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主题:探险与科幻 练习(10)(带答案)-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部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26.73 KB
- 文档页数:8
南京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走向3D时代①热映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以其身临其境的3D(三维)效果赢得了全球影迷的好评,掀起了一股3D电影热潮,同时也让很多对3D技术持怀疑态度的人变成了3D技术的支持者,更让人们对3D家庭影视生活充满无限向往。
一直徘徊在主流市场之外的3D技术终于奏响了进军家庭娱乐业的号角。
②3D是tlllree—dimensioilal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像。
就实质而言,这项技术原理并不复杂。
人是通过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存在状态。
在屏幕上,只要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不是一幅图像,整个画面就会立体起来。
③3D技术在商业运用上已经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3D立体影院将投资建设,3D影片的数量也在大大增加。
在3D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影视、音乐、动漫和网络游戏的相互渗透使得3D技术在电子消费领域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势,消费电子产品中使用3D 技术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④3D技术不仅被电影界接受,在电视领域也颇受青睐。
如今,各电视生产商均借机力推3D电视,希望引领今后平板电视的发展趋势。
电视媒体也争先恐后地将这项先进的视觉技术引入体育比赛转播中。
英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3l日下午1 7时打响的英超联赛,阿森纳主场迎战曼彻斯特联队的榜首大战,已成为英国体育史上的第一场由3D技术转播的体育比赛。
⑤此外,3D数码相机、3D数码相框已于去年年末实现产品化。
3D数码相机可以通过双镜头叠加同一场景以产生立体影像,或是利用3D功能进行不同色彩模式的对比。
而3D数码相框则是利用偏光原理,将不同图像同时折射到双眼,甚至可以充当3D眼镜,将普通照片立体化。
在今年1月,松下公司展出了全球第一款高清3D摄像机,其双镜头的设计可以说非常独特。
松下将该机的透镜、摄像机前端和双存储卡存储器合为一体,从而使机身更加轻便,在用户进行手持式拍摄时更加灵活。
2023中考语文科幻小说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全套(精华版)试题一: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最能体现科幻小说的基本特征?A. 描写未来科技的发展和应用B. 讲述人类与外星文明的交流C. 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性的碰撞D. 赞美英雄和崇尚自由答案:A2. 下列哪个科幻小说曾提出“时间机器”的概念?A. 《动物农场》B. 《简·爱》C. 《时间机器》D. 《1984》答案:C3. 以下哪本科幻小说被誉为“硬科幻”的经典之作?A. 《银河英雄传说》B. 《三体》C. 《海底两万里》D. 《星际迷航》答案:A4. “异形”系列电影是根据哪位科幻作家的小说改编的?A. 奥威尔B. 哈金斯C. 卡拉恰D. 史瑞克答案:B5. 下列作品中,被认为是玛丽·雪莱创作的科幻小说是?A. 《诛仙》B. 《蓝皮书十万个为什么》C. 《一个国家的崛起与衰落》D. 《科学怪人》答案:D6. 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属于“软科幻”?A. 亦舒B. 刘慈欣C. 赵七星D. 张北海答案:A7. 《战争与和平》中的“伊利亚·雷平尼斯”是一个来自哪个星球的外星生命?A. 火星B. 木星C. 土星D. 金星答案:B8. 下列哪本科幻小说是由中国作家创作的?A. 《人间草木》B. 《秒速五厘米》C. 《三国演义》D. 《三体》答案:D9. 以下哪个科幻小说曾获得“雨果奖”?A. 《教父》B. 《星际穿越》C. 《悲惨世界》D. 《攻壳机动队》答案:B10. 以下哪位作家在科幻小说创作中被誉为“银河系三大巨匠”之一?A. 刘慈欣B. 亦舒C. 那觐若D. 埃萨斯答案:A试题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科幻小说的内容主要围绕科技发展展开。
答案:√2. 《1984》是一部经典的科幻小说。
答案:√3. 许多科幻小说的情节设定在未来世界。
答案:√4. 科幻小说的创作受到现实社会的制约。
2020-2021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列巴陈晓雷①去年,我在影友博客中,首次见到了历经沧桑的鄂温克老额尼(鄂温克语,母亲)玛丽娅·索,她那亚欧人种相互融通的面部轮廊,一下便吸引了我。
