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配方奶粉食药总局检验项目
- 格式:docx
- 大小:22.12 KB
- 文档页数:2
婴幼儿奶粉新国标标准婴幼儿奶粉是婴幼儿辅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奶粉国家标准,包括奶粉配方标准、生产工艺标准和品质检验标准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婴幼儿奶粉新国标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奶粉配方标准1. 蛋白质含量要求:根据婴幼儿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有所不同。
比如,0-6个月的婴儿每100g奶粉应含有1.8-2.5g蛋白质。
2. 脂肪含量要求:奶粉中脂肪的含量对于婴儿的能量供给和脑发育至关重要。
新国标规定,不同年龄段的奶粉中脂肪含量应在一定范围内,具体数值会根据婴幼儿的生长阶段有所调整。
3. 碳水化合物含量要求:奶粉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主要来源于乳糖。
婴幼儿奶粉新国标规定了奶粉中乳糖的含量范围,以满足婴幼儿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
4. 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要求:新国标明确了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婴幼儿奶粉中的添加标准,保证了婴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供应。
二、生产工艺标准1. 原料选择和质量要求:奶粉的原料主要是乳粉和其他辅料。
新国标明确了乳粉的来源和质量要求,要求生产企业确保原料质量安全,并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控。
2. 生产流程要求:新国标要求奶粉生产企业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可能的污染和物质迁移。
3. 工艺参数要求:新国标规定了奶粉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包括温度、时间、湿度等,以确保奶粉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4. 生产环境和设备要求:新国标要求奶粉生产企业提供洁净的生产环境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三、品质检验标准1. 外观检验:奶粉的外观应无异物、无霉变和有机肥料的特征。
2. 化学指标:包括水分、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乳糖含量等化学指标的检测。
新国标要求奶粉产品在这些指标上符合一定范围内的要求。
3. 微生物指标:新国标规定了奶粉中微生物指标的限定要求,包括总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奶粉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项抽查方案一、产品名称奶粉及婴幼儿配方乳粉;奶粉指所有的乳粉类产品。
二、抽样方法1. 抽样地点:辖区内生产企业的成品仓库;2. 抽样方式及其他条件:随机抽取近期产品,当场封存样品。
三、抽样数量1. 抽样基数:抽样基数要求应少于100个销售包装。
2. 抽样数量:为3个包装。
其中2个包装用于检验,1个用于备样。
备样封存在质检机构。
四、检验依据1. GB 10767-1997 《婴幼儿配方粉及婴幼儿补充谷粉通用技术条件》(强制性);2. GB 10765-1997 《婴儿配方乳粉Ⅰ》(强制性);3. GB 10766-1997 《婴儿配方乳粉Ⅱ、Ⅲ》(强制性);4. GB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5. 企业标准和产品明示担保值。
五、检验项目1. 奶粉2.婴幼儿配方乳粉— 2 —六、综合判定原则1. 合格品:所有检验指标全部符合标准和产品明示保证值要求的产品综合判定结果标注为“所检项目符合XX标准要求”。
2. 不合格品:所检项目凡有一项不符合标准和产品明示保证值要求,则判产品为不合格。
七、抽样检验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1. 标签标识标明的产品执行标准为GB10767-1997的产品,要以产品标识中标明的适用年龄段,按标准中4.3中表1或表2的规定进行判定。
2. 标签标识标明的产品执行标准为企业标准的产品,抽样时必须要索取有效的企业标准,检验时要审查企业标准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GB10767-1997的要求,如符合要求,则按企业标准进行判定;如不符合要求,则按GB10767-1997的要求进行判定。
3. 标签明示值以平均值表示的产品,按GB13432-2004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判定。
4. 微生物指标不复检。
— 3 —。
国家奶粉标准
中国的国家奶粉标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 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10766-2021) ,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21)。
这些标准规定了婴儿配方奶粉、较大婴儿配方奶粉和幼儿配方奶粉的营养成分、限量指标、卫生指标等要求。
具体来说,国家奶粉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营养成分:国家奶粉标准中规定了婴儿配方奶粉、较大婴儿配方奶粉和幼儿配方奶粉的基本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不同阶段的奶粉营养成分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需求进行配制。
2.限量指标:国家奶粉标准中规定了各种有害物质的限量指标,如铅、汞、砷等重金属元素,以及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这些限量指标旨在保障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3.卫生指标:国家奶粉标准中规定了奶粉的卫生指标,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霉菌计数等。
这些卫生指标旨在保证奶粉的质量和安全,防止宝宝因食用不卫生的奶粉而引|发疾病。
总之,国家奶粉标准是为了保障宝宝的健康和安全而制定的,所有生产、销售的婴儿配方奶粉、较大婴儿配方奶粉和幼儿配方奶粉都必须符合国家奶粉标准才能上市销售。
制表:审核:批准:。
儿童配方奶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儿童配方奶粉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牛乳、全脂乳粉、加油脱盐乳清粉、脱脂乳粉、脱盐乳清粉为主要原料,辅以乳糖、低聚果糖、矿物质(碳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镁、硫酸锰),维生素(醋酸视黄酯、胆钙化醇、d1-a-醋酸生育酚、硝酸硫胺素、核黄素、盐酸吡哆醇、L-抗坏血酸、烟酸、叶酸、牛磺酸),经配料、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充氮包装制成的乳固体含量不低于70%的适合3-7岁儿童食用的配方奶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886.2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钙(包括轻质和重质碳酸钙)GB 1903.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硝酸硫胺素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与乳制品检验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4 食品中锌的测定GB 5009.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锡的测定GB 5009.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族的测定GB 5009.