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2017年最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导则
- 格式:docx
- 大小:23.25 KB
- 文档页数:9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22年修正)模板范本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行为,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正确履行监理职责,维护监理行业的良好形象,保障国家利益。
第三条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是指委托监理单位依法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实施预审、审查、监督等监察管理活动的行为。
第二章监理第四条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应当按照国家水利工程建设设计规范执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第五条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应当了解工程设计方案,进行预审,审查设计文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第六条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应当按照监理合同约定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监理工作,确保工程施工符合规划、设计和有关标准规范。
第七条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应当及时发现、纠正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工程施工符合安全、环保和质量要求。
第三章监理机构第八条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机构应当具备资质,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登记注册。
第九条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确保监理工作的高效、规范和精细化。
第十条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机构应当依法履行监理职责,接受监督检查,保障监理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第四章监理人员第十一条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国家规定的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严守工作纪律,保护相关商业秘密。
第十三条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人员应当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监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章监理责任第十四条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机构和监理人员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理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监理责任。
第十五条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监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
第十六条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机构和监理人员应当及时向监理委托人和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工程质量问题和施工违法行为。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七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机构和监理人员,监理委托人和行政主管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行政和法律措施。
吉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17.03.02•【字号】吉水质监函〔2017〕1号•【施行日期】2017.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吉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的通知吉水质监函〔2017〕1号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水利(水务)局,各县(市)水利(水电)局,厅直属各单位:按照全省水利局长会议部署,省水利厅将进一步完善监督工作机制,狠抓在建工程质量监管,努力推动全省水利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形成了《2017年全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吉林省水利厅2017年3月2日2017年全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为进一步提高全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平,2017年全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水利局长会议精神,各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要按照省水利厅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强化监管,主动作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全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稳中有升。
一、健全机构,加强对全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考核工作我省已按省、市、县三级设置了质量监督机构,为进一步推进质量监督机构建设,按照《吉林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人员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今年将组织开展对全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考核工作。
对监督工作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对监督工作不到位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二、开展全省水利工程质量大检查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将适时组织开展全省水利工程质量大检查。
每个县(市)随机抽查2—3个在建水利工程项目,按照《吉林省水利建设质量工作总体考核评份细则》及《吉林省水利建设质量工作项目考核评分细则》的内容,对每个检查的工程项目进行评比打分,并将检查评比打分结果通报当地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
附件: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导则1 总则1.1为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行为,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用于指导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机构或其委托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
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可参照本导则相关条款执行。
1.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注重实效的原则。
1.4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全面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做到依法行政、科学检查、廉洁自律、坚持原则。
1.5有关单位和人员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2 监督检查内容2.1对项目法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况;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情况;3)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4)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执行情况;5)保证安全生产措施方案的制定、备案与执行情况;6)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7)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下同)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核查情况;8)安全施工措施费用管理;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10)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等。
检查项目和要求参见附表一。
2.2对勘察(测)设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1)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2)对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指导意见或建议;3)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及特殊结构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措施建议;4)勘察(测)设计单位资质、人员资格管理和设计文件管理等。
检查项目和要求参见附表二。
