑时,受天气的影响因素并不明显,所以,能够大大缩短模块建筑的时间,减少施工的周期,能够提提早完工并交付,从而使建筑企业能够及早获得经济收益。 1.3保证绿色环保的施工建设 我们通常运用钢结构来进行模块化建筑的制造,降低其在施工中生成的建筑垃圾。并且在进行施工时,采用干燥法进行作业,在安装建筑时,能够有效降低噪音与粉尘及其在施工现场的流动车辆等,从而降低其附近居民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在建筑现场四周存在学校与医院的地段。 2、分析其模块化设计的功能性和系统性 模块指的就是半自律性的子系统,与其他相同的子系统根据一定的规则彼此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国内现状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国内现状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国内现状分析 ----周航(20120717)、曹勇(20120735)、董奇伟(20120732)、郭孜涛(20120739) 摘要: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特点,适应工业化发展需求,BIM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预制装配式住宅虚拟设计平台,本文介绍我国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现状及未来发展。 引言 20世纪70年代至今,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结构住宅在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深入的发展,总体走向成熟。这些发达国家钢结构住宅的科研和工程应用起步较早,工业化水平已经很高。迄今为止,国外钢结构住宅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化住宅体系,并且在住宅产业化生产方面的研究已经进入对住宅体系灵活性、多变性的研究阶段。这对我国住宅钢结构体系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中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特点,适应工业化需求,且抗震性能优越、施工周期短、钢材可回收、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好。但由于种种原因,我 贰

国在多高层住宅建筑中采用钢结构住宅的仅占了很小一部分,这其中既有人们传统观念难以接受的问题,也有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自身的问题。 1.1 政策背景 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正式提出,始于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八部委《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要求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具体提出了发展钢结构的要求。国务院(1999)第72号文件更是为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该文件明确提出:发展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扩大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市场占有率,将会加速住宅产业化过程,对我国建筑、冶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2 行业背景 2003年以来的大规模行业投资造成的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2012年新开工面积负增长以及施工面积连续数月增速下降而压制了需求,国内外经济疲软导致家电、船舶、机械等涉钢商品消费萎靡。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挤压下,钢铁行业已由微利运行进入亏损状态。虽然2012年四季度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好转,下游需求的整体好转支撑钢价逐步上涨,但总体来说,现阶段是一个发展钢结构住宅的好时机。 1.3 发展现状 我国钢结构住宅起步较晚,大规模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钢结构住宅还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国内起步更晚,观望者多,需求量少,实施者少。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我国钢结构发展十分迅速。 叁

浅谈钢框架的模块化安装

浅谈钢框架的模块化安装 浅谈钢框架的模块化安装 摘要:某石化厂新建装置建设工期短、质量要求高,通过主框架模块化预制安装在提高预制安装质量的前提下大大缩短施工时间,保证了设备等后续工作的如期进行。 关键词:钢框架、模块化、预制精度 中图分类号:P584文献标识码: A 某石化厂新建装置建设工期短、质量要求高,通过主框架模块化预制安装在提高预制安装质量的前提下大大缩短施工时间,保证了设备等后续安装工作的正常进行,为装置如期开工奠定了有力基础。 1 预制安装方案的制定 1.1 框架的基本参数 框架共5跨6轴,平面尺寸为34.0m×8.7m,各跨高度28.4m /28.4m /32.2m / 45.85m/45.85/17.35m,整个框架重量567t。 1.2 施工方案的确定 方案的确定要结合施工力量、工期、项目的质量目标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针对这次工程的特点项目部初步提出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采用目前常用的传统施工方法,在预制场将柱子预制成型,运输到现场安装,然后将柱间的大梁连接起来后连接框架间小梁和铺设平台板,最后完成防火及面漆施工。此方案的优点是施工步骤简单、预制难度低、对施工车辆要求低。缺点是施工进度慢,高空作业多、脚手架工作量大,高空安装焊缝多质量不易控制。 方案二:预制场里将柱预制好后,运抵现场在地面组对成片,安装后连接好两片间的框架梁和设备梁及其它小梁和平台板,最后完成防火和面漆施工。此方案减少了高空作业,地面组片可以和高空安装并行前进施工进度易控制,重要焊缝70%都是在地面完成质量上更有保证,防腐质量也比方案一更容易控制。缺点是要求现场必须有较大空间(以本次施工为例,考虑到吊车站位和材料堆放以及消防通道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