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目 录CONTENTS第一部分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4)一、数据来源 (4)(一)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5)(二)2014届毕业生跟踪调查 (5)(三)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5)(四)校内职能部门深度访谈 (5)二、方案设计与数据采集 (6)(一)研究方案确定和调查问卷设计 (6)(二)问卷调查实施 (6)(三)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6)三、主要分析方法 (7)(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7)(二)列联表和相关分析 (7)(三)回归分析 (8)第二部分 毕业生基本情况 (9)一、总体规模 (9)二、性别分布 (9)三、学历分布 (10)四、性别与学历交叉分析 (10)五、学科分布 (10)六、生源地分布 (11)第三部分 就业创业服务及学生求职状况 (13)一、学校就业创业服务概述 (13)(一)招聘服务 (13)(二)就业指导服务 (15)(三)创业服务 (17)(四)就业权益保护 (22)二、学生求职状况调查 (23)(一)薪酬期望 (23)(二)求职偏好 (24)(三)求职努力程度和结果 (25)第四部分 就业状况及就业质量分析 (26)一、就业率 (26)(一)初次就业率 (26)(二)年终就业率 (26)二、就业去向 (27)(一)就业省份分布 (27)(二)就业地区分布 (30)(三)就业城市类型分布 (31)(四)就业行业分布 (32)(五)就业单位性质 (33)三、就业质量 (35)(一)名校深造和名企入职 (35)(二)对口就业 (35)(三)教育适度 (35)(四)薪酬水平 (36)四、满意度调查 (39)(一)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 (39)(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40)第五部分 毕业生细分群体分析 (41)一、部分奖学金获得者就业状况分析 (41)(一)就业概况 (41)(二)就业去向 (41)(三)对口就业与就业满意度 (43)二、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就业状况分析 (44)(一)就业概况 (44)(二)就业去向 (44)(三)对口就业与就业满意度 (46)三、待就业毕业生分析 (47)(一)群体基本特征 (47)(二)未找到工作的原因 (47)(三)求职行为 (47)第六部分 政策建议 (48)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各类指导与服务活动 (48)二、提早介入就业能力不足学生的指导与服务 (48)三、将国家发展战略作为高校调整结构的重要指引 (49)南京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高素质创新能力的拔尖领军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基础性人才和高科技应用人才的培养与国际接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接轨”,强化就业创业工作,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先后获得了“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称号。
关于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的分析报告曹添【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4(33)8【摘要】为了进一步做好2014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通过此次数据分析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有一个更加理性、全面的认识,并希望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选择的思路和方向。
%In order to do a better job in 2014 graduate employment guidance,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a more rational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ountry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difficulty through the data analysis and hope to provide some ideas and direction for solving the problem.【总页数】2页(P299-300)【作者】曹添【作者单位】三亚学院,三亚572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相关文献】1.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2014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报告 [J], 李卫庆2.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以宁波教育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为例 [J], 朱寺宏;单正义3.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昆明医科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J], 寸镜芬;许艳华;盛讯;;;4.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3届、2014届毕业生为例 [J], 赖新华;王恒胤;石瑞星;郭建;5.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3届、2014届毕业生为例 [J], 赖新华;王恒胤;石瑞星;郭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就业满意度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后的满意度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广泛的调查,旨在揭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他们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和期望。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_____名大学生的有效反馈。
调查内容涵盖了就业岗位、薪资待遇、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工作与生活平衡等多个方面。
一、就业岗位满意度在就业岗位方面,约_____%的大学生表示对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岗位较为满意。
他们认为工作内容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
然而,仍有_____%的大学生表示对岗位不满意,主要原因包括工作内容枯燥乏味、缺乏挑战性和创新性,以及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符。
二、薪资待遇满意度薪资待遇是大学生就业时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_____%的大学生对目前的薪资水平感到满意。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薪资过低,无法满足生活需求和职业期望。
其中,一线城市的大学生对薪资的满意度相对较低,而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生在薪资方面的满意度略高。
三、工作环境满意度工作环境包括办公设施、工作氛围、团队合作等方面。
约_____%的大学生对工作环境表示满意,认为工作场所舒适、同事关系融洽、团队合作良好。
但仍有_____%的大学生对工作环境存在不满,如办公设施陈旧、工作压力过大、人际关系复杂等。
四、职业发展满意度职业发展是大学生关注的长期问题。