2.3建设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1)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2)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和监督落实情况;3)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4)监理例会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等执行情况;5)监理大纲、监理规划、监理细则中有关安全生产措施执行情况等。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2017年修正本)(2008年11月3日水利部令第36号发布根据2017年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49号《水利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修正)全文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范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行为,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从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以及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以下简称质量检测),是指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以下简称检测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水利工程实体以及用于水利工程的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等进行的检查、测量、试验或者度量,并将结果与有关标准、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工程质量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第三条检测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取得资质,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担质量检测业务。
检测单位资质分为岩土工程、混凝土工程、金属结构、机械电气和量测共5个类别,每个类别分为甲级、乙级2个等级。
检测单位资质等级标准由水利部另行制定并向社会公告。
取得甲级资质的检测单位可以承担各等级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业务。
大型水利工程(含一级堤防)主要建筑物以及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鉴定的质量检测业务,必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检测单位承担。
取得乙级资质的检测单位可以承担除大型水利工程(含一级堤防)主要建筑物以外的其他各等级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业务。
前款所称主要建筑物是指失事以后将造成下游灾害或者严重影响工程功能和效益的建筑物,如堤坝、泄洪建筑物、输水建筑物、电站厂房和泵站等。
第四条从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检测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质量检测知识和能力,并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管理的规定取得从业资格。
第五条水利部负责审批检测单位甲级资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检测单位乙级资质。
检测单位资质原则上采用集中审批方式,受理时间由审批机关提前三个月向社会公告。
2017年最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导则背景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机械设备生产厂家和施工人员等各个环节提高服务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导则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管部门对工程建设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保障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和改善、工程成本控制、工期控制的规范化工作。
本篇文章就是一份2017年最新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导则。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所有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水利节能工程、水利环保工程、水利防洪工程、水利港口工程、水利河道工程等。
监督职责1.监督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是否按照国务院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提供工程建设资料,并保证工程建设资料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2.监督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是否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进行工程质量控制和检验检测,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监督施工单位及其所有参建单位的施工行为,检查施工的质量和工艺,确保施工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
4.监督机械设备生产厂家生产的设备是否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对设备进行检验和检测,并监督设备的使用。
5.监督各参建单位是否按照有关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保证施工现场的卫生环境和安全生产。
6.监督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机械设备生产厂家等各个环节提供的服务质量。
监督流程1.报备和备案。
建设单位应在项目传统中报备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信息,包括申报材料、设计方案等内容,施工单位需要报备施工安排、管理措施等信息,监理单位需要备案监督任务、监测计划等信息。
监管部门根据报备和备案的信息进行初步筛选,进行监督任务的派遣。
2.考勤和工艺检查。
监管部门随时对工程施工场地进行巡视,检查施工单位的考勤记录和施工工艺,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检测和检验。
监管部门通过实验室等检测方式对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检验和检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1997年12月21日水利部令第7号发布根据2017年12月22日水利部令第49号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为了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水利工程建设活动的单位(包括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是指由国家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地方投资以及其他投资方式兴建的防洪、除涝、灌溉、水力发电、供水、围垦等(包括配套与附属工程)各类水利工程。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和水利行业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批准的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兴建的水利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第五条水利部负责全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各流域机构负责本流域由流域机构管辖的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指导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条水利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
水利工程质量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全面责任。
监理、施工、设计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
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不代替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建设各方均有责任和权利向有关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反映工程质量问题。
第七条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质量工作负领导责任。
各单位在工程现场的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在工程现场的质量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各单位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对质量工作负技术责任。
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第八条水利工程建设各单位要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17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17.12.22•【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49号•【施行日期】2017.12.22•【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06年12月18日水利部令第28号发布根据2017年12月22日《水利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活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以及对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是指防洪、排涝、灌溉、水力发电、引(供)水、滩涂治理、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各类工程(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加固、修复、拆除等项目)及其配套和附属工程。
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以下简称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建设单位,下同)委托,按照监理合同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进行的管理活动,包括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制造监理、水利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监理。
第三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依法实行建设监理。
