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风俗节日 古人对一年中的一些特殊日子作出特殊规定,称为节日,各 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下面对一些主要节日按月加 以叙述。 元旦——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 庆祝活动,多集中在这一天,一向极其隆重,叫作过年。从五代 起有贴春联的习俗。近代普遍使用阳历后,多把阳历的1月1 日叫作“元旦”,而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作“春节”。
3.亲属关系称谓 过去曾有人把中国古代的社会叫宗法社会。宗法是以家族 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先解 释两个概念: 六亲:父母妻子兄弟。
九族:有两种解释,一是纵向的,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 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一是横向的,指父族四、母族三、 妻族二。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牵连亲属也被杀戮。所谓灭三 族,包括父母兄弟妻子;所谓诛九族,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 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这是封建专制时 代惨无人道的刑法。
(3)庙号。封建皇帝在谥号前还有庙号。帝王死了之后,在太 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叫庙号。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 是第一个皇帝的庙号为高祖、太祖或世祖,以后的承位之帝 为太宗、世宗。如: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赵匡义。
(4)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时 开始有的,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即位的那一年称为建元元年,第 二年称为建元二年,等等。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 元”。
“家”常用作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如家父、家母、家 兄。
“舍”常用作称比自己年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常用作称已去世的己方长者,如先帝、先父、先母。 “亡”常用作称同辈的去世者,如亡妻、亡弟。
(2)尊称称谓 自谦称谓是以卑己的方式间接向对方表示礼敬,而尊称称谓 是直接向对方表达敬意。其方法有四种:①称人之字。例:故 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 书》)“君实”是司马光的字。②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君”“子”“公”“先生”等。③称人以爵位、职衔、身 份。④称人以其近侍、所在。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 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