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方言搜集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甘肃陇西方言俗语词考释二则作者:汪小珉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34期陇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渭河上游,东接通渭县,南连武山、漳县,西邻渭源县,北靠安定区。
县界域南北长约60千米,东西宽52千米,总面积2408平方千米。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的划分,陇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
陇西所在的陇中地区农业历史悠久,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丰富的俗语,这些俗语中的许多词都属于方言文化词,体现了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
笔者以陇西方言俗语中常见的“乡约”“纣棍”二词为例,对其进行考释,探究词音和词形发生变化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俗语词的概念大小界定不一,本文所说的俗语词是狭义的俗语词,只代表笔者对其进行的考察缘起于当地的方言俗语。
文中援引的几则俗语,通行地域不只限于陇西,在陇中地区,甚至西北部分地区或许都有相似的说法。
这里只是以陇西的说法为例分析其中的语言变化现象。
俗语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地方性、口语化、通俗性是俗语重要的语言特点。
徐宗才在《俗语》一书中指出:“所谓地方性,是指俗语反映的内容是某一地方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景物特产等。
这种地方特色,人们一看就很清楚。
具有地方性特点的俗语,是了解和研究方言、民俗及地方文化的宝贵资料。
”[8]屈朴编在《俗语古今》一书中说:“在语言学家看来,俗语是汉民族语言中的特殊语言材料;在民俗学家看来,俗语是民族民间文化中的口头语言艺术,是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
俗语集民间语言材料与民间文化于一體,在语言人类学和民俗语言学家看来,它是民间文化的一种主要载体和艺术形式,即民俗语言。
我们说,这就是俗语这种语言文化现象的根本属性。
”[9]在陇西乃至整个陇中地区,方言俗语非常丰富,这样的俗语词还有很多,值得继续挖掘和探究。
词作为语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音和义都可能发生变化,特定的字形也可能发生变化,使词与字形失去联系。
南漳本地方言凉叫冰疙台阶叫盖沿贬低人叫PIA得意叫撤门角落叫门阁勒笑叫涩哭叫汪邋遢叫脱笼调皮叫谢费讨人厌叫讨球闲聊天叫偏舍、偏空被人整、被人耍叫靠得我、调戏我、颠得我看看叫瞅瞅、瞄一孩按钮叫揪揪知道叫晓球得不知道叫找求不到傻叫丫货、半叼子、蠢货、憨B辣椒叫笑交可怜叫枣椰骗人叫彪人捉迷藏叫墙摸过家家叫搬家伙石头剪子布叫钉钢锤使劲搞叫窝涩里搞男人叫儿娃子或放牛娃子女人叫两子去哪去叫晃哪气滴或刻哪刻旁边叫笼根拖拉机叫麻爪摩托车叫麻木游泳叫麻澡那面叫嫩门鞋子叫孩子难闻叫庞臭、庞腥气螃蟹叫螃海很大叫大球里很很远叫远球里很懒的理别人叫理他娃子翻灾害怕叫黑怕随便搞叫碎求你搞客厅叫堂屋里添冰棒叫削冰棍问什么时间叫现在是啥时候吐口水叫吐闲水或吐痛妈子口吃叫夹瑟子说话说不清楚叫说求不撑腿很猛叫黑胞贪吃叫劳前耳勺叫挖耳屎烁子上衣叫挂子脏的颜色叫污不烂造滴说你烦叫讨求闲很硬叫恩帮帮里抹布叫麻服子毛巾叫洗脸服子快点叫快嘛些橡皮叫次次儿下雾叫下罩子聊天叫片舌、夸舌好酸叫酸球里很解大便叫窝粑粑解小便叫窝尿光着上身叫打赤包光下身叫打条条干什么叫搞撒子、搞么死..