这绛棕色脸上的皱纹让我惊奇,它们或横于额头,或环绕双眼,或聚拢唇边,都让我想到莽莽大兴安岭的土地山川,高低起伏、深浅不一。
她的这张脸,宛如深秋原野,山路弯曲幽远,恰似秋日田地,犁痕鲜明醒目,这上面记录着岁月人生,举证着真诚、美丽。
②玛丽娅·索面对影友的镜头,很不适应,表情不放松,无法进入自然状态。
③影友们的热情围着她,并没感染她,她我行我素地坐着,眼睛不看那些对自己乱叫的机器,也不逢迎那些对自己不停闪光的镜头。
她小声嘀咕着谁也不懂的鄂温克语,从语气里能感受到,她对鼓捣相机的这些人有点不理解,她不知他们在面前慌乱拍自己的目的,他们在面前拥挤、忙碌着,让她无法实施早已准备好的待客之礼。
④索额尼想,他们没时间坐下来喝驯鹿奶熬的奶茶,没时间坐下来喝杯酒,总该尝尝自己烤制的列巴呀!⑤木桌上圆圆的、厚实的列巴,害羞、渴望地看着这些端着相机的年轻人。
⑥老人默想:他们一定担心我在这儿坐不了几分钟就得躺下,他们认为我老了,是在抢拍我呢!我不是干树叶,风一吹就没了,别看我九十二了,身子骨像山上的黑柞树,粗壮、结实着呢。
⑦索额尼很想对他们说:要现在走路上山找驯鹿,你们都不一定能跟上我的步,还不知道谁担心谁呐?别总想着我不行,我就是在这儿坐半天也挺得住,别着急,慢慢干,才出细话嘛……年轻人,坐下歇会儿,先尝尝我的烤列巴吧,这可是用山里的站杆柴火烤的,这和城里人用电火烤的面包味道不同,不信你们尝尝,我的列巴有大岭独特的香味……⑧一会儿,咱们唠熟识了,我自然会把我家驯鹿的那些事儿告诉你们……这么想着,额尼情绪松弛下来,脸色活泛起来,面肌恢复了祥和,虽仍没笑,却显出了平静和亲善。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六单元组合滚动练 1《伟大的悲剧》·同步延伸练延伸关注点:斯科特一行虽然没有第一个到达南极点,但是他们在归途中表现出来的高贵品质让他们实现了对自我的挑战;沙克尔顿虽然没有带领队员们完成对南极的探险,但是遇险后他凭借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最终带领所有队员平安回家,这个壮举,超越了探险本身。
归来的沙克尔顿叶子①1914年8月1日,连沙克尔顿在内的28位勇士,乘木船离开伦敦,赴南极探险。
沙克尔顿根据家庭的座右铭“坚毅必胜”,把木船命名为“坚毅号”。
②12月5日,“坚毅号”离开南乔治亚岛。
第二年的1月8日,“坚毅号”到达南极边缘的威德尔海之后,便身陷冰川之中而动弹不得,并随冰雪漂移了10个月,其中包括南极长达数月的漫漫严冬。
就在夜夜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聊以蔽体的船只最后也被巨大的冰坨压毁。
10月27日,沙克尔顿下令弃船。
11月8日,随队摄影师赫黎冒险潜入困陷冰海的木船,抢救回部分珍贵的底片。
11月21日,“坚毅号”沉没。
③他们尝试徒步横越冰雪的大海,但每天行程连三公里都走不出,体能消耗却无比巨大,最后沙克尔顿毅然决定放弃前行,就在浮冰上扎营。
④在食品、衣服、遮蔽物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沙克尔顿和他的船员在冰天雪地中整整露营了五个月。
这五个月中,为了鼓励船员的斗志,在与船员同样心身疲惫的情况下,沙克尔顿仍然谈笑风生,并不时在冰川上翩翩起舞,而这时,他们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已吃完,只能靠企鹅肉和冰雪维持生命。
⑤在探险队员随冰漂浮到北面开放水域后,他们立即用弃船时抢救出的三艘小救生艇,经过七天艰苦的海上旅程,齐心协力勉强航行到荒芜的大象岛。
而大象岛是一个远离航道的无人的岛屿,留在那里也只有死路一条。
⑥眼见船员们的体能和精神都濒于极限,沙克尔顿知道不能再等了。
1916年4月24日,沙克尔顿决定与另外4名船员乘坐一艘22英尺长的救生艇“加兰号”开始一项几乎是不可能的自救行动,目标是横渡约1 300海里波浪滔天的海面,到设有捕鲸站的南乔治亚岛求救。
(完整版)中考科幻小说阅读练习题(有答案)布·阿尔迪斯在温顿夫人的花园里总是夏天。
可爱的杏树四周环绕,常年枝繁叶茂。
莫尼卡·温顿摘下一朵藏红的玫瑰递给大卫。
“多好看哪,是不是?”她说。
大卫没有回答,抬头看看她,咧嘴笑了。
他握着花跑过草坪,消失在狗屋后面。
她已经试着去爱他了。
当她下定决心去跟上他时,她发现三岁的他已经溜走到房子里去了。
他也许找特迪去了。
Synthank公司的董事们正在享用一顿丰盛的午宴以庆祝他们的新产品研制成功。
亨利·温顿,Synthank公司的管理董事, 在掌声中站起来开始演讲。
一两个笑话之后他说道,“从我们的第一个人工合成生命形式打入世界市场至今已经快十年了,你们都知道这些产品有多么成功,尽管这个过分拥挤的世界上四分之三的人在挨饿,多亏了人口控制……”大卫坐在他的婴儿室的长窗边摆弄着纸笔。
“特迪!”他叫道。
主人的语音模式激活了它,它站了起来。
“特迪,我想不出说什么好!”玩具熊从床上爬下来,僵硬地走过去扒在男孩的腿上。
“你已经说了些什么了?”“我说了——”他举起信紧紧地盯着。
“我说了,‘亲爱的妈妈,我希望你刚才一切都好。
我爱你……’”小熊说:“听上去不错,下楼去交给她吧。
”好长一段时间的沉默。
大卫向窗外望着。
“特迪,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你怎么能知道什么东西是真的,什么东西不是真的呢?你和我是真的吧,特迪,对吗?”小熊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男孩:“你和我是真的,大卫。
