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药浸提技术与设备
- 格式:ppt
- 大小:12.15 MB
- 文档页数:39
中药提取工艺与设备1.引言1.1 概述中药提取工艺与设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中药的制备过程和关键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随着人们对中药疗效认识的不断提高,中药提取工艺与设备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
中药提取工艺是指通过合理的方法,将中草药中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使其更好地发挥药效。
中药提取工艺的研究包括提取方法的选择、提取条件的控制、提取时间的确定等内容。
在传统的中药提取工艺中,常见的方法包括水提法、酒提法、醇提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中药材。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中药提取工艺也在不断涌现,如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这些新技术为中药提取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药提取设备是进行中药提取工艺的重要工具。
不同的中药提取方法需要不同的设备来进行操作。
常见的中药提取设备有提取罐、蒸馏设备、过滤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选购和使用对中药提取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的中药提取设备也在不断涌现,如超声波提取设备、微波提取设备等,这些设备的出现提高了中药提取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中药提取工艺与设备是中药制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科学地探索和应用合适的中药提取工艺与设备,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和品质,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因此,深入研究和了解中药提取工艺与设备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中药提取工艺与设备这一话题进行概述,介绍其在中药研究和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背景。
然后,给出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中药提取工艺和中药提取设备两个方面。
其中,中药提取工艺部分将详细介绍中药提取的原理、流程和常用方法,涉及到传统的水煎法、浸泡法、蒸馏法,以及近年来的超临界流体提取等新兴技术。
同时,还会对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如何选择适合的中药提取工艺。
第四章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一、最佳选择题1、以下关于喷雾干燥的叙述,错误的是A.喷雾干燥产品为疏松粉末,溶化性较好B.喷雾时进风温度较高,多数成分极易因受热而破坏C.喷雾干燥是流化技术用于液态物料的一种干燥方法D.进行喷雾干燥的药液,不宜太稠厚(相对密度1.35~1.38)E.喷雾时喷头将药液喷成雾状,液滴在热气流中被迅速干燥2、颗粒剂湿颗粒的干燥最好采用A.冷冻干燥B.吸湿干燥C.鼓式薄膜干燥D.沸腾干燥E.喷雾干燥3、下列关于浓缩的叙述错误的是A.减压浓缩增大了传热温度差,蒸发效率提高B.生产上自然蒸发浓缩最为常用C.蒸发效率与传热温度差及传热系数成正比D.提高加热蒸汽压力,有利于提高传热温度差E.薄膜蒸发因能增加药液的汽化表面,故有利于提高蒸发效率4、血浆、血清等生物制品适宜用的干燥方法是A.微波干燥B.沸腾干燥C.喷雾干燥D.冷冻干燥E.鼓式干燥5、能用于分子分离的滤过方法是A.微孔滤膜滤过B.薄膜滤过C.板框压滤法D.垂熔滤器滤过E.超滤法6、盐析法主要适用于药物的有效成分是A.黏液质B.鞣质C.蛋白质D.淀粉E.多糖7、下列有关浸出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渗漉法适用于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药材浸出B.渗漉速度是影响制剂浓度高低的因素之一C.渗漉法适用于新鲜及无组织性药材的浸出D.浸渍法适用于黏性及易于膨胀的药材的浸出E.渗漉法适于需制成较高浓度制剂的药材浸出8、渗透或扩散的推动力是A.扩散面积B.扩散时间C.浓度差D.温度E.药材粒度9、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利于提高浸出效率A.恰当地升高温度B.加大浓度差C.