某个地方叫蛮到牛叫牛娃子树丛叫树克笼凶你叫黑你外公外婆叫尬公、尬尬哥哥叫兄玩婴儿叫灭娃子儿童叫小B娃子媳妇的亲兄弟叫舅关子你亲弟弟的儿子喊你媳妇喊骂骂你儿子喊你姐妹喊两两大腿之间叫恰八丫腋窝叫革家窝脖子叫井包子不在板叫撇洽凹土人叫乡巴老、山把老..钥匙叫哟次屁股叫屁丫子莴笋叶子叫窝马菜叶子青菜叫扑拉科方便袋叫口袋子不经意叫找不到腥气、找不到信XX叫雀雀就是叫嗯是里厉害叫能的很吹牛叫吹牛B伙计叫家伙吃东西叫凯东西吃肉叫吃尬尬辣椒叫校椒包子叫馍馍夹菜叫拣菜或刀菜泡MM叫泡俩娃凉拖鞋叫仨片蹲下叫拽到姑姑叫念念头叫脑阔人不可靠叫日大侠摔跤叫板姑扭骗人叫日白了慌大虾叫马虾如将叫可爱,机灵黑社会叫混混。
拽什么叫撤个求。
打人叫搞你娃子人。
打耳光叫戳你嘴巴子。
敲你头叫敲丁拐。
放东西叫裹东西。
甘肃陇西方言语词考释十七则陈晓春;陈晓强【摘要】陇西方言在陇右方言中具有代表性,本文选择十七则陇西方言词语进行考释。
【期刊名称】《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32)004【总页数】5页(P96-100)【关键词】方言;陇西;考释【作者】陈晓春;陈晓强【作者单位】[1]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定西743000;[2]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2.2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上游,东接通渭县,南连武山县、漳县,西邻渭源县,北靠定西市安定区。
陇西在历史上多次成为陇右一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此决定,陇西方言在陇右方言中具有代表性,本文选择数例陇西方言词语进行考释。
义:捞取;行动、料理、办理、整治。
例一:兀两口子把光阴撩得紧,生活过得很不错。
(光阴:生活、日子。
)①例二:闲了出去打打工,撩脱一点算一点。
《说文解字》[1]:“撩,理也。
”“撩”有料理义,例如南唐·史虚白《钓矶立谈》:“望其旄纛之所指,举欣欣然相告曰:‘是庶几其撩理我也。
’”例三:时候不早了,现在撩程。
例四:没处撩程。
(无处下手)“撩”为料理,“程”指事情的进程、步骤、阶段。
“撩”“程”双音组合,即着手料理某件事情。
“撩程”又说“撩操”“撩乱”。
“操”亦有料理义,“撩”“操”同义联合。
“撩乱”为动宾结构,“乱”表示事务杂乱,“撩乱”则更强调需要抓紧办事。
或,古汉语中“乱”有治理义,“撩”“乱”近义联合。
例五:休息的时间长了,大家开始撩操吧。
例六:事情头绪太多,叫人没处撩乱。
义:手工缝纫、缝补。
例一:裤子绷破了,得赶紧缭一下。
例二:这件衣服是我奶奶年轻的时候缭下的,针脚细得很。
《说文解字》:“缭,缠也。
”《类篇》:“缭,绕也。
”“缭”本义为缠绕,引申则可能产生缝补义。
《汉语大词典》“缭”下释“缝纫法之一。
用针斜着缝缀。
如:缭衣缝;缭贴边。
”此义和陇西方言“缭”的缝补义接近。
盐川社火“社火”起源较早,《辞海》解释“社火”:“①旧时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九》:…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厘观,令官妓扮社火:春梦婆一、春姐二、春吏一、皂隶二、春官一。
‟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呈。
‟自注:…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
‟②犹言同伙。
《水浒传》第五十八回:…但是来寻山寨头领,必然是社火中人故旧交友”。
