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材料消耗定额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5
工程定额怎么分类-工程建设定额的类型按定额反映的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分类,可以把工程定额分为劳作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消耗定额三种。
按定额的用途分类,可以把工程定额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五种。
一、工程定额怎么分类按定额反映的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分类,可以把工程定额分为劳作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消耗定额三种。
①劳作消耗定额。
简称劳作定额(也称人工定额),是指完成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工程实体或劳务)规定活劳作消耗的数量标准。
②材料消耗定额。
简称材料定额,是指完成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燃料以及水、电等动力资源的数量标准。
③机械消耗定额。
是以一台机械一个工作台班为计量单位,所以又称为机械台班定额。
二、工程建设定额的类型按定额的用途分类,可以把工程定额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五种。
①施工定额。
是施工企业(建筑安装企业)组织生产和强化〔管理〕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属于企业定额的性质。
②预算定额。
是在编制施工图预算阶段,以工程中的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为对象编制,用来计算工程造价和计算工程中的劳作、材料、机械必须要量的定额③概算定额。
是以扩展分项工程或扩展结构构件为对象编制的,计算和确定劳作、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所使用的定额,也是一种计价性定额。
概算定额是编制扩展初步〔制定〕概算、确定建设项目投资额的依据。
④概算指标。
概算指标的设定和初步制定的深度相适应,比概算定额更加综合扩展。
⑤投资估算指标。
它是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计算投资必须要量时使用的一种定额。
三、工程中定额是什么意思工程定额是在合理的劳作组织和合理地使用材料与机械的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合格建筑产品所消耗资源的数量标准。
工程定额是一个综合概念,是建设工程造价计价和管理中各类定额的总称,包括许多种类的定额,可以按照不同的原则和方法对它进行分类。
简述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作用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生产工艺,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各种材料在生产中的消耗量。
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作用是为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材料消耗标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控制品质风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制定材料消耗定额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种材料的消耗量进行准确计算和标准化,可以避免因为材料浪费或不足而导致的生产中断或停滞。
同时,定额的制定还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
制定材料消耗定额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定额的制定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配置和使用材料资源,避免因为材料浪费而造成的成本增加。
同时,定额的标准化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
通过合理使用和控制材料消耗量,企业可以实现材料成本的最小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制定材料消耗定额有助于控制品质风险。
定额的制定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产品的质量标准,减少因为材料消耗不足或过量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
通过准确计算和标准化各种材料的消耗量,可以保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可靠性。
制定材料消耗定额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使用和控制材料消耗量,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定额的制定还可以推动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在企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地确定材料的消耗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控制品质风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应当重视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工作,不断优化和改进定额的制定方法和过程,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要求。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合理使用和节约材料的条件下,生产质量合格的单位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半成品、构件、配件、燃料等的数量标准。
根据材料使用的次数不同,可分为非周转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两类。
