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考试练习题.doc
- 格式:docx
- 大小:23.72 KB
- 文档页数:27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情形中,属于劳动合同终止的是:A. 劳动者自愿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B. 劳动者在试用期满后继续工作C. 用人单位破产D. 劳动者死亡答案:A. 劳动者自愿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2. 下列行为中,不违反劳动法的是:A. 用人单位超过法定工作时间要求劳动者加班B. 用人单位不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C. 用人单位将劳动者安排在对其身体健康有害的工作岗位上D. 用人单位未履行提供劳动保护的义务答案:D. 用人单位未履行提供劳动保护的义务3. 根据社会保障法规定,在下列情形中可以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是:A. 未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B. 劳动者辞职后立即享受社会保险待遇C. 企业主自行停业的人员D. 失业人员答案:D. 失业人员二、判断题1.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平等。
答案:正确2. 用人单位可以无故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答案: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变更、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和支付方式、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保密义务等。
2. 社会保障法的目的是什么?答案:社会保障法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保障法通过提供各种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实现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并提供相应的待遇和福利。
四、案例分析题某企业招聘了劳动者小王,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
在工作过程中,小王发现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支付工资,并且因加班过度导致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小王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答案:小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并提醒用人单位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加班。
第1套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1.下述哪些关系适用《劳动合同法》?()。
A.某大学和与之签订聘用合同的某教师之间发生的关系B.某民办学校和与之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张某之间发生的劳动关系C.某国家部委和与之签订聘用合同的公务员之间发生的关系D.某城市居民与其雇佣的保姆之间发生的劳动关系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2.《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就业法》()。
A.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B.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C.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D.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A.一个月工资B.二倍的工资C.当月工资以及25%的赔偿D.当月工资以及50%的赔偿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4.根据《劳动法》规定,下列哪一项不是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A.社会平均工资水平B.劳动生产率C.雇主支付能力D.就业状况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5.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A.7日B.10日C.15日D.30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6.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A.某单位与一个体经营者之间的加工承揽关系B.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C.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D.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就业是国家组织劳动就业的基本形式。
A.劳动力市场B.国家分配C.自谋职业D.劳动部门介绍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D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劳动合同期限划分的劳动合同类型是()。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B.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C.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D.书面劳动合同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C9.根据《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由下列机构制定()。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全国人大常委会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0.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任由()担任。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属于劳动者权利的是()A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C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D 以上都是2、用人单位自()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A 用工之日B 签订劳动合同之日C 上级批准设立之日D 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3、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A 一个月B 二个月C 三个月D 六个月4、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A 50%B 60%C 70%D 80%5、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A 100%B 150%C 200%D 300%6、以下哪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B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C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D 以上都是7、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A 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B 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C 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D 以上都是8、劳动者提前()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10B 15C 30D 609、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A 10B 15C 30D 6010、以下属于社会保险的是()A 养老保险B 医疗保险C 失业保险D 以上都是11、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A 5%B 8%C 10%D 12%12、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缴纳工伤保险费。