《辞海》所解释的社火为“旧时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恐怕指的是中古以来的情况,至于范成大说为民间鼓乐更不能成立,因为春官、春婆、春吏已为神,且有人物怎能单以鼓乐来解释。
其②“犹言同伙”。
社火中有群体意义,也仅是一方面;《水浒传》也有社火词,但也是中古之事,恐怕与本意相去较远。
所以《辞海》的解释是流不是源。
“社火”之“社”,是土地神,因此社火的产生原因就必须从“社”中去寻找。
《辞海》“社:①古指土地神。
《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②祀社神之所。
如:里社。
《白虎通•社稷》:…封土立社,示有土也。
‟③祀社神。
《礼记•月令》:…命民社‟。
引申为祀社神的节日。
如春社、秋社”。
至此则知“社火”是古代祭祀社神后土时的一种祭神活动。
“社火”之“火”,有同伙之意,但它不是本意,本意应是上古祭祀时用火祭祀之“火”。
上古时的祀天祀地祀山川时,都要上供品玉帛、牺牲等等。
祭祀时为了使上天诸神知道,都要燃薪焚祭品,使其气味上达于天。
既然社火是祭神活动,那么祭社在什么时候进行?同是《辞海》社字条下的“社日”说:“古时春、秋两次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岁时广记•二社日》:…《统天万年历》曰: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
‟《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
‟”根据上述情况,社火是古代祭祀土地神时的祭祀活动,后来这种祭社的民间活动与祭社神逐渐脱离,专门成为群众性娱乐活动。
定西方言词汇定西是历史上多民族共同生活、交融之地,由于受地域和不同的历史背景的影响,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共同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方言体系。
称谓【大】父亲或父亲之兄,如大大:大伯父,二大:二伯父。
在岷县称父亲为“阿大”,称伯父为“大大”或“爹爹”。
【爸】称叔父为爸,如二爸、三爸,现在多称父亲为爸,有代替“大”的趋势。
陇西县个别地方少数人群把父亲的姐妹亦称做“爸爸”。
【妗子】即舅母。
【阿公】对他人称夫之父为阿公。
【阿家】对他人称夫之母为阿家。
【两口子】别人称夫妻。
【先后】即妯娌。
漳县妯娌间互称“相花伍”。
【小叔子】丈夫之弟。
【阿伯子】丈夫之兄。
【阿婆】岷县一带称祖母为“阿婆”,称祖母辈之外人为“老阿婆”。
【新姐】定西南部各县称嫂子为“新姐”。
【曼哥儿】通渭称俊俏儿童为“曼哥儿”。
【挑担】即连襟,同门女婿。
形象比喻同娶一家之女。
【阿姑】渭源一带称姑母为“阿姑”,岷县、安定区、通渭等地则称为“姑姑”、“娘娘”或“姑娘”。
【婆娘】即妻子,又称“屋里人”。
【头首子】即第一胎之子女。
【老生胎】末胎孩子。
【狗狗】小孩爱称。
【阿姨】母之姐妹,或称姨娘。
岷县亦有称叔母为阿姨者。
【后人】对他人称儿子为后人。
【种家】男婴。
【亲亲】女婴。
【相花伍】陇西一带,妯娌之间的互称。
【死狗】二流子。
或连称死狗二流子。
【溜娃子】小偷。
【月婆子】产妇。
【方客】赌徒。
【半趟子】荒唐之人,亦称“半调子”、“喧喧子”。
【顽筋子】顽固之人。
【转关子】说话绕来绕去,使人无法相信。
【啜事鬼】暗地设计、拨弄事非之人。
【师公】巫师。
【马脚】民间谓神附体传神谕的人,又称“先行”。
【牙子】牲畜交易中介人,今称交易员。
【脏腑】胆略。
【古董】说虚编谎的人,亦称“谎张三”。
【扫殿侯】顾名思义,是指给皇帝扫宫殿的差使。
历代实无此职。
民间比喻某些心地不纯的人,在上级或众人面前极力表现个人道德素养和能力。
又称“显尖鬼”。
【烧料子】冒失、不成熟、不稳重者。
或说没烧熟。
【半眼汉】智商低下之人。