选择适宜的溶剂D.浸出一定的时间E.一般将药材粉碎成极细粉10、不宜采用超滤膜滤过的药液是A.中药注射剂B.中药合剂C.口服液D.酊剂E.酒剂11、浸提过程中,溶剂通过哪一个途径进入药材组织中A.毛细管的作用B.与蛋白质结合C.与极性物质结合D.药材表皮E.细胞壁破裂12、溶剂能否使药材表面润湿,其无关的因素A.浓度差B.药材性质C.浸提压力D.溶剂的性质E.接触面的大小13、冷冻干燥又可称为A.低温干燥B.真空干燥C.固态干燥D.升华干燥E.冰点干燥14、有关喷雾干燥叙述正确的是A.干燥温度高,不适于热敏性药物B.可获得硬颗粒状干燥制品C.能保持中药的色香味D.相对密度为1.0~1.35的中药料液均可进行喷雾干燥E.须加入助溶剂以增加干燥制品的溶解度15、下列对于流化干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适用于颗粒性物料的干燥B.热利用率高C.高节省劳力D.干燥速度快E.热能消耗小16、下列属于辐射干燥的方法是A.减压干燥B.红外干燥C.喷雾干燥D.烘干干燥E.鼓式干燥17、对减压干燥叙述正确的是A.干燥温度高B.适用热敏性物料C.干燥时应加强翻动D.干燥时间长E.干燥产品较难粉碎18、下列哪一种干燥方法不适用于药剂工业生产A.吸附干燥B.减压干燥C.流化干燥D.喷雾干燥E.冷冻干燥19、湿物料干燥时,不能除去的水分是A.结合水B.非结合水C.平衡水分D.自由水分E.毛细管中水分20、以下关于薄膜蒸发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浓缩速度快,受热时间短B.不受液体静压和过热影响,成分不易被破坏C.能连续操作D.能将溶剂回收反复使用E.不能在常压或减压下进行21、药液浓缩采用三效浓缩的主要原因是A.节省能源,提高蒸发效率B.增加蒸发面积C.有利于热敏性药物的蒸发D.操作简单E.提高被浓缩药液的相对密度22、有关减压浓缩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降低溶液的沸点,防止或减少热敏性物质的分解B.增大了传热温度差,提高了蒸发效率C.不断排除溶剂蒸气,有利于蒸发顺利进行D.用密闭容器可回收乙醇等溶剂E.沸点降低使粘度减小,总传热系数增加二、配伍选择题1、A.苷元、香豆素类B.生物碱C.新鲜动物药材的脱脂D.黄酮类、苷类E.树脂类、芳烃类<1>、70%~90%的乙醇可用于提取<2>、40%~70%的乙醇可用于提取<3>、水中加入1%的醋酸提取<4>、90%的乙醇可用于提取2、A.升膜式蒸发器B.降膜式蒸发器C.刮板式薄膜蒸发器D.离心式薄膜蒸发器E.管式蒸发器<1>、列管蒸发器的管束很长,适用于蒸发量较大,热敏性、黏度适中和易产生泡沫的料液<2>、适于蒸发浓度较高,粘度较大的药液,其沸腾传热系数与温度差无关<3>、药液通过有蒸气加热的管壁而被蒸发浓缩<4>、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将药液刮布成均匀的薄膜而进行蒸发,适用于易结垢料液3、A.冷冻干燥B.减压干燥C.常压干燥D.沸腾干燥E.微波干燥<1>、采用升华原理干燥的方法是<2>、适用于热稳定性药物干燥的方法是<3>、利用流化技术的干燥方法是<4>、兼有杀虫灭菌作用4、A.煎煮法B.浸渍法C渗漉法D.水蒸气蒸馏法E.压榨法<1>、适用于黏性药材的浸提方法<2>、适用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浸提<3>、适用于贵重药材和毒性药材的浸提<4>、含挥发油的药物的提取5、C.玻璃漏斗D.布氏漏斗E.板框压滤机<1>、溶液需无菌过滤宜选用<2>、注射液精滤宜选用<3>、常压滤过宜选用<4>、加压滤过宜选用6、A.喷雾干燥B.沸腾干燥C.冷冻干燥D.远红外干燥E.鼓式干燥<1>、在低温减压条件下,使冰直接升华变成汽而干燥的方法是<2>、生产中,不耐热药液的干燥常用<3>、湿粒性物料的干燥常用<4>、生产中,化学物质稳定的药物浓缩液或稠性液体的干燥常用<5>、属于辐射干燥的是三、多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水提醇沉法叙述,正确的是A.含醇药液应逐渐降温,药液冷却至室温或以下,密闭冷藏B.浓缩的程度应适宜C.水提液须浓缩后再加乙醇处理D.应将浓缩液放凉后再加乙醇E.应将浓缩液慢慢加入乙醇中2、下列有关渗漉法的正确叙述是A.药粉装完后,添加溶媒,并排出空气B.控制适当的渗漉流速C.药粉不能太细D.装筒前药粉用溶媒湿润E.装筒时药粉应疏松,使溶剂容易扩散3、有关煎煮法浸提的说法正确的是A.煎煮法属于间歇式操作B.常压煎煮法适用于一般性中药的煎煮C.适用于有效成分溶于水,且对湿、热才稳定的中药D.煎煮法煎出液易霉败变质E.煎煮法浸提液中除有效成分外,还有少量脂溶性成分4、影响浸提的因素包括A.药材的成分与粒度B.浸提的时间与温度C.溶剂的用量与pHD.药物分子量大小E.浸提的压力5、与干燥速率相关的因素有A.物料的性质B.表面汽化速率C.水分内部扩散速率D.临界含湿量E.干燥温度6、大多数中药材浸提过程包括下列阶段A.粉碎B.溶解C.扩散D.浸润E.置换7、影响蒸发因素叙述正确的是A.要求加热温度与溶液沸点有一定温度差B.药液蒸发面的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必须搅拌使蒸气发散,加快蒸发速度D.蒸气浓度大,则蒸发速度快E.液体表面压力愈大,蒸发速度愈快8、下列属于用流化技术干燥的方法是A.