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3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13115”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1.17•【字号】陕政发[2006]52号•【施行日期】2006.1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13115”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06〕5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陕西,实现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和西部经济强省的跨越,省政府制订了《关于“13115”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二○○六年十一月十七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13115”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为落实《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决定》(陕发〔2006〕16号),全面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陕西,实现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和西部经济强省的跨越,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13115”科技创新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结合我省实际建设创新型陕西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省“十一五”时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整合资源,重点突破,明确目标,落实任务,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自主创新中的骨干作用和大专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基础引领作用,把我省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持续发展优势。
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陕”和“人才强省”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集成科教资源,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科技园区带动辐射,科技成果规模转化,把科技优势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努力建设创新型陕西。
科技部关于2016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国科发政[2017]173号
【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
【发布日期】2017.06.15
【实施日期】2017.06.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科技部关于2016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
(国科发政〔2017〕1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根据《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规定,科技部开展了2016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实施工作。
经申报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议和公示等环节,确定314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附件1)、67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附件2)、203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附件3)和33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附件4)入选2016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特此公布。
附件:1.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名单
2.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入选名单
3.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入选名单
4.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名单
科技部
2017年6月15日
附件1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名单
(共314名)。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科技创业导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6.12.19•【字号】陕科政发〔2016〕207号•【施行日期】2016.1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科技创业导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培养一批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和科技中介等工作的创新创业人才,促进我省科技成果转化。
省科技厅制定了《陕西省科技创业导师管理暂行办法》,现予以印发。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2016年12月19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创业导师的选聘第三章创业导师的职责第四章考核与评价第五章附则陕西省科技创业导师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6〕10号),建设创业导师队伍,提升创业服务能力,现结合创新创业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技创业导师(以下简称“创业导师”)是指具备专业专长、实践管理能力,向创业团队、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等提供导向性、专业性、操作性创业帮扶的创业指导专家。
第三条陕西省创业导师纳入省人才推进计划,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负责管理,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陕西创业学院)负责日常工作的具体落实。
第二章创业导师的选聘第四条创业导师坚持自愿参加、公益服务的原则,采取个人申请、公开选聘、动态管理的选聘机制。
第五条创业导师包括:1.科技创业人才,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已毕业的、经营成功的创业团队成员;具有创业成功经验的海外归国人员,外籍专家等;2.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具有科技成果转化实践能力的学科带头人、研发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等;3.科技金融人才,包括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创业投资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私募股权基金、众筹融资平台等机构高级管理人员;4.科技中介人才,包括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创业服务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服务与管理咨询服务等机构高级管理人员;5.其它从事创业孵化、科技推广等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
陕西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简介陕西省科技厅自2016年启动了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旨在促进陕西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项目的重点是加强科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培育高端人才,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项目目标陕西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的目标为:•加快陕西省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提升陕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互促互进;•推进陕西省科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陕西省科技创新环境优化;•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支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增强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商业化。
项目内容陕西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科技重点领域加强陕西省科技重点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
科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陕西省科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高端人才培育和引进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包括博士后流动站、特聘教授等。
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强学术交流,培养多领域复合型人才。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加强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项目成果截至2020年底,陕西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已累计支持1000多个项目,涉及投资300多亿元。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研究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绿色农药,被评为2020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陕西某企业成功研制出一种高效蚊香,产品远销海外,成为一种非常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
未来展望陕西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和市场导向,以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目标为导向,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培育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陕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06•【字号】陕发[2011]15号•【施行日期】2011.1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11年12月6日陕发[2011]15号)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创新创业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在学科建设、技术开发、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的高端人才。
