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佛手山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496.64 KB
- 文档页数:2
武穴山药作者:陶玉池邵文胜颜波刘诗睛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5年第08期武穴市位于大别山南麓、鄂东边缘,武穴佛手山药是湖北省武穴市传统而极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
佛手山药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苛刻,仅在武穴市北部山区的梅川、余川两镇部分地区生长良好,生长过程中未受环境污染;其产于富含矿质的山地,用山泉水和库水浇灌,为天然的无公害保健食品。
由于生长过程中的土壤、水源、大气等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的特殊性,其品种独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
偶得四祖“真传”武穴市原名广济县,“广济”一名主要源于“广施佛法,普济众生”的佛家禅语,古时的广济素有“佛国”的美誉。
武穴种植山药的历史有1 400多年。
相传,公元580年在永宁县(今武穴市)出生的道信,自幼欣慕佛理,后得三祖僧璨衣钵成为中国禅宗四祖,他以自强不息、解脱自救的教义创立的“禅农并重”修禅模式,对中国佛教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使当时的永宁县达到了庙宇林立、僧众成群的鼎盛时期,大的庙宇有僧众上千人。
为了解决僧众因白天劳作、晚上打坐念经使得体能大量消耗的问题,道信便带领大家从山上采来一些药草补充体能,发现野生山药不仅口感好,还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于是将野山药引种到寺庙的菜园、田里。
也许是物通人性的缘故吧,本来呈条块状的野生山药渐渐长成了人的手掌形状,后来就干脆叫“佛手山药”。
于是“佛手山药”就广为传诵于民间千余年。
过硬品质加冕荣誉武穴佛手山药属薯蓣科山药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以肥大的地下块茎供食或药用,地下块茎扁且有褶皱,形如掌状,块茎外表黄褐至淡褐色,上端较粗糙,密生须根,下部较光滑,须根较少,肉质白色。
据华中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对武穴佛手山药研究测定,它含有淀粉、糖蛋白、氨基酸、皂苷、胆碱、黏液质、氧化酶、甘露聚糖等多种有机化合物及磷、铁、钙、锌、钾等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是一种纯天然的滋补品。
医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山药“补虚赢,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阳。
山药种植行业报告一、行业概况。
山药,又称淮山、薯蓣,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和中药材。
山药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健脾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物制备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中药材的重视,山药的种植规模和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山药种植行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市场需求分析。
1. 食品加工,山药可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如山药粉、山药饼干、山药面条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 中药制备,山药是常见的中药材,被用于制备滋补药品,如养生汤剂、山药丸等,市场需求量大。
3. 保健品生产,山药具有滋补养生的功效,成为保健品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三、发展现状。
1. 种植规模,山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其中江苏省的淮安市被誉为“中国山药之乡”。
2. 科技应用,种植户逐渐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如温室种植、水培种植、无土栽培等,提高了山药的产量和质量。
3. 品种改良,通过品种改良,培育出耐病虫害、高产、优质的山药新品种,满足了市场对山药品质的需求。
四、面临的挑战。
1. 病虫害防治,山药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对种植户提出了较高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2. 品质保障,山药的外观、口感和营养成分对产品质量有较高要求,需要加强品质管理和检测。
3. 市场竞争,随着山药种植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价格波动大。
五、发展趋势。
1. 品牌建设,山药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2. 产业升级,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山药的产量和品质,推动山药产业的升级发展。
3. 产业合作,建立山药种植合作社、农业合作社,整合资源,提高山药的市场竞争力。
六、发展建议。
1. 加强技术培训,为山药种植户提供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2. 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建立山药产品的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和管理。
2019.18 DOI:10.3865/j.issn.1001-3547.2019.18.002武穴佛手山药撬动乡村振兴郭茂胜周志华颜波雷丽云大别山南麓、佛教胜地横岗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武穴市余川镇芦河村。
该村面积9km2,有9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垸;全村总人口1270人;耕地面积100hm2,山林面积173.3hm2,2018年全村经济总产值达2500万元。
村庄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乡风文明、村民富裕,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水利通畅、农耕兴盛,非常适宜种植特色蔬菜武穴佛手山药。
现如今,武穴佛手山药种植面积占该村耕地总面积的100%,是全国农业“一村一品”示范村、湖北省绿色示范村、湖北省宜居村庄。
近年来,村两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始终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战略不放松,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武穴佛手山药产业发展为切入点,积极谋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狠抓落实,做大、盘活、建强武穴佛手山药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乡村发展振兴的新路。