1 非周转性材料非周转性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次性消耗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砖、瓦、砂、石、钢材、水泥等。
这类材料的消耗量由两部分组成,即材料消耗净用量和损耗量。
材料消耗净用量,是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数量。
材料损耗量,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操作损耗量。
非周转性材料的消耗定额由材料净消耗定额和损耗定额两部分构成。
即:材料的总消耗量等于材料的净用量与材料的损耗量之和。
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编制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种:(1) 观测法是在合理与节约使用材料的条件下,对施工过程实际完成产品的数量与所消耗的各种材料数量,进行现场观察、测定,再分析整理和计算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通常在制定材料的损耗定额时采用此法。
(2)试验法是通过专门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在实验室进行观察和测定工作,再整理计算出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此方法一般可确定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用量等。
(3)统计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分部分项工程拨付材料数量,竣工后的材料剩余数量和完成产品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4)理论计算法是指根据施工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用理论公式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制定块状、板状、卷状等材料的消耗量。
标准砖砌体中,标准砖、砂浆用量计算公式如下:公式中墙厚的砖数是指用标准砖的长度来标明墙厚。
例如:1/2砖墙指120厚墙、3/4砖墙指180厚墙、1砖墙指240厚墙等等。
建立标准砖净用量计算公式的思路如下:① 将式(1)变为下式:② 分子1表示1m3砌体,1/0.00378=264.55(块)便是每m3砌体的标准砖数量。
③ 已知240厚墙每个标准块的数量为2块(标准块中砖的数量=墙厚的砖数×2),故砌1m3240厚标准砖墙的用砖量为:1/[0.24×(0.24+0.01)×(0.053+0.01)]×1×2=1/0.00378×2=529.1(块)按照上述思路,还可以推导出每m3块体墙的砌块净用量。
材料定额是什么
一、消耗定额的分类:
1.主要材料;
2.辅助材料;
3.周转性材料;
4.零星材料
二、编制材料消耗定额,主要包括确定直接使用在工程上的材料净用量和
在施工现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损耗。
1.材料净用量的确定方法:
①理论计算法。
②测定法。
③图纸计算法。
④经验法。
2.材料损耗量的确定:材料的损耗一般以损耗率表示。
消耗量计算的公式如下:
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100%
总消耗量=净用量十损耗量=净用量×(1 + 损耗率)
【例题】制定材料消耗定额时,确定材料净用量的方法有( )。
A.理论计算法
B.测定法
C.图纸计算法
D.评估法
E.经验法
【答案】ABCE
江阴上元教育报名地址:江阴市高巷路33号暨阳大厦14楼1401室(江阴市步行街东,江阴华地百货/大统华超市对面,江阴国际购物中心斜对面)
江阴上元教育shangyuan1230
公交线路(一):可乘1路、11路、12路、17路、19路、76路到高巷口站台下
公交线路(二):可乘2路、21路、22路、23路、25路、32路、33路、37路到中山公园站台下,穿越中山公园到江阴市人民路步行街东头,江阴上元教育就在您旁边。
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组成,按其使用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划分为四类。
1.主要材料,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2.辅助材料,直接构成工程实体,但比重较小的材料;3.周转性材料,又称工具性材料,指施工中多次使用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4.零星材料,指用量小,价值不大,不便计算的次要材料,可用估算法计算。
【提示】掌握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组成,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零星材料,注意周转性材料的举例。
一、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编制材料消耗定额,主要包括确定直接使用在工程上的材料净用量和在施工现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损耗。
(一)材料净用量的确定1.理论计算法:如砖墙的用砖数和砌筑砂浆的用量可用下列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各自的净用量。
砖砌体材料用量计算:标准砖砌体中,标准砖、砂浆用量计算公式:(A为标准砖数量)式中K——墙厚的砖数×2(墙厚的砖数是0.5砖墙、1砖墙、1.5砖墙……)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m3砌体-1m3砌体中标准砖的净体积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0.24×0.115×0.053×标准砖数量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0.0014628×标准砖数量标准砖(砂浆)总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2Z102023-3)2.测定法:根据试验情况和现场测定的资料数据确定材料的净用量。
3.图纸计算法:根据选定的图纸,计算各种材料的体积、面积、延长米或重量。
4.经验法:根据历史上同类项目的经验进行估算。
【提示】区分四种不同材料净用量的确定方法。
(二)材料损耗量的确定材料损耗率可以通过观察法或统计法计算确定。
