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海淀高三语文期末试题(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79.30 KB
- 文档页数:12
2017 级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照答案1.A 【分析】本考学生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目,第一要,明确干的要求,如本“以下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剖析, 正确的一”,要求出的是“正确的一”,而后的内容,而后到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最后行辨析。
C ,本中, B ,“只有非需要新” ,文中并未不需要新。
“ 化示范区既能影响, 也能在科技与价中示其作用”,混杂观点,是在化示范区基上推的企集群,能影响,也能在科技与价中示其作用。
D ,“ 的集群雷同、品位不高、无序争” ,信息于文无据。
故A。
2.D 【分析】本考学生剖析文章构,掌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答此目,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掌握文章的点、据,注意剖析文章的思路,中心点和分点的关系,点和据之的关系,方法的型,重点查核点能否正确,据明的是什么点和的方法。
本中,D ,“ 述了村宜居的必需性” ,从文中来看,是述通社会管理新村宜居。
故 D 。
3.C 【分析】本考学生内容重点,归纳中情意思,并剖析归纳作者在文中的点度的能力。
解答此目,先,明确干的要求,再辨明索区,确立句;系上下文领会,要字眼;的解要抓住本,将解的含意放在被解的,看上下文能否、适合;求称代与称代内容的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系全文的向性,解能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本中, C ,“中介、非政府不参加村社区建 , 村管理格局和方式就不会生改” ,“⋯⋯,就不会⋯⋯”的法太,此外,村管理格局和方式生改的原由不是中介、非政府参加村社区建。
故 C 。
4.C 【分析】本考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通技手段采集人、各交通工具所留下的印迹信息没多大价” 法,资料三中“以在的技手段⋯些数据聚起来,其实不必定生有价或许价高的信息”;此外保留它,意不大”剖析,依据资料四中“利用大数剖析采集起来的人和交通数据”和“将其深入用”的信息能够看出,只需理适当,采集的些信息是有作用的,保留它并不是“ 意不大”。
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17.1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太空之家①我国成功发射入轨的天宫二号,是一个长10米、最大直径3米多、重约8吨的人造航天器。
天宫二号在离地球近4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运行,开展各种工作和实验;它既是一个真正的太空实验室,也是能供航天员居住的“太空之家”。
②高智能是天宫二号作为“太空之家”的一个突出特点。
天宫二号可以自主进行飞行轨道及姿态调整、运行状态的智能化诊断等工作。
科研人员整合了航天器十多个分系统的数据,把复杂、晦涩的专业数据浓缩成52组画面,为航天员执行任务提供了清晰、直观、舒适的显示界面。
③科幻电影中技术人员像插拔U盘一样快捷更换损坏部件的场景,将在天宫二号内真实上演。
天宫二号在供配电、热控、数据管理等系统方面采用了高集成化模块设计,打造出“插拔式”接口,航天员在几分钟内就能完成一次维修更换。
这是天宫二号作为“太空之家”的一个新亮点。
④两名航天员要在太空驻留..30天,为避免出现“粮草不足”问题,科研人员研制了在轨补给系统。
天宫二号在太空可以边飞行边“加油”,而不必像天宫一号那样,起飞前必须把“油箱”加满,携带一吨多的推进剂。
天宫二号起飞前只加了半箱“油”,节省的重量..产品和航天员的生活物资。
..用来携带更多的载荷⑤科研人员还对天宫二号的居住环境进行了精心设计,使其更宜居。
航天员生活在由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组成的组合体中,吃饭、睡觉在神舟飞船内,工作、娱乐和锻炼..在天宫二号内,15立方米的空间被紧凑地隔成多个功能区。
工作区和生活区的噪音控制在50分贝以内:舱内空气温度控制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45%—55%,这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湿度。
⑥此外,科研人员在天宫一号基础上,对电子邮件传输、天地视频通话等系统进行了改进。
天宫二号增加了邮件下行能力;航天员能与地面视频互动,也能与家人私密通话。
2017海淀区高三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语文2017.4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一8题。
材料一当今中国正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上演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世界为之惊叹喝彩。
讲故事是进行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
讲好中国故事,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话语权,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发掘中国之美。
“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
”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当代中国喷涌着数不尽的故事源泉。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
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
好的表达,是真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陈情”与“说理”的有机结合。