立足优势资源,谋定振兴产业一个山区乡村,要想振兴谈何容易!芦河村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商议发展大计。
有提出山区小村只有依赖等、靠、要的;有提出组织村民外出务工的;有提出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武穴佛手山药种植的。
因为武穴佛手山药是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是上天赐予芦河村的宝贵财富,有着深厚的人文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相传1400a前,禅宗四祖司马道信禅修于此。
道信大师在此修行期间,融禅于农、以农悟道,为解决僧众白天劳作、晚上打坐念经体力消耗大的问题,带领大家从山上采来药草补充体能,发现山中的一种野生山药不仅口感好,还有强身健体之效,便将野山药引种到寺庙的菜园里种植。
也许是物通人性的缘故,听久了禅院的晨钟暮鼓、经声佛号的野山药,由原来的条状逐渐长成了独特的手掌形状,备受寺院僧众和老百姓推崇,被当地人尊称为“佛手山药”。
绿色食品武穴佛手山药的生产技术总结-园艺学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佛手山药是我国鄂东独有的一种特色山药品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主要产于湖北省武穴市北部无工业污染山区,为纯天然的无公害滋补品。
武穴佛手山药2009 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2012 年被湖北省农业厅评为首届湖北名优蔬菜金奖[1]。
武穴市层峰山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武穴佛手山药2012 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为不断提高佛手山药质量安全水平,我们摸索了一套绿色食品武穴佛手山药生产技术规程。
1 产地环境条件1.1 土壤条件适宜于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度35 cm 以上、表土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2%、pH 值5.5~7.0、无污染源、持水性和透气性好的砂质壤土或黄棕壤[2],土壤质量应符合GB 15618 的规定。
1.2 气候条件海拔40~650 m,相对湿度65%~80%,生长期年均温16.8℃左右,大于10℃活动积温为5 300℃左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为1 300 mm 左右,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 的规定。
1.3 水质条件环境水、灌溉水质量应符合NY/T 391 的规定。
2 播前准备2.1 选地应选无污染源、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和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或壤土种植,且3 年内佛手山药与其他作物必须进行轮作。
2.2 整地播种前将土壤深耕耙平,耕作深度不低于30 cm,作1 m 宽的高畦,沟深30 cm 以上。
2.3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一般667m施用腐熟农家肥3 0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50 kg,充分混合后在整地时施入。
2.4 选种及种子处理选择形状整齐,表皮光滑,无病虫块茎作种。
一般每667m 用种量150~200 kg。
播前将种子切成35 g 左右的小块,每块要带有表皮和2 个以上芽眼,切后用70%百菌清和70%甲基托布津500 倍液喷洒消毒,待种块表面水分晾干后放置阴凉通风处晾2~3 天待播[3]。
山药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国山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农业产业中的一颗新星。
以下将从产业规模、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四个方面对山药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从产业规模来看,山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我国山药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00万亩,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
山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技术创新对山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农业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山药种植技术的提升,包括新品种的培育、栽培技术的改进、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创新等,都为山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者,市场需求是推动山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山药作为一种传统滋补食材,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不仅在国内市场,山药及其深加工产品也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欢迎。
最后,展望未来,山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山药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为山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综上所述,山药产业在我国农业产业中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拓展市场需求,推动山药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支持山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标题:从土壤保护到市场推广:支持山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摘要:山药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中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然而,山药产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形势,研究行业现状,提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山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从土壤保护、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和政府支持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山药产业提供有价值且全面的发展路径。