漳县方言搜集2、大多数名词属儿化音,而且以叠音字儿化音最为突出,儿一般读作[z],如桌儿、帽儿、碗儿、猪娃儿、狗娃儿、牛娃儿、盆盆儿、罐罐儿、坛坛儿、缸缸儿等。
3、外表华丽无真才实学的人叫“草包”(co bāo)、不自量力不知高低的人叫“半脸汉”(b ān [ ] hān)、说话办事不讲道理的人叫“混水”(hōng shui)。
4、初生育的儿女叫“头寿子”(tu shōu zi)、婴儿叫“月娃儿”(yu w[z])、口吃的叫做“结结儿”(jiē ji [z])、头叫“多脑”(dē lāo)、额叫“牙杈骨”([ ] cā gū)、下鄂骨叫“下巴”(hā pā)、脸叫“脸老”([ ]lāo)、腮叫“面框子”(miān kuāng z)、脖子叫“板颈”(bn jīn)、膝盖叫“磕膝盖”(kē x gāi)、腋叫做“胳夹洼”(gē j wā)、脚与小腿的联结处叫“脚把骨”(jiē bā gū)、胯下叫“髁那里”(k nā l)、把唾液叫“涎水”(hān shu)、打嗝叫“打饱嗝”(da bo gōu)、耳朵叫“耳刮子”( [ ]r guā zi)。
5、田地里的小土块叫“胡基”(h ji)、水湿过印痕叫“军打儿”(jūn da [z])、土坯叫“基子”(jī z)、草索叫“草约儿”(co yāo [z])、污垢叫“垢痂”(gu jiā)、大小便叫“水火”(shu ī hu)。
6、事情纠缠叫“纠葛”(jio ge)、口袋叫“插台儿”(cā ti[z])、唢呐叫“吹响”(chuī xi āng )、烟囱叫“烟头眼”([ ] tu [ ] )。
7、骡马称为“头狗”(tu gou)、喜鹊叫“野雀子”(y qio zi)、麻雀叫“麻雀儿”(m qiāo [z])、蜗牛叫“蜗蜗牛儿”(gu guā [ ][z])、螳螂叫“屎爬牛”(s pa [ ])、乌鸦叫“老哇”(lo wa)、猫头鹰叫“咕咕妙”(gū gū mio)、青蛙叫“癞瓜子”(lāi guā z)、松鼠叫“遽里猫”(jū l mo)、黄鼠狼叫“鸡豹儿”(jī bāo ’[ z])、蛇叫“长虫”(chng chong)、山羊叫“羖羊娄”(gū lǘ)、公羊叫“羊善羊”(shān yāng)、母羊叫安菅颉保╟o yng)、公驴称“叫驴”(jāo lǘ)、母驴叫“草驴儿”(co lǘ [ z ])、公猪叫“牙猪”(ni zhū)、母猪叫“猪婆”(zhū p)或“奶劁儿”(ni qao ’[z])、公马叫“全马”(qun ma )、母马叫“骒马”(kuō ma)、公牛叫“结牛”(jiē [ ])、母牛叫“雌牛漳县方言之三【动词类】1、表示应答说“哈的”(hā di)、表示同意说“就是的”(qiū si di)、不说实话称“哄人的”(hng rn dou)、说虚编谎的叫“谎张三”(hung zhāng sān)、不告诉人真相叫“瞒着来”(mn zh ē lai)、把闲聊称为“谝闲传”(pin xin chun )。
陇西方言集锦陇西方言集锦至答—————指这里务答—————指那里阿哩撒————哪里啊,不是阿达—————哪个地方?啊四—————是谁?啊门哩————怎么了末阿门————没什么狗狗、狗娃——长辈称呼小孩子达卦声幺———助词厉害的意思侨着—————别人说话你不要插嘴惦东—————人老了不明事理.帆完—————有头脑会做事.片船—————聊天.活结—————工作.(你有硕活结哩要个帮忙哇?意为,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死板—————头脑不灵活,转不进弯. (本文由愛寫作网整理分享 )死皮—————形容一个人不要脸.动物、昆虫:长虫—————蛇煮——————猪麻巧2 ————麻雀毛——————猫狗哇2 ————狗佬初—————老鼠句料包————松鼠盐2 —————燕子旅——————驴罗资—————骡子涂2 —————兔子吗擦资、啵军—蝗虫秋扇资————蝈蝈雅哇—————乌鸦巧2、巧哇2 ——鸟儿集哇2 ————鸡(一般形容小鸡) 黄初2 ————黄鼠狼(我觉得是) 时间类:亲琴八早新滴——早上麻天亮—————凌晨。
年斯个—————去年。