约_____%的大学生认为目前所在单位提供了较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有明确的晋升渠道和培训体系。
然而,仍有_____%的大学生表示对职业发展前景感到迷茫,单位缺乏对员工的职业规划指导和支持。
五、工作与生活平衡满意度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越来越受到重视。
调查发现,仅有_____%的大学生能够较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大部分大学生表示工作时间过长、加班频繁,导致个人休息和娱乐时间不足,影响了生活质量。
工程管理学院毕业生跟踪回访报告工程管理学院 2014年9月工程管理学院毕业生跟踪回访报告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管理学院是面向高职高专层次及中专层次开设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及物业管理四个专业,并计划将来在更广泛的领域里拓展专业,并将开展各类与管理有关的培训。
建工校区现有班级27个,其中包括:五年一贯制大专班两个,高中一年半中专班两个,“三校生”高职班两个,普通高职班二十一个,在校学生达一千四百余人,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在世界经济衰退,国内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我院大部分专业毕业生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5.56%。
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6.25%。
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2%。
实践证明,我院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工程管理学院加强了对人才培养的跟踪调查服务。
本次社会评价调查,我们依据客观性、真实性的原则,围绕社会对学院的整体评价及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针对毕业生思想道德、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等,采用实地访问、电话询问、信函与电子邮件等方法进行调查,主要针对近三年的毕业生,涉及近百家用人单位,获取社会对学院办学评价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这次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形成以下报告。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一)调查对象表一近三年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统计表表二 2014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截止到11月30日)我院2014届有毕业生2119人,统计截止到11月30日,就业人数2060人,就业率97.2%,其中47%的毕业生在省内就业,占主导地位,而在珠三角、长三角就业的学生与去年同比相对有所下降,从这一层面反映新疆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经济发展较快,吸纳毕业生较多,另一层面说明我院紧跟疆内就业市场,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已见成效。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报告
根据调查结果,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对XXX汽修专业的评
价较高。
他们认为学生的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勤奋好学,上进心强,很多都是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业务能手。
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表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较好。
在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评价中,他们认为学生在政治理论及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科跨度上、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比较好。
在基本能力评价方面,用人单位认为学生在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研究能力相对较强。
在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及心理素质方面,用人单位认为学生在公民道德素质及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觉悟、服从组织安排等方面比较满意。
然而,用人单位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强,他们不仅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理论水平。
用人单位希望学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研究与训练,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与能力等等,使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
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多面手”,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报告篇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表篇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报告正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关于汽修专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及评价报告为了进一步收集、统计、分析用人单位对正阳县职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毕业生总体评价、用人需求,对正阳县职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正阳县职业中等职业学校关于汽车专业教育、教学的调整和改革提供基础材料,以适应汽车专业教育更高、更新的要求,全面推进汽车专业整体工作。
为此,我们对部分汽车专业毕业生所在的用人单位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跟踪调查。
一、调查结果统计本次调查共向用人单位发放问卷20份,收回18份,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二、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建议(一)调查情况分析通过本次调查,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们培养的学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很多都是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业务能手。
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表,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对我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评价中,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在政治理论及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科跨度上、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比较好;在基本能力评价方面,认为我校毕业生在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在对我校(来自: 小龙文档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报告)毕业生思想道德修养及心理素质方面、对我校毕业生在公民道德素质及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觉悟、服从组织安排等方面比较满意。
