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 格式:pdf
  • 大小:292.0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发表时间:2017-09-30T16:02:48.727Z 来源:《知识-力量》2017年8月中作者:董涛[导读] 本文主要从索绪尔的理论出发浅析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关系。

(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语言学是一门科学,它有客观的研究对象,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有系统的科学理论并可以得到证实。本文主要从索绪尔的理论出发浅析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语言、言语、语言学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1857—1913)是20世纪最著名的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首次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言语进行了区分,使得语言学研究更加明确。语言不能仅理解为交流的工具,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存在于现实世界的方方面面,对人类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语言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成了当下科学研究的重点。语言学是能够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科学[1]4,但又作为当代科学体系的瓶颈科学,对语言学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1.语言和言语的意义

什么是语言?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将人的言语活动(langage)分为语言(langue)和言语(parloe)两部分。但他并没有对语言给一个直接、明确的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且重要的部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承担社会集团的特定社会功能,是“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2]30”。也就是认为,语言是言语活动的主要内容,它是社会集团中的成员为了更好地行使言语机能而自行制定和采用的规则。例如,汉语、英语、日语,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字体系和文法体系,而这些文字使用和文法规则则是当地集团内部为了交流而创作的一套体系,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所以,语言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语言=词汇+语法索绪尔在解释言语时认为言语表达的是个人的意志,是一种个人行为。认为说话者使用语言规则表达个人思想,言语是这一系列行为思想的组合,同时承担供组合得以表达的平台的作用,“心理·物理机构[2]35”。现在的大多数语言学著作中则将其表述为“把说话中的发音过程和所说出的话叫做言语,其中发音过程叫作言语动作,所说出来的话叫作言语产品[3]12”即,言语=言语动作+言语产品。我们说出的有明确意义的话,短到一个句子、长到几小时的演讲、发表的文章等都属于言语范畴。其中,句子是言语的最小单位。

2.语言、言语之间的联系

言语活动(langage)包括语言(langue)和言语(parloe)两部分,语言和言语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是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受共性的制约,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语言是从集团内部所有成员的言语中概括出来的,是共性的东西,集团成员每个人不同的言语则是个性的东西。一个不懂英语的外国人只身待在英国,因为语言不通却又想理解对方的语言,他肯定是从研究英国人的言语活动入手,从而归纳出英语的语言特点到底是什么。言语是语言的基础,人们通过发现、整理、研究具体群体的个人言语现象,从个别的言语材料中归纳出整个群体的言语共性特征,进而上升到语言的概念或范围[4]。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阐明,语言和言语有着密切关系,二者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联系十分紧密。“要言语为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但是要使语言能够建立,也必须有言语。”我们说出的话和表达的思想要被人理解、认可,就必须说别人听得懂的“语言”。这种“语言”不是任意的,是从社会集团成员的个人言语中经过千万年的演变中确定下来的。但也不能说语言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抛弃和吸收新的内容。由此可见,二者相互影响,互为条件。语言是工具,言语是工具运用的结果,工具在运用中产生且存在与工具运用中。但他们又是两种迥然不同的东西。

3.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个性和共性虽然相互联系,却又相互区别。个性之中蕴含共性,但不能代表共性,共性从个性中提炼而来,但终究不是个性。语言是以言语为基础的,但是言语和语言是两种绝对不同的东西,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就属性而言。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由集团内部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个人的言语是在其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融入了个人的印记[5]。每个人都有自己说话、写作的“习惯”,这些“习惯”充分体现着主体的个性。鲁迅先生在写作时喜欢用大量的虚词和双重否定来表示肯定,很多读者便凭借这两点就能认出他的作品。在近期的一则新闻报道中也可以看出言语的个人性。报道称,现在的小学生用图案代替文字做成“密码纸条”来传递彼此的秘密,且不易被家长和老师发现其中内容。而且,就算是同班同学,如果不是和他们属于一个朋友圈,团密码则不能被破译。所以,言语是个人现象。说什么话、话怎么说、选怎什么词汇使表达更贴切,则全是由说话者自己决定的。持同一种语言的人,其言语可以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音特点,有时闻其声而未见其人便可知是谁在说话[3]15。

语言则就显得没有这么灵活。语言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有其使用的具体环境与适用条件,如语言适用的群体是否发生变化等。如果通用一种语言的集团消失了,那么这种语言也就消失在历史之中成为永恒的密码。鲜卑语在中国史书中称为“夷语”“国语”“北语”“胡语”,被入主中原成为当时统治者的鲜卑族当做通用语言在东晋十六国至北朝时期广泛使用,鲜卑语一度在中国北方成为仅次于汉语的语言。至到北魏时期鲜卑势力衰弱,朝廷下令汉化鲜卑语。直至隋末,鲜卑族作为一个独立与汉族以外的民族历史就此结束,鲜卑语也就此失传。

(2)就数量上而言。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语言=词汇+语法。语言中有多少个词和语法虽然不可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词汇和语法的数量是有限的。各种出版的字典和语法书中几乎囊括了我们生活和工作所需的所有词汇和语法。言语=言语动作+言语作品。说话的多少、句子的长短、文章篇幅的大小,完全由个人意志决定,其数量是无限的。我们不可能记录所有的言语作品。句子长度的无限性是造成句子数量无限的原因之一[3]12。许多学者把研究语言的最重要的任务看做从语流中,从界限不清、数量无限、鱼贯排列的词语符号中,找出离散的、有限的单位,再根据一定的功能把它们概括成集合单位,并用后者构筑语言系统[6]12。

(3)就存在方式而言。语言对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使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索绪尔将其形象的比喻为发给每个人使用的一本同样的字典。因为每个人的字典都是相同的,所以语言的存在方式可以表示为: 1+1+1+1+…=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