前年个—————前年等过哈—————等一下金个子—————今天明早——————明天后早——————后天位后早————大后天唔暂个—————过去,从前。
多暂——————什么时候?将将个—————刚才歇后语:瓦杂2开钩子——————刮(瓜)着哩把屎拿塞(虱子)————一功两得城隍爷刀骡子—————闲畜生簸箩合睡觉--完着来烟洞眼里掏雀儿来————没在五和头(没在那里头)。
黄瓜打驴来——————半截子裸脱了。
乡里人背锅———————定(钉)的下山的驴臭棍——————吃劲。
脱裤2料屁———————闲办的手续轳楮拉着半坡老————上不得到哈不得一根筷子吃散饭————揽的宽得很吹着喇叭丢盹哩—————把事没当事。
脚把骨上挽麻绳————拉倒。
捣牛钩子————————(耕耘的意思)庄稼人自嘲飞老飞恰,野狐刀实刀———你挂你刀瓶子,个摇个刀铃子——俗语:驴乏了怨臭棍。
汉语方言A官话一、北方官话(一)东北官话东北官话细分可分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每片又可分为几小片。
1、吉沈片五十二个县市,,分布在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下分三个小片。
①蛟宁小片十四个县市:黑龙江省——宁安、东宁、穆棱、绥芬河、海林、尚志、鸡东、鸡西吉林省——吉林、蛟河、舒兰、桦甸、敦化、永吉②通溪小片三十二个县市: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柳河、梅河口、白山、靖宇、安图、抚松、集安、长白、临江、江源辽宁省——沈阳、西丰、开原、清原、新宾、法库、调兵山、抚顺市、抚顺县、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辽中、辽阳市、辽阳县、灯塔、鞍山、海城、凤城、铁岭市、铁岭县③延吉小片六个县市:吉林省——延吉、龙井、图们、汪清、和龙、辉春。
2、哈阜片六十七个县市旗,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下分两个小片。
①肇扶小片十九个县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庆安、木兰、方正、延寿、宾县、巴彦呼兰、阿城、五常、双城、肇源、肇州、肇东、安达吉林省——松原、扶余、前郭尔罗斯、大安②长锦小片四十八个县市旗:吉林省——长春、榆树、农安、德惠、九台、磐石、辉南、东丰、伊通、东辽、辽源、公主岭、双阳、四平、梨树、双辽、长岭、乾安、通榆、洮南、白城、镇赉辽宁省——阜新市、阜新县、锦州、昌图、康平、彰武、新民、黑山、台安、盘山、盘锦、大洼、北宁、义县、北票、凌海、葫芦岛、兴城、绥中、建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乌兰浩特、阿尔山、突泉、扎责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3、黑松片六十五个县市旗, 分布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下分三个小片。
①嫩克小片四十三个县市旗:黑龙江省——嫩江、黑河、讷河、富裕、林甸、甘南、龙江、泰来、杜尔伯特、大庆、绥棱、铁力、五大连池、北安、克山、克东、依安、拜泉、明水、青冈、望奎、海伦、通河、塔河、漠河、呼玛、孙昊、逊克、嘉荫、绥化、兰西、齐齐哈尔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呼伦贝尔、扎兰屯、牙克石、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利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根河、额尔古纳②佳富小片二十二个县市:黑龙江省——伊春、鹤岗、汤原、佳木斯、依兰、萝北、绥滨、同江、抚远、富锦、饶河、宝清、集贤、双鸭山、桦川、桦南、勃利、七台河、密山、林口、牡