一、土壤保护:优质山药的基础1. 了解土壤状况:深入调研和评估土壤质量,确保山药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充足,制定相应调控措施。
2. 合理施肥: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菌肥的应用,减少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
3. 防治土壤病害:加强对山药作物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培育抗病虫害品种,减少农药使用。
二、技术创新:提升山药产业附加值1. 种植技术研发:加强山药栽培技术研究,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 山药产品深加工:发展山药粉、山药酒等深加工产品,提高附加值和利润空间。
3. 特色品种培育:结合山药的营养和药用功能,培育具有特色的山药新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三、市场营销:打开山药消费市场1. 宣传推广:加大对山药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山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2. 品牌建设:培育知名山药品牌,强化品牌推广和品质管理,提升竞争力。
3. 市场多元化:发展山药相关产品的多元化市场,如山药饮品、山药粉、山药保健品等,拓宽销售渠道。
四、政府支持:促进山药产业发展1. 政策扶持:加大对山药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参与山药种植。
2. 建立研究平台:投资建设山药种植技术和市场研究的研究机构,为山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3. 促进合作: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促进山药产业的优质发展。
个人观点:山药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特色农产品,但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
通过加强土壤保护,优化种植技术,拓宽市场营销渠道,并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山药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4年山药市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山药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为山药生产和销售企业提供参考。
山药作为一种传统保健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山药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研,了解山药市场的发展情况,为山药相关企业提供市场分析和发展战略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网络调查、实地走访和访谈等。
我们采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综合评估。
三、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1. 市场规模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年里,山药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目前,全球山药市场规模约为XX亿元。
2.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天然食品的需求增加,山药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同时,山药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材,在药用领域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四、市场竞争分析1. 主要竞争对手在山药市场中,存在着众多的竞争对手。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企业有甲、乙、丙等,其产品品质和市场影响力均较为突出。
2. 竞争力分析通过对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调研和市场反馈的分析,我们发现,质量稳定性和产品品牌是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此外,市场营销和渠道布局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五、消费者调研分析1. 目标消费群体山药市场的目标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体和健康意识较高的年轻人群体。
他们对保健品和药食同源产品有较高的认可度和需求。
2. 消费者需求分析通过对消费者的调研,我们发现,消费者对山药产品的需求主要包括增强免疫力、改善肠道健康、延缓衰老等方面。
此外,消费者还对产品的口感和安全性有一定要求。
六、市场发展机遇和挑战1. 市场发展机遇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山药市场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同时,山药的药用价值也将为该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2. 市场发展挑战然而,山药市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产品质量控制、消费者知识普及等问题。
此外,市场竞争也将加剧,对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山药市场特点及发展趋势摘要:关键字:山药;种植面积;主产区;销售特点;发展趋势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D.batatas Decne)],国外在2006年将种名改为[D.Polystachya Turcz.](何海玲,2006)。
薯蓣科薯蓣属。
地下肉质根状块茎和地上枝的叶腋着生的零余子(山药豆)皆为产品,可供食用。
但是山药豆不是山药的主产品,而且有些品种不结山药豆。
一般常称地下根状块茎为“山药”,肉质肥厚,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皂苷、淀粉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作为菜、粮、中药材和工业原料兼用,是栽培山药的主产品。
习惯上,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称“山药”,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称“淮山”。