喷雾干燥B.真空干燥C.冷冻干燥D.沸腾干燥E.带式干燥9、薄膜浓缩常用的方法是A.升膜式蒸发B.降膜式蒸发C.刮板式薄膜蒸发D.离心式薄膜蒸发E.流化法10、关于去除湿物料水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难以完全除去结合水B.物料不同,在同一空气状态下平衡水分不同C.不能除去平衡水分D.非结合水分易于除去E.干燥过程中仅可除去自由水分11、下列提取法中不宜用水作溶媒的是A.浸渍法B.渗漉法C.回流法D.煎煮法E.超临界流体提取法12、滤过方式为深层滤过的滤器有A.布氏漏斗B.板框压滤机C.垂熔玻璃漏斗D.砂滤棒E.微孔滤膜滤器13、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的特点是A.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调节对成分的溶解度B.CO2是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C.提取速度快、效率高D.适用于热敏性,易氧化的有效成分提取E.只能用于提取亲脂性、低分子量物质14、以乙醇为提取溶剂的浸提方法有A.煎煮法B.浸渍法C.渗漉法D.回流法E.水蒸气蒸馏法15、90%乙醇可浸出的化学成分有A.油脂类B.黄酮、苷类C.叶绿素D.芳烃类E.萜类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B2、【正确答案】:D3、【正确答案】:B4、【正确答案】:D5、【正确答案】:E6、【正确答案】:C7、【正确答案】:C8、【正确答案】:C9、【正确答案】:E10、【正确答案】:B11、【正确答案】:A 12、【正确答案】:A13、【正确答案】:D14、【正确答案】:C15、【正确答案】:E16、【正确答案】:B17、【正确答案】:B18、【正确答案】:A19、【正确答案】:C20、【正确答案】:E21、【正确答案】:A22、【正确答案】:E二、配伍选择题1、<1>、【正确答案】:A<2>、【正确答案】:D<3>、【正确答案】:B<4>、【正确答案】:E 2、<1>、【正确答案】:A<2>、【正确答案】:B<3>、【正确答案】:E<4>、【正确答案】:C 3、<1>、【正确答案】:A<2>、【正确答案】:C<3>、【正确答案】:D<4>、【正确答案】:E 4、<1>、【正确答案】:B<2>、【正确答案】:A<3>、【正确答案】:C<4>、【正确答案】:D 5、<1>、【正确答案】:A<2>、【正确答案】:B<3>、【正确答案】:C<4>、【正确答案】:E 6、<1>、【正确答案】:C<2>、【正确答案】:A<3>、【正确答案】:B<4>、【正确答案】:E<5>、【正确答案】:D三、多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BCD2、【正确答案】:ABCD3、【正确答案】:ABCDE4、【正确答案】:ABCE5、【正确答案】:ABCE6、【正确答案】:BCDE7、【正确答案】:ABC8、【正确答案】:AD9、【正确答案】:ABCD10、【正确答案】:ABCDE11、【正确答案】:ABCE12、【正确答案】:CD13、【正确答案】:ABCD14、【正确答案】:BCD15、【正确答案】:ACDE。
中药药剂学——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一)浸提的原理与影响因素:浸提过程、影响因素(二)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常用浸提溶剂、常用浸提方法的特点与应用(三)浸提液的分离方法:特点与选用(四)常用精制方法:水提醇沉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膜分离法的原理与应用、树脂吸附分离与应用(五)浓缩:常用浓缩方法的种类与应用、影响因素(六)干燥:常用干燥方法的种类与应用一、浸提的原理与影响因素浸提:采用适宜的溶剂与方法将饮片中可溶性成分浸出。
目的:1.中药浸提过程2.影响浸提的主要因素二、常用浸提方法和设备1.常用浸提溶剂水、乙醇、其他(丙酮、二氯甲烷、乙醚、石油醚)2.常用浸提方法的特点与应用煎煮、浸渍、渗漉、回流、蒸馏、超临界单渗漉法操作流程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利用处于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以上的超临界流体提取药物有效成分。
超临界流体:兼具气液两相双重特点(气体低黏度、高扩散系数+液体高密度、良好的溶解能力),调节温度、压力可提高超临界流体对成分的溶解能力。
特点:①提取分离速率快,效率高。
②适于热敏性、易氧化的有效成分(亲脂性、小分子)的提取。
③工艺简单,但设备投资大。