丹江、友谊③站话小片十一县市:黑龙江省——肇源、肇州、林甸、齐齐哈尔、富裕、访河、塔河、嫩江、呼玛、黑河、漠河(二)北京官话北京官话作为方言,又称华北官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分布于北京(含郊县),河北北部,以及辽宁、内蒙古部分地区,共计北京市辖区与32个县市,分为京师、怀承、朝峰、石克四片(其中石克片有争议)(三)胶辽官话1、登连片:山东省:烟台市(除莱州市)、威海市、莱西市辽宁省:大连市、东港市、凤城市、岫岩满族自治县2、青州片:山东省:青岛市、日照市、莱州市、诸城市、青州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临朐县、沂水县、莒南县江苏省:赣榆县3、盖桓片:辽宁省:丹东市(除东港市、凤城市)、营口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四)冀鲁官话大致可分为三个片:保唐片、石济片、沧惠片。
2020年第34期(总第880期)丈敖冬‘科甘肃陇西方言俗语词考释二则汪小'(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本文对甘肃陇西俗语中常见的“乡约”和“纣棍”二词分别做了考释,分析了其中“约”和“纣”的字音$“约”的“[0i!2)]”音是由于语流音变造成的,而“纣”读“[%'ou"]”是符合方言演变规律的,在当地属于白读音,写成“臭”是常见的同音字替代的结果。
关键词:陇西方言俗语词“乡约”“纣棍”陇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渭河上游,东接通渭县,南连武山、漳县,西邻渭源县,北靠安定区%县界域南北长约60千米,东西宽52千米,总面积2408平方千米%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的划分,陇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
陇西所在的陇中地区农业历史悠久,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丰富的俗语,这些俗语中的许多词都属于方言文化词,体了地的地域文化。
陇西方言俗语中的“约”“”词,进行考释,探究词音词形化的原%的,俗语词的界定一,文所的俗语词的俗语词,代进行的考于地的方言俗语%文中的则俗语,通行地域于陇西,在陇中地区,甚至西北部分地区许都的%这陇西的说法分析其中的语言变化%一、“乡约”陇西地区流行一句俗语,“不当乡烟[0i!2)],上[0i!2)]”。
,官,了官,官,都的%这俗语里的“”[0i!2)]音代字,,释。
地方长者的,了,“乡烟”民国期的一官,一地,纳粮等琐事。
可本地方言中与[0i!2)+韵母应的找合适的可写%扩范围后•得知,在陇西通安一带也此%前的皮影戏中这样的唱词,读的“[0i!2)]”不是“[0i!2)]”%的读音原造成的,此我们了更多的想%在定西地区的方言中,[ie+韵母的字除了跟北京音的[ie+韵母应外,应部分[ye]韵母的字,主中古入声药韵和觉韵的字,如“脚却药钥岳学薛血穴”等。
从普通话[ie][ye+韵母的字中找,我们找到了“约”字,从词义上推测,“”应当是"约”。
漳县方言搜集
2、大多数名词属儿化音,而且以叠音字儿化音最为突出,儿一般读作[z],如桌儿、帽儿、碗儿、猪娃儿、狗娃儿、牛娃儿、盆盆儿、罐罐儿、坛坛儿、缸缸儿等。
3、外表华丽无真才实学的人叫“草包”(co bāo)、不自量力不知高低的人叫“半脸汉”(b ān [ ] hān)、说话办事不讲道理的人叫“混水”(hōng shui)。