用人单位强调,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强,用人单位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理论水平;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希望我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与能力等等,使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多面手”,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报告篇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表篇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报告正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关于汽修专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及评价报告为了进一步收集、统计、分析用人单位对正阳县职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毕业生总体评价、用人需求,对正阳县职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正阳县职业中等职业学校关于汽车专业教育、教学的调整和改革提供基础材料,以适应汽车专业教育更高、更新的要求,全面推进汽车专业整体工作。
为此,我们对部分汽车专业毕业生所在的用人单位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跟踪调查。
一、调查结果统计本次调查共向用人单位发放问卷20份,收回18份,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二、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建议(一)调查情况分析通过本次调查,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们培养的学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很多都是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业务能手。
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表,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对我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评价中,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在政治理论及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科跨度上、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比较好;在基本能力评价方面,认为我校毕业生在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在对我校(来自: 小龙文档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报告)毕业生思想道德修养及心理素质方面、对我校毕业生在公民道德素质及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觉悟、服从组织安排等方面比较满意。
用人单位强调,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强,用人单位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理论水平;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希望我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与能力等等,使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多面手”,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
机电工程学院2014届毕业生对就业指导与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为了解学生对我院就业工作的总体评价和认可程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因此,学院针对2014届毕业生进行了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满意度进行专项调查。
一、调查的内容和方法1、调查的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学院即将毕业的2014届毕业生,共发出调查问卷450份,回收430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430份,有效率100%。
2、调查的内容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为了了解2014届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满意度。
3、调查的方法本次调查由学院就业指导部门牵头,会同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共同实施进行,调查的方法是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和电话询问的形式进行的。
调查内容采用自编的《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我院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配置的硬件设施、对学校所发布的招聘信息的时效性和信息量是否满意、你对学校举办各类招聘会产生的帮助效果是否满意、对学校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宣传、对学校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工作(报到证、档案、户口、组织关系等)是否满意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分析1、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方面本项调查涉及: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内容、我院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我院举行的各类就业招聘活动、我院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工作以及对我院就业工作的建议等方面。
经过综合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在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方面,非常满意的占了85%,满意的占12%,一般的占2%,不满意的占1%。
这一方面说明了本学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值得肯定的。
在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内容方面,非常满意的占86%,满意的占12%,一般的占1%,不满意的占1%。
说明就业指导课对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应该重视;同时,也学院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北京工商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小组成员:崔梦茹、王紫兰、韦金叶、冯南茜唐久来、傅晓辉、李秋实、彭婧玮高鑫平、屈泽平根据网络数据,我校2014届毕业生总数为3490人,其中本科生81.9%,硕士研究生18.1%;北京生源毕业生占46.9%,京外生源占53.1%;男生占36.8%,女生占63.2%。