为了便于科研、生产和经营,农业部同意在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淮山药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将山药和淮山统称为“淮山药”。
1 我国山药种植面积及分布我国对山药的利用历史悠久,约有2800年。
由于山药栽培劳动强度特别大、产量低、种植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历史上全国种植总面积一直非常有限。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药被列为国家计划管理品种,主要由河南省种植。
此后的30多年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种植总面积仅约4500hm2,年平均总产量约1.38万t。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粮食能够自给自足,各地逐渐摆脱“粮食为纲”的政策的影响,山药种植面积和范围不断扩大。
山东、湖北、河南、山西、江苏5个主要产省(区)常年种植面积均达到8000hm2左右,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几个种植面积较大的集中带,如河北蠡县、广西桂平市、河南温县、江苏丰县、山西浑源县。
21世纪前10年,我国山药种植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2005~2006年,全国山药种植一度呈现“大跃进”的形势。
河南、山东、河北、广西的种植面积都达到了历史高峰,如河南6万hm2,山东5.5万hm2,河北2.5万hm2,广西4万hm2。
产量的剧增和大量的库存造成了2007年市场供过于求,山药价格暴跌,全国山药种植面积平均减幅50%左右,其中主产区之一的河北省种植面积甚至减少80%以上。
武穴:佛手山药成为大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重要产业
冯怡红;梅金先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年(卷),期】2016(0)1
【摘要】湖北省武穴市划定了佛手山药种植区,每年有3万余亩的种植面积,亩产在2000公斤左右,亩平均收入8000~10000元左右。
武穴市五谷丰农产品等一批专业合作社开发了佛手山药速溶冲剂、山药面条、粉条和罐头保鲜食品,远销到湖北、江西、河南、江苏、北京、上海、广东以及香港和台湾等地。
【总页数】1页(P78-78)
【关键词】农民脱贫致富;山药;大别山区;佛手;产业;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平均收入【作者】冯怡红;梅金先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3
【相关文献】
1.武穴佛手山药价值开发现状及产业化途径研究 [J], 徐阳;田清淞;宗媛;裴颖慧
2.让畜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畜牧局局长马世财 [J], 芷桦
3.武穴佛手山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J], 陶玉池;陈容见;项扶香;
4.马铃薯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蛋 [J], 无
5.湖北省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研究——以武穴市佛手山药为例 [J], 刘隽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园艺2016年第8期武穴佛手山药高产技术关键郑祖云1,陶玉池2(1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镇农技服务中心435400;2武穴市农业局经作科)多菌灵或大生拌细沙土15~25kg。
这样可有效地杀灭种子所带的真菌,能减轻大田发病,特别是能减轻山药生长前期的发病率。
4要精细整地,做好厢,开好沟山药由于块茎入土较深,所以播种前要进行深翻耕耙,保证有足够的土层厚度。
在沟厢整理上要做到深沟窄厢高畦。
试验田在播前进行了2次翻耕,耕层深度为30cm左右,沟厢作法是采用1m宽的窄厢、0.3m深的深沟整地作厢,这样有效解决了梅雨季节田间因积水而导致山药大面积流行发病的生产困惑。
5要科学配方施肥根据山药的营养需求特性,合理平衡施肥,重施有机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特别是到中后期要增施钾肥。
在施肥方法上,必须要施底肥,分次追肥。
试验田底肥为667m2施饼肥50kg、进口复合肥50kg(N、P、K含量都为15),结合整地施入;追肥分3次施用,第1次在山药齐苗后,667m2施尿素15~25kg,第2次在山药地上藤茎生长旺盛期的7月底,667m2施复混肥35kg(N、P、K含量分别为12、6、7),第3次在8月底,667m2施硫酸钾肥料12.5kg。
6合理控制栽植密度山药要高产,既要保证个体重量,又要发挥群体作用,此外,还要考虑地块的肥力水平,所以要因地制宜控制好合适的栽植密度。
试验田667m2栽植密度为6670株,株距为0.25m,行距为0.4m。
7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山药病虫害防治好坏对山药生长、产量高低乃至有收无收影响极大。
在山药病害的防治上,要采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
重点防治山药炭疽病、褐斑病等,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措施配合使用,如采取深沟高畦、及时清除基部老叶、合理排灌控制田间湿度等农业措施对减轻和控制病害作用明显,采用种子消毒、在发病期前用药预防等化学预防措施,把病害抵制在较低的危害水平,总之,立足于防的病害控制方针;在山药虫害防治上,做到适时防治,虫药对口。
武穴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武穴市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该地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对武穴农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武穴农业的现状1. 农业产值稳步增长武穴市农业产值连续多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间武穴市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了8%,这使得武穴农业不断提升在地方经济中的比重。
2. 农产品多样性生产增加武穴市农业逐渐从传统的粮食种植向多元化发展,种植业与养殖业协调发展。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农产品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如水果、蔬菜、畜禽肉类等。
3. 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武穴市农业科技水平持续提升,推动了农业发展的进步。
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涵盖了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机农具等方面,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4.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武穴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发展,农业产业链条的完善,有效提升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和附加值。