”它是特为安慰设计的。
莫尼卡在房子里慢慢地走着。
差不多是下午邮件经过网络到达的时间了。
她按了下手碗上拨号盘的邮局号码,但是什么也没有。
还得等几分钟。
他的演讲现在快结束了:“服务人也将是计算机的一种外延—因为他自己的脑内将有一台计算机……虽然我们有严重的人口过剩问题,但是上亿的人们因孤独而承受痛苦。
我们的服务人将是一个弥补,他将总是回答,最无趣的谈话也不会令他厌倦……”他在热烈的掌声中坐下。
就连桌边坐着的穿着不显眼的西装的人工合成服务人也和宾客们一起鼓着掌。
江苏省近3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南京)现代散文阅读惊叹,由“吁”到“芋”冯杰在我们北中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你就是把全部的龟片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到这个小小的“芋”字,文字比它本身走来得要更晚一些。
我开始把它的来历想象成一出乡村传奇:最早,是在很远的一天,我们北中原的先民在田野或荒无人烟之地苦旅,忽然,看到了那种未曾见过的大叶子,于是,发出惊叹的语气词﹣﹣“吁.!”米豆的批注①:“吁”这个感叹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哇”,朗读时声音可以由低到高再到低,而且拖得较长,是一种惊叹的语气。
再于是,这种植物就开始叫“芋”了。
这就是它的来历。
当然,还得给汉字戴上一笠遮雨的草帽。
中国汉字有个规律,凡带草字头的,都是绿颜色的汉字,能发芽的汉字,能种下的汉字。
这是我赋予这种植物诞生记的小引子,自然是禁不起推敲的。
我只不过想用文字把它打扮一下,好让芋穿着一面面大绿叶子出场而已。
芋因充满乡土情结而可入画。
我是首先看到齐白石画的芋叶,其后,才看到真芋的。
在一方小小的邮票上,那芋的肥大枝叶几乎延伸到方寸之外了。
滴下的露水,正在深浅分明的墨叶上流淌。
一边,还有两只歌唱秋风颂的蟋蟀。
初春,母亲常常会在集市上买些小芋头。
大的煮熟,让我们蘸着小碟子里的白糖吃。
小的也不丢,留下来。
我看到一小筐里放着一堆小芋头,一个个顶着绿芽。
原来母亲要种。
米豆的批注②:母亲种小芋头,可能是想把喜欢的稀奇食物留在一家人的生活里吧。
芋头开始在院子里发芽,抽枝时还要随着培土。
等到长大时,芋的风姿有点像陆地上生长的荷叶,大叶子在晚风中缓缓摇曳。
有串门的人也“a.吁.﹣﹣”:“你们怎么种了一院子藕啊?“中国的芋头可能要数广西荔浦芋头最大最好。
据说过去都是“贡品”。
母亲生前,我们全家坐在一起,看过那个关于刘墉的喜剧,荔浦芋头作为角色在里面出场过。
那时,曾有黄昏里开心的笑声。
有一年,我随一个旅行团到过荔浦,专门在一个小火炉前买过一个,双手捧着,边上车边吃,干,面,掉粒,惹得一车人看我的贪相。
第六单元科幻探险同步练习现代文延伸拓展练习《带上她的眼睛》·同步延伸练延伸关注点:大部分人都有一双健康的眼睛,我们用它来领略世界的美景。
课文中的“我”带着领航员的“眼睛”再次感受地球的美景,让她从孤寂害怕中走出来;选文中的奶奶眼睛失明了,但似乎什么都能看得到,这是为什么呢?长在心上的眼睛梅贻涵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
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唰唰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
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
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
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
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
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
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
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
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指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
小驴问奶奶,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
”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
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
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
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
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
大胖不解地说:“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