本科毕业生规模与结构:2860名本科毕业生中男生占37.55%,女生占62.45%;北京生源毕业生54%,京外毕业生46%。
本科毕业生分布在学校9个学院,共计40个专业。
硕士研究生规模与结构:630名硕士毕业生中,男生占33.74%,女生占66.26%;北京生源毕业生15%,京外生源毕业生85%。
硕士毕业生分布在学校8个学院,共计43个专业。
表1毕业生学历、学科结构(N=3490总体就业情况:截至2014年10月31日,我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16%。
其中,签约率49.54%,毕业后深造(包括考取研究生、博士生、出国/境留学率18.68%。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7.31%,硕士研究生就业率96.51%。
本科生签约率45.56%,研究生签约率67.62%。
本科深造率22.10%,硕士深造率3.18%。
从不同学历层次来看,研究生就业率比本科生略低,但签约率远高于本科生,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高于研究生。
N有效%学历层次本科生286081.9研究生63018.1学科门类经济法65718.8法学1995.7文学2126.1理学641.8工学126936.4管理学86824.9艺术学2216.3按照生源统计:北京生源与京外生源的就业率分别为97.9%和96.0%,京外生源就业率比北京生源略低。
北京生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就业协议”的比例比京外生源高29.8个百分点。
北京生源毕业生出国(境留学的比例高于京外生源毕业生,京外生源国内升学的比例高于北京生源。
按照性别统计:男生与女生的就业率分别为96.6%和97.1%,男生就业率比女生低0.5个百分点。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郑州旅游职业学院2014年12月目录一、学院概况二、毕业生就业基本状况分析(一)毕业生规模(二)毕业生结构(三)就业率统计(四)就业流向三、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一)对工作的满意度(二)月收入(三)毕业生半年离职率(四)专业相关度(五)就业状况满意度(六)毕业生对学院满意度(七)用工单位对学院满意度四、毕业生就业质量保障体系(一)深化教育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二)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的建设(三)实施就业机会信息反馈机制,契合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四)强化就业服务工作五、对以后的规划(一)就业工作队伍建设与提升(二)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规范与提升(三)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提升(四)以创业促就业提升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有关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组织编制了《郑州旅游职业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全面系统的反映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我院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就业工作体系。
一、学院概况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以培养旅游人才为主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地处郑州市区,已有30年办学历史,学院占地面积1251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7000余万元,建有150多个校内外实习就业基地。
现设8系3部1院,开设41个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汇集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半数以上专任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被社会誉为河南旅游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近年来,学院以学生为本,倡导“快乐学习、阳光生活”的校园文化,人才培养面向新兴高端企业,定位于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学生毕业将走向迪士尼乐园、中国国际旅行社、洲际酒店集团等国际知名品牌旅游企业,高端大气的工作环境和未来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使学生走上了阳光快乐、积极向上的人生道路。
学院依托迅猛发展的旅游产业优势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坚持“立足本位,瞄准社会,行业基准,就业驱动”原则,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强化办学特色,优化服务功能,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招生规模稳中有升,社会效益显著提升,曾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十佳优秀高职院校”。
毕业生对就业工作满意度分析报告引言毕业生对就业工作满意度是衡量一个毕业生对职业发展的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
对于高校和招聘企业而言,了解毕业生对就业工作满意度的情况能帮助他们改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工作。
本报告旨在分析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程度,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网络平台向大学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共收集了300份有效问卷。
问卷包括了关于就业状况、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毕业生对就业工作满意度的情况。
结果分析1. 就业状况满意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70%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的就业状况感到满意,30%的毕业生则感到不满意。
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满意度较高的毕业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薪资待遇相对较好、有发展空间等。
而不满意度较高的毕业生则普遍存在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不相关、工作环境差等问题。
2. 工作环境满意度在工作环境方面,有60%的毕业生表示对工作环境比较满意,40%的毕业生表示对工作环境不满意。
进一步分析发现,满意度较高的毕业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工作氛围融洽、上下级关系良好、工作场所设施齐全等。
而不满意度较高的毕业生则普遍存在工作压力大、工作量过大等问题。
3. 薪资待遇满意度在薪资待遇方面,仅有40%的毕业生表示对薪资待遇满意,60%的毕业生表示对薪资待遇不满意。
进一步分析发现,满意度较高的毕业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薪资水平高于平均水平、有晋升加薪空间等。
而不满意度较高的毕业生则普遍存在薪资低、难以满足生活需求等问题。
结论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毕业生对就业工作满意度整体较高,但仍有部分毕业生对就业状况、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方面存在不满意的情况。
2.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薪资待遇相对较好、工作环境良好的毕业生更容易对就业工作感到满意。
