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气囊止血带的包扎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66.52 KB
- 文档页数:1
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止血包扎急救护理技术一、止血创伤性出血非常多见,出血量多时可引起休克,危及生命。
快速而有效的止血,是急救的首要措施。
(一)操作程序【评估】1.评估患者伤口情况,出血的量和速度;评估患者全身情况2.环境是否适宜操作,如光线是否充足,是否清洁3.操作者操作是否熟练【计划】1.预期目标迅速止血;无不良反应。
2.用物准备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无菌敷料,止血带,衬垫等,没有止血带时,可用布条代替。
【实施】1.止血带止血法是一种使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加压包扎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的临时止血方法。
(1)检查及暴露伤口。
(2)在使用直接压迫,改变肢体位置及指压止血法无效时方可使用止血带止血法。
(4)抬高患肢,使静脉血回流一部分。
(5)在上止血带的部位以布巾或纱布衬垫,使压力均匀分布并减少对软组织的损害。
(6)绑扎止血带:一手持止血带的一端掌心向上置于敷料上方,另一手将止血带适当拉长环绕肢体2~3圈扎在敷料和手指上方,再将止血带的末端塞入圈内,然后将手指抽出。
压力以远端动脉波动消失为宜。
2.充气式止血带:上肢压力33.3~40kPa,下肢53.2~66.5kPa。
3.其他止血方法:直接压迫法,使用止血海绵、止血粉止血,创可贴止血,止血钳止血法等。
【评判】1.止血带使用方法正确,止血有效。
2.无不良反应。
(二)注意事项2.时间:尽量短,1小时为宜,最长不超过4小时,每隔半小时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再在该人平面绑扎,禁止在同一部位反复绑扎。
3.标记:佩戴使用止血带术的标记,注明开始时间、部位、放松时间,便于照护者和转运时了解情况。
4.保暖:肢体保暖,冬季防寒,因阻断血流后的肢体抗寒力差,易冻伤。
上止血带处,不覆盖,便于观察。
5.观察:严密观察肢体的反应,是否有脱落、剧痛等反应。
5.冬天留意肢体保暖。
5.停用止血带前,应做好抗休克和手术止血准备。
取下止血带时,先缓慢松开,轻轻抚按伤肢。
6.禁忌:伤肢运端缺血明显或有严重挤压伤时禁用此法止血。
一、止血带止血法操作流程:
①上止血带前,先将患肢抬高2-3分钟以增加回心血量;
②止血带位置:在靠近伤口的近心端。
上肢在上臂上1/3处,下肢在大腿中上1/3处,
手指在指根部;
③绕扎止血带:在上止血带处放棉垫,将止血带适当拉紧拉长,缠绕肢体2-3周,松紧
程度以控制出血,远端表浅动脉触摸不到为宜,橡皮管末端紧压在另一端下。
④在标记牌上记录使用止血带的开始时间,部位。
⑤每间隔30-40分钟放松止血带1次,每次放松止血带时间为1-3分钟,期间注意观察
伤肢末梢循环,松开止血带之前应用手压迫住出血动脉的近端。
二、绷带包扎法操作流程:
①绷带螺旋包扎法适用于四肢非关节部位,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然后用绷带自肢体远端向近端螺旋形缠绕,直至将创面敷料完全包扎在内,力量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末端用胶布固定。
②8字形包扎法适用于关节、手部、肩部等部位,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然后用绷带呈8字形围绕关节部位包扎缠绕直至将伤口完全包扎覆盖,力量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末端用胶布固定。
止血、包扎操作流程、评分细则
止血、包扎操作流程、评分细则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六种基本包扎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简单包扎。
简单包扎是最基本的包扎方法之一,适用于一般
的轻伤和擦伤。
首先,将绷带平铺在伤口周围,然后交叉绕圈,最后固定绷带即可。
接下来是扭曲包扎。
扭曲包扎适用于需要加压止血的伤口,比如扭伤和骨折。
首先,将绷带绕着伤口交叉缠绕,然后用力扭转绷带,最后固定绷带。
再来是压迫包扎。
压迫包扎适用于需要快速止血的伤口,比如动脉出血。
首先,将绷带平铺在伤口上,然后交叉绕圈,最后用力拉紧绷带。
接着是头部包扎。
头部包扎适用于头部受伤的情况,比如头部擦伤和头部出血。
首先,将绷带平铺在头部伤口周围,然后交叉绕圈,最后固定绷带即可。
然后是四角包扎。
四角包扎适用于四肢的伤口,比如手指和脚趾的受伤。
首先,将绷带平铺在伤口周围,然后交叉绕圈,最后固定绷带即可。
最后是复合包扎。
复合包扎适用于较为严重的伤口,比如深度创伤和大面积出血。
首先,将绷带绕着伤口交叉缠绕,然后用力扭转绷带,最后固定绷带。
以上就是六种基本包扎方法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基本的急救技能,
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处理伤口和创伤。