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是落实《陕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对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1、组织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用5-10年时间,重点培养和引进2000名掌握核心技术资源、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其中,实施陕西“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300名急需紧缺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实施新世纪“三五人才”计划,从现有人才中遴选500名重点领域顶尖人才;实施“青年科技新星”计划,扶持400名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引进并进入国家“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200名、引进并进入陕西“百人计划”(含30名具有国际影响的外国科学家)的高层次人才500名、特聘“三秦学者”岗位的专家学者100名。
同时,引进2万人次外籍专家来陕工作,执行引进国外智力项目1500个;建成20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2、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重点领域:——现代能源化工业、先进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果业、畜牧业、有色冶金、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建筑业;——现代物流、旅游、金融、商贸、公共服务、项目策划、经营管理;——高等教育、文化产业、社会管理、医疗卫生等。
附件4: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一、软科学研究类项目指南(一)重点项目选题指南(10—20万元)1、陕西省科技管理政策及创新服务职能转变研究调查研究陕西省科技创新机构对科技创新服务政策的实际需求,提出陕西科技政策突破新需求,构建出面向创新服务需求的陕西省科技创新服务政策基本框架,引导科技管理职能向创新服务职能转变。
从科技管理与创新、科研项目全链条管理、成果产出与转化、科研人员激励等方面在政策改进、服务职能转变的角度提出实现科技创新服务职能的实践路径。
2、创新型省份建设评价体系研究在充分调研、剖析其他地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成功经验、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相关建设要求,构建适合我省特点的创新型省份评价指标体系,总结提炼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区域结构调整的有效举措、成功案例、示范工程,包括光机所和有色院模式、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的模式。
提出一批国家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措施、政策、机制。
3、陕西省科技资源要素研究与分析摸清科技资源“家底”,从科技项目、人才团队、科技成果、园区平台四个维度,系统梳理我省各领域科技资源。
建立“项目—人才—成果—平台”清单。
研究提出按照创新的全链条做好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的统筹衔接,协同部署省级科技计划、人才计划、平台计划的实施路径,促进科技与经济、成果与产业对接。
4、陕西省人才计划(项目)体系研究围绕陕西省现有人才计划(项目)实施情况,厘清陕西省级各类人才计划(项目)的定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对我省专业技术人才总体需求与结构需求供给途径路径、需求与供给差距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深入研究分析我省在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先导产业等领域人才现状结构,提出围绕产业部署创新的人才需求,和围绕创新部署产业的人才需求,就建立相互衔接的人才计划(项目)体系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
5、陕西省军民融合区域科技创新实践路径研究针对陕西省军民融合的发展现状,分析我省军民融合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提出实现军民融合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发展的进行创新模式实践路径,制定出适合构建成熟的军民融合发展政策环境,包括军民融合发展的科研人才培养制度、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科研绩效评价制度、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完善并构建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机构、建立结构化的组织机构关系以及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形成健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相关体系。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博士后人才创新创业工作的
意见
【法规类别】人才流动
【发文字号】陕政办发[2016]46号
【发布部门】陕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6.06.08
【实施日期】2016.06.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博士后人才创新创业工作的意见
(陕政办发〔2016〕46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15〕87号)精神,完善我省博士后管理方式,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进一步为博士后创新创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障和工作环境,培养、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秀青年博士后科研人员来陕创新创业,结合国家赋予省级博士后管理部门的职责定位以及近年来我省博士后人才队伍发展实际,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大来陕工作博士后人才的支持力度
对前来我省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基地工作的博士后科研人员(全职),由省
财政每人每年给予5万元生活补助;对我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自主招收的博士后科研人员(全职),由省财政每人每年给予3万元生活补助;对我省各设站单位招收的具有国外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全职)或外籍人员,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由省财政每人每年再给予3万元生活补助;上述人员补助期限不超过2年。
对于出站后与在陕企业(含驻陕企业)签订5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并落户我省的博士后科研人员,由省财政一次性给予20万元安家补助。
二、鼓励博士后潜心投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对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需求的。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6年省级大学生创新
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6.06.23
•【字号】陕教高办〔2016〕26号
•【施行日期】2016.06.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
正文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6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
练计划项目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根据《关于做好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陕教高办〔2016〕13号),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各高校申报的2016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了审核,遴选出西安交通大学“多尺寸纸箱包装系统”等3004个项目为省级项目,现予以公布。
请各高校为项目开展提供条件,加大投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以此为抓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联系人:衡旭辉
电话:029—88668917
附件:2016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xls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6年6月23日。
干部任命公示格式篇一:2021干部任免公示2021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推荐名单公示根据教育部《关于组织推荐2021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通知》(教技司[2021]224号)、科技部《关于开展2021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推荐工作的通知》(国科发政[2021]200号),部分推荐主体已确定我校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推荐名单,现按要求公示如下:一、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荐名单吴文传,电机系,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负责推荐;王训,化学系,由中国化学会负责推荐;俞立,生命学院,由自然科学基金委负责推荐;鲁巍,工物系,由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负责推荐。
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推荐名单结构生物学研究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施一公,生命学院,由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负责推荐。
公示期:2021年8月26日~2021年9月1日(7天)公示期间,单位或个人均可通过来电、来信和来访等形式,具名反映公示对象有关情况。
反映的情况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真实,以便调查核实。
联系电话:62789106电子邮箱:rckfb@清华大学人事处2021年8月26日篇二:干部公示通知模板公示通知经研究,×××同志拟为北京××××××党委书记(×××部管理序列七级)人选。
根据有关规定,现组织考察并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2021年7月21日―2021年7月27日在考察和公示期间,对公示对象在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业绩和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向考察组或×××人力资源部或纪检监察室反映。
反映情况应署真实姓名。
接待电话:×××-3414、×××通讯地址:北京市×××15层邮政编码:100020附:×××同志基本情况中共×××委员会2021年7月21 日×××同志基本情况×××,女,53岁(195×年9月生),汉族,籍贯×××省×××市,1973年7月参加工作,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专业毕业。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7〕4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32号)精神,引导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实施科技扶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省科技特派员选派和服务机制更加健全,农村科技创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基本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提高,基本形成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群众团体、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机构等单位和社会实用人才广泛参与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形成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科技特派员队伍不断壮大。