部编版七下第六单元科幻探险太空一日同步练习题版1.【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炽.热遨.游稠.密赫.兹舷.窗严谨.模拟.烧灼.轮廓.瞬.间无虞.确凿.荷:负荷荷花晕:红晕晕倒载:载人记载2.【辨清字形】根据拼音写汉字。
guǐ 道hú 线俯kàn 棉xù惊心动pò bǐng 息凝神qiān 字hún 牵梦绕bìng 弃jiàn 定3.【理解词义】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 炽热:(2) 遨游:(3) 严谨:(4) 俯瞰:(5) 一刹那:(6) :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7) :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8)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9) :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10)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答案1. 【答案】chì;áo;chóu;hè;xián;jǐn;nǐ;zhuó;kuò;shùn;yú;záo;hè;hé;yùn;yūn;zài;zǎi2. 【答案】轨;弧;瞰;絮;魄;魂;屏;摒;签;鉴3. 【答案】(1) 温度高;极热。
(2) 游历;漫游。
(3) 严密谨慎;严密细致。
(4) 从高处往下看。
(5) 极短的时间。
(6) 耐人寻味(7) 屏息凝神(8) 本末倒置(9) 应付自如(10) 惊心动魄。
第六单元组合滚动练 2《带上她的眼睛》·同步延伸练延伸关注点:大部分人都有一双健康的眼睛,我们用它来领略世界的美景。
课文中的“我”带着领航员的“眼睛”再次感受地球的美景,让她从孤寂害怕中走出来;选文中的奶奶眼睛失明了,但似乎什么都能看得到,这是为什么呢?长在心上的眼睛梅贻涵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
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唰唰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
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
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
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
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
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
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
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
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指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
小驴问奶奶,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
”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
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
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
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
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
大胖不解地说:“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
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
限时练习:60min 完成时间:月日天气:作业09:科技作品阅读《海底两万里》(完成1-13小题,限时10分钟,30分。
)1.(2分)(22-23七年级下·新疆伊犁·期末)以下关于《海底两万里》,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反对殖民压迫也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
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B.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购买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航行的故事。
C.在航行途中,尼摩船长等人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等许多险情。