祝大家健康平安!。
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1( 止血带结扎法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
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
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
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 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
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
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
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
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
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
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消毒纱布垫覆盖伤口后,再用棉花团、纱布卷或毛巾、帽子等折成垫子,放在伤口敷料上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度。
伤口有碎骨存在时,禁用此法。
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向血。
3、加垫屈肢止血: ?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膕窝放纱布垫、棉花团、毛巾或衣服等物,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绷带将屈曲的肝体紧紧缠绑起来。
?上臂出血,在腋窝加垫,使前臂屈曲于胸前,用三角巾或绷带把上臂紧紧固定在胸前。
气囊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气囊止血带是一种常见的急救工具,能够用于控制出血,确保伤者在接受进一步医疗救助之前不会失血过多。
以下是气囊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1. 将气囊止血带平放在伤者所在的位置,确保其紧贴伤口。
2. 用力将止血带绕在伤者的身体部位上,将气囊置于伤口上方。
3. 紧紧固定止血带,确保其牢固地固定在伤者身体上,并确保气囊位于伤口的正上方。
4. 通过手动或电动泵将气囊充气,直到出血停止为止。
5. 定期检查止血带是否牢固,气囊是否漏气,并及时调整和修复。
注意事项:
1. 在使用气囊止血带之前,应先尽可能清洁伤口,并确保伤者的身体位置舒适且稳定。
2. 只有在出血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控制时才使用气囊止血带,如其他压迫手段无效或不可行。
3. 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气囊的充气压力。
4. 气囊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过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对部位组织造成损伤。
5.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洁和处理伤口,并妥善保管气囊止血带。
总之,使用气囊止血带需要谨慎和专业的护理,只有在必要的
情况下才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调整,以确保伤者的安全和救助效果。
请在急救人员指导下正确使用。
改良式传统绷带包扎法(三)—下肢会阴部绷带包扎法陈兵,孟镔,洪敏,郑升,张智,宫绪萌(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临床外科应用解剖教研室外科手术组,安徽淮南 232001)1 肛门丁字形绷带包扎法临床可用于痔疮、肛裂、肛瘘及肛门部外伤的绷带包扎。
步骤如下:先取两圈绷带A、B,用胶带将两绷带始端粘在一起或用绷带式打结,于脐部以下髂嵴以上将两绷带同时由前向后各绕1圈,A压住B使B向下反折,A继续以原方向环绕,B绕过会阴部并压住肛门处的纱布至腰背侧,以A压住B并使B向下反折,仍压住伤口处的纱布从阴茎另一侧绕至腰前侧,如此反复,呈“丁”字形,见图1。
2 阴茎“8”字绷带包扎法临床上多用于包皮过长切除术和阴茎外伤的包扎。
步骤如下:先取一方形纱布(四层),剪出一略大于阴茎头的圆口,将其套于伤口处,然后先后将绷带对半折叠后缠绕阴茎,并将方形纱布压住,从阴茎头向阴茎根部包扎,每一圈重叠1/2或2/3,以此直至阴茎根,将绷带在腰部缠绕两圈后再在阴茎上绕过几圈,以起悬吊作用,注意包扎过程中要使尿道口充分暴露,见图2。
3 大腿螺旋绷带包扎法步骤如下:于伤口敷料上绷带环形包扎2圈,然后由肢体远端呈30度角螺旋形绕向肢体近端,每缠一圈盖住前圈的1/3或1/2,最后剪掉多余的绷带,末端胶布固定或将末端绷带纵形剪开打结。