创新我们的表达,赢得世界的倾听,就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当中国表达不断创新,坚持“国际范儿”与“中国味儿”相结合,中国故事就能跨越种族文化和地域的藩篱..,直抵人心,中国形象就能润物无声地融入国外受众的脑海。
②。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合唱比独唱更震撼更有气势,和声..比单音更动听更有韵味。
中国故事的“大合唱”,需要政府部门打好“拍子”,做好引领、统筹协调。
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新闻发言人、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和出境人员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骨干。
“领唱”不力则“合唱”不响,“各声部”无声则“和声”难鸣。
惟有人人都是故事员,个个都做传播者,中国故事才能讲得气势磅礴..,赢得世界更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取材于宣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砥砺: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炼”。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清晰版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高考频道第一时间整理出[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点击下载北京高考语文2017年真题及答案(word版)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字版)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
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
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
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
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
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
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017.01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太空之家①我国成功发射入轨的天宫二号,是一个长10米、最大直径3米多、重约8吨的人造航天器。
天宫二号在离地球近4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运行,开展各种工作和实验;它既是一个真正的太空实验室,也是能供航天员居住的“太空之家”。
②高智能是天宫二号作为“太空之家”的一个突出特点。
天宫二号可以自主进行飞行轨道及姿态调整、运行状态的智能化诊断等工作。
科研人员整合了航天器十多个分系统的数据,把复杂、晦涩的专业数据浓缩成52组画面,为航天员执行任务提供了清晰、直观、舒适的显示界面。
③科幻电影中技术人员像插拔U盘一样快捷更换损坏部件的场景,将在天宫二号内真实上演。
天宫二号在供配电、热控、数据管理等系统方面采用了高集成化模块设计,打造出“插拔式”接口,航天员在几分钟内就能完成一次维修更换。
这是天宫二号作为“太空之家”的一个新亮点。
④两名航天员要在太空驻留..30天,为避免出现“粮草不足”问题,科研人员研制了在轨补给系统。
天宫二号在太空可以边飞行边“加油”,而不必像天宫一号那样,起飞前必须把“油箱”加满,携带一吨多的推进剂。
天宫二号起飞前只加了半箱“油”,节省的重量..产品和航天员的生活物资。
..用来携带更多的载荷⑤科研人员还对天宫二号的居住环境进行了精心设计,使其更宜居。
航天员生活在由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组成的组合体中,吃饭、睡觉在神舟飞船内,工作、娱乐和锻炼..在天宫二号内,15立方米的空间被紧凑地隔成多个功能区。
工作区和生活区的噪音控制在50分贝以内:舱内空气温度控制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45%—55%,这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湿度。
⑥此外,科研人员在天宫一号基础上,对电子邮件传输、天地视频通话等系统进行了改进。
天宫二号增加了邮件下行能力;航天员能与地面视频互动,也能与家人私密通话。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7.1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1.(2分)D 2.(2分)C 3.(2分)B4. (5分)参考答案:伴随卫星是一种微小型航天器(1分),在太空中围绕主航天器不同角度地伴随飞行(1分),负责记录主航天器的工作情况(1分),随时对主航天器的表面状态进行监测,实施安全防卫(1分)。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语言表达,1分。
5.(2分)A 6.(3分)D7.(6分)参考答案:①在轨补给技术,能持续提供动力补给,可使天宫二号携带更多的生活物资。
②拥有伴随卫星,随时对天宫二号表面状态进行检查,保障航天器安全运行。
③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能使排出的体液循环再生,以维持航天员的生命健康。
评分标准: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8. (3分) B 9.(3分)C 10.(3分)D11.(4分)参考答案: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评分标准:断对两处得1分,断对四处得2分,断对六处得3分,全部断对得4分。
12.(4分)参考答案:儒者在做王公时,以仁义、礼法修朝施政,使君义达于百姓、通于四海,取得人心归服、天下一家的效果。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