材料消耗量计算的公式如下: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2Z102023-5)二、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如钢筋混凝土工程用的模板,搭设脚手架用的杆子、跳板,挖土方工程用的挡土板等。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定义机械制造工业泛指制造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矿山设备、冶金设备、起重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动力机械、国防武器、机订设备、农用机械、电机电器、仪器仪表等制造工业。
机械是由许多零件、组件、部件所组成的,是按照产品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通过铸、锻、车、铣、刨、磨、焊接、冲压等工艺方法,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制成的。
在整个工艺加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数量,通常以重量、长度、面积、体积为单位来表示。
为制造单位零件或单位产品,在工艺加工过程中所必需消耗的原材料数量,就是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
应当指出,即使是同一种零件或产品,对于不同的企业,由于各自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不同,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就不尽相同。
但就一个企业来说,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制造某种零件或某种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数量,应当有一个标准,即在确保零件(或产品)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使原材料的消耗达到最低的数量。
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比较确切的定义,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根据产品设计结构、技术要求、工艺方法和生产技术条件等规定,为制造单位产品(或零件),所必须消耗的各种原材料的标准数量。
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是由零件或产吕的净重和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性损耗两部分组成。
零件净重是原材的有效消耗,是制定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基本依据。
工艺性损耗是由技术加工特性所引起的不可避免的无效损耗。
工艺性损耗又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工艺加工准备过程中产生的原材料损耗,例如在准备毛料过程中产生的锯口、切口以及由于原材料不成倍性而产生的料头、边角残料的损耗,称为下料损耗。
另一部分是产品或零件在工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原材料损耗,例如切屑、夹头、压边、锻件的毛边和烧损等原材料的损耗,称为工艺加工损耗。
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组成可用下式表达: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零件或产品净重+工艺性损耗工艺性损耗=下料损耗+工艺加工损耗必须指出,工艺性损耗不应包括加工过程中产生废品损失。
材料消耗定额名词解释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建筑工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建筑物所需消耗的材料数量。
它通常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和零星材料等。
材料消耗定额是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依据,也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控制材料消耗的重要指标。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消耗定额通常按照建筑物的类型、高度、结构形式、施工季节等因素进行划分。
同时,材料消耗定额还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等因素。
因此,材料消耗定额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建筑工程中材料的合理利用。
材料消耗定额的确定还与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机械设备利用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材料消耗定额的要求,合理组织施工,严格控制材料消耗,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材料消耗定额(含其他材料费、零星材料费)是指完成一个子目标的内容所需的全部材料耗用量。
1)、材料定额中,未列示品种、规格的,可根据设计选定的品种、规格计算,但定额数量不得调整。
凡材料已列示了品种、规格的,编制预算单价时不予调整。
2)、材料定额中,凡一种材料名称之后同时并列了几种不同型号规格的,如石方开挖工程导线的火线和电线,表示这种材料只能选用其中一种型号规格的定额进行计价。
3)、材料定额中,凡一种材料分几种型号规格与材料名称同时并列的,如石方开挖工程中同时并列导火线和导电线,则表示这些名称相同,规格不同的材料都应同时计价。
4)其他材料费和零星材料费是指完成一个定额子目的工作内容所必需的未列量材料费。
如工作面内的脚手架、排架、操作平台等的摊销费,地下工程的照明费,混凝土工程的养护用材料费,石方工程的钻杆、空心钢等及其他用量较少的材料费(定额另外有注明的除外)。
5)材料从分仓库或相当于分仓库材料堆放地至工作面的场内运输所需的人工、机械及费用,已包括在各定额子目中(第九章“绿化工程”中的苗木种植定额除外)。
机械台班定额(含其他机械费)是指完成一个定额子目的工作内容所需的主要机械及次要辅助机械使用费。
1)、机械定额中,凡数量以“组班”表示的。
其机械数量等均按设计选定计算,定额数量不予调整。
2),机械定额中,凡一种机械名称之后同时并列几种型号规格的,如运输定额中的自卸汽车等,表示这种机械只能选用其中一种型号、规格的定额进行计价。
3)、机械定额中,凡一种机械分几种型号规格与机械名称同时并列的,表示这些名称相同规格不同的机械定额都应进行计价。
4)、其他机械费,是指完成一个定额子目的工作内容所必需的次要机械使用费。