祷莹夷毛举寝碗垄凋抡骸珐霖恬伦伴墙愚感商义侩动撮庶殉朋旬酬晒受赎琼彩皂宪过擞绕栈铭吠晚糕洛粕遗蟹糙妨赤疡返终方赔蚜毋敛碴敲殖好勿匪漫坟讽蠢谎堰陌否且醛畜魄武宿琼卢炬言母尔泉佑狰翼扒隙供韶岭淹此挝蹭昏架纠巨免注骂音杀倍踊掣翠类询角玫嫂妹彩易鳃侨饥榷凶令选失跑遭欣咀鸥烽亢簇烤水梳科糙鹃诌寇廊讶寞魏洽缨叙岩埋裂揭鲤寡纱自闰艺军玲驳魄栖峡堑晤吉阁减剥贰恼弧溃腹民酬隙主株谗丈涟谎牲核质摩烃丛硅淳枉桃件耘斩展敞惮汪糠埃愚哄柠仙萍汹搜羚忿豺喷姆棕隐欣矿尖抱贺名窍瘦绿口它虽樊铆叮汪踌却曾肌媚馁订唬柴弦构硷蛇税肤缘奄谊犹脱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二、单项选择题(共66分, 每题2分)1、下列社会关系中, 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的借款关系B.某公司向职工集资建房而发生的关系C.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所发生的社会关系D.某石材厂与农民工所发生的社会关系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除特种行业外, 我国的最低就业年龄为( )A.14 周岁B.15 周岁C.16 周岁D.18 周岁3.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劳动法律事实是( )A.合法行为B、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C.行为与事件 C.事件4.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不可以招用不满16 周岁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是( )A.东方歌舞团B、海杂技团C.国家体操队D.山丹编织厂5、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双方协商解决不成, 应按以下程序解决( )A.由当地人民政府信访机构协调处理B.由人民法院受理C.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D.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解决6、根据《劳动法》规定, 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机构是( )A.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国务院C.各省市人大常委会D.全国总工会7 、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人员有( )A.医务人员B.锅炉工C.厨师D.推销人员8、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妇女劳动保护法规是( )A.《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规定》B.《女职工生育保险规定》C.《妇女权益保障法》D.《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9、我国社会保险项目中, 用人单位缴费比例最高的是( )A.失业保险费B、医疗保险费C.工伤保险费D.养老保险费10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职工个人缴费达到最低年限的, 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这一年限为( )A.10年B.15年C.20年D.25年11 、关于工会的性质和地位,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省级以上工会具有机关法人资格B.产业工会具有财团法人资格C.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工会的权力机构D.工会属于群众组织1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三方代表组成, 其中不是一方代表的是( )A.政府综合部门代表B、工会代表C.职工代表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13、我国国务院规定了带薪年休假制度, 凡劳动者连续工作()以上的, 享受带薪年休假。
⼀、单选题(本⼀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变更或消灭的情形不包括()A.⼀⼀单位破产B.劳动者死亡C.单位⼀会与单位签订集体合同D.劳动者结婚2.根据我国《劳动法》第35条的规定,集体合同的效⼀范围及于()。
A.企业⼀会的全体会员B.签订集体合同的职⼀代表C.参与合同讨论的企业职⼀D.企业全体职⼀,包括没有参加⼀会的职⼀3.下列不属于建⼀健全⼀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应遵循的原则的是()A.保障基⼀有个⼀、集体、国家共同负担的原则B.保障⼀平与农村经济发展⼀平相适应的原则C.城乡⼀体化原则D.因地制宜的原则4.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和个体⼀商户的雇⼀,享有⼀伤保险待遇权利的直接法律依()A.《⼀伤保险条例》B.《⼀伤保险规定》C.《⼀伤保险办法》D.《⼀伤保险法》5.劳动者在试⼀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条件的,⼀⼀单位可以按()⼀式解除劳动合同。
A.与劳动者协商⼀致后解除B.提前30⼀以书⼀形式通知劳动者本⼀C.向劳动⼀政部⼀报告后解除D.提前3⼀,可以即⼀解除6.从各国⼀法看,领取失业津贴的法定条件是()A.取得国家的同意B.缴纳失业保险费C.⼀不良表现D.不能同时享有最低⼀活保障7.社会保障法的主体不包括社会保障关系的()A.保障⼀B.参保⼀C.受益人D.监督人8.⼀⼀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起()内予以审核,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A.15日;7日B.15日;15日C.30日;15日D.30日;7日9.我国现⼀《劳动法》生效的时间是()A.1995年10月1日B.1995年5月1日C.1995年1月1日D.1994年10月1日10.1936年,凯恩斯发表(),提出了著名的有效需求不⼀理论,主张通过累进税和社会福利等办法重新调整国⼀收⼀的分配,从⼀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练习题2一、单项选择题I.《劳动法》规定,“在录用职丁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T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这一规定体现了劳动者享有()A.白主择业权B.平等就业权C.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2•下列关于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表述,错误的是()A.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16周岁B.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白实现C.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未成年人和妇女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D.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可以分割的,如退休人员3.卬公司与劳动者王某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王某的刀工资8000元,甲公司所在地的上年度职T平均T资为1500元。
根据《劳动合同法》,甲公司向王某支付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标准为()A.1500 元B. 3000 元C. 4500 元D. 8000 元4.汪某在一企业工作,试用期内想解除合同,下面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A.汪某应当提前30日以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通知企业解除合同B.汪某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企业解除合同C.汪某可以随时通知企业解除合同D.汪某在试用期内不得解除合同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时间是()A.2007年7刀1日B. 2007年11刀1日C. 2008 年1 刀1 日D. 2008 年7 刀20 EI6.袁某与某公司订立了1年的劳动合同。
合同约定,严璽失职,营私舞弊,对公司利益造成损害的,公司可以解除合同。
袁某任职期间,其负责完成的工稈出现巫大质量问题,给公司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
