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754.50 KB
- 文档页数:28
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国际形象。
因此,深入探讨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1)大气污染:我国许多城市饱受雾霾之苦,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燃煤排放等是主要污染源。
大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浓度超标,不仅影响人们的呼吸健康,还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
(2)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江河湖泊水质恶化,部分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型缺水。
地下水污染也不容忽视,修复难度极大。
(3)土壤污染: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工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使得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不仅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2、生态破坏加剧(1)森林资源减少:过度砍伐、森林火灾等原因导致森林面积不断缩小,森林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2)草原退化:超载放牧、盲目开垦等导致草原植被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3)湿地萎缩:湿地的围垦、开发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得湿地面积减少,生态调节功能下降。
3、资源短缺压力大(1)水资源短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水资源分布不均。
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进一步加剧了短缺状况。
(2)能源短缺: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相对不足。
能源的过度消耗和低效利用给能源供应带来了巨大压力。
4、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1)法律法规不健全:部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存在漏洞和不足,对一些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难以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
(2)监管执法不到位:环境监管部门存在人员不足、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导致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监管不力。
(3)公众参与度不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缺乏有效的参与渠道和机制。
《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教案第一章:人口问题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让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采取的人口控制措施。
1.2 教学内容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特点: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
人口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就业压力等。
我国政府采取的人口控制措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问题等。
1.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家长了解自己家庭的人口状况,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口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口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
第二章:资源问题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让学生认识到资源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采取的资源管理措施。
2.2 教学内容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和特点: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资源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可持续发展等。
我国政府采取的资源管理措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资源有偿使用等。
2.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我国资源状况,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资源分布图和资源利用情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资源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资源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
第三章:环境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2 教学内容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健康问题、生态破坏、经济损失等。
我国政府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生态文明建设等。
3.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我国环境状况,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及解决一、引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众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二、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1. 资源问题(1)资源短缺尽管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如淡水资源、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2)资源利用效率低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浪费严重,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例如,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
(3)资源开发不平衡我国资源开发地区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相对丰富,而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不足。
这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2. 环境问题(1)大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尤其是在北方地区,雾霾、扬尘、酸雨等现象频发。
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等是主要污染源。
(2)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导致我国水体污染严重。
许多河流、湖泊水质恶化,饮用水安全问题突出。
(3)土壤污染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工业废弃物排放,导致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这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和生态平衡。
(4)生态系统退化过度开发、乱采滥伐等导致我国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草原退化、沙漠化等问题日益严重。
三、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1. 资源对策(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大对企业节能减排的投入和支持。
(2)优化资源开发和配置合理规划资源开发,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减少地区间发展差距。
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强化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3)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资源治理,开展国际资源合作,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2. 环境对策(1)大气污染防治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煤炭消费;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推进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
浅述中国人口增长对资源与环境的影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过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源环境和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又为资源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经济保障,他们之间必须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多人口的国家,因此,在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中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
目前,这种状态不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还产生了新的不协调因素,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及社会发展问题的矛盾。
1人口、资源与环境整体发展不协调当前,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其消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如人口与经济之间的不协调发展关系,主要表现在人口总规模急剧膨胀和劳动力适龄人口数量庞大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随着经济产值增加,加大了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使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不断受到削弱和破坏,已出现了某些重要资源的短缺。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日益严重的污染和自然生态持续恶化。
从另一方面来看,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
2人口、资源与环境各个子系统的内部发展不协调从我国目前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人口、资源和环境各子系统内部发展不协调的现象非常普遍。