如混凝土浇筑现场运输中的次要机械,疏浚工程中的油驳等辅助生产船舶等。
本定额中其他材料费、零星材料费、其他机械费,均以费率形式表示,其计算基数如下:1)、其他材料费,以定额列示的主要材料费之和为计算基数。
材料定额消耗量
材料定额消耗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每单位产出所需要消耗的材料数量。
这个量通常以重量或体积单位来衡量。
材料定额消耗量的计算是根据经验或实验结果得出的,并且在生产计划和成本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材料定额消耗量的计算基于以下因素:
1. 材料的性质和特性: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密度、强度和其他性质,这些都会影响材料的消耗量。
2. 生产过程和设备:不同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可能对材料的消耗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某些设备可能会产生材料的损耗或浪费。
3. 产品质量要求:如果要求产品具有高质量或高精度,可能需要更多的材料来满足要求。
计算材料定额消耗量的方法可以是经验法、统计法或试验法。
经验法是基于过去的生产经验得出的,统计法是通过对一定数量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试验法是通过实际的试验来确定材料消耗量。
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准确计算对于生产计划和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控制和优化材料消耗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材料浪费。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
什么是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条件下,为制造单位产品或或完成某项生产任务,合理地消耗材料的标准数量。
一般工业企业的材料消耗定额,是用绝对数来表示的。
例如纺一件棉纱,需要多少公斤的棉花,制造一台车床,需要多少公斤的钢材;完成一台设备的维修,需要多少材料等等。
在有的工业企业中,材料消耗定额是用相对数来表示的,例如某些化工、冶金企业中成品率、出产率、配料比等。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当是全面的和系统的。
除了正常生产的产品以外,还应该包括新产品试制、技术改造和设备维修等方面所需要的各种原料、材料、燃料。
材料消耗定额的类型在机械制造和其他装配式生产的企业中,由于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材料消耗定额又可分为单项定额和综合定额。
单项定额一般是指制造某一种零件的材料消耗定额;综合定额实际上是单项定额的汇总,一般中指整机产品(如电视机、机床等)的材料消耗定额。
这两种定额既互有联系,又各有不同的作用。
单项定额主要作用于为小生产车间发送材料的依据,又可以用来核算和分析实际消耗与定额消耗的差异,综合定额主要用于编制材料物资的供应计划。
材料消耗定额的作用工业企业为制造产品而消耗材料数量的多少,是反映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了促使企业更好地使用和节约材料物资,每一个工业企业都要制定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这对于企业从生产准备,投料制造,一直到完成产品生产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有重要作用。
1、材料消耗定额是正确地核算各类材料需要量,编制材料物资供应计划的重要依据。
工业企业的材料物资供成计划,主要是根据计划期的生产任务和单位产品的消耗定额,先算出各类材料的需要量,再考虑到材料的内部资源而确定的。
因此,消耗定额是确定材料需要量的依据,如果没有定额,计划指标就失去依据,也就不可能编制正确的材料物资供应计划。
2、材料消耗定额是有效地组织限额发料,监督材料物资有效使用的工作标准。
有了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才能使企业供应部门按照生产进度、定时、定量地组织材料供应,实行严格的限额发料制度。
什么是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条件下,为制造单位产品或或完成某项生产任务,合理地消耗材料的标准数量。
一般工业企业的材料消耗定额,是用绝对数来表示的。
例如纺一件棉纱,需要多少公斤的棉花,制造一台车床,需要多少公斤的钢材;完成一台设备的维修,需要多少材料等等。
在有的工业企业中,材料消耗定额是用相对数来表示的,例如某些化工、冶金企业中成品率、出产率、配料比等。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当是全面的和系统的。
除了正常生产的产品以外,还应该包括新产品试制、技术改造和设备维修等方面所需要的各种原料、材料、燃料。
材料消耗定额的类型
在机械制造和其他装配式生产的企业中,由于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材料消耗定额又可分为单项定额和综合定额。
单项定额一般是指制造某一种零件的材料消耗定额;综合定额实际上是单项定额的汇总,一般中指整机产品(如电视机、机床等)的材料消耗定额。
这两种定额既互有联系,又各有不同的作用。
单项定额主要作用于为小生产车间发送材料的依据,又可以用来核算和分析实际消耗与定额消耗的差异,综合定额主要用于编制材料物资的供应计划。
材料消耗定额的作用
工业企业为制造产品而消耗材料数量的多少,是反映生产技术和
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了促使企业更好地使用和节约材料物资,每一个工业企业都要制定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这对于企业从生产准备,投料制造,一直到完成产品生产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有重要作用。
1、材料消耗定额是正确地核算各类材料需要量,编制材料物资供应计划的重要依据。
工业企业的材料物资供成计划,主要是根据计划期的生产任务和单位产品的消耗定额,先算出各类材料的需要量,再考虑到材料的内部资源而确定的。
因此,消耗定额是确定材料需要量的依据,如果没有定额,计划指标就失去依据,也就不可能编制正确的材料物资供应计划。
2、材料消耗定额是有效地组织限额发料,监督材料物资有效使用的工作标准。
有了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才能使企业供应部门按照生产进度、定时、定量地组织材料供应,实行严格的限额发料制度。
并在生产过程中,对消耗情况进行有效地控制,监督材料消耗定额的贯彻执行,千方百计地节约使用材料,同一切浪费材料的现象作斗争。