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 5009.8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GB 5009.8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1的测定GB 5009.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2的测定GB 5009.8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GB 5009.8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GB 5009.9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铁的测定GB 5009.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钙的测定GB 5009.1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铬的测定GB 5009.1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GB 5009.1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GB 5009.2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叶酸的测定GB 5413.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钙、铁、锌、钠、钾、镁、铜和锰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167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GB 126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 1475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2(核黄素)GB 1475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GB 147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GB 1475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烟酸GB 1475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E(dl-α-醋酸生育酚)GB 1475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牛磺酸GB 1557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叶酸GB 148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93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GB 196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GB 2557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锌GB 255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糖GB 2668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 292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氮气GB 2920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镁GB 292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锰GB 292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铜GB 292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亚铁GB 2994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棕榈酸视黄酯(棕榈酸维生素A)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关于指定胆钙化醇等14种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的公告(2010年第18号)卫生部关于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6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原料和辅料要求3.1.1原料要求3.1.1.1 牛乳:应符合GB 19301的规定。
附件1本次检验项目本次抽检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主要包括乳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豆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乳基婴儿配方食品和豆基婴儿配方食品。
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样品生产日期在2017年9月17日之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样品生产日期在2017年9月17日(含)之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样品生产日期在2017年9月17日之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样品生产日期在2017年9月17日(含)之后)、《关于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的公告》(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公告2011年第10号)等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的要求。
抽检项目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总量比、亚油酸、α-亚麻酸、亚油酸与α-亚麻酸比值、终产品脂肪中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十四烷酸)总量、芥酸与总脂肪酸比值、反式脂肪酸与总脂肪酸比值、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1、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烟酰胺)、叶酸、泛酸、维生素C、生物素、钠、钾、铜、镁、铁、锌、锰、钙、磷、钙磷比值、碘、氯、硒、胆碱、肌醇、牛磺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与总脂肪酸比、二十碳四烯酸与总脂肪酸比、水分、灰分、杂质度、铅(以Pb计)、硝酸盐(以NaNO3计)、亚硝酸盐(以NaNO2计)、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B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左旋肉碱、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阪崎肠杆菌、三聚氰胺、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与二十碳四烯酸(20:4n-6)的比、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20:5n-3)的量与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量的比、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四烯酸、叶黄素、核苷酸、脲酶活性定性测定等63个指标。
奶粉国家质量安全检查
1. 产品质量检验: 国家质检总局对奶粉产品进行抽查检验,包括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多个方面的检测。