总投资200万元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建设监理:(一)关系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安全的;(二)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三)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
铁路、公路、城镇建设、矿山、电力、石油天然气、建材等开发建设项目的配套水土保持工程,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应当按照本规定开展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
其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水利部对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水利部所属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所管辖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监督管理。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1997年12月21日水利部令第7号发布根据2017年12月22日水利部令第49号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为了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水利工程建设活动的单位(包括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是指由国家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地方投资以及其他投资方式兴建的防洪、除涝、灌溉、水力发电、供水、围垦等(包括配套与附属工程)各类水利工程。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和水利行业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批准的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兴建的水利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第五条水利部负责全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各流域机构负责本流域由流域机构管辖的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指导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条水利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
水利工程质量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全面责任。
监理、施工、设计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
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不代替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建设各方均有责任和权利向有关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反映工程质量问题。
第七条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质量工作负领导责任。
各单位在工程现场的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在工程现场的质量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各单位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对质量工作负技术责任。
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第八条水利工程建设各单位要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附件: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导则1 总则1.1 为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行为,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用于指导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机构或其委托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
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可参照本导则相关条款执行。
1.3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注重实效的原则。
1.4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全面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做到依法行政、科学检查、廉洁自律、坚持原则。
1.5 有关单位和人员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2 监督检查内容2.1 对项目法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况;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情况;3)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4)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执行情况;5)保证安全生产措施方案的制定、备案与执行情况;6)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7)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下同)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核查情况;8)安全施工措施费用管理;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10)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等。
检查项目和要求参见附表一。
2.2 对勘察(测)设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1)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2)对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指导意见或建议;3)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及特殊结构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措施建议;4)勘察(测)设计单位资质、人员资格管理和设计文件管理等。
检查项目和要求参见附表二。
2.3 建设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1)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2)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和监督落实情况;3)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4)监理例会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等执行情况;5)监理大纲、监理规划、监理细则中有关安全生产措施执行情况等。
湖北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试行)湖北省水利厅2015年7月前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程、规范的规定,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编制本导则。
本导则主要内容有:总则、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基本规定、质量监督早期工作、质量行为监督、工程实体质量监督、工程验收监督、质量问题及处理、质量监督成果、工程质量监督档案、附则、附录等13个部分。
本导则批准部门:湖北省水利厅本导则主持机构:湖北省水利厅建设监督中心本导则解释单位:湖北省水利厅建设监督中心本导则编写单位:湖北省水利厅建设监督中心本导则主要起草人:胡学家刘家春陈善治杨道明姚海滨周海燕张苏杭张志刘正军目录1 总则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 (3)4 基本规定 (4)5 质量监督早期工作 (6)5.1 受理质量监督手续 (6)5.2 组织首次进场质量监督 (6)5.3 制定质量监督工作计划 (7)5.4 确认项目划分 (7)5.5 审核工程质量抽检方案 (8)5.6 确认和核备外观质量标准 (9)5.7 批准新增单元(工序)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9)6 质量行为监督 (10)6.1 基本要求 (10)6.2 参建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监督 (10)6.3 参建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监督 (12)6.4 质量检测 (14)7 工程实体质量监督 (16)7.1 基本要求 (16)7.2 常见工程实体质量检查重点 (16)8 工程验收监督 (20)8.1 法人验收的监督 (20)8.2 参与政府验收 (22)9 质量问题及处理 (24)9.1 质量缺陷 (24)9.2 质量事故 (24)9.3 质量举报及投诉 (25)10 质量监督成果 (26)10.1 监督检查结果通知书 (26)10.2 重要隐蔽(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等级核备 (26)10.3 分部工程质量等级核定(备) (27)10.4 单位工程质量等级核定 (28)10.5 工程项目质量等级核定 (29)10.6 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29)11 工程质量监督档案 (31)12 附则 (32)13 附录 (33)13.1 规范性附录A (35)13.2 资料性附录B (66)1 总则1.0.1【编写目的】为加强湖北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范和统一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行为,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特制定本工作导则。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1997年12月21日水利部令第7号发布根据2017年12月22日《水利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为了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水利工程建设活动的单位(包括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是指由国家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地方投资以及其他投资方式兴建的防洪、除涝、灌溉、水力发电、供水、围垦等(包括配套与附属工程)各类水利工程。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和水利行业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批准的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兴建的水利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第五条水利部负责全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各流域机构负责本流域由流域机构管辖的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指导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条水利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