同时,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相应的增长。
二、武穴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1. 环保农业将得到更多关注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武穴农业将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农业向绿色、有机的方向转变。
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深入推进为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武穴农业将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在增加农产品供给的同时,注重优化品质、提高品牌溢价,提供更多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
3. 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将加快武穴市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与农业深度融合。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和数字化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农民收入增长将持续推进武穴市将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培训农民技能、推广农业科技、拓宽农产品市场等措施,提升农民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确保农民从农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武穴市山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胡艳生
【期刊名称】《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7(045)003
【摘要】山药产业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农业特色产业.通过对湖北省武穴市山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该市山药产业发展优势、弱势、机遇、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确保武穴山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文章认为:山药的生产应执行绿色无公害化栽培标准、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加对山药龙头加工企业的财政扶持,拓宽加工企业的融资渠道,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武穴佛手山药"营销网络,促进山药生产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4页(P119-122)
【作者】胡艳生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武穴市山药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J], 干继红;程应德
2.万星:让佛手山药挂面普济众生传天下--访武穴市万星面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焕青 [J], 潘瑞冬;陶玉池
3.雅安市禾林村山药产业发展SWOT分析 [J], 黄佳丽
4.武穴市山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J], 胡艳生
5.贵州省山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J], 郭杰丹;陈宁;陈军义;罗锴;叶涔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药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山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中医药的兴起,山药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下面将对山药产业的发展情况做一简要的报告。
首先,山药种植规模逐年扩大。
在过去的几年中,山药种植面积持续增长,种植大户和农民纷纷加入到山药种植行业。
根据统计数据,山药种植的面积从2010年的100万亩增加到了2019年的200万亩,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山药的产量也逐年增加。
其次,山药产业链不断完善。
山药的加工、销售和研发环节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现在,山药不仅仅是作为中药材出售,还被加工成各种保健品、食品和化妆品等产品。
山药面膜、山药饮料、山药口服液等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同时,各种山药相关的技术和产品也不断涌现,满足了人们对山药的不同需求。
再次,山药产业化的发展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对山药产业进行了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促进了山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一些山区地区,政府还推行了山药产业扶贫工程,通过种植山药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最后,山药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保健品和中草药的效果。
山药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健脾养胃、益肺止咳等功效,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加上山药的种种好处在市场上被广泛宣传,山药产品的销售量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综上所述,山药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产业链的完善,政府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山药产业的前景一片光明。
但同时也要注意,山药产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山药产区集中在山区,交通不便,给物流运输带来了困难。
此外,山药市场上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监管措施还不够严格。
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为山药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基层农技推广》2016年第9期Primar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2016,Vol.4,No.9经验交流引言武穴市位于鄂东,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余脉南麓。