4、初生育的儿女叫“头寿子”(tu shōu zi)、婴儿叫“月娃儿”(yu w[z])、口吃的叫做“结结儿”(jiē ji [z])、头叫“多脑”(dē lāo)、额叫“牙杈骨”([ ] cā gū)、下鄂骨叫“下巴”(hā pā)、脸叫“脸老”([ ]lāo)、腮叫“面框子”(miān kuāng z)、脖子叫“板颈”(bn jīn)、膝盖叫“磕膝盖”(kē x gāi)、腋叫做“胳夹洼”(gē j wā)、脚与小腿的联结处叫“脚把骨”(jiē bā gū)、胯下叫“髁那里”(k nā l)、把唾液叫“涎水”(hān shu)、打嗝叫“打饱嗝”(da bo gōu)、耳朵叫“耳刮子”( [ ]r guā zi)。
5、田地里的小土块叫“胡基”(h ji)、水湿过印痕叫“军打儿”(jūn da [z])、土坯叫“基子”(jī z)、草索叫“草约儿”(co yāo [z])、污垢叫“垢痂”(gu jiā)、大小便叫“水火”(shu ī hu)。
6、事情纠缠叫“纠葛”(jio ge)、口袋叫“插台儿”(cā ti[z])、唢呐叫“吹响”(chuī xi āng )、烟囱叫“烟头眼”([ ] tu [ ] )。
7、骡马称为“头狗”(tu gou)、喜鹊叫“野雀子”(y qio zi)、麻雀叫“麻雀儿”(m qiāo [z])、蜗牛叫“蜗蜗牛儿”(gu guā [ ][z])、螳螂叫“屎爬牛”(s pa [ ])、乌鸦叫“老哇”(lo wa)、猫头鹰叫“咕咕妙”(gū gū mio)、青蛙叫“癞瓜子”(lāi guā z)、松鼠叫“遽里猫”(jū l mo)、黄鼠狼叫“鸡豹儿”(jī bāo ’[ z])、蛇叫“长虫”(chng chong)、山羊叫“羖羊娄”(gū lǘ)、公羊叫“羊善羊”(shān yāng)、母羊叫安菅颉保╟o yng)、公驴称“叫驴”(jāo lǘ)、母驴叫“草驴儿”(co lǘ [ z ])、公猪叫“牙猪”(ni zhū)、母猪叫“猪婆”(zhū p)或“奶劁儿”(ni qao ’[z])、公马叫“全马”(qun ma )、母马叫“骒马”(kuō ma)、公牛叫“结牛”(jiē [ ])、母牛叫“雌牛漳县方言之三【动词类】
1、表示应答说“哈的”(hā di)、表示同意说“就是的”(qiū si di)、不说实话称“哄人的”(hng rn dou)、说虚编谎的叫“谎张三”(hung zhāng sān)、不告诉人真相叫“瞒着来”(mn zh ē lai)、把闲聊称为“谝闲传”(pin xin chun )。
2、仔细看叫“瞅”(cu)、仔细观察叫“相端”(xiāng duān)、说话声音嘶哑称为“塞喉咙破嗓子”(sāi hu lu bē sng zi)、感冒又称“凉着喽”(liāng chē lou)、拉痢疾叫“跑肚子”(po t ū zi)。
来叫拿(l),去叫洽(qi)。
3、闲游乱逛称“浪”(lāng )、乘空逃脱叫“溜了”(liū lou)、快跑叫“瓜展了”(guā zhn lu)、婆娘偷着离家出走叫“颠山”(diān sān)、或“跑山”(po sān)、人死叫“咽气”(yān qī)、游戏称为“耍子”(shu zī)、新婚之夜禳房叫“号床”(ho chung)或叫“砸房”(z fng)、把打搅人说是“攘踏”(rng t)、把自杀说成“寻无常”(xng w chng )。
4、趋炎附势叫“巴结”(bā jiē)或“舔尻子”(qin gōu zi)或“溜尻子”(li gōu zi)、字画贴在墙壁上“巴上”(bā shāng)。
5、事情恰到好处叫“合适”(h shi)、自已有事又张罗去帮助别人“挪腾”(n teng)、乱翻东西叫“翻腾”(fān teng)、心烦说“泼烦”(pē fn)、生活安逸叫“舒坦”(sh tan)、睡着了说“睡着了”(shuī chē lou)、着火了叫“火着了”(hu ch lou)、托人关照叫“照看”(zhāo kan)、男女关系不清叫“钻着来”(zuān zhē lai)、打耳光叫“扇掴子”(shān guāi zi)、打盹叫“丢盹”(diū dn)、手携小儿说“拖”(tē)、发怒叫“发火着来”(fā hu zhē lai)、被打说成“挨打”(gi d)、受饿说“挨饿”(gi ge )、忍痛说成“挨疼”(gi tng)、故意寻找是非叫“讹人”
(g rn)或“估人”(g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