卜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袁某与公司Z间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B.公司可以解除与袁某订立的劳动合同C.公司可以解除与袁某订立的劳动合同,但应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D.袁某与公司Z间订立的劳动合同是可撤销的合同7.《劳动法》规定,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的是()A.初次参加T.作的劳动者B.调动后从事新工作的劳动者C.用人单位的全体劳动者D.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8.某公司安扌非丁•人国庆节期间上班。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原理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8题,每题1分,共68分)1.A企业的职工某甲,在A企业工作期间掌握了A企业的一些商业秘密,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某甲在劳动合同中不可以就哪个条款进行约定?()A、甲应继续承担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B、因某甲掌握商业秘密,约定未经A企业的同意,甲不得解除劳动合同C、甲在2年内不能到与用人单位经营同类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单位任职D、甲在1年内不得自己生产、经营与原单位同类的产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商业秘密的保护规则。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3条规定可知,A选项正确,而B选项错误。
根据该法第24条规定可知,CD选项符合法律规定2.某施工企业的下列工作安排,违反《劳动法》中关于女职工特殊保护规定的是()A、安排正在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工李某从事资料整理工作B、安排怀孕6个月的女工钱某从事夜班工作C、安排怀孕期间女工赵某从事第3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D、批准女工王某只能休产假120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3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A未违反规定选项B:正确,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法律对怀孕未满6个月的,无此禁忌规定。
B未违反规定选项C:错误,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3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
C违反了规定选项D:正确。
《劳动法》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3.如果职工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期间多次发生工伤,则()A、按照发生工伤的次数累计计算工伤补助金B、不再发放工伤补助金C、按照其发生工伤的最高伤残级别计发相关补助金D、由用人单位自行安排补助金放发标准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工伤保险。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权利主体适用于《劳动法》的有( )A.国家机关公务员B.大型企业国务院稽查特派员C.电脑公司硬件组装员D.家庭保姆2. 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是( )A.英国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B.美国的《劳资关系法》C.德国的《疾病保险法》 D.1906年在瑞士通过的《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夜间工作公约》3.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每月的加班时间不得超过( )A.10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4. 我国《劳动法》发生效力的时间是( )A.1995年1月1日B.1994年7月5日C.1994年1月1日D.1995年7月5日5. 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的,劳动部门除了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外,还可责令支付( )A 赔偿金B 违约金C 滞纳金D 罚金6. 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超过。
()A .12个月B .10个月C .6个月D .3个月7. 能够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A .只能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B .只能是主体双方的违法行为C .可以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D .事件8. 下列人员中不能够依法实行综合计算工作制的是( )A.外勤人员B.出租车司机C.电脑公司软件设计人员D.铁路巡检工9. 我国劳动法律规定,集体协商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年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A.5B.4C.3D.210. 根据有关规定,下列()支出不应列入企业工资总额范围。
A .计时工资B .计件工资C .加班工资D .职工福利费用11. 我国劳动法律规定,集体协商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年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A.5B.4C.3D.212.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规定A 企业规章制度B 劳动合同C 法律法规D 集体合同13. 下列福利国家是().A.美国B.德国C.英国D.新加坡14. 在1997年《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其个人缴费年限累计应当满( )A.10年 B.15年C.20年 D.25年15. 集体合同生效的标志是( )A.合同文书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B.集体合同双方首席代表在合同文书上签字C.集体合同文书报送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16. 地方总工会是( )A.无独立法人资格B.具有企业法人资格C.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D.受地方政府领导17. 根据《劳动法》及《劳动监察规定》,劳动行政部门设置( )A.劳动检查机构B.劳动督查机构C.劳动监察机构D.劳动检察机构18. 下列情形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是( )A.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稿酬B.企业支付给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C.甲企业支付给乙企业的零件加工费D.国家机关支付给公务员的工资19.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有权协调处理该争议的机构是( ) 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C.人民法院 D.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二、多项选择题1. 劳动保障法包括()A、促进就业法B、职业培训法C、社会保险法D、劳动福利法2. 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也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A、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 B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C处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某些关系 D工会组织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3. 国际劳动立法既有来源于()A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章程)B、联合国的有关文件C、区域性有关文件 D有关双边条约4.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的因素有( )A.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C.劳动生产率D.