市内山药种植历史悠久,据《中国经济通史》和《广济县志》记载,经过两百多年的人工选择,栽培驯化出了独具特色的扁形山药—“武穴佛手山药”。
据《本草纲目》记载,山药功效有:补虚羸,除寒热邪气,强筋骨,主泄精健忘,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补中益气,止腰痛,充五脏,除烦热。
“武穴佛手山药”品种独特,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集食用和保健于一身,是山药中的珍稀品种。
“武穴佛手山药”于2009年被农业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于2012年被省农业厅授予“首届湖北名优蔬菜”,“武穴佛手山药”已成为武穴市一个传统特色经济作物。
1武穴佛手山药产业现状1.1生产初具规模武穴市常年山药播种面积1万亩左右,常年产量在1.5万t ,常年产值在7500万元以上。
主要分布在市内北部山区的梅川、余川两镇,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0%。
目前,武穴市梅川横岗片、梅川石步片、余川芦河畈、余川王宪、干仕等地已建成了多个相对连片的示范基地。
1.2山药种植比较效益高入户调查的数据显示:武穴佛手山药一般亩产1500kg 左右,亩产值4500~8000元,高的年份亩产值达到12000元以上,亩平纯收入一般在2000~5000元,高的年份达9000元以上,是水稻、棉花等普通大宗农作物的3~10倍。
1.3山药加工已经起步目前,全市山药年加工能力达到5000t ,常年实际加工量在2000t ,年实现加工增值1000万元以上。
已建成了武穴市万星面业有限公司、梅川佛掌山药加工厂等山药加工企业,主要加工产品有山药面、山药羹及简单去皮加工山药等。
1.4山药销售态势良好武穴市山药销售形式以山药经纪人(贩子)上门收购为主。
主要销售市场除本市以外,还有周边的黄石、黄州、浠水、蕲春、黄梅、九江、武汉、南昌,以及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其中本市销售量约占商品量的60%以上,外销量占商品量的40%以内。
武穴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作者:陶玉池查晓华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17期武穴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余脉南麓。
全市地貌结构以平原丘陵为主,北部一隅为连绵起伏的低山,中、西部是丘陵,南部和东南部是平原,地势北高东南低。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一年内日均温≥10℃的时间长,雨量较多,夏季炎热,梅雨明显,秋高气爽,冬季较暖,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种中药材生产发展。
1 武穴市中药材发展现状武穴市内中草药资源较为丰富。
根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武穴市内出产的中草药品种有132科、500余种,年总产量约6300余t。
其中,大宗药材品种50个,如山药、薄荷、木防已、石蒜、马鞭草、虎杖、小青草、益母草、香附子、茵陈、干姜、陈皮、夏枯草、野菊花等;较常见的有苦参、乌药、贯众、车前草、丹参、苍耳子、阴行草、箕盘子、亥白、女贞子、水菖蒲、山豆根、矮地茶、黄精、白蔹、山楂、鱼腥草、大蓟、墨旱莲、鹅不食草、独活、明党参、马齿苋、芡实、沙叶、沙参、麻蓄、芜花、黄荆子、瞿麦、谷精草、茯苓、桔梗、苡米、仙鹤草等;还有少量的铁皮石斛、卷柏、伸筋草、川芎、款冬花、党参、甘草等。
近几年,武穴市中药材产业正在起步,除野生中草药外,人工种植的中草药材面积呈现恢复性增长,种植的农户也在逐年发展,主要人工栽培品种有:山药、金银花、银杏、玄参、地参、夏枯草、白前、栀子、白芷、杜仲、天麻、鱼腥草。
目前,全市人工栽培中草药材种植面积在1667hm2以上,主要分布在梅川、余川、四望、龙坪镇等镇处,其中:佛手山药1333hm2,银杏200hm2,金银花67hm2,玄参、夏枯草、地参、白前等53hm2,其它13hm2。
成立了武穴新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武穴市龙阳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武穴市芦河山药产销专业合作社、武穴地参种植基地等一批中药材专业合作组织。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1.1 中药材发展态势良好一是生产面积逐年扩大,种植农户逐年增多,种植面积年均以33hm2以上的速度递增;二是集中连片生产基地发展日渐增多,像余川芦河畈的山药连片基地在67hm2以上,像梅川司古塔的玄参、白前基地连片面积在33hm2左右;三是影响日益深远,如生产的佛手山药被农业部认证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12年又被省农业厅评为“首届湖北名优蔬菜”。
县域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困境及突破点作者:朱清剑来源:《乡村科技》2019年第07期[摘要] 县域是“三农”工作的主战场,是乡村振兴的主阵地,发展县域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对促进县域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县域地区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基于此,本文以湖北省武穴市为例,分析其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突破上述困境的建议。
[关键词] 县域;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武穴市[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7-14-3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为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路径,加之县域农产品拥有品类多与品质好的双重优势,因此发展县域特色农产品电商对促进县域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县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但针对各县域地理位置、物质资源、人才储备等不对等、不平衡的现象,国内尚未有广泛研究与讨论。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湖北省武穴市为例,分析武穴市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并探索加快发展县域特色农产品电商的突破点,为湖北省乃至全国各县域发展电商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1]。
1 武穴市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1.1 交易额大幅增长,电商发展速度逐步加快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电子商务基础的完善,涉农企业纷纷涉入电子商务领域,部分家庭农场与生产合作社开展了农产品线上交易,农产品电商规模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8年,武穴市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28.7亿元,同比增长26.7%。