4 膝部“8”字绷带包扎法此法适用于膝部外伤的包扎。
步骤如下:使膝关节微屈(120~140度)先在膝关节伸面中部环形包扎2圈,至腘窝中部再向前至膝关节伸面上方。
然后再绕至腘窝,在向前绕至膝关节伸面的下方,如此反复,以腘窝中部与膝关节伸面为平面对称分布,呈“8”字连续在关节上下包扎,每卷与前一卷重叠2/3,最后在关节上方环形包扎2圈,末端胶布固定。
5 小腿“人”字形绷带包扎法临床多用于小腿伤口较大的外伤,若伤口较小可用“螺旋包扎法”。
步骤如下:先在远端环绕两圈,然后从肢体远端呈30度角向近端包扎,以一手食指压住绷带上面正中处,另一手将绷带以此食指为轴反折向下,绷带盖住食指后,抽出食指,使其盖住前周1/2或2/3,依次由下向上的缠绕,最后再环形缠绕两圈,末端胶布固定,见图3。
绑止血带操作方法
正确的绑止血带操作方法如下:
1. 选择一个适当的血带,通常是宽度为5-10厘米的弹性橡皮带或绷带。
2. 将血带的一端穿过金属扣,使之成为一个环状。
3. 将血带环状部分放在受伤的肢体上,靠近伤口的位置。
4. 调整血带的紧度,使其紧贴肢体但不至于过紧。
应该能够插入一根手指在血带和肢体之间。
5. 将血带的另一端通过金属扣的槽口拉紧,确保血带处于紧绷状态。
6. 使用金属扣来固定血带的紧度,防止其松弛。
7. 注意观察伤口的出血情况,如果血带松动或出血未能止住,需要调整和固定血带的位置。
8. 在止血措施采取后,尽快就医寻求进一步的医疗救助。
需要注意的是,绑止血带只是一种急救措施,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它只适用于极端紧急的情况,如断肢或无法止血的重度出血。
绑止血带的过长时间会导致肢体缺血和组织坏死,因此应尽快就医,让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处理。
手术室气压止血带使用方法
手术室气压止血带是一种常用的止血设备,可以减少手术中创口出血,使手术中视野清晰,便于手术操作及辨认正常生理解剖结构。
以下是手术室气压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1. 使用前准备工作:在手术开始前,医生应检查气压止血带是否完好,并检查打气筒是否好用。
同时,护士应核对患者身份及手术类型,确认是否需要使用气压止血带。
2. 确定使用部位:将气压止血带绑于上臂中上 1/3 处或大腿中上 1/3 处,尽量靠近四肢根部,这样可以减少神经损伤的风险,并保持局部皮肤没有破损。
3. 正确使用保护套:在绑扎气压止血带前,应使用保护套均匀、平整包裹止血部位,以保证止血部位均匀受力。
4. 正确使用绷带:使用绷带包扎两圈,防止脱落,直到用力推不易滑脱为止。
5. 设定充气压力:根据手术需要,通常上肢充气气压为 40 千帕,下支充气气压为 50 千帕。
手术时间长者,可暂时将肢体恢复血流 10-15 分钟后再阻断。
6. 手术结束后缓慢放气:手术结束后,应缓慢放气,以免引起气压性损伤。
在放气过程中,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气压性窒息。
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认真核对患者身份及手术类型,并定期检查气压止血带的气压及漏气情况。
同时,护士应负责维护气压止血带的无菌及完好性,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止血包扎操作方法
止血包扎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清洁伤口:用清水或盐水清洗伤口,去除异物和污垢,同时消毒伤口。
2. 停止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无纺布轻轻压在伤口上,直到出血停止。
如果血流持续不止或流量很大,应迅速就医。
3. 固定纱布:将纱布或无纺布覆盖在伤口上,用医用胶布或绷带固定住。
固定时要保持适当的紧密度,既不能太紧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也不能太松导致纱布松脱。
4. 观察伤口:包扎完成后继续观察伤口,如果发现有再次出血、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
5. 处理废弃物:将用过的纱布和其他废弃物丢弃到指定的医疗废弃物容器中,确保环境卫生。
在进行止血包扎操作时,需要注意遵循以下几点:
- 手部应先进行充分的消毒,戴上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 尽量使用无菌的包扎材料,保持伤口周围清洁干燥。
- 对于较深的伤口或动脉出血等严重情况,应迅速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 包扎时适度施力,既要保证止血效果,又要避免对伤口组织造成过多压力,以免妨碍血液循环。
- 如果伤口长时间出血不止或出血量大,需要立即就医,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电动气囊止血带的使用与护理目的探讨电动气囊止血带的有效和安全的使用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通过总结相关病例资料,针对电动气囊止血带的使用、注意事项和保养进行相关探讨。