水利工程质量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全面责任。
监理、施工、设计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
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不代替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建设各方均有责任和权利向有关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反映工程质量问题。
第七条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质量工作负领导责任。
各单位在工程现场的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在工程现场的质量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各单位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对质量工作负技术责任。
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第八条水利工程建设各单位要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导则1 总则1.1 为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行为,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用于指导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机构或其委托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
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可参照本导则相关条款执行。
1.3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注重实效的原则。
1.4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全面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做到依法行政、科学检查、廉洁自律、坚持原则。
1.5 有关单位和人员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2 监督检查内容2.1 对项目法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况;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情况;3)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4)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执行情况;5)保证安全生产措施方案的制定、备案与执行情况;6)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7)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下同)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核查情况;8)安全施工措施费用管理;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10)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等。
检查项目和要求参见附表一。
2.2 对勘察(测)设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1)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2)对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指导意见或建议;3)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及特殊结构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措施建议;4)勘察(测)设计单位资质、人员资格管理和设计文件管理等。
检查项目和要求参见附表二。
2.3 建设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1)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2)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和监督落实情况;3)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4)监理例会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等执行情况;5)监理大纲、监理规划、监理细则中有关安全生产措施执行情况等。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导则一、总则水利工程建设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导则。
二、监督检查目的和原则1. 目的:本导则旨在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工作,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原则:(1)依法依规:监督检查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确保监督检查工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2)科学公正:监督检查工作要基于事实依据,客观公正进行,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滥用职权。
(3)重点突出:监督检查工作要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针对性地突出重点,确保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4)及时高效:监督检查工作要及时、高效进行,积极预防和控制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隐患,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监督检查内容1. 施工安全条件:检查工程建设区域的施工安全条件是否达到要求,包括场地平整、道路畅通、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等。
2. 施工组织管理:检查工程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是否严格,包括施工人员的资格证书是否齐全、班组是否有组织、工地是否设有安全监督员等。
3. 安全生产设施:检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设施是否齐全,包括劳动保护用品、消防设施、应急救援设备等。
4. 工程材料质量:检查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包括水泥、钢材、混凝土等。
5.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工程施工单位是否制定了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人员是否按照规程进行作业。
6.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检查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包括施工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等。
7. 安全培训和教育:检查工程施工单位是否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8. 环境保护措施:检查工程施工单位是否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四、监督检查程序1. 规划:制定监督检查计划,明确监督检查的目标、内容和时间节点。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导则范文一、引言水利工程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诸多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本文将提供一份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导则,以指导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工作。
二、监督检查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严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和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原则:a) 预防为主:注重事前预防,推动工程建设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b) 依法监管: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水利工程建设实行严格的监督检查。
c) 综合治理: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监管手段和策略,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三、监督检查的内容和方法1. 监督检查的内容a) 工程规划与设计:核查工程设计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包括工程结构安全、地质勘察和设计报告的准确性等。
b) 勘察设计及施工组织:查看勘察设计和施工组织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是否充分考虑施工安全因素。
c) 施工现场管理:检查施工现场是否按照施工组织方案进行管理,包括场地布置、安全防护设施、作业人员配备等。
d)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核查施工单位是否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排水、排土、脚手架搭设等。