意思对即可。
13.(4分)答案示例:孔子制定了让百姓生有所养、死得安葬的制度,可证明荀子所说的“儒者法先王、隆礼义”;孔子做中都宰一年就使西方诸侯国向鲁国学习,证明儒者确为“社稷之臣、国君之宝”;孔子把土地按照性质分类,使各种作物都得到很好的生长,证明了“万物得宜乃君子(儒者)所长”的观点。
评分标准:《孔子家语》中的事例与《儒效》中的观点对应,每句2分,共4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14.(3分)C 15.(3分)D16.(5分)答案示例:本诗中,作者以酒为旗鼓,把笔当作刀槊和军队(2分),排兵布阵,纵横驰骋,最终扫尽逆虏、取得胜利(2分)。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18.1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734字)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还未正式运行就新发现6颗脉冲星。
中国科学家在北京发布了它取得的首批成果。
“中国天眼”是中国“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基于选址方法、索网主动反射面、柔性索结合并联机器人的馈源支撑这三项中国自主创新技术,它突破了射电望远镜工程的极限。
在未来可预见的二三十年内,它将是我们这个星球最先进、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人类迄今已发现2500余颗脉冲星。
但在“中国天眼”问世前,中国望远镜从未捕捉到新的脉冲星。
事实证明,重大的科学突破离不开科研仪器的进步。
世界各国相继认识到大科学装置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也在不断兴建重器。
包括“中国天眼”在内,仅中国科学院目前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就有23个。
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对能源、生命、天文等7个科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甲】bùshǔ。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认为,“中国天眼”调试进展超过预期、打破了大型同类设备调试周期的国际惯例,并有系统的科学产出,这得益于【乙】卓.有成效的早期科学规划和人才储备。
从最初不到5人的研究小组扩大到上百人团队,“中国天眼”凭借国内100多家参建单位的力量,由跟踪模仿发展到集成创新。
发布会当日,人们自发为“中国天眼”之父,项目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先生默哀。
2017年9月15日,在“中国天眼”落成近一周年之际,曾为之奔波奋斗的南先生【丙】溘.然长逝。
当年他毅然舍弃高薪,回国就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
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外国科学家们提出要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以接受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南先生跟同事们说:“咱们也建一个吧!”从那时起,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17.4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当今中国正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上演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世界为之惊叹喝彩。
讲故事是进行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
讲好中国故事,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话语权,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发掘中国之美。
“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
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当代中国喷涌着数不尽的故事源泉。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
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
好的表达,是真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陈情”与“说理”的有机结合。
创新我们的表达,赢得世界的倾听,就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当中国表达不断创新,坚持“国际范儿”与“中国味儿”相结合,中国故事就能跨越种族、文化和地域的藩篱..,直抵人心,中国形象就能润物无声地融入国外受众的脑海。
②。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合唱比独唱更震撼更有气势,和声..比单音更动听更有韵味。
中国故事的“大合唱”,需要政府部门打好“拍子”、做好引领,统筹协调。
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新闻发言人、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和出境人员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骨干。
“领唱”不力则“合唱”不响,“各声部”无声则“和声”难鸣。
惟有人人都是故事员,个个都做传播者,中国故事才能讲得气势磅礴..,赢得世界更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取材于宣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砥砺: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炼”。