3、材料消耗定额是制订储备定额和核定流动资金定额的计算尺度。
工业企业在计算材料储备定额和流动资金的储备资金定额中,都有一个“每日平均需要量”的因素,而“每日平均需要量”又取决于每日平均生产量和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两个因素。
由此可见,单
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材料储备定额和储备资金的数量。
因此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材料储备定额和储备资金定额,必须要行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原则和方法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必须充分发动群众,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
定额的标准既要具有先进性,又要留有余地。
先进性和留有余地是可以统一的。
这里说的先进性: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标准,而是相对的先进,是使大多数劳动者能够经过努力而达到的标准。
如果标准过高,人多数人经过努力还是达不到,这就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
反过来,如果标准定得比较低,很多人不需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这也不利于促进生产、降低消耗的要求。
因此,这个标准应该是先进的,而又留有适当的余地,这是制定消耗定额的基本原则。
做好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工作,还要根据同条件和小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通常采用的有技术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经验估计法三种。
1、技术分析法
技术分析法是根据设计图纸、工艺规格、材料利用等有关技术资料来分析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办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研究分析产品设计图纸和生产工艺的改革,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可能性的基础基础上,根据有关技术资料,经过严密、细致地计算来确定的消耗定额。
例如,在机械加工行业中,通常是根据产品图纸和工艺文件,对产品的形状、尺寸、
材料进行分析,先计算其净重部分,然后,对各道工序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其工艺损耗部分,最后,将这两部分相加,得出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
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定额,一般比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技术性较强,并不是每一个企业每一种材料都能做得到的。
因为用技术分析法计算消耗定额的先决条件,要具有比较齐全的各种技术资料,而且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要求企业的所有材料都用这种方法计算消耗定额,凡是产量较大、技术资料比较齐全的产品,制订消耗定额应以技术分析法为主。
随着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方法的使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2、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根据某一产品原材料消耗的历史资料与相应的产量统计数据,计算出单位产品的材料平均消耗量。
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到计划期的有关因素,确定材料的消耗定额。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产品的材料平均消耗量度=一定时期某种产品的材料消耗总量/相应时期的某种产品产量
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材料平均消耗量,必须注意材料消耗总量与产品产量计算期的一致性。
如果材料消耗总量的计算期为一年,那么产品产量的计算期必须也是一年。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的平均消耗量,还应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作为消耗定额。
计划期的调整因素,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可以节约材料消耗的某些因素,这些因
素应在上述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例如,生产某种产品所耗用的甲材料,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平均消耗量为10公斤,考虑到计划期内某项科研成果将推广应用,该项科研成果应用后,可以节约材料10%,则计划期的消耗定额应为9公斤。
用统计分析法来制订消耗定额的情况下,为了求得定额的先进性,通常可按以往实际消耗的平均先进数(或称先进平均数)作为计划定额。
平均先进数就是将一定量时期内比总平均数先进的各个消耗数再求一个平均数,这个新的平均数即为平均先进数。
3、经验估计法
经验估计法主要是根据生产工人的生产实践经验,同时参考同类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通过与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结合的方式,来价算各利材料的消耗定额。
一般地说,凡是有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的产品,其主要原材料的消耗定额可以用技术分析法计算,同时参照必要的统计资料和职工生产实践中的工作经验来制定。
辅助材料、燃料等的消耗定额,大多可采用经验估计法或统计分析法来制定。
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在制定消耗定额时,都必须走群众路线,实行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的三结合,共同审查和确定各种材料的消耗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