e) 施工材料和设备管理:查看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数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f) 工程竣工验收:对已竣工的水利工程进行验收,核查是否符合规划、设计和施工要求。
2. 监督检查的方法a) 定期检查:按照计划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b) 不定期抽查:对已经通过验收的水利工程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情况。
c) 线索调查:对接到的监督检查举报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问题。
d) 专项检查:根据具体情况,组织专项检查,重点关注存在安全风险的环节和施工单位。
四、监督检查的组织和责任1. 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由相关部门、专家和行业协会共同组成。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导则水利工程是关系到国家生命线和民生的重要工程,而质量问题一直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必须严格把关的方面。
因此,对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关导则,以确保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一、质量监督基本要求在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全面性:质量监督应当全程监测、全员参与,既要在建设过程中对各项建设工作进行监督,也要在工程已经完成后进行维护、保养等工作的监督;2.科学性:质量监督应当依照科学、规范的程序进行,遵循《水利工程监理技术规范》、《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验收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3.安全性:质量监督同时要重视安全,确保勘查、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都符合安全要求;4.公正性:在质量监督中,应当保证公正、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依法行事。
二、质量监督的主体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是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业主、政府、社会公众等多方主体共同承担的,各方主体应当发挥自己的作用,各司其职,构建合作共赢的局面。
1.监理单位:是实施监理工作的组织,需要严格落实监理职责,对合同的执行进行监督,并对施工期间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和《合同书》要求,同时需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处理。
2.建设单位:是承担工程建设任务的组织,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施工单位的资质、技术水平、资金情况等进行严格审核,并进行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指导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完成时间、安全等方面达到要求。
3.业主:是需要工程的组织,需要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对工程设计及合同的执行进行监督,以便确保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方面的合规性和符合法规。
4.政府和监管部门:是对施工工作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管的组织,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监管和管理,制定水利工程建设相关的标准要求,对工程设计、勘察和施工等进行监管,保证其符合国家标准和法规。
5.社会公众:是参与监督和管理的主体,应当加强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关注度,积极提供建设、监督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参与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监督的监督,保证其公正、透明、合法、安全。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导则范本一、概述本导则旨在指导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的质量合格。
二、监督检查目标1. 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2. 发现和纠正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3. 推动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5. 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
三、监督检查内容1. 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2. 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备,包括安全警示标志、防护栏杆等;3. 施工人员是否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4. 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情况,是否经过合格的检测和维修;5. 施工单位是否做好临时用电和施工安全用电的管理;6. 施工单位是否设立安全生产责任人,是否做好相关的安全培训工作;7. 施工单位是否保持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汇报和处理相关安全问题;8. 工地周边环境的卫生状况和施工噪音控制;9. 施工单位是否做好应急救援预案和相关演练工作。
四、监督检查方法1. 定期监督检查: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进度,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对施工单位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进行;2. 不定期监督检查:随机对施工单位进行抽查,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整改;3. 现场随机检查:突击检查施工现场,针对性查找各项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4. 文件审查:对施工单位的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5. 面谈调查:与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面谈,了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6. 数据分析: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监督检查记录1. 监督检查人员应当详细记录每次监督检查的情况,包括检查时间、地点、人员、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等;2. 根据监督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形成监督检查报告;3. 监督检查报告应当真实客观,提出具体整改要求和建议,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反馈。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2017年修正本)(2008年11月3日水利部令第36号发布根据2017年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49号《水利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修正)全文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范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行为,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从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以及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以下简称质量检测),是指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以下简称检测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水利工程实体以及用于水利工程的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等进行的检查、测量、试验或者度量,并将结果与有关标准、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工程质量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第三条检测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取得资质,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担质量检测业务。
检测单位资质分为岩土工程、混凝土工程、金属结构、机械电气和量测共5个类别,每个类别分为甲级、乙级2个等级。
检测单位资质等级标准由水利部另行制定并向社会公告。
取得甲级资质的检测单位可以承担各等级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业务。
大型水利工程(含一级堤防)主要建筑物以及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鉴定的质量检测业务,必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检测单位承担。
取得乙级资质的检测单位可以承担除大型水利工程(含一级堤防)主要建筑物以外的其他各等级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业务。
前款所称主要建筑物是指失事以后将造成下游灾害或者严重影响工程功能和效益的建筑物,如堤坝、泄洪建筑物、输水建筑物、电站厂房和泵站等。
第四条从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检测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质量检测知识和能力,并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管理的规定取得从业资格。
第五条水利部负责审批检测单位甲级资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检测单位乙级资质。
检测单位资质原则上采用集中审批方式,受理时间由审批机关提前三个月向社会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