北京海淀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第一篇:北京海淀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大陆的西南部,东临中国四川,西连帕米尔高原,北靠昆仑山—唐古拉山脉,南面横亘着喜马拉雅山脉,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和恒河等河流的发源地。
距今1000万年前,印度板块从赤道以南俯冲过来与欧亚大陆相撞,引起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迅速隆起,使中国西南边界与印度板块形成巨大的海拔落差,在两千余里的边界地带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随着青藏高原的崛起,华夏腹地进入山地的怀抱,形成了西面依山、东面傍水的地缘优势。
青藏高原北缓南陡的地形,使西藏地区自古就与中国的中原政权发生紧密联系,这使西藏天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北缓南陡及海拔自西向东缓慢下落的地形,将西藏北与青海、新疆,东与云南、四川等地紧密连为一体,因此西藏动荡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准噶尔部入侵西藏,清朝遂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和五十九年(1720年)两次发兵进藏平叛。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问题就是全局问题。
青藏高原对中国的影响也是辐射性的。
从青藏高原之巅俯瞰,丝绸之路从亚洲由东向西伸向欧洲,至其中腰,海上丝绸之路关键地段由东向西逶迤于青藏高原之南,陆上丝绸之路核心地段由东向西逶迤于青藏高原之北,屹立其中的青藏高原则像护卫两条丝路的冲天石堡。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从此,延绵数千年的海上、陆上两条丝绸之路将再次焕发青春。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8.1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1.(4分)(1)部署熠熠(2分)(2)zhuó kè(2分)2.(2分)B 3.(2分)B 4.(3分)D 5.(2分)C 6.(2分)D 7.(5分)参考答案:2016年,“中国天眼”的使用集中在两个时间段(1分):一个是9月,使用率达到100%(1分);另一个是12月,使用率为20%(1分)。
原因:第一个时间段的使用,与“中国天眼”的竣工有关;第二个时间段,与“汉语盘点”活动的举办(或“中国天眼”入选“十大科技焦点名词”)有关。
(2分)【评分标准】原因,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8.(4分)参考答案:略。
【评分标准】内容,能够概括科学家们的事迹贡献、评价他们的精神品质,2分;形式,符合对联要求,2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9. (3分) A 10.(3分)B 11.(3分) D12.(6分)参考译文:现在来吴县担任县令,政令简明、政治清平,全然不见他处理政务的繁忙,但是他心中常常好像并不快乐。
【评分标准】“令吴中”“令简政清”“了”“繁”“其中”和“不自得”,翻译正确,各1分。
13. (4分)参考答案:苏轼与苏辙从小“未尝一日相舍”的兄弟情深(1分);长大及游宦四方后,希望团聚、重享“夜雨听萧瑟”(1分)的闲居之乐(1分);宦途多年,兄弟没能相聚的遗憾(1分)。
14.(5分)参考答案:袁氏兄弟间的情感不亚于苏氏兄弟;袁氏三兄弟的天伦之乐胜过二苏;作者(袁中道)没有仕途之累;两位兄弟不是功名之人;对苏轼兄弟的覆辙有所鉴戒。
【评分标准】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15.(3分)C16.(3分)D17.(6分)答案要点:相同之处:都是借酒浇愁、志不得伸的失意者。
(2分)【评分标准】形象,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
意思对即可。
不同之处:李贺诗,潦倒困顿(2分);李白诗,狂放豪迈(2分)。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2017.4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一8题。
材料一当今中国正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上演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世界为之惊叹喝彩。
讲故事是进行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
讲好中国故事,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话语权,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发掘中国之美。
“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
”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当代中国喷涌着数不尽的故事源泉。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
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
好的表达,是真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陈情”与“说理”的有机结合。
创新我们的表达,赢得世界的倾听,就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当中国表达不断创新,坚持“国际范儿”与“中国味儿”相结合,中国故事就能跨越种族文化和地域的藩篱..,直抵人心,中国形象就能润物无声地融入国外受众的脑海。
②。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合唱比独唱更震撼更有气势,和声..比单音更动听更有韵味。
中国故事的“大合唱”,需要政府部门打好“拍子”,做好引领、统筹协调。