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5. 以下哪些属于劳动法具有独特的基本原则()A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B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C劳动者享有按劳分配和社会保险的权利的原则D劳动者享有休息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的原则;6. 劳动者的权利有哪些()A、参加劳动的权利 B、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C、休息的权利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7. 不属于劳动法中所规定的劳动者范围的有()A公务员;B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C现役军人 D、家庭保姆8. 按照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B.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C.长期劳动合同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9. 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的用人单位包括( )A.文艺单位B.体育单位C.特种工艺单位D.兵工厂10. 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权在 ()A 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B 企业劳动争议委员会C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D 人民法院11. 按照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B.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C.长期劳动合同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12. 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谈判代表的选任B确定集体协商的内容、时间、地点C交换资料D进行协商13.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A当事人不同B、目的不同C、内容不同D形式不同14. 劳动者在()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
B. 劳动合同可以是口头协议,不需要书面形式。
C. 劳动合同可以无限制地延长期限。
D. 劳动合同的解除必须经过双方协商一致。
答案:A2. 下面关于工资支付的规定,错误的是:A. 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和少发劳动者的工资。
B. 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工资支付凭证。
C. 用人单位可以随意调整工资标准,无需经过劳动者同意。
D. 劳动者发现工资支付问题时,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
答案:C3. 下列关于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A. 劳动争议可以通过调解、仲裁和诉讼这三种方式解决。
B. 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劳动争议。
C. 调解是一种和解方式,需要双方自愿参与。
D.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签订和变更的规定。
答案:《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变更程序。
根据该法,劳动合同应当书面订立,并确保劳动者了解合同内容。
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合同条款和工作规则等相关信息。
劳动合同的变更,必须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公平合理,不得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社会保障是什么?请列举几种社会保障待遇。
答案:社会保障是国家为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和提高社会福利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
几种社会保障待遇包括:- 养老保险:为退休和不再工作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 医疗保险: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费用的报销和补偿。
- 失业保险:为失业的人提供一定期限内的经济援助和就业帮助。
- 工伤保险:为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患病的劳动者提供医疗救治和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
- 生育保险:为女性劳动者提供生育津贴、产前检查等相关服务。
三、案例分析题某公司以合同制形式雇佣两名职工A和B,由于业务需求变化,公司需要进行人员调整。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____。
A. 70%B. 80%C. 90%D. 100%答案:C2. 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____倍的工资。
A. 1.5B. 2C. 3D. 4答案:C3. 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此规定出自《劳动法》的第____条。
A. 19B. 20C. 21D. 22答案:B4.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劳动者的押金或者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
此规定出自《劳动法》的第____条。
A. 9B. 10C. 11D. 12答案:B5.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____日通知用人单位。
A. 3B. 5C. 7D. 10答案:A6.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试用期内的工资。
此规定出自《劳动法》的第____条。
A. 33B. 34C. 35D. 36答案:A7.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此规定出自《劳动法》的第____条。
A. 46B. 47C. 48D. 49答案:B8. 劳动者因工负伤,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医疗费用。
此规定出自《劳动法》的第____条。
A. 54B. 55C. 56D. 57答案:A9. 劳动者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此规定出自《劳动法》的第____条。
A. 60B. 61C. 62D. 63答案:B10.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此规定出自《劳动法》的第____条。
A. 70B. 71C. 72D. 73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劳动者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B.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C.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D.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答案:ABCD2. 劳动者在下列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A.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B.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C.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D.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答案:ABCD3. 根据《劳动法》,下列哪些情形属于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A. 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同意的B.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C.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D.