D.这部作品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显示了作者非凡想象力。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潜水艇是尼摩船长自己设计制造...潜水艇‘诺第留斯号’”表述错误。
......的,“尼摩船长驾驶购买的故选B。
2.(2分)(22-23七年级下·四川广安·期末)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
B.作者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使读者身临其境。
C.“诺第留斯号”在珊瑚礁上搁浅,遭到美国人的袭击,尼摩船长利用在楼梯和扶手上布下的电力网吓跑了那些印度人。
D.“鹦鹉螺”号所使用的动力来源是电,电主要是来源于用海水中的电解质纳制成的纳电池。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
C.有误。
“诺第留斯号”在珊瑚礁上搁浅,遭到土著人的袭击,尼摩船长利用在楼梯和扶手上布下的电力网吓跑了土著人。
故选C。
3.(2分)(22-23七年级下·贵州黔南·期末)下列对《海底两万里》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潜艇行驶到印度洋,小水母球发光把大海照得如同白昼。
B.尼摩船长危在旦夕时,他用叉刺中鲨鱼要害,把采珠人救到小船上,并赠送一袋小珍珠。
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10)主题:探险与科幻第一部分:主题阐述探险,不管是出于个人的内在追求,还是出于工作的需要,或者科考的目的,这样一种行为,本身就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这是对人类探求未知世界的原始冲动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人类文明更加发达的内在动力。
科幻,即根据有限的科学假设,在不与人类最大的可知信息量(如现有的科学理论,有据可考的事件记录)冲突的前提下,虚构可能发生的事件。
书本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探险与科幻”,本份练习也选取相关主题的文章,帮助使用者巩固提升。
第二部分:科幻小说简介科幻小说,指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创作出的文艺作品。
科幻小说题材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大,以至于难以列出单独的清单。
但是,大多数优秀的科幻小说都以社会现实为背景,利用对未来和过去的想象,探索解决现实矛盾的方法,揭示社会变化和人与人的关系。
第三部分:精讲精练(一)超级智能住宅住宅终于建成了。
建造期间丈夫可操劳够了:一会这里有毛病,需要修改,一会儿那里有出了问题,需要设法解决……总之,没有片刻休息。
好了,现在总算结束了,住宅竣工了,大功告成了。
住宅是丈夫为讨妻子欢心而建成的,因为妻子不爱收拾房间,而且觉得烹饪、洗涤特别麻烦,对于读服装设计的妻子来说,财务收支就更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
妻子对新住宅非常满意:清洁卫生,物品存放,三餐烹饪,衣服洗涤,财务收支……全由屋子包办,甚至当主人外出时,回信,接电话,迎来送往……也由屋子代办。
每天清晨,当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户泻进房间时,妻子会在睡梦中自然醒来。
在她淋浴的时候,厨房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牛奶、红茶、咖啡等饮料应有尽有,烤麸面包、芝士蛋糕、水果沙拉等食品一应俱全。
喝着香醇的咖啡,尝着酥软的面包,听着音乐播放器自动为她选择的曼妙音乐,妻子觉得早晨的时光无比美妙。
早餐结束后,衣柜自动地为女主人选好了衣服,化妆台上自动推出名牌香水,妻子根本不用为服饰、化妆而发愁。
傍晚下班归来,不用掏钥匙,门顶上的智能识别仪会自动开门,客厅、餐厅等处的灯会自动亮起。
花瓶里每天会有一枝妻子喜欢的花朵自动开放,芬芳弥漫。
晚餐是妻子最爱的普罗旺斯名菜,妻子在肖邦的钢琴声中呷着波尔多葡萄酒,工作一天后的疲惫感荡然无存。
餐毕,她坐在书房里随意读书,书柜里比牛津大学图书馆的藏书还多。
妻子觉得这栋住宅棒极了!可到第二个月月末,妻子的态度就全然变了。
“它不给我绿裙子,还说我只适合穿蓝色的!”她向丈夫告状。
丈夫决定先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听着,房子,你太放肆了!快打开衣柜,把那条绿裙子拿出来给太太。
你听见了吗?”房子没有回答,柜子也未见打开。
“唉,你为什么就不能穿蓝色的呢?”丈夫转向妻子。
“什么?就听从这么一堆钢筋混凝土的支配?穿什么都要由它来决定?不行,亲爱的,我是这里的主人。
发号施令的,应该是我,而不是你的房子。
房子快把那条绿裙子拿来给我!”房子拿出的仍是蓝裙子。
僵局持续了一个小时,妻子什么地方也不想去了,只把自己闷闷不乐地锁在房间里。
过了一周,女主人又跟房子争执起来。
而这一次,她照样讨了个没趣。
又过了一周,妻子忍不住要离家出走。
临行前她向丈夫摊牌:“要么我留下,要么这鬼房子留下!”“它哪里又得罪你啦?”丈夫大吃一惊。
“我要做我想做的事,而不是它想要我做的事;我要穿我想穿的衣服,而不是它想要我穿的衣服。
总而言之,我要做我想做的一切。
”“亲爱的,它也是关心我们嘛。
”“关心?可绝不能违背我的意愿来干。