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新闻发言人、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和出境人员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骨干。
“领唱”不力则“合唱”不响,“各声部”无声则“和声”难鸣。
惟有人人都是故事员,个个都做传播者,中国故事才能讲得气势磅礴..,赢得世界更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取材于宣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砥砺: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炼”。
(完整版)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2017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具是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具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
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非常快告罄.。
文物曾“乏人咨询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竟备受大众青睐。
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基本上历史故事的说述者。
一件件出土文物,一具个考古故事,脚以让每个观展者沉醉在千年历史之中——不管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看的老人,依然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
非常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怎么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惟独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
那一套套大气而别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宛然让我们听见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进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个儿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咨询。
精美的文物凝结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别仅代表了当时高明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进展。
古代很多青铜器基本上用失蜡法创造的。
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举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示,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一、本大题共7 小题,共22 分。
阅读下边的资料,达成1-7 题。
资料一:太空之家我国成功发射入轨的天宫二号,是一个长10 米、最大直径 3 米多、重约8 吨的人造航天器。
天宫二号在离地球近 400 公里的近地轨道上运转,睁开各样工作和实验;它既是一个真切的太空实验室,也是能供航天员居住的“太空之家”。
高智能是天宫二号作为“太空之家”的一个突出特点。
天宫二号能够自主进行飞翔轨道及姿态调整、运转状态的智能化诊疗等工作。
科研人员整合了航天器十多个分系统的数据,把复杂、艰涩的专业数据浓缩成 52 组画面,为航天员履行任务供给了清楚、直观、舒坦的显示界面。
科幻电影中技术人员像插拔 U 盘同样快捷改换破坏零件的场景,将在天宫二号内真切演出。
天宫二号在供配电、热控、数据管理等系统方面采纳了高集成化模块设计,打造出“插拔式”接口,航天员在几分钟内就能达成一次维修改换。
这是天宫二号作为“太空之家”的一个新亮点。
两名航天员要在太空驻留 30 天,为防止出现“粮草不足”问题,科研人员研制了在轨..补给系统。
天宫二号在太空能够边飞翔边“加油”,而不用像天宫一号那样,腾飞前一定把“油箱”加满,携带一吨多的推动剂。
天宫二号腾飞前只加了半箱“油”,节俭的重量..用来携带更多的载荷产品和航天员的生活物质。
..科研人员还对天宫二号的居住环境进行了精心设计,使其更宜居。
航天员生活在由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构成的组合体中,吃饭、睡觉在神舟飞船内,工作、娱乐和锻炼在天..宫二号内,15 立方米的空间被紧凑地隔成多个功能区。
工作区和生活区的噪音控制在50分贝以内;舱内空气温度控制在22— 24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45%— 55%,这是人体感觉最舒坦的温湿度。
别的,科研人员在天宫一号基础上,对电子邮件传输、天地视频通话等系统进行了改进。
天宫二号增添了邮件下行能力;航天员能与地面视频互动,也能与家人私密通话。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17.1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太空之家我国成功发射入轨的天宫二号,是一个长10米、最大直径3米多、重约8吨的人造航天器。
天宫二号在离地球近4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运行,开展各种工作和实验;它既是一个真正的太空实验室,也是能供航天员居住的“太空之家”。
高智能是天宫二号作为“太空之家”的一个突出特点。
天宫二号可以自主进行飞行轨道及姿态调整、运行状态的智能化诊断等工作。
科研人员整合了航天器十多个分系统的数据,把复杂、晦涩的专业数据浓缩成52组画面,为航天员执行任务提供了清晰、直观、舒适的显示界面。
科幻电影中技术人员像插拔U盘一样快捷更换损坏部件的场景,将在天宫二号内真实上演。
天宫二号在供配电、热控、数据管理等系统方面采用了高集成化模块设计,打造出“插拔式”接口,航天员在几分钟内就能完成一次维修更换。
这是天宫二号作为“太空之家”的一个新亮点。