人口方面,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有效地抑制了人口自然增长,延缓了高峰期到来的时间,但同时,我国目前人口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几个问题分别是(1)人口将逐步进入负增长。
(2)新生人口的性别比例失调。
(3)老龄化问题严重。
我国的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动也直接影响着环境,尤其是人口数量长期持续增长,引起不同程度环境恶化,已经开始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九年级政治第8课第一框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编写人:张正英时间:2013-11 总序号:16班级姓名组号【教师寄语】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
(国情)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重、难点】走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选择【预习作业】一、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1、阅读P89图片,说一说你的感悟是什么?2、、、,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严重问题。
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
【合作交流】一、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国情:1、阅读课本P90材料,回答问题:(在课本上标划出答案并把问题写在对应处。
)材料说明了我国存在什么问题?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国情)如何?有什么影响?我国面临严峻的。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1)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给带来了的负担,(2)越来越大,(3)影响,(4)影响的增强和的提高。
2、阅读课本P91图表,说出你的感想及结论。
我国的资源现状(资源国情)是怎样的?(1)我国自然资源、,但资源占有量少,资源。
(2)随着我国,对资源的将不断增加;(3)再加上、、,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
3、阅读课本P91漫画,讨论后面的问题。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环境国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影响?(1)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在恶化,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生态赤字。
(2)环境恶化加剧的发生,威胁,危害人们的。
二、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1、阅读课本P92材料,讨论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课本上标划出答案并把问题写在对应处。
)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意义?)(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解决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建设(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落实的全面、、的科学发展观。
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一).人口问题已成为全球问题:人口盲目增长给经济、社会的发展,给资源、环境造成沉重的压力。
(二). 提出问题: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偏低1.基数:12.955亿2.增长:目前每年增长1000多万3.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总的来说素质偏低(三). 分析问题:我国严峻人口形势带来的影响:1.人口多,增长快,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示:生活上,我国在吃、穿、住等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仍处于低收入国家行列。
2.人口增长过快、老龄人口比重上升,使得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3.人口增长快,也使人口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沉重。
(四).解决问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1.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对我国的重大意义:(1).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能否实现,关系到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大问题。
(2).执行计划生育国策,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2.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1).关于晚婚、晚育:法定婚龄:男,22岁女,20岁晚婚年龄:男,25岁女,23岁晚育:女,24岁以后生育(2).少生是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
(3).优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运用 3.计划生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1). 如何变“人口包袱”为人力资源优势?①实行计划生育,通过优生优育等措施提高人口素质②各级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对公民实施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加强岗位培训,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2).青少年如何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五).讨论:怎样正确认识我国面临的人口形势?1.人口过多及增长过快带来的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已成为全球性问题2.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其历史原因,我国一项是人口大国,建国后一度忽视了计划生育,导致人口急剧增长。
《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现状和严重性。
引发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1.2 教学内容:简介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背景和现状。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目标。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存在。
通过图片、数据等资料,展示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第二章:人口问题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如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等。
分析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如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具体影响。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人口问题。
第三章:资源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资源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3.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资源问题的现状,如能源短缺、土地资源退化等。
分析资源问题的影响,如经济发展受限、生态环境恶化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利益相关者在资源问题中的角色和责任。
第四章:环境问题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分析环境问题的影响,如健康受损、生态系统破坏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的方式,让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个人和集体的环保行动。
第五章:综合讨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相互关联性。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策略。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相互关联性。
我国人口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压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源环境和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又为资源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经济保障。
它们之间必须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一直处于不协调发展的状态。
目前,这种不协调发展的状况不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而且还产生了新的不协调因素,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严峻性。
1人口、资源与环境整体发展不协调当前,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其消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如人口与经济之间的不协调发展关系,主要表现在人口总规模急剧膨胀和劳动力适龄人口数量庞大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随着经济产值增加,加大了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使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不断受到削弱和破坏,已出现了某些重要资源的短缺。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日益严重的污染和自然生态持续恶化。
从另一方面来看,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
2人口、资源和环境各个子系统的内部发展不协调从我国目前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人口、资源和环境各子系统内部发展不协调的现象非常普遍。
人口方面,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有效地抑制了人口自然增长,延缓了高峰期到来的时间,但同时,我国目前人口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1)年龄结构的问题。
我国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到2020年我国将步入老龄化严重阶段,到2040年达到峰值年龄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17%;(2)新生人口的性别比例失调。
2004年7月15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