结果通过改进气囊止血带的相关操作,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有效的适应证把握,正确的操作和良好的保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标签:电动;止血带;并发症;护理电动气囊止血带在肢体外伤手术,特别是手部外伤手术中应用更为常见,但是,也不乏臂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合理地使用气囊止血带,有效减少术中出血,使术野清晰,便于操作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成为非常迫切的临床研究课题,也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1]。
它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灵活,使用简便等优点,是保证无血手术理想的必备器材之一。
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近年应用234例手术患者,取得满意临床疗效,随总结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总结2009年2月~2012年2月所在医院手术室应用电动气囊止血带的234例患者,其中男134例,女100例;年龄12~69岁,平均(24.4±9.3)岁;上肢手术189岁,手外伤94例,尺骨骨折49例,挠骨骨折19例,肱骨骨折15例,上肢皮肤撕脱伤12例;足部外伤15例,胫骨骨折18例,腓骨骨折8例,股骨骨折4例,下肢手术45例。
1.2?电动气囊止血带的使用选择合适的袖带是重要的第一步,袖带分为不同的型号,分别适用于上肢、下肢和适用于不同年龄患者的型号。
同时,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肢体肥胖情况,选用合适的袖带(上肢短、窄,下肢长、宽),并检查空气泵,充气管道、阻气阀和止血带等物品[2]。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接通电源,检查空气止血带是否处于备用状态,打开开关检查数字显示器是否正常,空气止血带是否漏气,调节按钮是否灵敏,压力、时间、部位及注意点。
调节压力,上肢成人27~34 kPa,儿童20~27 kPa;下肢成人70~74 kPa或收缩压×2。
止血包扎固定操作步骤
一、压包扎法为最常用急救止血方法。
用敷料贴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
二、堵塞止血法用可溶性止血纱布、棉垫等敷料堵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四头带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
常用于颈部、臀部等较深伤口。
三、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使血管闭合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
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
四、屈曲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或腋窝内放置棉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晶。
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8字形固定。
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同时因此方法令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五、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或经其他急救止血无效者。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常用气囊止血带或长lm左右的橡皮管,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再以左手指、示指、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缠2~3圈,并将橡皮管末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
2、绞紧止血法: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者毛巾替代橡皮管,先垫衬垫。
再将带子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短棒,旋转此短棒使带子绞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短棒固定在肢体上。
1 气压止血带使用流程
1. 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戴医用手套。
2. 评估:患者的意识、合作程度、检查伤口
3. 物品准备:气压止血带、棉垫、纱布、绷带、胶布
1.
确定出血部位。
2.
敷料置于伤口上加压包扎,抬高患肢2分钟
3.
上肢扎在上臂的上1/3处,下肢扎在大腿中上部近腹股沟 4.