两名航天员要在太空驻留..30天,为避免出现“粮草不足”问题,科研人员研制了在轨补给系统。
天宫二号在太空可以边飞行边“加油”,而不必像天宫一号那样,起飞前必须把“油箱”加满,携带一吨多的推进剂。
天宫二号起飞前只加了半箱“油”,节省的重量..用来携带更多的载荷..产品和航天员的生活物资。
科研人员还对天宫二号的居住环境进行了精心设计,使其更宜居。
航天员生活在由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组成的组合体中,吃饭、睡觉在神舟飞船内,工作、娱乐和锻炼..在天宫二号内,15立方米的空间被紧凑地隔成多个功能区。
工作区和生活区的噪音控制在50分贝以内;舱内空气温度控制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45%—55%,这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湿度。
此外,科研人员在天宫一号基础上,对电子邮件传输、天地视频通话等系统进行了改进。
天宫二号增加了邮件下行能力;航天员能与地面视频互动,也能与家人私密通话。
(取材于《人民日报》2016年9月16日)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是..天宫二号作为“太空之家”的特点的一项是(2分)A.高智能B.更换损坏部件方便快捷C.更宜居D.增设天地视频通话系统2.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驻留”中的“驻”是“停留”的意思。
B.“重量”中的“重”字,第七画是“∣(竖)”。
C.“载荷”与“下载”中的“载”,读音不同。
D.“锻炼”不可以写作“锻练”。
材料二:天宫二号守护者——伴随卫星天宫二号的伴随卫星(以下简称“伴星”)重约47千克,体积相当于一台普通打印机。
在发射时,伴星由一个微型的释放机构牢牢连接在天宫二号上,进入轨道后才会被释放到太空中,围绕着天宫二号或远或近不同角度地伴随飞行。
它带有一台2500万像素的高分辨率全画幅可见光相机,当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时,伴星将在旁边拍下这极其重要的一刻。
科研人员将它戏称为“天宫和神舟大婚的摄影师”。
除了为“大婚”摄影,伴星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对天宫二号表面状态进行检查。
随着人类发射航天器数量的增多,太空中的碎片也在增多,而空间站等身躯庞大的航天器在轨时间也越来越长,万一和微小的空间碎片有个磨擦,就可能形成漏热的裂缝,带来巨大的危险。
伴星的红外相机,就好比一个非接触式的医疗热像仪,天宫二号哪里“体温”出现异常,它都可以及时发现并报警。
与神舟七号伴飞小卫星相比,天宫二号伴星看上去“瘦”了一圈儿,体积减小了1/4。
在传统卫星上常重达5千克,现在被压缩成长110毫米、重量不足100克的小家伙。
此次伴星的功能密度要求更高,科研人员严格采用了很多宇航级的高可靠元器件,并进行了大量安全可靠的试验。
为减轻整星重量,研发团队要求所有电子学供货单位把传统的单机外壳全部去掉,只留下电路板,并根据微纳卫星的尺寸特点和接口形式,严格制定统一标准,重新设计标准电路板模块。
伴星的结构设计师是两位女性,她们以特有的细腻,为伴星设计了镂空刻槽的减重结构板,星体最薄处仅有0.5毫米,其精美程度让装配师惊讶不已。
这样,省出的空间可以使天宫二号伴星搭载更多载荷,提高主星应用效率,扩大新技术的空间验证平台。
(取材于《文汇报》2016年9月18日)3. 根据材料二,下列不能..说明天宫二号伴星“采用了高集成化设计”的一项是(2分)A.降低了微型测控应答机重量B.进行了大量安全可靠的试验C.重新设计了标准电路板模块D.使用镂空刻槽的减重结构板4. 根据材料二,用简明的语言解释什么是“伴随卫星”。
(5分)材料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式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并确立“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为载人飞船阶段。
主要任务是研制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到太空,开展空间应用实验并返回。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完成首次载人飞行任务;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完成多人多天飞行试验任务。
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
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
2008年,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圆满完成,航天员出舱活动,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太空行走的关键技术。
2011年,天宫一号出场,这个目标飞行器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开展了交会对接试验并取得成功,自动及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得到验证。
同时,天宫一号经过对接后,被改造成为太空中一个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平台,多名航天员短期驻留太空,参与完成多项科学实验,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关键性进展,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圆满收官。
建造空间站要突破四项关键技术。
前两项分别为太空行走技术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已分别于2010年前后实现;其余两项是在轨补给技术和再生式生命保障技术,需要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来实现,这也是第二步第二阶段的任务。
天宫二号搭载的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能够把人体排出的体液进行物理、化学的处理,让它循环再生,从而持续稳定地维持航天员的生命健康。
这一技术得到验证之后,还将突破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驻留的技术。