建设省、市、县三级3万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
在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龙头企业等企事业法人单位中认定100个法人科技特派员。
——园区平台创新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建设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30个,组建省级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20个,建成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500个。
——农村创新创业载体进一步完善。
建设省级以上“星创天地”(农业领域的众创空间)100个,完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支持一批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协办的科技型企业、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化。
激励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政策法规更加健全,以创新质量和实绩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有效实施,形成激励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制度环境,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创业服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16年度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背景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为了加强陕
西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陕西省在2016年度启
动了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
此计划旨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快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增长点。
目标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为: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创新水平
•推进行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陕西省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和任务。
任务
该计划设定了以下一些任务:
1.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陕西省将通过增加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等手段,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
2. 推进行业协同发展
陕西省将通过加强监管和服务机制建立,引导企业加强行业协同合作,促进产
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能力。
3.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陕西省将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
创新发展,打造产业生态。
同时,还将鼓励加强科技与文化、资源与环境、科技与金融等方面的融合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该计划,陕西省期望能够形成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高陕西省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5年创新人才推进计
划组织推荐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5.02.11
•【字号】陕教技办〔2015〕5号
•【施行日期】2015.02.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5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
推荐工作的通知
陕教技办〔2015〕5号各有关高等学校:
省科技厅决定开展我省2015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推荐工作。
请各有关高校登陆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网站(),下载《关于开展我省2015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推荐工作的通知》(陕科政发〔2015〕22号)及相关申请书,并按照推荐申报条件要求,认真做好推荐申报工作。
本次申报实行限额推
荐,推荐名额见附件。
各高校要认真审核推荐对象的申报材料,填写推荐意见,并在本校内部公示无异议后,方可正式推荐上报。
教育厅支持2011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请各高校于2015年3月31日前将《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荐表》、《陕西省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推荐表》各一式二份(含电子版)及单位推荐函一式二份,先报送省教育厅科技处,由省教育厅科技处签章存档后报送省科技厅,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李梦泽
联系电话:029—88668673
邮箱:*************
附件:2015年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推荐名额分配表.doc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5年2月11日。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实施大学与高中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春笋计划”2016-2017年度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03.17•【字号】陕教基二〔2016〕7号•【施行日期】2016.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实施大学与高中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春笋计划”2016-2017年度工作的通知各市(区)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我省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大学与高中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春笋计划”自2010年7月启动实施以来,运行平稳,成绩显著。
多名学生课题研究论文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发表,多项应用型成果申报国家和省上的专利;先后邀请国际国内著名院士、教授、专家为学生作了上百场科普和学术报告,大面积普及了科普知识、传播了最新的科技动向;先后组织近百家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向高中学生开放,数万名高中学生走进实验室,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我省的“春笋计划”项目于2014年荣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参与高校和高校指导专家的支持,是各市(区)教育局、各参与高中学校重视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我省《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深化普通高中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继续探索建立大学与高中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和机制,为我省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现就做好2016—2017年度“春笋计划”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标任务在国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借助我省高校丰富的教育和科技资源优势,通过选拔少数具有创造性潜质的高中学生进入高校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以及通过专家科普报告、开设选修课、指导高中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探索大学与高中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方式和运行机制,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宽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2016年陕西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引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各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新型人才的政策,陕西省也不例外。
2016年,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了《陕西省推进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年)》,旨在引进和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以推动陕西省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实施方案根据该实施方案,陕西省将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推进创新人才计划。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首先是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陕西省计划从国际科技前沿和对陕西省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的领域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同时为引进人才提供住房、教育、医疗等一系列优惠福利,并在政策、制度和服务上做到无缝对接。
城市吸引智力计划其次是城市吸引智力计划。
陕西省将积极招引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陕西省设立或参与科技创新平台,同时通过吸引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人才,以创新集聚为引领,构建高端人才聚集体。
全省高层次人才工作及招聘计划第三是全省高层次人才工作及招聘计划。
陕西省将出台更加灵活、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各类用人单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
同时,在行业、地区、部门等层面细化人才需求,拓宽招聘渠道和方式,加强招聘宣传和服务。
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第四是培养科技领军人才。
陕西省将大力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通过资助新型研究团队、推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科技创新与创业课程等措施,打造一批优秀的科技领军人才。
支撑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最后是支撑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陕西省将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促进工业园区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共建,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结语陕西省推进创新人才计划的实施,为陕西省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陕西省将继续加大创新力度,打造更加开放、包容、创新、共享的发展环境,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