2. 生产企业资质审核: 对奶粉生产企业进行资质审核,包括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的合格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备性等。
3. 合格证: 审核合格的产品将获得合格证书,证明该产品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和安全标准。
4. 出厂检验: 在生产企业出厂前,需要进行出厂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5. 日常抽查: 中国质检部门会定期进行奶粉产品的日常抽查,以确保市场上销售的奶粉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
此外,中国还设立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奶粉市场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举报机构或咨询部门来反映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婴幼儿食品婴儿配方乳粉II【GB 10765—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89-03-31批准1990-01-01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婴儿配方乳粉Ⅱ的主要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鲜牛、羊乳和脱盐乳清粉(或脱盐乳清)为主要原料,强化维生素和矿物质,经配料、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制成的粉末状产品。
其主要营养成分接近母乳,可用作六个月以内婴儿的母乳代用品。
2引用标准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4789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 5009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 5410全脂奶粉GB 5413乳粉检验方法GB 6914生鲜牛乳收购标准GB 11388脱盐乳清粉GB 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SB 108全脂羊奶粉SB 109全脂加糖羊奶粉QB 869婴儿食品营养及卫生标准3技术要求3.1原料要求3.1.1牛、羊乳不低于GB 6914中二级品或SB 108~109中羊奶原料要求。
3.1.2脱盐乳清粉应符合GB 11388的要求。
脱盐乳清的要求与脱盐乳清粉相当.脱盐乳清的检验结果乘一系数,即相当于脱协乳清粉的检验结果。
该系数为97.5除以脱盐乳清的干物质百分数。
3.1.3植物油应符合附录A要求。
3.1.4维生素和矿物盐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GB 2760及《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中相应条款的要求。
3.2卫生管理产品生产应符合《乳与乳制品卫生管理办法》的要求。
3.3感官要求3.3.1产品的感官指标要求如表1。
表1注:冲调性系指34g乳粉,用25mL40度水冲调,搅拌后观察溶解情况。
3.3.2产品的感官按百分制评分。
各级产品应得的感官评分如表2。
表23.4理化要求3.4.1产品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理化指标续表3注:(1)复原乳系指含乳粉12%的再现乳汁;(2)杂质度包括焦粉粒;(3)铁和磷的比值应在1.2-2.0之间;(4)微量元素含量以元素计;维生素检验值与标签示值误差允许范围为80-180%,微量元素误差允许范围为±20%3.4.2非密封包装的等内产品,在保质后期水分含量不应超过4.5%。
婴幼儿乳粉国标《婴幼儿乳粉国标》一、定义婴幼儿乳粉是由乳制品工业制成的以乳清蛋白为主要原料的饮食粉末,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添加其他营养素及防腐剂,经加工、混合、烘烤而制成,用于替代或补充乳制品,满足婴幼儿特殊营养需求的饮食制剂。
二、技术要求1、乳清蛋白乳清蛋白含量不低于34%,乳清蛋白质量指数不低于70%。
2、脂肪脂肪含量不低于20%。
3、其他组分其他组分含量不低于2%,其中可溶性不低于1%。
4、微量元素按国家规定追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维生素A与D含量不低于国家规定值即可。
5、防腐剂防腐剂用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值。
6、物理性质婴幼儿乳粉味道清香,无异味,外观细腻白色,无色素沾污,溶解度≥90%,PH值≤ 7.5,水分≤5%,无明显疹粒,蛋白结晶清楚,颗粒饱满,不朽块,呈黏性好,易分散悬浮,无沉淀物。
三、产品检验1、外观检验外观检验应按照上述物理性质要求执行。
2、指标检验指标检验应按照上述技术要求执行,综合结果符合要求即可准予入市。
3、安全检验安全检验应按照国家规定值执行,出产品应符合金霉素和其他药物残留的国家标准。
四、加工要求1、混合混合的乳清蛋白粉及其他粉末组分,应以机械的方式完成,要求混合均匀,不得存在分层现象。
2、烘烤烘烤的乳粉应保持乳清蛋白的原有质量,热处理时间等参数控制,确保乳粉产品温度不高于110℃,保护乳清蛋白质量。
3、包装包装应采用透明、结实的塑料袋,使乳粉的质量和营养保持最佳状态,避免霉变及受潮污染。
五、售后服务1、投诉客户可以在婴幼儿乳粉购买网站上提出投诉,并及时对投诉反馈;2、定期进行安全检验,确保产品的安全;3、采取合理的价格,无限的服务与折扣。
附件1
本次检验项目
本次抽检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主要包括乳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豆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和乳基婴儿配方食品、豆基婴儿配方食品。
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关于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的公告》(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公告2011年第10号)等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的要求。
抽检项目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总量比、亚油酸、α-亚麻酸、亚油酸与α-亚麻酸比值、终产品脂肪中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十四烷酸)总量、芥酸与总脂肪酸比值、反式脂肪酸与总脂肪酸比值、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1、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烟酰胺)、叶酸、泛酸、维生素C、生物素、钠、钾、铜、镁、铁、锌、锰、钙、磷、钙磷比值、碘、氯、硒、胆碱、
肌醇、牛磺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与总脂肪酸比、二十碳四烯酸与总脂肪酸比、水分、灰分、杂质度、铅(以Pb计)、硝酸盐(以NaNO3计)、亚硝酸盐(以NaNO2计)、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B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左旋肉碱、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阪崎肠杆菌、三聚氰胺、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与二十碳四烯酸(20:4n-6)的比、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20:5n-3)的量与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量的比、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四烯酸、叶黄素、核苷酸、脲酶活性定性测定等63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