放衬垫,将止血带缠在肢体上 5. 松紧适度,可以容纳一指为宜
1. 打开充气阀开关,用充气杆充气,至压力表指针超过所需压力,然后缓慢放气至所需压力
2. 上肢压力为~,下肢压力为~。
3. 关紧充气阀
观察患肢末梢皮肤、感觉、运动情况 2. 记录使用时间及压力。
止血带止血的方法
止血带是一种常用的止血方法,它可以通过绑紧压迫的方式止血。
以下是常见的使用止血带的方法:
1. 找到合适的止血带:选择宽度约为
2.5厘米(1英寸),长度约为90厘米(36英寸)的带子。
2. 调整位置:将止血带固定在出血伤口的上方约5到10厘米(2到4英寸)处,确保带子紧贴皮肤。
3. 束紧止血带:将止血带绕伤肢上的肢体,并使其牢固地绕紧,但不要过于紧绷,以免削弱血流。
4. 固定止血带:在止血带上打结固定,或使用止血带特定的固定装置以保持止血带的位置。
5. 标记时间:在固定止血带后,记录时间,以便医疗人员知道止血时间的长短。
6. 寻求医疗帮助:止血带的使用是一种紧急止血措施,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以确保伤口得到适当处理和治疗。
注意事项:
- 使用止血带时要小心不要让带子直接接触到伤口,以免感染。
- 止血带使用时间尽量不要超过2小时,以免对肢体造成损伤。
- 在使用止血带时要保持镇定,避免过度使用力量。
- 如果伤口处没有止血带,可以使用其他可用的材料,如绳子、衣物等。
改良气囊止血带的包扎方法
发表时间:2011-08-16T14:44:25.3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黄华
[导读] 可以有效降低止血带袖套压迫所产生的红肿、瘀斑、水疱、破溃等皮肤症状。
黄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510405)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1-0099-01
气囊止血带是骨科四肢手术中必不可少的止血工具,正确的使用气囊止血带可以保持无血手术视野,减少术中出血,方便医生的操作,缩短手术的时间,也能减少血资源的使用,以减轻患者身体和经济上的负担。
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对止血带的气囊充气产生的压力对四肢的主要动脉产生机械性的压迫,阻断四肢血液的流动,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
但气囊止血带如使用不当,容易引起患者肢体局部皮肤的红肿,淤血、水疱、破溃等不良反应。
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摸索出了一种改良止血带的包扎技术,经过临床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1 改良气囊止血带包扎方法
绑止血带时,先用纯棉材质的弹力套袖做衬垫,并使与皮肤紧密贴合,保持平整,弹力套袖的宽度应大于止血带袖带约5cm;再选择合适止血带套袖绑在衬垫上,松紧大小适宜,把多余的衬垫反折到袖带上,在皮肤和袖带的远端覆盖一层医用保护膜,保护膜的宽度应超过袖带边缘3~5cm。
常规驱血加压。
2 改良气囊止血带包扎方法的优势
2.1可以有效降低止血带袖套压迫所产生的红肿、瘀斑、水疱、破溃等皮肤症状。
由于止血带袖套材质较硬,充气加压后出现皱褶,压迫皮肤。
使用弹力袖带作衬垫,可使其与皮肤紧密贴合,可有效减轻局部皮肤的压力,使皮肤均匀受压,且反折的弹力衬垫可防止止血带的袖带边缘对皮肤的压迫损伤。
2.2可以防止消毒液对皮肤的灼伤。
医生消毒时需将患肢抬高,由于重力作用,消毒液会流入袖带与皮肤的间隙,直接对皮肤造成腐蚀,加之气囊的加压作用,极易发生局部皮肤的破溃、灼伤。
使用改良的包扎方法,用保护膜覆盖袖带边缘,可以防止消毒液对皮肤造成化学性灼伤,特别是传统使用3%碘酊和75%乙醇。
3 小结
改良气囊止血带的包扎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或降低局部皮肤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顺利完成。
此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良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