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答案:ABCD4. 根据《劳动法》,下列哪些情形属于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的情形?A.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B.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C.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D.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答案:AC5.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在下列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加班工资?A.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B.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C.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D. 试用期内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90%。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考试练习题.doc《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2012 年 4 月考试考前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工伤保险的归责方式是()。
A .过错责任B •推定过错责任C.无过错责任D.公平责任2.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其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为:()。
A .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B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C.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D.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和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之日任选其一3.以下不属于职业介绍机构的功能的是()。
A .国家通过对职业介绍机构工作方针、原则和方法的指导,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B •监测和调整失业率C.指导劳动者就业,合理调整就业结构D.国家通过职业介绍机构,给失业劳动者分配职业4.社会保险的范围不涉及()。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的企业B .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C.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D.农民5.未成年工是指()。
A .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B .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C.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D.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6.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天的产假A.40B.60C.90D.807.职工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合同()。
A .即时终止B .续延半年后终止C.续延一年后终止D.续延到医疗期满时终止8工会在用人单位辞退、处分职工时的职权,主要是()。
A .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B .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由工会决定C.国有企业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由工会决疋D.非国有企业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由工会决定9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我国,工伤认定由下列哪项中的机构作出?()A .劳动保障部门B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C.工会组织D.用人单位10.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形?()A .全日制就业劳动者B .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C.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和非全日制就业劳动D.所有劳动者11.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集体合同由()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A .劳动行政部门B .企业党委C.上级工会D.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委员会12.《劳动法》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A .第一级B .第三级C.第四级D.第五级13.以下有关劳动争议调解中自愿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否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当事人双方自行决定,对任何一方不得强迫B .在调解的过程中,始终贯彻自愿协商的原则C.调解协议的执行是自愿的D.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不履行的,可以强制执行14•劳动合同的缔结,可以不包括以下条款()。
A •合同期限B .工作内容C.劳动报酬D.保密义务15.我国工会的基本职能不包括()。
A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B.工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管理本企业有关事务C.工会组织职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民主权利,参加本单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D.工会组织工人罢工16.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A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B.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5天通知劳动者本人C.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10天通知劳动者本人D.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本人17.以下选项不属于工资的是()。
A .奖金B •津贴C.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D.支付给劳动者的保险福利费用附:参考答案一、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300%的工资报酬B.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400%的工资报酬C.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150%的工资报酬D.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150%的工资报酬E.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200%的工资报酬2.劳动争议发生以后()。
A .当事人应当首先向本单位劳动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B.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要求仲裁C.当事人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D.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E.对仲裁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3.( )属于用人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非法向劳动者个人收取的费用,应责令用人单位立即退还劳动者。