随堂练习A型题:下列浸出过程正确的是A.浸润、溶解、过滤B.浸润、渗透、解吸、溶解C.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D.浸润、溶解、过滤、浓缩E.浸润、渗透、扩散、置换『正确答案』CA型题:下列关于提高浸出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浓度差越大越好B.提取时间越长越好C.粉碎度越大越好D.加热温度越高越好E.溶剂用量越大越好『正确答案』AA型题:以下关于浸提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新鲜、易膨胀、无组织结构的药材B.浸渍法效率低,但可直接制得药酒、酊剂,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高浓度制剂的浸提C.渗漉法效率高,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做溶剂D.回流法省时,适用于受热易破坏药材成分的浸出E.煎煮法是用水或乙醇作溶剂,加热煮沸浸提饮片中有效成分的方法『正确答案』CA型题: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的特点不包括A.适用于提取亲脂性、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B.不适用于热敏性、易氧化的有效成分的提取C.提取速度快,效率高D.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大E.提取极性较大、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需加夹带剂或升高压力『正确答案』BA.浸渍法B.渗漉法C.水蒸气蒸馏法D.超临界流体提取法E.煎煮法1.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的药材的提取宜采用2.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的提取宜采用3.药材中含较多挥发油应选用的提取方法是『正确答案』B、E、C三、浸提液的分离方法四、常用精制方法1.水提醇沉法原理:水提液中一些大分子亲水性杂质难溶于一定浓度乙醇,在水提液中加入适量乙醇后使杂质沉淀除去。
第四章浸提与精制[A型题]1.正确浸出过程是()A浸润,溶解B浸润、渗透、解吸、溶解C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D浸润、溶解、过滤、浓缩、干燥E浸润、渗透、扩散、置换、乳化注解:浸提过程:(1)浸润与渗透:药材与溶剂接触,首先附着于药材表面使之湿润。
由于液体静压力和毛细管的作用,溶剂进入药材空隙和裂缝中,使干皱细胞膨胀,恢复通透性,溶剂更进一步地渗透入细胞内部。
(2)解吸与溶解:溶剂渗透进入细胞后,可溶性低分子成分逐渐溶解,高分子物质则逐渐胶溶。
随着溶液浓度的逐渐增大,渗透压增高,溶剂继续向细胞内透入,部分细胞壁膨胀破裂,为己溶解的成分向外扩散创造了有利条件。
(3)扩散:当进入细胞内的溶剂溶解大量成分后,使细胞内外出现浓度差,而产生较大的渗透压。
细胞外侧纯溶剂或稀溶液向细胞内渗透,细胞内高浓度溶液中的溶质不断地向周围低浓度方向扩散,直至内外浓度相等,渗透压平衡,生产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最大的浓度梯度,加强搅拌,更新溶剂和动态提取,均有利成分浸出。
2.浸提的第一个阶段是(A )A浸润B解吸C溶解D渗透E扩散注解:渗漉时药材的粒度应适宜,一般以粗粉或最粗粉为宜,过细易堵塞,溶剂不能顺利渗漉;过粗不易压紧,溶剂与药材的接触面小,浸出效果差.3.浸提药材时(E )A粉碎度越大越好B温度越高越好C时间越长越好D溶媒pH越高越好E浓度差越大越好注解:药材粉碎至一定程度由于增大了与溶媒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浸提成分,但是粉碎得过细,破裂的组织细胞多,浸出的高分子杂质多,粉末对药液和成分的吸附量增多等原因反而不利于浸出;提高温度有利于成分溶解,但是过高温度会使某些成分破坏,并且还会增大杂质的溶出;当浸提达到浓度差为零时,再延长时间对浸提也无益;溶媒pH的影响要根据有效成分的酸碱性而定,而非越高越好;浓度差是浸提的主要动力,是影响浸出的关键因素,浓度差越大将越有利于浸提。
4.生产中植物性药材浸提主要靠(E)A浸提压力B扩散面积C扩散时间D扩散系数E浓度梯度注解:扩散速率与扩散面、浓度差、温度成正比,与分子半径、液体的粘度成反比。
第四章浸提与精制第一节浸提学习要点①煎煮法、渗漉法、水蒸气蒸馏法、回流法、浸渍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常用浸提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②浸提过程及影响浸提的各种因素。
③常用浸提溶剂及浸提溶剂及浸提辅助剂的种类与特点。
④常用浸提设备。
浸提系指将药材中的可溶物转移到适宜溶剂中的过程。
浸提是中药提取工艺中的重要单元操作,是多数制剂制备工艺的第一步,将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在中药制剂生产中占重要的地位。
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一)浸出过程1.浸润与渗透药材与溶剂接触,首先附着于药材表面使之润湿。
固体药材的润湿性常以接触角θ来表示,当θ=00时为完全润湿;900>θ>00时为可润湿:180>θ>900时为不润湿,大多数情况下,药材能被水和低浓度乙醇等极性较强的溶剂润湿。
由于液体静压力和毛细管的作用,溶剂进入药材空隙和裂缝中,使干皱细胞膨胀,恢复通透性,溶剂更进一步地渗透入细胞内部。