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20.0亿元,新建、补建高标准农田5 553.33 hm2,建成“萬村千乡”和“新网工程”信息化网点539家。
目前,武穴市有运营规范的涉农电商产业园1个、省级电商示范基地1个、省级电商示范企业3个,打造淘宝村1个;培养农村电子商务创业人员及技术人员1 000人,涉农电子商务商家100多家;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实现全覆盖。
武穴山药营销方案武穴山药营销方案一、方案背景武穴佛手山药,是武穴市传统而极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因其具有悠久的文化、丰富的营养、独特的风味而深受消费者青睐。
武穴佛手山药属薯蓣科山药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其地下的块茎,可做菜药两用,武穴种植山药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200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年第58号公告宣布:“武穴佛手山药”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保护范围: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余川镇等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武穴佛手山药生长在大别山南麓,因其生长对地理位置的要求苛刻,而仅在武穴市(广济县)北部局部生长良好,属无公害绿色食品。
据医圣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佛手山药能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去头面游风、治腰痛、除烦热、补心气不足、开达心孔、多记事、强筋骨、益肾气、健脾胃、治泻痢、化痰涎、润皮毛、降血压、抗肿瘤、缓衰老、延年益寿。
武穴佛手山药已成为现代人的上好佳肴,无论宾馆、酒店设宴,还是家庭喜庆迎新都离不了山药来制作各种上好菜肴。
如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簿片炒肉片,切厚块红烧肉,切大块随冷水下锅温火煨出排骨汤等不单是肉好吃,且汤更鲜,味更美,百食不厌。
武穴佛手山药含有糖、蛋白质、钾及氨基酸、维生素等18种营养成份,煨制食用,香气四溢,风味独特,具有滋阴、利肺、健肾、健胃、止泻痢、化痰涎、润毛发等功效,是很好的食物药。
一般的山药为长条状无支节。
而湖北武穴(广济)佛手山药状似手掌或马蹄,而古时武穴(广济)的政府所在地是梅川,梅川自来就被称为“佛国”,佛教文化悠久,著名的四祖道信即出自此地,因此称佛手山药。
二、广济佛手山药质量技术要求:1.品种。
毛藤薯蓣品系当地佛手山药农家品种。
2.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40 m至650m,pH值5.5至7.0,土层厚度大于100cm的黄棕壤和沙质壤土,有机质含量≥2%。
3.栽培管理。
2.3.1 种薯选择:选用无病虫害、黏液多的山药块茎。
《基层农技推广》2016年第9期
Primar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2016,Vol.4,
No.9
经验交流
引言
武穴市位于鄂东,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余脉南麓。
市内山药种植历史悠久,据《中国经济通史》和《广济县志》记载,经过两百多年的人工选择,栽培驯化出了独具特色的扁形山药—“武穴佛手山药”。
据《本草纲目》记载,山药功效有:补虚羸,除寒热邪气,强筋骨,主泄精健忘,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补中益气,止腰痛,充五脏,除烦热。
“武穴佛手山药”品种独特,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集食用和保健于一身,是山药中的珍稀品种。
“武穴佛手山药”于2009年被农业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于2012年被省农业厅授予“首届湖北名优蔬菜”,“武穴佛手山药”已成为武穴市一个传统特色经济作物。
1武穴佛手山药产业现状1.1
生产初具规模
武穴市常年山药播种面积1万亩左右,常年产量在1.5万t ,常年产值在7500万元以上。
主要分布在市内北部山区的梅川、余川两镇,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0%。
目前,武穴市梅川横岗片、梅川石步片、余川芦河畈、余川王宪、干仕等地已建成了多个相对连片的示范基地。
1.2
山药种植比较效益高
入户调查的数据显示:武穴佛手山药一般亩产1500kg 左右,亩产值4500~8000元,高的年份亩产值达到12000元以上,亩平纯收入一般在2000~5000元,高的年份达9000元以上,是水稻、棉花等普通大宗农作物的3~10倍。
1.3
山药加工已经起步
目前,全市山药年加工能力达到5000t ,常年实际加工量在2000t ,年实现加工增值1000万元以上。
已建成了武穴市万星面业有限公司、梅川佛掌山药加工厂等山药加工企业,主要加工产品有山药面、山药羹及简单去皮加工山药等。
1.4
山药销售态势良好
武穴市山药销售形式以山药经纪人(贩子)上门收购为主。
主要销售市场除本市以外,还有周边的黄石、黄州、浠水、蕲春、黄梅、九江、武汉、南昌,以及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其中本市销售量约占商品量的60%以上,外销量占商品量的40%以内。
1.5
品牌建设有进展
一是“武穴佛手山药”系列产品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武穴鲜食佛手山药注册有“层峰山”、“济生”牌商标,山药羹注册了“佛掌”牌商标,山药面注册了“万星”牌商标。
二是电视、报纸等媒体有产品宣传,2003年中央7台来武穴市拍摄了《广济“佛手山药”》专题片,2009年中央7台《金土地》栏目又对武穴市山药产业建设有关情况进行了报道,《湖北日报》、《黄冈日报》、武穴电视台及原《武穴报》等媒体上也有武穴佛手山药专题宣传报道。
三是2009年,武穴佛手山药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2年被省农业厅评为“首届湖北名优蔬菜”。
四是在一些农博会、展览会上先后获得好评,武穴佛手山药及系列产品曾被评为“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中国市场名牌产品”等荣誉。
2产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连片规模不大,存在品种退化风险受山药种植必须轮作换茬、农户分散生产等因子限制和市场销售、价格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种植上规模难度加大,示范片、示范畈都只是相对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的产业化格局有待加强。
武穴佛手山药生产一直是农户自留种,长期采用块茎无性繁殖,使
武穴佛手山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鄢
陶玉池陈容见项扶香
(湖北省武穴市农业局,湖北武穴435400;鄢联系人E-mail :wxnyjtyc@)