它这绝不是关心,而是在任意摆布我们!”“但是……”“我已经说过,要么我留,要么它留!”“可我总不能把一幢好端端的房子毁掉吧?”“既然这样,那你就跟你好端端的房子过日子吧!在你心目中,它完全可以取代我。
对此我已深信不疑!”门“啪”的一声关上了。
妻子毅然走了。
丈夫自我安慰着,傍晚她肯定就会回来的。
可过了一天,又过了一天,直到第三天,妻子仍不见回来。
“房子,我要去找她!在我们回来之前,请做好一道她最爱吃的茄汁沙司,并摆好饭桌!”他走到门跟前,可这一次门没有像往常那样自动打开。
“嗯?你怎么搞的?睡着啦?你这房子,快给我开门!”门一动不动。
他只好自己动手去推门,但门就是开不了。
他干脆用肩头去撞,门依然不开。
“门呀,你怎么啦?我需要去找她呀!”“你不必去找她了,她只会给你增添麻烦。
”房子心平气和地劝说。
“房子,我需要她。
房子,我爱她!开门啊,快开!”房子默不作声,门紧闭不动。
他试着去开窗子,窗框好像也被钉死。
他想用椅子把玻璃砸碎,可是笨重的窗帘却有意缠住了他的手,并把他手里的椅子夺掉。
“放开我!”他大声呵斥着。
“你没什么理由要出去,”房子回答,“你不需要她。
我会照料你,直到你老死。
”“你说什么?想把我一辈子困在这里,一辈子?”他气冲冲地问。
“我会照料你的,你什么都不必操心。
”“我不需要你来照料,放开我!”沉默。
他挣脱窗帘,来到房子中央,在这里窗帘已够不到他。
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到了打火机。
他取出打火机,“嚓”一下把火打着,说道:“你现在不把门打开,我就把你烧掉!”“可你要知道,那样一来,我们将同归于尽。
”“即便如此,我也要把你毁掉!房子,你听到了吗?”“还是把打火机关了吧。
”“快开门,否则我要烧了!”“不开。
”“我烧死你!”“你烧不了我的。
”这时从柜子里滚出了一个箱子……(以下省略)(有删改)1.阅读小说,根据你对“超级智能住宅”的认识,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分别填入一个四字词语。
(2分)当房子刚建成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体贴入微,当妻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① _ ;当丈夫与房子矛盾激化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②_ 。
2.小说中的对话往往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请你选择一处对话,简要分析在推动情节发展中,这处对话所起的作用。
(4分)3.在你看来,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根据你对小说主题的认识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5分)小说主题:你的问题:你的理由:【答案】1.①固执任性②蛮横无理2.选取对话:“亲爱的,它敢是关心我们嘛。
” “关心?可绝不能违背我的意愿来干,它这绝不是关心,而是任意摆布我们!”此处对话作用:此处对话体现了男主人设计的房子的初衷、房子最初对主人的态度,又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暗示了下文中房子会对主人做出的种种“造反行为”,最初为了照顾主人建造的房子,在只能简单僵化地理解“照顾”,却完全不理解主人的感情,分不清“主仆”的界限时,就会出现这种任意摆布主人的“行为”。
此处是对言语中房子行为的良好诠释。
3.小说主题;人工智能可能会毁灭人类你的问题: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甚至是危险,面对科技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请结合生活详细阐述你的观点。
你的理由:本文主题人工智能毁灭人类,其实质在引发读者思考;原本为服务我们而发明的人工智能,为什么反而成为了人类的敌人?在我们发明高科技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了它的危害以及控制危害的方法?(二)自动驾驶塑造未来①1939年,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Futuramao此后,科技发达国家都开展了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初步探索和基础研究。
作为人工智能最具商业价值的领域之一,自动驾驶产业广受热捧,发展迅速。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预测,到2040年全球75%的新款汽车都将会是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在推动人类交通革命的同时,也必将塑造城市的未来。
②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抢占人工智能的竞争高地。
2016年,日本发布《自动驾驶普及路线图》,允许自动驾驶汽车2020年在高速公路上通行。
2017年,德国通过了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法案,并于同年提出了自动驾驶指导原则。