天宫二号将首次实现与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对接,以验证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等空间站建造与运营的关键技术。
在以后的空间站建造和运营中,货运飞船将担负重要的任务。
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战略的第三步,计划2020年左右建成。
届时,中国将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拥有空间站技术的国家。
中国空间站2022年全面运行,其质量超过90吨,至少包括一个核心舱、两个科学实验舱;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进行对接。
核心舱要求长期有人驻守。
由16国建成的国际空间站使用期限到2025年,而中国空间站将在轨运行至少10年。
那时,中国空间站将是人类唯一的太空家园。
(取材于尹怀勤、罗琼的相关文章)5.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天宫二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是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平台B. 处于“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C. 承担了两项关键技术的验证D. 将首次实现与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对接6. 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实现了航天员短期停留太空并安全返回B. 神州七号航天员出舱活动,标志着我国太空行走技术实现了突破C.交会对接技术由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验证完成D. 国际空间站到期之后,中国将成为第三个拥有空间站技术的国家7. 天宫二号要实现航天员太空中期驻留,需要很多技术支持。
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科研人员为此采用了哪些技术,这些技术将如何保障航天员完成中期驻留。
(答出三点即可)(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3题。
(一)秦昭王问孙卿子①曰:“儒无益于.人之国?”孙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
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势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
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之,道诚存也。
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②;居于阙党,阙党之子弟罔不分③,有亲者取多,孝弟以化之也。
儒之为人下如是矣。
”王曰:“然则其为人上何如?”孙卿曰:“其为人上也,广大矣!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
此君义伸乎人矣,通于.四海,则天下应之如讙④,是何也?则贵名白⑤而天下治也。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
《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此之.谓也。
夫其为人下也如彼,其为人上也如此,何谓其无益于人之国也?”昭王曰:“善!”若夫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使贤不肖皆得其位,能不能皆得其官;万物得宜,事变得应,言必当理,事必当.务,君子之所长也。
(取材于《群书治要·儒效》)(二)孔子初仕,为中都宰。
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
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⑥,不树。
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
鲁定公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⑦所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
(取材于《孔子家语》) 【注释】①孙卿子:荀子。
②朝饮其羊:卖羊前先让羊喝饱水以增加重量 ③罔不分:捕来的鱼虾或猎物不按出力多少分配。
④讙:喧哗。
⑤白:显赫。
⑥不封:不建高大的坟墓。
⑦厥:它们的。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儒者法先王,隆.礼义 隆:尊崇 B. 言必当理,事必当.务 当:担任 C. 制为养生送死之节.节:制度 D. 而西方之诸侯则.焉 则:效法 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儒无益于.人之国 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通于.四海 若夫论德而.定次 虽.隐于穷阎漏屋 通达之.属莫不从服 虽.天下可乎 此之.谓也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谨慎地做臣子,并使他们的君主尊贵B. 其为人上也,广大矣儒者居高位时,作用就更大了C. 远者竭蹶而趋之远方之人不辞辛劳地投奔他D. 能不能皆得其官是否都能够得到他们的官职11. 请用斜线(/)给《孔子家语》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4分)12.作者为什么认为儒者可以为人师?根据《群书治要·儒效》第二段内容概括作答。
(4分)13. 仿照下列语段中句①的形式,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4分)《群书治要·儒效》中的很多观点能够在《孔子家语》中得到印证,如:①孔子在做中都宰时依据人们能力的强弱分配不同的职位,可以证明儒者能够“量能而授官”;② ;③ 。
A.. B. C.. D.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