2.解吸与溶解溶剂渗透进入细胞后,可溶性低分子成分逐渐溶解,高分子物质则逐渐胶溶。
随着溶液浓度的逐渐增大,渗透压增高,溶剂继续向细胞内透入,部分细胞壁膨胀破裂,为已溶解的成分向外扩散创造了有利条件。
浸提溶剂通过毛细管和细胞间隙进入细胞组织后,成分能否被溶解,取决于成分结构和溶剂性质,根据“相似相溶”规律,水能溶解极性大的生物碱盐、黄酮苷、皂苷等,也能溶出高分子胶体。
由于增溶和助溶作用,还可溶出某些极性小的物质。
高浓度乙醇能溶出少量极性小的苷元、香豆素和萜类等,也能溶出蜡、油脂等脂性杂质。
溶剂中加入适量酸、碱、表面活性剂,可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
3.扩散当进入细胞内的溶剂溶解大量成分后,使细胞内外出现浓度差,而产生较大的渗透压。
细胞外侧纯溶剂或稀溶液向细胞内渗透,细胞内高浓度溶液中的溶质就不断地向周围低浓度方向扩散,直至内外浓度相等,渗透压平衡。
浓度差是渗透或扩散的推动力,扩散速率可以Fick扩散定律说明:式中,dr为扩散时间:ds为在dt时间内物质(溶质)的扩散量;F为扩散面,代表药材的粒度与表面状态;dc/dx为浓度梯度;负号表示扩散趋向平衡时浓度降低。
中药前处理、提取浓缩及分离设备与工艺一、本文概述《中药前处理、提取浓缩及分离设备与工艺》是一篇深入探讨中药生产过程中前处理、提取浓缩以及分离环节所涉及的设备与工艺技术的文章。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其独特的疗效和广泛的应用范围使其在全球医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中药的生产过程复杂且需要精密的技术支持,特别是前处理、提取浓缩和分离等环节,这些环节的设备与工艺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首先概述了中药前处理的重要性,包括药材的清洗、破碎、干燥等环节,以及这些环节中所使用的设备和技术。
接着,文章详细介绍了中药提取浓缩的原理和常见设备,如浸提罐、多功能提取罐、动态提取罐等,并探讨了不同设备在提取浓缩过程中的优缺点。
在分离环节,文章介绍了常用的分离技术,如沉降分离、离心分离、过滤分离等,以及这些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中药前处理、提取浓缩及分离设备与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点,为中药生产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本文也为中药行业的设备研发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二、中药前处理设备与工艺中药前处理是中药制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杂质,保证药材的纯净度,同时通过对药材的预处理,使其更易于后续的提取和浓缩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合适的设备和技术应用是确保药材处理质量的关键。
中药前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清洗设备、切割设备、粉碎设备等。
清洗设备用于去除药材表面的泥沙和其他污染物,保证药材的清洁度。
切割设备则根据药材的形态和大小,将其切割成适合后续处理的小块或片状。
粉碎设备则进一步将药材粉碎成粉末或颗粒,增加药材与提取溶剂的接触面积,提高提取效率。
中药前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干燥、炮制和粉碎三个步骤。
干燥是为了去除药材中的水分,防止药材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霉变质。
炮制则是通过炒、炙、蒸、煮等方法,改变药材的性质和药效,增强其疗效或降低其毒性。
粉碎则是将药材破碎成一定的粒度,以便于后续的提取操作。
第四章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学习提示:本章内容包括浸提、分离与精制、浓缩、干燥。
重点内容为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的方法与应用。
一、浸提的过程与影响因素★【考点U中药的浸提过程浸润与渗透;解吸与溶解;扩散(浓度差是渗透或扩散的推动力)。
扩散速率与扩散面积、浓度差、温度成正比;与扩散物质(溶质)分子半径、液体的粘度成反比。
浸提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最大的浓度梯度。
加强搅拌、更换新溶剂和动态提取,均有利于成分提出。
【考点2】影响浸提的因素药材粒度;药材成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浓度梯度;溶剂用量;溶剂pH;浸提压力;新技术应用。
二、常用的浸提溶剂与辅助剂【考点1】常用的浸提溶剂的性质、特点与应用1.水经济易得,溶解谱广;浸出选择性差,容易浸出大量无效成分,给滤过、纯化带来困难,易于霉变,也能引起某些有效成分的水解。