3.高校和招聘企业等相关方应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供更好的职业规划帮助,帮助毕业生找到与自身专业匹配且满意的就业岗位。
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满意度的调查报告就业满意度是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的主观指标,也是评价大学生就业质量高低的终极指标。
就业满意度的高低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现阶段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情况。
有调查显示,毕业生对就业质量最关注的因素包括:行业发展前景、适于施展个人才能、适合自己能力与性格、工资收入、其他福利。
这些要素通常也被作为衡量就业满意与否的重要指标。
就业质量满意度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
在系部“校企合作”发展模式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系部毕业生就业率也呈现逐年走高的趋势。
然而“高就业率”并不意味着“高就业质量”。
研究表明,高校推荐工作的动机偏离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很难令学生满意。
甚至出现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越是学推荐的,毕业生对其工作就越不满意或满意度越低的情况。
一、就业满意度提升的途径与策略1、加强就业能力培养调查反映出薪酬待遇、工作压力、职业发展、工作环境等是影响系部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相关数据证明,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学生,获得了较高的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相对舒适、安全;选择了适合个人发展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选择了符合个人兴趣的工作。
]这说明个人的就业能力,间接影响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
就业是市场与毕业生本人双向选择的结果。
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选择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工作,其就业能力是核心竞争要素。
这需要系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重视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加强理论学习和技能锻炼,使学生掌握所在专业领域较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2、注重就业心理教育就业满意度的高低通常取决于个人主观感知,受毕生就业前的预期期望和就业后实际感知两个因素的影响。
在调查中,不少调查对象都表达出这样的想法:“来到这个公司之后,才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点失望”。
其就业期望高于就业后实际感知,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了其就业满意度降低。
相反,如果能够合理调整毕业生就业期望,使得就业期望与实际感知两者之间不发生较大偏离,其就业满意度也会明显提高。
2014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智联招聘日期:2014-04-15一、 90后毕业生直面就业,不再“迷信”高学历1、 2014年,更多的毕业生选择就业而非继续深造;大学生对待高学历的态度渐趋理性,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比例在降低。
参与调查的2014届应届毕业生中,毕业后选择就业的比例为76.3%,14.5%的人选择在国内继续学习,5.4%的人选择出国继续学习,选择创业的比例为3.2%。
与2012年、2013年相比,2014年更多的学生选择就业,比例由2012年的68.5%上升至2014年的76.3%,而选择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生比例则有所下降,尤其是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由17.5%下降至14.5%。
智联招聘专家认为,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对待高学历的态度渐趋理性,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盲目地寻求高学历,而选择步入职场积累工作经验。
此外,选择创业的学生比例也有所下降,比例由2012年的5.8%下降为2014年的3.2%。
综合来看,2014年,选择继续深造和创业的学生比例均呈下降趋势,由此造成进入就业市场的应届大学生比例上升。
在今年应届大学生数量由2013年的699万上升至727万的大背景下,今年进入就业市场的应届大学生数量将创历史新高,今年的应届大学生就业相比往年竞争会更激烈,情势更加严峻。
二、毕业生积极投身职场,盲目投递简历签约率低1、 2014年应届生求职较往届更积极,高峰集中在春节后的2月。
2014届毕业生开始进入求职环节的时间相比往届有一些差异。
首先,年前开始找工作的比例与往年基本一致,9月、10月是一个小高峰。
差异在于,2014年应届毕业生的求职高峰出现在春节后的2月,这一时间段与职场跳槽人士找工作的高峰重叠。
此外,截止2月,尚未开始求职的学生比例,2014年是11.3%,相比2012、2013年有大幅下降,说明今年的大学生比往届大学生在找工作上更积极。
2、大专生和本科生倾向于春节后2月开始找工作,硕士则集中于9月开学时期开始求职。
201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观调查分析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人人网联合推出了“201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观调查”。
这项对476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调查显示,52.3%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工作不好找。
70.2%受访者坦言工作或实习经验不足是求职中最大的问题,76.7%的受访者最看重工作单位的发展前景和空间,48.9%的受访者表示最希望得到职业生涯的规划咨询与指导。
经验不足最影响就业对于现在的就业形势,52.3%的受访者认为工作并不好找,28.4%的受访者感觉一般,9.90%的受访者觉得找份工作不算太麻烦,仅5.5%的受访者表示“so easy(很简单)”,还有4.00%的受访者“已经想开了”。
“很多公司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宣传声势浩大,但最后招进去的人甚少。
加之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增加,这就增加了就业难度。
”来自武汉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四学生王文刚觉得现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我听说我的一个小伙伴投了300多份简历才拿到理想offer。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工作或实习经验不足(70.2%)、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充分(51.5%)与缺乏面试经验(43.5%)。
缺乏职业规划(40.8%)、缺乏对目标企业或职位的了解(36.1%)、缺乏良好的沟通和能力(25.8%)紧随其后。
此外,就业单位歧视(19.3%)、受到父母约束(12.8%)、与爱人分居两地(12.0%)等问题也被提及。
河北经贸大学会计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李骁至今只实习过一次,“大四课比较少,才能腾出比较长的时间来实习。
寒暑假假期太短,感觉实习一个多月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调查中,31.3%的受访者坦言没有实习过,26.1%的受访者有过1次实习经历,24.2%的受访者表示实习过2次,有3次及以上实习经历的人仅18.5%。
如今已签约宝洁公司的王文刚觉得工作和实习经验不足是很多应届毕业生的“心头大患”。