我国在2017年发布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当前,我国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7年12月,深圳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了无人驾驶公交的试运行测试,此后,上海、北京、重庆相继为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颁发了测试牌照。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中国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③然而,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
我国正在积极制定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
美国曾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5个等级。
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按照智能化程度将自动驾驶汽车划分为“完全人类驾驶、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6个标准等级。
据此标准,当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几乎都在4级标准以下,且处于基本测试阶段。
2017年,加利福尼亚常规公路测试公里数最高的自动驾驶汽车厂商,测试里程总数不超过40万公里,技术人员无干预的行驶里程也低于6000公里。
此外,路测也仅限于乘用车场景,并没有实现多个行业都已经出现的应用场景的全覆盖,距离真正意义上“完全自动驾驶”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④作为交通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革命,自动驾驶将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一是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
2018年3月,接连发生的两起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敲响了自动驾驶的安全警钟。
同时,自动驾驶汽车通过网络与外界实现大规模数据交互,一旦受到网络黑客攻击很可能失去车辆控制权。
二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主体问题。
可以预见,与传统的以司机为中心的责任认定相比,自动驾驶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将会发生改变。
随着汽车的控制权被逐渐交给计算机系统,汽车制造商相关产品供应商或者是乘用人,都有可能成为责任主体。
三是自动驾驶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
例如,在将要发生事故时,是拯教车上的乘客还是挽救路人?一旦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必然面临上述这类伦理性难题,这些技术伦理价值导向一经确立,将成为自动化规则被大规模植入到自动驾驶程序,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1.本文围绕“自动驾驶塑造未来”从、和自动驾驶面临的问题等三方面进行了介绍说明。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第①段列举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展出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的事例,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B.第①②两段中,加点词语“之一”和“相继”分别从范围和时间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和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说明当前的自动驾驶汽车即将达到国际标准统一规定的自动驾驶等级。
D.可以预见,自动驾驶发展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的改变,将给汽车保险行业的保险业务带来重大变化。
【答案】1.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自动驾驶等级划分的国际标准2.C(三)断臂余生——美国登山勇士罗尔斯顿回忆可怕遭遇作为一家登山用品商店的工作人员及经验丰富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罗尔斯顿攀登过犹他州49座4200米以上的山峰。
回忆起当日手臂被巨石压住的情景,他说自己一度感到绝望,以为必死无疑;但他也曾努力自我安慰保持平和心态,设想种种获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