摘要:通过对湖北省武穴佛手山药产业现状的调查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标准化基地、产后处理、加工企业、科研、推广、质量监管体系建设等建议和加强领导、科研投入、基地、加工企业、项目建设、宣传推介、市场拓展、品牌创建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武穴佛手山药;现状;建议;对策
-78-
《基层农技推广》2016年第9期
Primar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2016,Vol.4,No.9
经验交流
得独特的山药品种资源面临退化的威胁。
主要影响:一是对山药产量潜力发挥不利,二是存在易诱发病害的风险,特别是多雨年份发生更重,甚至成灾。
2.2外销面窄量少,保鲜、加工转化短腿现象依然严重
从目前情况看,武穴佛手山药产品市内消费已形成习惯,武穴以外地方对武穴佛手山药认识、消费还不够,外销市场主要局限在周边的一些城市,外销量和外销市场都有待进一步突破。
武穴市山药加工转化起步迟,企业规模小,山药保鲜技术不过关,新产品开发和深加工转化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缺乏,致使山药保鲜、加工转化短腿现象依然严重。
3产业发展建议和对策
根据武穴市实际情况,结合产业特点,以武穴市北部低山丘陵的梅川、余川两镇为重点,开发利用武穴市优质的山药及自然资源,把武穴市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武穴佛手山药特色食品生产基地,以生产基地为依托,建设好山药系列绿色保健食品加工基地。
3.1产业发展建议
3.1.1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新建山药基地2万亩,其中:商品山药生产基地1.6万亩,良种繁育(主要是提纯复壮)基地0.4万亩,改造老山药基地1万亩。
主要建设重点是高标准生产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采用生态栽培、绿色食品武穴佛手山药栽培技术,进行高效生产示范,打造与武汉、黄石、九江等城际合作“菜篮子”工程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
3.1.2建设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和加工转化企业引进建设山药采后整理筛选、分等定级、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生产线。
在贮藏和运输环节,建设冷藏库,采用专用车辆贮运保鲜等。
扩建万星面业有限公司、梅川佛掌山药加工厂,使其山药年加工转化能力均达到1万t以上,新建设一个山药精深加工企业,研发新型山药内含提取物(如皂苷等)、转化产品加工,年加工能力为0.5万t。
3.1.3建设佛手山药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引进、培养专业科技研究人员。
开展山药脱毒苗培育、病理研究等生产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及加工技术、工艺等研究。
建立一支专门为山药良种繁育、栽培、病虫防治、加工、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系列服务的科技推广队伍,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以促进武穴市山药开发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3.1.4健全与完善社会化组织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通过组建、成立行业协会、合作社等形式,提高生产、流通、销售、加工等环节的社会组织化程度,以及产业现代化水平。
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产地认证。
制订武穴佛手山药生产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建立完善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立标准园生产档案。
加强上市前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形成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逐步建立直销网络和发展农超对接等。
3.2产业发展对策
3.2.1加强组织领导市里要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力度。
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相关部门一把手和有关乡镇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参与,要保障产业化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全程服务和检查监督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3.2.2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组织武穴市现有科研人员和设备条件,联合省内外一些科研单位和院校,开展武穴佛手山药生理基础、营养保健功效成分、保鲜防褐变、病害病源菌鉴定、生理等基础性研究和准化生产等生产技术研究与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等研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安排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山药产业发展。
3.2.3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产业要发展,离不开项目支持,积极向国家、省级有关部门争取山药产业化建设政策、项目倾斜和支持,促进武穴山药产业化建设发展。
此外,还应与有关科研单位沟通联络,来武穴市开展山药生产试验和科研,赢得技术、资金等支持,促进产业化发展上水平。
3.2.4加大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基地建设是产业化开发的基础,力争将山药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亩以上,建好四处以上千亩连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基地水利、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申报绿色食品认证。
产业化开发关键在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基础好、科技含量高的山药加工企业。
引进保鲜、加工新技术,开发山药罐头、调理食品、保健食品、速溶食品及深加工等系列产品,力争使武穴市建成2~3个投资规模过5000万元的山药龙头加工企业。
鼓励山药经营企业,注册商标,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培植出武穴市山药精品名牌。
3.2.5加大宣传和市场拓展力度在产品宣传上,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向各级领导大力推介武穴佛手山药。
武穴佛手山药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知名度还不高,市场占有份额还不大,今后要千方百计组织民营企业、营销大户、龙头企业开拓新的市场网点,扩大外销量。
-79-。