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目录2014年12月目录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一、学校基本概况 (1)二、2014届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1)三、就业率与签约率 (3)(一)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3)(二)近十年就业率情况 (4)(三)近五年签约率情况 (4)四、毕业流向 (5)五、就业分布 (6)(一)就业单位分布 (6)(二)就业地区分布 (6)六、落户情况 (7)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8)一、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举措 (8)二、就业指导服务情况 (10)第三部分: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12)一、学生就业满意度 (12)(一)择业满意度 (12)(二)就业服务满意度 (12)二、用人单位满意度 (13)(一)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 (13)(二)对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 (14)三、专业对口率 (14)第四部分:对教育教学反馈 (16)一、学校培养特色 (16)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反馈 (17)三、毕业生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18)第五部分: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19)一、就业总体趋势的判断 (19)二、应对措施与展望 (19)(一)紧贴行业需求,谋划学科布局 (19)(二)内挖潜力,外求东风 (19)(三)内化素质德育教育,深化创新能力培养 (20)附录 (21)附表1:2014届本科各专业就业情况 (21)附表2:2014届专科各专业就业情况 (22)附表3:录取2014届毕业生10人以上单位列表 (23)附表4:2014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涉及集团人数列表 (24)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学校基本概况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创建于1953年,前身为上海电机制造学校。
2004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2011年10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办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
编号:QD-0702-10 版本号:C/0 流水号:201 -108-01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数据统计表(2014年)编号:QD-0702-10 版本号:C/0 流水号:201 -108-01根据学院质量管理体系《顾客满意度监测程序》文件的要求,招生就业处组织各专业系对我院教育服务的最终顾客——用人单位进行了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见上表(附图表)。
本学年度,各系利用召开用人单位座谈会和到各单位巡厂走访的机会,发放《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征询意见。
各系分别对170个单位发放《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其中沙太汽车工程系发放30份,回收28份;荔湾汽车工程系发放25份,回收25份;物流与工商管理系发放40份,回收40份;机电系发放9份,回收9份;信息系发放66份,回收66份。
各系总共回收了168份调查表,回收率为99%。
调查内容分十五个子项,涉及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学生持有资格证情况和学校管理等方面。
评价栏分为三个等级(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每一等级再予以数量化(100分、100分、0分),据此计算出顾客满意度。
从上述调查数据可以得知,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平均值为99.29%,用人单位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较满意”这一等级上,最明显的强项有 “实习就业推荐和学生管理工作情况”、“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学生的表达能力”、“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满意度均达到100%,而较弱项则为“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满意度只有97.62%。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结合“用人单位座谈会”上各用人单位的意见与建议,现将各系的调查结果整理、归纳如下:编号:QD-0702-10 版本号:C/0 流水号:201 -108-01一、实习(就业)管理工作用人单位对我院的实习就业推荐制度和学生管理工作,给予相当高的评价。
认为我院在实习与就业工作中认真负责、主动积极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同时对学生包干到底,由学生面试到入职再到适应工作岗位全程跟踪,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实习稳定性和连续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实习质量,方便企业适才而用。
2014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
调查报告
2015.07
人文学院2014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报告
2015年7月,我们以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院14届毕业生部分用人单位进行了毕业生满意度调查,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大力配合,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0份,现将情况加以总结:
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汇总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具体评价如下:
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肯定和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分析整理,各用人单位对我校14届毕业生做出了如下的肯定:
1、岗位适应能力强,专业动手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毕业生在专业知识能力方面继续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他们充分利用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很快运用到工作中去,工作认真负责,服从公司领导安排,学习进度较快,受到领导的表扬。
3、毕业生在实践工作和思想工作表现比较突出,遵守单位纪律,服从指挥,工作态度认真。
同时,各用人单位对我们也提出了良好的意见和建议:
1.希望加大实习环节教学的力度,曾强学生实践工作经验,提高毕业生所学理论在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
2.希望在加强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毕业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
3.希望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希望多培养毕业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