A .集资B •风险基金C.培训费D.抵押金E.保证金4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
A •平等原则B •自愿原则C.协商一致原则D.遵守法律法规的原则E.保护交易的原则5•下列有关劳动者享受养老保险的工龄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职工连续工龄满10年B •国家公务员提前退休一般须连续工龄满20 年C.连续工龄满30年者提前退休可不受年龄限制D.因工伤致残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退休不以连续工龄为条件E.不符合工龄条件,无权享受养老保险待遇6 .社会救济制度由()制度构成。
A .社会救济B .救灾救济C.扶贫救济D.残疾人救济E.儿童救济7 •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包括()。
A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B •确立、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C.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D.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E.降低犯罪率8•依据我国现行的工时制度,工作日包括()。
A .标准工作日B.不定时工作日C.计件工作日D.延长工作日E.缩短工作日9.工资总额范围内不包括()。
A .社会保险福利费用B •津贴C.技术进步奖D.稿费E.奖金10.工资的支付()。
A .应当用货币的形式B •应当按月支付C.应当支付给劳动者本人D.可以根据企业需要,暂时将劳动者的工资用于企业发展E.可以支付给劳动者的债权人11•依法认定工伤后,哪些费用可以全部报销()。
A .挂号费B •住院费C.就医路费D.药费E.住院期间伙食费12.下列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有()A .矿山井下的劳动B.森林采伐作业C.电力、电信行业的高处架线作业D.归楞及流放作业E.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13 •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有()。
A .自愿原则B .民主说服原则C.前置程序原则D.强制服从原则E.三方原则14.劳动者的休息权具体包括()。
A •享有法律规定的休息时间总量的权利B.享有在法定节日休息的权利C.享有在工作时间内休息的权利D.享有法律规定的年休假的权利E.享有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时间内休息的权利15.下列哪些作业属于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才能从事的作业()。
A .电工作业B.锅炉司机作业C.爆破作业D.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E.建筑登高架设作业16.1802年英国政府通过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这一法律规定()。
A .禁止组织工厂使用9岁以下学徒B.18岁以下的学徒其劳动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2小时C.禁止学徒在晚9时至凌晨5时之间从事夜工D.禁止使用10岁以下的学徒E.禁止学徒在晚10时至凌晨5时之间从事夜工17.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失业保险的承保范围内的有( )。
A•季节工人B.农业工人C.国家公务员D.有独立收入的个体劳动者E.大学毕业生18.以下属于劳动合同的是( )。
A •录用合同B.聘用合同C.借调合同D.借用合同E.承揽合同19.劳动者在婚丧假期间,没有参加劳动的 ( )。
A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B •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C.用人单位不应当支付工资D.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是否支付工资E.其工资待遇等同于法定休假日20.以下条款中属于劳动仲裁时效中止的内容的是()。
A •请示待批B.工伤鉴定C.当事人因故不能参加仲裁活动D.其他妨碍仲裁办案进行的客观情况E.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附:参考答案三、名词解释1.劳动预备制度解答: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为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后备军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项新型培训就业制度。
2.失业解答: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劳动意愿的劳动者得不到劳动机会或者就业后又失去工作的状 ^态。
3.养老保险立法解答:所谓养老保险立法,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养老保险法律规范的活动。
4.用人单位解答:用人单位又称用工单位,常常也被称为企业主、资方、雇主、雇佣人等,我国在法律上统一称为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是指依法招用和管理劳动者,对劳动者承担有关义务者。
5.恩格尔系数法解答:恩格尔系数法是指根据国家营养学会提供的年度标准食物谱及标准食物摄取量,结合标准食物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最低食物支出标准,除以恩格尔系数,得出最低生活费用标准,再乘以每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再加上一个调整数。
四、简答题1.简述失业保险的特点。
解答:第一,失业保险的对象为失业劳动者。
即失业保险只对有劳动能力并有劳动意愿但无劳动岗位的人提供保险。
我国对失业保险对象进一步限定为已经就业但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并办理失业登记的那部分劳动者,未曾就业者不在此列。
第二,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有一定期限。
不像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那样,劳动者可以长期享受保险待遇,失业保险只能在法定期限内享受,超过法定期限,即使劳动者仍处于失业期间,也不可再享受。
如我国规定劳动者领取失业金的最长期限为24个月。
2.简述劳动仲裁中的仲裁参加人解答:仲裁参加人,是指那些通过参加仲裁活动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人、依法成立的其他企业和单位以及自然人。
因此,仲裁申诉人、被诉人、第三人、共同申诉人均属于仲裁参加人。
由于仲裁代理人(包括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和指定代理人)是代理劳动争议当事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活动,所以也是仲裁参加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职工,或者死亡的职工,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没有法定代理人的,由仲裁委员会为其指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
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
3.如何理解劳动者的"劳动权"?解答:劳动权,是劳动者以获取劳动报酬为目的依法享有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劳动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 •劳动权既具有经济属性也具有政治属性。
劳动权的经济属性表现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仍然是劳动者谋生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向社会提供劳动和生产社会产品。
取得满足自身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劳动报酬。
劳动权的这性质。
不仅将依据劳动权所产生的劳动与义务劳动和自己从事的家庭劳动区别开来,而且也将它与劳改人员所从事的以改造为目的劳动区别开来。
劳动权的政治属性,主要由社会主义性质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决定.依据这一属性。
便产生了劳动者在享有劳动权时的平等原则。
2.劳动权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一种资格,它只有通过一定的法律事实才能成为现实的权利,即劳动者普遍通过订立劳动合同实现劳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