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 表内除法(二)》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16.30 KB
- 文档页数:1
课题整理和复习课型新授课课时4—10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4、知识要点: 巩固计算方法,巩固学过的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重点难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问题以及涉及乘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掌握倍的概念。
学法指导互动探究引导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主题图实物投影通案个案一、创设情景,引入谈话师: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1、教学第63页主题图1师:你看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1,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师:咱们把除法算式有规律地排一下,还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师:(1)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2)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2、教学第63页主题图2师:你看懂了什么?你们同桌互相说一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1)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然后同桌互相说说解决步骤。
(2)小组合作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师: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要想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1、学生自我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知识应用,体验成功1、学生做第64页的第1题(1)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要求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2、游戏形式做第64页第2题(1)先让学生看清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2)使学生初步形成百以内四则运算的口算技能3、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4题4、做第65页中第5题(1)先让学生看懂图意(2)再让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对口令活动(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表内除法(二)》课标内容和课标解读课标内容《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课标解读表内除法是第一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计算是学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乘法口诀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本单元主要包括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两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
一、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形成表内除法的口算能力(一)创设矩形模型,让学生自主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1.创设“旗子”“彩球”等矩形模型,引导学生从两个维度观察矩形模型,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在课程实施中,先引导学生从部分到整体观察矩形模型,唤起学生对乘法口诀的回忆,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再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观察矩形模型,并让学生提出用除法运算解决的数学问题,列出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
2.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利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与方法进行迁移、比较、推理,学会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形成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