2.乙醇溶解性能界于极性与非极性之间;90%乙醇适于浸提挥发油、树脂、叶绿素等;70%~90%乙醇适于浸提香豆素、内酯、一些昔元等;50%~70乙醇适于浸提生物碱、昔类等;50%以下的乙醇也可浸提一些极性较大的黄酮类、生物碱及其盐类等;乙醇含量达40%时,能延缓酯类、昔类等成分的水解,增加制剂的稳定性;乙醇含量达20%以上时具有防腐作用。
3.其他溶剂丙酮常用于新鲜动物药材的脱脂或脱水;氯仿、乙酸、苯等用于挥发油、亲脂性物质提取,或用于脱脂、纯化。
【考点2】浸提辅助剂1.酸目的是使碱成盐,促进生物碱的浸出;也可以使某些以钙盐形式存在于植物中的有机酸游离,便于有机溶剂浸提。
2.碱目的是增加偏酸性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三、常用的浸提方法【考点1]煎煮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
浸提范围广,还可杀酶、杀死微生物。
但浸出杂质较多,给后续工艺带来不便,且煎出液易霉败。
★【考点2】浸渍法适用于粘性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的浸提。
不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的制剂。
第四章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1~2.5分14大考点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1续表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2续表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3第一节浸提学习要点:1.中药浸出的3个过程2.影响浸提的9大因素3.常用浸提溶剂的性质、特点与应用4.常用浸提辅助剂及其应用5.6大浸提方法的特点与应用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4浸提:采用适当的溶剂与设备将中药材中可溶性成分浸出的过程。
浸提的目的:提取物的形式?流、浸、干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5有关浸提的几个概念:单体化合物:具有一定分子量、分子式、理化常数和确定的化学结构式的化学物质。
有效成分:起主要药效的物质,如生物碱、苷类等。
有效部位:混合物,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如人参总皂苷、银杏总黄酮等。
辅助成分: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的作用,或利于浸出,或增加制剂稳定性的物质,如鞣质缓和大黄泻下,皂苷促进洋地黄毒苷溶解吸收。
无效成分:无生物活性,不起药效的物质,与有效成分共存,如蛋白质、鞣质、淀粉、树脂、叶绿素等。
组织成分:构成药材细胞或其他不溶性物质,如纤维素、栓皮、石细胞等。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6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1.中药的浸出过程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7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82.影响浸提的主要因素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9课后思考题?1.为什么实际生产中药材粒度不宜太细?答:①过细的粉末对药液和成分的吸附量增加,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②大量组织细胞破裂,浸出的高分子杂质增加③药材粒度过细则提取液分离操作困难2.如何增大浓度梯度?答:不断搅拌、更换新溶剂,或强制循环浸出液,采用动态提取、连续逆流提取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10二、常用的浸提溶剂与浸提辅助剂1.浸提溶剂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112.浸提辅助剂酸:H2SO4、HCl、HAc、酒石、枸橼生物碱,有机酸(钙盐→游离)碱:NH3.H2O→甘草酸NaHCO3→土槿皮酸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12三、常用浸提方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13煎煮法特点:溶剂:水,加热煮沸浸提范围广,可杀死微生物和酶浸出杂质较多,为后续工艺带来不便水煎出液易霉败,应及时处理适用: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14浸渍法溶剂:乙醇、白酒分类:冷~:室温热~:加热重~:溶剂量一定,分多次浸提,减少因药渣吸附浸出液所致药效成分的损失,一般浸渍2-3次,次数过多无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